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摘要】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语内错误,另一种是语际错误。

但是其中大部分错误都来自于母语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以及不同风俗中,加深学习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帮助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说出准确地道的英语。

【关键词】英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1. 引言学语言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也是这种差异会干扰跨文化交流。

而在学习语言的时候,难免离不开学习文化。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及其差异有所了解。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在哪方面的差异比较突出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干扰跨文化交际的。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干扰。

2. 相关研究目前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有颇多,大多专注于某一方面,如颜色、问候语、饮食等方面,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元化在他的《关于东西文化比较研究》一文中,主要从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对东西文化做了深入分析。

张岱年在他的《中西哲学比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着重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本体论。

这些研究对我们后续研究中西方文文化差异有莫大的借鉴作用。

3. 中式英语对于从三年级就学习英文的中国学生来说,和西方人用英语交流时没有多大问题。

但我们中国人在交流的时所使用的英语都偏向于中式化,甚至有时候完全是直接翻译中文而来的以达到交流目的。

语言学家称母语为中文的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英语为“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这里的中国式英语不单指语法不地道,过于中国化的英语,还包括很多源于现在中国人现在常见的思考方式和交流习惯的语言和行为,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 英语文化”。

通常,英语学习者使用中国式英语和中国同胞交流时可能不会导致交流障碍,但是如果我们用中国式的英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方可能会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使双方互相曲解意思,甚至有时候会产生误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摘要: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要想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就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探讨如何高效开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即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运用一种通用语言交往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加强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跨文化交际时需要考虑这种差异,采取有效方法,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此,有必要做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研究分析。

1、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价值观,即对行为、事物或可能选择具体实施具体评价标准的观念,涵盖个人对事件的情感倾向与行为态度。

比如,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脑海中深深印刻着血缘关系、长幼有序、亲情伦理、家庭观念等,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通常子女成家立业或父母年老后,需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也是子女的责任。

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样,通常西方国家子女成年后会独立居住,成年子女也会管家中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存在赡养父母这一观念,基本上看不到几代同堂的情况[1]。

再如,超市购物时,国内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逛超市的情况,给孩子买东西也很常见,还能看到父母和成年子女抢着付钱的情况。

而在西方国家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经济独立,一般都是自己付账,小孩子买东西则需要给父母做家务赚钱并进行支付。

由此可见,中西方家庭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双方态度不同,实际交流时涉及这点时需要注意,考虑对方的价值观念,避免盲目交流。

2、语言文化差异这里选择英语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英语翻译时需要高度关注中英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语法的含义,并将其正确表述出来,还要表达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符合,这样双方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理解其中含义。

因此,具体翻译时需要正视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提高翻译质量。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摘要】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文化背景对个体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中西方主要在家庭观念、人际关系以及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造成沟通困难和不必要的冲突。

了解和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如倾听、表达尊重、包容和灵活应对。

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理解,促进全球化时代的和谐发展。

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主要差异、影响、挑战、应对策略、融合、调适、沟通技巧、尊重、包容、能力、文化交流、理解1. 引言1.1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是世界上两大文化体系之一,包含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价值观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

深入了解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被视为重要。

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更受重视,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责任。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权利观念、时间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这些价值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带来许多挑战。

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非语言沟通不当、文化误解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人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倾听对方的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

通过文化融合和价值观调适,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可以更加顺畅和有效。

通过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可以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和包容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沟通技巧则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关键。

2. 正文2.1 文化背景对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背景对价值观的影响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价值观念的认知和看法。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作者:杜焱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09期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标准。

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各自规范但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

因此,价值观的认同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跨文化交际1 价值观的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

2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

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

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

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

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

因此,相对而言,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222018年04期总第392期ENGLISH ON CAMPUS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文/宋丽雅【摘要】文化差异作为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的一种障碍,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更是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中西方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以及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双方的正常交流与交际活动,同时也对翻译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笔者经过自身在外企工作的经验总结,不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从事跨文化交流交际活动的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思维方式;价值观差异【作者简介】宋丽雅,诺曼艾索机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一、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同时我国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外企入驻,这使得我国与国外的交流交际越发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从文化差异程度上来看,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差异大,因此文化差异的程度也相对较大,这导致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困难相对较大,因此分析中西方差异表现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正是在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及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基本措施。

二、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概述文化差异有史以来就是一直存在的,这是由于不同生活背景下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生活模式必然有会有所差异,而且随着世界各地区移民现象的不断发生,基于解决文化冲突与矛盾的文化差异研究也开始日益深入。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由于生活地区不同产生的心理程序差异,这一差异在不同的群体、地域以及国家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

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文化差异的概念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的交际活动。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方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语言、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三个方面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一、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沟通习惯。

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在语音、文法和词汇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强调对上下文的依赖,而英语则是一种拼音文字,强调语义和逻辑的准确性。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困惑。

比如,在商务会谈中,中方谈判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隐蔽、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西方谈判者习惯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需要双方的理解和适应,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其次,价值观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方注重团队合作、家庭感情和社会秩序,西方更加重视个人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西方方面可能会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而中方方面更注重合作和共赢。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谈判中的理解不一致和合作的困难。

因此,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最后,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显著影响。

中西方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和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方可能更注重面子和社交禁忌,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表达。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此外,中方可能更注重非语言交流,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姿态,而西方则更注重语言表达。

这种行为模式差异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和适应,才能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总结起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冲突和困惑。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探讨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探讨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探讨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探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中西方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

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具有差异性,加之文化具有历史性,是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物质,不同民族与区域都有着各自特色化的文化。

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社会礼仪与习俗方面。

关注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影响,通过有效认知文化促进交际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活动;影响前言之所以文化对交际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

语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交际而创造的一种文化,其形态与表达的方式都受到一个民族社会意识与风土人情的影响。

关注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关注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方的有效交际,能够促进语言文化内涵的突出,更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进步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日常交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流。

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语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会让中西方的语言交际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下:(一)称呼上的差异西方国家在称呼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英美国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爷爷与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国的爷爷奶奶。

同时,长辈对晚辈称呼时在其姓名前加个“小”字,表达对晚辈的疼爱,这在英美国家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同样,“老”字在中国的称呼中也是经常使用,一些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分年龄会称对方为“老张”、“老王”等,年龄较大的人也会这样称呼,在中国,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但在英美国家却不是这样的。

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邻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进行称呼,但是英美国家,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直呼其名。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及相关策略浅探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及相关策略浅探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及相关策略浅探[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传播内容的选择、制作、理解和传播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有利于实施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特别是在当前英语强势的国际传播环境下,更有利于提高涉外传播效果,将一个文明、进取、发展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策略目前,个体间跨越空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速度越来越快,大众媒介也广泛分布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需要依靠媒介提供的信息达到了解外部世界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大众传播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差异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使得传播世界与现实世界出现脱节。

这对于众多依赖媒介获取信息的受众来讲,中西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不完整传播可能导致他们对特定问题、事件和人群等不完整的认知,甚至可能产生扭曲的观念。

因此,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寻求中西文化间的契合点,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及其相互联系“文化”一词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对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认知。

奥斯华尔特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含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服饰居室、宗教礼议、行为规范、时空观念、伦理道德等等,人们通俗称之为文化。

“不同种类的文化,是根据一系列按照某些基本的尺度或核心的价值特征建立起的变量来表现差异的。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发生和发展过程,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文化特性通常集中地体现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性,即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该国家和民族的特性有别于其它民族,其形成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根基。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引言跨文化交际特指针对不同文化与语言背景, 依靠一种通用语言开展的交往行为, 其本质与内涵为强化整合语言与文化间的差异, 目的在于进一步增进交际双方间深入交流和协作[1]。

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协作日益深入, 跨文化交际变成社会大众关注与讨论的热门话题。

所以, 务必要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里的具体表现给予探究, 站在科学合理的视角与立场, 吸纳中西方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摒弃和更正不足, 达到取长补短, 自我完善, 以更好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下面就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宏观表现主要就是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语言表述与交流方面的差异, 是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因素。

例如, 早期燕窝蜜炼枇杷膏的英语说明书里, 陈皮的译文是Chen’s Skin, 干姜的译文是Fuck The Ginger。

俗语翻译里也不时出现中国式英语, 较典型的有:“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翻译成汉语则为要钱没有, 要命一条。

语言习惯方面, 中西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英语国家里, 时常都直呼他人名字, 除了年龄相近的人士这样, 即便是年龄差异大也照样用名字来相互称呼, 不过这要是在中国, 直呼长辈或老师或领导的名字, 则会被视为缺乏礼貌与修养的行为。

语用含义方面也存在极大差异, 如狗在汉语中, 一般是被用以表达贬义的词语, 如“狼心狗肺”、“走狗”等, 但西方国家则正好相反, 主要是用狗来表述善意的褒义词, 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即你真是一个幸运的人。

若依照中国式英语的方式来理解该句子, 则会闹出不少笑话。

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里, 语言是无法孤立存在的, 若脱离其文化内涵, 则变得面目全非。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更深层次的体现在价值观念上。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之源1.宗教与哲学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宗教与哲学观念对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基督教对文化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普世价值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文化。

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哲学观念对于东方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生死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发展和独立性;而东方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重视整体和公共利益。

这种差异体现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政府治理等方面,造成了文化交流中的一些挑战。

3.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准时性和高效率,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而东方文化则更加强调随遇而安,注重人情味和灵活性。

这种时间观念的差异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摩擦和误解。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策略1.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是最基本的原则。

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理解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尊重和理解可以缓解文化之间的矛盾,为进一步的沟通打下基础。

2.学习和适应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双方还需要学习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适应对方的价值观念。

这需要双方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尝试和适应对方的文化方式,从而化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

3.积极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沟通,双方可以及时发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避免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双方可以通过沟通来解释自己的价值观念,增进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浅谈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

浅谈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

浅谈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在中美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美双方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中美双方会感受到一些文化冲突。

为了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向大家稍微介绍一下中美在价值观方面的异同,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理解中美双方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异同。

在价值观方面,中国追求的是集体主义,而美国更推崇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从属于社会集体,其形式不一。

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主义思想或精神,既有其广义的一面,又有其狭义的一面。

从狭义上来讲,它的哲学意义与存在于美国文化所认同的个人主义思想都是一种实现形式而已。

中国以集体主义思想为行为规范的产生的发展,除了有几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根源外,主要是来源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高度赞扬张思德的集体主义精神,肯定了“服务于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献身”是光荣的、幸福的、有意义的。

这从政治角度规范了个体价值的体现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依托的。

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是社会界定的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形式。

但是,这里所谓的“个人主义”,并非我们在汉语当中所理解的自私自利、凡事不为他人着想的“个人主义”。

而通常我们在汉语中所谈论的与自私自利意义相近的“个人主义”,应该汉语中所说的“自我主义、利己主义”。

individualism这个词在汉语当中似乎没有一个最为贴切、最为恰当的相对应的词,它与我们汉语中的“个人主义”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它注重的是:凡事要依靠自己,不要过分依赖他人,要有个人的独立性。

在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是一种边疆文化遗产,它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

当时,欧洲人到了这片土地广阔、人烟稀少的大陆,挣脱了先前在旧世界存在的社会桎梏,充分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而同时他们也不再享受文明社会的安逸与舒适,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这种自立精神延续至今,成为美国人信奉的精神之一。

美国独立政府在刚刚成立时就宣布:脱离英国君主立宪的束缚,摆脱教会的控制。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而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在对待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本文将从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等方面展开讨论。

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源自其不同的历史、宗教和社会制度。

在宗教方面,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意志;而中国主要是儒家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在社会制度方面,西方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重视民主制度和法治,而中国注重社会秩序和集体利益,重视家庭和传统道德。

由于这些不同,中西方对于人生观、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与理解也会受到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人员往往会面临语言、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交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矛盾。

在谈判过程中,西方人可能会更加直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而中国人则可能更加委婉含蓄地进行表达,这样就可能导致西方人误解中国人的真实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够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发生沟通失误,甚至会影响合作的进行。

为了更好地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进行相互尊重与理解。

双方需要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表达和意图。

双方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不因为对方的行为和习惯与自己的不同而妄加评论和批评。

双方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去了解对方的观点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展开交流和合作。

双方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误解和矛盾。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人员还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来促进交流与合作。

可以选择一个中立的场所和时间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展开交谈和协商。

08中西价值观差异对语言与交际的影响

08中西价值观差异对语言与交际的影响

中西价值观差异对语言与交际的影响摘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作为中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各自语言的形成与其交际行为,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

了解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与对语言与交际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差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语言形成,跨文化交际1.引言“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 Lusting,1988)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因环境、历史背景等的不同而形成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

荷兰学者霍福斯泰德提出中西价值观念对比的五个尺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sexism & feminism);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n orientation & short orientation)(Hofstede, 1980: 336)而其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可谓是中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中西方语言的形成与交际行为,也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

了解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与其对语言形成和运用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 中西方的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中西方文化分别根植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渊源和现实环境中,致使中西方集体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价值观有明显差异。

2.1.集体主义与“利他”集体主义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历史上有关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大集体观念和家族、宗族、家庭意义上的小集体观念历史久远。

价值观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跨文化交流是当今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这样的交流中,价值观的差异往往会对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价值观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沟通障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往往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时间的看法,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金钱,强调准时和效率;而在东方文化中,时间具有更多的弹性,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不适应,甚至造成沟通的失败。

因此,我们需要在交流中更加关注对方的价值观,尊重差异,尝试理解和适应对方的文化背景。

其次,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礼仪、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和看法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被视为冒犯,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被视为坦诚和诚实。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我们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会尊重对方的行为准则和方式,避免过于主观地评判对方的行为。

此外,价值观的差异还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式。

不同文化对于权威、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竞争和合作等方面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式存在分歧。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集体利益被视为优先,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人利益被视为优先。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合作和决策中的困难和冲突。

因此,我们需要在交流中学会尊重对方的看法和解决方式,寻找共同点,达到合作和共赢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要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避免误解和冲突。

其次,要注重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避免主观评判和偏见。

同时,要善于提问和解释,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或非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过程。

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行为方式的差异、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差异和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解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影响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往来也与日俱增,从而出现了国际间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常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引起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等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向来推崇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谦虚知礼,不可有野心。

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

而在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却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

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比如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

”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此外,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也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中方计划性差,对待时间太随意。

一般来说,西方人惜时如金,计划性强,重视时间表安排,一旦和自己原来的计划有冲突,就会推辞掉临时安排的工作;而中国人对待时间则迥然不同,通常会认为西方人安排工作太死板、不灵活,不合情理。

对待时间的这种态度会微妙地、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往往会感到困惑。

譬如一位要离开美国的中国教授邀请美国教授共进晚餐作为告别,没想到这位美国教授当面回绝,并解释说自己已有安排。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观差异,这对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中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一般而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在价值观方面。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方面。

在西方,个人主义被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观。

个人主义意味着个人的利益应当优先于社会公共利益;人们被视为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个体。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西方人更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更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我实现。

相反,在东方,集体主义被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观。

集体主义意味着人们需要为团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人们被视为集体的一部分,强调互帮互助、合作和关爱。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东方人更强调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更注重维持社会和谐,而不是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我实现。

因此,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方法。

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权利,更强调规则,而东方人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这种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中西方的礼仪:面子与信任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文化中,面子通常指有面子和丢脸两个不同的方面,代表人们对他人的看法。

由此带来了一份责任和约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宁愿选择保持面子而不是承认错误。

在西方文化中面子这个概念比较淡化,人们通常更为注重信任和诚实。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容易导致矛盾和误解。

例如,在商务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通常会更注重和对方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以便分享经验、得到信任和更好的合作。

中国人通常会更注重互惠互利,要么给人一份面子,邻里互助等。

相反,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明确的规则和准则,在商务交流中强调诚实和信任,更加注重合法性和公平性。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由于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发一些问题和挑战。

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之一。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基础。

在西方,个人主义是一种主要的价值观念,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自我实现和自由选择。

而在中国和一些东方国家,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社会和谐、家庭责任、集体利益。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表现在对待问题的方式上。

在西方,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选择被尊重,而在中国,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习惯。

中西方在对待权威和规则的态度上也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社会,普遍注重平等和民主,不喜欢过多地被规则和权威所束缚。

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对于权威和规则的尊重则更为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也会在沟通和决策中体现出来。

在西方,更强调自由讨论和个人意见的表达,而在中国,更注重领导者的决策和规则的遵守。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需要灵活地适应对方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模式,寻求双方的共同点,避免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引发冲突和误解。

中西方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西方社会,时间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注重效率、准时和时间管理。

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更为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应变,对于时间的观念也更加灵活。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也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

在西方,更注重准时和效率,而在中国,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对方的时间观念和工作方式,适当地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以便更好地融入对方的文化环境。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

(26职毕业论文)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26职毕业论文)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摘要:隐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价值观是隐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西方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差异如天人观差异、“言”“辩”观差异、“群”“己”观差异和时间观差异等人手,探讨价值观差异对双方交际模式的影响,以便人们了解在交际中应该注意的策略。

关键词:天人观;“言”“辩”观;”群”“己”观;时间观一、引言隐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隐蔽文化主要包含人们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它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为同一文化群体的人们提供对事物的共同认识以及判断是非、美丑、好坏和善恶的标准。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隐蔽文化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交际失败。

顾嘉祖曾指出:“隐蔽文化层中包含的主要成分是传统和当代的各种观念,而观念又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权观、劳动观、婚姻观、发展观、宗教观、道德观、个体和群体观等等。

价值系统主要是指以一个和数个价值观念为核心而形成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目的、意志、行为、鉴赏、兴趣和意向等等的价值评估系统,它是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价值系统,作为各种观念的核心,像放射现象一样,影响其他各种观念的存在与发展。

价值观念一变化,其他各种观念就会随着起变化。

”n¨㈣而作为文化要素、文化模式中重要因素的天人观、“言”“辩”观、“群”“己”观和时间观就是隐蔽文化的一个方面。

本文从中西方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差异人手,挖掘在跨文化交际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逻辑,探讨这种差异对交际双方交际模式的影响。

二、天人观差异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神创造的吗?人在宇宙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人和宇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自古以来,中西方各有各的答案。

西方传统认为,宇宙是由神创造和控制着的,人和宇宙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因此,宇宙自然法则必须遵守。

这样的宇宙观形成了后来的二元论世界观。

他们认为人和世界是各自独立的,彼此的关系是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或非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过程。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行为方式的差异、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差异和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解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推崇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谦虚知礼,不可有野心。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而在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却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比如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此外,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也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中方计划性差,对待时间太随意。一般来说,西方人惜时如金,计划性强,重视时间表安排,一旦和自己原来的计划有冲突,就会推辞掉临时安排的工作;而中国人对待时间则迥然不同,通常会认为西方人安排工作太死板、不灵活,不合情理。对待时间的这种态度会微妙地、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往往会感到困惑。譬如一位要离开美国的中国教授邀请美国教授共进晚餐作为告别,没想到这位美国教授当面回绝,并解释说自己已有安排。这样的例子自然让我们觉得美国人太绝情,实际上正是由于时间观的不同产生了这样的看法。
三、对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方式,因而更认同集体主义,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中国的很多谚语都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人们不愿意发表不同的意见,维护融洽、避免分歧,凡做事前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复兴,甚至可以牺牲个人自由来保障社会的利益。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西方人注重独立自主,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强调“自我”,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强烈的肯定和突出自我的色彩,这种肯定的突出自我的思想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敢说敢为,敢于表现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进取精神。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不习惯公开个人观点,是因为中国人分不清“对事”与“对人”的区别。西方人发表个人见解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争议双方心里都清楚,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会后可能还是一对好朋友。此外,中国人私事观念不强也主要是传统群体生活中不分彼此留下的遗迹。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询问别人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而在西方对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宗教信仰等隐私的种种禁忌,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因他们身体力行个体主义,个体化意识根深蒂固的缘故。
参考文献:1.关世杰 :《跨文化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
2.韦芝兰 :《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二、对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各地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而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理性型。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公私不分,把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东方人偏向于采取他人取向的交际方式,即当交际一方认为自己的所言所为于对方有益时,有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都会强加于对方,以示自己的诚意,对方也并不会感到不快。而西方人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尊崇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通常采取自主取向的交际方式,即在交际中主要表现为双方的自主权都不会受到侵害,交际一方不会把自己所言所为强加于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不愿让别人的所言所为强加在自己身上,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否则的话,他们往往不受对方意愿驱使,会按自己意愿行事。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他们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只是没有东方人那样感情用事。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文化的差异总是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交际趋向、交际风格及交际策略。在实际的跨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不同的问题,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习俗,相互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取长补短,以宽容的精神和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好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问题,增强我们跨文化交际时的敏感性,提高我们的交际策略能力,从而使交流沟通更为有效,更为得体。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跨文化交际 影响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往来也与日俱增,从而出现了国际间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常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引起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等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