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全:不打扰】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知道在不同场合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知道在不同场合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不打扰的重要性,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并基础上进行互动讨论,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教学课件、故事书、情景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2. 基本部分:(1)情境教学:创设不同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不打扰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如何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3)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互动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3. 巩固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部分: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现以及能否在情境中做到不打扰他人。
2. 结果评价:通过家庭作业和实践环节,评估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自主控制行为,做到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七、教学内容:1. 不打扰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2. 如何在不同场合做到不打扰他人。
3. 不打扰他人的好处和意义。
4. 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做到不打扰他人。
5. 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做到不打扰他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不打扰他人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做到不打扰他人。
中班礼仪教案设计:不打扰
中班礼仪教案设计:不打扰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礼仪以及为什么要遵守礼仪;2.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不打扰他人;3.培养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源:插图或视频可用于呈现不打扰他人的场景;2.教具:白板、白板笔、绘图纸、彩色笔;3.小道具:锣或其他敲击音乐器;4.活动道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先带领孩子们唱首歌曲,搭建一个和谐友善的氛围。
然后,教师可以向孩子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礼仪吗?”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并给予肯定和补充。
2.示范与比较(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孩子们展示不打扰他人的场景,比如在图书馆安静阅读、在教室里专心听课等。
然后,教师指导孩子们找出这些场景中的不打扰行为,引导孩子们理解不打扰的含义和重要性。
3.游戏1:“不打扰音乐会”(15分钟)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首音乐合奏曲目。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小组轮流演奏自己准备的曲目,其他小组的任务是不打扰他人的表演。
教师可以使用锣或其他敲击音乐器,进行音乐会节奏的掌握和调度。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体验在特定场景中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4.活动1:“画出不打扰”(20分钟)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接下来要进行一项活动,即“画出不打扰”。
每个孩子都可以拿一张绘图纸和一支彩色笔。
然后,教师会发出一些场景指令,比如在图书馆安静阅读、在教室里专心听课等,孩子们需要用自己的创意画出如何不打扰他人。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5.游戏2:“不打扰挑战”(15分钟)教师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任务,比如安静阅读、专心听课等。
孩子们需要轮流到各个区域中进行任务。
教师会计时,看看孩子们能否遵守不打扰的要求。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游戏中的困难和得到的收获。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再次强调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共同总结遵守礼仪的好处。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减少噪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噪音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展示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减少噪音的方法。
2.实物:耳塞、隔音板等。
3.视频资料:噪音污染的实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噪音较大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噪音的刺激。
(2)引导幼儿谈论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影响休息、学习、工作效率等。
2.探讨减少噪音的方法(1)教师展示PPT课件,介绍减少噪音的方法,如:使用耳塞、隔音板、降低音量等。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减少噪音的方法。
3.情景体验(1)教师设置一个情景,如:在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引导幼儿体验在噪音环境中如何保持安静。
(2)幼儿互相监督,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减少噪音。
4.合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无声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减少噪音的重要性。
(2)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2)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减少噪音。
6.家庭作业(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减少噪音。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培养幼儿在家庭中减少噪音的好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减少噪音的方法。
在情景体验和合作游戏中,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自律能力。
但在家庭作业方面,部分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仍然存在噪音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六、教学延伸1.开展“噪音污染调查”活动,让幼儿了解身边的噪音污染源,并提出解决措施。
2.组织幼儿参观隔音材料展览,了解隔音材料的原理和应用。
不打扰中班教案
不打扰中班教案教案标题:不打扰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3. 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律和自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打扰:通过图片、故事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打扰的概念,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打扰他人。
2. 打扰的影响: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打扰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如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等。
3. 不打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不打扰他人的方法,如轻声说话、不乱动他人的物品、不打断他人的谈话等。
4. 规则和约定:与学生一起制定关于不打扰的规则和约定,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
5. 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不打扰行为,加深他们对不打扰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不打扰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打扰的概念,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讨论。
3. 打扰的影响: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打扰他人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
4. 不打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不打扰他人的方法,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5. 规则和约定:与学生一起制定关于不打扰的规则和约定,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
6. 游戏和角色扮演:组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实践不打扰的行为。
7. 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强调不打扰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
教学资源:1. 图片或故事相关素材2. 小组活动指导材料3. 角色扮演道具或卡片4. 游戏道具或规则说明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不打扰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不打扰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遵守不打扰的规则和约定。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与家长分享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强化不打扰的概念和行为。
中班社会教案不打扰
中班社会教案不打扰教案标题:中班社会教案 - 不打扰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社交规则,尊重他人的学习和活动;2. 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安静;3. 促进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小兔不打扰》等相关绘本;2. 图片或卡片:描绘不同场景中打扰和不打扰行为的图片;3. 角色扮演道具:例如电话、玩具等;4. 课堂布置:划分出不同的学习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观看绘本《小兔不打扰》或其他类似的绘本,向幼儿介绍“不打扰”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为什么不打扰是重要的。
探究活动:2. 展示打扰和不打扰行为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每种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各种场景中的打扰和不打扰行为。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应该如何做才能不打扰他人。
实践活动:4. 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区域,例如阅读区、玩具区、绘画区等。
引导幼儿明确每个区域的用途,并告诉他们在每个区域内需要保持安静,不打扰其他人。
5. 分组活动: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指定区域内进行一项活动,例如阅读、拼图等。
鼓励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并注意不打扰其他小组。
总结活动:6. 回顾教学内容,与幼儿讨论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保持安静和不打扰他人方面的进步和困难。
7. 引导幼儿总结出一些规则和方法,帮助他们记住如何不打扰他人,同时也提醒自己在需要帮助时应该如何寻求帮助而不打扰他人。
拓展活动:8. 在日常活动中持续提醒幼儿遵守不打扰规则,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9. 鼓励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积极应用所学的不打扰技巧,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够遵守不打扰规则,并与他人合作;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不打扰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情况,对教案中的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2. 需要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中班社会不打扰别人教案.doc
中班社会不打扰别人教案篇一:不打扰别人教案不打扰别人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懂得打扰别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知道不打扰别人才能与别人共同生活。
情感:厌恶打扰别人的行为,自己愿意不打扰别人。
行为:1.在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说话、动作要轻,尽量不影响人家。
2.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能说明情况或道歉。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当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一些原本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也因此受到冲击。
因此,一些做人与融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加强, 使我们下一代的品德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健康培养。
“不打扰别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待人处世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明习惯,是大家都应该遵循的。
小学生每天都参与社会生活,在各种场合与他人交往。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态度。
教育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的时候,不去打扰别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为他们长大以后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奠定基础。
教法建议:1.教学应注意情感的激发。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不打扰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美好感情,它的价值在于由于自己没有打扰别人,而使他人安心工作、学习、休息和娱乐,创造出成果,这既体现自身的文明,也支持了他人对社会做奉献,教学中要渗透这一价值观的教育, 以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
此外,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很重要,避免''心灵封闭”现象的产生,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教学应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展开思维。
例如:教学课文中的儿歌以后,可以提问:除了儿歌所举例子之外,我们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或独自沉思、或同学交流,结合实际举出事例。
中班社会教案:不打扰
中班社会教案:不打扰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相互尊重和关爱的意识。
2.培养孩子自我规制和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
3.学习掌握特定场合的行为规范,如不打扰他人的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
1. 观看短片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不打扰”的短片。
通过短片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不打扰”,为什么需要遵守“不打扰”等问题。
2.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展示一些常见的场景(如在医院、图书馆、公园等),引导学生探讨在这些场景中应该如何遵守“不打扰”的行为规范。
3. 模拟情景
在模拟情景中,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一组表演“不打扰他人”的情景,另一组观察表演,分析其中的问题,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4. 知识讲授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传授“不打扰”行业规范,包括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如安静地进入教室、坐在座位上、不大声喧哗等等。
教学方法
本次课程采用互动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探讨,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打扰”。
总结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和领悟“不打扰”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制和管
理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场合的行为规范,莫再打扰他人的学习和休息。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
2.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需求,与人沟通。
3.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等待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讨论不打扰他人的意义。
2. 学习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保持安静。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学会在合适的时候提出自己的需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展示不打扰的相关图片或情景。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小动物手偶等。
3. 教学视频或故事书,关于不打扰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不打扰的重要性。
2. 主体活动:a) 教师讲解不打扰的概念和意义。
b) 观看教学视频或故事书,讨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打扰他人。
c)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在合适的时候提出自己的需求。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不打扰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不打扰的主题活动,如安静绘画、安静搭建等。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在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培养其沟通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对不打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不打扰行为的实施情况。
3. 通过主题活动的参与度,评价幼儿对不打扰行为的认同和自主实践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搜集有关不打扰的动画片或故事视频。
2. 教具资源,准备一些安静活动的素材,如拼图、折纸等。
3. 家庭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不打扰行为。
八、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实践不打扰的行为。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远离噪音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远离噪音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噪音对身体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远离噪音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听力保护能力,降低因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噪音对身体的危害,培养远离噪音的习惯。
重点:教授幼儿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听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噪声检测仪、耳塞、小熊玩偶。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噪音场景,让幼儿描述自己对这些场景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小熊玩偶的情景剧,让幼儿了解噪音对听力的危害,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远离噪音的好方法,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噪音检测游戏(10分钟)使用噪声检测仪,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噪音环境下的音量变化,培养其对噪音的敏感度。
5. 耳塞使用教学(10分钟)教授幼儿正确使用耳塞的方法,让其在模拟噪音环境中练习佩戴耳塞。
6. 创意画制作(15分钟)让幼儿利用画笔、画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远离噪音”的创意画。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画和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远离噪音,保护听力2. 内容:噪音危害:听力损伤、情绪波动、睡眠质量下降保护措施:远离噪音源、使用耳塞、降低音量、合理安排作息口号:爱护耳朵,从小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远离噪音内容: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中的噪音源,并讨论如何减少这些噪音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答案示例:家中噪音源:电视、洗衣机、空调等。
减少噪音措施:降低音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使用隔音材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社会不打扰别人教案
中班社会不打扰别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遵循规则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幼儿尊重他人、不打扰别人的习惯。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图片、小道具、视频等。
2.教具:幻灯片投影机。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小道具等,引入“不打扰别人”这个概念。
•向幼儿提问:“你们有没有被别人打扰过?被打扰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讨论。
2.导入故事(10分钟)•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解“不打扰别人”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并与幼儿共同总结故事的寓意。
3.观察游戏(15分钟)•设计一个观察游戏,让幼儿观察并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应该如何不打扰别人。
•分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观察一个情境,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并展示观察结果。
4.情景模拟(15分钟)•创设不同的情景,在每个情景中给幼儿展示一种不打扰别人的正确行为。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不打扰别人的好处和正确方式。
5.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遇到的不打扰别人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挑选代表小组进行分享,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和借鉴。
6.温故知新(5分钟)•以问答形式温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
7.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不打扰别人”的原则和方法,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活动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情景和角色扮演,继续强化幼儿的不打扰别人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一些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协作,体验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乐趣。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正确应对不同情境下的不打扰别人的行为。
2.听取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发言,评估他们对于不打扰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幼儿的思考和参与,提供更多的互动空间,使幼儿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不打扰别人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设计:不打扰-【教案】
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设计:不打扰【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书、视频、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一个小朋友在画画时,不断打扰其他小朋友,导致大家都不能安心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了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需求。
2. 知识讲解:结合故事,向幼儿讲解不打扰他人的意义,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在生活中做到不打扰他人。
同时,教授幼儿如何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使用礼貌用语、轻轻说话等。
3. 实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不同场景下不打扰他人的例子,让幼儿学会在各种情境下都能做到不打扰他人。
例如,在图书馆、电影院等安静场所,要小声说话、不闹腾。
4.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每组展示后,邀请其他组进行评价,共同学习、进步。
5.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一张“不打扰他人”的手抄报,用以装饰班级环境,提醒自己和同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打扰他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打扰他人重要性、表达需求的方式、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家人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
2. 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践行不打扰他人的礼仪行为,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在日记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实例、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做到不打扰他人。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不打扰他人的意识较弱,需要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下,持续进行教育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设计中,“不打扰”是一个重要的礼仪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关注和详细补充说明。
1. 重点: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到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是一个重点。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4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减少噪音教学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噪音对身心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听觉健康意识;2. 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静音规则的能力;3. 培养幼儿减少噪音污染行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不同噪音来源的图片;2. 角色扮演道具:如手机、电视、音响等;3. 小玩具:代表各种噪音来源的玩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最喜欢的音乐和噪音,并问他们对噪音的感受。
2. 展示不同噪音来源的图片,让幼儿猜测是什么音源产生了这些噪音。
逐一解释每张图片的噪音来源。
示范与实践:1. 通过故事、歌曲或角色扮演来演示噪音对身心的影响,增强幼儿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草,幼儿扮演各种噪音源(如手机、电视、音响等),模拟在公共场所中制造噪音的场景。
让幼儿观察小草受到的影响,并引导幼儿理解噪音对自己与他人的影响。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不同的噪音源玩具,要求小组合作减小噪音污染。
总结与讨论: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说出噪音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谈论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噪音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噪音污染。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经验和好习惯。
拓展活动:1. 观看有关噪音污染的动画片或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噪音影响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请幼儿在家中观察、记录并分享一个能减少噪音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引导幼儿体会噪音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主动遵守减少噪音的规则;2. 注重幼儿的参与感,通过亲身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噪音带来的影响;3. 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讨论时要注意尊重每个幼儿的意见和想法,给予积极的反馈。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动手搬玩具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搬运玩具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024年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2024年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环境”,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噪音污染,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掌握减少噪音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环保意识和公德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音的定义、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减少噪音的方法,培养他们在生活中主动降低噪音污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掌握减少噪音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觉降低噪音污染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噪音检测仪、耳塞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幼儿园周边环境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存在的噪音问题。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噪音困扰。
2. 讲解噪音知识(1)介绍噪音的定义、来源、危害等。
(2)展示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探讨减少噪音的方法(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至少三种减少噪音的方法。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使用噪音检测仪,让学生了解噪音的分贝等级。
(2)以一个实例为例,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降低噪音。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拟生活中遇到噪音的场景,分组讨论应对策略。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减少噪音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减少噪音,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减少噪音2. 内容:(1)噪音的定义、来源、危害(2)减少噪音的方法(3)生活中的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了解的噪音来源及危害。
(2)请分享一个你在生活中实践减少噪音的经历。
(3)针对你所了解的噪音问题,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2. 答案:(1)示例:交通工具、工厂、音响设备等;危害:影响睡眠、损害听力、引发心理问题等。
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减少噪音的意识,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噪音的概念以及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噪音场景图片、安静场景图片。
2. 视频:噪音场景视频、安静场景视频。
3. 道具:噪音模拟道具(如噪声玩具、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噪音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噪音的感受。
2. 引导幼儿观看噪音场景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3. 教师讲解噪音的概念,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噪音以及噪音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噪音?引导幼儿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地减少噪音。
2. 搜集幼儿提出的减少噪音的方法,评估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应用所学,减少噪音。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减少噪音,从我做起2.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到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培养幼儿减少噪音的良好习惯。
3. 活动准备:噪音模拟环境噪音减少方法卡片4. 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体验噪音模拟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噪音的影响。
讨论噪音减少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到减少噪音。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噪音减少方法进行实践。
七、教学活动实施: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噪音减少实践活动,如在教室角落放置隔音板,降低噪音传播。
2. 组织幼儿进行噪音减少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减少噪音的方法。
3. 开展“噪音减少小能手”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减少噪音。
八、教学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噪音减少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自觉地减少噪音,践行所学知识。
3. 通过班会分享,评估幼儿在学校和家庭中噪音减少的实际效果。
九、教学活动拓展:1. 开展噪音减少主题的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提高家庭噪音减少2. 邀请专家进行噪音减少知识讲座,提高幼儿和家长的认知水平。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
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打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知道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不打扰2. 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PPT、教学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不打扰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不打扰主题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场景下的不打扰行为,让幼儿认识到在不同场合下都要尊重他人。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c) 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在实际场景中如何做到不打扰他人。
3. 巩固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不打扰他人的快乐。
4. 总结部分: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不打扰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做到不打扰他人。
2. 园内作业:教师观察幼儿在园内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行为表现以及家园互动情况,评估幼儿对“不打扰”这一社会行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倾听、发言、互动等。
b) 行为表现:记录幼儿在课堂内外的不打扰行为,如排队、分享玩具等。
c) 家园互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不打扰行为表现。
七、教学拓展1. 主题活动:可以组织一次“不打扰日”活动,让幼儿在一天的时间内,尽量做到不打扰他人,并记录自己的表现。
2. 社区参与:邀请社区工作者来园进行不打扰行为的讲座,让幼儿了解在社区中如何做到不打扰。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 (2)4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 (2)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 (2)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减少噪音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案时长:1课时(约30分钟)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幼儿正确的听觉保护意识。
3. 启发幼儿寻找减少噪音的方法,如控制音量、保持安静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视机)2. 声音图示(可准备一些图片来表示不同的声音,如汽车声、哭泣声、音乐声等)3. 相关绘本或故事书(如《帽子的秘密》、《有声世界里的小鸡》)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师幼对话:教师和幼儿问候,询问幼儿对噪音有什么了解。
b. 利用声音图示:教师出示不同声音的图片,要求幼儿猜测声音来源,并讨论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引导幼儿认识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如睡不好觉、思考困难、听不到别人说话等。
2. 活动展开(15分钟)a. 绘本故事:教师朗读相关绘本或故事书,如《帽子的秘密》或《有声世界里的小鸡》,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启发幼儿关注噪音。
b. 讨论与分享: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分享自己遇到过的噪音问题以及影响,如干扰学习、睡不好觉等。
c. 角色扮演:分小组让幼儿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可以遇到的噪音情景,并讨论在这些情景下应该如何应对和减少噪音。
3. 小结和展望(10分钟)a. 回顾讨论: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和分享,强调不良噪音对我们的影响。
b. 启发思考:提问幼儿减少噪音的方法,并展示正确的方法,如控制音量、保持安静等。
c. 情景游戏:教师邀请幼儿参与游戏,通过模拟不同环境中噪音的出现,幼儿要迅速找到解决办法并减少噪音。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给家长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倡议书,帮助家长加强幼儿的听觉保护意识,减少家庭中的噪音。
2. 校园环境改善: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周围环境的整治、音乐教室隔音改进等,为幼儿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噪音的认识和反应,以及他们对减少噪音的方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减少噪音,保护环境意识。
3.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噪音的来源及危害。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在不制造噪音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2. 引导幼儿学会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维护生活环境的安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噪音来源图片。
2. 教学视频: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安静环境模拟:设置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幼儿体验安静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向幼儿展示噪音来源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噪音。
b. 邀请幼儿谈谈噪音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困扰。
2. 引导幼儿认识到噪音的危害:a. 观看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教学视频。
b. 教师讲解噪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让幼儿认识到减少噪音的重要性。
3.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a. 教师讲解在日常活动中如何做到减少噪音,如轻声说话、不在室内奔跑等。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做到减少噪音的经历。
4. 小组讨论: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幼儿园内减少噪音。
b.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保持室内安静、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等。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让幼儿知道减少噪音的重要性。
b.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减少噪音的行动。
6. 课后实践:a.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积极实践减少噪音的行动。
b. 教师在课后跟进幼儿的实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安静的小天使”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噪音,成为安静的小天使。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观察和学习如何在公共场合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噪音行为,评价他们对于减少噪音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详案不打扰(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详案不打扰(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详案不打扰一幼儿园中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好朋友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打扰三幼儿园中班礼仪教案详案不打扰一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就会有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性格,因此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教学,切身体验一下被打扰的感觉,让他们明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逐渐学会尊重别人活动目标:1、让幼儿能注意、观察到别人的情绪,学会体贴、尊重别人2、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游戏3、培养幼儿在情感上的社会适应能力活动准备:音乐动画报纸图片道具活动过程:一:导入音乐导入,轻音乐引导幼儿入睡,突然一阵汽车鸣笛的声音,再轻音乐引导幼儿入睡,突然又有吹喇叭、玩玩具的声音,轻音乐,突然电话响了….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睡着了吗幼:没有师:为什么没睡着呢?幼:因为有很多很吵的声音师:对,刚才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有很多很吵闹的声音来打扰我们睡觉是不是啊?那你喜欢被打扰吗?幼:不喜欢师:恩,宁老师也不喜欢,而且很讨厌被打扰,接下来就有一位小朋友很讨厌,他做了什么让我们讨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看动画里的小新都做了什么,他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二;播放动画打扰爸爸师:那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小新都是做了什么,让爸爸很生气幼:在爸爸睡觉的时候放了很多书在他的脸上,在爸爸妈妈讲话的时候插话,在爸爸工作的时候吹喇叭打扰爸爸工作等等师:对,非常棒,那小朋友们告诉老师这样做对不对呢?幼:不对师:那我们该怎么做才是乖娃娃呢?在爸爸休息时我们应该怎么样?悄悄的,悄悄的玩,悄悄的看电视,师:在爸爸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悄悄的离开,到别处去玩师:当大人在聊天说话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幼:嘘,不要插话下面我们在来看一组图片,老师强小朋友来观察一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欣赏图片:教师上课三:角色游戏:悄悄的游戏规则: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睡觉的爸爸,一位小朋友来扮演正在看报纸的爸爸,两位小朋友正在专心的画画,老师来扮演小朋友,先来看老师做的对不对,师:老师刚才做的对不对啊,幼:不对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演示一下,幼:。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减少噪音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减少噪音概述在中班教育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
噪音会打扰孩子的学习和注意力。
本文档旨在通过社会教学的方式,帮助中班孩子们减少噪音,并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目标•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噪音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减少噪音,创造出一个更安静、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活动针对上述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社会教育活动:活动一:声音游戏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噪音,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声音游戏。
比如:1.蒲公英掉落:让孩子们尝试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一个小声的声音,比如蒲公英掉落的声音。
然后再打开电视机或者音响之类的产生噪音的设备,让孩子们在嘈杂的环境中再次听对蒲公英掉落的声音。
2.拍手定音:孩子们在一起拍手,如果在大声拍手时可以听到拍手声,那表示太响了。
3.冥想时间:孩子们可以尝试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闭上眼睛。
让他们感受环境的宁静,听周围传来的声音。
通过这些声音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噪音在他们的生活中的影响。
活动二:声音调节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减少噪音,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探讨哪些噪音是可以控制的,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安静,如何改变声音的大小和频率。
1.让孩子们找出家中常见的哪些噪音会对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产生影响,如电视声、音响声、闹钟声、家电声等。
一定时间内,让他们制定减少噪音的措施,例如:关掉电视或音响,调低声音,等等。
2.孩子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声音调节活动来掌握自己的声音波动,例如:敲击不同大小的物品,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他们还可以用身体拍打冲浪板、试图制造不同的声音和节奏。
活动三:缤纷音乐孩子们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噪音的作用和如何减少声音。
1.孩子们可以协调节奏,整齐地敲打乐器、追逐舞动的音乐节奏。
尽量保持音乐和谐地声音,避免太大声造成的破坏。
2.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播放或唱歌,各自停下时其他人也及时停止,互相声音细节。
活动四:呼吸练习让孩子们学会呼吸练习和放松自己,也是一种减少噪音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远离噪音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远离噪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材的第七章《让我们的耳朵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噪音对耳朵的危害,学习如何远离噪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听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噪音,了解噪音对耳朵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噪音对耳朵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噪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视频、小喇叭、耳塞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播放一段噪音视频,让幼儿感受噪音。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听到了什么?这样的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噪音对耳朵的危害。
(2)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远离噪音呢?”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找出与远离噪音相关的图片。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小组活动(1)每组发放一个小喇叭和耳塞,让幼儿体验在有噪音和安静环境下听声音的区别。
(2)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2)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远离噪音,保护耳朵》2. 内容:(1)噪音对耳朵的危害(2)如何远离噪音(3)保护听力的小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调查家里有哪些噪音,并想办法减少这些噪音。
(2)画一幅关于保护耳朵的画。
2. 答案:(1)减少家电噪音: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用低噪音家电等。
(2)画作内容:展示耳朵的结构,以及如何保护耳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噪音调查”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2)组织“保护耳朵”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互动性5.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引导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补充说明:为了确保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破,教师需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深入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全:不打扰】幼儿园中
班教案
有益的学习经验:懂得在家中或其他场所,不影响别人做事与休息。
准备:1.图片:家的背景(两个房间隔一道门)。
2.贴绒:猴妈、小猴、兔妈、小兔、飞机、汽车。
3.图片三幅(别人谈话时、妈妈休
息时、爸爸工作时)。
活动与指导:1.观看贴绒故事《客人在家时》,由教师操作贴绒教具在家的背景图片上讲解。
故事大意:一天,兔
妈带小兔来猴子家做客。
猴妈交待小猴好好招待小兔玩,要友好,
小猴答应了,带小兔进了里屋玩开汽车游戏,而猴妈与兔妈坐外屋
谈话。
不一会儿,两个妈妈就听见里屋传来“哐当、哗啦!”的声音,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跑进屋一看,原来是汽车玩具撞倒了花架子,
两个妈妈一看孩子没吵架还友好的,只是嘱咐“小心点!”就又出去了。
可是,两个妈妈的话说了还不到一半就又进行不下去了,原来
是小猴带着小兔开着飞机从里屋吵嚷着跑了出来,边跑边围着外屋
高兴的转圈。
真吵!猴妈妈生气了,“小猴,你是怎么带小兔玩的,
怎么这样没礼貌。
”小猴觉得很冤枉,他和小兔玩的挺友好的,怎
么一下变成没礼貌了呢?2.提问:(1)猴妈妈批评小猴对不对?为什么
说他没礼貌?(2)小猴的冤枉是什么?他哪做得对,哪做的不对?礼貌
的孩子该怎么做?3.小结:客人来了,友好招待小朋友一起玩是对的,但要讲求方式。
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影响了别人做事,打扰别人
谈话是没礼貌的行为。
4.出示图片三幅,说说这些情况下小朋友应
该怎样讲礼貌?为什么这么做?图一:两个大人谈话时,孩子站一旁
插话。
图二:妈妈下夜班休息时,孩子门外玩。
图三:爸爸伏案工
作时,孩子想和他玩。
5.小结:礼貌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扰,
什么时候不该打扰。
希望小朋友在家、在幼儿园、在公共场所要懂
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