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构化反应机理.doc
芳构化装置工艺介绍

芳构化装置一、装置简介芳构化装置,主要原料混合碳四液化气,产品有轻芳烃、重芳烃,民用液化气等。
原料混合碳四液化气,通过原料加热炉加热后,在反应器内与催化剂接触,经过低聚、环化,脱氢芳构化反应生成粗芳烃混合物,经过吸收稳定系统分离成合格的民用液化气和混合芳烃,再通过分馏分离成轻芳和碳9以上重芳烃。
装置区共有油、气罐16台,水储罐2台,其中地下密闭排放罐1台,机泵20台套。
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和对操作人员造成损害,装置区所有排放的有机液体均排往密闭排放罐,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处理和排放。
二、工艺原理反应部分:轻烃芳构化的机理十分复杂。
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
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
这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芳烃等。
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
它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可以得到具有同样热力学平衡分布的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由于基本建筑单元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相近,所以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芳烃等产物,并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
但是,若两种芳构化原料的碳数不同(如C3、C4、C5、C6、C7、C8)、结构不同(如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烷烃)和碳-碳键饱和程度不同(如烷烃、单烯烃、二烯烃),则其芳构化的活性、热效应和芳烃产率会有一定差别。
一般来说,碳数越小的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越困难,其芳构化活性越低;在同碳数下,烯烃比烷烃更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因而其活性较高;另外,异构烷烃因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叔碳正碳离子,因此其芳构化活性高于正构烷烃。
生物质基重整油模型化合物芳构化制BTX轻质芳烃

生物质基重整油模型化合物芳构化制BTX轻质芳烃宋奇;郑均林;祁晓岚;孔德金【摘要】以戊醇和己醇为生物质基重整油的模型化合物,分别在ZSM-5,Beta和USY催化剂上进行醇芳构化反应制取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等芳烃的研究.结果表明:ZSM-5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芳构化性能,液相产物中的BTX可达90%以上;采用急冷淬灭反应的方法对可能的中间物种进行了分析和捕捉,发现取代的烯烃和环烷烃是反应的主要中间物种;模型中间体实验验证了醇类化合物经历了脱水、环化和脱氢等步骤生成BTX芳烃的反应历程.【期刊名称】《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6页(P307-312)【关键词】生物质;芳构化;戊醇;己醇;分子筛【作者】宋奇;郑均林;祁晓岚;孔德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41芳烃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其中,苯、甲苯和二甲苯(BTX)是最为重要的芳烃化合物,广泛用于生产化纤、塑料和橡胶等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1,2]。
目前,国内外BTX的生产主要依赖于石油等化石资源,通常是通过催化剂将石脑油经过加氢、重整、芳烃转化和分离等工艺过程获得[3]。
化石资源不可再生,且在利用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促使人们寻找新的生产芳烃的方法。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碳中性和储量大的特点,目前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芳烃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受到广泛关注。
生物质源于太阳能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比化石资源储量更为丰富[4-6]。
加氢脱芳构化

加氢脱芳构化加氢脱芳构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领域。
它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氢气,将芳环化合物的芳基脱除,形成饱和的烷基化合物。
加氢脱芳构化可以用于生成具有新的物化性质的化合物,同时也用于降低芳香烃在环境中的毒性。
加氢脱芳构化的反应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氢饱和、芳香性破坏、氢化和脱芳。
首先,氢饱和步骤将芳香烃的芳基转化为饱和的烷基。
接下来,芳香性破坏步骤将产生高能的烯烃中间体。
然后,氢化步骤将烯烃中间体转化为稳定的烷基。
最后,脱芳步骤通过将脱芳产物分离出来,恢复反应体系稳定。
加氢脱芳反应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和钌),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钼、钨和镍)以及碱金属催化剂(如钠和钾)。
这些催化剂通常以载体的形式存在,并能够与反应物和反应中间体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和对产物的要求。
加氢脱芳反应的反应条件也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和溶剂选择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加氢脱芳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以增加反应速率。
此外,光照、超声波和微波等外界条件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反应效果。
加氢脱芳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具有饱和碳链的有机化合物,如脂肪醇、脂肪酸和脂肪胺。
这些化合物在某些行业,如化妆品、润滑油和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加氢脱芳反应还可以用于化学品的精细合成和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
例如,通过对天然产物如生物碱和天然香精的加氢脱芳反应,可以合成具有更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总之,加氢脱芳构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氢气,将芳环化合物的芳基脱除,形成饱和的烷基化合物。
它在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生成具有新的物化性质的化合物,并降低芳香烃在环境中的毒性。
工艺知识芳构化 三

工艺知识芳构化三工艺知识装置概况:1、轻油芳构化装置,产品较重终馏点较高2、装置改造,利用稳定塔再上溶剂油装置生产溶剂油3、由于分离溶剂油的可操作性,改为利用溶剂油装置对轻油芳构化原料进行预处理脱除重组分---拔精粗200#4、正值经济危机之际,原料油涨价而汽油降价,进行液化气芳构化流程改造,再利用溶剂油装置脱轻柴5、为了更加容易控制反应器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器改造,并更换R101B/D催化剂为液化气芳构化的专用催化剂为了更加容易,期间进行的小流程改造不断;大家也看到了,改造的地方也比较多,都是为了操作稳定容易减少劳动强度与损耗,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操作生产中能提出更好的流程改造方案。
1、富压机中间冷却器退油2、溶剂油装置的脱丁烷塔顶放空至罐区3、V110放空改至液化气外送线4、吸收塔干气调节阀前改至液化气外送至液化气产品罐给罐区补压,调节阀后补压;由于液化气芳构化的催化剂不同,分阀前阀后补压5、烧焦再生的补风线加调节阀控制补风量,补风管线加粗防冻6、再生系统加放空调节阀改造,空压机入口加调节阀7、P301、P302外送合在一起;P303外送与P305合在一起,P304外送与P306合在一起8、仪表风分净化风与非净化风两条线,烧焦用非净化风9、V101加放空调节阀10、V106向V101压油流程11、脱色塔进料的分布器堵,改用脱己烷塔当脱色塔使用液化气芳构化的理论知识:用富含烯烃(丁烯)的液化气作为原料,在反应器进行液化气芳构化轻油芳构化的主要反应是:裂化、齐聚、环化、脱氢液化气芳构化的主要反应为:叠合反应(属齐聚反应)此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器床层温度是温升而不是温降,有效地控制床层温度是重点;还进行环化、脱氢反应。
叠合反应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烯烃分子生成一个高分子量的烯烃的过程。
原料中烯烃含量越高,反应放出的温度越多,床层温度越高,反应周期缩短。
液化气芳构化的影响因素:1、原料组成对芳构化反应的影响随着原料中烯烃含量的增加,液体收率和芳烃增加,干气产率下降。
芳构化反应机理

芳构化反应机理芳构化活性越低;在同碳数下,烯烃比烷烃更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因而其活性较高;另外,异构烷烃因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叔碳正碳离子,因此其芳构化活性高于正构烷烃。
当用烯烃含量较低的FCC装置产的C4液化气制芳烃时,由于原料中烷烃含量高,活化时需要发生更多的裂解或脱氢反应,因此,虽然此后的烯烃低聚、环化反应为强放热,但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吸热。
另一方面,当用烯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如裂解抽余碳四或裂解碳五为原料生产芳烃时,由于这些烯烃可以直接通过吸附变成正碳离子,进而发生低聚、环化反应生成芳烃前体,减少了裂解或脱氢反应生成正碳离子环节,所以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放热反应。
同催化重整反应相比,芳构化反应相对节能,而重整反应耗能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重整反应采用C6-C8烷烃为原料,主要发生脱氢反应,因此只有吸热过程;虽然芳构化技术中的芳烃前体也必须通过脱氢反应才能生成芳烃(吸热),但是芳构化技术中采用的轻烃原料一般含有相当一部分烯烃,因此总体上脱氢反应比重整工艺减少。
其次,由于轻烃分子在生成芳烃时必须经过低聚和环化反应,而这些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因此,同重整反应相比,芳构化反应吸热程度低,而且其中一些放热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可抵消另外一些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吸热和放热的平衡点根据原料性质不同而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烯烃和二烯烃容易芳构化,但对于进入反应器的芳构化原料中的烯烃和二烯烃含量还是要做适当限制。
这是因为,烯烃浓度过高时容易在设备及催化剂表面发生聚合,缩短催化剂单程操作周期。
二烯烃的危害甚于单烯烃。
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要通过原料控制二烯烃的含量,同时要注意保持足够的芳构化干气循环。
另外,轻烃中的水分、含氧化合物和氮也是催化剂的毒物,应该加以严格控制。
水分和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的水分能够钝化催化剂上的酸性活性中心,缩短催化剂的寿命;而碱性氮则能中和破坏酸性中心,缩短催化剂单程操作周期及催化剂寿命。
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甲醇芳构化是一种将甲醇通过催化剂转化为苯和其他芳烃的化学反应。
芳构化反应产物广泛用于生产化学制品和清洁燃料等重要工业领域。
HZSM-5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沸石催化剂,被广泛用于甲醇芳构化反应。
本文将研究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以及其反应机理,旨在探究HZSM-5催化剂对甲醇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和优化条件,为芳构化反应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方法,研究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和机理。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调节反应温度、甲醇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关键反应参数,研究HZSM-5催化剂对甲醇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效果。
(2)通过XRD、TEM等方法表征HZSM-5催化剂的物理性质。
(3)利用GC-MS等方法分析反应产物,确定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物理性质。
(2)确定HZSM-5催化剂的最佳催化反应条件及其催化效果。
(3)揭示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机理。
(4)为甲醇芳构化反应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研究HZSM-5催化剂制备方法;调节反应条件,研究HZSM-5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第二年:通过XRD、TEM等方法表征HZSM-5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利用GC-MS等方法分析反应产物,揭示H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机理。
第三年: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
五、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HZSM-5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化及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
通过分析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采用反应条件表面响应法(RSM)的优化方法,解决制备和反应条件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研究更为细致和深刻的问题。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芳构化反应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指导。
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

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一、概述有机催化是现代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有机催化反应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药物合成、材料合成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而芳构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能够提供对芳香化合物的合成途径。
在芳构化反应中,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对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进行探讨。
二、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概述在有机催化芳构化过程中,亚胺的极反转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类反应中,亚胺分子可以通过极反转机理进行转化,实现碳-碳键的构建。
由于亚胺分子的特殊结构,使得其极反转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而通过有机催化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为芳构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机理在有机催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过程中,常见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与亚胺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间物种,进而引发极反转反应的进行。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亚胺分子的极性会发生改变,极反转的进行可以实现碳-碳键的形成,从而实现芳构化反应的进行。
四、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不断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等手段,实现了对亚胺的高效促进,提高了芳构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五、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反应不仅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目标化合物,还可以拓展合成途径,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在药物合成、材料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结论有机催化芳构化促进亚胺的极反转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其机理和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有机合成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芳构化技术 文档

芳构化技术一、芳构化技术的诞生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是最基本的石油化工原料之一,随着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的迅猛发展及国民经济对其它精细化学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轻质芳烃的需求急速增长。
另外,燃料油市场对高辛烷值汽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轻质芳烃正是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重要调合组份,我国绝大多数的清洁汽油中芳烃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对芳烃含量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芳烃来源和生产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催化重整技术是炼油企业获得优质石油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最主要手段。
催化重整反应的重要特征是将直馏石脑油中的环烷烃经脱氢等过程转化为芳烃。
所以,无论早期的半再生重整工艺还是经催化剂及工艺改进后的连续重整工艺,均要求原料具有一定的芳烃潜含量(主要指环烷烃含量)。
对原料组成的要求事实上限制了由催化重整生产芳烃的原料资源。
轻烃芳构化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石油加工技术,其特征是利用改性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轻质芳烃。
轻烃芳构化技术与目前炼厂采用的重整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抗硫、抗氮能力,原料无需深度加工;(2)芳烃产率不受原料油芳烃潜含量的限制,原料不需预分馏;(3)低压、非临氢操作,其基本建设投资少,操作费用低;(4)通过改变催化剂配方及芳构化反应工艺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产品分布,以适应市场需要;(5)芳构化反应产生的干气富含氢气,可以作为加氢装置的氢源。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化学工业原料和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轻质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石油资源却日益短缺,因此,立足现有石油资源,利用芳构化工艺过程来拓宽生产芳烃的原料资源、增加芳烃产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轻烃芳构化技术概况二十世纪70年代初,美国Mobil公司合成出了ZSM-5型硅铝沸石,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剂研究中,进而开发出生产芳烃的催化剂和工艺,使得从其它途径生产芳烃成为可能。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基化和芳基化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基化和芳基化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基化和芳基化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分支,其中烷基化和芳基化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转化过程。
本文将对这两种反应进行整理,帮助读者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烷基基团的反应。
常见的烷基化反应有烷基卤化反应、烷基金属试剂反应和格氏试剂反应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1. 烷基卤化反应烷基卤化反应是指通过处理烃或醇与卤素化合物反应生成烷基卤化物的过程。
该反应通常涉及亲电取代机制,其中卤素离子(X-)作为亲电试剂攻击醇或烃的反应中心,生成相应的烷基卤化物。
烷基卤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制备烃类物质、药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此外,还可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
2. 烷基金属试剂反应烷基金属试剂反应是指通过烷基金属试剂与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含烷基的产物。
常用的烷基金属试剂有格氏试剂(有机锂、有机镁卤化物等)和有机铜试剂等。
烷基金属试剂反应通常涉及亲核加成机制,其中烷基金属试剂攻击有机化合物中的亲电中心,形成碳-碳键。
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构建碳-碳键和引入功能基团。
3. 格氏试剂反应格氏试剂反应是指通过格氏试剂与含有亲电中心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含烷基的产物。
常见的格氏试剂有有机锂、有机镁卤化物等。
格氏试剂反应中,格氏试剂中的亲核试剂攻击有机化合物中的亲电中心,形成碳-碳键。
该反应常被用于有机合成中的烷基化反应和碳-碳键的构建。
二、芳基化反应芳基化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芳香环基团的反应。
常见的芳基化反应有氟化芳基反应、芳香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1. 氟化芳基反应氟化芳基反应是指通过处理芳香化合物与氟化试剂反应生成含芳香环的氟化物。
该反应通常涉及芳烃与氟化试剂之间的亲电取代机制,其中氟离子(F-)作为亲电试剂攻击芳香化合物中的反应中心。
HZSM-5分子筛上乙烯芳构化过程中C4至C6中间体的反应机理

1t o e sz n t e s a e s lci i f rte p od csw a ic s d ie p r ie o h h p e e tvt o h r u t sd suse .Th e ulsidiae a h - u o i e y e rs t n c t d t tt e n b t x d ,whc St ne me it h ih i hei tr d ae
中国科 学 院大 连 化 学 物 理研 究所 催 化 基础 国家 重 点实 验 室,辽 宁 大连 16 2 10 3
摘 要 : 应 用 量 子 力 学和 分 子 力 学 联 合 的 O I N OM2 ( 3 Y /— l ( , : F 方 法 , 用 包 含 分 子 筛 孔 道 结 构 的 7 T簇 模 型 , B L P6 3 G d ) p UF ) 采 8 对
Li on n o malUn v st, a i n 1 60 9 a i gN r ier i D la 1 2 ,Lion n ,Chi y a ig na
S tKyL brt C tl i D l n ntuefC e i l hs sC iee cdm S s , ai si to hmc P y i , h s A a e y f ce e, l n1 03La i , hn a o f y ys aI t a c n o n a 1 on a
DOI O3 2 /PJ1 8 .0 09 2 :l .7 4S ..0 82 1 .1 1 1
HZ M. 子 筛 上 乙烯 芳 构 化 过 程 中 C4 C6中 间体 的 反 应 机 理 S 5分 至
曹 亮 周 丹红 , ,邢双 英 ,李 新
辽 宁 师 范大 学化 学 化 工 学 院功 能材 料 化 学研 究所 ,辽 宁 大连 16 2 10 9
低碳烯烃异构化_芳构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2015年第34卷第3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617・化工进展低碳烯烃异构化/芳构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陈治平1,徐建1,鲍晓军1,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摘要:简述了分子筛催化剂上低碳烯烃异构化的单分子机理、双分子机理、假单分子机理及环状过渡态机理,指出单分子机理和双分子机理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在低碳烯烃的异构化过程中单分子机理和双分子机理同时存在,单分子机理是烯烃异构化的主要途径,而双分子机理主要生成副产物。
介绍了分子筛催化剂上低碳烯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低碳烯烃的芳构化是一个混合聚合的过程。
另外,介绍了低碳烯烃在金属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机理研究进展,指出金属的引入导致了新的反应路径,能有效提高烯烃的转化率和芳烃的选择性。
关键词:化学反应;分子筛;烯烃;异构化;芳构化中图分类号:TE6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15)03–0617–08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5.03.003Studies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light olefin isomerization andaromatizationCHEN Zhiping1,XU Jian1,BAO Xiaojun1,2(1The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Abstract:The monomolecular mechanism,bimolecular mechanism,pseudounimolecular mechanism and cyclo-transition state mechanism for olefin isomerization over the zeolite catalysts were reviewed.The monomolecular mechanism and bimolecular mechanism have been accepted by more researchers.Olefins were considered to be isomerized mainly through monomolecular mechanism and by-products are generated through bimolecular mechanism.Light olefin aromatization is a conjunct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ver zeolite catalysts.The advances of olefin aromatization over metal modified zeolite catalysts were also discussed.The introduction of metal led to a new reaction path,raising the conversion of olefins and the selectivity of aromatics in light olefin aromatization.Key words:chemical reaction;zeolite;olefin;isomerization;aromatization油品质量升级速度的加快,推动了我国催化裂化(FCC)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快速发展[1-3]。
芳构化——精选推荐

芳构化芳构化是指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经脱氢转变成为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芳构化反应是烷烃、烯烃环化后进一步氢转移反应,反应过程不断放出氢原子,最后生成芳烃。
采用Mo担载的质量分数为6%、经过先碱后酸预处理的Mo/HZSM-5作为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空速下,比较了甲烷的转化率、苯的生成速率和积炭的收率。
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0℃,反应空速为1400mL/(g·h)时,甲烷无氧芳构化性能最佳。
芳构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构造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例如:1、过去曾将胆固醇经芳构化得到菲的衍生物,从而确定了胆固醇的碳骨架;2、在石油工业中,环烷烃和烷烃等经脱氢和环化等反应变成芳烃的过程,也称芳构化或石油芳构化。
这是从石油中获得芳烃的重要途径。
催化重整中芳构化的反应有哪些特点1、催化重整化学反应的类型在催化重整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有以下五类:(1)六员环烷烃的脱氢反应(2)五员环烷的异构脱氢反应(3)烷烃的环化脱氢反应(4)直链烷烃异构化反应(5)加氢裂化反应2、前三类反应都是生成芳烃的反应,无论是生产芳烃还是高辛烷值汽油,这些反应都是有利的。
六元环烷的脱氢反应进行的很快,在工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五元环烷的异构脱氢反应比六元环烷的脱氢反应慢的多,但大部分也能转化为芳烃;烷烃环化脱氢反应的速率较慢,在铂重整过程中,转化为芳烃的转化率很小。
在铂铼等双金属和多金属催化剂重整的芳烃转化率有很大的提高。
加氢裂化反应生成较小烃分子,而且在催化重整条件下的加氢裂化还包含有异构化反应,因此加氢裂化反应有利于提高辛烷值。
但是过多的加氢裂化反应会使液体产物收率降低,因此,对加氢裂化反应要适当控制。
3、在催化重整条件下,各种烃类都能发生异构化反应,其中最有意义是五员环烷烃异构化生成六员环烷烃和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反应。
正构烷烃异构化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同时,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更易于进行环化脱氢反应,也间接地有利于生成芳烃。
催化干气芳构化反应过程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催化干气芳构化反应过程及催化剂研究进展申志兵;王东镇;张君涛;梁生荣;丁焘【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6(045)006【摘要】从组成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催化干气的芳构化反应机理,尤其是催化干气中乙烯、乙烷等较大分子烃类可促进甲烷的活化,因此催化干气中所有烃类均可为芳构化的反应原料.同时从催化剂类型、结构、活性物种性质、活性金属与载体间作用角度分析催化干气芳构化催化剂的特点及作用原理,并归纳了芳构化反应过程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催化剂相关的改性研究.指出催化干气芳构化转化过程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催化剂结构和性质,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抑制催化剂生焦,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为利用半再生装置或连续再生装置实现甲烷无氧转化液态烃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奠定基础.【总页数】8页(P1167-1174)【作者】申志兵;王东镇;张君涛;梁生荣;丁焘【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19;TE646【相关文献】1.原位红外技术对芳构化催化剂HZSM—5反应过程的研究 [J], 李建军;钱玉萍2.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影响 [J], 宋一兵;曾素花;孙长勇;方奕文3.反应条件对HZSM-5基催化剂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J], 由宏君;徐春明;高金森4.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器及催化剂积炭的研究进展 [J], 袁钊;陆江银5.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催化剂蒸汽处理的影响 [J], 宋一兵;方奕文;李谦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_6_C_8烃类转化及芳构化反应机理的研究_涂先红

整反应温度至 ( 380~ 400) e , 反应物 8 h恒温收集
分析。反应产物族组成用 H P5890型气相色谱仪分
析, F ID检测器, 毛细管色谱柱柱长 50 cm。 定义如下评价指标:
转化率
Rc
=
X0 - X1 X0
@
100%
式中, X 0、X 1 分别为反应前后某一反应物的量, g;
芳构化率
及c9芳烃对油品的质量将产生不利影响苯易挥发且毒性大c苯和c图1烷烃转化物色谱组成figure1alkylcomponentsinthemodelcompound由图1可见c4和c5小分子烃含量正辛烷高于正己烷c9c12大分子烷烃含量正辛烷低于正己烷说明正辛烷发生裂解反应比正己烷强而正己烷聚合反应比正辛烷强1己烯c4c10各烷烃含量很低而1辛烯c4c10各烷烃含量明显高于1己烯c11和c12烷烃1己烯高于1辛烯说明1辛烯易发生裂解反应而1己烯较1辛烯易发生齐聚反应c4c10各烷烃含量正己烷高于1己烯c11和c12烷烃含量相当说明1己烯的裂解活性高于正己烷异构化活性低于正己烷齐聚能力相当同碳数的正己烷和1己烯与同碳数的正辛烷和1辛烯相比烷烃含量均较低说明长链烃较短链烃更易裂解从正辛烷及1辛烯烷烃转化物分布可以看出正碳离子以断裂为主小分子烷烃较大分子烷烃活泼
20Biblioteka 工 业催 化2007年第 1期
米 ZSM-5沸石催化剂上, 对于 C5 以上烃类 [ 7- 8] 和有 关纳米 ZSM-5 沸石及改性催化剂上芳构化反应则 报道很少 [ 9- 11] , 进一步了解烃类在 FDO 催化剂上的 反应机理及 OTA 条件下 FCC 汽油烃类系统转化规 律, 不论是 FDO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进一步改进, 还 是新型催化剂的开发,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析芳烃生产过程中的轻烃芳构化与催化重整技术应用

浅析芳烃生产过程中的轻烃芳构化与催化重整技术应用摘要:随着市场上对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常规使用石脑油生产的芳烃的工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开发轻质芳烃异构化与催化重整技术工艺,将轻质芳烃作为原料,通过芳构化与催化重整处理,得到芳烃产品,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工艺路线,对于提升芳烃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芳烃生产;轻质芳烃异构化;催化重整1 前言轻质芳烃是指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它们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组分。
以前传统的芳烃生产工艺使用石脑油作为原材料,然后对石脑油进行催化重整,得到芳烃产品。
芳烃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塑料和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场对芳烃的需求,而全世界的芳烃主要来自炼厂的重整装置。
随着市场上对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常规使用石脑油生产的工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石脑油原料供应不足。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抽提和碳四、碳五芳构化技术也是生产芳烃的重要技术手段,乙烯裂解芳烃是乙烯装置的副产品,但乙烯裂解原料主要是石脑油,而且芳烃分离的技术也和重整芳烃分离技术相同,所以可以认为绝大部分芳烃来自石脑油制芳烃技术,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石脑油不能满足需求。
为此,开发轻烃原料生产芳烃的工艺,将轻烃作为生产原料,通过对轻烃芳构化处理,得到芳烃产品,对于提升芳烃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催化重整技术原理对于重整技术而言,现在一般指的是催化重整,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主要过程之一。
它是在一定温度、压力、临氢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石脑油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重整生成油,并副产氢气的过程。
催化重整包括环烷烃脱氢、烷烃环化脱氢、异构化、加氢裂化及积碳等反应。
从反应机理来看,石脑油重整对原料组成有很高的要求,较轻的馏分(小于等于碳五)和较重的馏分(沸点≥180 ℃)均不能作为催化重整的原料,因此原料限制了催化重整的发展。
3 轻烃芳构化技术轻烃芳构化技术研究初期主要借鉴铂重整技术,以Pt/Al2O3催化剂实现了轻烃的芳构化,但催化剂结焦严重、产品中芳烃含量低,此阶段研究进展缓慢。
芳构化反应机理

2.2 工艺原理及特点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碳四组分其它适宜的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混合芳烃、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
上述过程中,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的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
在低温条件下生产轻芳烃汽油组分时,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的反应为主导反应,所以是一个强的放热反应。
2.2.1 工艺原理反应机理液化石油气等轻烃的芳构化机理十分复杂。
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
该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
该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等芳烃。
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它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可以得到具有同样热力学平衡分布的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由于基本建筑单元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相近,所以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等芳烃产物,并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
光催化去芳构化

光催化去芳构化
去芳构化,顾名思义,就是设法将官能团直接与芳香骨架发生反应,破坏原有的芳香性,从而将一个平面的分子转换为立体的结构。
基于这种策略可以合成多种具有螺多环或稠多环的结构。
根据Dexter提出的机理,在光激发的作用下,光催化剂首先被激发到激发态。
该激发态能量高,可以进一步将能量转移给基态底物的处于同一轨道的一对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上。
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到更高能级的轨道上,且自旋方向与另一电子相同。
对于芳香底物来说,吲哚和吡咯的2,3位由π电子形成的双键就容易被激发。
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到更高能级的轨道后,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且各处在一个轨道上,也就形成了三线态双自由基。
三线态自由基能量高,即可与空间上临近的不饱和官能团,如烯烃、炔烃等发生自由基加成(3BR)。
最后三线态自由基变为更稳定的单线态自由基,再次发生自由基偶联形成[2+2]的闭环产物(Pro),并实现去芳构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工艺原理及特点
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碳四组分其它适宜的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混合芳烃、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
上述过程中,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的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
在低温条件下生产轻芳烃汽油组分时,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的反应为主导反应,所以是一个强的放热反应。
2.2.1 工艺原理
反应机理
液化石油气等轻烃的芳构化机理十分复杂。
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
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
该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
该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等芳烃。
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它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可以得到具有同样热力学平衡分布的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
由于基本建筑单元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相近,所以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等芳烃产物,并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
但是,若两种芳构化原料的碳数不同(如C3、C4、C5、C6、C7、C8)、结构不同(如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烷烃)和碳-碳键饱和程度不同(如烷烃、单烯烃、二烯烃),则其芳构化的活性、热效应和芳烃产率会有一定差别。
一般来说,碳数越小的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越困难,其芳构化活性越低;在同
碳数下,烯烃比烷烃更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因而其活性较高;另外,异构烷烃因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叔碳正碳离子,因此其芳构化活性高于正构烷烃。
当用烯烃含量较低的FCC装置产的C4液化气制芳烃时,由于原料中烷烃含量高,活化时需要发生更多的裂解或脱氢反应,因此,虽然此后的烯烃低聚、环化反应为强放热,但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吸热。
另一方面,当用烯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如裂解抽余碳四或裂解碳五为原料生产芳烃时,由于这些烯烃可以直接通过吸附变成正碳离子,进而发生低聚、环化反应生成芳烃前体,减少了裂解或脱氢反应生成正碳离子环节,所以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放热反应。
同催化重整反应相比,芳构化反应相对节能,而重整反应耗能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重整反应采用C6-C8烷烃为原料,主要发生脱氢反应,因此只有吸热过程;虽然芳构化技术中的芳烃前体也必须通过脱氢反应才能生成芳烃(吸热),但是芳构化技术中采用的轻烃原料一般含有相当一部分烯烃,因此总体上脱氢反应比重整工艺减少。
其次,由于轻烃分子在生成芳烃时必须经过低聚和环化反应,而这些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因此,同重整反应相比,芳构化反应吸热程度低,而且其中一些放热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可抵消另外一些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吸热和放热的平衡点根据原料性质不同而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烯烃和二烯烃容易芳构化,但对于进入反应器的芳构化原料中的烯烃和二烯烃含量还是要做适当限制。
这是因为,烯烃浓度过高时容易在设备及催化剂表面发生聚合,缩短催化剂单程操作周期。
二烯烃的危害甚于单烯烃。
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要通过原料控制二烯烃的含量,同时要注意保持足够的芳构化干气循环。
另外,轻烃中的水分、含氧化合物和氮也是催化剂的毒物,应该加以严格控制。
水分和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的水分能够钝化催化剂上的酸性活性中心,缩短催化剂的寿命;而碱性氮则能中和破坏酸性中心,缩短催化剂单程操作周期及催化剂寿命。
不同烃分子生成正碳离子的途径及其相对难易
不同烃分子在DLP催化剂上芳构化的反应过程图解
(1)原料活化为正碳离子及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等低碳烯烃中间体生成
H3C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R
H+
H3C
H2
C
C
H2
H2
C
C
H2
H
C
R
H H
-H2
H3C
H2
C
C
H2
H2
C
C
H2
H
C
R
α
β
H3C
H2
C
C
H2
CH2
+R
H3C
H2
C
C
H
CH3
+R
β
1,2-H-shift
R=H,CH3,C2H5 R H+R
H
H3C
H2
C
C
H2
H2
C
C
H
R
R=H,CH3,C2H5,C3H8(2)原料的活化及甲烷、乙烷、丙烷等低碳烷烃副产物的生成
H3
C
H2
C
C
H2
H2
C
C
H2
H2
C
R
H+
3
C
H2
C
C
H2
H2
C
CH2
H
2R H3C
H2
C
C
H2
H2
C
CH2+R CH3
H3C
H2
C
C
H2
H
C
CH3+R CH3
1,2-H-shift
R=H,CH3,C2H5
H 3C
H 2C
H 2
H 2C
H H 3C
H 2C
C H 2
H 2C
C H 2
H C
R +R'
H 2C
3
R
H C C H 2
H 2C CH 3
CH 3
H +
H
2C
H
2
C
C H 2
CH 3
CH 3H R
R H +H 3C
H C
C H 2
H 2C CH 3
R=CH 3,C 2H 5,C 3H 7
H 3C
H 3C
C
C H 2
H 2C
R CH 3
+R'
H 2C
CH 3
R'=H,CH 3,C 2H 5
(3)低碳烯烃聚合增链、链烷烃环化
R1-C=C
H +
R1-C-C
+R2-C-C -
C
R1-C-C-C-R2
-
C +
Oligomerization
R 1, R 2=H, CH 3, C 2H 5, C 3H 7
R '
+
or +
R ''
R1-C=C
+R1-C-C-C-R2
Cyclo-R '
+
or
+
R ''
(4)五元环扩环生成六元环:
R H+
R
H
H
H+
-H2
R
+1,2-H-Shift
R
+扩环+
R'
R = CH3, C2H5, C3H7
R' = H, CH3, C2H5
(5)六元环脱氢或氢转移芳构化
R
+
+
+
H-transfer
R,R'=H,CH3,C2H5
H
H
H+
H
R-H2
H
H
R
R'-C=C
R
H
H
H-
R'-C-C
R R'-C-C
+
R
R
H
R'-C-C
+
+R
H
H
R'-C=C
H+
R
R'-C-C
+
H-transfer
'
R
R,R'=H,CH3,C2H5(6)单环芳烃稠环化—结焦
R1
H+
+
H
H
R1
R2
+
H
H
R1
R2
H-H2H
R1
R2
δ+δ+
+
+
H
H
R1
R2
H
H H
R2
H
R1
+-H+-H-
H-transfer
炭
焦
(7)烯烃多聚—结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