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合集下载

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

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

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无意识病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意识丧失或降低的病人,包括昏迷、昏睡、神志不清等情况。

这类病人在饮食护理上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因为他们无法自主进食,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包括饮食的选择、饮食的方式、饮食的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无意识病人的饮食应该以易消化、高营养、易吞咽为原则。

由于这类病人可能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食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瘦肉汤等,同时要保证食物的营养价值,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

另外,食物的口感也很重要,应该选择软糯、容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选择过硬或粗糙的食物,以免引起咽喉不适或窒息的情况。

其次,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这类病人无法自主进食,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料。

在喂食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细心、耐心,避免急躁或粗暴的行为,以免引起病人的不适或恐惧。

同时,喂食的姿势也很重要,建议将病人的上半身稍微提高,使其头部处于正中位置,有利于食物的顺利进入食道。

另外,也可以适当地配合按摩或轻拍背部的方式,帮助病人顺利吞咽食物,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或咽喉中引起窒息的情况。

此外,无意识病人的饮食频率也需要特别关注。

一般来说,这类病人的饮食应该以小而频的方式进行,避免一次性吃太多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窒息的情况。

建议将一天的食物分为多次,每次食量适中,保证病人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

最后,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要定期清洁病人的口腔,避免食物残留引起口腔感染或异味。

同时,也要确保病人的饮食安全,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以免烫伤或引起不适。

另外,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和体征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总之,无意识病人的饮食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3、护理措施
①噎食的预防 对噎食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以下 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噎食的发生:
⑴严密观察病情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有无吞 咽困难。
⑵对吞咽反射迟钝者,护士应给予软食,必要时 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带骨、带肉以及圆形、 椭圆形的食物。
⑶加强饮食护理,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专人守 护进食或喂食,抢食及暴饮暴食者,应单独进食, 适当控制进食量,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进食习 惯。
5、暴饮暴食:是指患者不知饥饱,一次大量 而快速地进食食物和水分。
6、抢食:是指患者看到吃的东西就抢来吃。
7、挑食:是指患者因各种因素影响,对饭菜要 求特别挑剔,如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不吃。
8、偷食:当患者需要禁食时,不听从医护人员 的劝告,偷着进食。
9、藏食:是指患者领饭菜后,趁工作人员不备 将饭藏起来,而对工作人员谎称自己已吃。
②噎食发生后的处理
⑴就地抢救,分秒必争,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 道。如果患者牙关紧闭,可用筷子等撬开口腔,取出食物。
⑵如果清除口咽部食物后仍未缓解,应立即将患者拦腰抱 住,头朝下并拍背。或将患者腹部俯于凳子上,让其上半 身悬空,猛压其腹部迫使膈肌上移,压迫肺部,使肺内气 体外冲,使气流将气管内的食物冲出。如重复5—6次无效, 应立即用一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气管或行 紧急气管切开,暂时恢复通气。
精神科进食障碍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分为两 种类型:一种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首发症状的 进食障碍,另一种为心理因素相关的进食障碍。 二者的治疗各有侧重,前者以应用抗精神病药 物控制精神症状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后者则 以个体化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二 者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前者表现为拒食、 厌食、贪食、异食、抢食、挑食、暴饮暴食、 偷食、藏食等,而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吞咽困难, 暴饮暴食,抢食,均可导致噎食的发生,后者 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精神病健康指导内容

精神病健康指导内容

精神病健康指导内容
精神病健康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计划,按时给患者服药,不能随意减药、停药或换药,以免引起病情反弹和复发。

2. 饮食调理:精神病患者的饮食应该健康、均衡,多摄取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烟酒、茶、咖啡等。

3. 睡眠护理:精神病患者睡眠质量往往较差,家属应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避免噪声、强光等刺激性因素,帮助患者养成合理的睡眠习惯。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5. 活动指导:精神病患者需要适当的户外活动,家属应该鼓励患者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文体活动等,以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6. 病情监测:家属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同时,应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防范能力,以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精神病患者饮食异常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饮食异常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1 一般资料 . 1
对 2 0 — 3 2 1 — 3住 院 的 1 5例 饮 食 障 090~000 6
禁 食 的患 者 , 说 服无 效 , 能 取 得 合作 者 需 将 患 者 隔 离 , 若 不 防 止 发 生偷 食 、 食 或 藏食 。伴 有 躯 体 疾 病 患 者 或 因某 种特 殊 抢 需 要 的 患 者 , 据 医 嘱 准 备 饮食 ; 饭 时 除 急 需 处 理 的 工 作 根 开 外 , 士一律参加开饭 , 证每位患者按时就餐 , 止遗漏 。 护 保 防
2 原 因分 析
者 就 餐 , 适 当控 制 饮 食 量 . 菜 应 松 软 可 口 , 物 要 去 骨 去 应 饭 食
刺, 温度 要适 宜 。 食 过程 尽 量 劝 导 细 嚼慢 咽 , 饮 防止 进 食 过 量
21 感 知 觉 障碍 .
患 者 在幻 觉 的支 配 下 出现 幻 嗅 、 味 , 幻 常
精 神病 患者 由 于精 神 症 状 和 药 物 不 良反 应 导 致 的 饮食 障 碍 , 引发 饮 食 安 全 意 外 。如 果 不 及 时 处 理 , 则 影 响 治 会 轻 疗 , 则危 及 生 命 。 因此 住 院 精 神病 患者 的饮 食 安 全 管 理应 重 贯穿 医 疗 护理 全 过 程 , 列 为 医 院管 理 的 重要 内容 【 笔 者通 并 1 1 。
求 ; 咽 困难 的 患 者遵 嘱 给 予 流 质 或 半 流 质 饮 食 , 其 缓 慢 吞 劝 进 餐 , 可催 促 患 者 ; 拒 食 患 者 要 分 析 原 因 , 心 劝 慰 开 不 对 耐
兴 奋 患 者 可 在病 房 内进餐 , 专人 照顾 。 设 对兴 奋 、 生活 不 能 自
理 的 患 者 , 专 人 喂 饭 ; 抢 食 及 不 知 饥 饱 患 者 , 单 独 进 可 对 应 餐, 可分 量 分 次 配 给 , 并劝 其 缓 慢 进 食 , 防 因饮 食 过 快 发 生 预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一、前言精神科患者的饮食管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精神科患者的饮食管理对于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健全的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制定背景精神科患者因其疾病特点,通常会出现饮食随意、食欲不振、饮食行为异常等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对治疗和康复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证患者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提高治疗效果,需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

三、管理目标1. 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指导,保证患者饮食的全面均衡。

2. 规范患者餐饮行为,保证饮食质量和消费标准。

3. 加强饮食安全管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四、制度内容(一)饮食方案1. 患者饮食需根据其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制定,以保证饮食的全面均衡。

2. 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满足患者食欲,促进身心康复。

3. 合理搭配食材,遵循饮食卫生原则,确保患者饮食与疾病的匹配性。

(二)餐饮服务1. 餐饮部门需设置专门的精神科餐饮服务队伍,接受相关培训后上岗。

2. 提供就餐环境良好的餐厅,满足患者的就餐需求。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饮食质量和安全。

(三)餐饮行为1. 规范患者就餐行为,提倡文明用餐,保持餐桌秩序。

2. 建立消费制度,鼓励患者理性消费,杜绝浪费。

(四)健康宣教1. 开展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活动,提高患者的饮食健康意识。

2. 让患者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引导其正确的饮食观念和行为。

(五)饮食监督1. 建立精神科饮食管理委员会,加强饮食监督工作。

2. 定期开展饮食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执行流程1. 了解患者的饮食需求和偏好,科学调配饮食方案。

2. 严格执行饮食制度,确保患者的饮食质量和安全。

精神疾病患者饮食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饮食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饮食护理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在大多数情况下缺乏自理能力的情况下。

患者常出现饮食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以药物治疗为核心。

但合理的饮食和護理对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缓解心情情绪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标签:精神疾病护理饮食【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71-01引言合理饮食和护理是现代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饮食是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给予病人制定各种不同的膳食配方,以达至辅助治疗及辅助诊断的目的,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纠正营养缺乏。

因此做好饮食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

[1]1、资料1.1对象据调查入住精神卫生中心的患者共129例,诊断为进食障碍20例,精神分裂症89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0,神经症10例。

2、护理2.1相关因素分析2.1.1厌食、少食[2] 患者可能由于轻度幻听、幻嗅,觉得食物难吃或不敢正常进食;精神活动衰退患者由于处于衰退、意志减退、无食欲状态而进食少;患者情绪低落,可导致食欲不振、饮食无味,进食少;兴奋躁动患者由于在进食时受外界影响,随境转移,而不顾饮食,或因情绪激动干扰进食神经性厌食患者以厌食、少食或食欲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

2.1.2拒食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多闻到及尝到食品中有怪气味,或受幻听命令其禁止进食,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惧怕食品中有毒而不敢进食,或具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有罪拒绝进食,以拒食的形式以示惩罚;患者情绪低落、抑郁,感到饮食无味、吃不下而拒食;木僵和违拗患者,不食、不语、不动,劝其进食即表现违拗现象;有些患者为达到出院目的,以拒食威胁工作人员。

2.1.3食欲亢进及饮食过量欲亢进和饮食过多者多为躁狂患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也可出现饮食过多。

此外神经症患者也可出现食欲亢进或不知饥饱而发生暴饮、暴食及不能控制饮食。

2.1.4异食由罪恶妄想引起患者以拣别人丢弃的食物、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饮脏水等来赎罪,受幻觉支配也可造成异食。

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简)

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简)

专科护理技能见习报告----住院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见习人员:10303417李梦阳10303418方平平10303419范玲玲10303420陈丽丽我国大部分精神病医院采用无陪护的封闭式管理。

病人用餐也基本上采用在医护人员督促下集体用餐的方式。

1.餐前护理1.1保持饮食环境安全、清洁、舒适。

1.2保证病人按时就餐。

1.3均衡营养定量分配饭菜,无特殊情况者,普通膳食,每日三餐。

2.餐中护理2.1服用抗精神病药后,护士应劝其细嚼慢咽或浸泡后再食,副反应严重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无渣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1】。

2.2有被害妄想的病人不敢进食。

可集体用餐,由其自己选择或调换饭菜,必要时护士先尝以消除疑虑。

2.3有自责自罪妄想的病人常拒食。

可将饭菜搅拌后告知患者这是剩菜剩饭使其安心进食。

2.4食欲亢进、暴饮暴食的病人,应劝导其细嚼慢咽,适当限制入量,必要时可单独单份进食【2】。

2.5老年性精神病等患者,宜选用热量较低,色、香、味较佳的软食,以刺激病人食欲。

2.6合并糖尿病等需特殊饮食护理的病人让其就坐于靠近护士的区域就餐,以便督促。

3.餐后护理3.1.记录病人的情况。

3.2督促患者洗漱,及时处理剩余饭菜。

3.3对亲友送来的食品进行检查,发现有变质等情况,即时退还给亲友,不得给患者食用。

一、二级护理的患者要由总务护士统一保管。

一般在上下午用餐前2h限量发放1次。

【1】参考文献:[1] 王剑英. 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 医学信息,2008,No.22110:1872-1873.[2] 郭蕾,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食品科技,201108。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

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1. 简介精神科就餐管理制度是为确保精神科患者在就餐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规范性而制定的管理规则。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餐环境,促进患者康复。

2. 就餐场所精神科患者的就餐场所应该是一个安全、清洁的环境,确保患者在就餐过程中免受任何伤害或危险。

就餐场所应该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整洁,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和细菌滋生。

3. 就餐时间精神科患者的就餐时间应该有固定的时间表,并且要确保患者按时就餐。

就餐时间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合理安排就餐时间,以便患者能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

4. 饮食管理精神科患者的饮食管理应该依据医生的建议和饮食要求,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限制摄入对患者有害的食物或物质。

饮食管理还应注意患者的食物偏好和口味,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

5. 食品安全精神科患者的食品安全是保证其营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购买食品:购买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严禁购买过期食品或不合格食品。

•食品储存:储存食品时应注意分开存放、分类封装,避免食品变质或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要求操作人员符合卫生标准,遵循食品加工工艺。

•食品烹饪:食品烹饪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熟透,杀死细菌。

•食品摆放:食品摆放要有序,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

6. 餐具管理精神科患者使用的餐具应该是经过清洁和消毒的。

餐具应该定期清洁,避免传播细菌和疾病。

为了确保餐具的卫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清洗餐具:使用清洁剂和热水进行清洗,确保餐具表面的污物和细菌清除干净。

•消毒餐具:使用高温或化学消毒剂对餐具进行消毒,确保细菌的杀灭。

•储存餐具:储存餐具时要注意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7. 卫生管理精神科患者的卫生管理是确保其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重要环节。

卫生管理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两个方面:•个人卫生:患者应该定期洗澡、换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

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护理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患有精神病的人们,日常护理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介绍一些有助于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的关键要点。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精神病患者非常重要。

尽量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维持身心健康,减轻症状。

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能影响到心理健康。

精神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糖分,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健康食材。

适当的营养对稳定情绪,增加抵抗力都有帮助。

定期锻炼适量的锻炼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无论是散步、瑜伽、游泳或慢跑,都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体质。

建议患者每周进行几次适度的运动。

良好的社交与支持与家人、朋友、医生等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情感支持和理解能够减轻压力,提升自我认知和自尊。

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可以增加彼此的交流和减少孤独感。

心理疏导与专业治疗除了日常生活护理,精神病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接受专业治疗。

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和症状,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保持乐观态度乐观的态度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问题,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

在进行日常护理的过程中,精神病患者需要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患者才能更好地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不仅仅是医疗专业人士的责任,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关爱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锻炼以及心理支持,精神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愿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贴心的关怀和支持,重返快乐、健康的生活。

饮食护理干预对精神病病人进食行为的改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精神病病人进食行为的改善作用
理 干 预 能显 著 改善 病 人 进 餐 行 为 、 缩 短 治 疗 时 间 并 减 少 不 良反 应 。 关键词 i 精神 病 ; 进 食 行 为 障碍 ; 饮 食 护 理 干 预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4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7 4 8 . 2 0 1 4 . 0 2 . 0 1 4
例; 年龄 2 1岁 ~ 8 9岁 ( 4 5 . 5岁 ± I i . 7岁 ) ; 拒食 1 2例 , 厌食 8 例, 抢食 1 1 例, 暴 饮 暴 食 7例 。随 机 抽 取 同期 伴 进 食 行 为 障 碍 的4 2例 精 神 病 病 人 为 对 照 组 , 男 2 6例 , 女 l 6例 ; 年龄 2 5岁 ~ 9 l 岁( 4 6 . 8岁 ±1 0 . 6 岁) ; 拒食 l O例 , 厌食 1 2 例, 抢 食 8例 , 暴 饮暴食 l 2例 。 两组 病 人 均 排 除 合 并 口腔 溃 疡 、 胃 溃疡 等 消 化 系 统 疾病 , 两组病 人年 龄 、 性别 等 比较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a
3 讨 论
3 . 1 饮 食 护 理 干 预 对 促 进 精 神 病 病 人 正 常 进 餐 至 关 重 要 合 理 正 常饮 食 是 维持 机体 各 项 生命 活 动 及 新 陈 代 的必 要 条 件 ,
而精 神 病 病 人 多数 合并 拒 食 、 贪 食 等行 为 障 碍 而 影 响其 正 常 进
完成 、 病 人 能 否 尽 早 康 复 。 饮 食 护 理 作 为精 神 病 病 人 临 床 护 理 的重 要 部 分 , 是 保 证 病 人 能 顺 利 治 疗 的关 键 , 也 是促 进其 尽快 康

住院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及护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及护理
1 饮 食 异 常 的 原 因 及 表 现
病房, 防止遗漏 。观察 进餐 情况 , 若发 现未 吃完 中途离开 或
发 呆 不 吃 , 明原 因 , 症 处 理 。 查 对
2 2 2 特殊 患者 饮食 护理 ..
对 拒食 者 , 分析 原 因, 心劝 耐
喂。如被害妄想 患者 , 让其 自选一份 , 提供密 闭包 装食品 , 或 消除患者顾虑 ; 自罪妄想 患者 , 将饭菜搅 拌 , 使其误 认为剩饭 剩菜 ; 告诉 违拗者 “ 不准 吃”, 者可 违拗 进食 ; 患 疑病 妄 想患 者, 暗示其病 已逐渐 好转 , 调整饮食 品种 , 患者易于接 受 ; 使 对被幻听吸引而不肯进食的患者 , 可在 其耳边 以较 大声音劝
食品 : 咖啡 因饮料 , 咖啡 、 含 如 可乐 、 雪碧 、 浓茶 ; 巴胺 前身 多 物质酪氨酸食物 , 如奶 酪 、 火鸡 、 生 、 花 豆类食 品等 ; 禁忌易生 痰食物 , 如肥 肉、 、 鱼 、 蟹 鲤 黄鳝 等 ; 忌 升肝 助 阳 中药 柴胡 禁
等; 禁食成辣 、 烟熏 、 油腻 、 糙 、 粗 生冷 、 坚硬 、 煎炸烧烤等有刺 激性 的食物 ; 切忌随意进补 , 如人参 、 鹿茸 ; 不吸烟 , 不酗酒 。 ( 接第 10 上 02页)
2 ( )3 6—3 8 4 4 :7 7.
竭、 知识更新 、 交流 ) 定期 进行 心理 咨询 和辅 导 , , 重视他 们的 需求 , 当改 善其工 作条 件 , 予他们 情感 支持 , 其 能为 适 给 使
( 接第 9 7页 ) 上 9 3 1 精神 病患者 饮食原则 保证 饮食合理 、 . 营养 全 面。平 时饮食 清淡 、 营养 、 富 易消化 、 高蛋 白及高维 生素为 主, 吃 多

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

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

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发表时间:2019-09-23T10:47:20.2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叶孝刚[导读] 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当病人无理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会继续出现拒绝进食的情况,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予以鼻饲。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使认知、情感、行为及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精神病的临床症状有妄想、意志减退、喜怒无常等。

通过营养可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通过照顾病人的饮食,可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此外饮食工作也是护理人员的基础工作。

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因受到精神症状的支配,因此会觉得食物中有毒,从而出现抗拒进食的现象,再加上使用药物治疗,有的病人吞咽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进食困难。

也就是说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该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呢,现做出如下报告:1)病人进食的环境应整洁,并保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做好空气的流通。

进食前护理人员叮嘱病人洗手,针对有特别管理、特别饮食的病人来说护理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当有家属探视病人时,在病人进食前20分钟时应停止探视,护理人员带领病人家属离开病区。

精神病人饮食的餐具以简单、结实为主,在用餐后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针对有传染疾病的病人来说其餐具在清洗、消毒时应分开进行。

用餐前后清点餐具,避免精神病人将餐具藏起来,出现不安全事件。

2)针对有兴奋躁动的病人来说应避免因环境刺激到病人,在用餐时可与其他病人分开,同时护理人员全程陪同病人用餐,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喂食病人。

3)有食欲亢进、暴饮暴食的病人,在用餐时护理人员应格外予以关注,避免病人在进食时因大口吞咽引起噎食、窒息的症状,护理人员叮嘱病人在进食时细嚼慢咽,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食量,必要时这类病人可单独进食,以免出现抢他人食物的情况。

精神病患者拒食的_护理

精神病患者拒食的_护理

2 .社会心理和社会因素护理
拒食病人的护理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同时有针对性 的进行心理疏导。对否认有病被迫住院 并有抵触情绪的和因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而要求出院被拒绝的病人,要耐心的予 以劝解及心理疏导。对躯体疾病拒食的 年老体弱病人要多关心体贴、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尊重病人、称谓得当,并给 予特殊照顾。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督促病人参加 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如音乐、 游戏、电视节目、棋牌、歌舞、书法等 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躯体不适,在活 动中重新体验自我价值、感受生活的乐 趣。也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 内容
7.加强基础护理
一要讲究口腔卫生,餐具,餐桌卫 生;其次确定饮食类别,注意饭菜质量, 进营养丰富,易消化无骨质食物;再者 对于实在不能进食者,必要时以鼻饲流 汁或静脉输液保证营养的摄入。
精神因素
①妄想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有人害他,害怕饭菜有 毒而拒食;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很富有和能 力强,可当中央领导,集体进餐对他是侮辱而 拒食或有特异功能不用进食;罪恶妄想患者认 为自己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不配进餐,进餐 会加重自己的罪过而拒食;疑病妄想患者认为 自己的内脏已坏死,不能吃饭而拒食。
精神因素
⑤对有幻觉支配的患者,开饭前先提醒,并准备 好的饭菜放在患者的面前,暗示患者进食,但 不能勉强,以免刺激患者。
⑥对木僵患者要耐心喂食或把饭菜放在床旁后, 不予关照,有时患者在没人注意时可自行进食。
⑦对兴奋躁动者,让其单独进餐,避免环境刺激, 专人看护,让其安心进食,必要时给与保护性 约束,安静后给与喂食。
5.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做好心 理护理
情绪的剧烈改变往往是导致精神障碍 的原因,而通过情绪的调节又往往是治 疗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护士要有效地 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稳的心境、良好 的情绪和灵活的应变性投入到工作当中, 关心、同情、理解、体贴病人,以愉快 的心情影响病人,使病人正确认识所患 疾病。

精神科饮食护理很重要

精神科饮食护理很重要

精神科饮食护理很重要在精神科,饮食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康复,而且还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部分。

饮食护理是患者生活护理的一部分,在综合性科室基本上是以健康宣教的形式存在,除了少数需要鼻饲的患者由护士亲自操作、监护之外,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家属的看护下进食的,因此饮食护理常常会被人们忽略。

然而,在精神科,饮食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康复,而且还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部分。

精神病患者的饮食风险许多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家属都会交代病人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或者暴饮暴食,不知饥饱……这些反常的的现象都是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在饮食上可出现各种情况:1、拒食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现象被害妄想的患者通常会认为饭菜里有毒,有人要毒死他,因此,拒绝进食;有罪恶妄想的患者,通常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低人一等,不配吃好的食物,因此拒绝进食或者只吃别人吃剩下的饭菜;还有的患者因为忧郁不欢、消极自杀、否认有病,不安心住院,为达到其目的故意不肯进食;木僵患者因为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而不能进食……2、暴饮暴食也是精神病患者的一项特征有些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或器质性障碍,会不知饥饱,抢食、暴饮暴食或吞食异物。

3、精神病药物副作用也会引发不少的饮食风险产生饥饿感,常常会使患者无节制的饮食,因此造成胃肠功能的损害。

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吞咽困难也会给患者的饮食安全带来隐患,许多患者和家属不了解相关知识,让病人吃一些块状或难以下咽的食物,导致病人噎食窒息。

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1、精神科一般是集体进餐形式,统一管理,有利于调动患者进食情绪,有利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进餐情况,防止患者倒食、藏食,防范患者用餐具伤人或自伤,提醒患者进餐时细嚼慢咽,谨防噎食、窒息。

2、对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患者,要给以软食,进餐时切勿催促,给以充足时间,必要时小口喂食,并由专人照顾,做好健康宣教,严防意外!3、对抢食、暴饮暴食的患者,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限制进食量,以防发生急性胃扩张等意外。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措施PPT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措施PPT

睡眠护理: -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保
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
静、暗和适宜的温度。 - 避免患者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
手机和电视,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个人卫生护理: -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个人
卫生,包括洗澡、刷牙、换洗 衣物等。
- 监督患者使用药物,避免 错服或漏服。
运动、艺术和社交活动。 - 提供适当的娱乐和休闲设施,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帮助患者建立正面的生活态度
,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
心理护理措施
安全保障: - 确保患者居住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 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药物滥用或自
行停药。 - 定期进行患者的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 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意 外伤害和自伤行为。
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措施
提供支持和理解: - 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
想法和感受。 -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
到被关心和理解。 - 避免对患者进行歧视和污名化,提
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护理措施
激发兴趣和参Leabharlann : - 鼓励患者参与有益的活动,如
精神病患者日 常护理措施 PPT
目录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日常生活 护理措施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 患者应有规律的饮食时间,每
天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 避免患者过量摄入咖啡因和刺
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和辛辣食物。 - 保证患者饮食的卫生和安全,
避免食物中毒。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对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对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对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1 饮食异常的原因及表现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均可发生不同情况的饮食异常表现。

如:木僵患者终日卧床不起,拒绝进食;有被害的妄想患者,害怕饭里有毒,不敢进食;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能吃饭;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常感到自己身体内某一部分坏了,如胃、肠或其他脏器烂掉而不能吃饭,有关系妄想的患者,认为有人在暗示他不要吃饭;自杀企图的患者,用拒绝方法达到自杀的目的;有的患者受幻觉的支配,听到有人讲“不准你吃饭”,或者嗅到食物内有异常味道而不吃饭;忧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沉,终日垂头丧气,食欲不佳,因而厌食;接受胰岛素和安定治疗的患者,往往有暴饮暴食,或因药物反应吞咽困难,而无法进食,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自己进食,兴奋躁动患者,消耗量大,进一般饮食营养不足,因而日渐消瘦等等。

我们随机调查了80例精神病患者饮食异常的情况,发现因妄想、兴奋躁动、木僵或意识不清而拒食的患者为11%;饮食量正常,但需喂食患者占17%,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不能自进饮食患者占人数的25%,其中女患者更为突出。

因此,在女病房中做好饮食护理尤为重要。

2 饮食护理要点2.1 餐前护理2.1.1 根据医嘱准备饮食:一般患者均用普通饮食,伴有躯体疾患者或因某种特殊治疗需要的患者,可以用软食、半流或流质饮食,为拒食患者应具备鼻饲饮食。

精神病患者的饮食宜松、软、可口和无刺。

冬季应注意饮食的保暖,使患者吃到热菜热饭,炎热夏季应注意饭菜勿过热,以防患者烫伤。

配制鼻饲饮食时,应注意营养素和热量,每日鼻饲2~3次,每次500~800 ml.我院的鼻饲饮食的配方为:牛奶400 ml、米汤300 ml、鸡蛋一个,白糖50 g,油适量,青菜汁适量、盐1 g。

2.1.2 注意饮食卫生:开饭前清洗并消毒好餐具,整理清洁好餐桌,为患者洗手,为喂食患者准备好餐巾,准备好为患者分发食物的用具。

2.1.3 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及定量为之分配好饭菜安排患者按秩序进入餐厅用饭:开饭时除急需处理的工作外,护理人员一律参加开饭,认真观察患者饮食情况,防止出现暴饮暴食。

精神病患日常护理需注意事项

精神病患日常护理需注意事项

处于高压力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都受到了损害,加上心里卫生知识的匮乏,精神疾病患者逐年上涨,如今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患病率首位,成为人类痛恨的第二大疾病杀手。

精神病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做好对精神病的护理工作,这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一、注意病人饮食
首先,我们应该要注意精神病患者的饮食上的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对拒食者要劝其进食,食欲旺盛者要适当限制,做到合理定量。

食品要以质软易消化的为主,不要吃带骨刺的食物。

同时,要防止患者吃得太快,以免产生误咽或呃逆,这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二、注意病人的卫生
精神病患者以及家属应该要做好精神病患者的个人卫生。

由于一些精神病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应耐心协助,定期为病人洗澡、更衣和理发。

对于女病人,要管好月经期卫生。

注意防止病人受凉,随着天气的变化,给病人适时加衣、盖被。

被子要经常晾晒,室内空气要流通。

定时诱导病人大、小便,并观察便形,掌握次数。

三、注意病人的心理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上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该要鼓励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要多引导病人参加家庭的集体活动及适当的家务劳动,以训练其技能,陶冶其性格。

要随时观察了解病人情绪,及时安慰并消除各种不良刺激。

还可定时陪病人欣赏室内外花木,欣赏大自然风景,或外出散步,以及一同下棋等。

这是在对精神病的护理中要注意的。

护理学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策略有哪些?

护理学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策略有哪些?

护理学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策略有哪些?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常常与常人不同,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护理学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护理学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策略。

一、基础护理1、生活护理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整洁、安静和舒适,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确保患者个人卫生良好。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穿衣等,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给予相应的饮食控制。

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对于食欲不振、暴饮暴食或拒食的患者,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睡眠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柔和,安静无噪音。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可通过听轻音乐、泡热水澡等方式促进睡眠。

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思维内容、行为表现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对于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危险倾向的患者,要加强监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观察患者的躯体症状定期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黏膜等情况,及时发现躯体疾病的症状。

对于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嗜睡、锥体外系反应等,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三、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热情、诚恳、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赢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精神科饮食护理

精神科饮食护理
2005,2(4):357—358. 【2] 张淑 彩 ,魏 晓 丽 ,耿 丽 萍 .围 绝 经期 妇 女 保 健 的研 究进 展 『J].
解放 军护理杂志 ,2004,2l(5):44.45. 【3】 赵卫青 ,张艳芬 ,杨 丽娜 .更年期妇女 心理健康 干预 .中国临
床 康 复 ,2002。6 (3):403. 【41 胡 艳 .更 年 期 女 性 更 要 重视 性 问 题 『J1.自我 保 健 ,2007,4
理 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 餐前 护理
2 餐 中护理 2.1 兴奋躁 动患者 消耗量大 ,注意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过于
退期治疗 。 4.1.5 加强 自我 检测 ,防治常 见疾 病。 围绝经期 的低 雌激素水 平使得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症 、高脂血症 的发生率 明显上 升。 围绝经期又是乳腺癌和妇科三大肿瘤 (子宫颈癌 、子宫 内膜癌 、 卵巢 癌 )的高发年龄 。保证充足 的睡 眠,掌握健康的标准和常 见病的早期症状 ,提高 自我监测能力 ,定期进行 自我监测 和记 录 ,及 时发现 自己健康 的偏 异 ,及早 进行矫治 】。 4.1.6 注 意个 人卫生 。因围绝 经期妇女 阴道 酸性 降低 ,局部抵 抗力 削弱 ,易受致病菌感染 ,故需特别 注意阴部清洁卫 生。 4.1.7 合理使 用激素替代治疗 ,提高疾病 的防治 质量 。雌激素 水平低 引起 一些疾病成为影 响更年期妇女健康 的主要 问题 。更 年期综合征 是妇女在绝经后 由于雌 激素水平波动 或下 降所致的 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为主 ,伴有 神经 心理症状 的一组症 候群。大 量临床实践证 明 ,激素替代治疗 可缓解 更年期症状 ,降低 心血 管发病率 和死 亡率 ,预防绝经后骨 质疏松 ,改善 阴道 干涩 ,从 而提 高妇 女的生活质量 ,延缓衰老。 4-2 健 康教育方法 针对不 同的人群 ,采用灵 活多样 的健 康教 育方 法。利用报刊杂 志 、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 媒介 ,传播保健 知识 。发放相关 的健康 教育小册子 ,认真解答并给予科学指导。 可举办相 关知识专题讲座 ;小组讨论 ;个别辅导 ;开设咨询热 线 。建立健康档案 ,有针对性 的进行健康教育 ,并定期 随访 。 参 考 文 献 【1] 刘景 萍.围绝经期症状及 治疗【J].中华现代妇产科 学杂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1 饮食异常的原因及表现
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均可发生不同情况的饮食异常表现。

如:木僵患者终日卧床不起,拒绝进食;有被害的妄想患者,害怕饭里有毒,不敢进食;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能吃饭;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常感到自己身体内某一部分坏了,如胃、肠或其他脏器烂掉而不能吃饭,有关系妄想的患者,认为有人在暗示他不要吃饭;自杀企图的患者,用拒绝方法达到自杀的目的;有的患者受幻觉的支配,听到有人讲“不准你吃饭”,或者嗅到食物内有异常味道而不吃饭;忧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沉,终日垂头丧气,食欲不佳,因而厌食;接受胰岛素和安定治疗的患者,往往有暴饮暴食,或因药物反应吞咽困难,而无法进食,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自己进食,兴奋躁动患者,消耗量大,进一般饮食营养不足,因而日渐消瘦等等。

我们随机调查了80例精神病患者饮食异常的情况,发现因妄想、兴奋躁动、木僵或意识不清而拒食的患者为11%;饮食量正常,但需喂食患者占17%,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不能自进饮食患者占人数的25%,其中女患者更为突出。

因此,在女病房中做好饮食护理尤为重要。

2 饮食护理要点
2.1 餐前护理
2.1.1 根据医嘱准备饮食:一般患者均用普通饮食,伴有躯体疾患者或因某种特殊治疗需要的患者,可以用软食、半流或流质饮食,为拒食患者应具备鼻饲饮食。

精神病患者的饮食宜松、软、可口和无刺。

冬季应注意饮食的保暖,使患者吃到热菜热饭,炎热夏季应注意饭菜勿过热,以防患者烫伤。

配制鼻饲饮食时,应注意营养素和热量,每日鼻饲2~3次,每次500~800 ml.我院的鼻饲饮食的配方为:牛奶400 ml、米汤300 ml、鸡蛋一个,白糖50 g,油适量,青菜汁适量、盐1 g。

2.1.2 注意饮食卫生:开饭前清洗并消毒好餐具,整理清洁好餐桌,为患者洗手,为喂食患者准备好餐巾,准备好为患者分发食物的用具。

2.1.3 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及定量为之分配好饭菜安排患者按秩序进入餐厅用饭:开饭时除急需处理的工作外,护理人员一律参加开饭,认真观察患者饮食情况,防止出现暴饮暴食。

2.1.4 对因病情需要而需禁食的患者,若说服无效,不能取得合作者需将患者隔离。

防止发生偷食、抢食或藏食。

2.2 餐中护理
2.2.1 兴奋躁动的患者,由于消耗量大,或因食欲不好,常有营养不良,日渐消瘦,甚至发生衰竭,故必须注意给予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对过于兴奋狂躁患者,应使之单独进食,以免影响其他患者就餐。

2.2.2 木僵患者不言不动,吃饭时不避冷热,对这类患者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供食饭菜温度要适宜,不可过冷或过热。

如患者口内充满唾液,应先为之清洗口腔;患者不能自己进食时,应耐心给予喂食;患者能自己进食时,可将准备好的饮食放置在患者床边,由患者自食,但护理人员应留在旁边观察患者进食情况。

如患者拒食,则给予鼻饲。

2.2.3 忧郁症患者常表现情绪低沉、悲观,自责自罪,说自己不配吃饭。

对这类患者,要在生活上多加照顾,采用心理治疗,鼓励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战胜疾病,尽量劝说患者自己进食。

2.2.4 对有迫害妄想、关系妄想,或受幻觉支配的患者,应劝导参加集体进食。

如有的患者疑饭里有毒,护理人员可用自己先尝或与其他患者将饭碗对调方法解除患者疑虑。

对个别患者,尚可采用让他参加分饭的办法,使之消除顾虑。

有的患者不肯吃医院内的饮食,可让家人给患者送食物,有的患者在护理人员喂饭时不肯吃,而让家属喂饭时则吃得很好,这种情况就可让家属喂饭。

2.2.5 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特别关心其饮食情况,如患者拒食,必须尽量设法使之摄入适量饮食;如进食较差,应在其饮食内增加适量糖,以防患者发生继发性昏迷,造成严重后果。

接受安定剂治疗的患者,当药物剂量大时易出现不良反应,表现有流涎和吞咽困难,一般对饮食无大影响,反应严重时,患者感到饥饿,却又无法吞咽。

对此类患者宜给予软食或半流饮食,喂饭时速度要慢,每一口喂食量不宜过多,以免患者因食物阻塞咽喉部,造成呼吸困难而发生意外。

2.2.6 某些患者因食欲亢进或不知饥饱,出现暴饮暴食现象,常有争食、贪食,甚至偷食情况。

对此类患者的饮食要定量,必要时单独用餐,注意勿使饮食过量。

2.3 餐后护理
2.3.1 患者用餐后,应督促患者漱口、洗脸。

2.2.2 注意患者的行动,个别患者在用餐后仍拣食剩菜、剩饭。

对此类患者要加强监督和教育,使之注意清洁卫生,同时要及时处理剩余饭菜,不使留存在餐厅或病房内。

2.4 食品管理:家属或亲友送来的食品,一、二级护理的患者要由总务护士统一保管,按时发给。

一般在上下午用餐前2小时各发1次,但也要限量,因吃点心过多或离用餐时间太近,均会影响患者就餐。

对家属送来的食品进行检查,发现有变质霉烂的情况,即退还家属,不得给患者食用。

3 体会
3.1 制定食谱:对危重患者的饮食,我们都分别制定出食谱,按食谱要求烹调,使患者能吃到适宜病情需要的食物。

另外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还应注意液体的供应量,如兴奋躁动患者易引起脱水,因此要经常喂水保证其入量。

3.2 取得家属配合:要做好饮食护理,还应教育家属或亲友在探视时要同医护人员配合。

在家属探视时间,护理人员最好在场进行指导,否则,由于部分家属在探视时给患者食入过量或不洁的食品,可能会使患者发生胃肠炎。

曾有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差,但胃肠系统尚好,当家属来探视时,特别的高兴,一次吃进了很多油煎的食物、水果及少量的猪肉,食后即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泄,导致患者的治疗计划受到了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