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
6分类技术要求8
位于海湾、河口海域的围填海工程8
位于滩涂海域的围填海工程8
位于开阔0
附录B11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
为指导围填海工程设计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生态建设方案专章的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围填海管控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制订本指南。
原则
应结合工程用海的实际功能需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禀赋、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和海洋灾害等自然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化建设方案。
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规划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生活空间,增加民生需求权重,破解公众亲海难题,让公众享受到碧海蓝天和洁净沙滩。护岸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确保防洪防潮防浪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好生态建设的海洋减灾功能。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和领海范围内涉及围填海工程的生态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GB/T 18190 海洋学术语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围填海工程新形成向海侧护坡的坡面、堤顶和堤脚应综合考虑生态、景观、亲水和防灾减灾等要素,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格栅、生态护面(含生态袋、植物砌块、生态溢水砖、箱式绿化挡墙等)等生态设计措施,构建海堤生态带建设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构建灌草结合、多种群交错的梯度布局,尽量选取本土物种、防风抗浪、耐盐碱植物品种进行植被种植和养护,提高护岸植被物种多样性,发挥海堤生态带的综合减灾效能。岸滩、海堤(护岸)生态带绿植化植物的参考名录见附录B。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2.05•【文号】发改地区[2011]2929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地区〔2011〕2929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海洋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整顿和规范围填海秩序,强化围填海计划管理,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发改地区〔2009〕2976号)等相关法律和政策性文件,制定了《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围填海计划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法律和政策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围填海计划的编报、下达、执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三条围填海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围填海计划实行统一编制、分级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围填海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围填海计划指标建议的编报和围填海计划管理。

第五条围填海活动必须纳入围填海计划管理,围填海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擅自突破。

第二章围填海计划的编报第六条全国围填海计划指标包括中央年度围填海计划指标和地方年度围填海计划指标两部分,上述两类指标均包括建设用围填海计划指标和农业用围填海计划指标。

岸线修复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指南20190923(1)

岸线修复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指南20190923(1)

岸线恢复/修复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 监测评估目标 (1)2 工作依据 (1)3 监测评估范围 (2)4 监测评估程序 (2)5 监管监测 (2)5.1 剖面监测 (2)5.2 沉积物变化监测 (3)5.3 水动力环境监测 (4)5.4 水质监测 (5)5.5生物生态监测 (5)5.6工程监测 (6)5.7 监测指标和方法 (6)5.8 视频和照片拍摄 (6)6 效果评估 (7)6.1资料收集 (7)6.1.1 生态修复项目资料 (7)6.1.2 历史资料要求 (7)6.2效果评估 (7)6.2.1剖面效果评估 (7)6.2.2沉积物变化效果评估 (8)6.2.3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估 (8)6.2.4水质影响评估 (8)6.2.5生物生态影响评估 (8)7监测评估成果 (8)附录A自然岸线(含砂质岸线)恢复/修复项目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9)附录B人工岸线修复项目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11)岸线恢复/修复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指南1 监测评估目标根据岸线(自然岸线〔含砂质岸线〕)和人工岸线)恢复/修复项目(以下简称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项目进行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评估是否达到了设计方案的相关指标要求,自然岸线恢复是否形成了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人工岸线修复是否完成工程的生态化建设和改造,为修复项目的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工作依据指南中的涉及的相关工作参考下列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GB 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生态污染调查和生物监测GB/T 12763.1 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 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 12763.10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GB/T 17501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HY/T 255 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国海规范〔2017〕13号《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3 监测评估范围监测评估范围应涵盖修复项目的全部范围。

《围填海工程生态海堤建设标准》编制说明

《围填海工程生态海堤建设标准》编制说明
针对不同的区域类型和海岸类型,生态海堤的建设内容 可分为重点建设和可选建设两类,重点建设内容为应建设的 部分,可选建设内容为鼓励建设的部分。河口、海湾区域相 对开敞海域来说波浪动力较弱,有利于生态建设,因此其重 点建设内容要求较高。
堤前带的生态化建设应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的重建,主要 生态建设内容为堤前地貌恢复、生境修复和生物群落恢复, 以促进岸滩结构的稳定性和增加护滩植被的多样性和覆盖 度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采用自然恢复、植被防护、沙丘修复、 海滩养护等生态措施,尽量恢复堤前带的生态功能。堤身带 迎海坡的主要建设内容为结构型式生态化、材料生态化和植 被覆盖;背海坡为植被覆盖。适宜开展堤后带生态建设的, 主要是生态空间营造,即水系、绿地、湿地等具有绿色潜能 的空间。
2
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 号)中关于围填海的 生态保护要求,通过制定本标准,量化围填海工程海堤生态 化建设技术指标,规定生态海堤建设的原则、范围、内容、 方法和要求,对于加强围填海工程的生态保护,提升生态化 建设水平十分必要。
二、起草过程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提出,并委托自然 资源部海洋咨询中心组织编制。 2019 年 9 月成立起草组。起草组由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 管理司、自然资源部海洋咨询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以及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相关企业等单位的 20 余名专家组成。 起草组成立以来,收集国内外生态海堤建设的文献和数 据资料,系统地梳理海堤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在北海、东海、 南海选择有代表性的省份对生态海堤建设开展广泛的调研, 梳理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的现实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难题, 分析不同省份生态海堤建设的差异性和区别。在此基础上, 起草组多次召开会议,经认真研究讨论,起草组形成共识, 提出了生态海堤建设量化技术指标,并多次征求有关单位和 专家意见。综合各方面意见,于 11 月中旬形成了《围填海 工程生态海堤建设标准》草案。

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1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等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本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中涉及的历史遗留围填海项目。

2总则2.1评估目标根据合理的评价标准,运用生态学方法,评估围填海项目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影响和海洋生态价值的损害,明确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生态修复对策,为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2.2评估原则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生态优先。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立足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开展科学评估。

——分类施策。

根据围填海项目造成的生态影响,有针对性提出处置方案和生态修复对策。

——科学严谨。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运用成熟的评价标准,客观评估围填海项目造成的生态影响和生态损害。

——统筹兼顾。

统筹考虑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处理成本,调查要素以生态评估需求为主,可兼顾海域使用论证的需要。

2.3评估单元集中连片或相邻的围填海项目一般应进行整体评估,单个围填海项目可进行独立评估。

2.4评估范围生态评估范围应涵盖围填海项目实际影响到的全部区域。

一般以用海外缘线为起点划定,围填海面积大于等于5hm2的向外扩展15km,小于5hm2的向外扩展8km。

2.5评估内容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围填海项目生态影响评估,对水文动力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海水水质和沉积物环境、海洋生物生态、生态敏感目标等进行影响评估,如项目可能已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或损害时,应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围填海项目生态损害评估,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失进行评估;——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生态修复对策。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

4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5期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张翠萍,贾后磊,吴玲玲,罗伍丽,黄华梅,赵科,郑兆勇(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广州 510300)收稿日期:2020-07-05;修订日期:2021-04-27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G D N R C [2020]067,G D N R C [2020]050);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711).作者简介:张翠萍,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保护修复摘要: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及生态化水平评估对于切实提高围填海的生态门槛,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具有重大意义㊂文章以提高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为目标,构建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㊂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化平面设计㊁生态化海堤和生态化岸滩是评估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专家相对权重值分别为0.23㊁0.21和0.19;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生态化平面设计㊁生态化海堤和长期监测评估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专家对3类指标认可度基本一致㊂研究提出生态化建设水平评估总分值在0.6以上为合格;0.6~0.7生态化建设水平为中;0.7~0.9生态化建设水平为良好,0.9以上生态化建设水平为优㊂关键词: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评估;生态资源中图分类号:P 75;X 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5-0042-05S t u d y o n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e v e l E v a l u a t i o n o fR e c l a m a t i o nP r o je c t Z H A N GC u i p i n g ,J I A H o u l e i ,WU L i n g l i n g,L U O W u l i ,HU A N G H u a m e i ,Z H A O K e ,Z H E N GZ h a o y o n g(S o u t hC h i n aS e aP l a n n i n g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O A ,G u a n gz h o u5103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t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e c o l o gi c a l t h r e s h o l do f r e c l a m a t i o na n d p r o t e c t t h em a r i n e r e s o u r c e s e c o l o g y .I n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e c o l o g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e v e l o f r e c l a m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l e v e l o f r e c l a m a t i o n p r o j e c t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l a n ed e s i g n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a w a l l a n de c o l o gi c a l b e a c hw e r e t h ek e y i n d i c a t o r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l e v e l o f r e c l a m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v ew e i g h t v a l u e s o f e x p e r t sw e r e 0.23,0.21a n d 0.19,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v a r i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K e n d a l l h a r m o n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p l a n e d e -s i g n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a w a l l a n dl o n g -t e r m m o n i t o r i n g ev a l u a t i o n w a ss m a l l ,w h i c h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r e c o g n i t i o nd e g r e e o f t h e t h r e e i n d i c a t o r s i s b a s i c a l l y t h e s a m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t o t a l s c o r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l e v e l e v a l u a t i o nw a s a b o v e 0.6,w h i c hw a s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q u a l i f i e d ,0.6-0.7a s m e d i u m ,0.7-0.9a s g o o d ,a n d a b o v e 0.9a s e x c e l l e n t .K e yw o r d s :R e c l a m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e v e l ,A s s e s s m e n t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o u r c e s第5期张翠萍,等: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430引言海洋生态文明是人与海洋㊁人与人㊁人与社会和谐共生㊁良性循环的文化伦理形态[1],其核心命题在于 形成并维护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 ㊂围填海生态化建设是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协调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尽量恢复受损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实现 经济 社会 生态 三者协调发展,达到人海和谐㊂国外围填海造陆的发展也经历了3个阶段,现在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㊂日本㊁荷兰和韩国等围填海造陆的主要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填海造地的负面影响,逐步控制围填海规模和数量,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相关的措施和管理理念保护海岸湿地[2-6]㊂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尚缺乏对围填海成熟的生态建设规划㊁生态化评估研究㊂我国的学者对于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及生态化水平的研究较少,但是随着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切实提高围填海的生态门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㊂朱坦等[7]以天津临港经济区为例,对围填海造陆生态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对围填海工程生态化的内涵要求进行了初步研究㊂黄国柱等[8]对围填海造陆的生态化路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理念融入㊁生态化技术研究和生态化改造及后期管理与控制等的重要探索㊂较多学者对陆地生态化的内涵及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构建进行了研究㊂陈美球等[9]认为生态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表现为系统生态缓冲能力的持续保持,同时提出构建原则应遵循针对性㊁代表性和客观性㊁可观测性㊁灵敏性和易操作性等的原则㊂顾薇等[10]对生态建设效果后评价进行了研究,综合经济㊁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各因素的权重㊂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于海岸带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关注于纯粹的围填海工程对海域的影响,对围填海生态化建设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围填海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㊂本研究在分析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要求基础上,系统梳理主要的监测评估因子,构建生态建设评估指标,摸索建立一种或多种科学合理的㊁适合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的评估方法,为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验收提供可参考指标㊂1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指标筛选以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原则,借鉴国内外陆地生态化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中六大类指标的作用机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构建科学的围填海工程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㊂表1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评估体系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生态化平面设计0.23岸线占用率0.22离岸填海面积比例0.17岸线利用率0.20人工岸线增长率0.14海洋生态空间占比0.26公众亲海空间0.14围填海强度指数0.25围填海亲海岸线指数0.26适宜亲水岸线系数0.28亲海空间进出通道0.20生态化海堤0.21生态化结构或生态材料指数0.33海堤植被覆盖率0.30生态化岸段比例0.37生态化岸滩0.19海岸湿地占比0.39护岸指数0.30湿地植被覆盖率0.32污水排放与控制0.12是否新增排污口0.45污水循环利用率0.55长期监测与评估0.11制订监测方案0.25排污口设置自动监测设施0.26平均流速变化率0.20渔业生物损失率0.30注:在非河口㊁海湾区域,生态化海堤指标可不考虑㊂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评估体系分为3个层次:①目标层,即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②一级指标层,参照‘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中4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的生态化技术要求,将评价要素分为6个方面,分别是生态化平面设计㊁公众亲海空间㊁生态化海堤㊁生态化岸滩㊁污水排放与控制和长期监测与评估;③二级指标层,指根据每个技术评价要素筛选出的具体指标,也是本研究的生态化评估因子㊂通过明确该指标体系的层次分级,在一级指标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指标库中选择二级指标层,分析各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㊂通过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㊁专家调查表的设计㊁专家咨询㊁统计专家咨询数据㊁反馈数据和可信度分析,筛选二级指标,构建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评估指标㊂生态化平面设计要素,主要从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角度出发,对围填海工程选址要求:远离生态敏感区;尽量离岸填海;减少对自然岸线的占用;尽量延长形成岸线的长度;在满足项目用地指标的需求下,进行填成区生态空间的设计㊂包括岸线占用率㊁离岸填海面积比例㊁岸线利用率㊁人工岸线增长率㊁海洋生态空间占比5个二级指标㊂公众亲海空间要素,主要从制约公众亲海空间的围填海强度,新增提供亲水空间的人工岸线长度,适宜公众亲水岸线系数,以及是否留有供公众出入亲海空间的通道等方面设置指标,包括围填海强度指数㊁围填海亲海岸线指数㊁适宜亲水岸线系数和亲海空间进出通道4个指标㊂生态化海堤要素,主要从促进人工岸线生态化,尽量恢复受损岸线生态功能角度出发,设置海堤生态化结构或生态材料指数㊁海堤植被覆盖率和生态化岸段比例3个指标㊂生态化岸滩要素,主要从恢复湿地生态功能角度出发,采取保滩促淤㊁植被种植㊁沙滩保育㊁生物恢复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海岸自然生态功能,设置海岸湿地占比㊁护岸指数㊁湿地植被覆盖率3个指标㊂污水排放与控制要素,主要从控制源头污染角度考虑所设置的是否新增排污口指标,以及末端处理角度设置的污水循环利用率两个指标㊂长期监测与评估要素,要求制订监测方案,用于效果评估;鼓励排污口设置自动监测设施,同时选取可以代表围填海工程实施后水文动力条件和渔业资源损失程度的两个指标㊂2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权重打分表,在第一轮调查表详细介绍研究内容的背景及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资料后,专家进行调查表评价打分㊂回收后,将专家意见稍加归纳㊁处理再反馈给专家,进一步评价打分㊂如此反馈多次,最后将专家打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㊂2.1加权算数平均数与相对权重计算将所有专家对评估指标的打分值列出,专家权威程度评分见表2至表4,计算公式为:C i=1m m j=1C RˑC i j式中:C i为i指标的加权平均值;C i j为专家j对i指标的评分值;C R为专家权威程度;m为专家人数㊂表2专家学术水平权重职称权重博士生导师1.0硕士生导师0.9其他高职0.7副高职0.5其他0.3表3专家对指标的判定依据的量化判定依据大中小理论分析0.30.20.1实践经验0.50.40.3同行了解0.10.10.1专家直觉0.10.10.1表4专家熟悉程度量化熟悉程度量化值很熟悉1.0熟悉0.8比较熟悉0.5不太熟悉0.2专家权威程度为专家学术水平权重㊁专家指标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的平均值㊂共获取32份有效表㊂专家权威程度大于0.60即可接受㊂经筛选,有22人符合条件㊂通过统计6个评价要素和21个评第5期张翠萍,等: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评估研究45估因子的加权算术平均值,以1为权重总和,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表1)㊂2.2相对权重分析根据打分统计分析,大部分专家认为生态化平面设计㊁生态化海堤和生态化岸滩是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关键因素,三者权重的加和占60%~80%,其中,专家权威程度在0.7以上的专家对上述三者的权重加和占70%以上㊂可见,大部分权威专家认为围填海工程生态化的主要考虑因素集中在围填海的平面设计㊁新建海堤的生态化和海堤堤脚潮滩的生态化建设㊂对于围填海工程来说,围填海的平面设计应尽量少占用岸线,鼓励离岸填海方式㊂专家权威程度在0.7以上的专家,对公众亲海空间的打分权重均为0.1,认为该类指标并不是生态化建设的主要评价因素㊂有两位专家权威程度比较高的专家认为长期监测与评估这个评价要素在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评估中是次要考虑因子,在6个一级评价因素中的权重值打分为5%㊂对于生态化平面设计指标,大部分权威程度比较高的专家认为岸线占用率㊁岸线利用率和海洋生态空间占比比较重要,加和权重值占到75%~ 80%㊂对于公众亲海空间指标,大部分专家认为适宜亲水岸线系数在4个指标中权重最大,占到40%㊂而生态化结构或生态材料指数和海堤植被覆盖率两个指标是指征生态化海堤的重要指标,权重值为80%㊂对于生态化岸滩指标,大部分专家对海岸湿地占比㊁护岸指数和湿地植被覆盖率3个指标的权重匹配比较一致㊂对污水排放与控制指标,大部分专家认为污水循环利用率指标权重更大,权重值为60%~70%㊂对于长期监测与评估指标,大部分专家对制订监测方案㊁排污口设置自动监测实施㊁平均流速变化率和渔业生物损失率4个指标的权重匹配无明显侧重㊂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平评估的一级指标中,相对权重较大的指标为生态化平面设计㊁生态化海堤和生态化岸滩,其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分析见表1㊂2.3评估方法计算采用分段量化取值的方法,对相对权重进行赋分(表1)㊂针对具体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程度评估时,一般认为:总分值在0.6以上,视为合格;0.6~0.7,生态化建设水平为中;0.7~0.9,生态化建设水平为较高;0.9以上为优㊂3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评估指标可信度分析为检验专家打分评价的一致性程度,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㊂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计算分析㊂肯德尔和谐系数是测量打分者可信度的一种检验方法,当评估指标超过8个时,将肯德尔和谐系数W进行卡方值转换,再进行检验㊂计算公式:W=n i=1R2i-1n n i=1R i()2112k2(n3-n)式中:W为肯德尔和谐系数;k为专家总人数;n为调查表中评估指标总个数;R i为第i个指标的评分㊂为验证专家打分评价的一致性程度,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㊂因肯德尔和谐系数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计算时取前20位专家的打分结果进行验证㊂经计算,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2,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见表5㊂表5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各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一级指标W指标数量S值生态化平面设计0.255814公众亲海空间0.175342.5生态化海堤0.07358.5生态化岸滩0.253199.5污水排放与控制 2长期监测与评估0.094181.5注:污水排放与控制只有两个二级指标,无肯德尔和谐系数㊂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计算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均小于1,表明本研究专家打分结果有较大的一致性,可信度较高㊂为进一步分析专家打分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显4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著性判断㊂当评分者人数(k)在3~20人,评价指标在3~7个时,可查‘肯德尔和谐系数(W)显著性临界值表“,检验W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㊂若实际计算的S值大于k㊁N相同的表内临界值,则W达到显著水平㊂通过对比可知,生态化海堤和长期跟踪监测两个指标的S值小于‘肯德尔和谐系数显著性临界值表“㊂4结语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最大程度减轻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最大程度恢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路径㊂本研究遵循生态系统避让㊁减缓㊁保护的原则和思路,对‘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生态化平面设计㊁公众亲海空间㊁生态化海堤㊁生态化岸滩㊁污水排放与控制㊁长期监测与评估等6个方面的生态化建设要素进行评估,首次搭建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化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一级指标(6个评价因素)和二级指标(21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㊂生态化平面设计㊁生态化海堤和生态化岸滩是评估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体现围填海生态建设水平㊂为提高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水平,对于科学指导围填海工程重点从填海平面设计㊁海堤生态化和堤脚生态化建设三方面开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㊂但对大部分二级指标的量值分布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刘家沂.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12:44-46.[2] R O B E R TJ,HO E K S E MA.T h r e e s t a g e s i nt h eh i s t o r y o f l a n dr e c l a m a t i o n i nT h eN e t h e r l a n d s[J].I r r i g a t i o na n d D r a i n a g e, 2007,56:113-126.[3]孙丽,刘洪斌,杨义菊,等.中外围海造地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0-46. [4] WUJ i h u a,F U C u i z h a n g,F A N L u,e t a l.C h a n g e s i n f r e e-l i v i n gn e m a t o d e c o mm u n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i nr e l a t i o nt o p r o g r e s s i v e l a n d r e c l a m a t i o na ta ni n t e r t i d a lm a r s h[J].A p p l i e dS o i lE c o l o g y, 2005,29(1):47-58.[5] Z A G A ST,T S I T S O N IT,G A N A T S A SP,e t a l.L a n dR e c l a m a-t i o n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i n a M a r i n e A r e a.I n t.J.E n v i r o n.R e s.,2010,4(4):673-680.[6] B O NJK,J O N GGJ,HA NJW.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aS a l tM a r s hw i t hS o m eC o mm e n t s o n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o fC o a s t a lV e g e t a t e dE c o s y s t e m s i n K o r e a.O c e a nS c i.J.2011,46(1):47-53.[7]朱坦,关骁倢,汲奕君.围填海造陆生态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天津临港经济区为例[J].环境保护,2016,44(2):56-58. [8]黄国柱,朱坦,曹雅.我国围填海造陆生态化的思考与展望[J].未来与发展,2013(5):12-17.[9]陈美球,金志农,蔡海生.生态化的基本内涵及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构建的指标原则[J].生态经济,2012(3):166-169. [10]顾薇,唐德善.黑河上游生态建设效果后评价[J].人民黄河,2007,29(3):6-7.。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海区派出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以下简称“国务院24号文”),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海洋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和集约利用,现就围填海历史遗留处理工作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集约利用。

对围填海工程开展生态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水动力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

将集约利用原则贯彻始终,最大限度控制填海面积,提升海域海岸线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坚持分类施策、分步实施。

充分考虑不同历史阶段和地区差异,针对具体围填海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政府已经形成的围填海工程总成本损耗。

在2019年6月底地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之前的过渡阶段,选址在已填海区域且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近期和中期投资建设项目,成熟一个、处置一个,加快办理用海手续。

三是坚持依法依规、积极稳妥。

涉及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用海审批权限,依照《海域使用管理法》及国务院有关文件执行。

加快开发利用闲置或低效利用围填海区域的同时,应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切实形成有效投资,防止产生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妥善处理已取得海域使用权但未利用的围填海项目国务院24号文下发前已完成围填海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指导海域使用权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集约节约利用,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做好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海函〔2019〕42号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做好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海函〔2019〕42号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做好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正文:----------------------------------------------------------------------------------------------------------------------------------------------------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做好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沿海各市海洋主管部门:为做好我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和《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有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已取得海域使用权尚未完成围填海项目报批要求(一)生态建设方案编制要求国发〔2018〕24号文下发前已批准尚未完成围填海,确需继续围填海的,海域使用权人应向县级海洋主管部门提出继续围填海申请,并提交项目生态建设方案。

生态建设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应符合国发〔2018〕24号文有关要求,严格限制围填海用于房地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

2.用海规模控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有关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用海面积,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规模,尽可能减少岸线资源占用。

3.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内容。

按照《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要求,采用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尽可能减少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于已部分完成围填海的项目,应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

(二)申请报批程序县级海洋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按照自然资规〔2018〕7号文要求进行初审,提出审查意见,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目次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3)4.1论证原则 (3)4.2论证依据 (3)4.3论证内容 (4)4.4论证成果 (4)4.5论证程序 (4)4.6论证等级 (4)4.7论证范围 (6)4.8论证重点 (7)5论证基础资料 (7)5.1资料内容 (7)5.2资料基本要求 (7)5.3现场踏勘 (8)5.4海洋调查资料 (8)6项目基本情况与用海必要性分析 (10)6.1项目基本情况 (10)6.2项目用海需求 (10)6.3项目用海必要性 (10)7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11)7.1海洋生态概况 (11)7.2海洋资源概况 (11)8资源生态影响分析 (11)8.1资源影响分析 (11)8.2生态影响分析 (12)9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12)9.1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12)9.2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12)9.3利益相关者界定 (13)9.4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13)9.5项目用海与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1310 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 ........................................................... 13 10.1 所在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基本情况 ....................................................... 13 10.2 对周边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 13 10.3 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13)11 项目用海方案分析 .......................................................................... 14 11.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 14 11.2 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4 11.3 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 15 11.4 岸线利用合理性分析 ....................................................................... 15 11.5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 15 11.6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 16 12 生态保护修复和使用对策 ..................................................................... 16 12.1 项目用海主要生态问题 ...................................................................... 16 12.2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与目标 ................................................................... 16 12.3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 16 12.4 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计划 ..................................................................... 16 12.5 海域使用对策 .. (16)13 结论 (17)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资料来源说明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论证重点参照表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论证报告重要图件名录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格式和内容 1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格式与内容21 25 27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摘要303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域使用论证的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和要求。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60题)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公告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后,对公众意见较大的建设项目,可以采取()等形式再次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A.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B.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C.咨询专家意见D.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答案】 B2、(2020年真题)下列部门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农业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是( )。

A.各级人民政府B.各级农行业行政主管部门C.各级涉农行业主管部门D.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答案】 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此法。

A.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B.河流、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C.内水、滩涂、领海、大陆架和毗连区D.河流、滩涂、领海、大陆架和毗连区【答案】 A4、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洋工程改变用途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B.海洋工程需要拆除的,应当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C.海洋工程改作他用的,应当报原批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海洋工程拆除时,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答案】 C5、依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在严格总量管控过程中,应当针对重点控制污染物,()估算每个区域(流域)控制单元内各项污染物的总量管控限值。

A.全面B.综合C.逐一D.具体【答案】 C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日期】2007.11.12•【字号】浙海渔资[2007]38号•【施行日期】2007.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海渔资〔2007〕38号)沿海各市、县(市、区)海洋与渔业主管局:为贯彻落实《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我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实际,我局研究制订了《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

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浙江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核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本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内容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海洋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跟踪监测等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本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本省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遵照执行国家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报告书的评审按照国家《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技术规程》执行。

海堤结构型式的生态化建设启示

海堤结构型式的生态化建设启示
[ 中图分类号] P753;X171. 4;X4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6 7276(2020)08 0015 06
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明确提
0 引言
海堤作为我国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第一道
防线,目前已建成 1. 45 万公里 [1] 。 我国海堤建设
组合式防护体系,形成立体、生态的海堤型态,常
3. 12 万元 / km 的生态效益。 詹旭奇
[10]
完善了海
岸生态廊道工程的设计内容和方法,包括生物防
护工程、生态海岸工程结构以及已建海岸工程生
见的生 态 防 护 工 程 的 适 用 范 围 及 其 特 点 详 见
了能够形成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协同增效的综合
体系,可针对不同的区域类型和海岸类型,因地制
方式建立数值模型,分别研究了阶梯式生态海堤
宜,在海堤前沿设置离岸堤、突堤、潜堤,与沙滩养
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以及复式生态海堤对流速的改
护、红树林湿地等生态防护工程相结合,布置构建
善作用,并保守评估阶梯式生态海堤每年能增加
。 徐如娟等在
《 生态型海岸保护工法研究》 中指出生态型海岸
防护工程主要以海岸保护为主,同时兼具海岸生
的应用。 林俊翔 [28] 提出了就地取材形成海堤地
台,采取格宾网箱建立绿植地台,引入潮间带的概
念种植绿植三项措施,并成功应用于珠海市情侣
路南段某工程。 邵继彭等 [29] 指出海堤断面设计
需适应生态环境景观的要求,建设与周围环境协
宜选取本土物种对海堤进行绿植化。 李俊良
石笼等措施增加了带平台的复合式斜坡堤结构的
生态性,并指出通过直接绿植、附加生物栖息空间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27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27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27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9.13•【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24年第48号•【施行日期】2024.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海洋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公告2024年第48号关于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27项行业标准的公告《全国海岛代码》等27项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经2024年第6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批准、发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HY/T 0119-2024全国海岛代码(代替HY/T 119-2008)HY/T 0454-2024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HY/T 0455.1-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HY/T 0455.2-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第2部分:滩涂HY/T 0455.3-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第3部分:海湾HY/T 0456-2024海岛生态修复技术指南植被修复HY/T 0457-2024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海草床HY/T 0458-2024无居民海岛生态本底调查技术规程HY/T 0459-2024海岛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指南HY/T 0460.1-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部分:总则HY/T 0460.2-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HY/T 0460.3-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3部分:红树林HY/T 0460.4-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4部分:盐沼HY/T 0460.5-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5部分:珊瑚礁HY/T 0460.6-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6 部分:海草床HY/T 0460.7-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7部分:牡蛎礁HY/T 0460.8-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8部分:砂质海岸HY/T 0460.10-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0部分:海湾HY/T 0460.11-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1部分:泥质海岸HY/T 0461-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砂质海岸HY/T 0462-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珊瑚礁HY/T 0463-2024琼胶寡糖HY/T 0464-2024海洋生态分类HY/T 0465-2024红树林修复与利用地埋管网系统技术指南HY/T 0466-2024极地生态环境监测规范HY/T 0467-2024河口潮滩湿地盐地碱蓬生态工程构建技术规程HY/T 0468-2024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2024年9月13日。

关于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关于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关于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者:金余娣鲁水朱志清叶林安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4期摘要:以洋山深水港区围填海活动为例,结合工程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一定的影响,提出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从宣传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全方位监控、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填海工程环保机构、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固废处置、保护生态环境的影响、敏感目标保护、风险事故环保应急、生态修复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方案,以期为和谐海洋的构建、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围填海;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4-000-03DOI:10.16647/15-1369/X.2020.04.002Abstract:Taking Yangshan deep-water port reclamation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ing the project’s i 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urrounding sea area,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reclamation are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chemes shall be made in terms of publicity,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ervis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of reclamation project,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acoust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olid waste disposal,impa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sensitive target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emergency of risk accident,ecological restoration,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ocean, the effective use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Key words:Land reclam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tective measur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围填海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和扩大社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近年来,我国围填海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护和修复围填海区域的生态环境,编制一套科学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国家海洋局2017年10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海湾海域 (2)3.2河口海域 (2)3.3开阔海域 (2)4总则 (2)4.1目的 (2)4.2原则 (2)4.3主要内容 (4)5技术要求 (4)5.1生态化平面设计 (4)5.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 (5)5.3生态化海堤建设 (5)5.4生态化岸滩建设 (6)5.5污水排放与控制 (7)5.6长期监测与评估 (7)6分类技术要求 (8)6.1位于海湾、河口海域的围填海工程 (8)6.2位于滩涂海域的围填海工程 (8)6.3位于开阔海域的围填海工程 (9)6.4港口码头以及特殊用途等的围填海工程 (9)附录A (10)附录B (11)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围填海工程设计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生态建设方案专章的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围填海管控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制订本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和领海范围内涉及围填海工程的生态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GB/T18190海洋学术语GB/T19485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51015-2014海堤工程设计规范HY/T123海域使用分类LY/T1938-2011红树林建设技术规程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海办发〔2017〕22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海湾bay;gulf被陆地环绕且面积不小于以口门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的海域。

[GB/T18190—2000,定义2.1.19]注:本指南中的海湾不含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北部湾。

3.2河口river mouth;estuary具有常年径流入海河流且终端受潮汐和径流共同作用的海域。

[GB/T19485,定义3.2]。

3.3开阔海域open sea area无天然屏障或者无人工建筑物掩护,直接承受外海波浪作用、受近海潮流影响较大的海域。

4总则4.1目的开展围填海工程的生态建设,旨在采取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修复受损生境,提升新形成岸线的公众开放程度和景观生态效果,构建自然化、生态化、绿植化的新海岸。

4.2原则4.2.1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应结合工程用海的实际功能需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禀赋、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和海洋灾害等自然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化建设方案。

4.2.2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规划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生活空间,增加民生需求权重,破解公众亲海难题,让公众享受到碧海蓝天和洁净沙滩。

护岸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确保防洪防潮防浪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好生态建设的海洋减灾功能。

4.2.3科学设计、自然修复结合工程所在区域海域条件,遵循海陆过渡带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恢复能力,科学设计生态建设方案。

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措施,为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创造良好条件,确保生态建设成果持久发挥作用。

4.2.4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生态建设应与工程用海开发利用有机融合,在海岸线和海域利用上实现布局协调和功能兼顾,尽量减少因生态建设带来的海域海岸线空间资源消耗。

4.3主要内容围填海工程在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前,应开展海洋生态本底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围填海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生态建设方案。

生态建设主要内容如下:(1)生态化平面设计;(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3)生态化海堤建设;(4)生态化岸滩建设;(5)污水排放与控制;(6)长期监测与评估。

海域使用论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用海的生态影响,明确项目的生态建设内容和空间布局方案,分析论证项目生态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将其作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中的专章,专章提纲应符合附录A要求。

5技术要求5.1生态化平面设计围填海平面设计应充分体现生态用海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所在海域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尽量保全所在海域和海岸的生态功能。

围填海工程平面布置应尽量采用离岸人工岛、多突堤(适用于码头泊位)、区块组团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岸线资源的占用,岸线利用率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围填海项目平面设计中应布置出一定面积的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面积占比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要求;涉及砂质岸滩的围填海工程不应对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5.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除生产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岸线区域外,围填海工程新形成的岸线均应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开放,开发退让距离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相关要求。

根据项目主导功能和陆域纵深,规划设计沿岸绿化带、人工沙滩、公众亲海空间和进出亲海空间的通道。

在有条件的区域,应在堤顶或海堤(护岸)向海侧建设观景栈道和平台等亲海廊道。

5.3生态化海堤建设5.3.1堤型设计在保障海堤(护岸)防洪防潮防浪安全的前提下,向海侧堤型宜采用斜坡式结构,在条件适宜时尽可能缓坡入海,促进近岸海洋生境的重建。

5.3.2建筑材料海堤(护岸)建筑材料应体现生态和景观方面的需求。

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向海侧的海堤应采用生态混凝土和当地块石等绿色环保、适宜当地海域生态系统的无害化建筑材料,以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促进恢复生物多样性。

5.3.3海堤生态带构建围填海工程新形成向海侧护坡的坡面、堤顶和堤脚应综合考虑生态、景观、亲水和防灾减灾等要素,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格栅、生态护面(含生态袋、植物砌块、生态溢水砖、箱式绿化挡墙等)等生态设计措施,构建海堤生态带建设的有利条件。

因地制宜地构建灌草结合、多种群交错的梯度布局,尽量选取本土物种、防风抗浪、耐盐碱植物品种进行植被种植和养护,提高护岸植被物种多样性,发挥海堤生态带的综合减灾效能。

岸滩、海堤(护岸)生态带绿植化植物的参考名录见附录B。

5.4生态化岸滩建设5.4.1护滩养滩围填海工程应重点关注堤前滩涂改造与生态重建,以增加护滩植被物种多样性为目标,采用红树林、柽柳、翅碱蓬、海草(藻)等生态修复措施,尽量恢复海岸的生态涵养、鸟类栖息、促淤消浪等功能。

造成岸滩侵蚀的围填海工程,经科学论证,应采用潜堤、离岸堤、丁字坝等工程或植物护滩措施,保护岸滩稳定和修复受损岸滩。

影响砂质岸滩的围填海工程应进行沙滩养护,有条件的在水文动力和冲淤条件适宜的位置应建造人工沙滩。

影响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生物海岸的围填海工程,应采取现场修复或按照占补平衡原则异地补种等生态措施,修复受损生境,提高邻近海域的生态功能。

5.4.2栖息地构建根据填海工程所在海区条件和特点,在不危及防护工程坡脚和基础安全的前提下,海堤(护岸)前沿水下可采用人工鱼礁等生态设计,为鱼类、贝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5.5污水排放与控制围填海工程要求增产不增污,污水应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确保工程实施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加。

积极推行区域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循环利用,鼓励建设单位集中收集处理污水废水,并结合人工生态湿地和水系建设,促进污水的循环利用。

确需排海的,必须根据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选取最高标准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采用集中排、离岸排和生态化排放。

生态化排放鼓励对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置后再排放,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的再净化作用,严禁在重要、敏感和脆弱的生态区域进行排放。

5.6长期监测与评估结合围填海工程生态化海堤、生态化岸滩、污水排放与控制等生态建设方案,确定相应的生态建设监测要素,制定生态建设监测方案,明确长期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的要求。

设置污水排污口的围填海工程,应在入海排污口和周边海域设置自动监测设施。

能源、石化、核电等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用海项目,应当在填海范围内预留一定空间用于建设多功能合一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并保证监测设施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6分类技术要求围填海工程均应依据本指南第5章的生态建设要求,结合工程所在海域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和项目功能需求,因地制宜提出可行的生态建设方案;不符合生态建设条件的应该当阐明理由和依据。

不同区位条件和类型的围填海工程应重点关注以下生态建设要求。

6.1位于海湾、河口海域的围填海工程要充分考虑海湾海域风浪较小、水动力较弱、生态价值较高、生态敏感脆弱、生态化建设条件适宜等特点,按照本指南第5章的要求全面开展生态建设,重点就生态化海堤建设和公众亲海空间设计提出明确的工程措施和建设要求。

在平面设计上尽量不采用截弯取直的平面布置方式,避免对海湾形态和潮流场特征造成严重影响。

6.2位于滩涂海域的围填海工程位于滩涂(特别是淤涨型滩涂)海域的围填海工程,在平面设计上要考虑水动力弱、淤积快的特点,不强制要求人工岛、多突堤、区块组团等方式布局,向海侧应保留一定宽度的滩涂、湿地面积;生态化海堤、生态化岸滩、公众亲海空间设计、污水排放与控制、长期监测与评估五个方面的生态建设方案按照本指南第5章的要求执行。

6.3位于开阔海域的围填海工程要区分迎浪面和背浪面分别制定生态化海堤建设方案。

迎浪面海堤设计须优先考虑防洪防浪防潮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经论证因灾害等因素不具备生态建设条件的应当阐明理由和依据。

生态化平面设计、公众亲海空间设计、生态化岸滩、污水排放与控制、长期监测与评估五个方面的生态建设方案按照本指南第5章的要求执行。

6.4港口码头以及特殊用途等的围填海工程应优先考虑项目生产需求,在确保项目功能实现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生态海堤、生态化岸滩的生态化建设,不符合生态建设条件的应当阐明理由和依据。

生态化平面设计、污水排放与控制、长期监测与评估的生态建设方案按照本指南第5章的要求执行。

附录A围填海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生态建设方案专章编写提纲1生态建设条件分析1.1工程所在海域资源、生态现状与禀赋、海洋灾害分析1.2生态建设需求分析1.3生态建设目标和指标2生态建设方案设计与优选2.1生态化平面设计2.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2.3生态化海堤2.4生态化岸滩2.5污水排放与控制2.6长期监测与评估(以上各节均应给出相应的平面布置图、典型设计剖面图等图件)3生态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3.1生态建设方案可行性分析3.2生态建设效益分析4生态建设监管措施与建议5附图附件注:依据工程特点和所在海域的生态特征及其生态建设需求,以上章节可适当增设或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