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合集下载

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

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

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1.卫生间面积与布局:根据国家标准,卫生间的最小面积应为1.8平方米,而实际使用面积应不小于2.5平方米。

合理的卫生间布局应考虑到卫生间设备的摆放、使用者的活动空间以及卫生间门的开启方向。

一般来说,卫生间应设置在房屋的内部或者靠近外墙处,并尽量避免与厨房等相邻,以防异味和湿气扩散。

2.台盆、马桶和淋浴间的设置:台盆、马桶和淋浴间是卫生间的三个主要设备,其设置和布局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

对于台盆的高度,应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要求,一般为0.8-0.85米。

马桶与台盆的距离应不小于0.4米,以保证使用者坐厕的舒适度。

淋浴间的尺寸一般不小于0.8×0.8米,并应安装合适的防水措施,以防止漏水。

3.卫生间门的开启方向:卫生间门的开启方向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家具或者设备的冲突,以方便进出。

一般来说,卫生间门应向外开启,并且其开启的方向不应遮挡其他房间的门或者通道。

4.卫生间的通风和换气:为了保持卫生间空气的新鲜和干燥,卫生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换气系统。

通风口的设置应考虑到潮湿空气的排除,同时还要保证通风口的位置不会影响到其他房间的空气流通。

5.卫生间的照明和电气设备:卫生间的照明应充分明亮,并且照明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防止任何电气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尽量不与水源或者湿度较高的地方接触,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6.卫生间的防滑措施:卫生间的地面应采取防滑处理,以防止用户在使用卫生间时滑倒。

常见的防滑措施包括使用防滑地砖、安装防滑垫和在地面上设置防滑条等。

7.卫生间配件的设置:卫生间应设置合适的配件,如浴巾架、纸巾盒等。

这些配件的布置应方便使用者,并且要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住宅卫生间的布置与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通过合理的卫生间布局、设备设置、通风换气、照明电气、防滑措施和配件设置,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够保障卫生间使用时的安全性。

厕所建筑规范

厕所建筑规范

厕所建筑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厕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住宅、公共场所还是工作场所,一个设计合理、符合规范的厕所都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和便利。

那么,什么样的厕所才算是符合规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厕所建筑规范的相关知识。

首先,厕所的位置选择十分重要。

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中,厕所应设置在便于使用且相对隐蔽的位置。

对于公共建筑,如商场、学校、医院等,厕所应均匀分布在各个楼层和区域,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避免距离过远造成不便。

此外,厕所的入口不应直接对着主要通道或重要房间,以保证一定的隐私性。

厕所的面积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般来说,家庭厕所的面积应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和房屋面积来确定,通常不应小于 2 平方米。

而在公共建筑中,根据使用人数的不同,厕所的面积也有所差异。

例如,在商场中,女厕所的面积通常要大于男厕所,因为女性使用厕所的时间相对较长,需求也更高。

在厕所的布局方面,要考虑到人流的走向和使用的便利性。

一般来说,厕所应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包括洗手区、如厕区和储物区等。

洗手区应配备洗手盆、镜子和洗手液等设施,且位置要方便使用。

如厕区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坐便器、蹲便器或小便器,并保证足够的空间供使用者活动。

储物区可以用于存放清洁用品和卫生纸等物品。

厕所的通风和采光也不容忽视。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异味和湿气,保持厕所内的空气清新。

可以通过安装窗户、通风扇或通风管道等方式来实现通风。

采光则可以让厕所更加明亮和舒适,减少压抑感。

如果自然采光不足,应配备足够的人工照明设施,以保证照明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厕所的卫生设施。

坐便器和蹲便器的安装高度和间距都有相应的标准。

坐便器的高度一般在 40 45 厘米之间,以适应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蹲便器的前沿距离墙壁应不小于 55 厘米,以保证使用者有足够的空间。

小便器的安装高度也有规定,一般为 60 厘米左右。

洗手盆的设计也有讲究。

其高度应在 80 85 厘米之间,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卫生间作为一个常用的公共空间,必须符合一定的设计规范和细则,以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和舒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

1.卫生间的布局应合理,确保功能分区明确。

通常包括洗手区、马桶区和淋浴区,每个区域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使用需求,并保持舒适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2.卫生间的入口应宽敞,并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入口应设有自动门或轻便的门,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进入。

3.卫生间内应设有足够的洗手盆和马桶数量,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根据使用人群的性别比例,可以设置男女分开的洗手区域。

4.各个功能区的铺地材料应采用耐磨、抗滑的材质,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地面应倾斜设计,有利于水的排放和防止积水。

5.卫生间内的照明应充足,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周围环境。

光源不宜过亮或过暗,以免造成眩光或阴暗感。

6.卫生间内应设有足够的抓手、扶手等辅助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使用。

这些设施的高度、位置和材质应能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7.卫生间内的卫生纸和肥皂等消耗品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维护和补充。

此外,还应配备卫生间清洁用品,以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和卫生。

8.卫生间内的排水设施应设计合理,确保水的迅速排放,避免堵塞或异味。

排水管道应妥善维护和清洁,以保持畅通。

9.卫生间内的门窗应具备透气和防水功能,以保持卫生间内的空气流通,并防止水汽进入其他区域。

门窗的开启方式应方便使用者,且能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

10.卫生间内的空气通风应充足,以防止异味和细菌滋生。

通风设备的设计应合理,确保风道通畅,并配备过滤装置,以净化空气。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供设计师和相关人员参考。

在实际设计中,还应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

建筑设计规范中的卫生间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中的卫生间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中的卫生间要求卫生间是建筑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卫生间的要求有着清晰的规定,旨在提供一个清洁、安全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卫生间的主要要求。

一、卫生间的位置和布置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卫生间应尽量靠近使用者的活动区域,以方便使用。

在平面布置上,应保证卫生间的进出口与建筑物的主要流线相一致,方便使用者的来往。

同时,卫生间应与其他房间有明确的分隔并设有合适的隔音措施,以确保使用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二、卫生间的尺寸和通风要求卫生间的尺寸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至少应保证一间卫生间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使用者,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人进出、转身和使用卫浴设施。

此外,卫生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排除异味,以提供一个清新的环境。

三、卫生间的卫浴设施和配件要求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卫生间的卫浴设施和配件有着详细的要求。

常见的要求包括:1. 马桶:卫生间中的马桶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保证水冲洗清洁,并提供舒适的坐位和便利的使用方式。

2. 水池:卫生间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水池,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水池应易于清洁、安全使用,并设有足够的空间供人放置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3. 淋浴设施:如果卫生间预留淋浴功能,应确保淋浴区域与其他区域有良好的隔离,且设有防滑地面和合适的排水系统,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舒适。

4. 镜子和照明:卫生间中的镜子应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提供清晰的反射效果。

此外,卫生间应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并进行各种活动。

5. 卫生用品配备:卫生间中应配备足够的卫生用品,如洗手液、纸巾、手纸等,以方便使用者的卫生习惯。

四、卫生间的卫生和清洁要求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卫生间的卫生和清洁要求也有明确的规定。

为确保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卫生间应保持干净、无异味,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卫生间内应设置垃圾桶,方便使用者丢弃废纸等物品,并及时清理垃圾。

建筑施工中的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施工中,卫生间的设计规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卫生间设计不仅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和卫生环境,还与施工的效率和安全相关。

本文将围绕建筑施工中卫生间设计的规范要求展开讨论。

1. 尺寸和布局卫生间的尺寸和布局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

一般而言,卫生间的长度不应小于1.6米,宽度不应小于0.9米。

卫生间的门宽度应为0.85米至0.9米,以方便进出。

同时,卫生间应合理设置洗手盆、马桶和淋浴设备,确保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感。

2. 卫生设备选用在卫生间的设计中,卫生设备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卫生间内的马桶、洗手盆、淋浴设备等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并具备耐用、易清洁的特点。

例如,马桶应选择冲水效果好、排污顺畅的产品,洗手盆应选用材质光滑、易清洁的产品。

此外,卫生设备的安装高度和角度也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3. 通风与排水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是卫生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例如合理设置通风窗或安装通风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除湿气、异味等。

此外,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排水顺畅、不易堵塞。

有效的排水可以提高卫生间的环境质量,减少潮湿和细菌滋生。

4. 照明和防滑在卫生间的设计中,合理的照明和防滑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充足的照明可以提高卫生间的可见度,减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卫生间的照明可以采用天花板灯具或壁灯等,确保整个空间明亮均匀。

此外,卫生间地面的防滑性能要优良,可使用防滑地砖或其他材料,防止使用者在湿滑环境中发生意外。

5. 卫生间的分区设计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卫生间可能需要满足多人同时使用的需求。

因此,卫生间的分区设计十分重要。

分区设计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手洗区、如厕区以及隔间区域,保证每个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私密性,优化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卫生间的设计规范要求涉及卫生间的尺寸和布局、卫生设备的选用、通风与排水、照明和防滑以及分区设计等多个方面。

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卫生间的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卫生、便于使用的卫生间,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还能确保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卫生设施、环保要求等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

一、空间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卫生间的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首先,要合理分配卫生间的使用面积。

根据使用人群的密度和功能需求,确定卫生间的大小,并确保足够的通行空间。

其次,卫生间的位置应该方便使用者的进出,尽量减少步行距离。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残障人士和儿童等。

同时,在公共场所,应该合理设置不同性别的卫生间。

二、卫生设施卫生设施是卫生间的核心要素。

首先,马桶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且易于清洁。

其次,洗手池应该设在离马桶不远的位置,并配备热水供应和洗手消毒设备。

洗手池的高度和设计应适应各种人群的需求。

另外,卫生间中应配备有洗手液、卫生纸、纸巾等卫生用品,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此外,卫生间内应设置充足的插座和良好的照明设施,以方便使用者。

三、卫生与安全卫生与安全是卫生间的基本要求。

首先,卫生间应保持干燥、清洁和通风良好。

为了预防细菌滋生,卫生间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防水防潮材料,并定期清洁消毒。

其次,卫生间应设置良好的排污系统,以确保污水的迅速排除。

另外,必须确保卫生间的供水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防止发生漏水、漏电等安全事故。

此外,卫生间应设置适当的防滑措施,以预防摔倒事故的发生。

四、环保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卫生间的环保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应选择节水型的卫生设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使用节能的灯具和电器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应适当选择可再生的、环保的建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建筑设计中要合理考虑废水处理和废物回收的设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涉及空间布局、卫生设施、卫生与安全以及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1.厕所布局:-建议将男女厕所分开设计,并设置明确的标识。

-根据建筑物人流量和使用需求,确定厕所的数量和大小。

-应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并符合相关标准。

2.入口门和过道:-入口门宽度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

-过道宽度应满足人流量的需求,并应保证与厕所门之间有足够的空间。

3.厕位数量和尺寸:-根据人流量的需要,确定不同性别的厕位数量。

-厕位的尺寸应充分考虑使用便利和舒适性,标准尺寸为1.2米x1.4米。

4.厕位配置和布局:-厕位应设置隔间,保证使用者的隐私。

-应在每个厕位内配备卫生纸盒、水槽等基本设施。

-针对高龄人群和残疾人,可设置可折叠扶手和安全紧急呼叫装置。

5.洗手台区域:-洗手台应设在离厕位不远的地方,方便使用者洗手。

-洗手台数量应根据厕位数量进行合理配置。

-可设置自动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液器,方便使用者避免接触到污染物。

6.干手设备:-提供干手纸巾和自动感应型手部干燥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可选择使用无接触传感器型干手器,以避免传染疾病。

7.空气质量和通风:-确保厕所内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清新。

-可选择设置空气清新剂或空气净化设备,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8.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厕所设施,保持清洁卫生。

-配置垃圾桶和垃圾分类设施,方便使用者正确处理垃圾。

总之,合理的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能够提供使用便利、舒适和卫生的环境。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和人流量,结合上述设计规范的建议进行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提升使用体验。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首先,尺寸标准是建筑物内厕所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通常情况下,厕所的面积应为2.5平方米以上。

在此基础上,还需配备储物空间、洗手台和洗手间等附属设施,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此外,厕所门的宽度也需要满足一定标准,通常为0.9米以上,以保证行动不便的人群(如行动不便的人、妇女带婴儿等)能够方便地进出。

其次,厕所的通风要求也非常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排除厕所内的异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厕所通常需要设置合适的通风窗或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流通。

再者,设备配置是厕所设计中的重点之一、根据规范要求,厕所需要配备合适数量和类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洗手台、马桶纸盒以及手纸等设备。

此外,厕所还需要考虑到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配备卫生间手扶梯、附设残疾人厕所等设施,以提高他们的使用便利性。

卫生条件也是厕所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维护厕所的卫生,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垃圾桶、坐垫、水龙头等设施,以方便使用者的清洁操作。

此外,设计中还应尽量使用易清洁、抗菌、防滑和防水的材料,以提高卫生条件。

最后,厕所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根据相关规范,建筑物内的厕所应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并配备轮椅通道、扶手和专用设施等,以满足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此外,设计中还应合理设置指示牌和标识,方便残疾人找到厕所,并确保他们的使用安全和舒适。

综上所述,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涉及到尺寸标准、通风要求、设备配置、卫生条件和残疾人使用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布局,保证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感。

此外,还应加强对卫生条件的考虑以及针对残疾人的专用设施的设置,以提高厕所的整体质量和用户体验。

部分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

部分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
部分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
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之厕所部分 4 前厅和休息厅 4.0.6 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男女 厕所厕位数比率为 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男厕:应按每 100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40 座设一个小便器或 0.60m 长小便槽, 每 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 2 女厕:应按每 25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 3 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其坑位数。
5.7.2.2 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 5.7.2.3 每个厕所及盥洗间均应设一个污水池。 5.7.2.4 厕所及盥洗间宜设挂钩和搁板,特大型、大型站的盥洗间宜设面镜。 5.7.2.5 盥洗水龙头应采用节水、卫生开关。 5.7.3 软席候车室卫生间的男用大、小便器及女用大便器数量均不应少于 2 个,其中各有 1 个坐式大便器。 5.7.4 特大型、大型站站房内应设残疾人专用厕所,内设男、女大便器及洗 手盆各 1 个。 5.7.5 站前广场应设站前厕所,其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5.7.5.1 站房内无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 125%计算。 5.7.5.2 站房内有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 25%计算。 5.7.5.3 站前厕所的便器数量按表 5.7.2 规定计算。 六、《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之厕所部分 6.5 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5.1 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浴室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医 药、医疗、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水、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除本套住宅
四、《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5.7 其他用房 5.7.7 旅客使用的厕所及盥洗台除应按表 5.7.7 计算其设备数量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应设置前室,一、二级站应单独设盥洗室; 2 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当采用自然通风时应防止异味串入其他空间。

建筑内厕所的设定

建筑内厕所的设定

一、《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之厕所部分第3.2.2条 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位顾客1.35㎡计。

第3.2.7条 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35㎡计(如用小车选购按1.70㎡计)。

第3.2.13条 大中型商店顾客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男厕所应按每10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2个或小便槽1.20m 长;二、女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总数内至少有坐便位1~2个;二、《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4前厅和休息厅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 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三、《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之厕所部分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注:1男女比例1:1;男厕大小便厕位比例1:2。

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项目指标男厕 女厕 大便器(个/1000人) 小便器 (个/1000人) 小便槽(个/1000人) 大便器 (个/1000人) 指标8 20 12 30 备注 二者取一 贵宾席规模 100人以内 100~200人 200~500人500以上 每一厕位使用人数20 25 3035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四、《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互联网类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互联网类

卫生间设计规范和细则-互联网类关键信息:1、卫生间面积和布局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布局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风系统通风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通风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明设计照明亮度:____________________灯具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4、给排水系统给水管径:____________________排水管道材质:____________________5、卫生洁具选择马桶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洗手盆样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安全设施防滑地砖:____________________扶手安装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卫生间面积和布局111 卫生间的面积应根据使用人数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单人卫生间面积不应小于 2 平方米,多人使用的卫生间面积应相应增加。

112 布局方面,应考虑到使用者的行动流线,尽量做到干湿分区。

常见的布局有一字型、L 型和 U 型等。

113 卫生间内应设置马桶或蹲便器、洗手盆、淋浴或浴缸等基本设施,并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12 通风系统121 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卫生间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通风方式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122 如果条件允许,应设置窗户进行自然通风,窗户的面积不应小于卫生间地面面积的 1/10。

123 同时,应配备机械通风设备,如排风扇,确保卫生间内空气能够及时排出。

124 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避免气流短路,保证通风效果。

13 照明设计131 卫生间的照明亮度应足够,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一般来说,照明亮度应在 100 勒克斯以上。

132 灯具类型可以选择吸顶灯、壁灯、镜前灯等,应根据卫生间的布局和功能进行合理搭配。

133 照明灯具应具有防潮、防雾的性能,以确保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卫生间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卫生间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卫生间及说明5.4.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应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或为其预留设置位置及条件。

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0㎡。

5.4.2 卫生间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组合不同的设备。

不同组合的空间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便器、洗面器时不应小于1.80㎡;2 设便器、洗浴器时不应小于2.00㎡;3 设洗面器、洗浴器时不应小于2.00㎡;4 设洗面器、洗衣机时不应小于1.80㎡;5 单设便器时不应小于1.10㎡。

5.4.3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4.5 当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时,均应有防水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5.4.6 每套住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及条件。

【说明】5.4.1 本次修编不再进行分类和规定设置卫生间的个数,仅规定了每套住宅应配置的卫生设备的种类和件数,强调至少应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或为其预留设置位置及条件,以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本次修编明确规定集中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0㎡,比原规范规定数值减小0.5㎡。

其修改依据是:由于住宅集成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成套技术的不断推广,提高了卫生间面积的利用效率。

5.4.2 本条规定了卫生设备分室设置时几种典型设备组合的最小使用面积。

卫生间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条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5.4.1条对每套住宅卫生设备种类和件数的规定。

为适应卫生间成套设备集成技术和卫生设备组合多样化的要求,本次修编增加了两种空间划分类型,并规定了最小使用面积。

由不同设备组合而成的卫生间,其最小面积的规定依据是:以卫生设备低限尺度以及卫生活动空间计算最低面积;对淋浴空间和盆浴空间作综合考虑,不考虑便器使用与淋浴活动的空间借用;卫生间面积要适当考虑无障碍设计要求和为照顾儿童使用时留有余地。

建筑物公共卫生设施设计规范

建筑物公共卫生设施设计规范

建筑物公共卫生设施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设计在保障用户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公共卫生设施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建筑物公共卫生设施设计规范,以确保建筑物内的公共区域能够满足用户基本卫生需求,并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一、卫生间设计规范1. 空间规划卫生间面积应根据使用人数和建筑物类型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方便使用。

一般来说,应至少设置男女分开的卫生间,具体面积可根据建筑物使用人数比例而定。

2. 卫生设备配置(1) 厕位数量:根据各类建筑物的使用密度,卫生间应设计足够数量的马桶坐位,以满足同时使用的需求。

(2) 洗手设备:至少设置充足且易于操作的洗手盆和洗手液配套设施,以便用户在使用后保持手部卫生。

(3) 手纸配备:每个洗手台都应提供充足的纸巾和垃圾桶。

3. 通风设计卫生间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方式,保证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二、洗手间及洗浴设施设计规范1. 基本设施公共洗手间及洗浴设施应配置洗手盆、淋浴区、更衣区和储物柜等基本设施。

每个用户都应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来满足个人卫生需求。

2. 水温和水压控制洗手间和洗浴设施应提供可调节的水温和水压控制系统,以满足用户对舒适温度的需求。

温暖的水温和稳定的水压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 防滑设计为了防止用户在洗手间和洗浴设施中滑倒,地面和墙面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防滑性能的材料,并保持定期清洁和养护。

4. 安全设施在洗手间和洗浴设施中应设有紧急报警装置,并设置适当的紧急出口标识,以确保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和逃生。

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规范1. 垃圾分类公共区域应设立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设置明确的垃圾分类标识,引导用户正确投放垃圾。

同时,应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桶,保持公共区域的整洁。

2. 定期清洁公共区域的地面、墙面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保持干净卫生的使用环境。

卫生间设计规范

卫生间设计规范

卫生间设计规范卫生间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装修卫生间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以下为卫生间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1. 卫生间尺寸规范:根据国家标准,浴室面积应不小于1.2平方米,马桶中心距离后墙不小于30厘米,主卫浴室宽度不小于1.5米。

2. 排气和通风系统规范:卫生间应当设置有效的排气设备或者通风设备,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污染物的排放。

通风设备应有足够的排气能力,避免室内潮湿和异味。

3. 墙面和地面材料规范:宜选用防水性好的材料,如瓷砖、大理石等。

瓷砖应使用耐水、耐磨、易清洁的产品,避免使用低质量的瓷砖或者只做部分墙面贴砖。

4. 水电设备规范:水管和电线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安装,水龙头应选用优质的防锈镀铬产品,防止长期使用后出现水垢和漏水问题。

插座与电源的设置要与水源和水池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漏电和触电的危险。

5. 卫生间设备规范:卫生间应设有座便器、台盆、花洒、浴缸等基本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可选用节水型座便器和花洒,以节约水资源。

6. 储物空间规范:卫生间应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如洗浴用品架、镜柜等。

对于小尺寸的卫生间,可以考虑墙面吊柜、角落架等储物方式,以充分利用空间。

7. 照明设计规范:卫生间照明应明亮均匀,避免影响视觉或产生眩光。

应采用防水型照明设备,并注意安全和能源节约。

8. 防水设计规范:卫生间应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特别是浴室地面和墙面,以防止漏水和潮湿引起的损坏。

9. 卫生间的隔断设计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通常需要设置隔断,隔断应选用耐用、易清洁、防腐蚀的材料,确保使用寿命和卫生安全。

10. 环保设计规范: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和装修方式,减少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健康环境。

综上所述,卫生间的设计规范涵盖了空间尺寸、通风、材料选择、设备安装、储物空间、照明、防水、隔断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使用环境。

设计师和装修业主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卫生间的功能和舒适性。

建筑物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卫生间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设计规范要求十分重要。

合理的卫生间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确保安全和卫生,同时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卫生间设计规范的要求。

1. 空间设计卫生间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可用空间,确保用户活动的舒适度和自由度。

设备之间的留白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便于行动不受限制。

为了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卫生间应考虑到无障碍要求,配备扶手和易于进出的门口。

2. 布局安排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人群的不同,卫生间的布局可以有所调整。

但基本原则是将男女卫生间分开设置,并明确标示。

同时,避免卫生间过于拥挤,尽量保持舒适的使用环境。

3. 卫生设施卫生间应配置适量的洗手池和马桶,以满足高峰时段的需求。

在选择卫生设施时,应考虑节水、节能、环保的特点,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

此外,还要考虑到易清洁、维护和消毒的方便性,确保卫生间始终保持干净和卫生。

4. 照明和通风卫生间的照明和通风系统要设计合理,确保充足的自然光照和空气流通。

照明设施应采用防水防潮的设计,保证安全。

通风系统应恰当设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排除异味和潮湿。

5. 地面和墙面材料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易清洁和防潮的材料,以提供安全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选择材料时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以防止漏水和渗漏现象。

6. 洗手间设置卫生间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台,并配备洗手液或者肥皂、干手器等设备。

洗手台的高度应适宜,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需求。

在悬挂设备时,要确保其稳固可靠,避免因设备脱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7. 卫生间标识标志和标示牌在卫生间的设置和使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卫生间入口处应明确标示男女分开,同时还可以设置卫生间内部使用须知等相关标识。

总结:建筑物卫生间设计规范要求涵盖空间设计、布局安排、卫生设施、照明和通风、地面和墙面材料、洗手间设置以及卫生间标识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保证卫生间的安全和卫生水平,并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卫生间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其规格和设计对于保证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建筑工程中,卫生间的规范要求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卫生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设施的合理使用。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卫生间的尺寸要求卫生间的尺寸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合理设计,通常包括独立卫生间和公共卫生间两种形式。

独立卫生间主要面向个人使用,其尺寸应能容纳标准大小的卫生设施,并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隐私性。

公共卫生间一般来说需要满足大流量的使用需求,尺寸大小应能容纳同时进入的人群,并保证通行的便利和安全。

二、卫生设施的布局和数量要求卫生间的规范要求在卫生设施的布局和数量方面非常重要。

独立卫生间通常包括马桶、洗手池和淋浴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布局应按照功能性和操作便利性进行合理安排。

公共卫生间的卫生设施数量应根据预计的人流量来确定,以确保在高峰期间有足够的设施供人们使用,从而避免排队等待过长时间。

三、卫生间通风和排气要求卫生间的通风和排气是确保卫生环境健康的重要因素。

卫生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能有效排除湿气和异味,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此外,卫生间应配置合适的排气设备,以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排出建筑物,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健康。

四、卫生间卫生清洁要求卫生间的卫生清洁是保持卫生环境的基础要求。

卫生间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清理污渍和异味,保持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清洁任务应包括马桶、洗手池、墙壁、地板等所有卫生设施和卫生间内部的表面。

五、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无障碍设计是注重人性化和包容性的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包括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条例交通,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例如,合适的扶手、加宽的通道和无级差的地板等措施能够保证卫生间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可及性和使用便利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间规范要求对于保证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至关重要。

卫生间的尺寸要求、卫生设施的布局和数量、通风和排气要求、卫生清洁要求以及无障碍设计要求等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建筑物中的卫生间能够提供一个安全、洁净和舒适的环境给用户使用。

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

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宅卫生间布置与设计规范篇一: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4前厅和休息厅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xx之厕所部分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第3.2.7条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问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

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二、卫生器具设置数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表3.2.7卫生器具设置数量三、厕所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

第3.4.7条厕所应按全部工作人员最大班人数设置,30人以下者可设一处,超过30人者男女应分设,并均为水冲式厕所。

男厕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女厕所的前室各设一个洗手盆,厕所前室门不应朝向各加工间和餐厅。

卫生间建筑设计规范

卫生间建筑设计规范

卫生间建筑设计规范近年来,卫生间的设计与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在家庭住宅、公共场所还是商业建筑中,卫生间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卫生间设计不仅能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还能带来更好的卫生体验和健康保障。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卫生间设计的需求,以下将对卫生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探讨。

一、空间规划与布局卫生间的设计应兼顾实用性和舒适性,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是重要的前提。

首先,根据使用人群数量和流量预估,确定卫生间的面积大小,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其次,布局应合理分区,包括洗手盆区、马桶区和淋浴区等。

不同区域应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此外,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辅助设施,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方便地使用。

二、洁净与通风卫生间作为与卫生相关的场所,洁净和通风是设计的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墙面、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防水、防潮、易清洁的材料。

如瓷砖、玻璃等材质,不仅能有效地避免霉菌滋生,还能便于清洁和维护。

此外,卫生间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减少异味的滋生,并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清新的环境。

三、照明与安全卫生间的照明设计要兼顾通用性和实用性,确保足够的亮度和舒适的光线。

可以采用合适的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卫生间内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安全。

此外,要注意照明设施的安全性,避免因照明设备故障或线路暴露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四、卫生设备与硬件配置卫生间的设备与硬件配置是卫生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选择质量可靠、易清洁、耐用的卫生设备。

如马桶、洗手盆、浴缸等,要符合卫生和健康要求,并具备节水、节能的特点。

同时,配备必要的卫生用品和纸巾等物品,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五、安全与应急设备卫生间设计中的安全与应急设备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如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防滑地板、紧急出口指示灯等。

同时,应配备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等设备,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救援。

六、环保与节能卫生间设计与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内厕所设计规范汇总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4前厅和休息厅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之厕所部分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第3.2.7条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问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

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二、卫生器具设置数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表3.2.7卫生器具设置数量三、厕所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

第3.4.7条厕所应按全部工作人员最大班人数设置,30人以下者可设一处,超过30人者男女应分设,并均为水冲式厕所。

男厕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女厕所的前室各设一个洗手盆,厕所前室门不应朝向各加工间和餐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之厕所部分
4前厅和休息厅
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
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
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二、《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之厕所部分
4.2.2观众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5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

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卫生器具应符合表4.4.2-2和表4.4.2-3的规定。

表4.4.2-2贵宾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厕位/人数)
注:男女比例1:1。

6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之厕所部分
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
第3.2.6条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第3.2.7条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问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

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
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
二、卫生器具设置数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表3.2.7卫生器具设置数量
三、厕所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
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

第3.4.7条厕所应按全部工作人员最大班人数设置,30人以下者可设一处,超过30人者男女应分设,并均为水冲式厕所。

男厕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女厕所的前室各设一个洗手盆,厕所前室门不应朝向各加工间和餐厅。

四、《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5.7其他用房
5.7.7旅客使用的厕所及盥洗台除应按表5.7.7计算其设备数量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前室,一、二级站应单独设盥洗室;
2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当采用自然通风时应防止异味串入其他空间。

表5.7.7厕所及盥洗设备指标
注:1男旅客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60%计;
2母婴候车室设有专用厕所时应扣除其数量;
3大便器至少设2个。

5.7.8一、二、三级站应设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

五、《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95之厕所部分
5.7旅客用厕所、盥洗间
5.7.1 中型及以上旅客车站应在站房内设水冲式厕所及盥洗间。

5.7.2 普通旅客厕所及盥洗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7.2.1 设备数量计算应符合表5.7.2的规定。

普通旅客厕所及盥洗间设备数量计
算表5.7.2
注:①大便坑位及洗手盆数量均不得少于2个。

②普通旅客男厕所的使用人数宜按普通候车人数70%计算。

③普通旅客女厕所的使用人数宜按普通候车人数30%计算。

④母婴候车室专用厕所宜按女厕所的20%配备坑位,普通女厕所应扣除其坑位数。

5.7.2.2 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

5.7.2.3 每个厕所及盥洗间均应设一个污水池。

5.7.2.4 厕所及盥洗间宜设挂钩和搁板,特大型、大型站的盥洗间宜设面镜。

5.7.2.5 盥洗水龙头应采用节水、卫生开关。

5.7.3 软席候车室卫生间的男用大、小便器及女用大便器数量均不应少于2个,其中各有1个坐式大便器。

5.7.4 特大型、大型站站房内应设残疾人专用厕所,内设男、女大便器及洗手盆各1个。

5.7.5站前广场应设站前厕所,其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5.7.5.1 站房内无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125%计算。

5.7.5.2 站房内有厕所时,站前厕所使用人数按最高聚集人数25%计算。

5.7.5.3 站前厕所的便器数量按表5.7.2规定计算。

六、《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之厕所部分
6.5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5.1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浴室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医药、医疗、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水、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除本套住宅外,住宅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2卫生设备配置的数量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公用厕所男女厕位的比例中,应适当加大女厕位比例;
3卫生用房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无直接自然通风和严寒及寒冷地区用房宜设自然通风道;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4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
5楼地面、墙面或墙裙的面层应采用不吸水、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6楼地面应防滑,楼地面标高宜略低于走道标高,并应有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7室内上下水管和浴室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浴室热水管应防止烫人;
8公用男女厕所宜分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
9公用厕所宜设置独立的清洁间。

6.5.2厕所和浴室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表6.5.2的规定。

表6.5.2厕所和浴室隔间平面尺寸
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2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3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4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5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m;
6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7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l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8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8.1.15卫生洁具、水泵、冷却塔等给排水设备、管材应选用低噪声的产品。

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I)厕所、淋浴室
第4.2.2条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第4.2.3条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

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第4.2.4条当有条件时,学校厕所应采用水冲式厕所。

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

第4.2.5条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

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

第4.2.6条学校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 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 长小便槽计算。

二、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三、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四、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长盥洗槽)计算。

八、《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
第三节厕所
第6.3.1条观众使用的厕所男女人数比例可按1:1计算。

多厅电影院人数折减应符合第6.1.2条规定。

第6.3.2条男(女)厕所卫生器具设置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男厕每50人设1个小便斗(小便槽每0.60m长相当于1个小便斗);400人以内,每15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20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

二、女厕400人以内,每50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75人及其尾数设1个大便器。

三、男女厕所均应设前室。

每4个大便器宜设1个洗手盆,但至少应设1
个洗手盆。

男女厕所中至少有一处应设污水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