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1)
油气储量计算
4 探明储量: 继发觉井后,经评价钻探阶段后计算出旳可靠 旳工业储量 。
n已开发探明储量 n未开发探明储量
开发方案是否实施
表7-1 各级地质储量旳勘探程度
级别
探明储量
类别 已开发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基本探明储量
地震
补作必要旳 地震工作
1.按产能大小
2.按储量丰度
3.按地质储量
4.按埋藏深度
<
体积为:Ahφ。
3.地下油
气体积AhφSoi
4.油气地面体积 与质量
AhφSoi/Boi
油层平均旳原始含油饱和度Soi,油层孔隙
空间体积Ahφ 之乘积:AhφSoi
石油旳地下体积与地面体积之比,称原 油体积系数。原油旳体积系数一般都不小 于1,高者常达以上
地下油气体积 AhφSoi 除以原油旳原始体 积系数Boi,得到油气旳地面体积N,为:
油层
干层
(三)油层有效孔隙度(取2位小数)
1.岩心分析孔隙度
(覆压校正)地层孔隙度
2.测井解释孔隙度 (1)声波测井孔隙度 (2)密度测井孔隙度
t tma t f tma
b ma f ma
(四)原始含油饱和度(取2位小数)
1.岩心测定 条件: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 2.测井解释 3.毛管压力曲线计算 室内平均毛管压力曲线换算为油藏毛管压力曲线
油层段
已完毕 预探井 ,间断 取心。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
一、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旳思绪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旳基本思绪,是将整个油藏看成一种有统一 压力系统和彼此连通旳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拟定含工业储量旳油、 气层旳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旳地下体积,最 终将油气旳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质量。
油气储量计算
I类(TZ62、44)
7
塔中82试油点
塔中242试油点
塔中621试油点
6
塔中62-1试油点
塔中62-2试油点
5
4
工业产层
有效孔隙度(%)
3
2 1.8
1
干层
0
0.001
0.01
0.04
0.1
1
裂缝孔隙度(%)
塔中62-塔中82井区奥陶系测试层段的有效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 交会图。以测试干层(三角形符号)可以得到有效孔隙度下限约 1.8%,裂缝孔隙度下限约0.04%
石油的地面体积乘以原油密度ρo,得到石油的 质量N: AhφSoiρo/Boi 。
5.油气储量计算公式
石油储量 计算公式
N 100 AhSoi
Boi
或 N ' 100 AhSoi o
Boi
质量 体积
式中 N ——石油地质储量(体积量),单位104m3;
N ' ——石油地质储量(质量),单位104t; A ——含油面积,km2;
油水边界示意图
1. 油水界面的确定
⑴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单井油水界面—油底、 水顶分布图
⑵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气水界面
⑶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Pw
Po
(HOW HO ) 100
O
H
(HOW 100
HO )
W
H OW
HO
O H
100 (W W O
O )
2.岩性边界的确定
二、储量参数的确定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总共涉及6个参数:含油面积、有 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 原油密度。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2
• 应当注意,油基钻井液取心法对求取纯油带的 含油饱和度较适合.但不适合于油水过渡带的饱 和度求取。因为在油水过渡带中储集层的孔隙不 仅有束缚水,而且还有可动水,后者易受油基钻 井液冲刷的影响。胜利油田研究了岩心内、中、 外三层的含水饱和度,证实在纯油带,三者的含 油饱和度值近似相等;而在油水过渡带,岩心外 层的含水饱和度比里层明显偏低 • 由于油基钻井液价格昂贵、配制复杂,各油田 只在大型油藏中安排1—2口井进行油基钻井液取 心。一般中、小型油藏都以其他方法获取原始含 油饱和度。鉴于油基钻井液取心的上述局限, 出现一个改进的实用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水基钻井 液进行密闭取心
1桶=0.159立方米=42加仑≈0.14吨(全球平均)
有关概念的回顾
相 对 渗 透 率kFra biblioteko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krw
含水饱和度
油水两相共存
毛 细 管 压 力 曲 线
油 柱 高 度 米 实际的油 水界面
,
理论上的 油水界面
储量参数的确定
• 1.含油面积A
• 是指油藏中具 有工业产能地 区所围出的面积 • 实质上是求 含油边界
?基本思路是将整个油藏当作一个有统一压力系统和彼此连通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含工业储量的油气层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的地下体积最后将油气的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重量和彼此连通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含工业储量的油气层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的地下体积最后将油气的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重量?实质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容积法计算公式石油地质储量万吨石油地质储量万吨油层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油层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平均油层原始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含水饱和度小数实质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油层面积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2)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2)2.油层有效厚度(1)基本概念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两个条件油层内具有可动油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供开采一类有效厚度:油层中达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厚度二类有效厚度:油层中含油情况稍低于有效厚度下限的厚度。
教材P282教材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美国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一级:一级:标准界限前苏联三级标准二级:下限二级:三级:三级:绝对界限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下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界限之下,界限之下,不存在石油教材P282教材教材P282教材方法:测试法经验统计法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含油产状法钻井液侵入法(孔隙度、渗透率的下限值cutoff)(3)有效厚度的标准储层----有效储层储层有效储层油层----有效油层油层有效油层A.测试法米采油指数法单层测试试油物性法教材P283教材每米采油指数法概念:每米、每天、每兆帕压力下的采油量每米采油指数为零时所对应的渗透率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渗透率关系曲线教材P283教材试油物性法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渗下限值试油与物性关系图教材P283教材气10.00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Equation:log(Y)=0.739457某某+-7.08154R=0.812188图气例层层层K干水0.106.008.0010.0012.0014.00PORE丘东气田试油物性法图K(某10-3µm2)(10000.00油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016.00100.001000.00Equation:log(Y)=0.260056某某+-0.672979R=0.837122图例油层点层点层点层点20.0024.0028.00油(φ)φ(%)32.00(K))图B.经验统计法中低渗油田:渗透率下限为全油田平均渗透率乘于5%。
气藏储量计算方法
精选ppt
2
(2)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2类,相当其它矿种B级) 已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发
在评价勘探或详探和以后的开发阶段中,井点越来越多,完全能够绘制出气藏 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 (有时绘制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乘积)、含气饱和度、压力和温 度等值线图,此时借助求积仪和各类等值线图,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平均有效厚度
n
hiAi
h
i1 n
Ai
i1
精选ppt
(6-2)
6
有效孔隙度
n
iAi
i1 n Ai i1
3、网格离散化方法
(1)手工离散
为了方便计算,将各类等值线图进行等网格划分,见图6—1,然后再把各等值线
数用手工法离散到网格的各个结点上。气藏容积法储量便是各个离散面积上容积
储量的总和,即
n
G0.01 Aihi iSgi/Bgi i1
(6-7)
式中n为离散点数。
精选ppt
8
离散网络图
(2)计算机自动离散 这种方法是采用曲面回归方式,将井点参数以相应的趋势形成曲面,再由
Z Zi
pTsc
WpBw
pscZT
精选ppt
14
p Z
pi Zi
1
Gp G
1We
1 Wp Bw
Vpi
令 We WpBw 为气藏水侵体积系数
Vpi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摘要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1.油气储量 (3)2.地质储量 (3)3.可采储量 (4)4.远景资源量 (4)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2.3 储量分类 (4)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3.1静态法 (5)3.2动态法 (5)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1.油层岩石总体积 (6)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3.地下油气体积 (6)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2.溶解气储量 (8)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 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 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4)第六章水区特性曲线法计算油气储量 (14)6.1水驱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5)6.2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关系式 (16)第七章产量递减法计算油气储量 (17)7.1油气田开发模式图及开发阶段的划分 (17)7.2产量递减的类型 (18)1.指数递减 (18)2.调和递减 (18)3.双曲线递减 (18)7.3产量递减法的基本关系式 (18)第八章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油气储量 (20)8.1不稳定试井基本公式 (20)8.2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前言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陆上只有玉门、延长、独山子三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只有4102900? ,石油年产量仅t 41012?。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
t/ d .P a
饱和度
20
0 0.1
1 渗透率( m d )
10
100
空气渗透率
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150 50
40
界 限 值 =1.9% 界 限 值 =3.2%
100
正累计
样品块数 样品块数
30
正累计
20
50
逆逆 累 计 累计
10
0 0 00
2.5 2
5
4
7.5
6
10
8 12.5
15 10
孔隙度 孔隙度
油层电阻率≥5.0Ω.m,气层电阻率≥ 7.0Ω.m。孔隙度≥10%。
平湖油气田有效厚度物性界限图
100 80 60 40
气层
含油气饱和度%
20 0 5 10 15 20 孔隙度% 25 30 35
油层 水层
孔隙度≥10%,饱和度≥ 40%。
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
100 80 油区 水区
油层 水层 水淹层 差油层
概念上的差异
中国
原始地质储量(OOIP/OGIP)
相对固定的数字,变化主要是由于 资料增加,认识变化引起。 “规范“着重要求各级储量的勘探 程度及所要达到的地质认识程度, 强调的是地下数量的可靠性。
美国
经济可采储量(Reserves)
经常变动的数字、变化可以是资料 增加、认识变化引起,也可以是经 济条件、技术进步或提高采收率项 目的实施引起,也可以是由于生产 等原因引起( Reserves多指剩余可 采储量)。 不但强调地下数量的可靠性,还强 调引起经济可采数量变化其它因素 (经济、技术、合同、法规)的可 靠性。
三、计算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得正确与否影响储量计算的精 度。同一油水系统是确定计算单元的主要依据。岩性 油藏中,单个储集体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1)
教材P276 教材
N = 100A · h ·φ(1-Swi)ρo/Boi
(第五章) 教材P277-278
1. 含油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通过圈定含油边界, 通过圈定含油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油水边界 含油边界 岩性边界 断层边界
基本概念 油水边界的确定 岩性边界的确定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Nc = 10-4Gc/GOR 式中 Nc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104m3 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OR ----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 m3/ m3
教材P302 教材
二、 储量参数的确定
N = 100A · h ·φ(1-Swi)ρo/Boi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有效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原油密度 原油体积系数 天然气体积系数
100%含水饱和度
教材P277 教材
•背斜油藏: 背斜油藏:
根据油水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根据油水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油水边界
•断层油藏
根据油水边界、 根据油水边界、断层 油水边界 圈定含油面积
教材P282 教材
•岩性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复合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断层边界
教材P282 教材
a--透镜状油藏;b--地层尖灭油藏; 1--构造等高线;2--内油水边界; 3--外油水边界;4--含油边界线; 5--含油面积;6--试油结果。
•外含油边界: 外含油边界: ----油层顶面与油水接触面 油层顶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的交线。 内含油边界: •内含油边界: ----油层底面与油水接触面 油层底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的交线。 含油部分的纯含油区) (含油部分的纯含油区)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1. 原始油储量计算公式原始油储量是指油田中可采储量的总和。
根据容积法,原始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原始油储量(OOIP) = 面积× 厚度× 孔隙度× 饱和度× 体积系数其中, - 面积:指油藏的地面范围面积,通常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 厚度:指油藏的有效厚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 孔隙度:指油藏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饱和度:指孔隙空间中被油填充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体积系数:指原油的体积增加系数,常用表示。
例如,某个油田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厚度为15米,孔隙度为10%,饱和度为80%,体积系数为,则该油田的原始油储量可计算为:原始油储量= 1000m² × 15m × 10% × 80% × = 120,000立方米2. 可采油储量计算公式可采油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提取出的原始油储量。
可采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可采油储量(OIIP) = 储量导数× 原始油储量其中, - 储量导数:指对原始油储量进行调整,考虑开采效率、油藏压力等因素得到的调整系数,通常为~之间。
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100,000立方米,储量导数为,则该油田的可采油储量可计算为:可采油储量= × 100,000立方米 = 30,000立方米3. 采收率计算公式采收率是指油藏中可采集的油与原始油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采收率 = 可采油储量 / 原始油储量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200,000立方米,可采油储量为60,000立方米,则该油田的采收率可计算为:采收率 = 60,000立方米 / 200,000立方米 =总结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油藏的面积、厚度、孔隙度、饱和度和体积系数等因素来估算油田的原始油储量。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详解
>15
>1.5
>80
>10
>5~15 >1~1.5
>30~80
3~10
1~5
0.5~1
10~30
<3
<1
<0.5
<10
⑵ 按地质储量丰度划分
油藏的储量:分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特低丰度 气藏的储量:分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 3个等级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储量丰度)
评价等级
储量丰度
油 / 104t/km2
油田开发地质学
2010年4月-6月
第十一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综合评价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油气储量计算的其他方法
第一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和综合评价
一、油气资源和储量的相关术语
p301
二、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Ⅰ类) (Ⅱ类) (Ⅲ类)
控制
预测
远景 潜在 推测
美国
前苏联 (1983)
Proved 证实
Developed 已开发
Undeveloped 未开发
Probable or Possible or Hypothetical+ Indicated Inferred Speculative 概算或预示 可能或推断 假定+推测
● 计算探明储量时:
应分别计算:石油(包括石油中溶解气)、天然气的
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
● 采收率(ER)--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
受油层条件、流体性质、采油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
ER
NR N
8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八章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主要内容一、工业油气流标准二、油气储量分类三、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四、储量参数的确定油气勘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落实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预算油气储量的大小。
油气储量计算非常重要,它是综合评价油气田勘探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确定油田建设规模和国家投资的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算准油气储量。
为了准确地计算油气储量,我们必须全面掌握油气田的地质情况,以大量可靠的资料为依据,只有第一性资料齐全准确,间接资料充分,才能取得可靠的储量计算成果,来客观地反映地下油气资源量。
但是,由于地质,工艺技术方面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地下储量都能全部被开采出来。
所以,油气储量可分两种: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一般讲油田储量的多少指的是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Qoi):储集层内,呈原始状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是一个地质-物理概念。
可采储量(Qr):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地质储量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它是用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的:Qr = Qoi·η(采收率:η = Qr/ Qoi × 100%)Qr是一个地质-工程-经济的综合概念。
表内储量: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转变为表内储量。
油气田投入开发后,需计算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第一节工业油气流标准为了评价油气田,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口井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最低油气产量。
据此可判断油、气井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高于这一标准,具工业开采价值;低于这一标准,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一、确定原则这是一个经济指标,是以单井日产量为标准,通过成本核算来确定的。
例如:某油田从开始钻井到钻完第一批生产井为止,算出总的投资额及总进尺,以总的投资额为成本,算出每米成本费,然后对不同井深的井算出单井成本费,再按当时的原油价格,要求十年回收成本应有的油气产量,从而计算出每天应有的油气产量(日产量),即为最低工业油气流标准。
§3—3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确定含油边界的方法
• ①首先依据油水过渡带取心资料,通过 岩心出筒时的观察就可以大致确定油水 界面的深度位置。 • A、油层的岩心特征:含油饱满,颜色深, 多为深棕色、棕色、棕褐色,油砂染手, 油腻感强,滴水于岩心上,水呈珠滴状、 不浸渗;单层试油结果产油不含水。
确定含油边界的方法
• B、水层的岩心:砂粒干净、色浅、呈灰 白色、灰黄色,滴水于岩心上立即渗入; 试油产水或产水带油花。 • C、油底、水顶之间油水过渡段的岩心: 颜色为浅褐色、浅棕色、砂粒似被水冲 洗过,较干净,无油腻感,滴水到岩心 上,水呈透镜状或膜状,水慢慢渗入岩 心内;试油为油水同出或产油含水。
地面体积之比,称原油体积系数。 地面体积之比,称原油体积系数。原
油的体积系数一般都大于1,高者常达1.4-----1.5以上。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式
• 将地下油气体积 AhφSoi 除以原油的原始 体积系数 Boi ,我们就可以得到油气的地 面体积N,为:AhφSoi/Boi • 将石油的地面体积乘以原油密度ρO, • 即可得到石油的质量N’,为: • AhφSoiρo/ Boi
确定含油边界的方法
• 如果是钻井液水、地面水、注入水,则这两项 指标均低,氯离子含量只有几百,总矿化度为 2000~3000mg/L,而且几次取样数值不稳定, 含水量的变化也大。 • 通过对水分析资料的研究,肯定是钻井液水、 通过对水分析资料的研究,肯定是钻井液水、 地面水、注入水时,证明所试层不含水, 地面水、注入水时,证明所试层不含水,为油 可定油底(油层底界) 如果为地层水, 层,可定油底(油层底界)。如果为地层水, 即使含量低,也不能定油底, 即使含量低,也不能定油底,应属于油水过渡 段。
确定含油边界的方法
第11章 石油与天然气储量计算
其它相关概念
● 采收率(ER)--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
受油层条件、流体性质、采油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
ER
NR N
N--石油地质储量,104t; NR--可采储量,104t; ER--采收率,小数。
推测可采 资源量
不可采量
预测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探明地质储量
1、原地量分类
三、油气资源和储量的分类
⑴ 总原地资源量--指根据不同勘探阶段所提供的地质、 地球物理与分析化验等资料,经综合分析,采用针对 性方法估算出的已发现和未发现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 的油、气总量。
包括: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和 地质储量。
30.0
5000
50000
3000<h≤4000 5.0
50.0
10000
100000
h>4000
10.0
20000
三、油气资源和储量的分类
1、原地量分类 2、可采量分类 3、储量状态分类
1、原地量分类 总原地资源量
未发现原 地资源量
地质储量
潜在 原地 资源量
潜在可采 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推测 原地 资源量
第十一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第三节 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第十一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一、相关术语
★★
二、工业油气流标准
★★
三、分级和分类
★★
四、油气储量的综合评价
一、相关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圈定含油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油水边界 含油边界 岩性边界
断层边界
基本概念 油水边界的确定 岩性边界的确定
教材P277
(1)基本概念
油水边界:油层顶(底)面与油水接触面的交线。 油水接触面:油藏在垂直方向油与水的分界面。
界面以上产纯油,界面以下油水同出 或产纯水。
•外含油边界: ----油层顶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1)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岩心法(定性分析): 含水部分:颜色浅,灰白色,不含油或微含油; 油层部分:颜色深,黄褐色或棕褐色,含油饱满; 气层岩心:颜色虽浅,但具浓厚的芳香味。
教材P277-278
测井法:解释油层、水层、油水同层 试油:油层、水层、油水同层 综合方法:
教材P278
A----含油面积, km2;
h----平均有效厚度, m;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教材P276
Swi ----平均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o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Boi ----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地面原油脱气体积变小
(地下原油体积与地面标准条件下原油体积之比)
•地层原油中的原始溶解气地质储量:
根据油水边界、断层 圈定含油面积
教材P282
•岩性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复合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断层边界
教材P282
a--透镜状油藏;b--地层尖灭油藏; 1--构造等高线;2--内油水边界; 3--外油水边界;4--含油边界线; 5--含油面积;6--试油结果。
(2)油水边界的确定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水界面;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一般数值? 理想气体?
(2)凝析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 凝析气藏特点: 在地层条件下,天然气和凝析油呈单一 气相状态,并符合逆凝析规律。 凝析油:汽油及密度大于汽油但小于0.786g/cm3 的其它馏分的混合物。 开采时,同时采出天然气和凝析油。
教材P301
凝析气藏中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Gc = Gfg fg = ng/(ng + no)
教材P302
二、 储量参数的确定
N = 100A ·h ·(1-Swi)o/Boi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有效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原油密度 原油体积系数 天然气体积系数
教材P276
N = 100A ·h ·(1-Swi)o/Boi
1. 含油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第五章) 教材P277-278
确定油水边界图
2)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水界面
•测井解释不同深度的含水饱和度 •综合成一条油藏毛管压力曲线 •试油确定含油饱和度下限值 •根据含油饱和度下限值确定油水界面
教材P279
50%含水饱和度 1684m油水界面
埕北油田实例
3)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已知油井井底深度 油井地层压力 原油密度
G = 0.01A ·h ·(1-Swi)Tsc ·pi / (T ·Psc ·Zi)
原始气体偏差系数( Zi ) 天然气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实际
占有体积与相同条件下作为理想气体所 占 的体积之比。
确定方法:天然气样品测定偏差系数; 根据气体组分确定偏差系数; 利用气体相对密度确定偏差系数。
教材P301
第二节 油、气储量计算的容积法
静 容积法 态 类比法 法 概率法
物质平衡法 动 压降法 态 产量递减曲线法 法 水驱特征曲线法
矿场不稳定试井法
教材P275
一、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1.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原始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公式
N = 100A ·h ·(1-
Swi)o/Boi 式中,N ----石油地质储量,104t;
•内含油边界: ----油层底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含油部分的纯含油区)
教材P277
垂向油水过渡带
•实际的油水界面不是一个整齐的、油水截然 分开的界面。
•界面处储层质量的差异, 可形成凹凸不平的油水
界面。
束缚水饱和度
100%含水饱和度
教材P277
•背斜油藏:
根据油水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断层油藏
已知水井井底深度 水井地层压力 地层水密度
正常油藏压力系统
求: How
原理: 水井井底压力 =油井井底压力 + 油柱压力+水柱压力
教材P279
P = h g
Pw = po + (How -Ho)go /1000 + [H - (How - Ho)]gw/1000
Gs = 10-4 N ·Rsi 式中,Gs ----溶解气的地质储量,108m3;
Rsi ----原始溶解气油比,m3/t。
教材P276
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1)纯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
G = 0.01A ·h ·(1-Swi) / Bgi = 0.01A ·h ·(1-Swi)Tsc ·pi / (T ·Psc ·Zi)
o ----凝析油的相对密度; Mo ----凝析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由经验关系式确定:
教材P302
Mo =44.29 o /(1.03- o)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Nc = 10-4Gc/GOR 式中 Nc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104m3
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OR ----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 m3/ m3
= GOR / ( GOR + 24056o/Mo)
式中 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凝析气藏的总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fg----天然气的摩尔分数; ng ----天然气的摩尔数, kmol; no ----凝析油的摩尔数, kmpl; GOR ----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 m3/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