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
章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附】线条性: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而导致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个发出,无人可于同一时间位置说出两个声音。
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出现。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无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偶然的。
2、现代汉语:从狭义而言,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从广义而言,现代汉语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狭义的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即俗称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人民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
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5、现代汉语规范化:即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以此清除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
6、文学语言:指经加工、规范所得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著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7、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指由于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
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特点?【可分述或将之与印欧语言对比,自行诠释】(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语调变化,具有音乐性,具体如下:Ⅰ没有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不存在两个或以上辅音相连的情况,音节界限分明;Ⅱ元音占优势;音节必有元音,可仅由一个元音构成音节,乐音比例较大;Ⅲ有声调;音节均有声调,使得音节间界限分明而富于变化,有区别意义作用;Ⅳ声母与韵母内部系统性较强;即声母与韵母间配合规律规范严谨;(2)词汇方面:Ⅰ语音多为单音节,词形较短;有时一个语素即一个汉字,存在大量单音词;Ⅱ双音节占优势;汉语词汇有双音节化趋势,旧的单音节被双音节大量代替;Ⅲ新词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即“实语素+实语素”构词法,少有派生法构成;Ⅳ对于吸收的外来词多为音译兼意译,或以汉语语素对译,直接音译较少;Ⅴ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Ⅵ存在大量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同义词,且音节数量不定,可见汉语词汇形式的伸缩性;(3)语法方面:Ⅰ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改变了语法结构关系;又如猫抓老鼠—老鼠捉猫,则改变了语法意义;真正语法上的语序变化应为词语的次序改变使语法结构关系及语义随之变化,如:二十岁才结婚—结婚才二十岁;Ⅱ主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①有些结构有无虚词会导致结构和语义发生很大变化,如爸爸妈妈(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②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虽语法结构关系未有改变,但语义变化,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一指特定学校,一指北京所有大学;③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会导致语用意义的变化,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虽都为偏正结构、修饰关系,表意相同,但前者强调“属性”,后者强调“分类”,指中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文化;Ⅲ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都存在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地震—地面震动—地面震动了)Ⅳ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汇同一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好-a/v;Ⅴ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汉语中名词与数词结合需要加入量词,且随着对象不同而变化量词,如一头牛、一棵树;语气词的变法则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2、与古代汉语对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语音系统简化;①浊塞音、浊塞擦音、清鼻音声母消失;②复辅音声母消失;③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2)词汇方面:①新词大量产生;②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明显;③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词缀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增多;④大批印欧词语和日语汉字进入汉语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①增加大量量词;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兼类词较多;③古汉中语言省略现象较常见,现代汉语则少见;④古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常有宾语前置现象,现汉几无;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共同语是通行于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方言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即规范的共同语是方言的高级形式;(2)共同汉与方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吸收的关系;Ⅰ共同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而形成,形成后又渗透到各方言中,制约方言的传播与发展;Ⅱ方言的表达形式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共同语需吸收方言中有利成分以促进自身发展;4、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而言即一个装置,其最主要特点是分层。
有机化学-1 第一章 绪论
C-H键键能 (423+439+448+347)/4=414 kj/mol 键键能=( 键键能
2003-2008年 2003-2008年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1999-2003年 年 化学(师范类) 化学(师范类) 2003-2008年 年 有机合成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有机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博士后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1-4 现代共价键理论 §1-5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4,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将使键产生极性 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δ H δ Cl H C m H Cl C =3.57X10
-30
=3.57X10-30 C m Cl
极化性: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电负性 极化性: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永久的性质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是永久的性质
H3C NH2 N O
O
硝羟硝
S OH 硝磺羧 O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H H C H C H H C C H CH3CHCH2CH3 CH3
1.第一章 绪论1-护理学发展史
2.南丁格尔的贡献 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
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 织性,实务性及科学性为基础。 2.护士是内科、外科及健康方 面的技术服务不是医生的技术 辅佐者。 3.护理人员应由护理人员来管 理。确立了护理专业的社会地 位,推动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护 理 是 科 学 、 爱 心 、 艺 术 的 结 合
1.南丁格尔生平
1854年3月,克 里米亚战争爆 发。由于战地 条件十分恶劣, 当时负伤英军 的死亡率高达 42%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
1854年10月,南丁格尔被任命为“驻土耳其英 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率38名护士抢救
1.南丁格尔生平
提灯女神 克里米亚天使
由于她 和全体 护理人 员的努 力,短 短半年 时间使 英国前 线伤员 的死亡 率降到 2.2%
1909年——成立中华护士会(1964年改名为 中华护理学会),并于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 会。 1920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办本科水平的高 等护理教育。 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同志两次为护士题 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理工作 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 1949年 护校183所 护士32800人
美国人口是我国的
21.5%
护士总数是
260万 ,是我国的 2001年我国每千人口护
士数全世界排名
1998年全球平均医护比
2002年我国的医护比
1:0.68
护理人才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美国 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 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 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 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 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 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 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 广阔。
1-第一章绪论
魏斯曼 (Weismann A.,1834~1914)
①.种质连续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 ②.支持选择理论; ③.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老鼠22代割尾巴试验。
25
种质连续论
◆ 1892年,魏斯曼提出种质连续论(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否定获得性状遗传。 ◆多细胞生物由种质和体质组成:种质指生殖细胞, 负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指体细胞,负责营养活动。 ●种质是“潜在的”,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和环境影 响,所以获得性状不能遗传;体质由种质产生,不能 遗传。 ●种质在世代间连续,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 一定分子性质的物质(种质)在世代间传递实现的。 26
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 化关系。 ①.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 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 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复杂、 低级 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②.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
论点提出“泛生论”假说。
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 行了 5 年的环球考察工作。
“贝克尔“号巡洋
达尔文:泛生假说
不可遗传变异
某一品种(高株)
高株
矮株
相同的环境
高株
理论综合题:
在某一种植物中发现一株具有异常性状 的个体,请设计一个对该异常性状进行 遗传分析的实验方案(包括方法、过程 和可能取得的结果)。
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1).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表现规律; (2).探索:遗传和变异原因 物质基础; (3).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 提高人民
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
(1).1953年 Watson和 Crick 提出DNA分子双 螺旋(double helix)模型,是 分子遗传学及以 之为核心的分子 生物学建立的标 志。
第一章绪论
(1)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农业具有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土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具有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等一般特征。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它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亦可理解为: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社会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提供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社区活动;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还可以消除贫困,替代社会福利保障。
粮食安全功能指所有人在人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其构成要素为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等。其实现途径为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依靠进口及二者结合。开放贸易有助于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反之又有利于稳定粮食进口国的价格和保障其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除了确保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供给之外,还要发挥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已经将农业的多功能性作为保护其国内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维持其高度农业保护政策的口实。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一、学习导引1、 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流体具有质量,单位体积里的质量称为密度,记作ρ,其单位是3/m kg 。
流体的密度与压强p 和温度T 有关,即),(T p ρρ=,以上称为流体的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方程为RT p ρ= (1-1)式中,p 是压强,单位是2/m N 或Pa;T 是绝对温度,单位是K (开);R 是气体常数,对于空气,)/(287K kg m N R ⋅⋅=。
密度的倒数称为比容,记作ρ/1=v ,单位是kg m /3,它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占据的体积。
温度和压强的变化都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根据全微分的概念,密度的变化率为dT dp dT Tdp p d T ακρρρρρρ-=∂∂+∂∂=11 (1-2) 式中,Tvv T T ∂∂=∂∂-=11ρρα,称为热膨胀系数,单位是1/K 。
它表示增加单位温度时,体积的变化率。
pvv p ∂∂-=∂∂=11ρρκ (1-3) 称为体积压缩稀疏,它表示在温度不变时,增加单位压强所引起的体积压缩率。
κ的倒数记作E ,称为体积弹性系数,即vpvp E ∂∂-=∂∂=ρρ(1-4) 单位是Pa ,它表示体积压缩率为1时所需的压强增量。
由RT p ρ=知气体的体积弹性系数ρ1=E (1-5)液体在20℃时的体积弹性系数)(0B p pnp E += (1-6) 2、流体的粘性粘性是流体抵抗变形运动的能力。
粘性产生的原因是流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内聚力以及流体内部存在剧烈的动量交换。
粘性切应力是粘性的具体表现。
粘性切应力τ与流体微团的角变形速率有关。
对于一元流动,dyduμτ= (1-7)式中,μ称为流体的动力粘性稀疏,单位是2/m s N ⋅。
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记作υ,其定义是ρμν= 单位是s m /2。
3、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有张力。
液体自由面上单位长度的流体线所受到的拉力称为表面张力稀疏,记作σ,单位是m N /。
液体与固体壁面接触时,在液体壁面与固壁面的交界处作液体表面的切面,此切面与固壁面在液体内部所夹的角度θ称作接触角。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 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 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 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 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 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 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 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 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 一、现代汉语 •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 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 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用语。我国 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 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记 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 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一直没有分化, 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 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么久远,但却一直 沿用至今。
• •
• •
2、方言差异的形成 人口的迁徙、自然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 平衡、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接触。 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 音差别最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有无塞音韵尾;有无 鼻音韵尾;有无塞擦音、擦音声母;声调的数 目。
• 书面语形成于口语的基础上,而具有与口 语不同的语体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 实、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这种风格 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 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性信息,不 得不要求语句自身表达上的严谨与完备。 写出来的话,既允许有斟酌、加工,乃至 反复修改的余地。这就使书面语得以规范 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 语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航天器概论(西工大)1、第一章 绪论
• 钱学森(1911~2009): •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 1935.9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 习; • 1936.9 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 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 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 1937 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 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 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 空气动力学家; • 1938.7-1955.8 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 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 域研究; • 1955.10.23 回国,一直主持中国的航 天技术工作。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
进入20世纪80年代,航天活动跨入了航天飞机和空间站阶段。
航天活动的航天飞机和空间站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航天活动的开展,人们发现发射航 天器成本很高,于是着手研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这样 美国先研制成了航天飞机,其他国家也相继着手研究或者研制航 天飞机。至今所发射的卫星,用途较窄,而且在空间一旦出现故 障就报废。于是着手研制了载人空间站,它可以承担多种任务, 而且由于载人,一旦有故障,可以及时修理,从而提高了使用效 益。
现代火箭、导弹技术的出现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液体燃料火箭技 术才开始兴起。 • 20世纪30年代,火箭武器开始进入应用阶 段,直到1944年6月月 ,纳粹德国才首次将有 控的弹道式液体火箭V-2,V-1巡航导弹应用于战 争。
•
时间:1944年6月~ • 燃料:空气和汽油 • 巡航高度:900m • 发射方式:陆基 • 制导方式:惯性陀 螺仪+无线电 • 发射数量:1万枚 • 巡航距离:约 300Km • 命中精度:低
精神科护理学PPT 1.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精神医学与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一、精神医学的发展简史
史前时期
古罗马时期
中世纪时期
现代精神医学在中国 的发展
近现代时期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
二、中医精神疾D病ia学g发ra展m史
中医精神疾 病学发展史
古代中医 典籍中的
精神疾 病学
现代 中医精 神病学
研究
❖法学条件包括:具备以上医学条件之一的 被鉴定人,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由于明 显的精神障碍使其辨认或控制能力有所削 弱,但尚未达到丧失或不能控制的程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5
完全责任能力的评定
❖医学条件包括:精神疾病已经痊愈,或者 缓解处于间歇期;轻度或轻微的精神发育 迟滞;无明显的精神障碍;诈病或无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
第三节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与任务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
一、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
❖精神卫生的预防 ❖精神障碍的治疗 ❖精神障碍的康复 ❖健康教育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
二、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任务
1.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研究和实施 2.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和实施 3.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护理的研究和实施 4.精神科护理观察、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 5.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宣传工作 6.精神科护理过程中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一)精神障碍患者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1.无责任能力的评定 2.限定责任能力的评定 3.完全责任能力的评定
人民卫生出版社 23
无责任能力的评定
❖ 医学条件包括:临床上诊断患某种严重的精神疾 病,并且处于疾病的发作期;中度或重度精神发 育迟滞,或者虽未达到中重度,但伴有精神分裂 症症状发作,妄想性障碍和4种例外状态(病理性 醉酒、病理性激情、病理性半醒状态和一过性精 神模糊)。
绪论1
分析题
1. 在图中线路AB上装有电流保护1,试指出它作为主保护和后 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2. 在图(a)、(b)、(c)中,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 当K点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使哪些断路器跳闸才称有选择性动作?
3. 在图中,K1点短路时,线路保护3动作跳开断路器3,是 否可称有选择性动作?它又如何起到远后备作用?
五、几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继电保护与防止故障:继电保护并不能防止故障的发生, 继电保护的功能,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才能表现出 来,它并不能预测与防止事故。 • 继电保护与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并不单指继电保护装 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一次系统的需求,脱离继电 保护的电流、电压输入量,脱离继电保护对断路器的控制 以及断路器本身的动作行为(如动作速度)来讨论继电保 护的动作行为。 • 保护的用法: 继电保护装置本身不能直接用于高电压及大 电流设备上。 • 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属于自动动作的装置,属于自动 控制设备的一类。
2. 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保护
A
E1
B
I f ( A B )
4 3 (a)正常运行情况
.
C
I f ( B C )
2 1 E2
.
A
I
E1 4
B
. ' d1
' Id 1
.
d1
'' Id 2
.
3
2
1
E2
(b) d1点短路时的9; d2
d2
'' Id 2
.
B
'' Id 2 .
4
3
2
1
E2
问答题:何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什么叫近后备和远后备、 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采用断路器失灵保护? • 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符合 要求)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故障元件保护装置或断路器 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或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 动作。 • 近后备是指某一元件同时装设两套保护,当该元件故障时, 一套保护万一不动作,则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 • 远后备是指故障元件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的上一 级元件的保护动作于跳闸来实现后备作用。与之不同的近 后备是同属一地的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动作,此时要 求断路器不能拒动。 • 当采用近后备时,若断路器拒动,则必须通过装设在断路 器上的失灵保护,切除该线路连接母线上的所有电源线路。
绪 论1
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3)目的性 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其功能上,完成特定的
功能是系统存在的目的。因此,系统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 即实现要求的功能,排除或减小有害的干扰。
(4)环境适应性
机械系统的组成
现代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下列一些 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和控 制系统等,如图1-2所示。每个子系统又可根据需要继 续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9)其他要求
系统特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特性。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虽然各要 素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能,但它们在结合时必须服从整体 功能的要求,相互间须协调和适应。 系统的整体性还反映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 有机联系上,正是这种联系,才使各要素组成一个整体, 若失去了这种联系也就不存在整个系统。 (2) 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要素( 或子系统 ) 之间是有 机联系的,即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 形成特定的结构关系,包括各要素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各要素间的层次联系、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形式等。
动力系统、执行系统
(一)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 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性质的不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 械能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 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 的装置。 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 接触,其输出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其功能是机械系统 的主要功能。因此,执行系统有时也被称为机械系统的工 作机。
内部系统、外部系统
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 个特定的系统,是由确定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的物体所 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一个系统。 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部件、装 置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子系统。 从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看,零件、部件、装置都可 被看作是构筑机械系统的要素,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形式 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完成系统特定的功能。 从高一个层次看,机械本身又是人一机一环境这个 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为了研究的方便,机械系统设计时,把机械本身构 成的系统称为内部系统,而把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 外部系统。
1 第一章 绪论 生物分离工程.
原料液中常存在降解目标产物的杂质, 如可水解目标蛋白质的蛋白酶。
4 生物产品要求高质量
生物产物一般用作医药、食品和化妆品, 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因此,要求分离纯 化过程必须除去原料液中含有的热原 (pyrogen)及具有免疫原性的异性蛋白等 有害人类健康的物质,并且防止这类物质 在操作过程中从外界混入。
分离,又称速度分离法。动力为压力差、电位梯度和磁场 梯度,如超滤、反渗析、电渗析、电泳和磁泳
扩散分离根据溶质在两相中分配平衡状态的差异实现分 离,又称平衡分离法。动力为偏离平衡态的浓度差,如蒸 馏、蒸发、吸收、萃取、结晶、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四、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步骤和单元操作
1、一般步骤
1) 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2) 初步纯化(或称产物的的提取); 3) 高度纯化(产物的精制); 4) 成品加工。
2、一般工艺过程:
发酵液
预处理
加热 调pH值 絮凝
碎片分离
离心分离 萃取 过滤 错流过滤
初步纯化
沉淀 吸附 萃取 超滤
细胞分离
沉降
离心分离 过滤
错流过滤
高度纯化
层析 亲和
离子交换 憎水
吸附 电泳
胞外产物
细胞破碎
匀化 研磨 溶胞
成品加工
无菌过滤 超虑 冷冻干燥 喷雾干燥
结晶
五、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选择标准
2 化学性质
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 光化学性质:激光激发、离子化
3 生物学性质
分子识别:生物亲和力、生物学识别 传输性质:生物膜运输 反应、响应、控制:酶反应、免疫系统
机械分离:非均相 大小、密度差异,如过滤、重力沉淀、 离心沉淀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一章 绪论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二)比较法的主要操作模式
• 在人类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比较法操作模式: • 1. 隐含的比较法
在田野工作中,当观察到目标文化的实践时,人类学家会不时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的相似实践进 行比较。这种隐含的比较法通常产生有价值的理论建构。 • 2. 两元文化比较法 这需要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实践,以识别共性和差异性,并建立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于解释文化之间的差异。 • 3. 多元文化比较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多个文化场景的比较。例如,研究者可能会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以识别共 性和差异性。
学者学会当地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与研究对 象交流和理解他们的文化。
长时间居住于研究对象的社区,通常不少于 一个年度周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和社会互动。
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学者不仅是旁观者, 还积极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生活,以获得 更深入的洞察。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fford Geertz)将文化视为象征系统, 强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如何塑造了社会行为者的看法 、感知和思考方式。他强调文化的象征性和意义的构 建。
后现代主义派强调文化的建构性和多样性,认为文化 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性的过程,而意义是通过互 动和交流而形成的。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一)田野工作的特征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三)什么是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的理想之一,它 允许我们在不同文化之间验证理论、发现共 性和差异,以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
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 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虽然各地 的社会与文化存在差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 同的可供分析的单元与要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第一部分学习指导生理学、机体、机体功能的概念;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学习生理学的目的。
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一节兴奋性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繁盛反应的能(特征)。
一、刺激与反应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是引起反应的条件。
按刺激性质分为: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生理学多用电刺激)。
刺激具备的条件: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反应:刺激引起的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是刺激引起的结果。
反应的形式:兴奋:机体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或者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机体受刺激后,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或者活动由强变弱。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刺激刺(激强度等于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
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兴奋性∝1/阈值。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兴奋性搞、反应迅速明显、能产生动作电位)。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表1-1)表1-1 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分期对刺激的反应兴奋性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强大的刺激不起反应基本消失相对不应期对阈上刺激其反应降低超常期对阈下刺激其反应稍微增高低常期对阈上刺激其反应稍微降低绝对不应期的意义:决定组织单位时间内反应的最多次数。
第二节人体与环境一、人体与外环境外环境:人体生活的自然界,人体与外环境相互影响。
二、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稳态: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的意义: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分类: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的反射。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二章总结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二章总结1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是高等数学的绪论,其中介绍了数学的定义、作用、历史及其发展等。
在第一章中,数学是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结构、关系及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由实数、整数、有理数、分数和平面几何等基本概念组成,用各种计算、逻辑推理及分析等方法来描述客观的现象或思想的抽象模型,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
另外,数学涉及到它在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数学发展史从古代有算术、代数、几何等学科,逐渐发展至近代以及现代,学科不断壮大,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
2 第二章:初等数学第二章主要介绍初等数学,包括数论、向量运算、数列和统计等。
数论是计算数值的研究,它涉及到质数分解、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随机数等概念,数论在正文、加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向量运算是向量和向量、向量和物体之间的运算关系,它包括线性组合、内积、外积等,向量运算在物理、声学、飞行、机器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数列是按数次递增或递减的数值序列,它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比如阶乘及斐波那契数列,它们能够描述物理几何尺寸及次序关系,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最后,统计是从测量、计数、比较等不同数据中抽象出的概念,它包括平均数、标准差、概率分布等,是综合应用概率论、数理逻辑及数学知识。
统计学主要用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意见、举措等,对于改进社会的规划、预防未来的决策都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数学的定义、作用、历史及其发展,第二章介绍了初等数学,包括数论、向量运算、数列和统计等,它们都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
一章绪论ppt课件
多糖+过碘酸 氧化 醛基+雪夫试剂
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2)免疫组化:
紫红色沉淀
Picture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显示某种物质 在器官组织内的分布。
5、生物体视学(显微测量技术)
图象分析仪(大小、长度、数量、面积)
6、其他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显微分光光度计、流式细 胞仪等
四、常用术语与计量单位 1、计量单位
第一章 绪 论
• 组织学:是继大体解剖的又一门细微解剖,研 究机体正常的微细结构及相应功能的 科学。
• 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本章主要回答:Why, What, How
一、本课程的重要性 1、专业基础课之一
• 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繁殖学等学科基础
2、科研及应用领域 • 组织工程 • 胚胎工程
3、电镜技术
(1)透射式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rue
(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ure
4、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1) 组织化学:
PAS反应(过碘酸 系统 胚胎学: 配子发生 精卵结合 早期胚胎发育
三、学习方法
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四、研究方法(技术)
1、体外培养技术(细胞、组织、胚胎)Picture 2、光学显微镜技术
显微镜:普通生物、相差、荧光、倒置、暗视野、 偏振光等显微镜
观察对象:需要作切片、染色处理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H.E染色:苏木素(Hematoxylin)、伊红(Eosin) 特殊染色:HE以外的染色
1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一母生九子,九子森 (batson)于1905年首先提出的。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
this issue, two separate
research groups report draft
sequences of two strains of
rice--japonica and indica. In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的 是简单的重复
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 物也不能进化
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深入探讨它们的 本质:利用所得成果,能动地改造生物更好地 为人类服务这就是遗传学的任务
双螺旋模型的建立(Watson和Crick 1953)以及中 心法则的提出(Crick,1958)。
Frankling and wilkins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现在)
此期是遗传学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说成果累累, 月新年异,而且趋向于应用,大大缩短了转化为生 产力的周期。
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建立(Jacob and Monod,1961) 遗传密码的破译(1964) 反转录酶(1975).DNA合成酶(1958),限制性酶的
遗传学和生命科学其他学科相比,有着 自己鲜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 (修订版)
伍越寰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机化学 (上、下册)
R.T.莫里森[美] 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 (原著第4版)
福尔哈特[美]等著,戴立信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http://211.67.150.35/jingpin/c96/index.htm
有机化学学什么?
官能团
写出 推测
4. 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multiple reactions);
催化剂 (活化分子) 反应条件 加热 (增加分子热运动) Cl 搅拌 CH3CH2CH2Cl + CH3CHCH3 hu
CH3CH2CH3 + Cl2
Cl Cl CH3CHCH2Cl + CH3-C-CH3 Cl
CH3CH2CHCl + ClCH2CH2CH2Cl Cl ”而不用“ ”
Lewis 的共价键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比较正确的反映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不足:没有揭示共价键的真正本质。 价键理论: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只限于成键的两个原子 之间的区域,提出了一些成键的条件。
分子轨道理论: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的全部电子都对 成键有贡献,只是其中有些电子起主要作用,形成的共 价键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
2、新理论、新概念日新月异。 1963年:[美] Pearson 提出软硬酸碱理论。 1965年:〔美〕Woodward & Hoffmann 提出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二十世纪80年代初: [美]赫尔顿(Herndon)提出“结构共振论,使
得鲍林的共振论得以定量化。
3、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发展 在合成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外,这些年 来发展了多种新的合成方法:光合成、电合成、超声波 合成、微波合成等新方法。 利用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也已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4、新的实验测试手段日益更新 有机化学中最常用的测定手段:NMR、IR、UV、 MS. 此外顺磁共振、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中子 衍射、电子自旋光谱、高倍电子显微镜等。
艘触礁的破船,被淹没在有机合成的浪滔之中。
开辟了有机合成的新纪元。
1848年:德国化学家葛美林(L.Gmelin) 对有机化学 提出了新的定义,即现在所用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的化学就是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y is the Chemisty of Carbon Compounds 肖莱马(C.Schorlemmer)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科学。
命名
写出
结构
说明
化学性质
系统 命名
平面结 构和立 体结构
鉴 别
合 成
反应 历程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一、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二、 共价键理论——理解
三、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了解 四、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了解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世纪中期,按照来源分为: 矿物物质 无机物(inorganic) 动物物质 有机物(organic ) 植物物质 organic---derived from living organism 生命力论(Vital force theory): 有机化合物只能由有机体产生。 organic compounds needs a “vital force” to create them. 无机化合物则存在于无生命的矿藏中。
所以写有机反应式常用“
5. 分子组成复杂(complicated structure),异构现象普遍
异构体(isomers)
VB12: C63H90N14O14PCo 它含有9个C*,具有 512个立体异构体。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差別
有机化合物 种类 构成元素 化学结合 熔点 溶解性 可燃性 离子反应 反应及速率 构造 非常多(约2000万种) 无机化合物 比较少(40万种) 约100种全部元素 离子结合 一般较高 一般溶于水,但不溶于 有机溶剂 不燃的较多 一般为电解质,常为离 子反应 较无副反应,且反应速 率较快 较简单,较少异构现象
主要C、H、O、N、P、S、X
共价结合 一般较低 一般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多数会燃烧 一般为非电解质,所以多数为非 离子反应 反应复杂,速率较慢, 故常需催化剂 复杂,常有异构现象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的理论 二、共价键的参数 三、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回顾: 原子结构
Atom---nucleus和electrons electrons ---moving around the nucleus 电子绕核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精确测定或计 算电子在任一时刻所在的位置,也不能描绘出其运 动轨迹,我们只能指出它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 的多少。
有机化学的两个前沿阵地: 1、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从分子水平来研究 生物学问题。 2、有机化学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使研究方法现代化 有机化学的任务: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合成和反应历程等。
“自从Berthelot指出有机合成这条道路之后, 有机化学实质上是在‘老的自然界’旁又放置 了
“一个学生除普通化学外,如果能再 学一门化学课程时,他会发现有机化学对
他深入了解世界是最好的.” ——鲍林(Pauling)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 容易燃烧(inflammable),生成CO2和H2O;
但CCl4 不但不燃烧,而且可以作灭火剂
2. 熔点、沸点低(low m.p. and b.p.),热稳定性差;
“……有机物是生命过程的产物,所以有机物只能 在细胞中受一种奇妙的‘生命力’的作用才能产生。 生命力是活细胞所固有的,人工无法创造生命力, 也就无法用化学的方法制造有机物。生命力是什麽 呢?神秘,不可捉摸。” -贝采利乌斯(Berzilius) 1828年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将无机物氰酸铵 溶液蒸发得到有机物尿素。 Inorganic NH4OCN →(NH2)2CO organic
1972年:〔美〕哈佛大学教授伍德(Woodward)合成VB12.
1965年:我国化学家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 素。是我国化学家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所 攀登上的第一座高峰。 1970年:美国化学家合成了由188个氨基酸组成的人 生长激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又合成了生命遗传物质:酵丙氨氨 酸转移核糖核酸。 1984年:发现足球烯C60.现在合成了C76、 C78、 C84、 C90、 C94 ···等.将可用作高级润滑剂. ··· ···
旋方向相反 C的6电子排布: 22s22px12py12pz0 1s O的8电子排布: 1s22s22px22py12pz1
八隅体 (octet):原子总是倾向获得与惰性气体相 同的价电子排布 (价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离子键 (ionic bond):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产生的 正负离子相互结合而成键 ( 电子得失 )
近代有机化学可归纳为四个新来描述:
1、新的有机化合物和新的有机反应层出不穷。 1900年:15万
1945年: 110万 1961年: 175 1972年: 400万
年增加量
(2.1万) (4万) (20万)
1984年:近800万 (33万) 1990年:1057.6万 (42万)
上世纪最后一天据 美国CA统计:2343万(128万/年增)
等层。
原子轨道(atomic orbitals): 电子在空间可能出现的区域称为原子轨道。 s、p、d、f
s、p轨道的电子云示意图
s
px
py
pz
最低能量原理:电子从能量最低的轨道排起,
按能量的增高依次排上去
洪特规则:电子尽量占据最多的能级相同的轨 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鲍林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且自
单电子电子云结构
电子云密集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多;电子云稀疏 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少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有些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有些 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里运动。 科学上把能量不同的电子的运动区域称为电子层。 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称其运动在第一电子 层上;能量稍高、运动在离核稍远的电子,称其运动 在第二电子层上;有里向外,依次类推,叫三、四、 五、六、七层。 也可把它们依次叫K、L、M、N
一般<400℃ m.p.(NaCl)= 801℃;b.p.(NaCl)= 1413℃
3. 难溶于极性大的水(immiscible with water) 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如: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和苯等。
但CH3COOH、C2H5OH、CH2-CH-CH2 等易溶于水 OH OH OH
一、共价键理论
共价键 理 论
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VB法)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法)
1、价键理论(又称电子配对理论)
成键的两个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且自旋相反时, 就可偶合配对,每一对电子成为一个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如果一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已 经配对,它就不再与其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原子轨道重叠时重叠的程度 最大。
注意:有机化合物中不能没有碳,但碳本身和一 些简单的碳化合物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例:CO、CO2、CO32-、CaC2、金属羰基化合物等, 它们都属无机化合物。
H
B
C
Si
N P
O S
F Cl Br I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
1857年凯库勒提出了碳是四价的学说。 1858年,库帕(Couper,A· S)提出:“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都是四价的,而且互相结合成碳链。 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的观点。 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构造式。 1874年,范特霍夫(Vant Hoff.J.H)和勒贝尔(Le Bel,J.A)分别提出碳四面体构型学说。 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提出了“价键理论”、“分子 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揭示了化 学键的微观本质,建立了现代结构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