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和答案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和答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学校:铁锁桥初级中学教研组:生物教师:谭德权学生: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

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内部。

胚珠里面有,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

4、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三、合作探究(一)花的结构阅读课本P102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的方法:(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Ⅲ-15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2,桃花的结构花的结构内生内生(二)传粉和受精1、阅读课本P103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1)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都是靠传粉的花,其特点是、、。

(2)如玉米、杨、柳的花是靠传粉的。

其特点是、、。

1、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阅读课本P104并读图Ⅲ—18回答下列问题: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2、想一想,填一填子房壁子房胚珠受精卵3、玉米果穗上常会有缺粒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农业上常常给植物进行。

方法是先采集,然后把它们或在植物的。

四、拓展创新1、果树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7页完成练习)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举例:选一生物和非生物的标本和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一般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提出疑问?什么是生物?非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观察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并及时做好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图片,分析生石花、钟乳石、机器人、珊瑚和珊瑚虫等,是否是生物?①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明理由。

想一想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呢?(2)认真阅读教材P3—7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①生物的生活需要,举例②生物能进行,举例③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举例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举例⑤生物能和,举例⑥生物都有和,举例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三、诊断评价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观察工具观察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2. 仔细分析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3.请挑出一句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古诗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6.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答案生物这门学科,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了解生命奥秘的大门。

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更是为我们初步展现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在第一章“认识生物”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生物。

生物具有许多特征,比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人体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等方式排出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闭合叶片,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一颗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母鸡能下蛋孵出小鸡。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孩子会与父母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此外,生物还具有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而蚯蚓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质量。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让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像蜜蜂之间的合作,以及狼和羊之间的捕食关系;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如,在寒冷的北极,北极熊有着厚厚的皮毛来抵御严寒,这是适应环境;而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制作临时装片是学习细胞结构的重要实验,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就像一个指挥中心。

第四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本导学案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全套研究导引,共包括八个单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生物:揭示生命的奥秘
1. 生命的科学概念
2. 显微镜的使用
3. 细胞及其结构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单元:生物:生命活动与调节
1. 新陈代谢
2. 神经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3.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4. 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的生命体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人类及动物的五大群
3. 植物的分类
4. 菌类及生物技术
第四单元: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生态基本概念
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3. 生态系统
第五单元:生物: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发酵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遗传的现象及初步认识
2. DNA是遗传物质
3. RNA的主要功能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与进化
1. 物种的起源与分化
2. 进化的理论基础
3. 进化的证据及其支持
第八单元:生物: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 人类的生殖系统
2. 性别与性的形成
3.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每个单元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三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学科知识和解题技能。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为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提供帮助。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初步重新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讲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生物的各个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个人思索,查询课本――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得出结论,敢于答对1.什么叫生物(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质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什么叫生物学?2.你重新认识哪些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存有哪些?你可以诵读所含生物的古典诗词或经典语句吗?3.生物学有哪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4.生物的特征有哪些?二、导入新课:1.恳请各小组讨论后展现课前观测的结果。

2.让我们开启生物的大门,走进生物学的神秘世界,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

三、重点讲解1.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必须研究生物学?)探讨1:生物学在医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医院有个重要的科室,每个人出生时都要从这里呱呱坠地――妇产科。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理病理、妊娠、分娩、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生物学与研究人类生理、疾病原理及防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讨2:生物学在农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1)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杂交水稻之父,社会价值超过1000亿。

通过40多年的研究,成功将水稻产量从原来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900公斤以上,通过在国外推广超级杂交稻,全球多养活将近1亿人口。

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废话2)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采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虫,以致一些害虫十分猖狂。

许多种化学农药轻微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步入人体,危害人群身心健康。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去遏制或歼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预防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A B C
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②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食草。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骤。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B. 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哪一种材料时,
A. ④②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③ 第四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 导学案答案 七上.9资料讲解

生物 导学案答案  七上.9资料讲解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基础练习1.D2.D3.B4.A5.D6.A达标提升1.A2.D3.B4.A5.D6.(1)13 (2)白桦(植物)、栎树(植物)、松树(植物)、柏树(植物)、山葡萄(植物)、榛子(植物)、蘑菇(真菌)、木耳(真菌)、人参(植物)、紫貂(动物)、黑熊(动物)、野兔(动物)、松鼠(动物)(3)ABCD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基础练习1.D2.D3.D4.D5.A6.A7.D8.D9.D 10.C达标提升1.D2.B3.B4.D5.D6.D7.D8.D9.A 10.D 11.A 12.C 13.D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基础练习1.B2.A3.A4.C5.C6.D7.C8.D达标提升1.D2.C3.C4.C5.(1)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2)有无细菌(3)甲组的树叶无明显变化,乙组的树叶会腐烂,甚至消失6.(1)隔离微生物(2)有无微生物对照(3)杀死肉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4)巴斯德曲颈瓶7.(1)平均等呋喃丹土豆(2)人的健康无影响人的健康有影响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基础练习1.C2.B3.C4.D5.D6.B7.B8.C达标提升1.C2.A3.D4.D5.A6.(1)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2)⑤载物台通光孔⑦压片夹光圈(3)⑨⑩(4)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5)⑥遮光器⑧反光镜大光圈凹面镜(6)①目镜④物镜(7)⑩细准焦螺旋(8)400 (9)变暗减少增大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练习1.D2.B3.B4.D5.B6.A7.B8.A9.(1)细胞壁叶绿体光合作用(2)细胞核细胞膜达标提升1.B2.A3.D4.C5.C6.A7.B8. (1)生理盐水使细胞保持正常状态(2)碘液使细胞染上颜色便于观察(3)2 粗准焦螺旋 4 物镜(4)棕色(或黄色)椭圆形9.(1)气泡(2)碘液(3)凹面镜(4)细准焦螺旋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练习1.D2.D3.B4.D5.C6.C7.A8.C达标提升1.B2.A3.B4.A5.C6.(1)上皮上皮(2)肌肉肌(3)神经神经(4)结缔软骨组织血液7.(1)染色体(2)细胞膜细胞壁(3)染色体(4)遗传物质(5)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基础练习1.A2.B3.C4.(1)营养生殖(2)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3)均由细胞构成,属于组织水平的结构5.A6.C7.A8.C9.D达标提升1.A2.B3.D4.D5.D6.C7.(1)分裂分化(2)神经结缔(3)系统8.(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机械输导(4)器官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自主学习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简单单细胞根茎叶的分化水中3.氧气碘4.阴湿茎和叶真正的根二氧化硫5.背阴潮湿真正的根茎叶输导组织煤炭6.孢子7.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裸子植物只能形成种子不能形成果实8.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花和果实。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前预习】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可以直接用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2、观察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观察的生物大多是________和_______。

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

【课中研学】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应当从观察开始。

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分组进行,并思考:(1)观察的步骤有哪些?(2)讨论:①你所观察的生物,如杨树和柳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②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请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

③请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生物,你打算如何进行。

2. 根据你参加的观察活动,小组讨论并总结:什么是观察?观察时,有什么应注意的?流,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的价值。

【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B .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C .解决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难题D .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2.《秘境之眼》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国家森林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联合,通过布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设各种红外相机和远程摄像头拍摄动物原生态生活视频来对动物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比较法C.文献法D.实验法3. 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B.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D.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结果【分层作业】1.近日,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人教版)单元一: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一:细胞与生命研究目标-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研究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包裹细胞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活动- 线粒体:产生能量- 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 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地方- 高尔基体:进行分泌物的包装- 溶酶体:消化废物2.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的过程- 意义:保证细胞生长、修复和繁殖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研究难点: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建议-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重点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制作细胞模型,帮助记忆细胞结构研究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检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对学生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课时二:组织与人体生命活动研究目标- 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组织器官的构成- 掌握不同组织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研究内容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 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 系统:由一组协调工作的器官构成- 生物体:由多个系统组成2. 人体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人体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 呼吸系统:鼻腔、气管、肺部- 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肠道- 泌尿系统:肾脏、膀胱、尿道- 生殖系统:性腺、生殖器官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掌握人体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 研究难点: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研究方法和建议-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重点理解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构成与功能关系- 利用模型或图片,帮助记忆不同系统的组成部分- 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加深对各器官功能的理解研究评价- 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检查学生对人体组织器官构成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不同系统构成部分的理解。

2014版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92页】

2014版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92页】

2014版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92页】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14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20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32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8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举例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

3、能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2页部分,回答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等仪器,或利用、、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2、阅读课本P3()非生物部分()6、当雨水充足,阳光灿烂,气候适宜时,草长得非常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羊的数量增加了,请问羊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7、同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草原会有什么改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自主学习:看课本21--22页完成下列各题: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光系,主要是和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它们彼此,形成食物网。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和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4、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年颁布了,并且建立了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精编)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精编)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导学案时间:2021.12复习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作用2、阐明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应用3、理解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运输作用,和叶片的蒸腾作用复习重难点:各节的基础知识复习导学:一、知识梳理: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2、光合作用反应式:它实现的两个转化:、3、叶片由、、组成,其中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表皮上气孔是由围成的,是和的门户。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包括,。

叶脉是叶片的,具作用。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5、水.无机盐是通过根尖的吸收,是通过茎中内自下而上运输的。

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制造的。

是通过茎中内自上而下运输的。

6、蒸腾作用的部位是、、二、巩固提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不包括A、光B、无机盐C、水D、二氧化碳2、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氧气C、提供饵料D、增加二氧化碳3、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B、下表皮气孔分布多C、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D、栅栏组含叶绿体多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A、在光下B、在白天C、在夜晚D、白天和夜晚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吸收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吸收6、环割枝条形成枝瘤的实验证明了A、有机物的输送管道在树皮里B、树皮是输导水、无机盐的通道C、树皮可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D、没有树皮、植物可正常生活7、移栽植物常去掉几片叶是为了A、减少水分蒸腾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操作方便8、判断(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进行呼吸作用(3)通过气孔的开闭调节蒸腾作用是植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4)给庄稼施肥,施的越多越好(5)植物移栽应在晴天(6)光合作用为地球上一切生物提供生命活动能量(7)将买的新鲜蔬菜或水果放在塑料袋内,很易烂掉,这是因为呼吸作会产大量的热量(8)煮熟的豌豆仍可进行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三、展示交流(16min)
1•各小组代表选择任务讲解,并对新生成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补充。
四、诊断评价(9min)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身体
内产生的;生物能对作出反应;生物能
和;生物都有和的特性;除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2004年春节期间,禽流感”波及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南和泰国等地 还出现了人因感染 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引起 禽流感”的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 是()
⑴猫生小猫属于。
⑵小猫长成大猫属于0
⑶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0
⑷猫吃老鼠属于0
⑸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属于0
⑹一窝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0
五、学后反思
这节课我的收获:
还存在的疑惑: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
自学目标:
1、了解调查的方法。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学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2、以下那一项不属于调查法 ()
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我国进行人口普查
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D、女科学家珍妮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黑猩猩的食物、生
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叫声的含义
3、 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知道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 法是()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C.生物能够繁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 家鸡由原鸡驯养而来,但家鸡比原鸡性格温顺、产卵量高,这说明生物具有 下列哪一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自己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自己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问题导学:阅读教材第二页生物的特征上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___.(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阅读教材三、四、五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它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学习检测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5、1999年在我国捆明市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珍贵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七年级上册
生物导学案答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
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
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6.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应激性
鲸喷出水柱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繁殖
植物开花结果生长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遗传
子女与母亲相似呼吸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肉眼
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测量
二、合作探究
(一)B
(二)1.①营养
②进行呼吸
③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 生长⑥繁殖
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2)氧气二氧化碳(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

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

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遗传(4)生物能变异(5)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7、动物取食————营养
鲸喷出水柱————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应激性
植物开花结果————繁殖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生长
子女与母亲相似————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