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中药安全性的思考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话题。
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资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有必要深入探讨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药的药物毒副作用。
虽然中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药物毒副作用的存在,如伤肝、伤肾等。
其次是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容易产生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再者是中药的质量安全问题。
中药的质量一直是临床应用中的难题,因为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较为复杂,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在面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问题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首先是加强中药的药物安全监管。
制定更为严格的药品监管政策,加强中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监管,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水平。
其次是加强中药研究。
通过加强对中药的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再者是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中药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水平。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督,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用药意识。
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其安全性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应用。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研究和监管,提高中医药人员和患者的用药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及防范.doc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及防范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广泛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解决的途径需要种植、生产企业、使用单位、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中药注射剂;安全现状;风险防范中医药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我国医药产业所占比重很大。
中药制剂品种不断增多,在抗病毒、心血管、跌打损伤等领域应用广泛,疗效也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有关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双黄连注射液事件”等给中药注射剂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上一些媒体的误导,使得人们认为原本“安全性”较高的中成药变得“不安全”了。
为使人们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笔者从人们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认知度及中药注射剂研发过程、生产过程到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与分析,试图找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
第一章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现状从2001年11月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就通报了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8个中药注射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应注意使用方法。
葛根素注射液因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要求对其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增加“偶见急性血管内溶血”,同时暂停对其注册报批。
同时,有人对有关中药引起的392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注射剂就有302例,占77.04%;内服中成药有81例,占20.66%;内服草药7例,占1.79%;外用2例,占0.51%。
另有学者对我国1990年~1999年间发生的1291例次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发现注射剂有718例次,占55.62%[1]。
第二章产生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因素2.1药材因素:药材的分布和生产受产地、采收季节、土质等生态条件的影响,不同来源的同一药材质量差别比较大,有效成分及杂质的含量也不同,不但影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同时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在临床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难题。
如何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药并保证其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1. 药理作用不明确:中药是多种植物组合而成的复方药物,其药理作用往往比较复杂,且有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的原材料来自于天然植物,其成分含量受到原材料的地域、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的质量往往不太稳定,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3. 用药指导不规范:中药在临床中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配伍使用,缺乏统一的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容易导致不当的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安全合理使用中药的对策1. 加强药物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对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性。
2. 临床应用中加强对中药药物的监测:建立健全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中药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通过临床研究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规律,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4. 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根据中药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制定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指导,规范中药的临床应用。
5. 加强对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处方。
三、结语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需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管控与监测、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加强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提高。
但与此同时,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需要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认真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安全性问题1.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呕吐、腹泻、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
因此,用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慎重选择合适的中药。
2.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在体内可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由于多种中药在组成和功效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
必须认真掌握中药的药理特性,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质量问题中药是天然药物,药效和药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长环境、采收技术和制作过程。
若药材质量不佳、制剂不规范、保存不当等,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必须要选用正规渠道的中药,注意中药的采购和储存条件。
二、安全应对措施1.加强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品质管理体系,明确中药品质的要求和测试标准,加强对中药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
医护人员要从源头上控制中药的质量,严格防止假冒伪劣中药的进入。
对于药材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确保中药的品质。
2.规范用药过程在中药的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中医学的临床规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用中药药方和药物剂量,严格掌握中药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做好患者风险评估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尤其需要关注过敏史、药物过敏等问题。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制定具体的用药方案,进行有效的监测。
4.建立有效的药物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相互作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用药质量。
中药安全性的思考
【 献标 识码 】B 文
【 文章 N ' 】 1 7 — 2 0( 0 8)2( 一 8 — 2 N - 6 3 7 1 2 0 0 c) 0 1 0
2 使 用 不 当是 引 发 中 药 不 良 反 应 的 首 要 因 素
中药 一 直 以 来 被 人 们 认 为 毒 性 低 、 全 , 实 上 也 是 如 安 事 此 . 全 、 效 是对 药 物最 基本 的 要求 , 是 巾药 走 向世 界 、 .安 有 也 走 向 未 来 的必 备 条 件 。 是 近 年 来 一 系 列 中 药 不 良 反 应 的 报 但 道, : 如 日本 的 小 柴 胡 汤 事 件 . 洲 的 马 兜 铃 酸 事 件 , 加 坡 、 欧 新 马 来 西 亚 的 黄 连 事 件 等 . 及 国 内 有 关 中 药 不 良反 应 的 种 种 以 报 道 . 人 们 对 中 药 的 安 全 性 产 生 r怀 疑 。来 自于 国 家 食 品 使 药 品 监 管 局 的 统 计 ,9 7年 1月 ~ 0 1年 1 19 20 2月 , 家 药 品 不 国 良反 应 监 测 中 心 共 收 到 中 药 不 良反 应 报 告 3 1例 , 及 中 药 0 涉 品种 8 7种 。 注 射 剂 在 品 种 上 占 3 .8 , 不 良 反 应 例 数 上 21 % 在 却 占 到 6 .l 。 在 2 0 年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报 告 中 中 药 占 87 % 06 l% 2 0 4 0 6年 6月 1日 国 家 药 监 局 叫 停 中药 鱼 腥 草 注 射 剂 无
维普资讯
20 0 8年 ・
中药 安 全 性 的 思 考
郭 华. 孕 丽
f 京市 中医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2 00 ) 10 1
关于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的思考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 医学版)09年 2 20 月第 3 卷第 2 O 期总第 34期 7
关于 中药注 射 剂及 其 安 全 性 的思考
陈 象青 ① 方 焱① 陈礼 明① 张 善 堂①
摘 要 : 关 中药 注射 剂 不 良反 应 报 道 的 不断 增 加 , 们 越 来越 担 心其 安 全 性 , 有 人 中药 注射 剂的 发 展 正 面 临 着 前 所 未有 的严 峻 挑 战 , 何 以 理 性 的 态度 来看 待 中 药 注射 剂 及 其 安 全 性 , 中 药 注射 剂 寻 找 符 合 时 代 精神 、 合 科 学 发展 规律 的道 路 是 目 如 为 切
a dmo e ri r n r b u s t sc r y teT a i o a C ie e dc ei e t nd v lp n c gt e n r r dmo e dmoea o t t i e u i 。 h rdt n l hn s i n jei e e me t s ai wo e a i s t i Me i n o o if n h
m e h t s t e Tr d to lChi s e cne r s a c e r e t ntt e pa h i h a iina ne eM dii e e r h r u g ntdu y.
Ke o d : a iin l ieeM e iieijcin ,e uiy t o g t yW r s Tr dto a n s dcn neto s s c rt ,h u h Ch
参 附 注 射 液 、 麦 注 射 液 、 开 灵 注 射 液 等 对 其 卓 著 疗 效 , 这 些 中 药 注 射 剂 在 现 代 医 院 让
中药安全性思考
中药安全性思考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
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使中药用药安全受到挑战1.“马兜铃酸事件”2.含汞砷成分中成药安全性2.中药不良反应1.“马兜铃酸事件”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被学者确认“马兜铃酸是祸首。
随后,英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埃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世界卫生组织(wH0)等纷纷禁止进口和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名单多达数十种。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2004年8月又取消了广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并对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2、含汞砷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雄黄含二硫化二砷,易氧化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朱砂含硫化汞。
二者均为有毒之品,不可过量、久服。
2006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检测“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
政府下令封杀数种中药。
从1960年到现在,报道的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或事件病例约为70余例状,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或固定药疹、过敏性休克、肝损害和成瘾性等,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均有明显不良反应。
3.中药不良反应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
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
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
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
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知度。
在药物安全性研究方面,由于我国的药品安全性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一些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在我国只能算是初级阶段, 还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加之临床医务人员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认识不足, 药物监管部门对中药安全性的监管不到位, 因而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普遍处于初级阶段。
中药材的安全性与毒副作用研究
中药材的安全性与毒副作用研究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领域。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的安全性问题以及现代研究方法在解决中药毒副作用问题中的应用。
首先,中药材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药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药材本身的安全性和药材的质量安全性。
药材本身的安全性是指药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虽然中药材源自自然,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绝对安全的,因为中药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具有毒性。
因此,对中药材的毒性进行评估和研究非常重要。
同时,药材的质量安全性也是中药材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药材的质量安全性包括药材的纯度、含量和污染物等方面。
因此,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也是确保中药材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毒副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不断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传统的中药毒副作用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动物模型来评估中药的毒副作用。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观察结果的主观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等。
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药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研究中药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毒副作用。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性,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等,可以用于检测中药材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然而,中药材的安全性与毒副作用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的复杂性使得对其毒副作用的研究变得困难。
中药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因此,对中药材的毒副作用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到这些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的影响。
其次,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中药行业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第一部分:中药行业的安全性现状分析中药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首先,中药的药材采集存在选择不当和污染风险,可能会导致药材的质量下降。
其次,在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药材混合不当或使用过期的原料,都会对药物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在中药的配方和使用过程中,如果药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不严格,也会增加中药使用的风险。
第二部分:中药行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为了保证中药行业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这可以通过加强药材采购的监管和审核,以及建立合理的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来实现。
其次,严格控制中药的制备过程,确保操作规范和原料的合理使用。
在制备过程中,应建立全面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检测流程,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
此外,加强对中药配方和使用质量的监控,确保药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最后,加强对中药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对中药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水平。
第三部分: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挑战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的生产和使用环节繁多,监管难度较大。
在中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药材采集、制备、配方、使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多方合作,监管难度较大。
其次,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相对不完善。
目前,中药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尚不够全面和规范化,难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
此外,部分中药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行业内部的自律和管理。
结论中药行业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中药制备过程的规范化、加强中药配方和使用质量的监控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等措施。
关于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性的思考
reactions,ADR)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老年人一般伴有 多系统 疾病,抵抗力、机体耐受力及脏器功能下 降,对药物代谢 能力 降低,易发生 中毒和过敏反应 。有统计表明 :6O岁以下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6.3%,60岁 以上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 l5.4%, 8O岁 以上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25%。 1.3 临床 因素
(2)配 伍不合理 :配伍不 当 ,增加 了 中药注射 剂不 良 反应发 生的机率 。中药注射剂 多为成 分复杂的混合物 ,与其 他药 品配伍使用 易引起药液微粒数增加 、pH值改变、色泽加 深 、发生沉淀等性状 的变化 。卢海波 等 和陈雅珠 等” 对 中
药注射 剂与西药的配伍研究发现 ,清 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 及 维生素B配伍会产 生沉 淀;穿琥 宁粉针 与硫 酸 阿米 卡星 、 硫酸西索米星 、硫酸妥布霉素配伍后有 沉淀产生,与头孢唑 啉钠配伍有絮状 沉淀产生 ,与阿莫西林 维酸钾配伍后吸收度 降低而不稳定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合理用药
【中 图 分 类 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007—8517(2010)16—034—2
随着全球 中医药 热的兴起 ,对 传统中医药的使用 日益增 多 。中医药 的特有剂型— — 中药注射剂 已广泛应 用于临床 , 并取得 了较好疗效 。我 国从 1954年第一个 中药注 射剂柴胡注 射 液 问世至 今, 已批准 生产 的中药注射剂 约109种 1 。2008 年销量前十 名的中成药 品种 中中药注射剂 占6种 。目前 中药 注 射剂年销 售额 已超 过200亿元 ,年 使用 4亿人次 ,已成为临 床疾病治疗 的独特手段 。与此同时,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不 良反应 及死亡病 例的报道也 日益增多且呈上升趋势 。2006年 以来,中药行业相 继发生 了鱼腥草 、双黄连 、刺五加 、茵栀 黄 等 产 品 的严 重 不 良反应 事 件 。中 药 注 射 剂 的安 全 性 问题 已 引起广泛重 视。本文 就举 国关注的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 问题 阐 述 几 点思 考 。 1 思考之一:不良反应产生 的原 因 1.I 药物因素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本文将从中药的安全性风险、合理应用的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风险1.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包含大量活性成分,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3. 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中药可能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而导致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二、合理应用的措施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在给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需要了解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提高用药者素质: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素质,包括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提高安全性的对策1. 加强中药质量管控: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加强中医药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4. 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向广大群众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认知和用药意识。
5. 加强中药临床研究:加大对中药临床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动中药临床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管控和监测,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药药物安全意识,才能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药安全性认识和中药新药研发的风险管理策略
中药安全性认识和中药新药研发的风险管理策略中药因为具有一定的人用经验,在临床应用及实践中积累了对其毒性的认识,所以相比于化学药品,中药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为此,目前中药新药上市注册申请时只要求开展一种动物的毒理研究,依据具体情况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但中药成分复杂,量-效-毒关系不甚明晰,且药材毒性难以代表中药复方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因此,中药复方出现毒性时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难度,中药安全性也是一直以来中药监管的热点和难点。
另外,中药安全性舆情的燃点低、发酵迅速、社会影响大,中药引起肝、肾等重要脏器安全性的话题易迅速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由于中医药各界缺少必要的基础研究数据支撑,常常“被动挨打”,疲于应对,难以形成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度的权威解释。
因此,为进一步保护我国公众用药安全,切实履行党中央、国务院对食药监管“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指导精神,急需开展中药安全性风险管理研究。
中药的安全性研究起源于古人对中药“毒”或“毒性”的认识,临床医家很早就形成了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并持续关注中药的安全使用。
因此,研究中药安全性相关问题,首先要追本溯源,了解古人对中药毒性的论述。
1 对中药安全性的传统认识1.1 对毒药和毒性的认识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有些东西长食无害,有些东西虽然可能伤害身体,但也可治愈“疾病毒伤之害”,由此便认为无毒者为“食”,有毒者为“药”,或将“毒”“药”并称为“毒药”,泛指所有能治疗疾病的药物,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对此,《周礼·天官冢宰》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明·张介宾称:“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
凡能除病者,皆可称毒药。
”可见当时所称的“毒药”,均指所有可供治病的药物。
传统中医对毒性的认识主要包括广义毒性和狭义毒性。
广义毒性是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治疗疾病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衡。
中草药安全性的思考和展望
的修复 , 消除关节 内外粘连 。 防止肌 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 改善关
节 活 动 功 能 ㈣ 。
【 冯 有才. 3 】 中西医结合 治疗软组 织损伤 [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M. 北 人
19 :6 4 . 9 7 4 — 9 ( 收稿 日期 :0 9 0 — 6 20-92 )
患 者不 按 规 定 剂 量 服 药1 2 1 。
52 加强 中药现代药理 、毒理研 究 . 分、 毒性机制 的研究 。 53 建立 中药 材质量评价体 系 .
面 原 因 l l I 。
饮 食禁忌等 因素也会引起 中药的不 良反应 。
3 部 分 中药 质控 标 准低 中药老品种 、 由地 标 升 部 颁 标 准 的 品 种 中 , 相 当一 部 分 有
科研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新药水平 , 留在 二十世纪 五十 一七 停
十 年代 的水 平 上 , 些 药 在 临 床 应 用 中就 是 一个 很 大 的隐 患 。 这 4 同一 个 产 品 多 家 生产
1 药 物 本 身 有 毒 性 是 引发 药物 不 良反 应 的主 要 原 因 中药 具 有 两 面 性 : 方 面 是 它 具 有 较 强 的治 疗 作 用 和独 特 一
这是造成不 良反应 的一个 高危因素。2 0 0 5年 国家食 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大约批 了六七千种 中药“ 新药”其 中绝大部 分是 ,
患 者个体的差异 以及违反 了服药期间的
通不 良反应的报道 ,使人们对 中药的安全性一度产生 了怀疑 ,
20 0 6年 6月 1日国家 药 监 局 叫 停 中药 鱼 腥 草 注 射 剂 无 疑 是 对 长 期 被 标榜 为 “ 天 然 、 毒 副 作 用 ” 中药 的 又一 次 挑 战 。 中 纯 无 的 药 的 安 全 性 问 题 日益 严 重 , 致 中药 不 良 反 应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导 面 的 , 多 种 因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纳起 来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方 是 归
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临床安全性评价是判断中药临床应用风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思和探讨。
首先,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是评价指标的不全面和不准确。
当前的评价指标主要以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为主,忽视了中药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影响。
中药的临床效果往往是多个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然而现行评价指标仅仅关注其中部分成分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中药治疗的安全性。
其次,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是评价方法的单一和不适用性。
当前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动物试验、体外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供一定量的数据支持,但却无法完全模拟人体环境和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中药的安全性往往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而目前的评价方法无法准确评估不同个体中药的安全性。
再次,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设计和样本量的不足。
当前的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多以小样本的临床试验为主,其结果的可信度和适用性有限。
临床安全性评价需要充分考虑到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扩大研究样本量、应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思考和探索,完善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中药的整体特性和相互关系,建立全面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衡量中药对整体的影响、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以更全面的角度评估中药的临床安全性。
其次,我们应该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尽管动物试验、体外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有其局限性,但它们仍然是评价中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为细致的模型,更准确地模拟人体环境和中药的作用机制,提高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我们需要扩大研究规模,提高研究设计的科学性。
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能够更好地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并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中药安全性思考
中药安全性思考关键词:安全性;思考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
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以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
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
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
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和独特的疗效,许多疑难杂病离不开它;另一方面临床又很难驾驭、使用它,稍不小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
1.2长期或超剂量用药。
含有有毒物质(如乌头类、马钱子、雷公藤、杏仁、桃仁、蟾酥、蜈蚣、全蝎、朱砂、雄黄等)的中成药常因用量过大或持续用药过久造成中毒。
据统计,在中成药毒副反应的病例中,由于超量用药引起中毒的约占85%以上,中毒死亡病例中约75%系超量所致。
长期用药,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造成慢性中毒,如含雷公藤制剂长期服用可致再生障碍贫血,久服含朱砂制剂及红升丹长期外用可导致汞中毒,长期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可导致砷中毒。
个别药物长期服用还可引起依赖性。
据报道,有人因慢性扁桃体炎口服牛黄解毒片(每日4片),连续服药1年后停药时,咽痛加重,咽、鼻窦起疱疹,全身不适,兴奋失眠,食欲降低,上腹烧灼感,大便秘结。
中药的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
中药的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中药药物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药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保证中药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指导中药的生产和应用。
本文将从中药药材的产地与质量、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残留等不同角度,对中药的药物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
一、中药药材的产地与质量中药的产地和质量对于中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中药药材的产地应该选择环境优良、生态平衡的地方栽培,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以确保中药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对于某些有毒的中药材,还应严格控制其采集和加工过程,确保其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比例符合安全标准。
二、药物疗效与副作用中药的疗效和副作用是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关键内容。
通过临床试验和药理学研究,可以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并确定其使用的适宜范围。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人群、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严格的疗效和安全性监测,以确保中药在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药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一些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因此,在中药的研发和应用中,需要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评估,了解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便在治疗中合理搭配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药物残留药物残留是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在中药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残留情况进行监测,确保药物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某些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药,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以确保中药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保证中药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药材的产地与质量、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残留等方面的评价,能够为中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同时,也需要政府、行业和科研机构加强监管和研究,以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对策及思考摘要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沿革、基本情况、不良反应等阐述,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更加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进而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中药注射剂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历史沿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成功了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为中药注射剂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0世纪70年代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已达到700余种,但绝大多数为医院自制制剂。
1985年到1998年共有11个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新药被批准上市。
目前,国内已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中药注射剂达109个品种。
中药注射剂的基本情况中药注射剂按分散系统主要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溶液型注射液、粉针型注射液、混悬型注射液、乳浊型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经主要可分为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局部病灶注射和穴位注射。
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传统剂型的中药制剂,中药注射剂有起效迅速、可用不宜口服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可用、可行穴位注射等优点。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急剧增多,其安全性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3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总数的7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1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达8种之多。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仅数量多,而且危害性大,特别是2006年上半年,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导致数十名患者死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果断而严厉的措施,暂停了7种鱼腥草系列注射剂的使用,使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空前关注。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可累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笔者对1992年~2001年国内42种医药期刊上所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369例进行了分析。
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思考
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思考
中药安全性评价是当前中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既关乎患者安全,又关乎中药产业的长远发展。
中药安全性评价是对中药安全性的客观评价,旨在确定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实施中药安全性评价应从中药原料的采集和收获开始,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原料的采集和收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中药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
其次,实施中药安全性评价还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以确定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在实施中药安全性评价时,也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结合临床实践,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用药剂量,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最后,实施中药安全性评价应结合中药的临床实践,建立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价,以便更好地控制中药的安全性。
总之,中药安全性评价是中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施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还可以促进中药的发展。
因此,在实施中药安全性评价时,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临床实践和
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努力控制中药的安全性,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中药临床用药中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6 3
正常 。2 例 患者 用 5 % 酸 镁湿 热 敷 , 部治 愈 , 1 0硫 全 无一 例 出现皮 应 用 5%硫 酸 镁湿 热 敷 之所 以可 以有 效 消除 肿胀 ,主 要 是 0 肤破 损及切 开引流 , 无感 染 , 组织 坏死 。 无 通过 镁离 子 的透 人 , 善 组织 与 细胞 内的渗 透 压 , 改 以达 到局 部 组 织渗 出 液 的吸 收和 消 肿 目的 , 酸镁 是 钙离 子 拮抗 剂 , 硫 外敷 可 以 3 讨 论
当前 医药 理论 知 识 的不 断改 进 使 得我 国传 统 的 中药 面 临着 较 大 的威胁 , 了维 护 中 医药 事业 的 更新 进 步 , 为 国家积 极 运 用财 政职能向医药事业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 , 为传统 中医药学与 当代 科学 技术 的结合 创造 了有利 条 件 。 近几 年我 们不 仅看 到 了中 医药 事业 的进 步 , 更重 要 的是对 中药 方 面 出现 的问题 有 了进 一步 的认 识, 这是 医药改革 的重 要依 据 。针对 当前 中药产 品出现 的安 全性 问题 , 中药 临床 使用 受 到 了临 床 医药 人员 的足 够重 视 , 些 也应 这 该 引起 国家 相关部 门的高度 重视 。
在临床 护理工 作 中 , 使用 2%甘 露 醇快 速滴 人不 同于一 般 的 0 静脉 输 液 ,甘露 醇渗 漏致 组 织损 伤 是 一种 比较 常 见 的并 发症 I l l 。 2%甘 露醇进 入皮 下 间隙后 使 细胞 内外 的渗透 压 失去 平 衡 , 0 细胞 外渗 透压高 吸 出细胞 内水分 , 细胞 严 重脱 水而 死亡 。渗漏 后处 使 理 不 当时 , 度 引起 局部 皮肤 发 红 、 胀 、 痛 , 者引 起 患 肢皮 轻 肿 疼 重 肤紫 黑色 , 下组织 缺 血性 坏死 , 体活 动受 限 , 皮 肢 增加 了患者 的痛 苦 和心理负 担 。发 生渗 漏后 按压 越 早越 好 , 因局 部加 压 会引 起组 织 细胞 内的 物质 运动 , 其 局部 温 度 升 高 , 加 组 织 细胞 膜 的通 使 增 透性 , 强离 子 活动 性 , 加 促进 新 陈 代谢 , 局 部 血管 扩 张 , 加血 使 增 液循 环 , 过周 围组织 液稀 释 , 于溶 解 局部 膨胀 , 低渗 出 2 % 通 易 降 0 甘露 醇浓度 , 减少刺 激 , 弥散 过程 , 2%甘 露 醇在 组织 中产 加强 使 0 生迅 速 解聚 作用 , 部肿 胀 组织 软 化 , 力减 小 , 而减 轻 水 肿 , 局 张 从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在近年来,随着中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合理应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就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进行探讨。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作为自然药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临床使用中,很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
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中药,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中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一些中药成分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减弱治疗效果。
三、药物的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中药的原材料多为天然植物,其品质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药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等。
在面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确保中药能够安全、合理的应用于临床:一、加强中药的质量控制对于中药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和国家标准,严格监控中药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中药的临床研究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对中药的药效、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合理的使用规范和禁忌症,为临床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对中药使用的监管和指导对于医生开具中药处方,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中药的使用符合规范。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四、加强中药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中药的相关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中药的认识水平,让患者和医生能更加理性的使用中药。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关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全社会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中药安全性的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思考
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
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以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
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
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
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1药物本身有毒性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中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和独特的临床疗效,许多疑难杂病离不开它;另一方面临床又很难驾驭、使用它,稍不小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
2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
在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的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
概括其原因大体如下。
2.1误服伪品
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中药的药材非常讲究产地、品种、采集季节及药用部位。
同一种药材,若产地不同,安全性会有较大差别;同一种药材,若产地相同,采收季节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对其作用、安全性也有影响。
2.2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
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从相关报道来看,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此有较大关系。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临床医生采用大剂量处方,二是患者不按规定剂量服药。
2.3药品炮制不当
药品炮制不当也会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升;如果严格按照药物的炮制程序,是可以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这样就可使患者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的机会减小。
2.4选用制剂不当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问题多在制剂的粗制滥造上。
我国目前上市的中药注射剂中相当一部分是1985年以前批准的,安全性、生
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提高。
中药制剂增多,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均浓集,疗效提高,毒性亦增强。
2.5其他原因
患者个体的差异,以及违反了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等因素也会引起中药的不良反应。
3部分中药质控标准低
中药老品种、由地标升部颁标准的品种中,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新药水平,停留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平上,这些药在临床应用中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4同一个产品多家生产
这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一个高危因素。
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约批了六七千种中药“新药”,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个品种多家生产,比如鱼腥草注射剂被批准生产的药厂就有195家。
一个制剂或者一个品种多家生产很难控制质量,很容易出问题,鱼腥草的问题和这有很大的关系。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药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缺乏科学、客观、规范地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中医药要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国际水平接轨,研究中药的安全性是严峻的事实,是当前形势赋予我国中医药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5解决办法
5.1加强中药的药学研究,寻找产生不良反应的成分
中成药多是复方,组成复方的每一味药中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中成药的疗效是药物多层次多靶点产生的综合作用,那么也就造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复杂性。
只有加强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搞清有效成分、无效杂质、毒性成分,才能根据发生不良反应的成分,采取相应的措施。
若引起不良反应的为无效成分,可在制剂过程中除去。
5.2加强中药现代药理、毒理研究
随着对中药深入的研究,在搞清有效成分、阐明药理机制的同时,应注重有毒成分、毒性机制的研究。
对一些剧毒中草药不仅要测出单次给药的毒性剂量,还要了解长期连续给药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
要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的方法对有毒中药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急性中毒的剂量、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和靶器官、中毒机制和解救的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监护和药物的毒性防治提供依据。
5.3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药材标准不仅被应用于中药材质量的检验,还是制定成方制剂的标准。
中药材质量标准内容包括: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材的药效成分;专属性的鉴别方法;有害物质的检测;多指标含量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建立完善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进一步规范中药材炮制方法,依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确保炮制品质量,这也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之一。
5.4完善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监督机制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督机制。
必须以中药ADR监测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注重对中药ADR资料的全面搜集,并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弄清药物与ADR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开创我国中药ADR研究的新局面。
5.5加强剂型、合理用药对中药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必须选择适宜的剂型,并确定安全有效的制剂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剂型,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可预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中药的联合应用过程中,尽量收集其配伍实验资料,如果资料不全,但是临床应用确有必要的,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如间隔用药等方案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而对于报道中明确不可以配伍应用的,要绝对避免联合应用。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是中药能否健康、持续、高速发展下去的关键之所在。
面对着新的发展机遇,中药必须走出安全高效的路子,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加大发展力度。
这也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正确理解、充分认识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既不盲目乐观、夸大中药的疗效和忽视中药的不良反应,也不盲目悲观、怀疑中药的疗效和否认中药的治疗作用,加强中药安全性的评价与研究工作,尽快建立起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