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进展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学检测

合集下载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的最新进展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的最新进展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疗效:疫苗能够刺激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反应,有效抑制肿瘤
生长
安全性:疫苗安全性 较高,副作用较小,
患者耐受性好
临床试验:多项临床 试验表明,疫苗辅助 治疗肿瘤具有显著疗
效和安全性
展望:疫苗辅助治疗 肿瘤有望成为未来肿 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

Part Four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 的未来展望
所有亚型进行治疗
免疫逃逸:肿瘤细胞可能通过 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导致疫苗效果不佳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可能引发 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等, 需要平衡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
疫苗的疗效:疫苗的疗效 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患者的免疫状态、肿瘤 的类型等,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优化疫苗的疗效
提高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疗效的策略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提高肿瘤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促进疫苗研发和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Part Five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 的挑战与对策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面临的主要挑战
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细胞存在 多种亚型,导致疫苗难以针对
疫苗辅助治疗肿瘤的最 新进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疫 苗 辅 助 治 疗 肿 瘤 的研究背景
03 疫 苗 辅 助 治 疗 肿 瘤
的疗效与安全性
05 疫 苗 辅 助 治 疗 肿 瘤
的挑战与对策
02 疫 苗 辅 助 治 疗 肿 瘤 的主要方法
优化疫苗设计:提高 抗原特异性,增强免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台桂香【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年(卷),期】2009(16)5【摘要】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进步,大量肿瘤抗原不断被发现。

DC摄取肿瘤抗原诱导免疫激活还是抑制,取决于肿瘤细胞释放危险信号(GM-CSF、单核趋化蛋白1、MCP1及热休克蛋白等)还是抑制性信号(TGF-β、IDO和iNOS等)。

在危险信号的调节下,激活Th1细胞免疫应答清除肿瘤;而在抑制性信号的作用下,激活Th2应答,不能有效清除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抗体疗法、T细胞疗法及肿瘤疫苗。

目前至少有7种抗体与化疗药物合用的临床效果已经被证实;尽管抗不同种癌症的抗体种类在逐渐增加,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用于抗体治疗的新靶点、开发新抗体及扩大抗体应用的抗肿瘤范围。

而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

大多数肿瘤疫苗处于Ⅰ期和Ⅱ临床试验,但为数不多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完善。

抗体在免疫监视中的重要作用被逐渐认识,肿瘤免疫预防最终可能成为现实。

【总页数】4页(P427-430)【关键词】肿瘤抗原;抗体;肿瘤疫苗;免疫治疗;免疫预防【作者】台桂香【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1;R730.3【相关文献】1.抗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J], 罗锋;王力2.聚焦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肿瘤免疫治疗——遇上最好的时代》导读 [J], 陈博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徐栩4.纳米材料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徐睿; 刘晨光5.肿瘤细胞源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研究进展 [J], 葛安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透过检验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来诊断和治疗人体免疫疾病的医学检验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例如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其检测结果成为了判断疾病是否存在、发展过程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一、临床免疫检查所涉及的项目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白细胞计数对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其异常值可能暗示某些疾病的存在,如感染、免疫疾病、白血病等。

2、单个抗体检测:单个抗体检测用于检测某个特定的抗体,例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等。

3、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的免疫反应。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内物质,可以识别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白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识别等。

5、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鉴定血清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例如蛋白质异常增加、某些种类蛋白质缺失等,以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二、临床免疫检验的意义临床免疫学检验在筛选、诊断、治疗疾病、预测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1、疾病筛查:许多免疫学检查项目可以用于常见和罕见疾病的筛查。

例如,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可以预先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抗心肌抗体和心肌肌原纤维蛋白抗体可以诊断心肌病,肝疾病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肝炎病毒等。

2、疾病诊断:免疫学检查也可以用于特定疾病的诊断,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治疗效果观察:对于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式,需要通过免疫学检查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状态、各类肿瘤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免疫调制药物治疗后CD4/CD8等细胞水平的变化等。

4、预后预测:免疫学检查还可以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指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精氨酸胞浆蛋白抗体储量高则易发生肾脏损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可通过检查免疫球蛋白储量进行评估。

治疗癌症的新型药物研发及其疗效评估

治疗癌症的新型药物研发及其疗效评估

治疗癌症的新型药物研发及其疗效评估第一章引言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

虽然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副作用。

因此,研发新型药物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章将探讨治疗癌症的新型药物研发,并介绍其疗效评估。

第二章新型药物研发2.1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针对癌细胞中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的药物。

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靶点,靶向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目前,多种靶向药物已经被研发出来,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克唑替尼(Imatinib)是一种靶向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其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中的BCR-ABL融合蛋白,从而阻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2.2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癌免疫应答,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免疫疗法的主要手段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肿瘤疫苗是一种通过注入肿瘤相关抗原来激发免疫应答的方法。

细胞免疫治疗则是利用自体或异体淋巴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上的抑制分子,激活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

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章疗效评估3.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估新型药物疗效的关键步骤。

根据药物的研发阶段和目的不同,临床试验可以分为药物安全性试验、药物疗效试验和药物比较试验。

药物安全性试验是在小规模人群中进行,旨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药物疗效试验旨在评估药物对患者疾病的疗效。

药物比较试验则是用来比较新型药物与已有疗法的疗效。

3.2 生存期分析生存期是评估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存期分析是通过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常用的生存期指标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等。

通过对不同治疗组的生存期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临床实践中,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谈到肿瘤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并探讨它们对于未来癌症治疗的意义。

1、免疫检查点疗法免疫检查点疗法是目前最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抑制T细胞受体上抑制性分子(CTLA-4、PD-1等)的作用,从而激发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

而针对这一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同样带来了不少值得期待的新进展。

事实上,在所有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疗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目前已有多种抗PD-1和PD-L1单抗被批准上市,并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近,又有一些针对CTLA-4的单抗药物被批准上市,进一步丰富了临床应用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免疫检查点药物正在研究中,比如说目前正在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类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它能够同时与PD-1和CTLA-4结合,从而发挥更为强大的免疫抗肿瘤作用。

同时,这类新型药物还具备更好的副作用控制特性,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改造后的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虽然该疗法的应用范围还不太广泛,但是其对于特定类型的癌症治疗,尤其是一些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的治疗效果令人瞩目。

最新研究表明,CAR-T细胞疗法的广泛应用及改良将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比如, CAR-NK细胞疗法,即将NK细胞与CAR-T细胞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更为广泛的T细胞治疗效应,而且后者副作用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3、新型免疫治疗方法不仅在免疫检查点和CAR-T细胞疗法方面,另外一些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

例如,越来越多的肿瘤免疫疗法尝试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有关新型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在向多个方向拓展:①利用微生物进行肿瘤免疫治疗除了前面提到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究者还在利用微生物对肿瘤免疫治疗进行改进。

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曹腾宇;孙莉萍;于洋【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24(26)2【摘要】细胞免疫治疗是针对自身免疫细胞能力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一种新型补充疗法,包括基于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疗法,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疗法和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IK),还有基于其他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输注治疗。

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像T细胞一样通过工程化改造后靶向治疗肿瘤,还能够进行同种异体来源的NK细胞输注治疗,弥补了T细胞自体来源受限和异体免疫排斥的缺点。

研究证实,输注异体NK细胞的患者不会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

NK细胞不仅扩大了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细胞种类,还为形成较低成本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仍存在NK细胞质量不稳定,制备流程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等问题,虽有部分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的批准,但仍然没有明确公开的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规范生产体系。

本文从NK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出发,综合近年研究者利用NK细胞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应用的治疗策略和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最终落脚于NK细胞的体外扩增办法及活性功能维持的研究进展上,表明NK细胞有望形成质量统一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

【总页数】8页(P267-274)【作者】曹腾宇;孙莉萍;于洋【作者单位】解放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NK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2.细胞因子诱导的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3.NK 细胞基因修饰在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NK细胞抗肿瘤机制及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5.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新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

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

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来说,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肝癌免疫治疗的方法,并从疗效评估角度进行讨论。

一、肝癌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治疗手段。

肝癌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一种通过注射肿瘤相关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治疗方法。

疫苗的制备常用的方式包括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细胞产生肿瘤特异性抗体和杀伤肿瘤细胞。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分子的活性,阻断肿瘤对机体免疫攻击的免疫逃逸,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目前应用较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抗CTLA-4抗体、PD-1抗体和PD-L1抗体等。

3. T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激活后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肝癌患者体内存在肿瘤特异性T细胞并且免疫功能相对较好的情况下。

二、肝癌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肝癌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疗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临床症状观察在接受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如肿瘤体积、肝功能、疼痛缓解程度等。

若患者出现症状减轻或消失,可以初步判断治疗有效。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肝癌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包括CT、MRI和超声等。

通过观察肿瘤大小、数量和转移情况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

3. 肿瘤标志物检测肝癌的常用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

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免疫治疗对于肿瘤的控制效果。

4. 免疫学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检测是评估肝癌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包括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等。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研究前沿。

最新研究表明,肿瘤免疫治疗在抗癌疗效、治疗持续时间和生存率等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不同方式,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以达到杀灭或控制肿瘤生长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症疫苗和CAR-T 细胞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它通过抑制免疫细胞中的负性调节因子或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呈递,使机体免疫系统重新认识和攻击癌细胞,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癌症疫苗是一种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的疫苗,它采用肿瘤相关抗原作为疫苗成分,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抗癌细胞的免疫应答。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将患者体内的T细胞转化,使其能够针对肿瘤表面的抗原进行杀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二、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实现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和成果:1. 免疫治疗的精准化一些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开发更为精准的免疫治疗方法,以更好地击败肿瘤细胞。

例如,有研究者正在开发一种名为基因编辑的技术,它能够直接编辑人体的基因,增加免疫细胞的抗体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此外,一些研究正在开发更为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方法,以根据患者特异性和不同类型的肿瘤病在单个疗法内设计更多的个性化改变。

2. 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多种免疫治疗手段已经成为一些研究的热门方向。

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将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癌症疫苗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旨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例如,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低氧疗法与T细胞扩增疗法联合应用,对肺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3. 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疫苗前沿-个体化肿瘤疫苗应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有望增强抗肿瘤效果!

疫苗前沿-个体化肿瘤疫苗应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有望增强抗肿瘤效果!

疫苗前沿|个体化肿瘤疫苗应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有望增强抗肿瘤效果肺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的生物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免疫卡控点抑制剂、基因修饰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及疫苗成为研究的热点。

肿瘤疫苗可以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来激发个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抵抗肿瘤的效应。

疫苗针对肿瘤的特异性抗原有多种,包含肿瘤细胞,带有病毒载体的DNA,蛋白质或肽等,而联合佐剂接种能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肿瘤疫苗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免疫系统的固有诱导性和特异性产生持久且记忆力强的活性,从而产生更快、更强大的免疫能力。

一、肿瘤抗原相关疫苗1、TG4010TG4010是一种靶向黏蛋白1(MUC1)抗原的治疗性疫苗,通过病毒载体修饰表达MUC1和白细胞介素-2,诱导及增强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2、L-BLP25L-BLP25是由BLP25脂肽、三种脂质和免疫佐剂单磷酰脂质A构成的脂质体疫苗。

L-BLP25疫苗能够经过靶向MUC1,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表达MUC1的肿瘤组织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3、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MAGE-A3是癌睾抗原的一类,主要在肿瘤组织中表达。

此外,MAGE-A3还在胚胎发育阶段、睾丸及胎盘组织中表达。

MAGE-A3通过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呈递给特定的T细胞,激发免疫反应。

4、纽约食管鳞状细胞癌1(NY-ESO-1)NY-ESO-1是癌睾抗原的代表性抗原之一,在生殖细胞和胎盘细胞中的表达受限,而在肿瘤细胞中重新表达,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是免疫疗法的优选靶点抗原,不仅能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还因为限定的表达方式避免了可能的脱靶毒性。

5、CIMAvax-EGFCIMAvax-EGF疫苗的成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耦合蛋白。

CIMAvax-EGF疫苗经过触发表达EGFR的癌细胞,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TIL治疗人体进展期肿瘤后的免疫学监测

TIL治疗人体进展期肿瘤后的免疫学监测

TIL治疗人体进展期肿瘤后的免疫学监测王一理;宋建明;耿宜萍;司履生;姚德茂;潘承恩【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年(卷),期】1996(3)3【摘要】对8例晚期恶性肿瘤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分离、培养至l0°细胞以上.再重输给病人,同时应用小剂量IL-2,在治疗前一周及治疗后一个月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选用一组不同类型人肿瘤细胞株为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分析效应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对不同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最有趣的是对与病人有相同组织学类型的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43升高到1249溶解单位p<0.06),用T4、T8单抗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T4、T8细胞表面荧光强度明显增强(T4:l9→3.98.T8:445→7.2 p<0.06)。

提示TIL能够明显上调病人的免疫状况.其作用途径除直接的细胞毒效应外.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效应途径。

【总页数】4页(P207-210)【关键词】TIL;治疗;人体;进展期肿瘤;免疫学监测;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作者】王一理;宋建明;耿宜萍;司履生;姚德茂;潘承恩【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免疫病理研究室;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1【相关文献】1.新型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进展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学检测 [J], 姚德茂;尹贻明;张亚玲;李旭;崔玲;孟绍青;司履生;王一理2.入院时收缩压是急性心功能衰竭住院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糖尿病成人患者应用吸入性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使用舒尼替尼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肠镜检在结肠直肠癌筛查中检测进展期肿瘤的作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和5-氟嘧啶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 [J],3.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在经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J], 林涵;李庆姝;张涛4.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和表观弥散系数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J], 许宁;黄凤昌;李文亮;栾潇;蒋元明;何波5.循环肿瘤细胞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 [J], 韦传姑;陶石;黄红谦;蔡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
解析:移植的肾脏对于病人来说属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病
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破坏和排斥它,最终使它坏死,D正确。
2.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制剂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机体对疾 病产生恰当的免疫应答,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注射疫苗、 抗体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以控
4.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专家建议市民不要用脏手
揉眼睛、抠鼻子,这是因为( B )
A.该行为会导致人体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 B.新冠病毒通过接触传播,该行为会增大感染概率 C.该行为容易使免疫第二道防线受损,增大感染概率 D.眼泪、鼻涕中有溶菌酶,该行为会破坏溶菌酶,从而增大 感染概率
解析:人体第三道防线构成人体特异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借助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完成,该行为不会导致人体 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会增大感染机会,A错误。
(1) 免疫排斥问题:应用免疫抑制剂。 (2) 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加大自愿捐献器官的宣传力度;利 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
3.免疫诊断技术与人体健康
1.医生给一个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
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个
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肾属于( D )
研习2
器官移植
1.器官移植: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__置__换____丧失功能的器官,
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2.原理: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
—__组__织__相__容__性__抗__原__,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 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 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 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理念的逐步转变,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

与传统化疗、放疗相比,肿瘤免疫治疗具有精准度高、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尤其对于某些难治性和转移性肿瘤,肿瘤免疫治疗展现出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一、肿瘤免疫治疗原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通过增强或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以识别、攻击和杀灭肿瘤细胞。

主要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

1.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一种用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疫苗。

通过注射携带抗原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能力,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通过抑制T细胞表面的抑制分子,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对于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3.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针对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

该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改造成可识别、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然后再将经改造的T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CAR-T细胞治疗已在临床上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1.IO治疗的临床应用目前,对于许多难治性肿瘤,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例如,PD-1抑制剂在晚期肺癌、黑色素瘤、肝癌等多种肿瘤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除了PD-1抑制剂,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也在这些肿瘤中得到应用。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IO治疗的临床应用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2.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和分子,这些细胞和分子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如调节T细胞的功能、识别肿瘤抗原、促进肿瘤生长等。

了解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以及其对免疫治疗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 . 方 法 2
离单个核细胞 , 同时 采 集 血 清 , 测 血 清 中 I 一 0 检 L 1、
IN 水 平 。 F—
1 . 在 体 检 测 A I 疗 前 3天 及 治 疗 后 1周 , .2 3 S治
用 自体 肿 瘤 细 胞 抗 原 ( .x 0/ .m ) 内 注 射 ,8 1 1601 1皮 0 4 将 肿 瘤标 本 小 时后 , 估特 异性 D H反 应 , 评 T 测量 红 斑 、 结 大小 硬
维普瘤 临 床
() 1 - 2 2:5 5 5 7
22 第9 第0 0年 2 l 0 卷 期
6 何 彦 丽 , 雅 洁, 莹 莹 , .D4 表 达 与 乳 腺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及 预 张 顾 等 C 4 后 相 关 因 素 的关 系 . 床 与 实 验 病 理 学 杂 志,9 91 () 0 - 0 临 1 9 , 2: 7 1 9 5 1
结 肠癌 患 者 的预后 与 机体 细 胞 免疫 状 态有 密切 关 系 。 术 切除 肿 瘤 。 于 减轻 瘤 负 荷及 对 机体 免疫 手 对 功 能 的恢 复及 提高 免疫 治疗 效 果 均 有重 要作 用 。结 肠癌 肿 瘤疫 苗 主动 特 异性 免疫 治 疗作 为 预 防术 后肿 瘤 复发 、 转移 的新 的治 疗 手段 已引起 人们 重 视 , 且取 得较 好 疗 效 ㈣ 】 。我 们对 1 5例 结 肠癌 患 者 术 后用 自 体肿 瘤 细 胞 疫 苗行 主动 特 异 性 免 疫 治疗 ( te Ac v i s eic I mu o ea y A I , p cf m n t rp , S ) 观察 细胞 免 疫 功 能 变 i h
姚德 茂 王一 理① 李 旭② 胡宁 丽 孟 绍菁 张 雷 西 安交 通 大学 第一 医院 外科 ( 西安 市

肿瘤疫苗研发进展:希望与挑战

肿瘤疫苗研发进展:希望与挑战

肿瘤疫苗研发进展:希望与挑战引言:肿瘤疫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本文将从肿瘤疫苗的概念、分类、研发策略和目前的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讨论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肿瘤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潜力。

一、肿瘤疫苗的概念和分类1.1 肿瘤疫苗的概念肿瘤疫苗是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的一种预防或治疗方法。

肿瘤疫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机体免疫细胞的活化,并使其识别和破坏恶性肿瘤细胞。

1.2 肿瘤疫苗的分类肿瘤疫苗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抗原疫苗、整细胞疫苗、肿瘤相关抗原疫苗和DNA/基因疫苗等。

抗原疫苗是最早被研究、应用的肿瘤疫苗之一,它通过注射抗原性肿瘤细胞,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整细胞疫苗是利用灭活或转基因病毒注射,使肿瘤细胞下降或不能生长,从而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

肿瘤相关抗原疫苗是在肿瘤细胞中存在的抗原上进行改造,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学反应。

DNA/基因疫苗则是通过转染肿瘤相关基因或抗癌基因的表达向机体免疫系统发起攻击。

二、肿瘤疫苗的研发策略2.1 肿瘤抗原的挖掘肿瘤疫苗研发的第一步是寻找适合作为疫苗抗原的肿瘤相关抗原。

目前已发现了多个肿瘤特有抗原(TAAs)和癌胚抗原(CEAs),它们被广泛用于肿瘤疫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此外,新兴的癌症免疫学领域如肿瘤突变表位(neoantigens)和肿瘤相关非突变表位(non-mutated antigens)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2.2 免疫佐剂的选择免疫佐剂是肿瘤疫苗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辅助剂。

它们能够增强肿瘤抗原在机体中的免疫原性,促进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增殖。

目前常用的免疫佐剂有包括强力佐剂(如完全和不完全佐剂)和基因表达型佐剂等。

2.3 适合的疫苗接种途径与方案肿瘤疫苗的接种途径和方案也需要被仔细选择。

常见的接种途径包括皮下接种、肌肉接种和静脉接种等,而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患者特点的个体化疫苗方案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淋巴细胞
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等。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应答与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
是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包括抗原 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免疫细胞增殖分化、效应阶段等。
免疫记忆
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再次接触 相同抗原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
免疫排斥
由于供、受者之间的免疫不匹配,导致移植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受到排斥。
免疫抑制剂
为了防止或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 制受者的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与治疗
自身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 体,对自身免疫病进行诊断。
疾病活动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等指标,对自身免疫病进行活 动度评估,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再生医学
03
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结合再生
医学技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医学免疫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HIV感染患者的免疫应答
总结词
HIV感染患者免疫应答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功能失调。
详细描述
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功能失调。HIV感染患者的免疫应答 异常,包括CD4+T细胞数量减少、CD8+T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等。这些异常的免疫应 答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对HIV感染的持续应答,进而加速病情进展。
案例三: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
总结词
自身免疫病是一种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性疾 病,需要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学治疗在肿瘤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免疫学治疗在肿瘤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免疫学治疗在肿瘤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和新进展近年来,免疫学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

同时,免疫学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感染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以及对病原体的攻击。

本文将探讨免疫学治疗在肿瘤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肿瘤免疫学治疗的新进展肿瘤免疫学治疗包括抗体治疗和癌症疫苗等治疗方法。

其中,抗体治疗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肿瘤免疫学治疗方法之一。

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学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D-1和CTLA-4是免疫检查点分子,它们可以调节T细胞的活性。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PD-L1和CTLA-4 ligand来逃避机体免疫监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止PD-1和CTLA-4与它们的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期发布的数据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例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是PD-1抑制剂,它们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等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FDA的批准,成为临床上最早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一。

近期,PD-1抑制剂也在治疗Hodgkin淋巴瘤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

它通过重新工程的T细胞靶向特定的肿瘤抗原,杀死癌细胞。

CAR-T细胞疗法尤其适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学治疗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和新进展免疫学治疗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中和抗体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它利用肝炎病毒的抗原结构域作为靶点,针对病毒进行中和抗体的研制。

中和抗体可以阻止病毒的入侵和复制,从而抑制病毒的传播,有效治疗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疾病。

此外,免疫细胞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感染的治疗中。

例如,白介素-2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促进T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并激活抗体的产生,从而有效对抗感染病原体。

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王俞(综述);崔书中(审校)【摘要】Observing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has a specific signific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in judging patient prognosis and efficacy of anti-cancer therapy. Tumor-bearing hosts often show dysfunction in cellular immunity. In clinics, we often detec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other immunocytes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immunity. G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ross-penetration of oncology, immu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umor immunotherapy has now become another important anti-tumor treatment following surgery,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d it is also now a new approach in treating cancer.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and on the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s.%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判断患者预后和抗肿瘤治疗疗效上有一定的意义。

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变性的细胞 , 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 。肿瘤细胞是人体 的
变异细胞 , 只要充分调 动人体 的免疫功能 , 尤其 是肿瘤特 异
性免疫功能 , 就能将肿瘤 细胞清除 。肿瘤疫苗的抗瘤作用就
苗 , 已进入临床 I 期试验 , 现 I I 尽管总体 生存率未见改善 , 但
在预防肿瘤复发方 面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3 细 胞 全 瘤疫 苗 的优 点 、 限性 及 改 进 方 法 局
3 1 优 点及 缺 点 .
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 抗原物质 诱导机体 的特异性 细胞免
疫 和体液免疫应答 , 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 在研制疫 苗早期 , 由于对肿瘤相关抗 原(u o soi e tm r sc ̄ d a
及价值。
【 关键词 】 肿瘤免疫 ; 细胞疫苗 ; 免疫治疗
【 中图分类号】1 05 [ 3.1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2 49 一(00 0 — 68 0 17 — 92 2 1)3 0 1 - 3
瘤疫苗 , 患者接受 自体肿 瘤疫苗治 疗后 , 可激发特异性 细胞
苗进行修饰 , 将一些在免疫 反应 中起重要作用 的分子在体外
转入肿瘤细胞 , 籍此提 高肿瘤 细胞 的免疫 原性 , 强瘤苗引 增 发 的免疫排斥 活性 。 目前 , 这种 瘤苗 的研 究 已进 入临床 Ⅱ 期 J 。用于基 因修饰 的分 子包括 细胞 因子 、 共刺激 因子、 肿
自体瘤细胞辅助以重组人 白细胞 介素 2 重组人 粒细胞单细 、
进行 临床研究 … 。
2 全瘤 苗 免 疫 的 效 果

些病人用细胞全瘤苗以后确实 出现 了肿瘤 消退 , 患者
身存 在免疫原性弱 、 C分子表达 下调或异常 、 MH 共刺激 分子 缺失 等特点 , 细胞全瘤 疫苗 引发的免疫 排斥反应 较弱 , 疗效

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策略的发展和应用

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策略的发展和应用

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策略的发展和应用自20世纪初以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最具前景的新兴领域之一。

随着近年来免疫疗法的飞速发展,许多机制和药物已经被发现和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监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定制最佳治疗策略,同时也可以指导随访和预测疗效。

本文将重点阐述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的发展以及其应用前景。

1. 免疫治疗的发展免疫治疗是指应用生物治疗药物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从而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免疫治疗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肿瘤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是指在体外制备患者自身肿瘤细胞,并将其在体外诱导为免疫原之后,注射到患者体内,从而激发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治疗方法。

(2)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是指将患者的自身或他人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经过加工和扩增后再注射回患者体内,从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能力,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法。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指使用针对肿瘤细胞表面免疫抑制分子的特异性抑制剂(如PD-1、PD-L1、CTLA-4等),从而逆转肿瘤细胞对免疫攻击的免疫逃脱行为,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的治疗方法。

2. 免疫监测的发展免疫监测是一种针对机体免疫系统状态的检测方法,可以指导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决策,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常用的免疫监测指标包括:(1)血清免疫学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包括抗原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等,常用于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2)细胞免疫学检测细胞免疫学检测包括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因子产生等,可反映机体免疫系统的情况。

(3)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免疫原性、T细胞浸润程度等,这些指标与肿瘤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

3. 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策略的应用前景(1)个性化治疗随着免疫治疗和免疫监测的发展,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向。

医学免疫学-复习讨论课

医学免疫学-复习讨论课

《医学免疫学-复习讨论课》xx年xx月xx日•医学免疫学概述•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医学免疫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医学免疫学的前沿研究与未来发展目•复习题与讨论课安排录01医学免疫学概述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旨在揭示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和抵御疾病中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医学免疫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主要防线,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医学免疫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医学免疫学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以及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等重要功能。

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医学免疫学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抗体和疫苗等重要的免疫学因素,为医学免疫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医学免疫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免疫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医学免疫学的历史与发展02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的功能保护机体免受外来抗原、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同时还能识别和清除自身产生的异常细胞和损伤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细胞的分类与作用23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淋巴细胞是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能够吞噬、杀伤和清除病原体,同时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巨噬细胞免疫分子的种类与功能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

T细胞和B细胞的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等,能够促进炎症的发生和扩大,同时还能介导免疫细胞的活化和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1期200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 o f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25N o .1F e b .2004新型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进展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学检测姚德茂1,尹贻明2,张亚玲1,李 旭1,崔 玲1,孟绍青1,司履生3,王一理3(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外科,陕西西安 710061;2.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68;3.西安交通大学癌症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2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免疫治疗。

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d;接种前3d 及第4次接种后一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 D 8+I F N -γ+,C D 8+I L -10+细胞及C D 4+I F N -γ+,C D 4+I L -10+细胞;同时采集血清,E L I S A 法检测血清I F N -γ、I L -10水平。

结果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①血清I F N -γ水平升高[(7.16±2.91)n g ·L -1升至(11.68±4.86)n g ·L -1,P <0.05];而I L -10水平下降[21.04±13.81)n g ·L -1降至(13.41±5.71)n g·L -1,P <0.05];②C D 8+I F N -γ+阳性细胞由(3.80±1.45)%升至(6.94±2.63)%;C D 4+I F N -γ+阳性细胞由(3.09±1.52)%升至(5.20±2.94)%(P <0.05);③病人耐受良好。

结论 自体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

关键词:进展期肿瘤;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自体肿瘤疫苗中图分类号:R 7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59(2004)01-0083-03I m m u n o l o g i c a l e v a l u a t i o no f an o v e l a u t o l o go u sw h o l e t u m o r c e l l v a c c i n e f o r t r e a t i n gp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 t u m o r Y a oD e m a o ,Y i nY i m i n g ,Z h a n g Y a l i n g ,L i X u ,C u i L i n g ,M e n g S h a o q i n g ,S i L m s h e n g ,W a n g Yi l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u r g e r y ,F i r s tH o s p i t a l o f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71006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e v a l u a t et h ei m m u n o l o g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r e s e c t e da d v a n c e dt u m o r a f t e r a c t i v e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u s i n g an o v e l a u t o l o g o u sw h o l et u m o rc e l l v a c c i n e .M e t h o d s T w e n t y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 t u m o r sw e r e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v a c c i n a t i o nw a s s t a r t e da t 4w e e k s af t e r r e s e c t i o n t o a l l o wt h e p a t i e n t s s u f f i c i e n t t i m et or e c o v e rf r o mi m m u n o l og i c a l s u p p r e s s i o ni n d u c e db y s u r g e r y.T h ev a c c i n a t i o n w a s i na t o t a l 4w e e k s s c h e m ew i t ha n i n t e r v a l o f 7~10d a y s .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 c y t o k i n eo fC D 8+I F N -γ+,C D 4+I F N -γ+,C D 4+I L -10+,a n dC D 8+I L -10Tc e l l i nP B MN C w e r ed e t e c t e db y f l o wc y t o m e t r y 3d a y sb e f o r ea n d 7d a ys a f t e r t h e f i n a l i n o c u l a t i o n ;s e r u ml e v e l o f I F N -γa n d I L -10w a s a s s a y e db y EL I S A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R e s u I t s T h e s e r u ml e v e l o f I F N -γw a s e l e v a t e d (7.16±2.91n g ·L -10s 211.68±4.86n g ·L -1,P <0.05)w h e r e a s I L -10w a s d e c l i n e d (21.04±13.81n g ·L -10s 213.41±5.71n g ·L -1,P <0.05);C D 8+I F N -γ+Tc e l l sw e r e i n c r e a s e df r o m (3.80±1.45)%t o (6.94±2.63)%;C D 4+I F N -γ+Tce l l sw e r e i n c r e a s e df r o m (3.09±1.52)%t o (5.20±2.94)%(P <0.05).T h e p a t i e n t ss h o w e dg o o dt o l e r a n c e .C o n c I u s i o n I n o c u l a t i o n w i t ha u t o l o g o u st u m o rv a c c i n ec a n i m p r o v e th e c e l l -m e di a t e da n t i -t u m o r i m m u n o -r e s po n s eo f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a d v a n c e d t u m o r ;t u m o r s p e c i f i c a c t i v e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a u t o l o g o u s t u m o r v a c c i n e 收稿日期:2003-02-09 修回日期:2003-06-26基金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基金(N o .9929);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流动基金资助(N o .011004)通讯作者:王一理,E m a i l :w a n g y i l i @m a i l .x j t u .e d u .c n 作者简介:姚德茂(1962-),男(汉族),外科学博士,副教授.肿瘤患者的预后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是不争的事实[1]。

手术切除肿瘤,减轻瘤负荷,然后进行自体肿瘤细胞瘤苗主动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主要策略[2]。

我们对2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行自体肿瘤细胞疫苗主动免疫治疗(a c -t i v e s p e c i f i c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A S I ),观察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探讨其抗瘤作用机制。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为1996年9月至2001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进展期肿瘤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8~65岁。

其中食管癌3例(s t a ge Ⅱ~Ⅲ),肾癌2例(s t a g e Ⅲ),胃癌5例(s t a g e Ⅱ~Ⅲ),结肠癌10例(s t a ge Ⅱ~Ⅲ)。

入选条件:病理诊断为进展期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25卷瘤;术后病人愿意接受A S I,而不愿意接受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治疗;术后因病情需要,曾行放疗或(和)化疗,但在A S I前,放疗或化疗已停用3~6月以上;术后曾行放疗或(和)化疗,但不敏感或因毒副作用中断治疗,愿意接受A S I之前,停用放疗或(和)化疗3~6月以上者;一般情况K a r n o f s k y评分*60分,并预计生存时间*3月的病人;肝肾功能正常;骨髓功能正常。

1.2方法1.2.1自体肿瘤细胞疫苗的制备分离肿瘤细胞:将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标本立刻放入含50µg·m L-1庆大霉素的H B S S中,无菌快速送至实验室,超净台内以含抗菌素的H B S S洗涤3次,去除坏死组织、脂肪组织和周围的正常组织,以手术刀片切碎至<1m m3后,置入含有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和D N A酶的混合液中,37j下消化2~4h;不连续梯度离心2000r·m i n-1×20m i n,收集肿瘤细胞,以H B S S洗涤3次,台盼兰排斥试验计数活细胞达80%以上,调细胞浓度至2×107·m L-1,-70j低温冰箱冷冻,液氮冻存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