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化工安全案例分析
![化工安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a4a0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0.png)
化工安全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安全事故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对化工安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安全事故的成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化工安全事故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
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调查发现,火灾起因是由于生产设备泄漏引起的。
首先,生产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现象,导致可燃气体在车间内积聚;其次,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了解不足,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剧了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
对于这一安全事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企业在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控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案例二,化工企业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
某化工企业的储罐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社会恐慌。
经调查发现,有毒气体泄漏是由于储罐内部腐蚀严重,导致储罐壁发生破裂,有毒气体泄漏到了周边环境。
针对这一安全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企业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不足,应加强对储罐等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腐蚀等安全隐患;其次,加强对生产原料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最后,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周边环境的变化,减少安全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906b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6.png)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一、案例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首先起火,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近30秒后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
爆炸能量相当于24吨TNT炸药,现场火光冲天,蘑菇云升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1. 直接原因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2. 间接原因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瑞海公司严重违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非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
企业安全管理极其混乱,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违规存放危险货物等。
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未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
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口岸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对瑞海公司危险货物的监管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1.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规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违法违规建设危险货物储存场所。
2. 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二、案例二:江苏响水“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
事故现场浓烟滚滚,爆炸冲击力巨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5fb8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c.png)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化工厂火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故,由于在化学生产中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慎,很容易引发火灾。
本文将分析一些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以及其教训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2015年天津港爆炸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了一起惨痛的爆炸,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据调查,这次爆炸最初是由一个堆积在港口附近的化学品仓库突然爆炸引起的。
而这个仓库属于一家名为天津宝塔化工的企业。
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时爆炸的化学物品主要是亚硝酸盐和硝酸铵,后来还有钠氰化物被浓烟中散发。
同时,爆炸还引发了建筑物的倒塌和大面积火灾等重大后果。
分析: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未能正确处理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
此外,缺乏对当地环境和安全风险的充分认识以及不透明的信息公开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故,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安全规范并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建立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
案例二:2011年上海大火2011年11月15日,上海南汇区的一家化工厂突然发生火灾。
火灾现场是一处工厂一层的化学储存仓库,外面垒满了编织袋、木板和铁皮等物品。
据当地媒体报道,火灾初期波及储存室内的一些化学品,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氟化钙等。
起火后,现场迅速涌上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警察,但由于现场的灭火条件恶劣,加上化学品储量较大,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完全控制住。
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储存化学品的场所条件较为简陋,未能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防火措施。
此外,当地消防和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响应或协调救援,事故扩散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化工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储存场所改建、加固,加强防火隔离和抗震能力等措施,以及接受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案例三:2005年印度化工厂泄漏2005年12月3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液氯泄漏事故。
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石墨和氯气,每年的生产量高达15万吨左右。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共篇.doc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共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e6779d4b73f242326c5f55.png)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共10篇范文一: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姓名:摘要: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由于化工行业工艺复杂,物料本身危险性大,且存在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腐蚀等作业环境,使其成为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事故背景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根据调查,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1.1污染情况事故发生后,在松花江水体中发现高浓度污染物,硝基苯是对环境有害的,易在水生物中产生生物的蓄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重金属含量也较高,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第二松花江江段已达到重污染水平。
重金属释放至环境中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累积,因此,进入水体中的重金属可最终通过鱼类等水产品的消费进入人体,在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为哈尔滨市的饮用水源松花江。
所以,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动员居民储水。
本文根据松花江污染的事件过程,以及近年来的化工事故来统计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881e27c5da50e2534d7f12.png)
事故案例目录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3)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3)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三: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6)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8)五: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11)六: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2)七;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5)八: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7)九: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8)十: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22)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25)第二章:爆炸事故 (27)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27)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8)三: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29)四: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31)五: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34)六: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36)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37)八: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40)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43)十: 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45)第三章:中毒事故 (46)一;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46)二: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50)三: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1)四; 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53)五: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55)六:苯中毒事故案例 (59)七: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 (61)八: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63)九: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 (64)十: 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68)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2008年6月16日16时30分左右,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黄原胶技改项目提取岗位一台离心机在由生产厂家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国奕进行检修完毕,试车过程中发生闪爆,并引起火灾,造成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
近期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近期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747b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f.png)
近期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化工企业往往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化工火灾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化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文章将结合近期发生的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对事故原因、应对措施和事故后的救援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化工火灾事故案例一:浙江温岭化工厂火灾近期,浙江省温岭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工火灾事故。
据报道,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硫酸、硫氰化物、氯化物等化学产品,火灾发生后,大量有毒气体向周围环境释放,给周边居民造成了严重威胁。
火灾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50余人受伤,数十辆车辆被烧毁,数百亩农作物被烧毁,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从初步的调查结果来看,浙江温岭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企业管理混乱。
据了解,在该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设备老化等问题。
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
2.违规生产。
在事故发生前,该化工厂存在违规生产行为,未经过相关审批手续,擅自变更生产工艺,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安全隐患严重。
3.安全设施不全。
据报道,该化工厂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出口不畅,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器材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4.人为操作不当。
火灾事故发生时,有工人在生产现场进行违规操作,导致化学品泄漏、起火,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事故救援及善后措施面对化工火灾事故带来的严重影响,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救援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1.紧急疏散。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减少伤亡。
2.救援工作。
当地政府组织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救援力量参与灭火和救援工作,及时控制了火灾,避免了事故的扩大。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汇总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045bc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b.png)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汇总由于化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质,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统计了一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安全生产的关注。
1. 夏季化工生产厂发生炸药爆炸事故事故时间:2018年6月28日事故地点:夏季事故原因:生产过程中未进行严格的检验、试验和质量监控导致发生事故。
在事故中,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人的生命和健康,还包括了财产损失,这些损失在短时间内就让企业雪上加霜。
2. 工厂突发火灾事故时间:2017年9月15日事故地点:安徽合肥市蜀山区事故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导致化工管道爆裂。
爆裂后的管道燃烧引起火灾。
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集装箱发生爆炸事故事故时间:2016年8月12日事故地点:福州市台江区金山码头事故原因:运输车辆撞击集装箱,导致集装箱发生爆炸。
爆炸后,周围的地面和房屋也受到了损害。
企业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确保运输安全。
4. 突发火灾导致化工品泄漏事故时间:2015年5月5日事故地点: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事故原因:化工企业生产区实施管理混乱,造成火灾。
火灾导致化工品泄漏,环境污染严重。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控和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5. 锅炉爆炸事故事故时间:2014年12月16日事故地点:湖南岳阳市君山区阿华乡事故原因:锅炉损坏严重,经受不住高压,导致爆炸。
企业应加强对锅炉的检测和维修,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6. 液氨泄漏事故时间:2013年11月19日事故地点:新疆喀什市伽师县事故原因:机器设备运行不正常,导致液氨泄漏。
液氨泄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企业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机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7. 化工品库房起火事故时间:2012年8月6日事故地点:贵州省安顺市事故原因:化工品库房内部存在火源,最终引起爆炸。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2ecd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6.png)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化工安全事故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突发的、意外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事件。
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严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下面将介绍一起典型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美国蒙塔纳州安那科达化工厂爆炸事故安那科达化工厂是美国最大的液化石油气生产厂家之一,2024年夜晚,该工厂发生了一次重大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工厂设备损毁严重,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分析:1.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该次爆炸事故是由于工厂压力容器内积存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
事故发生前,工厂在检修、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员工培训不到位等。
2.安全管理不到位:该化工厂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工厂在检修维护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的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此外,工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也存在缺陷,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
3.环境污染问题:事故发生后,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在厂区周围泄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该地区的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讨论:该案例中的化工安全事故具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安全管理: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并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风险评估:化工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备份设备、应急措施、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3.环境保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当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封锁泄漏源、清理污染物等,以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影响。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06b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4.png)
另外再延伸一下,固废处理车间也属于环保设施的范畴,最近两年,确实发生了不少环保设 施的事故案例,基于此,在202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安委办和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 了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化工企业内环保设施 和设备的安全管理,相信在2023年期间,各类型的环保设施类工程项目,应该会面临和主体工程 同样的监督管理,包括三同时制度、专篇审核、风险评估论证等等。
2022年4月16日5时,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炼油厂发生一 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0万 元。
事故阶段 关键装置 作业环节 涉及行业 涉及危化品
运行
罐区
违章操作
冶金
煤焦油
开停工
工艺装置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乙烯、丙烯、 乙烷、丙烷
检维修
工艺装置
有限空间 作业
石油化工 冶金 精细
涉及危化品 蒽油 \ 石脑油
玻璃鳞片 甲醇、氨气
事故案例概况
事故名称
时间
开远市龙腾冶炼厂 “3·23”煤焦油储 罐火灾事故
2022/3/2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3·30”一般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4·16”坍塌事故
受伤。
运行
实验室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茂金属催 化剂
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 司“10·4”一般着火 事故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共10篇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6b0fe52d380eb63946dac.png)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共10篇范文一: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姓名:摘要: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由于化工行业工艺复杂,物料本身危险性大,且存在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腐蚀等作业环境,使其成为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事故背景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根据调查,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1。
1污染情况事故发生后,在松花江水体中发现高浓度污染物,硝基苯是对环境有害的,易在水生物中产生生物的蓄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重金属含量也较高,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第二松花江江段已达到重污染水平。
重金属释放至环境中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累积,因此,进入水体中的重金属可最终通过鱼类等水产品的消费进入人体,在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为**市的饮用水源松花江。
所以,2005年11月21日,**市**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动员居民储水。
本文根据松花江污染的事件过程,以及近年来的化工事故来统计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
化工安全管理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总结
![化工安全管理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b935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a.png)
化工安全管理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总结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管理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以期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 年 8 月 12 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 165 人遇难、8 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66 亿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风险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防潮等措施。
其次,监管部门在审批、监管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此外,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善,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力量未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导致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
二、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 年 3 月 21 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 78 人死亡、76 人重伤,640 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 19863507 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
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
此外,企业在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化工厂火灾案例及分析
![化工厂火灾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d8cb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2.png)
化工厂火灾案例及分析化工厂是近年来火灾事故的高危场所之一,化学危险品储存、生产、运输、处理等环节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深入分析几起化工厂火灾案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加强防范措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1、天津港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晚上10点,天津集装箱码头上的中天科技仓库发生了爆炸,爆炸中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被释放出来,导致大火一度无法扑灭,由此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和伤害,同时也给周边的居民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起案例被誉为中国火灾史上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之一。
原因分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引爆点火源和管理失误。
由于当晚风力较大,运输危险品的集装箱车辆被迫停在中天科技仓库门口进行等待。
车辆等待时间较长,疲劳驾驶员在临时停车休息时可能存在引发火灾的行为,如吸烟等。
同时,该公司管理层存在违规生产、违法存储等问题,使得在火灾扑灭之后,大量危险品短时间内被释放到空气中。
防范措施: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注重从源头上对危险品进行预防,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在设备选型、环境造型、存储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安排,将危险品的运输、存储、处理全程管理贯穿。
2、四川眉山燃气爆炸事故2018年12月6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东沟村发生燃气爆炸,导致24人死亡,21人受伤。
爆炸发生在一处加气站内,上万斤燃气瞬间爆炸,瞬间夷为平地。
原因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爆炸物品在装运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的安全隐患,如加气站管理局存在不足,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技能,对灵敏度和操作安全不够重视等。
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设备、运输、承运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人安全防护意识,规定全部参与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资格考试,对于燃气、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特别的安全管理和规范操作。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总结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e715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9.png)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总结火灾是化工厂所面临的一大隐患,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本文将通过呈现两个真实的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汲取教训,提出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旨在引起广大读者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并加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一:X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该石油化工公司是区域内的龙头企业,拥有大型精炼设备及储罐。
XXX年X 月X日凌晨,在该公司储罐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事故。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此次事故是由操作失误导致,具体原因主要包括:1. 不合规操作:当时执勤人员在处理相关设备异常时未能即时采取正确措施,并存在在正常作业状态下违规行为。
2. 防护准备不足:部分岗位人员没有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并缺乏紧急情况下的闪避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案例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化工厂火灾事故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1. 安全意识淡漠:部分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安全防范的主动性。
2. 操作失误:不合规操作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高风险岗位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和管理。
3. 防护装备不足:适当的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职工伤害,在高温环境下保证职工正常作业。
金属氧化物粉尘爆炸事件及别项表明,用电机巴比特长时间禁电工厂内拖链丧失运转能力或其运转不稳定会给现场设施带来则重大威胁性。
三、预防措施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提出以下预防措施以确保化工厂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预防:1. 安全培训与技能考核: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且定期的安全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技能考核制度,保证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2. 制定操作规范:明确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禁止任何不合规或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3. 责任分工与制度落实:明确岗位责任与义务,在每个岗位上配备专职负责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4. 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员工对火灾风险的认知,定期组织相关演练活动,并普及逃生和自救知识。
5. 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所有员工都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ce7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9.png)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化工事故是指在化学工程领域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化工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影响,因此对化工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几起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作为例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探讨事故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人们对化工事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二、案例一: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蒙塔瓦炼油厂爆炸1. 案例背景2005年3月23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蒙塔瓦炼油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15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该炼油厂是该地区最大的炼油厂,也是臭氧层破坏物质的主要制造商之一。
2.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在进行装载燃料过程中没有及时检查和修理卸油软管,最终导致了油气泄漏和爆炸。
(2)设备故障:事故中使用的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和缺陷。
在事故发生前,该炼油厂的监测系统未能及时发现油气泄漏,导致事故无法及时预警。
3. 事故影响及防范措施该次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1)加强操作培训:化工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程得到严格执行。
(2)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备故障及时发现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确保事故能够及时预警并进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案例二:2015年中国天津港爆炸事故1. 案例背景2015年8月12日晚间,中国天津港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爆炸造成的巨大冲击波摧毁了大量附近的建筑物。
2.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化学品储存不当:事故发生地点附近的仓库储存了大量危险化学品,包括硝酸铵等易燃易爆物品。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8977e14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8.png)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化工安全事故是指由化学品引发的突发事件,可以明显地影响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
近几年,随着电力、能源、石油化工等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建设新工厂,国内各地均出现了多起严重的化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周围的人口、植物、动物等环境,甚至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本文以多个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为例,介绍化工安全的重要性,并分析这些事故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2015年江苏镇江事件2015年12月,江苏镇江发生一起严重的化工安全事故,造成生命丧失,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据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某化工厂在停电时出现失控,排放出危险的蒸气,使周围居民感到发烧、头晕、呼吸急促等各种不适症状。
后来,政府部门检查发现,厂区管理不规范、设备运行不安全,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事故恶化。
2、2015年福建泉州事件2015年8月,福建泉州发生一起化学废物处理厂爆炸事故,导致数十人受伤。
据分析,原因是该厂没有经过安全检查,工人没有按要求穿防护服,也没有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使毒性空气污染物蒸发成了有毒的燃气,经点火后猛烈爆炸。
3、2016年江苏宿迁事件2016年5月,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重大的化工安全事故,造成致死致伤人员。
事故原因是该学校的机械设计实验室内存放大量可燃烧的易燃液体,但学校没有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基本上没有任何消防设备。
当实验人员使用电锯时,电锯切割出的火花引爆了室内气体,造成大火灾。
二、化工安全问题分析从上述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化工安全事故对世界各地的人、物和环境都有极大的危害,每起事故都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伤害。
然而,这些事故大多是由于化学品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完善,政府机构缺乏整体的安全规划,以及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所致。
为了解决化工安全事故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法规,建立和完善化学品管理制度,及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安全技术监督,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潜在安全隐患的化学污染现象,以及推行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c20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5.png)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厂事故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化工厂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化工厂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化工厂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应对措施和教训启示,以期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和警示。
案例一,某化工厂发生泄漏事故。
某化工厂生产中,由于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导致一处储罐发生泄漏,造成有毒化学品泄漏至周边环境,引发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后,化工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现场清理,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
经过紧急处理,事故得到控制,但仍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化工生产设备长期运行容易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检修和更换,容易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2. 操作不当,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或者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导致事故的发生。
应对措施:1. 加强设备检修,定期对化工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 提高操作规范,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控。
教训启示:1. 安全意识不可忽视,化工生产是高风险行业,企业和员工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应急预案要健全,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通过对以上化工厂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
因此,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需要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健全应急预案,以期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和指导,推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fbb0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6.png)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一、引言近年来,化工企业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探讨火灾事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本文将对几起典型的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关键点。
二、背景介绍1. 案例一:某石油化工公司爆炸事故该公司位于城市郊区,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产品。
2019年8月,由于管道泄露引起的漏油未及时清理导致积聚,并在高温下引发爆炸。
此次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2. 案例二:某危险品仓库失火事故一家危险品仓库存放有大量易燃物品,在防火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由于电气设备老化触发了火灾,迅速蔓延至整个仓库。
该事故造成现场员工无法逃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与缺乏维护在上述两起事故中,设备的老化与缺乏定期维护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油化工公司管道泄漏未及时清理,危险品仓库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说明这些企业在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火灾事故也暴露了这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操作规程不规范等问题。
例如,在某石油化工公司爆炸事故中,未能通过合理的保养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在危险品仓库失火事故中,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3. 人为操作错误另一个共同点是人为操作错误。
石油化工公司在处理管道泄漏时未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修复;危险品仓库工作人员使用老旧设备进行操作,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程序。
四、经验教训总结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为了避免因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导致的事故,化工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并建立健全的设备寿命周期管理制度。
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职责和权限。
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
加强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存在问题。
3. 提高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需要在招聘、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9131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8.png)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化工厂生产中发生的事故不少,本文通过四个安全事故案例的介绍及分析,来引起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
美国著名石油公司沙漠奇案1992年8月1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美国著名石油公司沙漠产品有限公司(S.W.S)两位钻井工程师,他们正在离波斯湾约160千米远的科威特岛上的一处油井作业区工作,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沉寂的油田,把正在熟睡的他们惊醒了。
这时,他们看见眼前爆炸了一团炽热耀眼的火球,并传来刺耳的巨响,之后浓烟滚滚,强大的气浪使他们像脱弦之箭一样地倒飞出去,并将地面上摆放着的铁锹、撬杠等工具都刮到空中。
两位工程师随着铁锹向下掉落,但没有受伤。
2。
武汉“ 86”事件1988年7月13日上午,武汉东方红炼油厂发生火灾。
中国石化总公司副经理周厚健和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赶到现场组织扑救,抢救物资和伤员,尽力保护贵重物品,同时报告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9点20分左右,东方红炼油厂大火基本被扑灭。
当时值班的中国石化公司黄冈分公司副经理张启学和当地市公安局110巡警胡龙池牺牲。
10点30分,炼油厂发生爆炸,将100米外附近民房的玻璃震碎。
在炼油厂东南约15千米的堵城镇三官殿村,已经修建好的318国道西线路面有一段10米长的沥青路面被烈火烧毁。
据事后统计,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
3。
巴库油管爆炸事件1976年11月6日,苏联巴库地区的托木斯克炼油厂新建成的第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至少造成20人死亡,4000人受伤。
这是一次严重的化工事故。
在此以前,苏联早就制定了《化工厂事故防止法》,对可能造成的化工事故类型、后果及预防措施等作出了规定。
4。
日本某油管喷射而出致35人死亡4。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2011年3月11日下午3点30分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并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这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由于无知和恐惧,人群逃离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现场。
在核泄漏期间,当地民众呼吸到高浓度的放射性污染气体,许多人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4d3d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3.png)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高温高压等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几起化工事故案例,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案例一,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大量房屋被摧毁,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仓库内存放的化学品超过了规定的数量,而且存放方式不符合安全要求,违反了相关法规。
案例二,2016年江苏化工厂爆炸事故。
2016年4月2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至少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化学品泄漏并遭遇火源引发爆炸。
案例三,2018年山东化工厂泄漏事故。
2018年11月25日,山东省德州市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多人中毒。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泄漏,导致有毒气体外泄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通过以上几起化工事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和启示:首先,化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确保不超标存储,严格遵守存储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其次,化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正确操作设备,防范化工事故的发生。
最后,化工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泄漏和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化工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希望通过对化工事故案例的深入分析,能够引起化工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乙酸氯化岗位玻璃冷却器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25日上午10:30分,某化工厂氯乙酸工段C1氯化釜系统玻璃冷却器突然发生爆炸。
其中C1氯化釜三楼九节玻璃冷却器全部炸坏,炸坏后的碎片造成附近
D2 、E1 、E2等三台氯化釜共七节玻璃冷却器不同程序的损坏。
爆炸发生后,当班人员迅速关闭氯化系统相关阀门,氯化岗位做紧急停车处理,氯乙酸其他结晶、离心包装等岗位未受到影响,生产保持正常运行。
经维修人员紧急检查、抢修后,氯化岗位于11:00部分氯化釜恢复开车(4主4副),下午18:30分氯化系统开满正常。
这次事故由于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万余元,并且爆炸后形成的酸雾向周围弥散,造成极坏的影响。
2. 事故调查:
1)C1氯化釜停用前后的情况调查:根据查看相关记录,该氯化釜最后一次投料使用时间为10月13日下午15:36,到14日21:00转为主釜,在15日15:00氯化反应中期发现釜体穿孔后停用。
停用后,工段组织人员对通氯阀、进出水阀等进行了关闭,并对釜内料液进行了抽空处理。
2)化验室人员对氯乙酸氯化系统相关气体及该氯化釜釜内残液(约500㎏)等进行了
化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a)主釜尾气组成:HCl:64.5%;Cl2:1.75%;H2/Cl2:
3.17%;
b)副釜尾气组成:HCl:73%;H2/Cl2:3.15%;
c)氯化釜釜内残液:HAc 34.55%;HCl 2.10%;
另外氯化釜残液内含有大量Fe2+离子。
3)维修人员对该氯化釜分配台通氯胶囊阀、釜上通氯玻璃阀及釜上DN100气相大阀进行检查,发现以上氯气和气相阀门关不死,存在内漏现象。
4)维修人员对氯化釜水洗处理后,打开釜盖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氯化釜内穿孔两处,距离釜底圆弧以上400mm处(方向分别为西南侧一处,孔径φ8mm),同时发现穿孔处上下共约600mm宽的釜体出现一周脱瓷。
3. 事故原因分析:
1)由于该氯化釜几处通氯阀门内漏,造成氯气进入氯化釜系统内。
2)由于釜换热夹套进水阀内漏,造成釜内料液虽然当时抽净,但反应釜夹套内穿孔部位以下料液无法抽净,而进水阀门由于内漏进水,水与夹套内的料液经穿孔部位进入氯化釜,并形成酸性溶液(500㎏),同时酸性溶液与脱瓷部位碳钢材质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氢气,而由气相大阀内漏的主釜尾气(气体成分HCl、Cl2、H2)经釜内酸性溶液后,HCl气体被继续吸收为盐酸溶液,同时Cl2、H2则积聚在氯化釜玻冷器中。
3)通氯阀门内漏的氯气与釜体腐蚀产生的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形成潜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经日光照射后发生爆炸。
4)氯化釜停用后,未能拆除连接管道,或者添加盲板进行彻底隔绝,阀门内漏是造成爆炸性气体积聚的直接原因。
4. 预防措施:
1)氯化釜脱瓷穿孔后。
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处理置换,拆除或有效断开一切与系统联接的阀门、管道、法兰,做到有效隔绝,并以问题设备做到及时检修。
2)对玻冷器、塑料阀等易损件进行保温/冷、增加防护层等隔绝处理防止因外界冲击而损坏。
3)氯乙酸系统楼顶所有氯化釜的玻冷器上方增加防晒网,一定程度上杜绝阳光直接照射。
4)相关职能及专业管理人员,对生产装置查找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同时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醋酸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1995年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75Mpa,温度160℃。
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物料主要是醋酸),当班长杨*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杨*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
之后工人刘**、星**在王**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刘**、星**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王**同意,刘**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
自己去修理间去管钳,当刘**离开操作平台约45秒钟左右,其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炸,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场烧死2人,重伤5人,至
19日上午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伤亡,该厂320平方米生产车间厂房屋顶和280平方米的玻璃钢棚以及部分设备、原料等烧毁,直接经济损失为10.6万元。
2.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取证、技术分析和专家论定,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生产副厂长王某指挥工人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更加严重,釜内物料(其成分主要是醋酸)从泄漏处大量喷出,在釜体上部空间迅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遇到金属撞击产生的火花即发生爆燃,并形成大火。
因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氧化釜发生物料泄漏,泄漏后的处理方法不当,生产副厂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无知作业。
2)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管理混乱,生产无章可循。
该化工厂自生产对硝基苯甲酸以来,没有制订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的任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特别是某新技术发展公司今年3月1日租赁该厂后,对工艺设备作了改造,操作工人全部更换,没有依法
建立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和工艺操作规程,整个企业生产无章可循,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没有明确如何处理,也没有任何安防范措施。
(2)工人未经培训,仓促上岗。
该化工厂自租赁以后,生产操作人员全部重新招用外来劳动力,进厂做早的在95年4月中旬,最迟的一批人5月15日下午刚刚从青海赶到工厂,仅当晚开会说说注意事项,第二天就上岗操作。
因此工人没有起码的工业生产的常识,没有任何安全知识,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
整个生产过程全由租赁方总经理颜冬和生产副厂长王某具体指挥每个工人如何做,工人自己不知道怎样做。
(3)生产没有依法办理任何报批手续,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该化工厂自94年5月起生产对硝基苯甲酸,却未按规定向有关职能部门申报办理手续,生产车间的搬迁改造也未经过消防等部门批准,更没有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三同时”审查验收。
尤其是作为工艺过程中最危险的要害设备氧化釜是94年5月非法订购的无证制造厂家生产的压力容器,而
且连设备资料都没有就违法使用。
生产车间现场混乱,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
因此,整个企业不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3)整改措施:
这起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重大伤亡,经济损失惨重,影响极坏。
为此,调查组认为:
(1)该化工厂如需恢复生产或从事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一切必要的手续,认真做好“三同时”审查验收,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抓好全体职工的技术业务和安全培训,并对现有设备严格进行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尤其是氧化釜不得再作受压容器使用。
(2)应该牢记“5.18”事故血的教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