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9-2020)参赛目录.doc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范文(初中组)
十五年后的我正在朗读,听,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是朱自清在叹息时说的,他叹息时间如此之快,无论什么时刻,时间总在一刻不停地流逝。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时间是公平的,对于不同的人,它又做出了不同的改变。在勤劳面前,它过的飞快;但在懒惰面前,它过得无比的缓慢。你是哪种?请做出你明智的抉择。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大赛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小A像哲人一样的说出了这句话。看着他这副模样,我有点想笑,有点心酸,有点同情。笑什么?笑的是我也曾这样感叹过;心酸什么?心酸的是时间消失太快;同情什么?同情的是把时间视为垃圾的人。
童年幻想,懵懂无知
你是否与童年的我一样在叹息着时间,叹息着时间似蜗牛般迟迟不肯移动,一声声叹息夹杂着太多的无奈与抱怨。请听:时间啊,时间。我们尊重着你,叹息着你!你为什么不迅速的奔跑。我又一次听到了这句话,无奈我也经历过,也絮叨过这句话。但是,现在的我徘徊在这种想法的窗口。有时,感叹时间为什么不快点过,有是有在时间先生您慢些走的世界里停留。时间的步伐到底是快还是慢呢?
秋天来了。每一片面叶子都在为过冬做准备,它们的一生只经过一春、一夏、一秋三个季节,有幸的见证了雪花的出现,可是又有多少幸运儿呢?今年的秋天在我的眼中显得更凄凉与孤寂。在第一场寒霜过后。我为枯草感到可怜:我为百花感到悲伤;我更同情的是那些挥霍时间不懂珍惜的人。
时间啊!请您大度些,多分享一点吧!
青年以后,未来无限
少年初始,花样年华
十四岁迎来花季走过雨季,少年的我渐渐在以前的许多叹息中,我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在不久以前,我曾读过一篇名叫《时间布》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今天的我有太多太多的启发。我曾一度留恋以前在叹息中逝去的时间,可是又能如何寻求回来呢?我不想留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悔恨,我开始珍惜时间,然而我失去的太多太多了。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XX~20XX)启事及初中组、高中组比赛题目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XX~20XX)启事及初中组、高中组比赛题目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XX~20XX)启事20XX年-20XX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开锣啦!你准备好了么?全国写作高手,各路云集,还犹豫什么,赶紧拿起你的笔吧,下一个“文学之星”很可能就是你!一、大赛简介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至今已举办七届,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3000多万中学生参加。
二、大赛主题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习惯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我们生命成长的轨迹。
好习惯使人受益一生,让我们用爱与责任点燃内心的火焰,托举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
三、大赛奖项最高奖项:“恒源祥文学之星”(即全国特等奖)20名(初高中各10名);全国一等奖150名(初高中各半);全国二等奖400名(初高中各半);全国三等奖600名(初高中各半);优秀辅导奖若干名。
四、参赛题目20XX年-20XX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赛题(25组)命题作文1.快乐是一种能力2.宽容是首诗3.细节的魅力4.沟通的乐趣5.学会欣赏6.亲情永不下岗7.不背时间的“债”8.别样的习惯半命题作文9.一点一滴看10.邀请来做客11.留点给自己话题作文12.一只蝎子掉进水中,有个人伸出手想把它捞上来,可蝎子却蜇了他。
他再次伸出手,蝎子又蜇了他。
旁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那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
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请以“天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3.一对父子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父亲有经验,坐镇驾车;儿子眼神好,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灵机一动,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初赛赛题(供选择)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高中组题目(共20题)一、命题作文1.梦的色彩2.是梦想还是想梦3.有梦•追梦•圆梦4.我想飞得更高请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二、话题作文5.一位妻子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
”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
一位职员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
”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请以“快乐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6.课本《囚绿记》中有这么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将这段话放在当代社会,结合现实生活,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请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7.中国和中国人历来不缺少梦。
庄生梦蝶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释放,万户的奔月更是表现了追求的大胆探索,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了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和不同凡响。
请以“梦想与成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8.中国儒家向来强调,君子当自强不息,修身齐家,然后可思治国平天下。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泰戈尔也曾说,生当如夏花之绚烂。
如何才可绚烂?他又写道:“闪射理想之光吧/心灵之星!把流光注入/未来的暮霭之中。
”是的,青春不应被囚禁在狭小的圈子里,而应当去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
请以“生如夏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 (初中)1.听:《最大的炫耀》(请老师朗读)2.阅读:《老师,我站着呢》[阅读材料]老师,我站着呢菊池哲哉(日本)这是一所能看到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上课时从教室就能看到变化无穷的大海。
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
那是我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事情。
“起立!”大家都站了起来。
因为是新生,所以都很认真,教室出现瞬间的寂静。
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
“站起来,刚入学就是这种态度可不行!”我的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站着呢!”是的,他,A君站着,但是由于他个子太矮,我看着像是坐着。
糟糕!我做了对不起A君的事。
我为自己的粗心感到不安,一时竟不知说什么。
如果在此时道歉,反而会伤了A君的自尊心。
于是,我当时只说了一声“对不起”,周围的学生都笑起来。
A君的心情一定很难受,我意识到A君以后也许会因为这件事受他人的欺侮。
下课后,我本想向A君道歉,但忙乱之中竟把此事给忘了。
晚上,我犹豫着是否给A 君打电话,但打电话道歉太不礼貌,于是只好作罢。
第二天,天空晴朗无云,春天的大海碧波荡漾。
我给A君的班上第二堂课。
“起立。
”又是瞬间的寂静。
这时,忽然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老师,我站着呢!”是A君,他站在椅子上,微笑着。
从A君的微笑中,我看出他这样做并不是讽刺,也不是抵抗情绪的表露。
我感到了“老师,我不在意,不要为我担心”这样一种体谅,我的心口感到一阵疼痛。
晚上,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给A君拨了电话。
“老师,别在意,别在意。
”对面传来A君爽朗又充满稚气的声音。
我期盼明天的天空还是晴朗无云,大海还是碧波荡漾。
3.写作:根据以上听的内容和提供的阅读材料,综合对《最大的炫耀》和《老师,我站着呢》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不用诗歌形式)。
赛区省市考号:姓名:年级组:考场纪律:1. 选手应携带身份证、学生证,或大会颁发的参赛证,参加规定场次考试。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1~2012)题目高中组(共25题)一、命题作文1.我劝天公重抖擞2.青春的细节3.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4.夏的密码5.世界等着你我去改变二、半命题作文6.储蓄7.不(举例:有为有不为、知足不知足)8.大街中的(举例:凄冷大街中的暖意)三、话题作文9.英伦才子艾伦・德波顿有一本畅销书《哲学的慰藉》,试图用哲学的智慧来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生问题,疗治心灵的伤痛。
行走在人生的坎坷旅途中,我们经常需要从各种人事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的慰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0.刘墉曾写过一篇文章《多多少少》:架上的存书愈多,读过的比例愈小。
赚钱的时间愈多,花钱的时间愈少。
已过的年岁愈多,剩下的时日愈少。
根据以上文字,围绕“多与少”这个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
11.下面是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09年毕业晚会上高唱的《我的太阳》的歌词,请读后按要求作文。
我的太阳:我的太阳,把光芒洒在/ 爱因斯坦广场;把晶莹抖在/ 瑜园的池塘;让光辉围绕着/ 裘法祖的铜像。
我的太阳,让光芒溜进/垂下窗帘的会堂;让光芒刻在/ 树林中的石凳上;让光芒照射/我偶尔烦忧的心房。
还有个太阳,那就是你。
光华就在你脚下,火热填满你的胸膛,辉煌源于你的眼睛,灿烂写在你的脸庞。
我的太阳,永恒的太阳!明天,你用火热/ 点燃我的激情和希望;你把辉煌/ 写在东九和西十二的墙上;把灿烂留给/ 我们共同的梦想。
【注】爱因斯坦广场、瑜园、东九(楼)、西十二(楼)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裘法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获人民医学家称号,2008年6月去世。
请以“我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有的人为了见到远方的恋人而登高;“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人为了让远方的亲人看到而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人为了体验“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而登高…… 站在高处,有的人会悲伤落泪,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6—2017)
创新世界,我来了
创新的世界,是令人心仪、令人神往的世界。关注 新事物,崇尚新理念,是年轻的生命特有的心理品质。 在青春词典的排序中,“新”字,永远是万千词语中当 然的首席。所以,创新世界,我来啦!我们好奇的目光, 将覆盖新世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探索的脚步,将踏遍 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向往新世界、感受新生活,是年轻一代的 偏好和权力,那么,开拓新思路、创建新世界,就是年 轻一代的义务和责任。 数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空 前强大,也为年轻一代开创新世界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 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让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更加 方便快捷,也给年轻一代开创新世界拓展出了巨大的空 间。所以,创新世界,我来啦!“创新世界”,是时代 的呼声和召唤;“我来啦”,是青年学子的响应和奔赴!
创新世界, 我来啦 第十二届中国中学
生作文大赛 (2016—2017) 总主题
创新世界,我来了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而特殊的时代。新世 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一个最响亮、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主 题词。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 动力。一个民族要想不断进步,永葆活力,创新更是一种必 不可缺的精神基质。 新世纪为当代中学生搭建了一个铺展人生、追逐梦想的 时代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创新,将成为一面最鲜艳、最 具感召力的旗帜,引领我们去挥洒青春,施展才华,成就理 想。 为此,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主题设定为“创 新世界,我来啦”。创新/世界)——一个充满创新 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的世界。 二是“开创新世界”(创/新世界)——新世纪的这代人, 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创造一个史无前例、超乎想象的崭 新世界。
创新世界,我来了
开创新世界,需要激情和勇气,于是我们从民族传统 和先辈楷模中汲取力量;开创新世界,需要赤子般的纯 真和热忱,于是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路;开创 新世界,需要更新思想观念,于是我们用批判和质疑的 利器破土开道;开创新世界,需要宽容开明的环境,于 是我们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开创新世界,需要扎实的 学问和过硬的本领,于是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开创新世界的征途中,年轻的你、我、他,谁都不该缺 席,谁都不想缺席。 回归到写作的本题。作文的天地虽然广阔无边,包罗 万象,但创新依然是一面最醒目的旗帜。写作是创造性 劳动,而创新精神是一切创造性劳动的灵魂。 真诚祝愿中国中学生在本届作文大赛中,悉心耕耘, 尽情发挥,创意无限!
第六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0-2011)初赛赛题(初中组)
除诗 歌外 , 文体不限 。 3 如果 灾难来临 .
4 人生 也有节气 . 5 就从现 在开始 . 6 声音 的文明 . 7 你 认为你是 谁 . 8 无 论你走到 哪里 . 9 我 的故乡在远 方 . l. O 人类 的生存依 赖于大 自然 的恩惠 , 人类
川河 流, 拥有 日月光 辉 , 我 因为我 灵魂里 拥有 上 苍 。而陛 下您却仅仅拥 有这 个王 国。” 隐士说 。 请以“ 真正的拥 有” 为话题 写一篇不 少于80 0
字的文章。文体 自选, 题目自拟。 l. 第一 就有 第二 , 9有 现实 情 况是 , 人们 总
是记 住 了第 一 ,而常 常忽视 第 二 ,更 不用说 第 三、 第四 了。 请 以“ 为话 题 , 次” 写一 篇 不少于 80 的 文 0字
章 , 目自拟 。 题 ‘
的文 明来源于大 自然的启示 。人类 , 聆听 自 需要 然的 回响, 悟 自然的真 谛。 领 请 以“ 自然给 我的启示 ” 为题 , 写一篇 不少于
离; 时候 , 许 只是 几厘 米的 宽度 ; 有 时候 , 有 也 也 可 能只是 一张纸 的厚度 。我 相信 , 实文明就 在 其 我们 心 中, 我们 会在 生活 中不经意地 流露 着。有 l
80 的文章 , 0字 自选文体 。 半命晨作 文 1. 1 走进 深处 l. 2 在那 的地方 1 . 曾改变 的是 3不
2. 人有言 日 : 0近 文明其 精神 , 野蛮 其物 要文明精神的指引, 否则, 精神的野性将把物质
i
选 择。湖 南赛 区具体 参赛办 法将 以文件 形式 下 求 : 立意 , 自定 自选文体 。 发 各市州 、 区教育通联站 。同学们可到 湖南 县市 l. 6 我与 共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0-2021)题目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0-2021)正式启动为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服务广大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弘扬中华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0—2021)拉开序幕。
大赛概况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中学生任何费用的纯公益赛事,由全国40多家中学报刊社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术指导,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担任命题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80 多家中学报刊承办。
该赛事覆盖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目前已成为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和作文盛会。
大赛总主题:生命的底色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初始到发展再到终结的过程。
所谓“生命的底色”,就是一个人生命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基质。
价值观、人生观是生命底色,性格、心态是生命底色,甚至一个人情感的倾向性(是基于爱还是基于恨)、思维方式的倾向性(习惯于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还是消极的颓废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也是生命底色。
这种生命的基质一旦形成,可能一辈子都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生命底色是明亮还是阴暗,不仅会映射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乃至面容神色上,而且终将决定其整个人生的光谱和色调。
生命的底色,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微观上,更体现在宏观上。
从个体的层面上说,生命的底色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从群体乃至民族的层面上说,无数个体的生命底色将汇成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底色,而这,终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为自己的一生奠基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灵魂发育、成长,直到定型的关键阶段。
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就为自己打下明亮的生命底色,将是其整个人生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大赛展示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参赛作品(六)
大赛展示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参赛作品(六)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公益大赛,不向中学生收取任何参赛费用,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作学术指导,由《中国中学生报》、《初中生》、《高中生》等八十多家中学报刊承办,并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香港大学等二十多所知名高校提供后援支持,是我国中学教育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作文竞赛。
经组委会授权,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由湖南教育报刊社《初中生》编辑部、《高中生》杂志社负责组织。
经研究,拟举办“为先杯”作文比赛,作为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的选拔赛。
比赛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截稿日期:2015年12月20日。
听自己说话作文题号:8乙未年六月廿三午时——“让往事都随风”林荫小道坑坑洼洼,午后阳光投下斑驳的树影。
我漫步于小道之中,偶然遇见一位昔日好友,因而甚为高兴。
每位故友都像一部时光机,他会让你回到那些年的青葱岁月,想起那段打马而过的美好时光,走进那份甜而稳妥的回忆。
我不禁谈起过往的闲闻逸事,沉浸于温暖与兴奋之中。
然而,她却似乎并没有把我看做时光机。
她沉默,冷漠而又疏远,像是不曾与我相识的人,任由我这个“陌生人”独自滔滔不绝。
那日的那段小路突然变得很长很长,像是记忆里的绝无仅有;而我们之间,则像是有了尘埃的封锁,记忆的隔绝。
后来才知道,那些浮光掠影似的雪泥鸿爪,终会被新降的霜雪覆盖。
犹如心朝大海的溪水汇入洋流,终会有浮云化雨的水滴继续在河床上潺潺鸣歌;又如归根落地的残花枯萎凋零,终会有新生的苞蕾在和风中轻轻摇曳。
那些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的东西,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记忆这东西,好像手里的水,无论摊开紧握,都会一点一点偷偷漏掉。
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试卷(高中).doc
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试卷(高中)赛区 省 市考号:姓名:年级组:考场纪律:1. 选手应携带身份证、学生证,或大会颁发的参赛证,参加规定场次考试。
2. 选手如个人信息不实、无故缺考,将被取消该决赛资格和全国各级奖项候选资格。
3. 考生参加决赛时所做作文必须为本人原创,如有剽窃现象,将取消选手决赛资格和全国各级奖项候选资格。
4. 笔试时间共2个小时。
1. 听:《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狠心的父母》(请专人朗读)2.阅读:《毁掉一个孩子,就管他,使劲管他》[阅读材料]毁掉一个孩子,就管他,使劲管他作者:青榄君(源自青榄家长地带)他博学,能讲授《左传》、《尚书》,他工作体面,是一线城市审计局职工。
有学识、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成功标签。
然而,拥有这些标签的人,是一个流浪汉,名叫沈巍。
人们好奇,好学又博学且有正式工作,他为何流落街头?近日,他的一份自述,解开了谜团,原来父亲对他管束严苛。
沈巍从小爱读文史类书籍,但父亲深恶痛绝,只能捡垃圾卖钱买书,躲在被窝看,也因此养成捡垃圾的习惯。
他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但在父亲的压力下,选了审计,进了审计局。
在单位因捡垃圾被发现,被认为脑子有病,“被病假”在家,从此开始捡垃圾买书看书的流浪生活,一捡就是26年。
爸爸临终前愧疚落泪:儿子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为了你好,管你,把你变成我希望的样子,结果却毁了你。
…… ……“流浪大师”沈巍身上,有着一个孩子生命潜力的倔强。
即便捡破烂,也要买心爱的文史书,唯一的心愿是,有固定地方放书,不会因为带不走丢掉。
豁达坚强如他,不记恨父亲,但是遗憾:如果可以重来,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做到,而是本可以。
3. 写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都需要和别人共处和交流。
正处于自我觉醒阶段的我们,必定会受到父母的管教,如何与父母相处是与他人交往的第一课。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活动
目录
01 活动宗旨
03 对象和分组
02 组织机构 04 大赛要求
05 参赛方式
07 版权声明
目录
06 活动流程 08 活动组织要求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所倡导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 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等相关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文件精神,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对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青 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老专 家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生活》杂志社、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协办的“全国青少年基础学科素质 教育展评活动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定于每年3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中国大赛组委会将对各地方分赛区选报的优秀选手作品进行评选,对评选出的一、二等奖的选手将有资格参 加2011年2月在北京举办中国总决赛。对评选出其他优秀作品将颁发荣誉证书,所有获奖选手名单将公布于中国 大赛组委会官方站。
(二)、学校组织以及个人征文
学校组织学生或学生以个人名义参赛,需先登陆大赛官方站,仔细阅读参赛题目,按要求完成参赛作文。在 作文题目下依次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通讯、及指导教师姓名。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实施,特设立全国青少年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展评活动组委会,负责“全国青 少年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展评活动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推广、授权、组织、管理、服务等工作。 主办单 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谢谢观赏
25班,朱迅,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018-06-15 |其他|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二等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2018-07-15 |其他|第十一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艺术大赛|国家级|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艺术大赛组委会
3、2019-01-15 |其他|2018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国家级|高三年级组二等奖|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
4、2018-05-15 |其他|第二十届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会、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组委会
5、2018-11-25 |其他|2018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创新能力大赛(MPCC)(数学)|省级|山东赛区一等奖|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数理化创新能力大赛全国组委会
6、2018-11-25 |其他|2018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创新能力大赛(MPCC)(物理)|省级|山东赛区一等奖|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数理化创新能力大赛全国组委会
7、2018-09-15 |其他|第十七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省级|华北赛区三等奖|《高校招生》杂志编委会、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组委会
8、2018-06-15 |其他|2018年第五届北大培文杯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省级|中文高中组山东省三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9、2017-07-15 |其他|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省级|优胜奖|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学生杂志社
谢谢观赏。
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doc
湖南赛区“为先杯”初中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21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2篇
获奖等次
作品篇名
学校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
备注
一等奖
留点心灵的悸动
炎陵县十都镇中学九年级135班
李世清
吴榜华
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全国一等奖
一等奖
心里,有一粒沙
古丈县古阳中学九年级174班
湘潭市湘纺中学九年级283班
何倩
杨敏
三等奖
留点阳光给自己
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中七年级420班
罗健男
王建青
三等奖
留点快乐给自己
湘潭县杨嘉桥中学128班
朱运江
周炯
三等奖
快乐是一种能力
衡东县吴集镇新民学校七年级26班
张飞燕
赵树杰
三等奖
亲情的习惯循环
衡东县实验中学52班
谢岳东
三等奖
天才的童年
衡东县第二中学初125班
沈艳
陈望春
三等奖
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是什么
株洲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1108班
戴京玲
三等奖
习惯决定命运
炎陵县水口镇中学九年级165班
余卉
朱文远
三等奖
亲情永不下岗
炎陵县鹿原中学157班
池慧
段红卫
三等奖
别样的习惯
茶陵县思聪中学190班
杨映红
三等奖
一点一滴看自己
炎陵县沔渡镇中学九年级15班
叶晓彤
三等奖
亲情永不下岗
龙晓红
三等奖
沟通的乐趣
娄底市第八中学九年级198班
唐依馨
袁浩
三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0-2021)征文启事
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0-2021)征文启事为了激励中学生朋友在成长中学会担当,让广大青少年在面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的使命时,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全国82家中学报刊联合承办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大赛(20xx-20xx)。
中学时代杂志社是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
一、本届大赛主题总主题:我成长,我担当。
成长是中学生生活的主题。
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是这个生活主题所赋予的重要内容,诸如生活体验、未来展望、自然感悟、成长心得、心灵快意、人生世相、书海畅游、网络海洋、故乡情结、天地大美、文化传承、修身养性、翰墨风云、城乡之间、人情冷暖等无不纳入其中。
围绕大赛主题,下设初赛题目:初中组15题,高中组15题(大赛初赛题请详见《中学时代》杂志网站:,以及中学时代杂志社公众微信)。
二、大赛后援单位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
三、竞赛时间和办法时间:自即日起至20xx年12月10日止。
凡本刊这一时间收到的在信封、稿件(包括电子稿)上标有“中学时代征文”字样的稿件,均有效。
征文来稿严禁抄袭,鼓励网上投稿;也鼓励以学校为单位参赛,每个学校限报20篇。
征文来稿务必注明作者及指导教师详细的联系方式。
办法:该赛事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收取参赛学生任何费用。
本刊将在来稿中评选出初、高中一等奖各20名,二等奖各50名,三等奖各100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均由中学时代杂志社颁发获奖证书。
获本刊一等奖的作品报送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会,参加全国范围的复赛、决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均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为先在线杯”作文比赛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为先在线杯”作文比赛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初中生·锐作文》2019年第08期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于2019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河南郑州市举行。
本届大赛的总主题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从全国2000万中学生中评选出来的148名选手经过现场笔试、口试等环节的比赛,最终决出20名“恒源祥文学之星”、20名“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中学报刊专委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担任学术指导,由《中国中学生报》《初中生》《高中生》等全国80多家中学报刊承办,并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0多所著名大学为大赛提供后援支持,是我国中学教育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作文竞赛。
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青少年文学盛会。
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不收取参赛学生任何费用。
大赛覆盖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2015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其为“规模最大的中学生作文大赛”。
湖南赛区比赛由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主办,《初中生》编辑部、《高中生》杂志社、《爱你》杂志社负责具体事宜。
本届比赛湖南赛区共有11人参加全国总决赛(初中组5人、高中组6人)。
赛后,洞口县第一中学高二女生唐乐获得了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女生向韵雯获“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
此次大赛湖南赛区共评出一等奖130名(初中组50名,高中组50名、中职组30名),二等奖180名(初中组70名,高中组70名、中职40名),三等奖218名(初中组80名,高中组80名、中职组58名)。
初中组获奖名单如下:湖南省一等奖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向韵雯、永州市李达中学吴永茳、武冈市展辉学校黄海城、永州市京华中学陈姿盈、长沙长郡芙蓉实验中学朱梓言、新化县上渡办明德学校胡程鹏、永州市李达中学吴题、永州市李达中学杨润东、武冈市展辉学校钟紫奕、桃源县第七中学谌艳姣、桃源县第七中学唐灿、龙山县第二中学陈盛男、湘潭縣江声实验学校刘畅、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彭可达、桂阳县鹿峰中学王苗苗、澧县九澧实验中学尹管榕、湘潭市湘钢一中教育集团十二中校区王紫嫣、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张曜麟、新化县第十五中学吴宇佳、平江县献冲中学余沁、桃源县第七中学彭露诗、永州市第十八中学罗美霞、长沙县松雅湖中学常悦琪、桃源县第七中学饶晓炎、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孟逸飞、安仁县龙海中学侯婉婷、桂阳县鹿峰中学邓茜贝、汨罗市屈子祠镇范家园中学赵郡、新化县安正学校段祎阳、永州市柳子中学曾思怡、平江县献冲中学曾湃、桂东县沤江中学郭钰洁、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中学杨青、会同县青朗侗族苗族乡青朗学校蒋思程、桂阳县鹿峰中学李奕可、郴州市湘南中学邝鹏文、湘潭县江声实验学校成玉彦、永州市第十八中学陈彬、娄底市二中李晓娜、永兴县樟树镇中心学校邓静妍、会同县林城镇洒溪中学杨茗超、芷江侗族自治县晓坪学校李雪婷、龙山县皇仓华鑫学校向辉、麻阳苗族自治县江口墟镇初级中学刘满苏、武冈市展辉学校戴姣倩、汨罗市屈子祠镇范家园中学孙宇轩、娄底市二中粟远、永州市九中何思怡、永兴县实验学校黄文睿湖南省二等奖长沙市长郡芙蓉实验中学刘城安、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中学宋涵亮、长沙县松雅湖中学罗可伊、长沙县松雅湖中学杨俊、长沙县泉塘中学何佳怡、长沙县特立中学唐思佳、长沙县开慧中学苏玥、湘潭市湘钢一中曹启帆、湘潭市湘钢一中康悦、湘潭市湘钢一中陈庭珺、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子弟中学罗蜜儿、湘潭县江声实验学周扬洋、湘潭县齐白石中学彭嘉欣、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徐斌、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王艳鸿、益阳市万源双语学校刘慧、益阳市万源双语学校姚旭鹏、常德市长怡学校金晨曦、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姚羲魏、常德市常德外国语学校熊一丁、炎陵县十都镇中学谭悦、炎陵县下村乡学校刘江睿、炎陵县下村乡学校范云洁、炎陵县垄溪乡学校黄婷、炎陵县鹿原镇中学陈婧、平江县安定镇安定中学徐娟娟、娄底新化县安正学校王雨田、娄底市新化县明德学校刘鸿越、娄底市新化县第十五中学刘虹涧、新化县明德学校曾少勇、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中学冉小磊、洞口县文昌学校周怡晴、洞口县文昌学校梁佳昕、永州九中秦亿纯、永州市京华中学李雨婷、永州市京华中学朱磊、永州市京华中学王立鑫、永州市李达中学唐文剑、永州市第十八中学李立鑫、永州市第九中学周怡、永州市李达中学熊珍珍、永州市李达中学陈越洋、永州市李达中学谭宇辰、武冈市展辉学校沈玉婷、武冈市展辉学校李佳阳、祁阳县浯溪第一中学钟琴薪、祁阳县观音滩中学王小娇、桂东县思源实验学校黄信佳、桂东县思源实验学校王沛贞、桂阳县鹿峰中学郑舒艺、隆回县桃花坪中学郑可纯、隆回县桃花坪中学陈濛昕、隆回县桃洪镇城西中学隆舒舟、澧县九澧实验学校邹锋霖、澧县城关镇中学田斐然、永兴县大布江中心学校陈翠平、泸溪县小章乡民族中学张美芝、常宁市培元中学邓明湘、常宁市合江中学阳欣妤、安仁县龙海中学侯彤彤、南县立达中学陈瑀玚、麻阳县富洲学校周秒、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杨婧希、汝城县第六中学何书桦、汝城县第六中周子歆、攸县网岭镇中学刘心怡、攸县网岭镇中学龙湘钰、怀化市新晃县思源实验学校姚欣宜、通道县一中杨铭、吉首市河溪中学段心蕊湖南省三等奖长沙市:甘钰丰、宋贺淇、贺灵熙、张恩琪、陈靓宇、卢湘钰、石晓阳、王雨晴、于择端、刘昭仪、何钰银株洲市:文靓、潘梦雅、黄思怡、江浩、赖兰心、周迅、刘薇、王丽娟湘潭市:周伊依、刘芳霖、肖思敏、胡新蕊、周宇瑶、林殊凡益阳市:谌丽雅、黄佳美常德市:杨晶晶、宋林霏、赵世杰岳阳市:喻双阳、余晓雨、刘森、胡逸丫、贺晨、余彦彤汨罗市:杨荷、田杰湘衡阳市:张望舒资兴市:彭悠扬、曹婷、谢淑敏娄底市:肖玹、曾云辛、姜亮、谢欣妍、颜文辉常宁市:周泳秀、李湘、贺美林、朱滟馨永州市:何家政、肖奕轩、唐心怡、何希宁、唐小玉、何思、杨诚雅、周佳、利佳阳、何宇、蒋文艳、陈梦思、何爱玲、柏子瑄、卢之毅郴州市:谭江丽、朱仁华、黄安琪、傅佳星、钟哲萱、曹晴怀化市:冯锦梦、侯姗吟、杨依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马克烽、龙栎粟、满水金、严迎桃、张娟优秀组织奖:湘潭市湘钢一中、长沙县松雅湖中学、武冈市武冈展辉学校、桂阳县鹿峰中学、长沙长郡芙蓉实验中学优秀辅导老师奖:赵智敏、陈艳辉、颜艳华、杨维真、何立维。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6-2007)正式启动
7 给近代 名人的一封信 .
l.o6 7 2 o 年8月 1 日7时左 右 , 某餐 饮 店 突 然
停 电 , 家 为 表 示敷 意 , 商 当即 决 定 给 用餐 的客 人
八 折 优 惠 。并 点 燃 蜡 烛 继 续 上 菜 。半 小 时后 修
=、 命题作文: 半
9 .善 源 自
— —
习惯 性 的 动作 吧 , 原本 我可 以跑得 更 快 ” 以“ ,请 其
41 、55 % 1 .%和97 , . % 有人 建 议 应 尽 早把 中 国 “ 地
大 博论 出 小 课 。 物 ”请 中 学 本 圈
囫
生感 悟 。
,
命题作文:
1 中有 阳 光 ,世 界 就光 明 心 3 知 书 与遮 理
6 我 的 天赋
也 有颜 色
2 心 灵 的 原 色 . 5 我 手 塑我 心 .
8 情 .
四、 材料 作 文 ( 根 据 培 出的 材 料 自己命 题 请
作文)
4 知耻近乎 勇
实我 可以 做得 更好 ” 为题作 文 。 l.生 命 中 常 有 一 份 感 动 会 在 你 心 中 油 然 4 而生:他 乡遇故知”会使 你顿觉友情的 美好 ; “ “ 雪 夜 归人 ” 让 你 倍 感 亲 情 的 可 贵 ; 久 旱 逢 风 会 “ 甘 霖” 会 令 你体 验 如 获 至 宝的 惊 喜 ; 金 榜 提 名 “ 时 ” 让 你 收 获 “ 慧 的人 生 是 美 丽 的 ” 样 的 则 智 这 启 示 。请 以“ 丽 人 生 ” 美 为话 题 , 一 篇 文 章 , 写 可
参赛办 法 : 国中学 生 作 文大 赛 (06 中 20 — 20 ) 南赛 区组 委 会办 公 室设在 《 中生 》 0 7湖 初 编辑 部 。初 赛 时间从 20 年 1月 至 20 年 2 06 O 07 月 ,0 7 月2 日截稿 。由各地 、 学校组织 20年2 0 各 参赛 。 附: 部分 初赛赛题 ( 选择 ) 供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获奖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4年第08期2014年4月10~13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年度)总决赛颁奖典礼在邓小平故里四川省广安市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大赛,以全国22个省、区、市为赛区进行初赛选拔,每个赛区的优胜者进入全国初评、复评阶段。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最终142名选手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根据选手的综合得分,评选出“文学之星”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提名奖” 初、高中组各10名,以及最佳综合素质奖、最高人气奖、最具表现力奖、最具感染力奖、最佳思辨奖等5个单项奖,还评选出“网络人气”十佳选手。
江西赛区初中组大赛自2013年9月启动,12月底截稿。
在4个月的时间里,收到来自江西省各地的参赛作品数万篇。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江西赛区初中组有5名同学获得了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其中,林子玮、温泽华、叶昱希、郭玲惠子4名同学获得初中组全国一等奖。
经过现场书面作文、文学常识测试、口试及3分钟演讲等环节,来自于都县第二中学的初中组选手林子玮同学荣获“文学之星提名奖”和“最佳思辨奖”。
另评选出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名单公布如下。
获奖证书将于近期寄出,请各位获奖者注意查收。
部分获奖作品及参赛心得将会刊登在《初中生之友·中旬刊》《初中生之友·下旬刊》及江西赛区初中组作文大赛官网(http:///)上,敬请关注。
林子玮、温泽华(于都县第二中学),叶昱希(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郭玲惠子(贵溪市实验中学)万雁冰(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刘忻予、孙博凡、蔡郁青、余乃嘉、衷嘉颖、吴桑(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左诗晨、陈俊杰、李菁楠、张芷轩(南昌市第三中学),叶阳天(南昌市第二中学),陈龙龙(南昌市湖坊学校),邓林川(南昌市罗家一中),尹称霞、刘文娟、王瑛、管峥、汤琰煜、舒焕胜、肖美婷(于都县第二中学),王城(于都县实验二中),李慧、马可淳(会昌县实验学校),梁阅、张悦玥(大余县南安中学),叶志豪、孙佳蔚(贵溪市实验中学),贺沁璇(萍乡市芦溪镇第二中学),张娜(萍乡市上栗镇中学),马秀(萍乡市第二中学),叶乐童(樟树市第三中学),聂思婷(樟树市第二中学),黄宇鹏(樟树市经楼中学),钟敏(万载县第四中学),彭友、李颖茜、郭耀凡(万载县第三中学),黄一鸣(玉山县文苑学校),汤泉洄(余干县余干中学),姚晨曦、郑文蕾、谢雨佳、邱卓颖、陈思(上饶县第六中学),邓子微(遂川县草林中学),何玥(广昌县第一中学)黄玉、刘岳凡、余雅丽、张乐娱、刘心雨、龚丽艳、陈晴、叶钰卿、张如意、毛建江、郑修淇(上饶县第六中学),李文杰、黄琴(万载县第四中学),闻嘉诚、刘永红、谢怿(万载县第三中学),龙静丝秀、张桃金(万载县株潭中学),钟琼、黄云霞、曾维星(万载县双桥初中),孙媛花(万载县罗城初中),凌雯(万载县黄茅初中),张美霞(万载县仙源初中),廖欢(万载县高城初中),胡嘉惠、吴豪卓(南昌市第三中学),郭玮卿、周瑾、徐静怡、涂雪儿、朱智欣(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胡丽秀(南昌市滨江中学),雷宇鹃(南昌市豫章中学),裘天辰(南昌市南钢中学),万熙瑜、顾涵悦(南昌市新才学校),成华星(南昌市豫东学校),肖里斯、熊子轩、范菁婷(南昌市京东学校),喻圣豪(新建县第二中学),邹明慧、赖雯静、朱紫璇(南康市第三中学),蓝贤才、蒙泽千、曾日艺(南康市第六中学),吕韧、刘雨琪、胡群(新余市第一中学),李玲(新余市下村中学),杨敢、易艳红(上高县田心中学),邓佳茜、杨习娟(樟树市店下中学),聂思婷、王智(樟树市第二中学),洪霞、张程跃(玉山县文苑学校),涂洁(高安县伍桥初中),龚晗(高安市八景初中),潘慧馨(婺源县高砂中学),程璐薇(婺源县江湾中学),滕子琪(横峰县葛源中学),徐章伟(横峰县横峰中学),刘思琦(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学),曾玉玲、邓玉莹(上栗县上栗镇中学),邱娟(莲花县坊楼中学),黄昕宇、彭佳妮(萍乡市第三中学),曾金华、蔡婷(赣县三溪中学),温佳卉(景德镇市景航学校),李楹(遂川县碧洲中学),吴燕(遂川县草林中学),刘玉(峡江县实验中学),钟怡婷(上犹县营前中学),张莉(宁都县第二中学),黄茵茵、刘腾远(大余县南安中学),兰江波、彭宗艳(赣县湖新中学),丁淑珍(赣县江口中学),谢嫦庆(赣县莲塘中心学校),朱钦超(赣县沙地中学),吴婧琪、罗慧、廖超(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叶华莹(永修县第二中学),李琳(贵溪市实验中学),徐志成(贵溪市鸿塘中学),万海鹏(宜黄县第三中学),王葭芝、刘晓美、叶冰洁、李思源、谢明株(于都县第二中学)江璐、祝小青、吴雨欣、祝依玲、张宁、刘丽、周雨欣、余梦霞、应依晗(上饶县第六中学),胡邦安、吴丹彤(余干县余干中学),喻霖雨(万载县第四中学),袁尔高娃、郑芷诺(万载县第三中学),王佳敏、阳慧平(万载县株潭中学),李淑兰、钟朵(万载县双桥初中),李文婧、彭情(万载县罗城初中),周斯琪、李盈(万载县黄茅初中),伍淑芳、徐旭东(万载县仙源初中),宋娇、刘婷(万载县高城初中),曾芯怡、刘慧、罗京、王芳斌、程俐聪(南康市第三中学),刘心玥(吉安市第五中学),刘洪玥(景德镇景航学校),韩玲玲(赣县横溪中学),邱金燕、陈群芹(赣县沙地中学),蔡福春、刘志盛(赣县三溪中学),雷浏腾(南城县第二中学),周萌、李一(贵溪市第二中学),胡姝珍(贵溪市罗河二中),彭雨雨(永修县第三中学),江梦婷、饶婷(贵溪市实验中学),郭艳红、黄倩(遂川县草林中学),池欢、王绍山(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吴玉萍(南康市第六中学),邓小薇(宁都县赖村中学),曾伟、余新金(赣县湖新中学),马清、梅林、吴英、徐婷珍、邱夏洁、刘玥、华海琳、舒文静、温倍、陆茹茵(于都县第二中学),李梅(赣县莲塘中心学校),张雪琦、王晓纯、蒋璇、刘淑琴(遂川县草林中学),肖小芳(宁都县赖村中学),袁镜邑(信丰县第三中学),钟瑶(龙南县第三中学),袁薇(于都县于都中学),叶婷婷(上犹县营前中学),华斌(于都县禾丰中学),邓玉洁、吕春(大余县南安中学),廖金凤(广昌县驿前中学),徐蔚、徐豪、刘琪琪(赣县吉埠中学),张曼天、涂莉青、罗席玲(南昌市京东学校),秦雨欣、万玉婷、万嘉力(南昌市豫东学校),陶福强、章逸凯(南昌市扬子洲学校),李汇之、刘洋、张雅渲、蔡琪蔚(南昌市新才学校),李柳依、傅扬佳(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李欣(进贤县五垦学校),余豪霸(南昌市江铃学校),吴虑、陈玉洁、吴崇灿(南昌市豫章中学),杜佳欣、刘炜祺(南昌市南钢学校),吴如琴、熊绘乾(南昌市江南学校),熊丽、黄志洋(南昌市湖坊学校),李佳、李浩洋(南昌市培英学校),李琴、程一鸣、熊绍辉(南昌市滨江学校),芦艺、刘罗娜、吴珂、万弘远、何嘉欣、章睿超(南昌市第三中学),王佳宇、荣宇箫(芦溪县芦溪镇二中),陈沂洁、甘雨晋(莲花县坊楼中学),周体英(芦溪县芦溪镇中学),黄健鹏(上栗县上栗镇中学),周意祺、彭嘉馨(芦溪县第二中学),刘兴(萍乡市华云学校),王俊峰(萍乡市萍乡实验学校),彭涛(新余市第一中学),丁研辰(新余市仙来学校),曾娇(萍乡市芦溪镇林家坊学校),徐钰莹(芦溪县新泉学校),胡健龙(分宜县第三中学),周琼(新余市新溪中学),罗未(高安市八景初中),朱朵朵(高安市独城初中),陈玉、甘丽莹(樟树市店下中学),邹海燕、戴嘉萌、汪晶敏、刘阳(婺源县江湾中学),杨欢(高安市相城中学),周英、吴易素纯(高安市伍桥初中),罗语逍(高安市第五中学),梁仪(樟树市黄土岗中学),柴少龙(玉山县官溪初中),杨虎隆(上饶市第六中学),何倩楠(横峰县横峰中学),石罗娜(上饶市实验中学),胡晨(万年县第二中学)叶宁、陈宇春、唐琦、孙海东、杨欢、刘冬萍、谌琴、张惠明、吴韵(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刘萍、曾珊、刘红、艾霞、程锐、韩冰、任佳、成瑛、艾霞、姚艳丽、徐春云(南昌市第三中学),鞠小青、万雪红、潘惮、吴光珍(南昌市滨江中学),吴丰、吴飞燕、徐玉珍、邓瑢银(南昌市豫章中学),吴凡、熊晓华、张进清(南昌市南钢中学),顾斌、廉爽、吴靓、崔赣英、黄青(南昌市新才学校),顾红(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黄雅婷、刘卫玲、潘健萍、姜蔚(南昌市豫东学校),范兰燕、何花荣、涂鹿飞、钟明发、戴立群、何一鸣(南昌市京东学校),万利群(南昌市江铃学校),黄晶晶、胡婧婧(南昌市江南学校),李红、刘慧文、徐海燕(南昌市湖坊学校),梅国珍、罗秋鸿(南昌市培英学校),万长华(南昌市罗家一中),刘芬(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张中华、朱海英(南昌市扬子洲学校),习伟民(新建县第二中学),黄发龙(进贤县五垦学校),陈建香、刘晓萍、曹地发、段小凤、易冬梅、刘瑛、段荣香、周桂珍、汪家胜、刘艳生、钟晓敏、钟素梅、李起蔚、张小娟(于都县第二中学),周晓丽(于都县实验二中),刘建兰(于都县于都中学),万志标(于都县禾丰中学),刘慧、钟永昌、潘贵喜、魏本玲、刘慧、潘贵喜(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曾宪龙、扶自成、肖名强、肖回生、邹淑红(大余县南安中学),刘德贵(上犹县营前中学),刘志强、平晓明、赖艾琴、郭丁玲(赣县三溪中学),王晓文、龚雪芳、李建梅(赣县吉埠中学),李季、张兆红、姚荣、徐承婷(赣县湖新中学),金燕(赣县江口中学),郑凯文、苏福莲(赣县莲塘中心学校),谢丽珍、张祥功、黄昭攸(赣县沙地中学),郭德晨(赣县横溪中学),张三保(峡江县实验中学),曾爱平(宁都县第二中学),符丽云(南城县第二中学),杜敏、明森华、廖玲燕、蔡军(南康市第六中学),赖三莲、彭明发(宁都县赖村中学),袁斌(信丰县第三中学),熊云梅(龙南县第三中学),罗君美、邓丽梅、刘京华、王茂强、吴小玲、叶扬、蒋世楷(南康市第三中学),梁庭洁(遂川县碧洲中学),王小华、曾清平、王晓程、郭建平、郭云、刘小红、王小华、谢大河(遂川县草林中学),游荷荣(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张国詹(永修县第三中学),王玲俐(永修县第二中学),罗美珍(吉安市第五中学),陈日新、杨天武(贵溪市第二中学),吴丽明(贵溪市罗河二中),夏群燕、吴丽明、徐国有、黄飞勤、曾红玲、徐广松(贵溪市实验中学),李春秀(贵溪市鸿塘中学),邱志民(广昌县驿前中学),邱虹(广昌县第一中学),易胜生(萍乡市芦溪镇林家坊学校),童丽敏(芦溪县新泉学校),林焕琼、刘细香(芦溪县第二中学),谭桂玲、徐晓敏、罗恒辉、游晓奇(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学),蒋友萍、杜津岚、荣启梅、黄新(上栗县上栗镇中学),李新强、陈冰华、李华(莲花县坊楼中学),刘冬萍、林慧(萍乡市第三中学),张燕(芦溪县芦溪镇中学),刘根群(萍乡市华云学校),肖利军(萍乡市实验学校),贺娟(萍乡市第二中学),陈晓媛(樟树市第三中学),聂冬兰、黄建军、朱秋娥(樟树市第二中学),徐育清(樟树市经楼中学),聂军根、肖青、熊梅、黎蓉、黄艳(樟树市店下中学),刘侍英(樟树市黄土岗中学),杨仁晶(玉山县官溪初中),乐以城(玉山县文苑学校),舒红宇(余干县余干中学),谢慧英、尹丽华、谭婷艳、徐丽艳、汪显进、李剑萍、刘忠发、陈爱英、周风华、郑圣建(上饶县第六中学),方振彪(婺源县高砂中学),曹进荣、何波涛、王永忠、叶晓芳、孙凤梅(婺源县江湾中学),杨根福(横峰县葛源中学),曹雪英、胡锡智(横峰县横峰中学),蒋静(上饶市第六中学),林肖慧(上饶市实验中学),孙秋香(万年二中),张晓涛(万载县第四中学),张毛妹、高健音、郭春根、彭丽姣、潘志文、辛红霞(万载县第三中学),易贝、郭腾辉、肖伟、郭腾辉(万载县株潭中学),高海西、徐小红、朱梅红、辛鹏、彭伟亮(万载县双桥初中),欧阳晃荣、李小康、杨郑旸(万载县罗城初中),龙小婷、龙敏、龙满兰(万载县黄茅初中),辛增荣、宋绍辉(万载县仙源初中),邓小红、沈智红、王永根(万载县高城初中),黄长贵(上高县田心中学),刘树根、金伟(高安市伍桥初中),龚中华、雷国强(高安市八景初中),王志良(宜黄县第三中学),谢喜萍(高安市独城初中),付小琴(高安市相城中学),肖香桃(高安市第五中学),周志新、张春燕、罗新楠、唐琼(新余市第一中学),胡振华(新余市下村中学),彭龙华(新余市仙来学校),傅海辉(新余市新溪中学),刘苏华(分宜县第三中学)万载县教研室,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南昌市第三中学,南昌市滨江学校,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于都县第二中学,上饶县第六中学,贵溪市实验中学,上饶市实验中学,玉山县文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