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教程课件-力系的平衡

理论力学教程课件-力系的平衡


FBA

F 2 sin

(2)取挡板C为研究对象
Y 0, FM FCB cos 0
解得
FM

FCB
cos

F 2
cot
B FBA
F B
FBC FBC
FCB
C
FNC FM
A

F

C M
FCB
§3.2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若物体在平面力偶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则合力偶矩等于零
Mi 0
由合力之矩定理:
Ph


dP

x

l
0
q(
x)
x
dx
合力作用线位置:
l
q(x)xdx
h
0 l
0 q(x)dx
☆ 两个特例
(a) 均布荷载 P
q
h
x
l
l
P 0 q(x)dx ql
l
h
q( x) x dx
0 l
q( x)dx

l 2
0
(b) 三角形分布荷载 P q0
h
x
l
Y 0,
FAy FB 0 FAy P
PC
2a M D
解法2
a
FAy
FB
A
B
FAx
解法3
M A( F ) 0, M B( F ) 0, MC( F ) 0,
解上述方程,得
FB 2a M Pa 0 FAy 2a Pa M 0 FAxa FB 2a M 0
Mo=0
X 0
Y 0

理论力学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理论力学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10
例题二的解答
解:选取研究对象:杆CE(带有销 钉D)以及滑轮、绳索、重物组成 的系统(小系统)受力分析如图, 列平衡方程:
M D (F ) 0 M C (F ) 0 M B (F ) 0
( F C cos ) CD F ( DE R ) PR 0 F Dx DC F ( CE R ) PR 0 F BD F ( DE R ) P ( DB R ) 0 Dy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29
滚动摩擦力偶的性质
滚动摩擦力偶M 具有如下性质(与滑动摩擦力性质类似): ◆ 其大小由平衡条件确定; ◆ 转向与滚动趋势相反; ◆ 当滚子处于将滚未滚的平衡临界状态时, M = M max =δFN
式中:δ —滚动摩擦系数,它的量纲为长度; FN —法向反力(一般由平衡条件确定)。
q (2a b) 2a
2
YA q (2a b)
16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课堂练习3
多跨静定梁由AB梁和BC梁用中间铰B连接而成,支撑和荷 载情况如图所示,已知P = 20kN,q=5kN⋅m,α = 45°。求 支座A、C的反力和中间铰B处的反力。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x
xC
x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5
平行分布线载荷的简化
Q
q
1、均布荷载 Q=ql
l 2
l 2
Q
q
2、三角形荷载 Q=ql /2
2l 3
l 3
Q
3、梯形荷载 Q=(q1+q2)l /2 (自己求合力的位置)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介绍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介绍

工 程 力 学
§3-2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F1 Fn F3
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F2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0 FR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Mo 0
平面任意力系
FR ( Fx ) 2 ( Fy ) 2
M O M O (F )
2
0
F
x
0,
F
y
0,
F
z
0
即: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中所有各力在各个坐
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工 程 力 学
三、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F
z
0,
M (F ) 0, M (F ) 0
x
y
工 程 力 学
四、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工 程 力 学
例:如图所示为一种起吊装置的结构简图。图中尺寸d , 载荷F, <FAD =60均为已知。若不计各杆自重,试求杆AF与杆AD在各 自的约束处所受的约束力。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工 程 力 学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工 程 力 学
例:滑轮支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G,a,r,θ ,其余物体重 量不计,试求A和B的约束力。
工 程 力 学
3、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F
x
0,
F
y
0
4、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第 三 章 力 系 的 平 衡
M 0
即:力偶系各力偶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工 程 力 学

理论力学-3-力系的平衡

理论力学-3-力系的平衡

z
F2
O
F1
F
z
0
M F 0 M F 0
x y
自然满足,且
M F 0
z
M F 0
O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于是,平面力系平衡 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z O y
Fx 0 Fy 0 M F 0 o
其中矩心 O 为力系作用面 内的任意点。
静不定次数:静不定问题中,未知量的个数与独立的平 衡方程数目之差。
多余约束:与静不定次数对应的约束,对于结构保持静 定是多余的,因而称为多余约束。 关于静不定问题的基本解法将在材料力学中介绍。
P A m a B q
解:对象:梁 受力:如图 方程:
C
b
F F
0, FAx P cosq 0, FAx P cosq # FAy FB P sin q 0 1 y 0, M A F 0, m FBa Pa bsinq 0 2
B A
FR FR
x
A
B
FR
A、B 连线不垂直于x 轴
B A
FR
x
3.3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矩式” M A = 0, MB = 0 , MC = 0。
C B A C B A
FR FR
满足第一式? 满足第二式? 满足第三式?
B A
FR
FR
A、B、C 三点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
C A
B
M (F ) 0 Fy 0
A
FQ (6 2) FP 2 FB 4 W (12 2) 0
FQ FA FP FB W 0

工程力学力系平衡

工程力学力系平衡

D
FC
l
A B
l
FP
D
第 三 种 情 形
l
C FA A l FCy l B l FP D
FCx
C
FA A
l
B
l
FP
D
第 三 种 情 形
FCy
FCx C
E
MA ( F ) = 0 : FCx l -FP 2l = 0 MC ( F ) = 0 : -FA l - FP 2l = 0 ME ( F ) = 0 : -FCy 2l -FA l = 0
A
F =0
x
l -FQ -FW x FTB lsin=0 2 l FP x+FQ 2 = 2 FW x F FTB= Q lsin l
F =0
y
FAx FTB cos=0 FQ 2 FW x FQl FW FAx= x cos30 = 3 l 2 l FAy-FQ-FP+FTB sin=0
例题
均质方板由六根杆支 撑于水平位臵,直杆 两端各用球铰链与扳 和地面连接。板重为 P,在A 处作用一水 平 力 F , 且 F=2P , 不计杆重。求各杆的 内力。
简单的刚体系统平衡问题
前面实际上已经遇到过一些简单刚体系统 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其约束与受力都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分析和处理。 分析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处理 单个刚体的平衡问题是一致的,但有其特点, 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正确判断刚体系统的静定性 质,并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平衡方程
根据平衡的充要条件
F1 M1 O
z
F2
M2
y Mn
FR =0 , MO=0

C·A上传 【理论力学】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

C·A上传 【理论力学】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
BE CE FDC =0 0; ∑ Fix =FDB DB DC
FDC FDB
P
BE = CE DB = DC 则:FDB = FDC
DO DO DO ∑ Fiy FDB = 0; FDC FDA =0 DB DC DA
cm DB = 20 3, , DA = 20 5;cm
FDA
EO AO 0; ∑ Fiz = FDB 2 FDA P=0 DB DA
汇交力系
√2 FA = FC = — F = FB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
r F r F
C
B
r FB
例3-2:已知物体的重量为 .求:(a)平衡时铅垂力 , - :已知物体的重量为P )平衡时铅垂力F, (b)维持平衡时 的最小值及其相应方向.不计构件自重. )维持平衡时F 的最小值及其相应方向.不计构件自重. 讨论题
3 联立求解 FDA = P = 745N , 3 FDB = FDC = 289N
避免解联立方程 改变坐标方向
立柱AB与绳 与绳BC 例3-8:起重机起吊重量 =1kN.求:立柱 与绳 ,BD,BE - :起重机起吊重量P . x' 的受力. 的受力.
解: B点有四个未知力汇交, 点有四个未知力汇交, 点有四个未知力汇交
§3-1 汇交力系的平衡 -
汇交力系简化的结果
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r FR = 0
各力全部 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首尾相连 几何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仅适用于平 力多边形法则 解析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方程 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面汇交力系 几何法 空间汇交力系: 合力投影定理

工程力学第三章-力系的平衡

工程力学第三章-力系的平衡

将上式两边向x、y、z 轴投影,可得平衡方程
F F F
可以求解3个未知量。
x y
z
0 0 0
• 2.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的平衡
• 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 1.空间力偶系
平衡的充要条件(几何条件) M Mi 0 将上式两边向x、y、z 轴投影,可得平衡方程
M M M
可以求解3个未知量。
ix iy iz
0 0 0
• 2.平面力偶系
力系的平衡
• 平衡的充要条件: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m 0
i
• 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空间任意力系: • 平衡的充要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均为零。
FR 0
MO 0
G3 a
e
G 3(a b) FNAb G1e G 2L 0 G 3(a b) G1e G 2L FNA 2 b
由(1)、(2)式 得:
G1 G2 L
G1e G 2L G3 ab
3
A FN A b
B FN B
(2)空载时
不翻倒条件:FNB≥0 (4) 由 mA 0 得:
FAB = 45 kN
600
y B TBC 15 15 30 TBD
0 0 0
x
C
D
150
B
300
TBD=G E
A
E
FAB G
解题技巧及说明:
1、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特殊时用 几 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特殊, 都用解析法。 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只有一 个未知数。

G3

G3
17
⒋ 列平衡方程求解:
X 0, Y 0,
X A P cosa 0 YA Q P sin a 0 l M A Q P sin a l 0 2
① ②
mA ( F ) 0,

将 Q = q l= 3 kN 及 P , a 之值代入相应方程, 解得:
三个独立的 X 0 Y 0 方程,只能求解 Z 0 三个未知量
例3—3 已知:AB=3m,AE=AF=4m,
Q=20kN; 求T2=?, T3=?N2 =?
10
解:分别研究C点和B点作受力图 对C点: Y 0, T1 ' sin 15 T sin 45 0, T Q 对B点:
注意: 力偶在力矩方程中出现,是把力偶当成矢量后, 再在坐标轴上投影,得到了力偶对矩轴之矩。 二、平面一般力系 ⒈ 解析法平衡充要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设各力作用线都 位于Oxy平面内,且⊥ z 轴,由空间一般 力系平衡方程: 则
Z 0 mx ( F ) 0 my ( F ) 0
4 4 3 cos , sin 2 2 5 3 4 5 T2 T3 419 ( kN ) , N 2 230 ( kN )
12
⑵ 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设各力线都 // z 轴 因此
m z ( F ) 0 X 0 Y 0
均成为了恒等式,而自然 满足。
2 2 x y z
2
0
空间一般 力系平衡
必要 充分
R 0 MO 0
⒉ 解析法平衡充要条件(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解析形 式)
X 0, Y 0, Z 0,
mx ( F ) 0 mz ( F ) 0

工程力学3—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3—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三 章 力系的平衡条 件和平衡方程
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章
受力分析的最终的任务是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所有未知力, 受力分析的最终的任务是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所有未知力 , 作为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设计、刚度设计与稳定性设计的基础。 作为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设计、 刚度设计与稳定性设计的基础 。 本章将在平面力系简化的基础上, 本章将在平面力系简化的基础上 , 建立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 和平衡方程。 和平衡方程。并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构件以及由 几个构件所组成的系统的平衡问题, 几个构件所组成的系统的平衡问题,确定作用在构件上的全部 未知力。此外本章的最后还将简单介绍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未知力。此外本章的最后还将简单介绍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平衡”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而且也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 平衡”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 概念。 对于一个系统,如果整体是平衡的, 概念 。 对于一个系统 , 如果整体是平衡的 , 则组成这一系统的 每一个构件也平衡的。对于单个构件,如果是平衡的, 每一个构件也平衡的 。 对于单个构件 , 如果是平衡的 , 则构件 的每一个局部也是平衡的。 这就是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的每一个局部也是平衡的 。 这就是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 。
M =m1 +m2 +m3 +m4 =4×(15)=60Nm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与力N 组成一力偶。 力NA与力 B组成一力偶。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NB ×0.2 m1 m2 m3 m4 = 0
∴N A = N B =300 N
∴N B =
60 =300N 0.2
[例4] 图示结构,已知M=800N.m,求A、C两点的约束反力。 例 图示结构,已知 , 、 两点的约束反力。 两点的约束反力

第3章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第3章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3.1.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如果一个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同时都等于零,物体将不会移动也不会转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都分别等于零,即 110()0i n R i n O O ii F F M M F ==⎫==⎪⎪⎬⎪==⎪⎭∑∑平衡条件的解析式:11100()0nix i niy i n O i i F F M F ===⎫=⎪⎪⎪=⎬⎪⎪=⎪⎭∑∑∑ 或 00()0x y O F F M F ⎫=⎪⎪=⎬⎪=⎪⎭∑∑∑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该式表明,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也可叙述为:力系中各力在任选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任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对平面内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恒满足()0O M F ≡∑物体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方程:00x yF F ⎫=⎪⎬=⎪⎭∑∑例题3-1 图所示为悬臂式吊车结构图。

其中AB 为吊车大梁,BC为钢索,A 处为固定铰支座,B 处为铰链约束。

已知起重电动机E 与重物的总重量为PF (因为两滑轮之间的距离很小,PF 可视为集中力作用在大梁上)梁的重力为QF 已知角度30θ=。

求:1、电动机处于任意位置时,钢索BC所受的力和支座A处的约束力;2、分析电动机处于什么位置时。

钢索受力最大,并确定其数值。

解:1、选择研究对象以大梁为研究对象,对其作受力分析,并建立图示坐标系。

建立平衡方程 取A 为矩心。

根据()0A M F =∑sin 02Q P TB lF F x F l θ-⨯-⨯+⨯=222sin 2sin30P Q P Q P TB QlF x F F x F l F x F F l l l θ⨯+⨯+===+由xF =∑cos 0Ax TB F F θ-=2()cos303()2Q P P Ax Q F F x F x F F l l =+=+由yF =∑sin 0Ay Q P TB F F F F θ---+=122[()]2Q P Ay Q P TB Q P Q P F F x F F F F F F l F l xF l =--+=--++-=-+由 2P TB QF x F F l =+ 可知当x l =时钢索受力最大, 其最大值为 22P TB Q P QF lF F F F l =+=+在平面力系的情形下,力矩中心应尽量选在两个或多个未知力的交点上,这样建立的力矩平衡方程中将不包含这些未知力;坐标系中坐标轴取向应尽量与多数未知力相垂直,从而这些未知力在这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这样可减少力的平衡方程中未知力的数目。

工程力学第3章空间力系的平衡

工程力学第3章空间力系的平衡
缺点
计算量大,需要较高的数学水平。
几何法求解空间力系平衡问题
几何法
通过几何图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 情况,通过观察和计算几何关系得到物体的 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
优点
直观易懂,适用于简单运动和受力情况。
缺点
精度低,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代数法求解空间力系平衡问题
1 2
代数法
通过代数方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通过解代数方程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
平衡方程形式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为三个平衡方程,分别表示力在x、y、z轴上 的平衡。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可以 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受力分析问题, 如梁的受力分析、结构的稳定性 分析等。
简化问题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 空间力系问题,可以更方便地求 解问题。
验证实验结果
优点
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3
缺点
计算量大,需要较高的数学水平。
04
空间力系平衡问题的实例分 析
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实例分析
总结词
平面力系平衡问题实例分析主要涉及二维空间中的受力分析,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平衡状 态。
详细描述
在平面力系中,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力。通过分析这些分力的合成与平衡,可以确定物 体在平面内的稳定状态。例如,在桥梁设计中,需要分析桥墩受到的水平风力和垂直压力,以确保桥墩的稳定性。
平衡条件
物体在空间力系作用下,满足力矩平衡、力矢平衡和 力平衡三个条件。
空间力系的简化
01
02
03
力矩
描述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 量,由力的大小、与力臂 的乘积决定。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例1: 作AB和CD示力图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解: AB示力图 FAx FAy
A D C B
F
A
B F'RD FRD D
F
CD示力图
FRD D C C FRC
FRC
C
4.物体间的内约束力不应该画出。
§3-3 汇交力系的平衡
一、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FR F1 F2 Fn 0
二、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空间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FRx =Fix=0
FRy =Fiy=0
两个构件用光滑圆 柱形销钉连接起来,称 为铰链连接(铰接)
四、活动铰支座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上摆
组成分析
销钉 底板 只能限制物体与支座接触处向着支承面或 离开支承面的运动。 运动分析
滚轮
受力分析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A、B的连线不垂直于x轴)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连杆的约束力沿着连杆 中心线,指向不定
F'B
空间铰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六、球铰
HOHA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MECHANICS

第3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第3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第3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3.1 平衡与平衡条件一、平衡的概念物体的平衡,在工程上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是相对于确定的参考系而言的。

静力学所讨论的平衡问题可以是单个刚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刚体组成的刚体系统。

刚体或刚体系统是否平衡取决于作用在其上的力系。

二、平衡条件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其上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我们称为力的平衡条件。

从效应上看,物体保持平衡应是既不移动,又不转动。

因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等于零。

其解析表达式称为平衡方程。

§3.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1)基本形式⎪⎩⎪⎨⎧=∑=∑=∑0)(000F M Y X2)二矩式⎪⎩⎪⎨⎧=∑=∑=∑0)(0)(0F F B A M M X 附加条件为:A 、B 两点连线不垂直于x 轴3)三矩式⎪⎩⎪⎨⎧=∑=∑=∑0)(0)(0)(F F F C B A M M M 附加条件为:A 、B 、C 三点不共线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1)共线力系:=∑i F2)平面汇交力系:⎩⎨⎧=∑=∑00Y X3)平面力偶系: 0i m =∑4)平面平行力系: )//( 0)(0轴y M Y i o F F ⎩⎨⎧=∑=∑§3.3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一、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其基本形式的平衡方程为:ΣX=0 ΣM x(F)=0ΣY=0 ΣM y(F)=0ΣZ=0 ΣM z(F)=0必须指出,空间一般力系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以求解六个未知量。

具体应用时,不一定使3个投影轴或矩轴互相垂直,也没有必要使矩轴和投影轴重合,而可以选取适宜轴线为投影轴或矩轴,使每一个平衡方程中所含未知量最少,以简化计算。

此外,还可以将投影方程用适当的力矩方程取代,得到四矩式、五矩式以至六矩式的平衡方程。

使计算更为简便。

几种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1)空间汇交力系ΣX=0ΣY=0ΣZ=02)空间力偶系ΣM x(F)=0ΣM y(F)=0ΣM z(F)=03)空间平行力系(若各力//z轴)ΣZ=0ΣM x(F)=0ΣM y(F)=04)平面任意力系(若力系在Oxy平面内)∑X==∑YM(=∑F)z§3.4 平衡方程的应用一、一般应用举例例3-1,例3-3,例3-4,例3-5(改求起重机不翻平衡块的重量就应是多少?),例3-6,例3-7 补充:已知:带轮D :D1=400 mm ,FT=2000 N ,Ft=1000 N ;齿轮C :D2=200 mm ,a=20° 求:齿轮C 的啮合力Fn ,轴承A 、B 的约束力FA 、FB轴承A 、B 的约束力FA 、FB 就是圆轴受支座中圆孔的约束力,圆孔销钉就是固定铰链两个分力 为说明两分力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y 轮轴线,z 轴铅直,Oxy 是水平面,三轴垂直 轴承支座表示方法(下图),其约束两分力为xz 方向,用F Ax 、F Az 和F Bx 、F Bz ,或X A 、Z A 和X B 、Z B 侧视图(将轮轴及其受力投影到Oxz 平面上)受力图,没有画轴承A 、B 的约束力,因为没有解除这两个轴承约束=B M ∑02cos 2221t 1T =⨯⨯⨯D F D F D F n a --2000×200-1000×200-Fncos20°×100=0 Fn=2130 N主视图(将轮轴及其受力投影到Oyz 平面上)受力图,其中Fnz=Fncos20°=2130×0.9396=2000 N因主动力Fnz=2000 N 作用点到A 、B 两个支座距离相同,方向向上显然,与之平衡的两支座约束力大小相等,实际方向向下,和受力图所画的方向相反,所以N10002N 20002-====--nzB A F Z Z俯视图(将轮轴及其受力投影到Oxy 平面上) 受力图,其中Fnx=Fnsin20°=2130×0.3420=729 NΣMA=0 -(FT+Ft)×0.15+Fnx ×0.25-XB ×0.5=0 -(2000+1000)×0.15+729×0.25-XB ×0.5=0 XB=-536 NΣFx=0 -FT-Ft+XA-Fnx+XB=0 -2000-1000+XA-729+(-536)=0 XA=4265 N 结论:Fn=2130 NXA=4265 N ; XB=-536 N ZA=-1000 N ; ZB=-1000 N 小结:①轮轴类部件平面解法:1.侧视图求未知主动力 2.主视图求铅直向约束力 3.俯视图求水平向约束力在每一视图上,使用平面力系力的投影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②皮带拉力,无论倾斜与否,总是和轮缘相切,对轮轴的力矩等于拉力乘以半径齿轮啮合力一定和其分度圆不相切,对轮轴的力矩=啮合力×cosa ×半径(啮合力×cosa=圆周方向分力)③侧视图上没有画轴承A 、B 的约束力,因为没有解除两个轴承约束(若画有XA 、ZA 和XB 、ZB 四力) 不能用ΣFx=0,-FT-Ft-Fnsina=0求Fn ,因为在x 方向,实际上还有XA 、XB 两力的投影 二、重心1、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量(力):物体每一微小部分地球引力的合力。

理论力学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理论力学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例3-2 已知:涡轮发动机叶片轴向力F=2kN,力偶矩
M=1kN.M, 斜齿的压力角=20 ,螺旋角 。 =10 ,齿轮节圆半径 r=10cm。不计发动 机自重。 O1O2=L1=50cm, O2A=L2=10cm. 求: FN, O1,O2处的约束力。

第三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5 力系的平衡条件
3
F2 F3
1
F'
F1
1 O 200 1
x
2
1 3 1 FRy F1 F2 F3 = -161.6(N) 2 10 5
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4 力系简化计算
解:(1)先将力系向O点简化,求主矢和主矩。 FRx FRy =466.5(N) 2 2 FR
Xi 0 F x F2x Fr 0 1
F y F2y F 0 1
Zi 0
F z Fa F 0 1
第三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5 力系的平衡条件
例3-2 解: 3、列平衡方程
Mx (F) 0
F2 y L1 F (L1 L2 ) 0
y
100 1
F
8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2 F3
1
F'
F1
1 O 200 1
x
2
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4 力系简化计算
例3-1 (1)先将力系向O点简 解: 化,求主矢和主矩。 1 1 F2 FRx F1 10 2 2 F3 5 = -437 .6(N)
y
100 1
F

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三章 平面力系得平衡条件

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三章 平面力系得平衡条件

第3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3.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3.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设作用于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F 1,F 2,…,F n ),其合力矢量为R F (图3-2)。

按合力投影定理求合力R F 在x , y 轴上的投影∑∑====ni yiRy ni xiRx F F F F 11y图3-2R F = cos RxRF F α=(3-1) cos Ry RF F β=式中α,β------合力矢量F R 与x 和y 轴的正向夹角。

3.1.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F R 等于零。

10nRx xi i F F ===∑10nRy yii F F===∑ (3-2)于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式(3-2)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3.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3.2.1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应用力偶的等效条件,可将n 个力偶合成为一合力偶,合力偶矩记为M 。

∑==ni i M M 1(3-3)3.2.2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力偶系中所有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10nii M M===∑ (3-4)3.3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3.3.1工程中的平面任意力系问题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任意地分布,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3.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主矢和主矩如图3-7(a )所示。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选一点O ,将力系向O 点简化,并称O 点为简化中心。

i ′图3-7由力12,,,n F F F '''L 所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作用于简化中心O 的一个力RF ',该力矢量∑==ni i RF F 1'(3-5)R F '称作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

第3章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3章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1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3.1.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若是一个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同时都等于零,物体将不会移动也不会转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都别离等于零,即 110()0i nR i nO O ii F F M M F ==⎫==⎪⎪⎬⎪==⎪⎭∑∑平衡条件的解析式: 11100()0nix i niy i n O i i F F M F ===⎫=⎪⎪⎪=⎬⎪⎪=⎪⎭∑∑∑ 或00()0x y OF F M F ⎫=⎪⎪=⎬⎪=⎪⎭∑∑∑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该式表明,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也可叙述为:力系中各力在任选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别离等于零,和各力对任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汇交力系:2平面汇交力系对平面内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恒知足()0OMF ≡∑物体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方程:00x yF F ⎫=⎪⎬=⎪⎭∑∑例题3-1 图所示为悬臂式吊车结构图。

其中AB 为吊车大梁,BC 为钢索,A 处为固定铰支座,B 处为铰链约束。

已知起重电动机E 与重物的总重量为PF (因为两滑轮之间的距离很小,PF 可视为集中力作用在大梁上)梁的重力为QF 已知角度30θ=。

求:一、电动机处于任意位置时,钢索BC 所受的力和支座A 处的约束力;二、分析电动机处于什么位置时。

钢索受力最大,并肯定其数值。

3解:一、选择研究对象以大梁为研究对象,对其作受力分析,并成立图示坐标系。

成立平衡方程取A 为矩心。

按照 ()0A M F =∑sin 02Q P TB lF F x F l θ-⨯-⨯+⨯=222sin 2sin 30P Q P Q P TB QlF x F F x F l F x F F l l l θ⨯+⨯+===+ 由xF =∑cos 0Ax TB F F θ-=2()cos303()2QP P Ax Q F F x F x F F l l =+=+由yF =∑sin 0Ay Q P TB F F F F θ---+=4122[()]2Q P Ay Q P TB Q P Q P F F x F F F F F F l F l xF l =--+=--++-=-+由 2P TB QF x F F l =+ 可知当x l =时钢索受力最大, 其最大值为 22P TB Q P QF lF F F F l =+=+在平面力系的情形下,力矩中心应尽可能选在两个或多个未知力的交点上,这样成立的力矩平衡方程中将不包括这些未知力;坐标系中坐标轴取向应尽可能与多数未知力相垂直,从而这些未知力在这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这样可减少力的平衡方程中未知力的数量。

清华出版社工程力学答案-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清华出版社工程力学答案-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ln
=
l n
3-11 厂房构架为三铰拱架,由两片拱架在 C 处铰接而成。桥式吊车沿着垂直于纸面
方向的轨道行驶,吊车梁的重量 W1=20 kN,其重心在梁的中点。梁上的小车和起吊重物的
重量 W2=60 kN。两个拱架的重量均为 W3=60 kN,二者的重心分别在 D、E 二点,正好与
吊车梁的轨道在同一铅垂线上。风的合力为 10 kN,方向水平。试求:当小车位于离左边轨
ΣFy = 0, FAy = FB′y = qd (↑); (c) 题解:
图(c1):
ΣFx = 0, FBx = 0
ΣMB
=
0,

qd

d 2
+ FRC
⋅ 2d
= 0 , FRC
=
qd 4
(↑)
ΣFy = 0, FBy + FRC − qd = 0 ,
FBy
=
3 4
qd
(↑)
图(c2):
ΣFx = 0,FAx = 0
ΣFy
=
0,
FAy
=
qd
+
FB′y
=
7 4
qd
(↑)
ΣMA
=
0, M A

FB′y
⋅ 2d
− qd

3d 2
=0
(d) 题解:
∴ MA = 3qd 2(逆时针);
图(d1):
ΣMB
=
0, FRC
=
M 2d
(↑)
ΣFy
=
0,
FBy
=
M 2d
(↓)
8
(c)
A
q
B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资料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资料
mB (F ) 0
X 0
可否求出T、YA、XA;
T
XA A YA
D 300
B
E
PQ
思考题2
C
(2)由下图所示的受力图,试按
mA(F) 0 mB (F) 0 mc (F ) 0
可否求出T、YA、XA。
T
XA A YA
D 300
B
E
PQ
由下图所示的受力图,可否列出下列四 思考题3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YB
- 4 × 3 × 1.5 - 20 × 3 + 4 YB = 0
YB = 19.5 kN
P 1m
q
C
XA
2m
2m
A
YA
Fy = 0 YA - 20 + 19.5 = 0
XB B YB
YA = 0.5 kN
( 2 ) 取 BC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P 1m
XC
C
YC
XB B
YB
MC ( F ) = 0
Fy 0
FN P cos j 0 FN P cos j
考虑极限平衡状态有: F Fmax fs FN
从而得到: FT P ( fs cos j sin j). 当 FT P ( fs cos j sin j) 时, 物块才能下滑。
(3) 画受力图如右 列平衡方程
P
(c) j
解: 取起重机,画受力图.
Fx 0 FAx FB 0
F y
0
FAy P1 P2 0
M A 0 FB 5 1.5 P1 3.5 P2 0
FAy 50kN FB 31kN FAx 31kN
•利用“力偶只能由力偶来平衡”的概念解题有时较方 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取AB梁,画受力图。 梁 画受力图。
∑F =0 x
F + F cos450 = 0 Ax c
F + F sin450 −F = 0 Ay c
∑Fy =0
MA = 0 F cos450 ⋅l − F ⋅ 2l = 0 ∑ c
解得
F = 28.28kN FAx = −20kN FAy = −10kN , , C
例3 - 8
M 已知: F=20kN, q=10kN/m, = 20kN⋅m, L=1m; 已知:
求: A,B处的约束力. 处的约束力. 解: 取CD梁,画受力图. 画受力图.
∑M =0
c
l F sin 60 ⋅l −ql ⋅ − F cos300 ⋅ 2l = 0 B 2
0
解得
FB=45.77kN
∑MA = 0
F ⋅ 2a + F x ⋅ a = 0 Bx D

F =−F Bx
例3-19 已知: 荷载与尺寸如图; 已知: 荷载与尺寸如图; 每根杆所受力。 求: 每根杆所受力。 取整体,画受力图。 解: 取整体,画受力图。
∑F = 0 ix
F =0 Ax
F = 20kN Ay
∑MB = 0 −8FAy +5*8+10*6+10*4+10*2 = 0
q= 20kN , m
l =1 ; F = 400kN, m
解得 F = 316.4kN Ax
o F =0 FAy − P−Fcos60 = 0 ∑ y
解得 FAy =300kN
∑M
A
=0
A 解得 M = −1188kN⋅ m
M − M − F1⋅l + F cos60o ⋅l + Fsin 60o ⋅3l = 0 A
F sin300 ⋅ 6−4P −3P = 0 T 2 1
∑MA = 0
F −P −P + F sin300 = 0 ∑F = 0 Ay 1 2 T iy ∑MA = 0 F sin300 ⋅ 6−4P −3P = 0 T 2 1
∑Fix =0
F − F cos300 = 0 Ax T
∑F
iy
=0
=0
→F 2
∑M
C
→F 1 →F 3
∑F
ix
=0
若再求4,5杆受力 若再求4 5
取节点D
∑F ∑F
ix
=0 =0
→F 5
→F 4
iy
取节点E
∑F = 0 →F iy EG ∑F = 0 →F EF ix
L L
例3-20 尺寸如图。 已知: 已知:P1,P2,P3,尺寸如图。 求: 1,2,3杆所受力。 杆所受力。 解: 求支座约束力
∑M
A
=0
→F y A
→F By
∑F
iy
=0
从1,2,3杆处截取左边部分 , , 杆处截取左边部分
MA =10.37kN
例3-5 已知:P=100kN, M = 20kN⋅m 已知: , 固定端A处约束力 处约束力。 求: 固定端 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画受力图。 型刚架, 型刚架 画受力图。
1 其中 F = q×3l = 30kN 1 2 ∑F =0 F + F − Fsin600 = 0 x Ax 1
解得
−F ⋅1⋅cos300 −F ⋅1= 0 1 Ay
F =10.4kN(压) 1
F =0 F + F ⋅sin 600 − P = 0 ∑ iy Ay 2 1
解得
F =1.15kN (拉) 2
F + F + F cos600 = 0 1 3 2
∑F =0 ix
解得
F = 9.81 kN (拉) 3
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构 架的组成规律
二、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 n 空间任意力系简化 {F, F ,L F }⇔{F , M } 1 2 R O
FR = 0 , M O = 0
F =∑ i'=∑ i F F R
i=1
n
平衡
FR = ( ∑ Fx ) 2 + ( ∑ Fy ) 2 + ( ∑ Fz ) 2
例3-12 已知: P=10kN,尺寸如图; 已知: =10kN,尺寸如图 尺寸如图; 桁架各杆件受力。 求: 桁架各杆件受力。 取整体,画受力图。 解: 取整体,画受力图。
∑F =0 F = 0 ∑M =0 2P−4FAy = 0
ix
Bx
B
FAy = 5kN
∑F
iy
=0
FAy + F − P = 0 F = 5kN By By
取整体,画受力图. 取整体,画受力图.
∑F
解得
ix
=0
FAx − F cos600 − Fsin 300 = 0 B
FAx = 32.89kN
F −F sin 600 −2ql −Fcos300 = 0 ∑F =0 Ay B iy
解得
FAy = −2.32kN
∑M
解得
A
=0
MA −M −2ql ⋅ 2l + F sin 600 ⋅3l − F cos300 ⋅ 4l = 0 B
解: 取整体,求支座约束力。 取整体,求支座约束力。
∑F =0 FAx = 0 ∑M =0 2P + P −3F = 0
ix
B
1
2
Ay
解得
FAy = 9kN
iy
∑F
解得
=0
FAy + F − P − P = 0 By 1 2
F =8kN By
用截面法,取桁架左边部分。 用截面法,取桁架左边部分。
∑ME =0
例 3-14 P 已知: 尺寸如图; 已知:1 = 4kN, P =10kN, 尺寸如图; 2 求:BC杆受力及铰链A受力。 杆受力及铰链A受力。 解: 取AB 梁,画受力图。 画受力图。 F − F cos300 = 0 F =0 ∑ Ax T
ix
∑F = 0 iy
F −P −P + F sin300 = 0 Ay 1 2 T
∑M
解得
A
= 0 F ⋅ 4a −M − P⋅ 2a −q⋅ 2a⋅ a = 0 B
3 1 F = P+ qa B 4 2
∑Fy =0
F −q⋅ 2a − P+ F = 0 Ay B
P 3 F = + qa A ( - ) 已知: 已知: AC=CB=l, P=10kN; 求: 铰链A和 杆受力 (用平面任意力系方法求解) 杆受力。 铰链 和DC杆受力。 用平面任意力系方法求解)

∑F = 0 iy
F + F −40 = 0 Ay By
得 F = 20kN By 求各杆内力 取节点A
∑F = 0 →F iy AD ∑F = 0 →F AC ix
取节点C
∑F = 0 →F iy CF ∑F = 0 →F = 0 CD ix
取节点D
∑F = 0 iy →F F , F E D D ∑F = 0 ix
0
A l
MA
A F Ax B
= 0, ⇒
1 2 M A − ∫ xqdx = 0, M A = ql 2 0
例3-4 已知: P, q, a, M = pa; 已知: 求: 支座 、B处的约束力。 支座A 处的约束力。 处的约束力 解:取AB梁,画受力图。 梁 画受力图。
∑F =0 F = 0 解得 F = 0 x Ax Am
(1)
解得
F =17.33kN T
F = 5.33kN Ay
已知: 各杆重不计; 例3-16 已知:P , a ,各杆重不计; 铰处约束反力。 求:B 铰处约束反力。 取整体, 解: 取整体,画受力图
∑MC = 0 −F ⋅ 2a = 0 By
解得 F = 0 By 取ADB杆,画受力图 取DEF杆,画受力图
MO = (∑ MOx )2 +(∑ MOy )2 +(∑ MOz )2
n
n
i=1
M = ∑Mi = ∑r ×F O i i
i=1 i=1
n
空间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空间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 Fx = 0 ∑ MOx (F ) = 0 ∑ M x (F ) = 0 FR = 0 ⇔ ∑ Fy = 0 MO = 0 ⇔ ∑ MOy (F ) = 0 = ∑ M y (F ) = 0, Fz = 0 ∑ ∑ MOz (F ) = 0 ∑ M z (F ) = 0
画受力图。 取节点A,画受力图。 F =0 F +F sin 300 = 0 ∑ iy 1 Ay 解得 解得
F = −10kN(压) 1
F +F cos300 = 0 2 1
F =8.66kN(拉) 2
∑F =0 ix
画受力图. 取节点C,画受力图.
∑F =0 F4 cos30 −F cos30 = 0 1 ix
∑MD = 0
F sin45o ⋅ a − F ⋅ 2a = 0 E

F sin45o = 2F E
∑F = 0 ix

F cos45o − F' x = 0 E D
F' = F cos45o = 2F Dx E
F' ⋅ a − F ⋅ 2a = 0 Dx
∑MB = o

F' = 2F Dx
对ADB杆受力图
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
∑M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