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影视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音乐学 戏剧影视文学 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 表演 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向)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摄影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动画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 •
2、相关概念 ⑴群体压力 沉默螺旋理论 ,从众态度保护自己 例如,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群体对其 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 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 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 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 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 ⑵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网络恶搞) • KUSO源于日本的流行语汇,译成汉语就是‘恶搞’ 的意思。借助于网络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 成了一种以「戏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另类创作风 格。
1.2 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模式
• 网络传播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二级或多级的 传播变成了不确定的泛层级的传播,将线性的、双 向的、明晰的大众传播模式变成了非线性的、多向 的、混沌的泛传播模式。网络双向传播模式 • 信源信宿-(信息)- 编码译码(比特)- 网络(比 特)(噪声)- 译码编码(信息)- 信宿信源 • 网络传播模式中,信号就是比特流。实际声频和视 频信息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息。编码过程实际上 是根据一定的协议或格式把这种模拟信息转换成比 特流的过程。从传播学角度,编码是把信息转换成 可供传播的符号或代码,译码就是从传播符号中提 取信息。
• 二、网络传播特性 • ㈠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 • 1、传统的大众传媒以点对面的单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 早期,人际传播方式运用多,如E-mail QQ,随技术成熟, 社会运用普及。90年代中期,传统媒体上网,将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 2、网络媒体再现以电脑为媒介,参与者双方创造和分享信 息的动态过程和结构形态,异步性颠覆。 • ㈡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 • 1、向用户、物理网络提供者和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开放,遵 循网际协议 • 网络技术结构、传播格局和传播过程的开放性,赋予互联网 独特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 2、去中心和网络技术人员所特有的信息平等与共享的理想 及其持续相应的努力有关
• • • • • • • •
3、后把关人时代 ⑴把关没有消失的表现 网络媒体受控制(如登记备案,绿坝 ) 存在网络施控(网站通过一定的技术设置和专业人 员的工作对信息过滤) ⑵把关权力转移 网民能较自由地传播信息和发布观念,带来新闻价 值标准的变化 ⑶网络舆论领袖 即网络推手、网络推客,网络策划师,借助网络媒 体,推广产品、品牌、人或事的一种新兴职业,商 业化利益的诉求。
第一讲 概论
• 1.1 网络传播 • 导入: • 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网络 迅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掀起社 会转型浪潮。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网络作 为信息传输的载体和介质,首先是一个技 术概念。然后才成为一个传播学概念。 • 例如,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一、相关概念 • 1、计算机网络 • 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和功 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 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 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 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2、网络传播 • 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 台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参与者同时又是信 息接收与发布者。
• ㈢功能 • 1、监视环境 • 广泛信息源,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 的重要事件最新变化 • 2、决策参与功能 • 信息平台,协商对话渠道,及时反馈 • 例如,强国论坛深水区 地方领导留言板 • 3、文化教育功能 • 例如,远程教育支持系统 • 北大远程教育 中国人大网络教育学院 网络公开课 • 4、娱乐功能 • 形式多样,交互功能,小众化、个性化、多元化, 按需要和兴趣订阅相关内容。
• 卢因,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 巴斯,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把 关者,社会赋予职业传播者拥有信息传播的渠道和 话语权。 • 1、原因 • 网络将职业传播者的采集加工和发布信息的技术手 段普及到全体网民,网络上的传播者为数众多; • 受众在互联网上比从传统媒体那更容易获取信息 • 2、表现 • ⑴可行性弱化:职业把关人缺失,操作简单 • ⑵海量速度:网络信息多而杂、网络传播失范,致 以讹传讹 • ⑶角色泛化:传播权利共享,加速信息自由流通
• (三)传播学核心观念的动摇 • 以经验主义为主流的传统传播学以传播过程为研究 的核心,研究的重心是传播效果。 • 1、研究目标的改变 • 网络传播要求传播的研究更关注人,关注人的主体 性。要求传播学直接以人为研究目的,研究人的主 体性,研究网络与人的关系。 • 2、研究基点的改变 • 经典传播学的研究重心是传播效果。传播学研究的 一个误区就是对媒介的研究不够重视。传播学的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重心转向媒介研究。未来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重心, 选择信息和接收信息者研究、发布信息和发表意见 者研究、研究用户对因特网的信息依赖模式。
• 2、传播主体符号化 • 人是符号的动物,网上人际交往也是一种表演,使 用文字符号和网络特有符号,展现双重性格另一面。 例如,网络聊天室里,人的存在是一种符号的存在。 • 3、以文字交流为主 • ①以文字为网上交流的主要手段,也使用辅助性符 号,表示某种表情、姿势、语调,以弥补单纯文字 交流的不足。 • ②非语言信息难以操控,非诚意交流导致网上人际 传播中隐瞒、伪装、欺骗行为发生。 • 总结: • 网络上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于现实生活有良好的调节 和补充作用,使用者将所有身份认同放置在网络的 身份上,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 三、网络上的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 ㈠网络群体传播 • 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 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 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产生从众行为。 • 网络群体传播方式包括,讨论组、BBS、论坛等。网络群 体传播主要体现在BBS上,孕育群能力最强,成员基本固 定,采取一致行动,形成群体意识,随机形成圈子发展为 成熟、稳定的群体,关键是考察网民对网络群体的认同与 承诺,分为两种情况: • 1、分类 • 有的群体在线下世界已存在,通过网络,群体成员间的关 系进一步发展 • 有的群体在线下不存在,通过网络形成网络基本群体,即 依托网上虚拟社区形成的,保持长期关系的网民群体。
• 主要形式: • 图片移植,即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修改、拼接 数码图片,达到搞笑的效果; • 篡改歌词,把一些流行歌曲重新填词,找人 重新翻唱,制作成搞笑版的新曲目; • 假唱表演、文字模仿、动作模仿; • 影视剪辑需要具有导演、编剧水平和视频图 像处理能力。其题材大多取自各类电影和电 视节目,通过二次剪辑、后期配音和添加字 幕,形成新的视频短片。
• ㈢海量信息的兼容化、控制性、即时性 • 1、网络是全球网民信息沟通的媒介平台,个人、 政府、财团无法控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 势。 • 2、改变传统传播话语权分配,空前普及,具有包 容性,即传播内容的包容性。 • 3、从技术上讲,网络集信息的生产、发布、反馈 于一体,技术门槛低,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即时传播, 从人力资源上,网络中的所有人都是潜在的信息发 布者。 • 可见,互联网融合了媒体传播和通信,也融合 了几乎所有介质形态。
• • • • • • • • •
一、网络上的大众传播 ㈠传播观念的变化 1、传受关系的变迁 网络发布、接收和反馈工具合一的特性,刺激了网 络受众的主动性; 传播者角色泛化,人成为信息客体,媒介即人 2、个性化需求得到释放和满足 以传者为中心——以受者为中心——个性化受众, 传受双方角色互换 ㈡把关受到挑战 把关理论
• 电视与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 摄影(电视摄影方向) • 编辑出版学(电子音像编辑出版方向) • 新闻学 传播学 •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 • 媒体创意 • 国际传播学院 • 英语(国际新闻方向) • 播音与主持艺术(英语节目主持方向) •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 英 语 • 广告学院 • 广告学 公共关系学 艺术设计
• 关键词:网络成瘾症 (陶宏开) • 成瘾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类似的成瘾 标准被应用于一些行为障碍,如饮食障碍、 赌博成瘾、计算机成瘾、电子游戏成瘾及某 些的过度使用。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 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 象。 • ㈡功能 • 1、传递信息 信息流 意见流 • 2、协调人际关系 交流情感 • 3、调节情绪 满足心理需求
• 三、网络传播对传播学理论的挑战 • (一)大众传播属性的消解 • 经典传播学研究把传播划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领域,网络时代,这些传播领域已经 被整合。这些整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代 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网络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型媒介,也 是一种兼容性媒介。 • (二)信息传播研究框架的改变 • 5W模式确立了传播学的研究框架,也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 内容:传者研究、受众研究、渠道研究、内容分析和效果 研究。整个网络传播的过程正从多级传播演化为泛层级的 传播,网络上的每一个终端都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个传 播的中心或层级,而以往传播者的核心地位在很多情况下 则正在被去中心化,受众的边缘地位也正在发生本质性的 变化,传播的控制性正在不断减弱。以往那种有序的、层 级分明的传播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网络传播模式的变化动 摇了传播学的研究框架。
• 课程导入
• • • • • • • • • 一、网络新闻传播方向的基础课 共分为四大块: 第一块是基础理论 重要概念,有网络传播模式、网络新闻、网络媒体、 WEB2.0等 第二块是网络新闻业务 包括网络新闻采、写、编 第三块是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包括网络受众、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网络传播控制 第四块是网络传播与文化的交叉研究
• 二、网络上的人际传播 • 人际传播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 言符号进行的传播。面对面、实时或者借助有形物 质媒介的间接、实时或异时的传播。 • ㈠特点 • 1、满足人的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 1 • ①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性、对象不确定性,看重精 神交往、情感交流。 • ②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的基础。适合于情感交流。 • ③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是现代人的一个特征,跨越 国家、种族、文化、阶层。 • 例如,贴吧,社交网站
• 二、学习要求 • 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成绩占50%,包括课 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质量 • 课后作业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上交 • 请假手续完整,课上不随意走动,喧哗 • 课前5分钟,由班长点名,再告知老师
• 三、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
• 1、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新闻传播 学中开设的 Online Journalism,当时授课内容是 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 • 2、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 页制作等内容。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 “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 播”、“新媒体”等专业。 • 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 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网站完全 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 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也开设数字媒 体艺术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
• 3、网络媒体 • 从广义,指因特网 • 从狭义,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 息的网站,只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一个阶段、一种 功能。 • △衡量互联网站点是否为网络媒体的标准 • 该站点是否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发布等 工作;新闻内容是否是该站点提供给用户的主要产 品。比如,淘宝、新浪、百度贴吧、大众点评网 • 4、网络新闻 • (杜骏飞)指传受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具体来 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发布或再发布,而 任何接受者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 新闻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