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电影工业主题】中国喜剧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重点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国电影史重点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中国电影史(部分名词解释)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
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等。
国防电影: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徐峥中国喜剧电影的开创者与领军人物
徐峥中国喜剧电影的开创者与领军人物中国电影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喜剧电影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电影类型,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深远的影响力。
而在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史上,徐峥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开创者与领军人物。
本文将探讨徐峥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代表人物,其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对于中国电影业的深远影响。
徐峥,出生于1972年,是中国当代著名喜剧演员、导演、制片人。
徐峥的代表作品《人在囧途》、《人在囧途2》和《泰囧》等不仅是票房佳绩,更是将中国喜剧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些作品不仅笑料百出,而且融入了对社会现象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思考性。
作为喜剧电影的开创者,徐峥不仅在题材上进行了创新,更对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和突破。
他通过搞笑的情节和角色刻画,传递了对人性、家庭、友情以及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思考与观察。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逗乐观众,更是展现了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幽默的手法,他揭示了社会中的普遍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徐峥的作品在电影市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推动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繁荣发展。
他的作品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票房收入和影响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而这也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在喜剧电影中的杰出表现,徐峥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成立的公司“华谊兄弟影视公司”成为了中国电影业的重要力量,他在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通过将中国的喜剧文化推向全球,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徐峥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开创者与领军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创作思路和出色的表演技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中国喜剧电影形式。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逗笑观众,更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引起观众对中国社会的共鸣和思考。
他的成功也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微电影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
4713微电影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2012年贺岁档,一部《人再途之泰》在众多大片中成功突围,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新标杆,令业内外人士对国产喜剧电影刮目相看。
从2002年《英雄》首开“大片”贺岁滥觞,到《泰》重新以喜剧“夺权”,十年间中国电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扩张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活力。
可以说,如何在本土经验基础上有效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近年来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市场的急剧扩张,观众期待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电影形态逐渐趋于开放和多元。
喜剧电影观念的市场转向,使得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得以突破以往题材的限制出现大规模的集群创作。
近年喜剧片数量不断攀升,在2006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中,只有8部是喜剧片,仅占同年上映新片的9.4%。
[1]及至2009年,喜剧电影激增,此后在院线的占有率长居于20%以上,2011年上映的183部国产电影中,喜剧片达38部,仅次于爱情片。
[2]2012年喜剧片更是连创佳绩,为市场贡献了超过18%的票房。
[3] 针对观众的贺岁档观影意愿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观众表示喜剧片是进影院的第一选择。
[4]在市场的青睐下,近年的国产喜剧电影在类型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几种特征鲜明的亚类型喜剧。
但同时也应看到,国产喜剧电影的总体品质还有待提升,喜剧电影跟风创作、“山寨”成群、缺乏创新性和偏离“游戏规则”的叙事都严重制约着喜剧创作的发展。
面对中国电影整体上升级换代的新时机,如何以优质叙事满足市场的商业诉求和观众的心理诉求,如何在电影创作中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有效地进行本土化现实题材创作以达到与好莱坞抗衡的目的,都成为国产喜剧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新世纪的喜剧电影创作呈现出前冷后热的巨大反差。
新世纪初期,喜剧电影创作较为沉寂,更多的电影则是沿袭了90年代“泛喜剧电影创作”的态势。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喜剧之光”
喜剧电影 的六年空白
一
兴起 , 是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政 治文化等方面的 从社 会环境来 看 ,9 6 国家对 资本主 义工商业 15 年
、
14 年 一15 年 ,解放战争在全国还没有完全结 99 95
柬, 作为当时重要宣传工具的电影 , 其主要的功能是 集 的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 , 人民政权进一步巩 固 , 经济社会
中喜剧电影的创作是空 白的 , 而此后 的 1 年间, 1 喜剧 电 《 不拘小节的人》 落水记 》未完成的喜剧》 寻爱记》球 《 《 《 《
影则经历 了明显的三次创作起伏 , 这一切都构成 了十七 场 风波》 花好 月圆》 布谷鸟又 叫了》 探 亲记》 幸福 》 《 《 《 《 年中国喜剧电影独特的发展景观 。 回顾十七年的喜剧电 反思。 《 三毛学生意》 金铃传》 。 《 等 这些 电影大都都选择了讽刺 电影创作的一个高潮 。当然 , 喜剧 电影特别 是讽刺喜剧 影历程 , 是一种 对过往 的追溯 , 既 更是一种面向未来 的 喜剧的创作道路 , 从而掀起了新 中国电影史上讽刺喜剧
意外地发见上1 务的理 发师正在家等着他 回来 给他 过体 育锻炼治 好了一 身毛病 的车间统 计 员大李 以及 老 ]服 电影《 五朵金花》 今天我休 息》 和《 得到了观众 的喜 的差异仅仅是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 , 而根本与现实矛盾
中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光辉业绩 , 所以喜剧 初步发展 ,工农群众充满着翻 身后的幸福感和 自豪感 。 电影 由于不合时宜而没有 出现。此后, 国家进 入了国民 但是与此同时 , 官僚主义作风开始出现 , 如欺上瞒下 、 弄
经济的恢复时期 ,文艺创作活动本该呈现出新 的活力 , 虚作假等 , 在群众 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 引起群众的不满 。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喜剧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0年来,中国的喜剧电影经历了从拍摄方式到内容呈现方式的巨大变革,展现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喜剧电影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影响、新时代的喜剧电影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的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喜剧电影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电影产业规模较小,喜剧电影也呈现出比较落后的状况。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电影产业的逐渐发展,中国的喜剧电影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在1950年代,中国喜剧电影主要表现为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歌女红娘》、《小花蕊》等影片,这些影片在轻松幽默的情节中融入了革命时期的政治理念,对长期战争后重建社会的情感关注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大背景。
进入1960年代,中国的喜剧电影迎来了一个高潮期,影片数量、题材多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喜剧电影作品,比如《武松》、《小兵张嘎》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不同层面的讽刺和幽默,表达了对时代的独特理解和见解,同时也为当时社会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运动影响,喜剧电影产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也出现了一些经典的喜剧片,比如《上山下乡》等,其对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性命运进行反思,探索了人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197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的喜剧电影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些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比如《霸王别姬》、《不见不散》等。
这些电影在幽默搞笑的也带有对人生、情感、命运等深刻思考和揭示。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中国的喜剧电影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涌现出一些重磅作品,比如《泰囧》、《西虹市首富》等,这些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呈现出了更加生活化的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代表作品及其影响1.《喜剧之王》《喜剧之王》是中国喜剧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行业在喜剧电影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喜剧电影一直是中国观众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不仅带来了欢乐和娱乐,更是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本文将对新中国70年来的喜剧电影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
一、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电影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喜剧电影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时期,以《歌女红牡丹》、《喜剧之王》等为代表的喜剧电影迅速崭露头角,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喜剧电影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这一阶段,以《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为代表的喜剧电影开创了新的潮流,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更是在艺术和文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到了21世纪,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喜剧电影的品质和数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功夫》、《唐人街探案》为代表的优秀喜剧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和喜爱。
二、主要代表作品1.《喜剧之王》:由周星驰主演的《喜剧之王》被誉为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中对演员的表演技巧、对话语的幽默处理、剧情的构思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成为了中国喜剧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大话西游》:由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大话西游》是一部融合了武侠、爱情、喜剧元素的电影,成为了中国喜剧电影文化的经典之作。
影片中充满了幽默和搞笑的片段,打破了传统武侠片和爱情片的固有框架,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观众的审美和情感认知。
3.《功夫》:由周星驰执导的《功夫》以功夫为主题,融入了大量的喜剧元素,成为了中国喜剧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影片中对功夫的诠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对时代气息的把握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项重要突破,也为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
新中国70年喜剧电影研究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喜剧电影作为其中的重要类型,也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喜剧电影成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心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产业遭遇了多重困难,创作人员们在极不利的条件下努力创作,不断开拓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
在这个过程中,喜剧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中的特色类型之一。
1958年,电影《小兵张嘎》上映,它不仅是中国喜剧电影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电影"第一射"的标志作品。
这部电影讲述了河北农民小兵张嘎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八路军的故事,采取了许多幽默、滑稽的表现形式,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共鸣,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经典之一。
在中国电影70年的发展历程中,喜剧电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喜剧电影作品。
例如,2001年李冰冰主演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通过重新诠释和演绎古典神话,利用现代的语言特点、人物设定和影像表现,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电影世界。
2017年上映的电影《记忆大师》则以时空穿越和人物密室等多重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忆者的警匪故事。
电影中既有张译、杜江等演技出色的实力派演员,又有于和伟、邓超等表演鬼马生动的喜剧元素,为观众打造了一部既紧凑刺激、又不失喜剧元素的电影作品。
除了各种类型的电影作品,喜剧电影还贡献了许多经典角色。
例如徐峥的“马进”、“哈哈”等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沈腾以其超凡的喜剧表演和巧妙的人物塑造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这些角色在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中,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总之,新中国70年来的喜剧电影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不断吸收新的表现手法和元素,另一方面也延续了中国喜剧电影一直以来的精神,讲述人间百态,引发社会关注。
在未来的创作中,喜剧电影更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表现形式以及新的审美标准,不断打破创作界限,持续为观众带来更多欢乐和感动。
狂欢与落寞: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文化审视
狂欢与落寞: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文化审视
赵涛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8(000)020
【摘要】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此消彼长的文化争斗与融合,日渐解冻的电影体制,风云突变的市场规律,喜剧电影创作也经历了繁荣与衰落的动荡变革,反过来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时期多元杂交的文化症候.【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赵涛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广电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拿来主义的狂欢与落寞——对中国教育苏联模式的追忆与反思 [J], 焦德杰
2.空间:读解九十年代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切入点 [J], 张琦
3.狂欢后落寞的中国修船业,如何做好“加减法”转型 [J], ;
4.2004年度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文化审视 [J], 刘翠霞
5.狂欢之影:中国喜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J], 孔小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溯源——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笔记之一
溯源——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笔记之一
弘石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1992()5
【摘要】毫无疑问,中国电影不象中国的其它艺术门类(如小说、戏剧、音乐、舞蹈、美术)那样,有着本民族的源远流长的连续性。
常识告诉我们,就电影而言,中国缺乏“古已有之”的传统。
换言之,中国电影并非是自生的,而是在外国电影输入之后才
从无到有的。
这就使我们在考察中国喜剧片的源流时,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中国
的喜剧片是在欧美喜剧片的直接催生下发展起来的。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喜剧电影;初始阶段;喜剧片;中国电影;外国电影;明星;结论;文明戏;连续性;出版社
【作者】弘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论塞纳特对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的影响——以《劳工之爱情》为例 [J], 程丹蕾
2.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的创始与奠基 [J], 刘宇清
3.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喜剧电影转变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喜剧电影转变探析
[J], 李国军
4.国产黑色喜剧电影的溯源与本土化表达 [J], 李苗苗
5.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J], 胡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合家欢电影: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
中国合家欢电影: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中国合家欢电影的界定与分类 (5)2.1 合家欢电影的定义 (7)2.2 合家欢电影的类型 (8)三、中国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历史溯源 (9)3.1 早期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 (11)3.1.1 改编与翻译时期的话语生产 (12)3.1.2 创作初期的本土化话语生产 (13)3.2 新时期合家欢电影的话语生产 (14)3.2.1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改革下的话语生产 (16)3.2.2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话语生产 (17)四、中国合家欢电影话语生产的文化逻辑与传播策略 (18)4.1 文化逻辑 (19)4.2 传播策略 (21)五、结论与展望 (22)5.1 研究总结 (23)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24)一、内容综述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合家欢电影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家欢电影是指那些以家庭为背景,讲述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的电影作品。
这类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是在春节档期,合家欢电影往往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本文将从话语生产的历史中溯源,探讨中国合家欢电影的发展脉络、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回顾中国电影史上的合家欢电影发展历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再到21世纪初的新世纪,合家欢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合家欢电影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家庭、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美好向往。
本文将分析中国合家欢电影的特点,合家欢电影通常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注重情感表达和生活细节的刻画。
合家欢电影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影响中国合家欢电影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制作水平等。
丰收时期(中国电影史)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 片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从民间制作到国营企 业主导的转变。
02
新中国电影(1949-197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总结词
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为主要内容,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
票房与观影人次
票房收入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观影人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观影人次也在逐年增加。
票房结构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结构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 不同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国际电影节与奖项
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 斯国际电影节和奥斯卡等。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
01
数字特效的应用
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特效手段,如虚拟场景、
数字角色等,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02
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电影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网络视频平
台、社交媒体等,为电影带来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03
观众参与与互动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方式,如在线评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张艺谋
《红高粱》、《秋菊打官 司》等,擅长通过视觉表 达和民俗元素的运用展现 中国社会的变迁。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让子弹飞》等,以其独 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社会现 实的敏锐洞察著称。
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
王小帅
《青红》、《十七岁的单 车》等,关注边缘群体的 生活状态和青春成长。
喜剧电影发展史技术介绍
智能语音合成
创造更为自然、真实的语音合成技术, 丰富喜剧角色的表现力。
情感计算
通过识别和分析观众的情感反应,为 喜剧创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交互式电影
结合游戏化元素,让观众能够参与到 电影的情节发展中,与角色互动,影 响故事走向。
06
总结与展望
技术发展对喜剧电影产业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为喜剧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如数字特效和合成技术等。
有声电影时代技术变革
01
02
03
声音的引入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喜剧 元素可以通过对话、音效 和音乐更加生动地传达给 观众,增强了喜剧效果。
同期录音技术
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 拍摄过程中的声音可以实 时录制,提高了声音的质 量和真实感。
声音的剪辑与特效
通过对声音的剪辑和特效 处理,喜剧电影可以更加 灵活地运用声音元素来营 造幽默和滑稽的效果。
体验。
代表性作品及影响
《功夫熊猫》系列
采用先进的数字制作技术和3D立 体成像技术,打造出充满想象力 的喜剧动作场面,成为喜剧电影 的经典之作。
《夏洛特烦恼》
运用数字化后期制作和音效处理 技术,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和 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美人鱼》
通过数字化制作和3D技术,呈现 出绚丽多彩的水下世界和幽默诙 谐的故事情节,成为喜剧电影的 佳作之一。
幽默感
喜剧电影的核心是幽默感,通过各种手法 和技巧引发观众的笑声。
多样化表现手法
喜剧电影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夸张 、讽刺、巧合、误会等,以营造幽默效果 。
轻松愉悦
喜剧电影通常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让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放松。
上影厂电影大全
上影厂电影大全
上影厂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上影厂出品的电
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上影厂出品的经典电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经典之作。
《歌剧魅影》。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音乐剧电影,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歌剧院中发生的
故事。
影片中的音乐和舞台效果堪称经典,是中国音乐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霸王别姬》。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历史剧电影,讲述了两位京剧艺术家之间的爱恨
情仇。
影片中的京剧表演和情感演绎令人震撼,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活着》。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现实题材电影,讲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故事。
影
片中的真实表现和深刻内涵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成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大闹天宫》。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动画片,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影片中
的动画效果和情节设置堪称经典,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红高粱》。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文艺片,讲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故事。
影片
中的唯美画面和深刻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中国文艺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让子弹飞》。
这部电影是上影厂出品的一部喜剧动作片,讲述了一个农民起义的故事。
影片中的幽默风趣和精彩打斗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中国喜剧动作电影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一些上影厂出品的经典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经典,感受电影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电影史是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中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中国电影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早期电影的兴起(1905年-1949年)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开始兴起。
1905年,《敷衍公馆》成为中国第一部以剧情为主的电影。
此后,电影院和制片厂相继出现。
1922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制片厂——上海南洋影片公司,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时代。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春江花月夜》面世。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发展(1937年-1949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电影成为爱国宣传和提振民心的重要途径。
抗日题材电影成为影坛主流,如《风云儿女》、《飞燕女侠》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逐渐发展壮大。
1956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红色娘子军》上映。
文革期间,电影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影片创作受到一定限制。
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活着》等。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发展(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电影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影开始引入国外电影技术和理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导演和演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电影出现了一股新浪潮,代表作品有《搭错车》、《大红灯笼高高挂》。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如《霸王别姬》、《芳华》等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五、中国电影的类型与特点中国电影具有多样化的类型,包括革命历史片、文艺片、喜剧片、动作片、战争片等。
中国电影的特点包括注重现实主义表现、关注社会问题、探索人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六、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电影工业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经历了不少波折和挑战。
然而,中国电影人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喜剧电影,为观众带来无数欢乐的时刻。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中国经典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1.《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1995年)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创造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电影讲述了孙悟空和紫霞公主的爱情故事。
影片采用了现代化的语言和故事情节,成功地将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喜剧相结合,成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
2.《喜剧之王》(1999年)《喜剧之王》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
该电影以娱乐圈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追寻梦想的故事。
影片结合了搞笑的情节和感人的剧情,展现了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功夫》(2004年)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功夫》是另一部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平凡人在武术界中努力寻求进步的故事。
影片以武侠、动作和喜剧的元素为基础,将中国功夫与搞笑表演相结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喜爱。
4.《大腕》(2007年)《大腕》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另一个经典之作。
该片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雕刻艺术家的故事。
影片通过幽默和诙谐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追求梦想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5.《非诚勿扰》(2008年)《非诚勿扰》是一部以相亲为题材的喜剧电影。
影片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当代人在爱情中的困惑和挣扎。
该片的成功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6.《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是由李力持执导并由周星驰和巩俐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以明代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书生与一位美丽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充满了幽默和搞笑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喜剧的魅力。
改革开放30年大陆喜剧片创作历程回顾
作者: 谢永均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主题词: 改革开放30年;大陆喜剧片;性格喜剧;荒诞喜剧;对白喜剧
摘要:文章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大陆喜剧片创作的三个阶段,即人性张扬和性格喜剧为主的阶段、精神迷失和荒诞喜剧为主的阶段以及人本回归和对白喜剧为主的阶段。
在与港台、国外喜剧片的比较中,文章分析了大陆喜剧片创作中的问题,如超重的意识形态承载、过于压抑的影像风格以及过于倚重对白的不良习惯等,并提出对策,如减少题材禁忌、加快影片节奏等,以期对今后大陆喜剧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论喜剧片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地位及意义
论喜剧片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地位及意义
史博公;凌燕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3()5
【摘要】在我们已然面对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环境中,“喜剧电影”对于振兴民族电影工业的意义不容小觑。
因此,加强对喜剧电影的研究,并赋予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以求直接服务于当下的创作,显然是电影理论界最迫切的使命之一。
【总页数】4页(P64-67)
【关键词】喜剧片;中国;电影事业;民族风格;观众;民族电影工业
【作者】史博公;凌燕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75.2;J992
【相关文献】
1.浅谈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意义及主要途径 [J], 罗淑敏;吴必翱
2.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西方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从社会学、美学与哲学角度获启 [J], 刘洋
3.中外合拍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地位及作用 [J], 张恂
4.浅谈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意义及主要途径 [J], 罗淑敏;吴必翱
5.图片在报纸中地位的转化及意义 [J], 朱普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一月银幕
十一月银幕
拾辑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1991(000)011
【摘要】十一月份,将上映国产影片8部,台港影片2部,外国影片3部。
西安厂摄制的《决战之后》描写了一批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活捉的战犯,在新中国的监狱——功德林中的改造生活。
影片借此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的宽广胸怀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这部影片在京试映,广受好评。
认为影片剧本基础好,导演手法流畅,分寸感适度,演员表演细腻,人物塑造生动,在风格上既气势磅礴,又寓意深刻,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影片。
北影厂摄制的《过年》是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拾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文明的十一月——「文明的な十一月」 [J], 杨洪俊
2.十一月的雪,十一月的阳光一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成功记 [J], 韩淑玲
3.十一月银幕 [J], 拾
4.十一月银幕 [J], 拾辑
5.十一月银幕 [J], 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月电影工业主题】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喜剧电影史由香港民间学者郑景鸿博士历经十多年艰辛研究,自费出版的《笑里沧桑80年——中国喜剧电影发展史》本月在香港面世,获得了此间学者高度评价。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郑博士10月18日表示,他赶在庆祝国庆的日子,出版这书作为献给百年中国电影的“小小礼物”。
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导演及编剧系主任刘成汉评价该书表示:香港电影学者有系统地研究中国大陆电影的著作可谓凤毛麟角,至于有关大陆喜剧电影的研究更前所未有,郑景鸿的研究是可喜和重要的突破。
《笑里沧桑80年——中国喜剧电影发展史》一书,探索了自1909年中国出产第一部中国人拍摄的喜剧电影《偷烧鸭》,一直到1989年,80年间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的过程,并旁及整体中国电影,以至中国近代文艺发展的一些情况。
郑博士希望通过这个“十分有趣和别具意义的题目,能够填补中国电影研究空白的一角,以还中国喜剧电影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上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个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民间电影研究人,郑博士研究中国喜剧电影的“缘份”早在数十年前结下:郑博士说,60年代他小时候家住新界,能够听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如白求恩和雷锋及民间故事,因而对内地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兴趣。
70年代末,他留学美国期间参加了“美中友好协会”,在勤工俭学之余,帮助协会安排在大学放映优秀的中国电影。
他还记得,当年放映的《小蝌蚪找妈妈》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动画片,美国观众都很喜欢看。
1988年郑博士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喜剧美学研讨会”,与会者包括老牌导演王为一等内地著名电影人。
与会者,尤其是经历过多番政治风雨的老前辈,在回顾“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史时,均认为中国喜剧所走过的是一条曲折沧桑的道路。
研讨会研讨了中国喜剧电影面对困难如何提高。
郑博士深深地为那些“经历了这么多苦难”、还“充满热情”、“充满使命感”的中国电影人所感动。
此后,郑博士利用假期和工余时间,频繁走访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深入电影制片厂,搜集了大量资料,观看了逾百部喜剧电影,采访了数十位老电影人,经过十多年的艰辛,终于出版了这部具文化历史价值的研究著作。
学者认为该书最重要的贡献有两方面:以年代为经,制片单位为纬,经纬分明地,逐一年代探讨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研究整理出80年间中国内地所出产的300多部喜剧电影目录,是现今最完整的。
二、国产喜剧突破在《闲人马大姐》之后,中国的情境喜剧市场上沉寂了一些时日,除了一些方言情境喜剧例如《外地媳妇本地郎》、湖南经视的《一家老小向前冲》等在本地观众群中有不错的收视情况以外,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并没有出现一部能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情境喜剧作品。
而到了2005年年末,这种情况终于被CCTV -8首播的一部古装情境喜剧《武林外传》打破。
按照该剧编剧宁财神的说法,《武林外传》是以郭芙蓉这个初入江湖的黄毛丫头的视角来看世界。
出身名门的郭芙蓉一心向往投身武林,成为一代女侠,但是她一心助人却好心帮了倒忙,最后被同福客栈的老板娘点醒在客栈中当了个杂役。
老板娘佟湘玉心地善良、风情万种,但却抠门至极,刚过门丈夫就去世了,于是担负起了抚养小姑子莫小贝的重任,她和小贝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姑嫂,还不如说更像母女。
再加上和老板娘有些暧昧关系的跑堂白展堂,饱读诗书却又十分迂腐的账房先生吕秀才,厨师姜大嘴,这些人在每天人来人往的同富客栈中演绎各种各样的故事,俨然就成了一部中国式的《老友记》。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来看,《武林外传》都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国式情境喜剧。
从形式上来看,美国情境喜剧例如《老友记》、《辛菲尔德》都是用20多分钟的篇幅同时进行3~4条情节线,其中的故事往往非常简单,有时甚至不成其为故事,而只是一个生活中意味深长的小感悟、小片段。
而以往我国的情境喜剧则是用一至两集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武林外传》从形式上寻求了突破,它既不同于外国经典的情境喜剧,也不同于之前的中国情境喜剧,而是借鉴了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一个回合讲两个主要故事的样式,在一集40分钟的时间里讲两个有一定关联的小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有可能是十分完整的,也有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
连每集的名称都借用了章回体小说的样式,例如《入丐帮老邢丢公职,升捕头小六打官腔》。
以往的情境喜剧都是带观众笑声的,不论是现场录制的观众笑声还是“罐装笑声”。
英达甚至认为有无观众笑声是判断一部电视剧是否是情境喜剧的最重要的标准。
《武林外传》的录制现场有20名观众,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台词、剧情和演员的表演,但是和通常的情境喜剧不同的是,这部剧从头至尾都没有带观众的笑声,而是替之以生动的具有民族器乐元素的音乐。
这对于一直借鉴国外情境喜剧的中国情境喜剧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举动。
《武林外传》选取了中国特有的武侠作为题材,这在中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历程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说是一部武侠题材的情境喜剧,其实它不过是借了武侠这个外壳来看社会。
同福客栈虽说武侠云集,既有传说中的“盗圣”,又有衡山派掌门,还有关中大侠,但他们其实只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说到底同福客栈更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同福客栈里的众多故事其实是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投射,在这里既有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考学压力,又有家庭暴力问题,连商业恶性竞争在其中都有所反映。
无厘头风格的台词是这部情境喜剧区别于国外情境喜剧及以往中国情境喜剧的一个重要特色。
以往的情境喜剧都是从传统的相声艺术中吸取营养,这部剧则反其道而行之,大胆跟随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脉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看着周星驰电影长大的年轻观众极力追捧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例如,吕秀才的经典台词“子曾经曰过”、佟湘玉带有陕西口音的“额滴神”(我的神)、“我化个妆先”,还有郭芙蓉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都让熟悉流行用语的中国年轻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
另外,强烈的拼贴感也是成就这部后现代风格情境喜剧的重要因素。
在这部剧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后现代风格的解构和现实主义的教诲、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段落、综艺节目、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所有这些元素融为一体,就拼贴成了这部“中国式情境喜剧”。
中国情境喜剧从引进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几年里,中国的情境喜剧经历了诞生时的辉煌、探索时期的平淡以及最近几年的重新崛起。
随着播放平台的增多,一些优秀的创作人才逐渐加入到情境喜剧的创作队伍中来,情境喜剧不再是英氏一枝独秀,作品总体水平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加入现代时尚元素,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国喜剧电影文化的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侠五义也在现代人的颠覆中.变得更加的无厘头.二:外国喜剧与中国喜剧(一) 各国典型喜剧片赏析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能够反应这个国家的民族性的话,恐怕不会有人反对:好莱坞代表美国式的商业快餐文化;欧洲电影体现这片大陆,固执地崇尚高雅艺术的精神;但我们也不能够忘记还有夹杂其中的不列颠群岛。
这个一度统治了半个世界的国家,并不仅仅有疯狂的球迷、保守的绅士、甚至世界知名的恶劣天气、它还拥有个人主义精神强烈的电影产业,而在这个无论是从技术、商业、还是艺术上都闻名于世的民族电影产业内,英国喜剧一直是最具影响力的类型之一。
英国喜剧的语言幽默十分丰富,有五种最为常见分别是:反语、讽刺、荒诞、机智和涉及性的笑话。
同时,这五种主要的幽默类型又涵盖了许多困扰英国社会的诸如民族性、口音、社会阶层以及种族等等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几部脍炙人口的英国喜剧电影中领略一下这些幽默机智的银幕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电影工作者一度雄心勃勃意欲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电影把英国电影推向全世界。
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他们大量改编本国的文学和戏剧名作将其搬上银幕,在英国影坛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学电影热潮,莎士比亚、萧伯纳以及王尔德的作品都引起了电影人的极大兴趣。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末的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作品大都触及了英国上流社会的时弊,其中不乏典型英国式讽刺和俏皮的揶揄。
《贵在真诚》就是这样一部剧作,其中充满了机智的语言,因为在表达力相当丰富的英语中有很多的同义不同音和同音不同义的词语,由此产生了许多文字杂耍的高手。
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就以简练、揶揄的反讽一语道破英国上层社会的思维方式。
《贵在真诚》是一部利用双关语而展开的故事。
Earnest 欧涅斯特,这个词在英语中既可以做人的名字又代表真诚和热切。
故事的主角之一杰克-沃辛虽身居乡间但却心系伦敦,因为那里有他的情人关多琳。
但关多琳不知道杰克的真名还以为他叫欧涅斯特,然而杰克在乡间的被监护者塞西莉却以为杰克叔叔每每到伦敦去,都是为了管教他经常闹事的弟弟欧涅斯特。
杰克的好友关多琳的表兄阿尔吉侬发现了欧涅斯特其实并不存在,就利用这个身份跑到了杰克乡间的别墅,并且和塞西莉坠入情网。
《贵在真诚》是一个因为身份错乱而引起的喜剧故事,影片的矛盾集中出现在杰克在乡间的别墅内,首先,是杰克想方设法要把阿尔吉侬赶走,但后者却死心不息地跑了回来。
其次,关多琳为了追求爱情自由前来寻找杰克,于是在别墅外遇见了塞西莉,由于关多琳和塞西莉都认为自己的爱人叫欧涅斯特,两位优雅的淑女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
了解英国的人们都会知道这个国家盛行虚伪之气,滋生了关于讽刺和嘲笑他人的人。
此外,考虑到英国的习俗和制度大多比较僵化保守,拿它们开玩笑总比改变它们要容易一些。
英国人向来有一种深奥精妙的自我嘲讽术,丘吉尔曾经说过:英国人是世界上唯一爱听别人说事情很糟糕的民族。
然而在这种自我嘲讽和自我贬低的外衣之下,其实隐藏了强烈的自负和傲慢。
曾经有一位英国影评家说过:英国电影越英国,外国人就越倾向于喜欢。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可以说正是这样一个故事,电影围绕着一群性情古怪的英国人展开,他们的故事由休-格兰特扮演的查尔斯娓娓道来。
这群朋友一直在婚礼和葬礼上见面,通过这些不同的场合影片向我们精确地展示了英国社会的细节。
虽然有人批评说,本片表现的是一个旅游者的观点,把英国看作是一个有着不寻常的礼节和古怪贵族的国家。
但也有人并不赞同,并且声明只有英国人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上流社会,要坐着破破烂烂的豪华车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婚礼。
前面曾经说过英国喜剧的幽默,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而《贵在真诚》、《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正是充分彰显此类特质的影片。
在这些故事中编剧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贵在真诚》有王尔德这样的戏剧大师,而站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背后的人正是英国喜剧界的资深编剧里查德-柯蒂斯,他十分擅长为性格古怪的主角们制造尴尬场景,然后让这些人冷汗直流地面对困境。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主线是查尔斯与美国人嘉莉的爱情,穿插其中的是构思巧妙各有特色的婚礼和葬礼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