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笔记(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绪论
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
1、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性,文学的内在,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文学批评(微观):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文学史(宏观):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心态的制约。

2、比较文学中的“比较”
雷马克的定义:是超出已过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地域),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宗教等(学科领域)。

“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的特点:1、开放性,2、比较性,3、汇通性。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
1、季羡林的定义: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狭义)。

把文学痛其他学科拿来比较(广义),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钱钟书:作为一门学科,则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黛云: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曹顺庆: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雷同性、异质性和互利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础方法。

教材定义:比较文学史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基本要素:(四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

第三节走向世界文学
1、(1)民族文学:指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2)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认为划分的文学单位,它可由多个民族文学构成,也可是单一民族文学。

(3)总体文学:又称为一般文学,是指探求文学的普通规律,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文学研究,与常义上的“文学理论”同义。

(4)世界文学:(歌德)希望各国文学“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消除各民族文学的分歧,促进人类精神财富的交流。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19世纪末期的欧洲(法国)。

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最初成就:法国学派
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挑战(争端—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文学共同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发端于台湾。

第一节诞生与确立
史前期(萌芽期)
古罗马文学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中世纪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时期浮士德形象的传播
启蒙运动伏尔泰《论史诗》、《中国孤儿》
(德)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
两位先驱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歌德
学科形成(形成期)
标志:1、名称的提出:1818年法国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比较文学教程》。

2、讲座、课程的开设:1827—1830在巴黎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正式诞生:19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
标志:1、创办杂志:匈牙利的梅茨尔的《总体比较文学报》。

马克思、科赫《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研究》。

2、出版专著: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3、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课堂。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贝茨《海涅在法国》。

学科确立
主要发源地:法国
三位奠基人: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安贝尔“创建比较文学史”,圣伯安“理论上的肯定”
三个第一: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总体比较文学报》
第一本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波斯奈特)
比较文学的发展(西方)
巴尔登斯贝克《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歌德在法国》《比较文学评论》
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注重影响研究
卡雷“形象学”
基亚《比较文学》
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1、比较文学史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支,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比较文学只能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关系,即事实联系
3、不用美学观点去解释作品,或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

第二节新领域的开拓
美国学派产生背景:1、多民族的国家融合;
2、新批品理论的影响;(关注文本细读)
3、国家文学的底蕴。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诞生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美国学派:雷纳·韦克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研究国别文学史;批评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方法,不赞成梵·第根把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隔开。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基本观点:1、比较文学史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
2、比较文学还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

美、法共同点:都赞成比较文学史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

不同点:1、在研究对象上,美将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之中,同时还主张跨学科的研究。

2、在研究方法上,从对文学外在关系历史实证转向了文学内在结构的美学分析。

两个学派的融合: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批评法国学派的狭隘,提出“比较文学史人文主义”。

美布洛克《比较文学新动向》
比较文学的发展(中国)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

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荣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文学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付东华翻译法·《比较文学史》,1935年《比较文学绪论》发表,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

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意见:
1、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民族界限,跨越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2、比较文学在性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只是一种研究方法;
3、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和理论性的特征。

(一)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比较文学史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性体系。

其开放性包含三层含义:A、不受时、空及作家作品地位高低及价值大小的限制;
B、它比传统文学研究有更宽泛的内容,比较文学通过影响和接受的研究引入了读者大众和客观世界;
C、研究方法上,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它以比较分析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
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读、传记互证等诸法,而且具有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的敏
锐性和自觉性。

(二)宏观性
(三)理论性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必然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比较文学强调理论性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将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比较美学)防砸十分重要的地位,寻求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节当前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3个发展阶段,国际比较文学正经受着3段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挑战。

1、比较文学“理论化”的积极意义;
2、中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3、文化研究的热潮。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法国学派——世界的关系史
(事实联系)
美国学派——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比较文学历史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第二次会议召开(美,教堂山)
——标志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跨越地域、学科
研究美学价值的关系(与法的区别)
中国学派——跨越民族、国家。

文学研究(分支)
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
法:法国具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比较研究
研究对象:
美::没有
法:研究外部联系
研究方法:
美:研究文学作品内在的文学价值
学科理论支柱:1、建立这门学科的学科依据2、从事这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确立学科研究对象的两大原则:1、独特性原则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与别的学科研究对象重合,只有当某些对象必须由
这门学科来研究的时候,该学科才是充分必要的
2、完全性原则:即确定的研究对象必须是该学科的全部,而不是部分。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一、具备的基本属性:跨越性、可比性和文学性
1、跨越性指跨越民族界限、文化体界限和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的问题。

比较文学的对象是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跨越性是它的先决条件。

2、可比性只有那些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

3、文学性指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它决定学科的性质与类属,即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种。

综上所述,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包括三种文学关系
亲缘关系(历史事实关系)类同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交叉关系
1、亲缘关系(法国学派):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见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现象。

如《狂人日记》同:
主人公都是疯子,社会的小人物,暴露旧社会的黑暗不合理。

2、类同关系(美国学派):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见,有些文学现象虽然并不存在亲缘关系,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
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和相异,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

如简爱与子君同:勇敢地冲出封建禁锢,以叛逆精神追求爱情和个人幸福,为女性的独立、平等和解放而奋斗。

3、交叉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之见存在的相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等关系。

如诗与
画哥特式建筑的文学《呼啸山庄》宗教与文学
以上三种关系构成了比较文学对象的客观基础
几种特殊情况的认定:1、卢梭----- 瑞士日内瓦人----- 法国作家
2、晁衡---- 日本人---- 中国唐代诗人
对于这两种情况,在认定时就应采用文学史上传统的定论,并以作家的主要活动地点及其作用的所在地来确定其归属。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1、影响研究
所谓“影响”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中,或一个作家、一个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是从本民族的传统和作家本人过去的创作中无法做出解释的,这些外来的因素经过吸收、消化,已经渗透到民族文学之中,参与了艺术创造和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并成为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2、影响研究的定义
影响研究就是要用充分的可靠的材料阐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

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过程划分为放送、传播、接受者三个方面。

3、影响研究的分类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分为: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一)流传学
以“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

流传学模式:【一】直线式或辐射式影响研究
1、“一与多”如《歌德与法国》《歌德在英国》《歌德在西班牙》《歌德与中国》
2、“多与一”如外国作家或文学与中国的关系
【二】交叉式影响研究:从直接到间接的接受过程,现实了两个接受主体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说明放送者的影响的多质性,如莱蒙托夫从普希金那借用了拜伦诗体故事的模式,并且又直接从拜伦的作品中。

【三】循环式影响研究:如《赵氏孤儿》(春秋)——托尔泰改编《中国孤儿》(蒙古)
(二)渊源学: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技巧等来源根据梵第根的分类:渊源学可分为五种方式:笔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旅行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笔述的渊源即见诸文字的如冰心、作品深受基督教影响
2、口述的渊源即不见诸文字如欧洲的浮士德
3、旅行的渊源如拜伦在两次欧洲之行后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4、孤立的渊源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一部作品找到另一部文学作品的渊源。

如《圣经》中的该隐杀其兄,被上帝成
为第一个杀人者而驱逐出境——拜伦《该隐》赞美该隐的反抗斗争
5、集体的渊源
(三)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学或出版物媒介、环境的媒介
1、个体媒介指促成民族、国家间文学发生影响的以个体为单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旅行者、外交人员、文化使
者等。

如鲁迅翻译多国作品、日本又通过鲁迅的翻译了解了外国作品。

2、团体媒介指促成民族、国家间文学产生影响的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学术团体、文学文化交流使团等,如文学研
究会
3、文学或出版物媒介指促成民族、国家间文学产生影响的书籍与报刊
4、环境的媒介指促成民族、国家间文学产生影响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如日本对西方文学的接受又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
1、流传学的实征性特征
(1)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
(2)流传学具有实征性
(3)这种研究既然是从“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重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2、流传学的研究范围
(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
(2)接受者所受到发送者哪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
(3)接受者是否模仿放送者,模仿了哪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
(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5)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映和情感是怎样的。

渊源学的特征:
1、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追溯的研究,和流传学相比较,它把研究的起点从放送者改为接受者,探寻
它的异同文学的源头。

2、渊源学必须以实征性研究为根基,强调对实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
影响研究实现的五个条件(法国学派)梵·第根
1、影响者的条件:要有释放能量
影响者作为施动者应具备释放的能量,必须在某些方面处于优越或领先的地位。

2、接受国的条件之一:社会环境
①政策环境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特别重要
②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条件之二:艺术传统
条件之三:时代机遇
3、被影响者的内在条件:个性与个质
被影响者在思想、个质、个性等方面与影响者的共鸣,则是影响产生的主观原因。

中国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一、16世纪之前西方文学的中国影响
《马可·波罗》游记
二、17、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中国影响
(一)中国文学的传播
《诗经》等文学作品西传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试图在儒家经典中寻找上帝的影子
()典小说戏曲的西传1735年法国出版《中华帝国志》包括戏曲《赵氏孤儿》小说《庄子()大()》等
中国长篇小说翻译到欧洲1761 明末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在莫发表
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元杂剧《赵氏孤儿》
(二)中国题材或背景的创作
(三)中国作品的改编
影响最大:《赵氏孤儿》哈切特:《中国孤儿:历史悲剧》、伏尔泰《中国孤儿》、阿瑟·谋飞《中国孤儿》(四)、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影响
50年代唐诗僧寒山的诗歌在?引起热切关注。

寒山诗歌中所包涵的恢复人的本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禅味。

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西方影响
(一)《伊索寓言》
18世纪前中西文学交流的特点
1、质的方面:重思想资源而轻文学本体,重功利而轻审美。

2、量的方面:欧洲文学传授中国文学影响的例子,明显多于中国文学对欧洲文学的汲取。

二、近代翻译文学及其影响
(一)林纾:成就最高的近代翻译家
林纾与王寿昌合作,翻译《巴黎茶花遗事》文言文翻译,偏文学
(二)严复在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贡献
两大贡献:1、翻译《天淀论》重在全科学
3、提出性,达,雅
平行研究
一、定义: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
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

可分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史上存在的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历史的实证方法和审美的批评方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关系,它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中最核心的,决定了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够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关键,也决定研究成果的价值,简单说,即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用来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平行研究的可行性
1、文化的普适性与差异性
(1)普适性:对社会发展和人性的综合研究上。

(2)差异性——就哲学来说
中国1、多谈人和事西方1、大多与科学有关
2、强调统一,整体和谐2、注重差异、多元、矛盾
3、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3、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4、投向过去,小国寡民,尧舜时代4、历史观方面主张往前看
2、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
文学共同性表现在”一切文学创作的经验是统一的”,宏观上说,即人心与?心相比
1)人类具有共同的生命形式,情感相似.<廊桥遗梦>
2)文学文极具存在形势在各民族文学中有许多共性,各民族文学都有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
三、平行研究可比性的分类
1、对等同类的比较:纸明显是同类的两个或多个文学现象的比较。

中西悲剧
(1)中西文化内涵不同
①西方人重对人的生命本体的探究,中国人重对人的社会命运的显示。

②西方人悲剧的建构基础是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中国悲剧的创作意图是形而下的现实裁判。

③西方悲剧是一种”诗”文化,而中国悲剧是”史”文化
④西方悲剧偏于性命层面的人文反思,中国悲剧则偏重于生存层面的道德评价
(2)美学基调不同
西方悲剧以”悲壮”激发观众,中国悲剧多以”悲苦”感染人群.
前者潜在阳刚之气,后者娴熟着阴柔之情
西方悲剧:严肃完整有一定行动的情节的模仿(亚里士多德)
好人遭难——过失说
(3)艺术处理不同
西方以正面形象的死亡,毁灭等惨烈情景作为结局,而中国悲剧却往往在”大团圆”中落下帷幕.因之,审美效果也不同.西方悲剧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或毁灭这样极端化的人事渲染,给观众以强烈的振动和刺激;而中国悲剧则通过”大团圆”的处理,给人一种”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伤感之后的”抚慰”与”宽解”
2、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比较有没有可比性,其外延不是同一关系,但若把问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则使
对象的外延部分适合,而且使对象之间的表面上的不可比较变成本质上的可比,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比较分析中,在更深更少的文学、文化层次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
四、确定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的角度
1、从文学自身要素寻求可比性.
人类文学都遵循共同的规律,在题材,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结构布局以及创作心理,欣赏心理方面,都有一个相通的”元心”,因而具有可比因素.
(1)相同或相似的题材
文学是人的生存境遇与心灵感受的艺术表现,其题材自然有不少相同相似的因素.如战争题材,爱情题材,家
庭生活题材,教育题材等.
(2)相通的主题
孤独主题,异化主题,求索主题等
人变虫《变形记》《促敌》
(3)相似的人物形象
吝啬鬼形象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波流希金严监生
共同点:吝啬
不同点:狠毒算计享乐对金钱渴望迂腐,穿着如乞丐两根灯芯
(4)艺术表现的类似
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悬念运用倒叙插叙手法
东西方抒情诗的比较
一、相同点
1、中西方在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
中国:诗经中的《关雎》《蒹葭》《静女》汉乐府民歌《上邪》
敦煌出土的唐代无名氏的《菩萨蛮》明代的《子夜歌》郭沫若的《VENUS》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
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
中国缺少的是西方那种有着丰富性爱内容的情诗
西方:圣经中的《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相思》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普列威尔《在公园里》
2、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受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影响,因此,文人作品中自然形态
的情诗少,但民间情况不一样,中国的情诗是一个两头小的S型,在西方由于受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西方呈现两头大的S型.
二、中西情诗的6点差异
1、主题上的差异中国关于婚后恋,死亡恋的诗较多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长恨歌》苏轼《江城子》西方关
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比较多《萨福的相思》中世纪骑士抒情诗《破晓歌》拜伦的《雅典的少女》
2、情感上或情调上的差异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和悲愤之情多吊亡诗而少求爱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
牛星”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祝英台近”西方则多写慕情求爱诗而少吊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雨果“致一位女子”
3、中西方情诗在性质上的差异中国诗少写身体话语和动作陆游的《钗头凤》而西方诗多写身体大胆而热烈
4、宗教情感上的差别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渺不
可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西方坚信死后仍能在天国相见米尔顿的《吊亡妻》
5、中西情诗在情景上的差异中国:闲庭深院,沉香庭畔,罗帐半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水调
歌头纳兰信德《菩萨蛮·回之》西方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皎洁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
6、中西情诗不同风格上的差异中国情诗含蓄婉约遮掩式的重柔性之美诗经中的关雎汉乐府迢迢牵牛星西方
情书大胆直率热烈明快多阳刚之气波兰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拜伦雅典的少女华兹华斯的致黛西
三、中西情诗差异的三种根源
1、社会与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高度伦理化的宗法制农业社会;中国的文化是儒道释综合而以儒家为主;封建仕
人追求功名利禄重规范不重感情父母没有任何地位西方是一个海洋性的开放体系,有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基督教的上帝宗教和罗马帝国的冒险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传统,女性有出入社交场合的自由,西方人比较注重人间的现世的及时行乐的生活。

2不同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受到伦理道德与责任的约束,只注重生儿育女,不重视圣与灵的结合,中国人重男女之大妨,婚外情是严厉禁止的。

而西方人往往将恋爱与婚姻当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有“爱情至上”的传统,将爱情看做是一种情感的历险,“婚外情”一般是不受到谴责的
3不同的诗歌价值观:孔子有“兴观群怨”之论,讲究“发乎情,止乎礼”,讲究“温柔敦厚”就是在当代,郭小川的《白雪的赞歌》也是受到批评的。

而在西方,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强调诗是客观的再现,强调主观之移情作用,华兹华斯强调“自然”科尔律令强调“想象”,雪莱强调“情感”济慈追求“美感”,都有一种唯美注意倾向。

跨学科研究
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把文学与人类的其他只是领域以及其他创造性活动,作为两个比较级,研究他们之间的种种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