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的计算
公路、铁路断链说明
公路铁路断链计算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断链处理
尽管之前我通过微博、日志不停地表述了我关于断链分段处理的思路,但还是不断有网友询问断链的处理,特别是当平面分段后,断链在纵断面如何处理。
好吧,今天我再辛苦点,就着这个案例,说说断链在纵断面上处理的方法。
先展示一下这个案例的平、纵设计文件——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粤境连平至从化段某合同段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非常明显,该路段有一处断链:短链:1.884m K37+398.116 = K37+400。
如果看到这里,不知道什么叫断链,什么叫短链,那么,请先看看扫盲贴:/595077/blog/1251731511这处断链的位置,平面上在JD18-JD19之间的直线段上,纵断面在变坡点3-4之间的直线坡段上,在《纵坡、竖曲线表》上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从表面上变坡点3、变坡点4之间的桩号差为2010米,但由于断链的存在(短链1.884m),这两个变坡点间距实际要少1.884米,为2008.116米。
关于断链,我推荐的处理方法一贯都是:分段计算。
如果有一个断链,就分成两段;如果有两个断链,就分成三段。
本例只有一个断链,因此分成两段。
第一段:第一段的平面要素计算截图如下:第一段的终点,就是断链点,其桩号应为断链等式前面那个桩号,想办法把它的坐标计算出来就行了。
这里再啰嗦两句,不管什么原因分段计算,计算路段的起终点必须准确确定,有个原则,计算路段的起终点,特别是起点,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道路中线上的点;(2)直线上的点。
很多网友直接用JD点作为计算路段的起点,反过来问我为什么计算错误,为什么?JD不是道路中线上的点。
第一段的起点,我选择JD17的ZH点,终点,是断链点,均符合那两个条件。
只是,要想办法把这两个点的坐标计算出来,它们在直曲表上是没有的。
如果还要考虑竖曲线,请注意我这儿有这么一个原则:竖曲线的起终点范围,一定要大于,至少要等于平曲线的计算范围。
计算路段竖曲线的起终点,可以选择设计文件中的变坡点,但由于起终点不会计算竖曲线,所以一定要注意计算路段的起终点千万不要落在你选择的第一个和最后那个变坡点的竖曲线范围内了,否则,宁愿再往外多选一个变坡点。
铁路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
论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内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内外业断链 设置 应用1、工程概况1、包神铁路瓷至巴段铁路为设计时速80km/h 的企业货运铁路;2、胶济客运专线为设计时速2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3、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为设计时速3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4、本文结合以上三项工程经验总结出内外业断链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2、断链的分类断链是伴随铁路延伸而生成的必然产物,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进行消除。
因在铁路相关书籍、设计规范及施工规范中均很少提及断链的概念及设置方法,故对其关注很少。
但实际在线路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乃至后期的运营阶段中断链均经常出使用。
通常只要线路(包括单线和复线)某处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里程不连续处,我们就称之为断链。
在铁路施工中我们按照线路里程投影的对象不同,把断链分为外业断链和内业断链,外、内业断链的具体表示方法见下图:附图1:设计图中外业断链的表示方法附图2:设计图中内业断链的表示方法投影前的里程长短链断链长度投影后的里程断链值上行线下行线3、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及设置方法(1) 外业断链是设计中的线路对基准线进行(基准线可以是其他线路也可以是其自身)里程投影,从产生里程不连续处,其一般设置在线路直线段,具体产生原因有:①、在设计选线阶段,常常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线路局部改线,而改线段改线后的线路长度与改线前的线路走向与长度均不同,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这个长度差值。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改线地段里的直线段。
②、在线路设计阶段、常常采用分段定测来进行线路勘测,但后期数据汇总时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处必会产里程不连续,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的此处里程不连续。
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附近。
③、在设计二线时,新设计线路里程一般以并行段既有线为基准线进行里程投影,但投影里程与自身实际里程存在差值,需要使用外业断链消除这个差值。
线路断链的处理方法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公路数据库数据采集规则
1.总则1.0.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路数据库的数据指标及其分类原则、采集方法及精度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技术属性数据采集表。
本《手册》适用于交通行业在建立各级公路数据库及相关信息系统时,对公路工程基础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与交换。
本《手册》适用于国道、省道和县道的数据采集,乡道及专用公路数据采集可参照使用。
1.0.2 分类原则本《手册》所涉及的数据指标分类是按公路基础数据的技术特点和使用状况的综合分析、规划,并结合部、省、地区三级公路数据库的需求而确定。
分类包括:公路概况、路基、路面、公路主要构筑物、沿线设施、交通量、沿线环境共七类。
1.0.3 数据类型N(n)或N(n,m),表示数据类型为数字型,可带有小数;n为数字的最大位数(含小数点),m表示小数位数。
C(n)表示数据类型为字符型,n为字符的最大长度;一个汉字占两位字符,代码标识用此类型表示。
D(n)表示数据类型为日期型,一般长度为8位数,基本格式为CCYYMMDD。
1.0.4 引用标准公路数据指标及采集方法、精度要求,除符合本《手册》要求外,还应符合并参照相关国家和交通行业标准规范,本《手册》采用和参照的标准规范目录见附录1。
2采集方法和精度要求2.1基本要求2.1.1 公路数据指标凡是必须编制填写代码的数据指标项,参见后附《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
2.1.2 路线名称和代码按GB917.1《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定编制公路路线全称、简称和代码;国道名称和编号采用GB917.2《国道名称和编号》的规定。
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的全称、简称、编号及其代码按GB 917.1和JT/T 132《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的规定编制。
2.1.3 里程桩系统公路数据指标采集前,每条路线必须建立或恢复完整、连续的里程桩系统。
其主要方法采用测绳、钢尺或红外线测距仪,沿路中线水平测量。
采用不同测量设备应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规定,里程平均每公里相对误差应控制在±2/1000米以内。
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纳
H2N C C OH +
H
R1 O H R2 O H R3 O H
H2N C C N C C N C C N
H
H
H
O H R87 O C N C C OH
H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N-
3
25
56
78
88 -COOH
H2N- -COOH
H2N-
-COOH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 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 则依上述关系式, 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
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 )
肽链上的羧基数=侧链R基上羧基数+肽链数
肽链上的O原子数=侧链R基上的羧基数×2+肽键数+2
肽链上的N原子数=侧链R基上的氨基数+肽键数+1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 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 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 式是: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 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 分子质量)
去掉首或尾氨基酸:加1个H2O,去掉两个O。
去掉中间某氨基酸:加2个H2O,去掉两个O。
例5 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 共有氨基6个,有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 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11O2NS,求:
公路断链的计算方法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曲线坐标计算(可计算断链)
162 163 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7 167 168 168 169 169 170 171 171 172 172 173 174 174 175 175 176 176 177 178 178 179 179 180 180 181 182 182 183 183 184 184 185 186 186 187 187 188 188 189
479985.908 方向角 ′ 3 37 12 46 20 55 29 3 38 12 47 21 55 30 4 38 13 47 22 56 30 5 39 13 48 22 57 31 5 40 14 49 23 57 32 6 40 15 49 24 58 切线角 β 0.4866417 1.0595995 1.6325573 2.2055151 2.7784729 3.3514307 3.9243885 4.4973463 5.0703041 5.6432619 6.2162197 6.7891774 7.3621352 7.935093 8.5080508 9.0810086 9.6539664 10.226924 10.799882 11.37284 11.945798 12.518755 13.091713 13.664671 14.237629 14.810587 15.383544 15.956502 16.52946 17.102418 17.675376 18.248333 18.821291 19.394249 19.967207 20.540165 21.113122 21.68608 22.259038 22.831996 23.404954
HY坐 标 HY方位角 墩号
X A 间距
3429126.969 138.340711 桩号
断链的处理(参考)
断链得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就是断链,什么就是长链,什么又就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
断链得产生先来瞧瞧断链就是怎么产生得。
断链,指得就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得桩号不连续得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得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得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得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得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得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得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得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得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得意见,若拿不出充足得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就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得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得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得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就是,测量过得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得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就是又产生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就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就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得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得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高铁测量
〉
3.3.2.2在承台基础开挖过程中随时使用轴 线来确定开挖轮廓,挖好之后再次放样出 承台的角点并确定开挖标高,开挖完成施 工队来绑筋,支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要 检定模板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并测好承 台的顶面标高,在模板上做好记号。
3.3.3桥墩施工测量:
〉
3.3.1检查承台的标高后进行墩柱的放样,在放样 墩柱后测设护制桩。施工护桩中的一条连线必须 垂直于线路方向,并每条线的两侧均不少于 1 个 施工控制桩。
高铁测量交流
宋金珂
高铁测量交流
1 2
3
控制网 放样测量 沉降观测 监控量测 其它
4
5
高铁控制网
平面制网
1 2 3 4
高程控制制网
1 2 3 4
CP0(50km)
CPI(4km) CPII(800m) CPIII(50m)
一等 二等 CPIII(精密)
五等
1.1平面控制网
〉
〉
1.1.1 概述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 ( CP0 )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 控制网(CPⅠ) ,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 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 (CPⅡ) ,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第三级为为轨道控制网(CPⅢ) ,主要为轨道 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 〉
二等水准指标差
〉
每千米偶然中误差按下式估算:
M 1 ≤±1mm 4n L
〉
〉
每千米全中误差按下式估算:
MW 1 WW N L
〉
≤±2mm
〉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
关于长短链计算
关于长短链的计算问题
1、线路中断链的产生: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
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一条线路中如果有曲线,那
么也存在断链)
2、断链的桩号标识:断链等式,说是等式,其实两边的桩号绝对
不会相等(相等就不是断链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
种是长链前面新桩号大于后面旧桩号,另一种是短链前面新
桩号小于后面旧桩号。
如:右K3+600=右K3+598 长链2米,右K6+800=右K6+802,短链2米。
(断链标识只会在直线上,不会在曲线上)
3、断链的计算:短链时,计算不是很复杂,计算到等号前,然
后计算等号后面,不存在重复段。
长链,计算比较复杂,因
为存在重复段,无论是计算高程还是坐标,第一步:计算到等
号前,第二步,从等号后计算。
例如:右K3+600=右K3+598
长链2米,高程H600=HA+(600-A)i,H620= H600+(620-598)i。
坐标计算同理。
(计算时要分段,等号前和等号后)。
需要注
意的是,里程K3+598的高程需要往前推2米,因为有两个
598,所以前面的598 需要往前推2米,即H598=HA+(596-A)i。
铁路断链
断链计算七星/mg聚会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道路勘测设计》自测一一、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1. 超高2. 缓和曲线3. 行车视距4. 设计标高5. 经济运距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7分)6. 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的,城市道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7. 如何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8. 请说明如何进行平、竖曲线的组合设计,9. 山区公路有哪几种线形,各种线形的布线要点有哪些,10. 简述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三、计算题(第1题25分,第2题20分。
)11.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起点的坐标为(40961.914,91066.103),JD1、JD2的坐标分别为(40433.528,91250.097)、(40547.416,91810.392),如JD1处的横向力系数采用0.05,超高横坡度取5%。
(1)试求JD1处弯道的半径。
(2)若JD1处缓和曲线长取100m,试计算此平曲线要素及五个主点桩号。
(3) 如路面宽度为7.0m,路基宽度为8.5m,路拱横坡为2%,路肩横坡为3%,超高过渡采用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设计高程以未设超高前的路基边缘为基准,求k0+500.00处路基边缘、路面边缘及中桩与设计标高的差。
(计算题11答案:(1)R,283.46(m)(2)θ1=19?11?57";θ2=78?30?37";A1=160?48?3";A2=78?30?37 ";α=-82?17?26" (左偏)(3)β=10?6?24" ;q=49.95 ;p=1.47;T=298.91;L=507.12 ;E=94.91;J=90.7。
JD =K0+559.50;ZH =K0+260.59;HY =K0+360.59;QZ =K0+514.15;HZ =K0+767.71;YH =K0+667.71。
(4)K0+500为圆曲线段,全超高:横断面中点相对于路基边缘的高差为0.0925m。
断链的定义
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
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
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
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
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
如设计图:K10+500=K10+300表示长链200米,即新线路比老线路长200米,反之,K5+100=K5+400表示短链300米,即修改线路比老线路短300米。
一般设计图都会有短链表的,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这是我在网上收集到的,不知道论坛里是否有了,如果有了的话请版主删除!以下是使用说明书:说明书1)打开工作簿“线路计算.XLS”(2)在工作表“曲线要素”里,首先按屏幕要求输入曲线起点桩号,然后在蓝格子里(即第1~6、23、24列)修改或更新数据:输入桩号时,只要输入数字即可,例如:桩号为K23+235.78,则输为23235.78;输入起终点和交点时,只要输入数字即可,起点输为0,终点输为“-”数,例如交点JD13输为1 3;输入测量断链的增减长度时,长链输为“+”数,短链输为“-”数;注意各交点的转角值不能超过180°,若超过的话,可以把其划分为几个曲线。
(3)在工作表“副交点数据”中更新副交点设计数据,更新时,只要把不同于主线上的副交点数据更新即可,交点号要与主线上相同,其输入方法同“曲线要素”里的交点输入,列如主线上的交点JD13 存在有副交获鲜花: [ zdj8210zdj8210(8)zdj8210(zdj8210(1) BZGC(KD, L, V)zdj8210MPT--平台坡度数组BPT--平台宽度数组VV--输出结果参数,当:VV=1时为边坡总宽度VV=2时为最后一个边坡高度VV=3时为最后一个边坡宽度VV=4时为最后一个边坡坡度VV=5时为最后一个边坡台阶设计高度VV=6时为台阶总数目VV=7时为平台坡度本贴得筑龙币:2等级得币:2 版主奖励: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0] 得信誉分:0未评定[广告.定制]需要路桥隧施工工艺流程图?来这里!zdj8210[引用回复][搜索][献花]第7楼2005-7-11 0:25:00(4) CLDL(KD,VV)★zdj8210(zdj8210(HIGH--线路中桩高程计算主函数,计算结果未扣除路面结构层KD--待求点桩号V--函数输出结果参数,当:V=1时为主线高程V=2时为副线高程(12) JJES(number,num)★JJES--对后一位为5的数值进行奇进偶舍弃处理number--已知的数值num--需保留的小数位数例如:JJES(23.4352,2)=23.44;JJES(23.4252,2)=23.42(13) JDJS(num)★JDJS--对一个不在0~360度之间的角度进行计算,使其介于0~360度之间num--已知的角度例如:JDJS(-30)=330;JDJS(390)=30本贴得筑龙币:2等级得币:2 版主奖励: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0] 得信誉分:0未评定[广告.定制]07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引用回复][搜索][献花]第10楼2005-7-11 0:26:00zdj8210(14) LMKD(KD,VN,VV)VV--函数输出结果参数,当: VV=1时为主线截宽宽度 VV=2时为副线截宽宽度。
断链
断链断链【broken chainage 】当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产生里程(或里程桩)不连续(不方便通过“顺里程”消除之)处时,称线路于该处产生断链。
1 断链的分类断链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普通)断链与内业断链。
断链有长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短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之分,也有真假之分。
例如,象K0+000=K0+000 ;AK5+000=BK0+000者均为假断链(假断链是有意义的),而象AK1+195=AK1+200(短链); BK1+210=BK1+200(长链)者均为真断链。
象右线K7+199=左线K7+200者为特殊断链。
注:等号左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前里程,而等号右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后里程。
2 断链产生的原因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普通)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之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
该断链俗称“内业断链”。
因第二线与第一线(基准线)比较而产生的特殊内业断链,属永久断链,不可以通过“顺里程”而消除。
线路测量中也容易产生断链。
3 断链的表示断链的表示方法有:直线(假断链);门式或矩形。
为了方便,断链位置常取直线上(且后里程位于百米标处),而非曲线上。
标注断链时,常将其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但当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小于50米时,为方便起见,将断链位置距前2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
4 断链的应用不设起始断链的线路,是无法标注里程(桩号)的。
不论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不论是线路平面图还是纵断面图,线条长度就是实际长度(即线上点的坐标就是实际坐标),不存在线条拉长、缩短、掐段或加长等问题。
断链简介
断链计算[图片]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铁路线路里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
铁路线路⾥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铁路线路⾥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第⼀章⼀般规定第⼀条为加强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铁路线路⾥程断链的设置和管理,确保⾏车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条本规定适⽤于由铁路局负责固定设备管理、维护的铁路,其他开⾏总公司机车的合资或地⽅铁路线路⾥程断链设置和管理由铁路局商相关企业确定。
第三条铁路线路⾥程断链(以下简称断链)系指:因线路改造、复测等原因,使线路⾥程产⽣不连续的处所。
断链前后两⾥程之差⼩于实际长度时为长链,反之为短链。
双线及多线区段因曲线采⽤同⼼圆或改变线间距等设计产⽣的各⾏别线路长度构造差可忽略,不作为断链管理。
第四条新建铁路应将线路⾥程贯通为统⼀⾥程,由于单绕等原因必须设置断链时,不得设置长链。
新增⼆线全线开通前须贯通⾥程,并消除或减少断链设置处所。
第五条既有线复测、改造时,应消除或减少断链设置处第六条新建铁路不应设置负⾥程。
既有铁路线路起点位置在负⾥程时,应按数轴⽅式设置线路⾥程标志,公⾥标及百⽶标应在⾥程前加'号,以⼀1、⼀2·⼀··依次设置(如图1)。
⽂字书写⽅式为K⼀0+280。
K+第七条双线并⾏区段的⾥程位置应保持⼀致。
因设备改造等原因,双线并⾏区段同时出现断链时,断链位置应设在同⼀处第⼋条断链起、终点位置应设置在区间直线范围内,不得设置在车站(含线路所)、桥隧建筑物、曲线、平交道、信号机、分相区、负⾥程等设备范围内或设备处。
第九条断链⼀般应设置在整公⾥处,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公⾥或整百⽶(以下统称整百⽶)处。
第⼆章断链⾥程标设置及标注⽅法第⼗条长链(⼀)线路⾥程出现长链时,长链范围内须设置长链公⾥标和百⽶标。
长链标志的数字采⽤连续⾥程数值,公⾥标在数字后⾯缀以⼤写英⽂字母A,百⽶标在数字后⾯缀以⼩写英⽂字母a;⽂字书写长链⾥程时在⾥程后⾯缀以英⽂字母,如:觏19A+a、K218+7開a、K219A+100a。
(⼆)长链最后⼀个⾥程标志与下⼀个⾥程标志的距离⼩于30m时,该标志可不设置。
ROAD-2程序特殊应用01——断链的处理
ROAD-2程序特殊应用01——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链的处理一、先把断链搞清楚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
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
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
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
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
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2.断链点的位置与标记先理解一下断链点这个名词,断链点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
一般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当然改线路段之前的桩号还是老桩号,原测量数据可继续利用),断链点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可利用原测量数据,直到又碰到另一段改线)。
断链点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这个我们施工人员不搞勘测可以不需要知道,但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
从前面讲断链的产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与此相关的结论:改线后,老桩号利用得越多越好。
因此,从我多年来勘测的经验来讲,断链点的设置位置一般有如下特点:(1)最好设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2)绝对在直线上,有些就在HZ(YZ)点上,有设在曲线上的你找我(先声明,HZ/YZ点后面紧接着另一个曲线的不算啊)。
断链的标记,一般在平面图、直曲表、纵断面图等图表中均有表示,看几幅截图:这是平面图上的:这是纵断面图上的:这是直曲表上的:还有直曲表上这样表示的:断链点不管在哪里标记,始终要搞清楚断链的表示方法,均按类似这样的格式:K50+622.760 = K50+621.166。
很显然,这是一个等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等式显然不成立,不等于还差不多。
但是,这不是数学等式,它表示的是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
只要看懂了这个等式,就不管再标记什么长链、短链,长多少、短多少,不管在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是否再有标记,一切都不重要了,换句话讲,你理解了这个等式,其它的你就可以自行确定了。
等式前面的桩号(搞设计的同志千万不要搞错了,前后是有区别的,等式的交换律在这里绝对不能起作用)表示的是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面的桩号是与之相接的老路线桩号。
换个角度理解,路线桩号推算到这里(等式前面的桩号),突然不连续了,突然以另一个桩号出现(等式后面的桩号),而这两个不相等的桩号,实地表示的则是同一个位置的点位(计算出来的坐标应该相等)。
3.长链与短链长链和短链是断链的两种类型,很多同志经常犯迷糊,碰到了要韵半天的神。
再来看断链等式,说是等式,其实两边的桩号绝对不会相等(相等就不是断链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另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先看第一种,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001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001~ 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的桩号。
这种情况,就称为长链,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必然标记长链43.304米。
再看第二种,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115+309.227 = K115+32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又突然从K115+320.001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 K115+320.001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
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因此必然标记短链10.774米。
总结成一句简短的话,就是:桩号重叠为长链,桩号间断为短链。
记住了!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会出现两个K112+920、两个K112+940重复的桩号,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
而短链,因为桩号是间断的,中间会缺失部分桩号,不会出现重复桩号,实际应用中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别以为丢了桩到处找桩就行了。
二、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前面说明过每一条数据的格式:每个方框就是一个数据,共11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是交点定位的判别依据,我这里称之为交点定位临界点,其余10个方框是定义为矩阵Mat A的十个因子的,是交点的主要数据,其中前面八个数据意义非常明确,这里就不啰嗦了,而最后两个数据,一个是交点的计算起点桩号,一个是交点的计算终点桩号,这两个起终点桩号,就构成了交点计算范围。
这里,重点讲述交点定位临界点和交点计算范围,因为这对于后面断链的处理、卵形曲线的处理、单一直线的处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点定位临界点与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情况下(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没有断链、卵形曲线等特殊情况),交点定位临界点定义为下一交点的ZH点(或路段计算终点),当程序判定输入的桩号小于等于临界点时,就定位在了本交点上。
由于数据库程序每一条数据是将交点从小到大依次编写的,程序将顺序地从第一个临界点开始判别,因此实质上程序是判别当输入桩号大于前一临界桩号、小于等于本临界桩号时(这个范围称为交点定位桩号范围),才定位在本交点上。
因此,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是从本交点的ZH点到下一交点的ZH点,鉴于可能出现两曲线之间的直线段为0的复曲线,在输入定位桩号定位计算交点时,最好取交点曲线上的任一桩号。
2.交点计算范围所谓交点计算范围,是指利用当前的交点数据,可有效地计算出中桩坐标的桩号范围。
可以容易地得知,一般情况下,交点计算范围包括本交点的平曲线,以及本平曲线之前和之后的直线段(如果有的话)。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交点计算范围的定义,相邻两交点曲线间若存在直线段,则该直线段则成为相邻两交点的重复计算范围,即既可在前一交点内计算,也可在后一交点内计算,并且均可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定义了交点计算范围,当输入的桩号超过此范围时,程序会提示“KP OUT”,表示桩号超出范围,提示使用者注意。
因此,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设定交点计算范围,以免到了现场计算出错还不知道,切记切记。
三、断链的处理现在终于回到了正题,讲述ROAD-2程序进行断链的处理与计算,这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前面的铺垫,就没法讲断链的处理。
1.有断链时的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当存在断链时(这是特殊情况,不再是一般情况),交点定位临界桩号就有了一点小小变化。
断链之前的那个交点的定位临界点就不应选择下一交点的ZH点,而应选择断链点的桩号。
什么,断链点有两个桩号?废话,当然用等号前面的那个桩号了!而交点的计算范围,则不再遵循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的规定,而改为:(1)对于断链点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断链点结束(桩号为改线桩号,即等式之前的那个桩号);(2)对于断链点之后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则从断链点开始(桩号为老桩号,即等式之后的那个桩号),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
如此,数据库子程序的编写就OK了,当然,这还只是断链处理过程中第一个注意事项,重要的还在后面的程序操作上。
2.工程实例(感谢校友曾令武提供工程实例)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直曲表,在13公里范围内有一长链和一短链两个断链,非常典型,就用它了。
..直曲表太大,只好拆成两半,不然字就看不清了,请各位见谅。
3.数据库文件ROAD-DATA2的编写编写数据之前,我们先仔细看一下,容易看出,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在JD59和JD60之间的直线段内,而第二个断链点K125+309.227 = K125+320.001在JD65和JD66之间的直线段内。
因只研讨断链,我们只编写了这四个交点的数据(省略了中间六个交点的数据),编写时为操作方便采用了简化坐标和简化桩号。
数据库子程序中,红色字体均是断链相关的桩号,编写时一定要结合前面的讲述编写准确。
计算时,记得要把ROAD-2程序第二行调用的数据库子程序名称改为“ROAD-DATA2”。
4.验证与应用示例首先看第一个断链点K112+943.305 = K112+900.001,既然这两个桩号表示的是同一个点,那么计算出来的平面坐标应该相等,我们用计算器算一下看,先算等式左边的桩号K112+943.305,它应该在JD59的计算范围内。
.退出程序,再次执行,计算等式右边的桩号K112+900.001,它应该在JD60的计算范围内。
..由以上验证计算可看出,断链点K112+943.305和K112+900.001两个桩号的坐标计算结果相同,均为X=17412.741,Y=543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