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法规 考试范围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04f83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7.png)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B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2。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3。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B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4。
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D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6。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7。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B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8。
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减免医疗费用。
C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9。
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
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级.AA4;4 B3, 4 C5;4 D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DA1B3C5D2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A18~55周岁B18~50周岁C16~55周岁D16~50周岁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CA设区的市B县C省D国家13。
卫健委考试内容
![卫健委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f9270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a.png)
卫健委考试内容
卫健委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法》、《传染病防治法》等。
2.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
3.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践,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
4.卫生与健康管理:卫生与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包括卫生与健康政策、卫生信息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等。
5.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流行病学基本概念、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统计学基本概念与数据分析方法等。
6.卫生法规与政策:卫生法规与政策的基本内容、政策解读与应用等。
7.卫生监督与卫生评价:卫生监督与卫生评价的基本知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措施与方法、评价指标与方法等。
以上为卫健委考试内容的一般范围,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卫生管理类 笔试内容
![卫生管理类 笔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97163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f.png)
卫生管理类笔试内容
卫生管理类笔试内容通常涵盖了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实务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卫生管理类笔试内容中的主题:
1. 卫生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卫生学基础知识、卫生管理的基本概念、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
2. 卫生法律法规,涉及卫生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
3. 卫生政策,包括国家卫生政策、地方卫生政策、卫生改革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4. 卫生管理实务,涉及卫生监督、卫生检疫、卫生宣传教育、卫生信息化管理等具体实务操作,以及卫生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内容。
5. 卫生统计与信息分析,包括卫生统计学基础知识、卫生信息
管理与分析、卫生数据报告与应用等内容。
6. 卫生管理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考察应试者对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卫生管理类笔试内容涵盖了卫生管理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和实务操作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卫生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10348bb6529647d2728523f.png)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一)传染病的预防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ba9831711cc7930b716e2.png)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1。
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CA。
爆发B。
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2。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其时间为 CA。
每3个月1次B.每6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18个月1次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
停工、停业、停课C。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
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4.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 DA。
处以警告B。
停产或停止营业C.吊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D.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5.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有下列哪项行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十万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B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B。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C.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D.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6.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单位应当 DA。
无需补办卫生许可证B.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C.重新办理营业执照D。
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补发"卫生许可证"7.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A。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B。
丢失放射性物质C。
人员超剂量照射D.放射污染8.《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A。
卫生法规题库
![卫生法规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57630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2.png)
卫生法规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执业要求中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 )A、法规、医疗技术规范B、法规C、法规、向患者承诺的公约D、法规、医疗道德E、法规、规章制度正确答案:A2、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A、接到报告后立即B、1小时内C、接到报告1小时内D、2小时内E、接到报告2小时内正确答案:C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由( )统一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E、国务院办公厅正确答案:B4、卫生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是指( )A、复杂程序B、简易程序C、特殊程序D、一般程序E、听证程序正确答案:D5、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
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除了( )A、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B、对医师吊销执业证书C、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承担赔偿责任D、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E、警告正确答案:E6、黄某,65周岁。
在某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因为医疗事故而致残。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赔偿其残疾生活补助费的时间不应超过( )A、20年B、30年C、5年D、10年E、15年正确答案:E7、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百日咳B、副伤寒C、麻疹D、风疹E、白喉正确答案:D8、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指的是( )A、本院的医师、护士B、本院的医师、护士以及外聘人员C、本院从事医疗活动所有有关人员D、本院从事医疗活动所有有关医疗技术人员E、依法注册的医师、护士正确答案:D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享有的权利是( )A、在执业范围内进行疾病诊查和治疗B、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实验治疗C、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D、参加专业学术团体E、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技能培训正确答案:B10、不得出现在医疗广告中的情形( )A、宣传治愈率、有效率B、医疗机构接诊时间C、医疗机构类别D、医疗机构诊疗科目E、医疗机构所有制形式正确答案:A11、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病人病情好转B、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C、医学检查结果D、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E、县级人民政府决定正确答案:C1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等活动。
《卫生法》试题及答案(五)
![《卫生法》试题及答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1a0017400c22590102029d81.png)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共五道,单项选择题)1.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除了A.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权或决定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C.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D.保守患者的秘密E.保守患者的隐私2.某老年患者身患肺癌,生命垂危,家属明确要求不借一切代价地捡救,医生应选择A.尊重家属意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B.说服家属彻底放弃治疗与抢救C.实施积极安乐死D.有限度地治疗与抢救E.实行消极安乐死3.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自主性B.平等性C.求利性D.科学性E.竞争性4.下面关于新医学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上认识疾病和健康B.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寻找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C.新医学模式标志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达到了顶峰D.新医学模式关注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E.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开展医疗卫生保健活动5.下列不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腮腺炎B.流行性感冒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病毒性肝炎E.新生儿破伤风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C5.答案D【第二部分】1.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哪类疾病时,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机构报告疫情A.甲类传染病丙人和病原携带者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丙类传染病病人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E.疑似甲类、乙类、丙类病人2.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行善原则与人体实验是相矛盾的B.行善原则是指为了病人的利益应施加的好处C.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伤害病人,而且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D.行善原则比不伤害原则更加广泛E.行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权衡利害,使行动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而带来最小可能的危害3.医学伦理学的无伤原则,是指A.避免对病人的躯体伤害B.避免对病人造成躯体痛苦C.避免对病人的身心伤害D.避免对病人的心理伤害E.避免对病人的任何身心伤害4.下面关于指导-合作型的医患关系模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A.患者无条件地配合医师诊治B.患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自己治疗D.医师虽处指导地位,但患者也有一定主动性E.患者与医师有同等权力和主动性5.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A.可以互相代替的B.可以互相补充的C.互不相干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参考答案:1.答案 D2.答案 A3.答案 E4.答案 D5.答案 E【第三部分】1.母婴保健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母婴保健领域的A.教育工作B.教育、预防工作C.教育、科研工作D.预防、科研工作E.预防工作2.孕妇于某经产前检查,诊断出胎儿有严重缺陷。
医疗卫生法规试题库(附答案)
![医疗卫生法规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2ae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1.png)
医疗卫生法规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B、被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C、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E、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等部门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制度衔接和工作配合,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保障水平。
A、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B、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C、医疗保障、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D、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财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制度衔接和工作配合,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保障水平。
3、根据首诊负责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患者需要紧急抢救的,首诊医师应立即组织并报告上级医师B、患者属于其他专科疾病,首诊医师须及时请会诊,由专科会诊医师负责相应一切诊疗工作C、患者需要请会诊的,首诊医师应及时请会诊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
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A、5周B、1周C、2周D、3周E、4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九条: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
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
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卫生法学考试重点
![卫生法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60d885240c844769eaee59.png)
卫生法学考试重点论述题1.对于安乐死立法的看法及意见安乐死意为“无痛苦死亡”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是指结束不治之症患者的痛苦,由医务人员采用医学的手段对患者死亡过程的选择和调节,使死亡状态安乐化,以维护人死亡的尊严与“幸福”。
安乐死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是一个重大的伦理学和社会学问题,在我国的立法尚属空白,在很多的国家也很有争议。
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其立法也是十分严谨,但是仍不完善,缺少一定的灵活性。
我认为安乐死对象应该基于患有不治之症的,肉体和精神都承受着严重的痛苦的,应得到其亲属的同意才可进行的,更应该有相应的申请程序才可的。
2.你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及意见器官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等方法,替换体内已经损伤的病态的或者衰竭的器官已达到治疗的目的一种医疗措施。
在器官移植中出现了许多的法律问题,诸如器官采集的合法性,胎儿可否成为提供器官的供体,人体器官的买卖等问题。
为规范我国境内的人体器官移植活动,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人体器官移植本着救人的原则,是一个好的医学措施。
建议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能力,应有书面形式或捐献意愿,不得摘取未满十八周岁公民活体器官,接受人限于捐献人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名词解释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卫生行政处罚: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相对人所做出的惩罚。
3.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在调整人们在卫生组织、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卫生行品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5.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9ef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9.png)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类别?()A. 综合医院B. 专科医院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条件?()A. 有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名称B. 有符合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C. 有符合规定的场所和设备D. 有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答案:D3.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执业的合法凭证?()A.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 医疗机构执业证书C. 医疗机构许可证D.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明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B.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不得从事的活动?()A. 非法行医B. 超出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C.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的医疗质量控制制度?()A.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B.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C.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A. 医疗事故预防制度B. 医疗纠纷预防制度C.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A.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B.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C.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A. 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制度B.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制度C.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A.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B.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C. 医疗纠纷赔偿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有效期为5年。
卫生法规考试试题与答案
![卫生法规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f09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5.png)
卫生法规考试试题与答案1、以下哪项不属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职责( )A、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工作B、疫区的封锁C、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D、进入现场采样E、组织实施免疫规划答案:B2、如果医院超出业务范围开展医疗服务造成人身伤害,如何处理。
A、应按医疗事故B、不一定按医疗事故C、不一定按非法行医D、应按非法行医E、以上都不对答案:D3、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A、1日B、3日C、5日D、7日E、10日答案:B4、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A、法定传染病B、传染病C、甲类传染病D、乙类传染病E、丙类传染病答案:A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医学检查结果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C、病人病情好转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E、县级人民政府决定答案:A6、有权增加或减少乙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答案:B7、《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执业要求中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 )A、法规、规章制度B、法规、医疗技术规范C、法规、向患者承诺的公约D、法规、医疗道德E、法规答案:B8、对受污染的供水单位解除控制恢复供水的前提条件是A、水质污染得到有效控制B、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C、传染病危害已经消除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暂停一至六个月的执业活动B、暂停六至十二个月的执业活动C、注销执业证书D、以上都不是E、行政罚款处罚答案:B10、以下关于医师执业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A、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B、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征得本人同意C、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D、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或者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E、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答案:E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E、2010年12月29日答案:A12、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什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ec1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c.png)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前言卫生法律法规是医疗卫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法律制度体系,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对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详细的答案,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问题与答案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在纸质病历记录完毕后的()日内,并告知患者,将其核对后归档。
A)7日B)15日C)30日D)60日答案:D解析: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4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在纸质病历记录完毕后的60日内,并告知患者,将其核对后归档。
2.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应当经过依法告知并取得患者的()。
A)同意B)好感C)信任D)祝福答案:A解析: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应当经过依法告知并取得个人同意。
3. 医师资格证考试的合格标准是()。
A)考试成绩B)论文答辩C)临床操作技能考核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医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性的考试,其中包括考试成绩、论文答辩、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等多个方面的考核,因此选项D正确。
4. 医师执业注册的年度审查时间为每年( )月1日至3月31日,逾期未完成年度审查的医师将被取消执业资格。
A)1B)4C)7D)10答案:B解析:根据《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医师执业注册应当实行年度审查,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审查时间,逾期未完成年度审查的医师将被取消执业资格。
5. 医疗事故发生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的规定立即向院内有关部门报告,并将病历、死亡证明、检查资料等有关材料留存备查。
A)医院B)行政C)监管D)公安答案:A解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医院的规定立即向院内有关部门报告,并将病历、死亡证明、检查资料等有关材料留存备查。
结论卫生法律法规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法律制度体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卫生法》试题及答案(一)
![《卫生法》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706eb25176a20029bc642d77.png)
20xx级临床本科《卫生法学》试题级答案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15分)1.卫生法2.授权组织执法3.药品4.卫生行政诉讼5.知情同意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卫生行政处罚中的申戒罚有:通报批评、;财产罚有:、;行为罚有:、暂时扣留与吊销许可证或取消资格;人身罚有:、。
2.卫生行政诉讼程序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处理卫生行政案件的活动过程。
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3.放射事故分为三类:;;。
4.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已上岗者应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甲类传染病包括有:、。
三、选择题(25分)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1.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是( )。
A.《国际卫生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D.《高等教育法》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 )。
A.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地方性卫生规章D.地方性卫生法规3.以下有关卫生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生行政申诉、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纠纷解决的三条重要途径B.卫生行政复议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纠错审查程序C. 通常行政相对人可以从申诉、复议和诉讼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D.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所作的复议结果有误时,可以进行再次复议4.(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卫生部 D.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5.以下( )不屈于医疗法律关系中的无因管理关系。
A.儿科医生张某,在本院的急诊部发现一个呼吸困难的老汉而进行人工呼吸急救B.女青年胡某因失恋而割脉自杀,医生赵某对其进行救治,胡某不愿协助,赵某强行予以救治C. 儿童李某在工地玩耍,不慎从墙头摔下,仅膝部擦伤,工地所在小区的卫生所对其进行救治D.医生王某在回家探亲途中的火车上,为一位产妇接生X型题(多选题,每题3分)1.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卫生行政案件,可以以( )为依据。
卫生法学考试重点
![卫生法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451fe2a300a6c30d229f2e.png)
卫生的定义:广义-—有关卫生的一切事项,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
狭义-—专指卫生法所规范的事项,主要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健康相关产品等方面。
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非传染病防治;免疫接种;国境卫生检疫;妇幼卫生;计划生育;青少年卫生;老年卫生;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口腔卫生;精神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安全;营养;生活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化学品安全;爱国卫生;药品和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传统医学;医疗服务;康复;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卫生组织;卫生人员;卫生技术;卫生立法;卫生伦理;卫生信息;卫生监督;卫生国际合作;医疗保障;医学教育等.法律特征:(1)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2)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具有规范性。
(3)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卫生法学:研究卫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的法律科学研究对象:与医药卫生相关的法律现象。
研究内容:研究卫生法律与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学习卫生法学有何意义:1.医疗卫生机构、药企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法管理2.有利于增强医学生人文观念和意识,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3 .加入WTO后,医药贸易呼唤现代复合型人才—-外语能力、法律知识、计算机力、创新能力卫生法(Health law)的概念: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卫生法的遵守,卫生法的执行,卫生法的适用等方面,自觉守法是卫生法律、法规得以实施的基础和最主要途径。
狭义: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卫生法律规范。
广义的卫生法:包括:(1)狭义的卫生法律;(2)卫生法规、规章;(3)有关卫生的条款和规定;卫生法律关系: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及个人,因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保护和增进人的健康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1、民事法律关系—-平等主体间,如医患关系等;2、行政法律关系-—不平等主体间,如对食品、化妆品等生产经营监管;3、刑事法律关系—-平等主体间或不平等主体间,犯罪与刑罚。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c4da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一、选择题1.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A. 预防为主,治理为辅B. 依法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C. 公正、公平、公开、透明D. 文明、协和、包容、共享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确立了卫生组织的三级分类,分别是_______。
A. 国务院、省级、县级B. 省级、自治区级、直辖市中心城区C. 市级、县级、乡级D. 国家级、省级、市级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
A. 文明生产、诚信经营B. 人员健康、操作规范、设施卫生、食品安全保障C. 执规守纪、廉洁从业、依法经营D. 生产设施清洁、消毒工作到位、原料合规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是_______。
A. 依法注册、设有专职药师B. 药师持证上岗、防伪措施完善C. 服务规范、价格公正D. 环境整洁、药品货源合法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标准,对从业人员的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_______。
A. 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价B. 定期的职业病筛查C. 无害化处理,消除危害因素D. 健康宣教、有效防护二、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当按照程序报告疫情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获得保密。
正确/错误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保障和促进公众参与健康事务的方式包括依法开展公众卫生宣传教育,强化公共卫生科普。
正确/错误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措施实施条例》规定,对患有法定传染病的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经本人或者家属同意进行感染性疾病检测,应当按照医学检验规程执行。
正确/错误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必须经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正确/错误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违法行为人有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或者屡次违法行为的,可以被责令收回违法所得,并处于已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
![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634244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8.png)
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内,公务员考试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该考试范围包括了卫生健康领域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
一、政策法规在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中,政策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卫生法》、《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
此外,还需要熟悉卫生健康部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等。
对这些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关键。
二、管理制度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还涉及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考生需要了解卫生健康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等。
同时,还需熟悉卫生健康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
了解这些管理制度,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适应卫生健康委公务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能。
三、专业知识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中也包括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这些知识主要涉及医学、卫生学、公共卫生学等领域。
考生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熟悉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在这方面,考生可以通过学习参考书籍、了解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职业道德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最后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职业道德。
作为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
这包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医疗隐私,尊重患者权益,廉洁奉公等。
考生还需了解和熟悉相关的行业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做到道德操守和行为表率。
综上所述,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范围涵盖了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才能确保卫生健康委公务员履职尽责、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范围说明:考试为闭卷考试,全程录像,考试人员不得携带书籍、资料及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违规携带者,按作弊处理,取消考试成绩。
一、卫生行政部门主要依据哪些法律法规条款监管医疗机构?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3、《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4、《执业医师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5、《护士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6、《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四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广告的审查,并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二、什么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三、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如何处理?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四)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六)未设臵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七)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八)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九)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十)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八条: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一)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尸检的;(二)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
四、医务人员“四排队”、医疗机构“八排队”的内容是什么?1、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医院每月统计医师用药量(即每名医师当月治疗患者,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抗菌素使用量(即每名医师当月治疗患者,使用抗菌素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即每名医师当月接诊患者,使用的青霉素数量占抗菌素数量的比例)、患者自费药使用量(即每名医师当月治疗患者,使用自费药品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以科室为组分别对每位医师排队,对排名前三位医师当月接诊的患者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处理。
2、医疗机构“八排队”,即医疗机构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卫生行政部门每月统计医疗机构“八排队”指标,对医院进行排队。
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对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给予哪些处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六、《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分别给予哪些处罚?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
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以营利为目的;(三)受让方或者承借方给患者造成伤害;(四)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条:除急诊和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情节轻微的,处以警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三千元以下;(二)给患者造成伤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三千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三千元以上;(二)给患者造成伤害;(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任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二)任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给患者造成伤害。
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七、《甘肃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规定,在城市设臵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个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甘肃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第九条:在城市(包括县级建制镇)设臵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三)有所在城镇常住户籍和身份证。
八、医疗广告内容限于哪些项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六条: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以下项目:(一)医疗机构第一名称;(二)医疗机构地址;(三)所有制形式;(四)医疗机构类别;(五)诊疗科目;(六)床位数;(七)接诊时间;(八)联系电话。
(一)至(六)项发布的内容必须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其副本载明的内容一致。
十九、卫生行政部门对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怎么处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布医疗广告的,按非法行医处罚。
十、《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哪些规定可给予处罚?《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四)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五)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六)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七)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八)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九)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十)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十一)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十二)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十一、《执业医师法》规定,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怎么进行处理?《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处方书写应当符合哪些规则?《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七)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八)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九)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十)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十一)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十二)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