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忽必烈汗》分析诗歌的文体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忽必烈汗》分析诗歌的文体特征

作者:于老师来源:日期:未知人气:133 标签:

《忽必烈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诗作之一。作者赛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 1834), 天资聪颖, 性格奇特, 健于言谈, 能诗, 善文, 精通哲理, 很小就已经出露锋芒, 青

年时代思想激进, 以后发生了剧变。在与华兹华斯结识后, 曾共同出过诗集《抒情诗歌集》(Lyrical Ballards), 并一起赴德国。柯勒律治有诗才, 而且是一个有见识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诗讲求词藻与节奏, 常以超自然的事物作为题材, 能在神秘的事物中显示出现实的力量。他的《老水手之歌》和《忽必烈汗》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柯勒律治诗歌创作数量不多, 但极富独创性, 所以他对浪漫主义文学做出了较大贡献。

1800 年, 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和柯勒律治一起发表题为《抒情诗歌集》(Lyrical Ballards) 的诗集, 标志着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the Romantic Period),自此至1834 年为英国文学史上诗歌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诗人重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诗歌中充满了幻想和想象, 他们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 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的文学

为浪漫主义时期。柯勒律治与威廉·华兹华斯和罗伯特·骚赛(Robert Southey)一起被称为英国“湖畔诗人”。但他们三人并未共同创立诗歌派别, 也并非共同做诗, 但他们都长期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湖区(the Lake District), 所以他们被称为“湖畔诗人”。

《忽必烈汗》是柯勒律治记述他的神奇梦境的一首诗全篇只有54 行。据其《前言》所述: 他从未去过蒙古大草原, 但颇爱阅读像《马可波罗游记》等描绘东方世界的游记。1797 年的一天, 他读了一本《珀切斯游记》, 其中有“忽必烈汗敕命在草原上营造一处豪华宫阙, 并开辟御园, 将方圆三十

里的沃野包括在内⋯⋯”读着读着, 他沉入了梦乡, 在梦中做诗约二、三百行, 尽情地描述了他在蒙古草原的见闻。醒后, 柯勒律治立即伏案写作, 去追述梦中之诗篇。不料, 刚写下54 行, 却有人来他家中串门儿。待这位“不速之客”走后, 他再去写诗时, 灵感和梦中见闻早已全部消失, 真令他十

分遗憾。尽管如此, 这54行诗以《忽必烈汗》为篇名发表以后, 仍然在英国(后来又在法国、美国)风行一时, 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人们向往东方文明的指路标牌。一时间, 沙龙中的青年们以会背诵《忽必烈汗》这首诗为荣。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充满想像, 有美的形式, 有感染力, 有永恒的价值, 等等。

诗歌的特点:( 一) 一般说来, 诗不传授知识, 不叙述真实的事件, 不描写真实的人物, 甚至讲故事的在我们常读的诗中也不算多。

因而诗反映生活往往是间接的、曲折的, 但同时又是深刻的和强烈的。

在《忽必烈汗》中, 讲叙的不是真实的事件, 而是诗人梦幻的体现。诗中的人物忽必烈汗是中国13 世纪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而Alph 和Abora, 则是诗人自己创造的名字。诗人自己曾记叙本诗的写作经过, 因为最后只得54 行, 分3 小节, 故诗人自己称其为“片断”。“片断”一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该诗的创作过程和内容形式的梦幻性质: 意象的突兀诡异、情景的莽苍幽遂主题的若隐若现以及节奏韵律的变换无定, 这一切都表现了梦幻过程的

“片”与“段”。然而, 片段不等于残缺, 诡异有别与晦涩, 优柔的意象下蕴藏着严肃认真的理义, 溟濛的梦境里运行着诗歌创作的大道。《忽必烈汗》一诗, 表面上读起来似乎断断续续, 东鳞西爪, 然而一个鲜明的主题意象

把梦幻中的“片段”融化一体。诗人在这里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舒卷风云之形色, 镂刻大漠之神韵, 让想象力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 而对生命意义

的思考贯穿始终。简而言之, 我们可以借用刘勰的话来界定《忽必烈汗》: “始正而末奇, 内明而外润, 使玩之者无穷, 味之者不厌矣。”( 二) 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 诗更强调想像。没有想像, 或者说没有新鲜的、奇特的想像, 就很难成诗。想像也许可以认为是诗的灵魂。

诗的第二节描绘的是一个远离耕作、远离文明的奇异而神圣之地。在本节中, 神圣与魔力融合在一起, 产生神秘的超自然之感, 这个充满浪漫激情和动

荡的深壑, 使人产生奇丽的遐想。这里, 艺术表现的世界是无限的, 没有任何绝对的禁区和限制, 诗人的主观世界是也同样有广阔的天地, 它驰骋东

西南北上下天地, 来去古今。在诗的创作中, 诗人通过主观的幻想世界获得自由。

诗的第三节中, 主人公从忽必烈汗转为以第一人称的“我”出现诗人自己。诗人借着少女的琴声和歌声, 欣喜之间欲建一座用冰窟筑成的阳光明媚的

空中大厦, 诗人在这里暗示了成功的诗性幻想的威力: 诗人不仅能把幻想

创作成文字, 而且能把它的启迪传达给所有听到或读到它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颂, 诗人借助想象力用诗歌创建的大厦与蒙古大汗所降旨

修筑的不为大家所共享的游乐之宫截然不同:前者是诗人创作的奇迹, 是永恒的生命; 后者是物质的享受,是倏忽而短暂的。接下来以描绘受灵感驱策做诗的诗人的形象结束全诗, 记叙者从第一人称的“我”变为第三人称。诗人因疯狂的创作激情, 目光似电闪亮, 长发飘飞, 令人感到神圣而恐惧,

因为他喝过甘露, 饮过天堂的乳浆, 正如柏拉图在论诗的灵感的《伊安篇》中所说: “有了灵感的诗人就像酒神的女信徒, 从诗神的河水中汲取乳蜜”。

( 三) 诗有它独特的形式。一眼看上去, 诗是由并列的短行构成, 每行由一个大写字母开始, 若干短行组成一节, 这就和散文的句子连写, 若干句组

成一段不同。如果细听读诗, 就会注意到诗句有一定的节奏, 有清楚的尾韵, 和音乐相似。所以有人说诗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

在第一节诗的前五行中, 每行都在相邻词语间使用首韵,以加强词义的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