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 第1章
(完整版)接入网技术题库
《接入网技术》习题集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一、填空题1、按照现代网络功能模块划分,可以把整个电信网分成 、 和 。
2、接入网由三个接口界定,这三个接口分别是 、 和 。
3、接入网是由 部门制定的,其中G.902定义的是 接入网标准。
4、接入网的技术类型可以分为 和 ,其中有线接入网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 和 三大类。
5、UTP 双绞网线的接口标准是 ,而电话线的接口标准是 。
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用户驻地网(CPN )的是( )A 、基于SDH 的干线光纤传输网B 、基于软交换平台的交换网C 、基于七号信令的信令网D 、基于IPv6的某企业内部局域网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现代电信网络分成三个功能模块,这三个模块是( )A 、信令网、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B 、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C 、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D 、移动通信网、固定电话网和计算机网络3、下面对接入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N 的中文意思是接入网B 、接入网的管理功能通过业务结点接口Q3与管理网连接C 、接入网的网络侧通过SNI 接口与业务结点连接D 、接入网的通俗理解是“Last mile ”或“First mile ”,其中“First mile ”指的是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的最初一公里。
4、下列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建网成本最高的是( ),网络可靠性最低的是( )。
A 、星型网B 、网型网C 、环型网D 、复合型网三、简答题。
以PSTN 中用户接入网为例,画出接入网的物理结构。
第四章 有线窄带接入技术一、填空题1、“一线通”是中国电信推出的ISDN 业务,ISDN 主要提供两种基本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这两种接口分别为:基本速率接口BRI ,结构为 ,其中的B 信道速率为 ,D 信道速率为 ;基群速率接口PRI ,结构为 ,其中的B 信道速率为 ,D 信道速率为 。
2、"一线通"业务中,ISDN 的2个B 信道可以合并成一个信道,以达到高速访问因特网的目的,它上网的最高速率可达 。
接入网第一章
考核 方式 (kǎohé)
• 平时成绩+论文/考试 • 具体(jùtǐ)接入技术的应用背景、技术基础、
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优缺点等。 • 论文包括基本技术原理、最新进展、横 纵向比较、自己观点等。 • 讲解、答疑、讨论
第四页,共二百零一页。
几个(jǐ ɡè)基本知识
第三十二页,共二百零一页。
在目前的电信网中,电话网是规模(guīmó)最大的电信网,其发 展已经历了一百多年。该网络的结构是以电话业务为传送对 象而设计的。因此,电话网是最适于话音信号传输的网络。
第三十三页,共二百零一页。
当然,电话网也可以作为一些非话业务的传送平台,但所传送的非话 业务必须与话音业务兼容。显然,对于非话业务,电话网并不是理想 的网络。而对于某些(mǒu xiē)业务(如视像)的传送,电话网则更是 无能为力。
进而实现“三网合一”。
第十二页,共二百零一页。
• 电信网是为众多用户服务的多个点到点的电信系 统的集合。它是将多个点到点的电信系统通过交 换设备或交叉连接(liánjiē)设备按一定的网络拓扑结 构集合在一起而构成的。
第十三页,共二百零一页。
传统网络
图1.1.3示出传统电信网的结构(jiégòu)摸型。由图可知,构成传统电
• 1.2 接入网的分类 • 1.3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zōnghé)业务
第七页,共二百零一页。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1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1.接入网的定义
• 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分为公用电信网和 用户(yònghù)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两大块, 其中CPN属用户(yònghù)所有,故通常电信网指公用电信网部分。
接入网技术论文
接入网技术第一章接入网介绍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
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某种业务网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设施。
接入网的概念来自电话业务网。
现代接入网的特点表现为综合业务的接入,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
一般来讲,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以及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所以说接入网实际就是完成用户终端/网络与业务节点的连接。
早期的电信网只能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的服务这样每个用户到交换局必须要有一对金属线相连接,这时的用户接入网就是由许多连接到各不同服务区的金属电缆所组成。
这种接入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线组成在实际的配置中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防止因电缆线对的损坏而影响通信通常在配置这三种电缆时应使主干电缆的线对数大于配线电缆的线对数配线电缆的线对数大于用户电缆的线对数用户电缆的线对数应大于实际的用户数。
但是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交换不再仅仅停留在话音业务上而要求有图像数据高清晰度电视等的综合数字业务的交流目前电信运营部门已有提供这类综合数字业务服务的能力而作为连接交换网到用户的接入网却停留在对绞线铜缆的结构上这种对绞线铜缆的工作频带窄显然不能满足上述的综合数字业务接入的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入网造成通信发展的“瓶颈”效应的含义之一,另一个“瓶颈”效应的含义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话音业务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要求装电话的用户很多而电信运营部门装有大量的程控交换机即有足够多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对绞线铜缆敷设有困难跟不上这种发展使用户线(即接入网)的容量大大欠缺出现了有号无线的现象。
所以这就使得接入网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驱动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
第二章接入网技术2.1 接入网技术介绍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信息的类型来分可分为话音接入网技术窄带业务接入网技术宽带业务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方式来分大致可分为1. 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3. 光纤/对绞线铜缆混合接入网技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FTTC、FTTB、FTTO 等技术)4. 光纤接入网技术(FTTH)5. 无线接入网技术按照通信技术中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有线接入网技术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中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光纤同轴电缆混(HFC)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技术课程PPT课件
2277
2021
1.5 网络融合
1.5.1 传统的网络(三网)
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 互联网
1.5.2 网络融合的必然和必要
2288
2021
1.5.1 传统的网络
传统的网络是指:
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数据网
电话网
专为电话业务优化设计 点对点、双向、交互式、严格时延,电路交换,
3kHz模拟信号
连接用户终端到电话接入端局
由各种线缆及其附属设施构成 称为本地环路、用户线路
Local loop, Subscriber line
仅仅是一种专用设施
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程控交换机
1177
2021
1.3.2 接入网概念的提出
英国电信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英国电信BT(Britain telecommunication)
为一公里。
一台设备或 是一个网络
99
接入网
核心网
2021
1.1.3 接入网面临的问题
接入环境多样、差异极大
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提供最佳接入方式?
不同接入用户接入需求差异大
如:个人用户和集团用户差异 如何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服务?
运营和接入管理是难题
如何有效控制用户的接入? 如何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你能学到什么?
接入网的体系结构 主流接入网的技术原理 各种接入网的应用与发展 分析和组建接入网的基本技能
44
2021
接入网技术
第1章 绪论
5
2021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接入网? ✓1.2 接入网市场现状
1.3 接入网的产生
✓ 1.4 推动接入网发展的因素 ✓ 1.5 网络融合
接入网技术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最新
用户与端局距离较近情况下,以原有铜质导线线路为主,采用新型设备,挖掘潜力,实现新业务的接入
新设光缆尽可能向用户靠近,经同轴或对称电缆分配给用户,采用渐进的光缆化方式
全光化的实现,包括光缆到家庭等多种形式
实现接入网宽带传输技术措施
以无线接入为辅,对有线线路难以敷设的地区进行补充,突出其灵活、快捷的特色
PON
*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1.1-1.2 基本概念 发展历程
*
理解定义与定界 掌握功能与接口 理解接入类型 了解接入网管理
目的 要求
接入网定义定界 接入网功能结构
重难点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
业务节点接口(SNI)
业务节点节点类型 ①仅支持一种专用接入类型。 ②支持多种接入类型,支持相同的接入承载能力。 ③支持多种接入类型,支持不同的接入承载能力。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口(V接口)。 ITU-T开发和规范的综合接入V接口(V5.1和V5.2) 业务节点业务类型:本地交换机、IP选路器租用线,或者特定配置下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
用户线系统特点
从传统电信网的角度看: 用户线附属于Z接口,完成电话业务的传输和分配任务。用户线的管理和维护在交换机侧完成。用户线系统在功能上、概念上不属于整个电信网的核心部分,只是网络的附属部分。
从网络角度看: 用户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形,接口为Z接口,传输技术为音频实线传输;
*
AN系统管理功能(SMF)
作用:对UPF、SPF、CF和TF功能进行管理,如配置、运行、维护等等,进而通过UNI与SNI来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 功能:配置和控制。 业务协调。 故障检测与指示。 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的采集。 安全控制。 通过SNI协调UPF和SN的时限管理与运行要求 资源管理。
接入网技术--原理与设备应用
统的硬件系统。
所谓拓扑,即网络的形状、网络节点和传输线路的几何排列,用来反映电信设备物理上的连 接性,拓扑结构直接决定网络的效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电信网拓扑结构是描述通信设备间、通信设备与终端间邻接关系的连通图。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网状网、星状网、复合网、环状网、总线网、蜂窝网等形式。
(1)网状网 网状网又称为点点相连制,网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有直达链路相连接,在通信建立的过程
本地交换机成为各用户业务的枢纽点,所以星状 拓扑又称为枢纽型拓扑。
例1-2 接入网中的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适用于单向广播网络,如传统的有 线电视网CATV网络就采用了这种拓扑结构,近年 来发展迅速的光接入网也常常采用这种结构。树 状接入网的结构如图1-9所示。
图1-9 树状拓扑结构
(3)复合网 复合网又称为辐射汇接网,是以星状
接入网技术 -----原理与设备应用
Chapter 1 第1章 通信网概述 目录/Contents
1.1 通信网的结构
1.2 通信网的发展
1.3 三网融合
本章教学说明 重点介绍电信系统构成、通信网拓扑结构,建立电信网的整体框架
简要介绍三网融合的背景及发展
概括介绍通信网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本章内容
话网络则通过电信级网关与网络相连。
整个网络可以分为边缘层和核心层。 边缘层面向用户,负责提供各种中低速接口,汇集业务,提供服务,增加效益。
核心层面向边缘层,为边缘层产生的业务流量提供高效可用的信号复用、传送、交换和选路,
使网络的结构简单、成本降低、提高效率,但是核心层对于业务是透明的。 核心层的骨干业务接点目前多采用数据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组成,处于边缘层的各类电信业务 网通过各类接入网关接入到核心网。
接入网--pon技术
接入网--pon技术接入网-PON技术中国电信维护岗位技能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目录第1章 PON拓扑结构 (5)1.1基本拓扑结构 (5)1.2性能比较 (6)第2章 PON的双向传输技术 (8)2. 1 光时分多址(OTDMA) (8)2. 2光波分多址(OWDMA) (8)2. 3光码分多址(OCDMA) (9)2. 4光副载波多址(OSCMA) (9)第3章 PON的双向复用技术 (10)3.1光波分复用(OWDM)技术 (10)3.2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 (11)3.3光码分复用(OCDM)技术 (11)3.4光频分复用(OFDM)技术 (11)3.5光副载波复用(OSCM)技术 (11)3.6光空分复用(OSDM)技术 (12)3.7时间压缩复用(TCM)技术 (12)第4章 PON功能结构 (13)4.1光线路终端(OLT)的功能结构 (13)4.2光网络单元(ONU)的功能结构 (13)4.3光配线网(ODN)的功能结构 (13)4.4操作管理维护功能 (14)4.5光接入网(OAN)基本性能 (14)第5章 PON技术应用 (15)5.1 PON组网应用 (15)5.2 波分复用PON技术应用 (15)5.3 10G PON技术应用 (16)5.4 EPON技术特点及网络结构 (18)5.5 EPON传输原理及帧结构 (20)5.6 EPON光路波长分配 (21)5.7 EPON关键技术 (21)第6章 GPON技术 (24)6.1 两大PON技术:GPON和EPON (24)6.2 GPON与EPON的比较 (24)6.3 为什么选择GPON (26)6.4 GPON网络基本性能参数 (27)6.5 GPON标准协议 (28)6.6 GPON原理 (29)6.7 GPON的基本协议概念- T-CONT (29)6.8 GPON的基本协议概念-DBA (32)6.9 GPON的基本协议概念-Gemport (36)6.10 GPON的基本协议概念-流 (37)6.11 GPON的基本协议概念-Flow control (38)6.12 GPON中的QOS处理 (40)6.13 GPON网络保护方式 (41)第1章 PON拓扑结构1.1基本拓扑结构光接入网(OAN)的拓扑结构取决于光配线网(ODN)的结构。
接入技术完整版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接入网技术1-3 章习题解答第一章:网络演进与法规制约一、判断题1、接入网最初的原型是用户环路,仅仅是一种专用设施,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控交换机。
(∨)2、接入网的竞争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3、传统的三网指的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是必然趋势。
(∨)二、选择题(说明:本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答案至少有一个。
)1、“最后一公里”可理解为(A )A: 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接入部分B: 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距离为1 公里C: 数字用户线为1 公里D: 数字用户线为1 公里2、“fist mile”可理解为(AC )A: 用户端到局端之间的接入部分B: 用户端到局端之间的距离为一公里C: 对接入网的形象称呼D: 专指数字用户线部分三、填空题1、last mile 和first mile 都是对接入网的称呼,表示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的接入部分。
2、接入网是将用户设备_连接到核心网的网络。
接入网可以只连接一台具体的用户设备,也可以连接由多台用户设备组成的用户驻地网_。
3、AN 的英文全称是Access Network ,对应的中文名称是接入网。
4、现代通信网络的两大基本部件是核心网和接入网。
5、接入网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运营商的竞争。
6、接入网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电信BT 提出的。
7、制定接入网标准的机构是ITU-T 。
迄今已制定了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名称分别是和G.902 和Y.1231 。
四、问答题1、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①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
②挑战主要体现在:a、争抢用户,满足多业务需求;b、提高服务质量;c、提供新业务;d、发展各种宽带接入技术;e、可能会被淘汰。
③机会主要体现在:a、给新运营商带来契机;b、庞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
带接入网技术第一章接入网基础
有源光网络技术,在光分配网络ODN 中使用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
混合接入技术
FTTx+DSL技术
将光纤敷设到靠近用户的地方,然后通过DSL技 术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FTTx+HFC技术
将光纤敷设到靠近用户的地方,然后通过HFC 技术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FTTx+以太网技术
将光纤敷设到靠近用户的地方,然后通过以太网技术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第一阶段
以铜缆为主要传输媒介的电话网接入时代。在这个阶段, 电话网是主要的通信方式,铜缆是主要的传输媒介。
第二阶段
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介的宽带接入时代。在这个阶段,随 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光纤逐渐取代了铜缆成为主要的传输媒介。
第三阶段
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主要传输媒介的移动接入时代。在这个 阶段,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应用
SDN和NFV技术使得网络更加灵活、可编程,提高了接入网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
光纤接入网以其高带宽、低损耗的特性成为未来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同时也面临着建设和维护 成本高的挑战。
无线接入技术的创新
无线接入技术不断演进,如Wi-Fi 6、5G毫米波等,为接入网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但也需 要解决干扰和安全问ON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PON技术,采用IEEE 802.3ah标准。EPON系统具有高速率、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适 用于宽带接入、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等场景。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GPON是一种更高速率的PON技术,采用ITU-T G.984标准。GPON系统具有更高的带宽、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丰富 的业务支持能力,适用于高清视频、大型企业和高端数据中心等场景。
第1章 接入网技术概述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1 接入网的定义
用户驻地网 接入网
核心网
接入网
用户驻地网
从图1-1中可以看出,接入网位于用户驻地网和 核心网之间,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用户可靠地接入到 核心网,向用户透明地提供各种电信业务。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1 接入网的定义
1975年,英国电信(Britain Telecommunication, BT)在CCITT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接入网组网的概念, 以降低接入段线路的投资,这种观点得到了电信专家 和学者们的认同,1979年CCITT以远端用户集线器 (Remote Subscriber Concentrator,RSC)命名这 类设备,并进行了框架性的描述,从此,接入网正式 诞生。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2 接入网的发展简史:早期形成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至今有一百多年 历史了。 从那时开始,电话用户环路采用双绞线 作为传输介质,一直沿用到现在。 电话用户环路、局用主配线架和集中供 电电源,这些线路和设备标志着接入网开始形 成。
电信接入网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 当初,这仅仅是指电话局连接到用户终端的各种线缆 及其附属设备,在电话通信网中,通常把这些线缆设 施称为用户线、本地环路等。长期以来,这些用户线 不仅只是电话网接入用户的专用设施,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期内甚至成为某些特定电话交换机的专用设施。 这种封闭的情况增加了维护的复杂性,增加了网络建 设和升级的成本,阻碍了技术的发展。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4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4. 传送功能(Transmission Function,TF) 传送功能为接入网中的不同地点之间的公共承载 通路提供传输通道,并进行所用传输介质的适配。其 主要功能包括: ① 复用功能 ② 交叉连接功能(包括疏导和配置) ③ 管理功能 ④ 物理媒介功能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什么是接入网呢? ➢ 接入网英文单词缩写为AN(Access Network)
接入网
核心网
➢接入网通俗理解是将用户连接到核心网的网络 ➢用户可以只是一台设备,也可以是多台设备组成的网 络(驻地网CPN) ➢用户通过接入网使用核心网的业务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
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进程
➢ 英国电信1975年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 1979年ITU-T开始着手制定接入网的标准 ➢ 1995年11月,第1个接入网的标准G.902出台
基于电信网的接入网 接入网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出现
➢ 2000年11月,第2个接入网的标准Y.1231出台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的俗称 Last mail(最后一英里) 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 First mail(最初一英里) 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注意:“一公里”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并非实际 距离为一公里。
1.2 接入网的标准
➢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标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电信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 接入网组成
接入网是由线缆装置、传输设备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 统。
➢ 接入网目的
接入网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 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的。
➢ 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接口。
电信管理网(TMN)是收集、处理、传送和存储有 关电信网操作维护和管理信息的一种综合手段,可以提供 一系列管理功能,对电信网实施管理控制。
接入网技术概述
1、星型结构
含义: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中有一个特殊点 (即枢纽点)与其他所有点直接相连,而其余点之间 互相不能直接相连时,就构成了星型结构,又称单星 型或大星型结构 (见图1.5) 。
什么是电信网?
电信网是为众多用户服务的多 个点到点的电信系统集合,它是将 多个点到点的电信系统通过交换系 统按一定网络拓扑结构集合在一起 而构成。
一、传统电信网的划分:
长途网
公用电信网 电信网
市话中继网 农话网
专用网
用户网
电信网
核心网-- 长途网
中继网
接入网
UNI
SNI
SNI
UNI
用户驻
接入
核心
特点:诸如与原有网络和管道的兼容性、保密性、故 障定位容易、用户设备较简单、成本高。很适于传输 距离较远、用户密度较高的企事业用户和住宅居民用 户区。
端局
远端节点 RN/RT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图1.6 双星型结构
3、总线结构(链型或T型结构)
含义: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串联起来并使首末两个 点开放时就形成了链型结构,当中间各个点可以上 下业务时理网 (TMN)
用户终端或 用户驻地网 (CPN)
用户网络 接口UNI
Q3
Q3
业务节点 接口SNI
接入网(AN)
业务节点(SN)
图1.2 接入网的定界
接入网的接口
①用户—网络接口UNI 位于用户侧,原则上用户端口功能仅与一个SNI
通过指配功能建立固定联系,采用ATM方式的单个 UNI可以支持多种逻辑接入,其中每种逻辑接入经 由一个SNI连至不同的SN;共享式UNI是指一个UNI 可以支持多个业务节点,实现多个逻辑接入。
教学课件 《接入网技术 》田文博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2)UNI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接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 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但接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在现有 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3)Q3接口 Q3接口为TMN(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各部分相
连的标准接口。统一协调管理不同的网元,接入网的管 理不但要完成接入网各功能块的管理,而且要附加完成 用户线的测试和故障定位。
接入网按照接入业务的速率不同可以分为窄带接入网和 宽带接入网。 对于宽带接入网,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定义。宽带与
窄带的一般划分标准是用户网络接口上的速率,用户 网络接口上的最大接入速率超过2Mbit/s的用户接入称 为宽带接入。 窄带接入网与宽带接入网更本质的区别是对信息的传 送方式不同。窄带接入网基于电路方式传送业务,宽 带接入网则以分组方式传送业务。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 高速骨干传输网和大型中心交换节点构成。 •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泛指用户网络接口
(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间实现传送承载 功能的实体网络。 • 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一般是 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通 常在一个楼房内),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 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 进入接入网。
《接入网技术与应用》课件第1章
第1章 接入网概论
总之,尽管国际上的划分方法和叫法尚未完全统一,但本书 中的划分方法和叫法是前后统一的,即将市话端局以上的部 分称为核心网或转接网,而将市话端局以下至用户部分称为 (用户)接入网。鉴于交换机的远端模块和光纤用户环路设备、 带V5接口的接入网设备在技术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结构上的相似性,从 便于理解和维护的角度出发,将端局至用户之间的部分统称 为接入网,不再计较是否包含远端业务单元(Remote Service Unit, RSU),也将其划入接入网的范围。
第1章 接入网概论 图1-2 接入网的界定
第1章 接入网概论
我们可以将接入网看做市话端局(CO)或远端交换模块 (RSU)与用户之间的部分,主要完成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 功能,一般不含交换功能。在历史上,这一部分被称为本地 网(Local Network),意译为用户网,也有人称其为本地环路 或用户环路,其定义和范畴比较混乱,即便在ITU内部,不 同的研究组和出版物也往往有不同的定义。然而,多数国家 的所谓本地网概念采用的是ITU-T第13和第15研究组所采用 的划分方法,即指市话端局或远端交换单元(RSU)至用户终 端之间的部分,通常不含市话端局与RSU之间的部分。这一 划分原则为ITU-T G.902定义的接入网概念所确认,它适用 于所有的业务和技术。接入网独立于交换机,但并不限定于 电话网。本书将着重讨论电话网环境下的接入网,也将以相 当篇幅介绍其它非电话网环境下的接入网。
第1章 接入网概论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数字传输技术为接入网面貌的根本 改观提供了契机。在20世纪70年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技术进入实用化,但当时一次群速率 (2 Mb/s)的经济传输距离大约为20~25 km,仍不适用于接入 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0 典型的铜线接入网系统
由交接箱开始经较小线径较小对数的配线电
缆(每组几十对)连至分线盒。
由分线盒开始通常是若干单对或双对双绞线 直 接 与 用 户 终 端 处 的 网 路 接 口 ( Network Interface,NI)相连,用户引入线为用户专用, NI为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分界点。
1.2.3 混合接入网
混合接入网是指接入网的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和同轴电缆混合组成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光
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方式、交换型数字视
像(Switched Digital Video,SDV)方式以及综 合数字通信和视像(Integrat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Video,IDV)方式。
1.星型结构
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中有一个特殊点 (即枢纽点)与其他所有点直接相连,而 其余点之间不能直接相连时,就构成了星 型结构,又称单星型或大星型结构。
2.双星型结构
在光纤接入网环境中,将传统电缆接
入网的交接箱换成远端节点或远端设备
(Remote Node/Remote Terminal,
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2 接入网的分类
1.3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1.1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1.接入网的定义
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分为公 用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两大块,其中CPN属用户所有, 故通常电信网指公用电信网部分。公用电信网又 可划分为三部分,即:长途网(长途端局以上部 分)、中继网(即长途端局与市话局之间以及市 话局之间的部分)和接入网(即端局至用户之间 的部分)。
根据接入网框架结构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
重要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 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 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 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 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 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 系统(简称网管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 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
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二、主要功能
如图1.4所示,接入网主要有5项功能,即用
户口功能(User Port Function,UPF)、业务口
功能(Service Port Function,SPF)、核心功能
(Core Function,CF)、传送功能(Transfort Function,TF)和AN系统管理功能(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SMF)。
RN/RT),将馈线电缆改用光缆后即成为
双星型结构,有人称之为分布式星型结构。
3.总线结构(链型或T型结构)
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串联起来并使首末两个
点开放时就形成了链型结构;当中间各个点可以
有上下业务时又称为总线结构,也称为T型结构
(如图1.7所示)。
图1.7 总线结构
4.环型结构
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串联起来,
3.核心功能(CF)
(1)接入承载通路处理。
(2)承载通路集中。
(3)信令和分组信息复用。
(4)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模拟。
(5)管理和控制功能。
4.传送功能(TF)
(1)复用功能。 (2)交叉连接功能(包括疏导和配置)。 (3)管理功能。 (4)物理媒介功能。
5.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
铜线用户环路的作用是把用户话机连接到电
话局的交换机上。
1.2.2 光纤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或称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 并利用光波作为光载波传送信号的接入网,泛指 本地交换机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
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
图1.4 接入网功能结构
1.用户口功能(UPF)
(1)终结UNI功能。 (2)A/D转换和信令转换。 (3)UNI的激活/去激活。 (4)处理UNI承载通路/容量。 (5)UNI的测试和UPF的维护。 (6)管理和控制功能。
2.业务口功能(SPF)
(1)终结SNI功能。
(2)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以及 操作需要映射进核心功能。 (3)特定SNI所需要的协议映射。 (4)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5)管理和控制功能。
1.2.4 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是以无线电技术(包括移
动通信、无绳电话、微波及卫星通信等)
为传输手段,连接起端局至用户间的通信
网。
一、无线接入网的一般结构
由于无线接入技术比传统的有线接入技术提 供更多的自由度,因而,无线接入网结构要比传 统的有线接入网结构简单得多,下面介绍无线接 入网的一般结构。
移动通信网接入公用固定通信网主要 有用户线接入、市话中继线接入和移动电 话汇接中心接入三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 移动电话汇接中心方式实现移动通信网与 固定通信网的连接和联网互通。
二、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结构的
比较
如果将无线接入作为代替有线接入的手段, 那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代替相应有线接入 的任何一部分乃至全部,下面分别讨论不同的应 用情况。
而且首尾相连,没有任何点开放时就
形成了环型结构(如图1.8所示)。
图1.8 环型结构
5.树型结构
传统的有线电视(Cable
TeleVision/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CATV)网往往采用树型
-分支结构,很适于单向广播式业务。
1.2 接入网的分类
接入网通常是按其所用传输 介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
(2)采用CDMA技术:把来自 用户的上行频道信号进行码分多址 (CDMA)方式扩频编码,使各用户 虽然共用5~42MHz频谱,但彼此用 相应的不同编码来区分。
二、交换型数字视像(SDV)方式
HFC接入网主要是为住宅用户提供视像(以
模拟视像业务为主)宽带业务的一种接入网方式,
特别适合于单向、模拟的有线电视传送。
2.接入网的定界
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 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ervice Node, 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 面则经Q3 接口与电信管理网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相连。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 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 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 点等。
(1)配置和控制。 (2)指配协调。 (3)故障检测和指示。 (4)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 (5)安全控制。 (6)协调UPF和SN(经SNI)的即时管理 和操作功能。 (7)资源管理。
1.1.3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组成网络的物理 的或逻辑的布局形状和结构构成,可以进 一步分为物理配置结构和逻辑配置结构。 物理配置结构指实际网络节点和传输链路 的布局或几何排列,反映了网络的物理形 状和物理上的连接性。
(2)从光节点到住户这段同轴电缆通道,其 上行回传信号要选择适当的频段。
(1)频率搬移方法:比如接往同 一光节点的4个分路,每个分路用户回 传信号都是5~42MHz时,则除了其 中一个分路的频谱为5~42MHz外, 其他三个分路频谱可以分别为50~ 100MHz,100~150MHz和150~ 200MHz。
OLT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与本 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ODN与用 户侧的ONU通信。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 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任务。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直接的或远 端的用户侧接口,处于ODN的用户侧。ONU的 主要功能是终结来自ODN的光纤,处理光信号, 并为多个小企事业用户和居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
三、综合数字通信和视像( IDV)
方式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国际上新开发的SDV技 术是将电信、视像数字传输和视像模拟传输综合 在一起,这既保持了数字传输质量高的优点,又 保留了当前视像以模拟传输的现实情况,还可能 适应将来交互式数字化视像发展,并具有交换等 多种功能,是一种比较先进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技术。
个交换区。
1.3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
一、普通电话业务(POTS)的接入
接入网提供普通电话(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POTS)接口,它既可支持模拟用户, 又可以支持用户交换机的接入,(如图1.20所
示),同时还支持虚拟用户交换机(Centrex)及
CID等新业务。
1.代替引入线
最保守的应用是用无线接入代替有线接入中 的引入线部分,如图1.17所示。
图1.17 无线代替引入线的结构
2.代替配线和引入线
一种有效的应用是用无线接入代替有 线接入中的配线和引入线,如图1.18所示。 此时无线基站将设置在传统交接箱的位置, 也就是数字环路载波(DLC)系统的远端 设备所设置的位置,这种应用方案可以称 之为无线DLC。
1.2.1 铜线接入网
如图1.10所示的是一个典型的铜线接入网系 统——市内铜缆用户环。图中,端局与交接箱之 间可以有远端交换模块(Remote Switching Unit, RSU)或远端(Remote Terminal,RT)。
端局本地交换机的主配线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MDF)经大线径、大对数 的馈线电缆(数百~数千对)连至分路点转向不 同方向。
图1.20 POTS业务的接入
二 、 综 合 业 务 数 字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