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
对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几点理解(一)
对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几点理解(一)论文摘要: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属行政制裁范畴。
行政处罚行为一种法律制裁,是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惩戒、教育手段,目的是使相对人今后不再犯同一违法行为。
因为行政处罚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对相对人的声誉、财产、行为甚至人身自由产生不利后果的特点,使得行政处罚严格依法设定、执行、监督与救济,并遵守法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与适用原则。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适用原则中重要的一项原则,定义在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为“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经上行政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一原则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处罚机关滥用职权对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的同一事实理由处以两次行政处罚,以获得不当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相对人法定权益不受违法的行政侵犯,使一定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与一定的法律任相互挂钩,进而体现法律制度与行政管理的可预见性与稳定性价值。
在行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不属于“一事不再罚”的情形,有的存在重复处罚、多头处罚的情形。
因此,明确这一原则,即明确对行政相对人的同一个违法的行为不得再罚,既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理是为了体现公正。
关键词:行政行为一事不再罚行罚处罚行政相对人一、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分析所谓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基于同样的事实和理由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当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这一原则具体含义在理解上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违法的某一违法行为,不管有几个法规、规章对同一行为规定了多少不同的处罚,违法人只能承担一次法律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系指同行政机关(含共同行政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只能实施一次处罚,不得重复处罚。
即一事不再罚原则只禁止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两次以上的处罚,如果同一行政机关遇有行为人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可以处罚两次或者两次以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同一速法行为触犯多种行政法律规范的,可以给予不同的处罚;某一违法行为触犯刑法而受刑罚并不排除违法者还应承担行政处罚责任。
论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
论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一、本文概述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行政处罚法》作为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行为的重要基本法律,其基本原则之一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具有深远的法治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从理论内涵、立法沿革、适用边界以及实际执行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解析该原则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执法公正性及合理性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我们将系统阐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本含义,即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旨在防止重复处罚导致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过度侵害。
探究这一原则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中的确立过程及其在不同修订阶段的发展变化,揭示其立法精神和制度设计初衷。
进一步,本文将针对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具体执法实践中的适用界限进行辨析,包括如何界定“一事”、“不再罚”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处理同一违法行为涉及多个法律法规时的处罚竞合问题。
同时,还将通过剖析相关争议案例,梳理司法实践中对该原则的解释与适用标准。
通过对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全面研究,旨在为推进我国行政执法规范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的深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行政处罚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在撰写《论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文章时,针对“行政处罚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这一段落,我们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政处罚法是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制裁的活动。
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为行政处罚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体现了法治国家尊重人权、维护公正和防止权力滥用的精神。
行政处罚的基本概念体现在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施加的强制性制裁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各类处罚形式。
这一系列处罚手段旨在纠正违法行为,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管理秩序,并通过惩戒作用预防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环境行政处罚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探析
环境行政处罚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探析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在实践中,由于环境行政处罚的特殊性,一些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在相同行为或者事件中,是否可以重复对当事人进行环境行政处罚。
本文将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适用条件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能够对环境行政处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在某一特定行为或者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不再对其进行重复的行政处罚。
这一原则是行政法治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处罚权力。
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可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二、适用条件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条件,在环境行政处罚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相同行为或事件: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前提是针对相同的违法行为或者事件。
这意味着当事人已经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后,不应再对其就同一行为或事件进行重复处罚。
2. 处罚合法性:当事人已经受到的环境行政处罚必须是合法的。
如果当事人对于已经受到的处罚有异议,且上诉或者申诉程序尚未结束,那么在此期间也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3. 环境保护需要:在实际情况中,对于某些严重危害环境的违法行为,即使当事人已经受到行政处罚,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也可能会进行再次处罚。
三、实际应用分析在实际环境保护执法中,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并不总是简单明了的。
由于环境行政处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相关问题也显得比较复杂。
在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处罚中,往往存在以下一些情形:1. 违法行为的连续性:有些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当事人可能在相同行为或者事件上反复违法。
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
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行政处罚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行政处罚的基本概念和目的,然后详细阐述了“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和作用。
接着,对该原则在实际情况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能的例外情况进行了探讨。
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来进一步完善该原则的应用。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处罚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1 行政处罚的定义2.2 行政处罚的目的第三章:“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3.1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本内涵3.2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作用第四章:“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范围4.1 初次违法行为的处理4.2 多次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4.3 同一违法行为的多种违法行为形式4.4 不同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4.5 异地或跨地域违法行为的处理第五章:可能的例外情况5.1 严重违法行为5.2 恶意行为5.3 紧急情况5.4 其他特殊情况第六章:完善“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应用6.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宣传6.2 增加行政处罚的灵活性6.3 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与合作结论附件:附件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全文文本附件二:相关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处罚: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规章、决定的行为主体强制给予经济处罚或其他一定强制性措施的行为。
2.一事不再罚:指行政机关对已经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不再对同一违法行为再次处罚的原则。
注:本文档仅为范本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一事不再罚原则
浅析一事不再罚秦宇 2014221101120047 摘要:“一事不再罚”是我国行政处罚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近几年行政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但是由于理论界对于这一原则的理解仍有分歧,‘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也过于简单,这直接导致了该原则在实际适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以及目前理论界的相关争议,对“一事不再罚”的内涵、实施一事不再罚的意义和我国当前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解读。
关键词: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重复处罚;法规竞合引言:近年来,围绕“一事不再罚"的具体涵义,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多种观点。
由于没有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的概念,导致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执法混乱、重复处罚,这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自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以来,已有诸多著述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阐述。
行政法学界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分歧在于对同一个违法行为如何认定。
而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中所指“罚”应当是指行政处罚,也就是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对此,在我看来,“一事不再罚”只是行政主体在实施罚款这一处罚时所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并不普遍适用于所有的行政处罚种类。
一、一事不再罚的涵义“一事不再罚”由古罗马共和国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演变而来,在刑法上的适用并没有什么异议,但其在行政法上是否同样适用却有可商榷之处。
该原则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根基于人权的保护,同时又涉及到人性尊严,法的安定性,等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法治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已经将一事不再罚原则上升为具有宪法位阶的原则,它作为行政处罚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一是防止处罚机关滥用职权对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以同一事实理由处以多次行政处罚,以获得不当利益;二是可以避免使行为人遭受与其行为不相当的处罚。
【精品】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
【关键字】精品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2008年级法律本科张影身为行政执法人员,为了防止在行政处罚实施的过程中,因重复处罚、多头处罚,从而导致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我们应当对《行政处罚法》进行很好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对《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学习和讨论,并运用到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从而有利于这一原则在药品监督执法中的正确运用,躲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下面就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就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目前,在我们工作中,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的理解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下同)的某一违法行为,只能依法给予一次行政处罚,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
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的某一违法行为,同一行政机关只能实施一次行政处罚,不能重复处罚,但其他的行政机关依法还可以给予处罚。
即一事不再罚原则只禁止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两次以上的处罚。
第三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类行政处罚。
上述的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某一违法行为,不论是什么具体情况,都只能处罚一次,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
在我国目前,由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常有交叉重叠,某一违法行为常常会同时触犯两个以上的行政法律规范,而不同的行政机关则可能依据不同的行政法律规范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按照这种观点,假如某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已经受到一个行政机关处罚后,其他的行政机关就不得再进行处罚,这就违背了行政机关职权不可自由处分原则。
因为法律、法规规定其他的行政机关必须进行处罚,并且其职权不可自由处分,如放弃处罚,即放弃了自己的职权,有失职之嫌,这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
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罚”
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罚”【摘要】本文围绕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展开讨论。
在解释了行政处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一事不再罚”的含义和原则。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一事不再罚”的适用条件、法律基础、适用范围、与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以及在行政执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结论部分进行了关于“一事不再罚”的意义和作用、局限性以及对该原则的建议进行了总结。
通过深入分析,“一事不再罚”在行政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和改进。
【关键词】行政法,一事不再罚,行政处罚,法律原则,法律基础,行政执法,适用条件,意义,局限性,建议。
1. 引言1.1 行政处罚的性质和特点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主体进行的强制性制裁措施,是行政机关保障法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法律权益的重要手段。
行政处罚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政处罚具有行政性和强制性。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公权力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强制性干预措施,其实施具有强制性和强制执行的特点。
行政处罚具有专门性和具体性。
行政处罚是针对具体违法行为主体的具体违法行为进行的专门性制裁措施,其内容和形式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
行政处罚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
行政处罚能够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情况,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
1.2 “一事不再罚”的含义和原则“一事不再罚”是行政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指的是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一旦对某一行为作出了处罚决定,相同的违法行为不得再次被处罚。
这一原则体现了法治精神和公平正义的要求,保护了被处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和效率。
“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同一行为不得重复处罚,即一次行政处罚已经完成后,不应再针对同一违法行为作出新的处罚决定;二是对不同行为应当独立处罚,即虽然违法行为可能存在多个方面,但应当分别作出独立的处罚决定,不得将所有违法行为合并处罚。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
根据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国行政处罚领域应该存在一事不再罚原则,其中,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
复杂的事数形态和法条竞合领域也应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基于行政处罚主体的多样性,现行处罚种类性质上的不纯真性、过罚相当的有效性,该原则应该存在必要的例外。
定义介绍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处罚。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还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处罚主体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确定性。
对几个机关都有管辖权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
二、《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对适用法规时的冲突没有提供合适的冲突适用规则。
相信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与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
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1. 引言行政处罚作为一种行政权力行使方式,是国家管理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行政处罚实践中,由于行政机关的不专业性、处罚过程的不合理性等原因,常常出现过度处罚的情况,给公民和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行政处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2.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当行政机关已对某一行为进行了处罚后,其他行政机关就不再对同一行为进行处罚。
这一原则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行政机关滥用权力,避免对当事人的多次处罚带来的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3.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范围“一事不再罚”原则适用于以下情况:当行政机关对某一行为已作处罚决定,并处以相应的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后,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再对同一行为进行处罚;当行政机关对某一行为已进行过行政警告或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措施后,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再对同一行为进行处罚;当行政机关已对某一行为作出了行政教育或行政指导,并已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再对同一行为进行处罚。
4.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优点和问题“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优点在于:保护了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了滥用行政权力造成的过度处罚;减少了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减少了诉讼纠纷。
,该原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确定何种程度的处罚可以视为“一事不再罚”,需要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何加强不同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避免错过对同一行为的处罚;如何监督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工作,保证其公正性和合法性。
5.“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旨在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行政机关滥用权力。
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仍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只有通过加强行政机关的自律和监督,加强与其他行政机关的协作,完善法律法规等手段,才能更好地落实“一事不再罚”原则,促进行政处罚的公正和合法。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含义与适用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含义与适用摘要我国在行政处罚的实务中一直存在着重复处罚,多头处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我国目前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事不再罚原则没有在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研究以及在立法中给予详细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列举了四个观点来详细介绍“一事不再罚”的基本含义;在第二部分中,详细列举了“一事不再罚”在我国行政处罚中具体适用的情况以及在执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我国在适用“一事不再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对策;深化“一事不再罚”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关键词】:一事不再罚;行政主体;行政处罚法;建议1摘要 (1)绪论 (3)(一)研究背景 (3)(二)研究意义 (3)一、“一事不再罚"的理论概述 (5)(一)“一事不再罚”的基本含义 (5)(二)对“一事"的具体内涵分析 (7)(三)我国理论界对“一事”的观点 (9)二、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11)三、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在适用中的问题 (14)(一)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4)(二)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6)(三)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16)四、完善“一事不再罚”适用的对策 (18)(一)加强对“一事不再罚"的立法 (18)(二)深化“一事不再罚”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9)(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20)结语 (22)参考文献 (23)2(一)研究背景我国199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该法中并未规定“一事不再罚"原则,而是将其规定为一种法律规则;由于在立法过程中没有明确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的概念,以及没有对“一事”“不再罚”的具体内涵做相关的规定,导致有关部门在具体操作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执法混乱、重复处罚等等,这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2008年级法律本科张影身为行政执法人员,为了防止在行政处罚实施的过程中,因重复处罚、多头处罚,从而导致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我们应当对《行政处罚法》进行很好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对《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学习和讨论,并运用到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从而有利于这一原则在药品监督执法中的正确运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下面就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就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目前,在我们工作中,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的理解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下同)的某一违法行为,只能依法给予一次行政处罚,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
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的某一违法行为,同一行政机关只能实施一次行政处罚,不能重复处罚,但其他的行政机关依法还可以给予处罚。
即一事不再罚原则只禁止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两次以上的处罚。
第三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于相对方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类行政处罚。
上述的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某一违法行为,不论是什么具体情况,都只能处罚一次,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
在我国目前,由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常有交叉重叠,某一违法行为常常会同时触犯两个以上的行政法律规范,而不同的行政机关则可能依据不同的行政法律规范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按照这种观点,假如某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已经受到一个行政机关处罚后,其他的行政机关就不得再进行处罚,这就违背了行政机关职权不可自由处分原则。
因为法律、法规规定其他的行政机关必须进行处罚,并且其职权不可自由处分,如放弃处罚,即放弃了自己的职权,有失职之嫌,这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摘要】“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法领域中的重要原则,其重要性见于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一事不再罚款的适用规则等规定都从各自角度体现了一事不再罚的精神。
【关键词】一事同一违法行为再罚法理价值行政权目的适用论“一事不再罚”之适用,须以明其义为先,而后论其适用,不明就里不足以用其至极,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于古于今贻害无穷。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就是我国法律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书面表述。
那么,这一原则究竟起源于何处呢?对此,外国学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其是由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演变而来;二是认为“一事不再罚”源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的“双重处罚禁止”规定,这条规定后来被德国的《基本法》和日本《宪法》所继受,就笔者本人观点,更加赞同第二种观点。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外延可以理解为:⑴同一行政主体对同一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即不能重复处罚;但同一行政主体可以给予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罚;不同行政主体对同一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⑵在构成犯罪时,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行政机关不能再给予人身自由的处罚。
⑶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①二、学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学说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一事”的理解,即什么是同一违法行为,二是对“再罚”的理解,即什么样的两种行政处罚行为构成“再罚”,什么样的两种行政处罚行为不算作“再罚”。
目前,对于“一事”的理解,学界现有学说基本如下:(一)法规构成说,即认为一违法行为违反了一类同一性质的法律法规即构成“一事”;对同一行为被不同性质法律法规规制的构成法条竞合,由最先处罚的机关行使罚款处罚权。
试论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法论文(1)
试论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法论文(1)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属行政制裁范畴。
行政处罚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是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惩戒、教育手段。
目的是使相对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违法行为。
(一)同一个违法行为的含义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首先是对“一事”即“同一个违法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所谓“违法行为”指当事人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或者说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非其他违法或违纪行为。
“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当事人实施了一个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或者说一个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当事人在客观上仅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违法事实。
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非一类违法行为。
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非一次违法事件。
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则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
同一个违法行为对行政法规范的违反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一行为违反了一个行政法律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第二,同一行为违反一个行政法律规范,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
第三,一个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分别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即所谓“竞合违法”或“规范竞合行为”。
可见,同一个违法行为也并非是违反一个法律规范或一个行政管理关系的行为。
(二)“不再罚”的含义“不再罚”即不得处罚两次或两次以上。
对此没有太多争议。
理解不尽一致的是这里“罚”的涵义和范围,尤其是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这里的“罚”是指行政处罚,并不排除其他法律责任,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笔者这里重点分析一下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关系问题。
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罚”
行政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在行政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法治理念,它的提出和贯彻,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机关执行公正、合法的行政行为。
本文将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实现方式及意义等方面,为读者揭示这一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一事不再罚”的内涵和适用条件“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是指在某一法律事实已经受到行政处罚之后,不得再次因同一事实受到行政处罚。
在行政法律制度之下,公民只要遵纪守法,在同一行为或行为事实上不会受到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这一原则的适用条件主要有两项要求,即“事实一致”和“违法性一致”。
“事实一致”要求是指在同一法律事实上,行政机关只能对其进行一次处罚,不得再对同一事实进行处罚。
这种处罚的成立应以合法事实为依据。
在目前行政法上,通常要求是指罚款、行政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行为的处罚数额需一致,否则即可成立违法行为。
而对于行政机关对同一行为或事实,有不同处罚情形,也应适用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另一项要求是“违法性一致”,即在相同行政违法行为中,不得判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政违法行为。
适用“一事不再罚”的主要是对于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使餐有行为而构成的行政违法行为。
比如纪检审查机关对一些公职人员同种违纪行为的处理,就可以更奇怪的说法请用“一事不再罚”原则,而同时也包括对某些有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处理。
二、“一事不再罚”的实现方式在行政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落实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的查处、复查制度的保障来实现。
在未对应违法事实进行行政制裁之前,有关机关便应对其实施行政制裁的有关课缔裁决制订指导文件提出建议;在实施行政制裁后,符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违法事实,由该问题负责部134510结束。
行政机关还可根据公民的举报、申诉等渠道,对实施了简便或不当的方式,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再次行政许可束政成难重新下达锁开处罚分。
各种“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诉讼协商或行政违法行为相关的诉讼程序,也增加了为其提供查处、复查制度的保障,以进行行政制裁和诉讼决定。
论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论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论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论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1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一般适用1、针对连续违法行为和继续违法行为的适用当事人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且该违法行为只触犯了一个法律规范,此时则当然只存在一个处罚事由,行政机关不得给予多次处罚。
这里存在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有些行为一经发生,就立刻结束,而有些行为属于连续行为,如货车超载行为。
对于前者毫无疑问只能给予一次处罚,而后者则往往引发诸多争议。
笔者认为,如果货车的超载行为已经受到处罚,则该违法行为应视为已经终结。
如果在下一路段中又出现超载,则应认定为故意实施的另一违法行为,结合它的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罚。
2、针对处罚主体竞合的适用同一个违法行为只触犯一个法律规范,但多个行政主体均享有处罚权,此时处罚主体就会出现竞合。
例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于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的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都有权作出处罚。
此时是两个部门都可以做出处罚,还是要两个部门通过协商决定由其中一个处罚主体进行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罚,或者先处罚的行为有效、后处罚行为的无用,理论界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
考虑到过罚相当的理念,一个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要与其行为的过错相当,在此也应适用一事不再罚。
3、针对法条竞合的适用(1)当事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几个法律规范,且由同一个行政机关实施管辖。
笔者认为该行政机关只能给予一次行政处罚,不可用不同的理由对当事人实施多个处罚。
例如某人酒后驾车驶入路边人行道造成秩序混乱,公安机关不能分别以酒后驾车和扰乱公共秩序为由给予两次行政处罚。
此时可采吸收原则,重罚吸收轻罚。
虽这是两个不同事由,但行政机关只要实施一个较重的处罚便能达到行政处罚的目的,即教育和惩戒的作用,那么此时不但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而且简化了行政处罚的程序,符合行政法的程序简便的基本原则。
(2)当事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多个法律规范,且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进行管辖。
浅议“一事不再罚”原则在海事行政处罚中的运用
浅议“一事不再罚”原则在海事行政处罚中的运用论文导读:《行政处罚法》出台前。
“一事不再罚”已被确立为我国行政处罚的一项原则。
1、单一海事违法行为:当事人在某一具体时间实施了一个具体的海事违法行为。
关键词:一事不再罚,海事,行政处罚,运用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确定《行政处罚法》出台前,我国行政机关、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之间的职责常有交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之间也有交叉,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谁都可以发文设定处罚,谁都可以实施处罚,行政处罚随意性很大,处罚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有执法权的实施处罚,没执法权的也实施处罚,重复处罚、一事再罚多罚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影响了行政处罚的严肃性,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制止滥用权力,争夺利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解决重复处罚、一事再罚的现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此,“一事不再罚”已被确立为我国行政处罚的一项原则。
二、“一事不再罚”的理解“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可破析如下:1、就当事人而言:是一个具体、指定、明确的实施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是行政机关准备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当事人。
2、就违法行为而言:是正在发生或已发生过的一个具体的违法行为,是具法律性既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
3、就违法时间、地点而言:不受特定的时间、地点所限制。
4、就违法事实、证据而言:事实是独立、完整、客观、排他、唯一、清楚的,证据是确凿的;违法事实有违法证据相印证;同一违法行为因当事人、违法时间地点不同,具不同的违法事实。
5、就实施的处罚而言: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但可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处罚种类应是法定的,没有授权则不可为。
6、就罚款而言:承认对同一违法行为首次罚款处罚的唯一合法性,对抗两次及以上的罚款处罚;只要实施了一次罚款处罚,则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同一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均不得再予以罚款处罚。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试述一事不再罚原则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试述一事不再罚原则一、引言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不再罚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旨在试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作用以及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分析,旨在为法学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深入认识与理解。
二、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一事不再罚原则,又称“一罚不再论”原则,主要是指在犯罪、违法行为及其处罚过程中,一旦受到了行政、刑事处罚,同一行为或同一事项不再承受重复的处罚。
这个原则是法治社会中法律可预测性、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体现之一。
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具体应用中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双重追诉的禁止:一旦某人已经受到了法律惩罚,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对于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再次提起诉讼或处罚。
2. 行政与刑事处罚的衔接:当某一违法行为即涉及行政违法又涉及刑事犯罪时,一事不再罚原则可以保证对于同一行为的处罚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
3. 原则的衍生:一事不再罚原则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法律领域,例如经济法、劳动法等领域,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三、一事不再罚原则的作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确保法律公正:一事不再罚原则避免了对同一违法行为的重复处罚,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2. 维护个人权益:该原则充分保障了个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被重复处罚的可能性,保障了公民的法治权益。
3. 促进司法效率: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应用,避免了双重追诉以及重复处罚的浪费,提高了司法效率,节省了司法资源。
四、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1. 刑事领域:在刑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在裁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同一犯罪行为中,如果被告已经受到了惩罚,法院不会再对其进行重复的追究和处罚。
2. 行政领域:在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行政机关对某一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后,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再对同一行为进行处罚。
3. 民事领域:一事不再罚原则还可以在民事纠纷中得到适用。
试议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法论文(1)
试议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法论文(1)关键字:一事不再罚行政处罚行政主体行政法制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属行政制裁范畴。
行政处罚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是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惩戒、教育手段。
目的是使相对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违法行为。
因为行政处罚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对相对人的声誉、财产、行为甚至人身自由产生不利后果的特点,使得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设定、执行、监督与救济,并遵守法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与适用原则。
笔者在本文中想予以讨论的,就是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一事不再罚”是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处罚适用原则之一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其具体内涵、定义依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为“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一原则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处罚机关滥用职权对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以同一事实理由处以几次行政处罚,以获得不当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相对人法定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的行政侵犯,使一定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与一定的法律责任相互确定挂钩,进而体现法律制度与行政管理的可预见性与稳定性价值。
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处于管理地位的行政主体拥有以国家名义出现的行政管理权,具先定力、执行力与强制力。
尤其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日益深入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行政权这一管理优益权规范的必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逐渐突出。
而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相对人一方,由于与行政主体的地位的不对等性,其合法权益在国家公权力的冲突中便显得尤为渺小。
行政相对人即使是违反了一定的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其作为一般公民的另一身份属性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与事后救济与保障是现代行政的价值理念之一。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背后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法理价值理念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处罚论文关于行政处罚的论文-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及适用
摘要:"一事不再罚" 原则是行政处罚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对防止重复处罚现象的发生、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这一原则在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疑问。
因此,深入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和适用规则,将有助于执法机关依法行政以及更好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违法;一事不再罚
"一事不再罚"原则强调,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这一原则的适用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
规定要求:"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
"但是该规定在实际执法操作中仍存在诸多争议。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存在的争议
我国法学界对" 一事不再罚" 的涵义有三种认识: 一是认为" 一事不再罚" 是指行政机关对行为人的某一违法行为只能依法给予一次处罚, 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二是认为行为人的某一违法行为不能同时受两个行政机关处罚;三是认为对于行为人的某一违法行为, 一个行政机关只能处罚一次, 其它行政机关也可以依法给予处罚。
[1]66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处罚次数、处罚主体出发对"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了界定,都有其道理, 但未能说明该原则的实质以及适用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 要想正确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必须要先弄清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它构成要件是什么?二是什么是同一违法行为?三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适用规则,即什么是"不再罚"?
二、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关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理论界也一直争论不休,有"二要素"、"三要素"、"四要素"之说。
这里就简要了解一下"四要素"说。
"四要素"即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一是违法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行政管理相对人。
二是行为主体已经实施了违法行为。
三是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四是该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秩序。
"四要素"说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要件,行为人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违法。
[2]40但本人认为,主体责任能力只是违法行为实施后是否要受处罚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判断行为是否违法的标准。
如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骑车闯红灯,可以免受行政处罚,但并不能否定该行为的违法性。
另外,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违法行为要具备主观过错。
因此,不同的行政违法行为其构成要件是不尽相同的。
片面地套用"几要素"说来作为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不恰当的。
要判定一个行为是否是行政违法行为,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章的具体规定进行个别判断。
[3]60
三、"同一违法行为"的含义
对"同一违法行为"的认定,必须区别不同的情况:
(一)"同一违法行为"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
所谓"独立",是指行为从开始到终结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般认为当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处罚完毕后,该违法行为就终结了。
但本人认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第二十三的规定分情况区别对待。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由此可见:
1、对当场即可改正的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完毕后,这一违法行为即告终结。
如某人骑车闯红灯,在交警对其罚款后,因为其行为是可以立即改正的,这一独立的违法行为即告终结。
如此后再出现闯红灯的违法行为,无论相隔多长时间,也算是另一违法行为,要另外给予处罚。
2、对不可立即改正的行政违法行为,在处罚后应限期改正。
期限结束后,该行为才算终结。
在限改期限内,行政机关不得再次给予处罚。
如交警对某超载行为罚款后,因该行为不能立即改正,所以责令限期改正。
在限改期间,交警不得对该违法行为再次处罚。
等限改期限届满,如该驾驶员再次驾驶超载车,则认定其行为为另一违法行为,可以予以再次处罚。
(二)"同一违法行为"是一个违法行为,而不是一次(多个)违法行为
一次违法行为可能包括一个违法行为,也可能包括多个违法行为。
对于多个违法行为应单独、分别予以处罚。
例如,某人在违反交通规则后与人发生争执,并将人打伤。
在这次违法行为中就包含两个违法行为,违章和打人,应当分别予以处罚。
(三)"同一违法行为"是"同一个"而不是"同样的"违法行为
当事人在违法行为被处罚后又作出了与之相同的违法行为,实际上是与已被处罚的违法行为同样的违法行为,而不是同一个违法行为,因而是应该再次予以处罚的。
例如,某人一上午连闯两次红灯,但第二次闯红灯的行为是在第一次闯红灯被交警罚款后作出的,因而该行为与前一行为并非同一个违法行为,而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应该对其再次作出处罚。
(四)"同一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是同一当事人
当某人实施某一违法行为后,另一人又实施了同种违法行为。
由于实施主体不同,两个违法行为是不同的,行政机关可以分别对两个行为人进行处罚。
(五)"同一违法行为"是指该违法行为的全貌
如果违法行为人对处罚主体作出重大期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处罚机关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对行为人追加处罚。
[4]6
四、"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适用规则
实践中,情况不同,"一事不再罚"原则适用的规则也是不同的。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同一行为违反了一个行政法律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
(二)同一行为违反一个行政法律规范,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除非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依法合理推定,如合并处罚、一事多层罚、一事罚多人等情形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同一事实、理由以及同一法律规范对行为人再次处罚,除非第二次罚是对第一次处罚的补充、更正或者补正。
如果第一次处罚合法、正确,但没有达到行政目标, 处罚机关应遵循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撤消的, 应给于受处罚相对人适当的补偿。
[1]67
(三)一个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分别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
这种现象被称为"规范竞合"。
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学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实际上只有一个违法事实,只能由一个行政主体予以处罚,且只能处罚一次。
即所谓"先罚有效,后罚无效"。
第二种观点认为,尽管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是同一的,但侵犯了不同的社会利益客体,构成了多个符合各自构成要件的法律事实,应视为多个违法行为, 可以由多个行政机关依据相对应的行政法律规范对行为人分别予以处罚。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同时也认为,鉴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是同一的,行为的违反性也是有限的,应此在在处理规范竞合问题时,应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如果一个行政机关已经对违法行为人给予足以制止其违法行为的处罚的,其它行政机关一般不应再科处同种类的处罚;二是采取其它种类的处罚时,可以考虑违法行为人已受处罚的事实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行政法规范和刑法规范
由于两种法律责任的性质完全相异,形式和功能也完全不同,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当人民法院对违法者处以刑罚时,有权的行政机关也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但当行政处罚与刑罚内容相同时,则可以按照吸收原则对已给予行政拘留的,折抵相应的刑期;已给予罚款的,折抵相应的罚金。
综上所论,笔者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具体的具体涵义就是:是否能够对同一当事人的
同一次违法行为进行再次或多次处罚,关键在于判断该次违法行为违反了几个法律规范。
如果只违反了一个法律规范,不论几个行政机关具有管辖权只能由先处罚的机关处罚一次;如果行为违反了多个法律规范,不同的处罚机关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罚。
参考文献:
[1]陈飞.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新时代论坛),2003,1:66,67.
[2]叶必丰.行政处罚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40.
[3]林泰.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刍议[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60.
[4]李腾花."一事不再罚"的关键是正确认定"同一个违法行为"[J].食品药品监管,2006,17:6.
[5]夏小萍.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6]胡锦光,牛凯.以案说法?行政处罚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6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