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分离性障碍-吴艳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病学课件: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精神病学课件: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d567f1b3c850ad02df8041c5.png)
也能對生活、工作產生影響
10大讓人難以置信的恐懼症
恐懼症的診斷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2、符合以下幾點: ①強烈的恐懼體驗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②發作時有焦慮和植物神經紊亂症狀; ③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 ④知道恐懼太過分、不必要,但無法控制 病程持續一個月以上
恐懼症的鑒別診斷
1、焦慮症 鑒別點在於恐懼症的焦慮由特定的對象或處 境引起,呈境遇性和發作性,有回避反應; 焦慮症的焦慮常無明確的對象,且可持續存 在。
第四節 強 迫 症
(一)概念
強迫症(obsession)又稱強迫性障礙 (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 要臨床表現的疾病,以有意識的強 迫和反強迫並存為特點。
以強迫症狀為主的神經症。某些觀念、意向或 行為,患者明知不合理,但無法控制和擺脫, 感到十分苦惱。
特點:
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兩者強烈衝突使病人 感到焦慮和痛苦
病因機制: 遺傳 神經生物學 NE↑、5-HT↓、GABA↓ 心理因素
驚恐發作(panic disorder,PD)
突然發作,不可預測,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 強烈恐懼、焦慮,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並常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
瀕死恐懼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 發作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 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無明顯症狀。 1月內發作3次以上,或首次發作後繼發害怕再發的焦慮持續一個月。 回避行為:60%患者不願外出,不願參加社交活動,往往過度要求有人
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 anxiety disorder)
精神性焦慮
軀體性焦慮
自主神經 功能紊亂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课件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0712a60c22590102029d68.png)
• F40 恐怖性焦虑障碍
• F41 其他焦虑障碍
• F41.0 惊恐障碍
• F41.1 广泛性焦虑障碍
• F42 强迫性障碍
• F43 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 F44 分离[转换]性障碍
• F45 躯体形式障碍
• F48 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 F48.0 神经衰弱 躯体形式障碍 • 分离性障碍
患者神清,合作,与医生讲话不太恐惧,但仍低头多,抬
头少。一再声明自己是已婚的人,以前并不胆小,思想也不封
建,还曾做过单位的组织工作,但苦于不知何故如今不敢见人
,特别是年轻女性。未查获精神. 病性症状。
11
3. 特定恐惧specific phobia
– 患者的恐惧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如 害怕某种动物、高 处、雷鸣、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牙科治 疗、流血或创伤等
4. 其他症状
–
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人格解体等症状
.
22
✓ 患者,女,38岁,教师。头痛、头昏、失眠、心烦意乱、坐卧不 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恐,反复发作1年余。
首次发病年月不清,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易于激惹。常常心烦意 乱,头痛头昏,很少有心情安稳。等公交车时不停走下人行道翘首 张望,即使没有急事也难以悠闲自在地静待。拨电话、调收音机时 心急手抖,极无耐性,恨不得砸烂机器。热心工作、爱护学生,但 常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事后自己后悔,他人也有意见。患者常担 心有什么不幸要来临,工作时担心家中被盗;学生放学,担心途中 出车祸;工作评比担心自己落后(实际经常是先进)。经常失眠、 多梦,月经也不规则,一遇事就要上厕所小便。
患者回忆这种害怕是从9岁开始,那时他聆听学校一位女教 师详细讲述其下肢手术的经过时出现焦虑、头昏、大汗淋漓 ,最后昏厥过去。以后几年在学校遇到预防接种或体检难以 接受。从十几岁到成年期,许多次看到轻微的身体创伤,听 到损伤、疾病,看到病人,毁容者时便有昏厥或几乎昏厥的 发作。最近他在商店看到一坐轮椅的人,想到这人是否有疼 痛,便十分苦恼而昏倒在地,醒来时看到一群人围着他,感 到很难为情。
神经症性和分离性障碍课件
![神经症性和分离性障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c5572a32d7375a5178017.png)
DSM-IV: • 焦虑障碍 • 躯体形式障碍 • 分离性障碍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
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罕见幻觉、妄想、思维的连贯性或逻辑障碍
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目前的科技水平,未能发现肯定的、相应的病理学 和组织形态学改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恐惧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障碍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症 neurosis
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 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发作性 – 与特定环境相关:恐惧症 – 不与任何特定环境相关:惊恐障碍
持续性:广泛性焦虑障碍
鉴别诊断
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病性障碍、 心境障碍、应激相关障碍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用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恐惧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障碍
恐惧发作时可伴有抑郁、强迫、人格解体等症状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患者,男,31岁,4周前自愿入院治疗。他被邀请来教室 参加病例讨论时非常激动,他往床上一倒,说等于要他的 命。他要求他先坐在教室里,看着听众逐个进来,因为他 不能突然面对很多人。
患者的恐惧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如 害怕某种动物、高 处、雷鸣、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牙科治 疗、流血或创伤等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e8d3d3c1c708a1284a4497.png)
二、临床表现
1.
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 的核心。
自由浮动性焦虑(free-floating anxiety) 预期焦虑(apprehensive expectation) 警觉性增高:
2. 3. 4.
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其他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场所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回避社交、 在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特定恐惧症
患者的恐惧限于特定的情景,如害怕接近特定的 动物,害怕高处、黑暗、飞行等。特定恐惧一般 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现,如不加治疗,可以持 续十年以上。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有一定对象、恐惧、回避、难控制 1.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 以恐惧症状为,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 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 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是突出症状 4. 病程持续1月以上 5. 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 排除广泛性焦虑症、疑病症、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躯体 疾病
(二)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 药物性焦虑:用药史 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其他神经症伴有焦虑
四、治 疗
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苯二氮卓类 抗抑郁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第五节 强迫障碍
定义---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主要临床相。 其特点是由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 两着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 体验到的观念和冲突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 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病前常有强迫性格,起病多在童年。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PPT课件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95f881a37f111f1855b53.png)
神经症与分离性障碍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基本概念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
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 应激反应,具有很强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 认识,而焦虑的认知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 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二、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与鉴别
㈠分类:本章内容 恐惧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分离性障碍
㈡鉴别
1.
2.
3. 4.
器质性精神障碍①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② 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③可有精神病性 症状; 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漠视 自身症状,缺乏自知力,社会功能受损相对 较严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心境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致病因素常是重大的生活事件。
㈢神经症的诊断
神经症总诊断 症状标准:至少下列1项 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 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 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发作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与偏执性精神障碍,心境障 碍
起病急骤,终止迅速
预后较好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㈠诊断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 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相 (1)无原因突然发生的强烈惊恐、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2)发作时有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
(3)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3. 每次发作短暂(不超过2小时),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 4. 一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 焦虑持续一个月 5.排除心血管病、低血糖、内分泌病、药物戒断反应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基本概念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
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 应激反应,具有很强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 认识,而焦虑的认知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 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二、神经症性障碍的分类与鉴别
㈠分类:本章内容 恐惧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分离性障碍
㈡鉴别
1.
2.
3. 4.
器质性精神障碍①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② 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③可有精神病性 症状; 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漠视 自身症状,缺乏自知力,社会功能受损相对 较严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心境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致病因素常是重大的生活事件。
㈢神经症的诊断
神经症总诊断 症状标准:至少下列1项 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 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 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发作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与偏执性精神障碍,心境障 碍
起病急骤,终止迅速
预后较好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㈠诊断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 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相 (1)无原因突然发生的强烈惊恐、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2)发作时有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
(3)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3. 每次发作短暂(不超过2小时),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 4. 一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 焦虑持续一个月 5.排除心血管病、低血糖、内分泌病、药物戒断反应
儿童期精神障碍-吴艳茹
![儿童期精神障碍-吴艳茹](https://img.taocdn.com/s3/m/6b9d5edfb9d528ea80c77937.png)
精神病学-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吴艳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一、定义
❖ 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 ❖ 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 ❖ 一组心理发育障碍
二、病 因
❖ 从胎儿到18岁以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社会适应困难
•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2. 病因学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鉴别诊断
1. 暂时性发育障碍 2. 特定性发育障碍 3. 精神分裂症 4.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5. 儿童孤独症
六、预防和治疗
❖ 重在预防 ▪ 遗传咨询、监测和筛查,婚检,妇幼保健
❖ 治疗原则:教育训练为主,药物和心理治疗为辅
❖ 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困难
❖ 智商分级(intelligence quotient ,IQ) ❖ 智力低下:﹤70 (CCMD-3,WHO)
▪ 轻度:50-69 ▪ 中度:35-49 ▪ 重度:20-34 ▪ 极重度:﹤20
(离差)智商:IQ=100 (50%) ±15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
❖ IQ:50-69,心理年龄9-12岁 ❖ 占MR 85% ❖ 表现: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
ADHD
❖ 主要临床表现:明显的注意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 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 碍
❖ 流行病学:男多于女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 ❖ 神经递质 ❖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 发育异常 ❖ 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治疗
❖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 特殊教育 ❖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利他灵,专注达 三环类抗抑郁剂 去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苯胺咪唑啉 ❖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吴艳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一、定义
❖ 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 ❖ 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 ❖ 一组心理发育障碍
二、病 因
❖ 从胎儿到18岁以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社会适应困难
•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2. 病因学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鉴别诊断
1. 暂时性发育障碍 2. 特定性发育障碍 3. 精神分裂症 4.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5. 儿童孤独症
六、预防和治疗
❖ 重在预防 ▪ 遗传咨询、监测和筛查,婚检,妇幼保健
❖ 治疗原则:教育训练为主,药物和心理治疗为辅
❖ 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困难
❖ 智商分级(intelligence quotient ,IQ) ❖ 智力低下:﹤70 (CCMD-3,WHO)
▪ 轻度:50-69 ▪ 中度:35-49 ▪ 重度:20-34 ▪ 极重度:﹤20
(离差)智商:IQ=100 (50%) ±15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
❖ IQ:50-69,心理年龄9-12岁 ❖ 占MR 85% ❖ 表现: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
ADHD
❖ 主要临床表现:明显的注意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 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 碍
❖ 流行病学:男多于女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 ❖ 神经递质 ❖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 发育异常 ❖ 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治疗
❖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 特殊教育 ❖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利他灵,专注达 三环类抗抑郁剂 去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苯胺咪唑啉 ❖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