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根源分析方法的统计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根源分析方法的统计对比

陈 丽 译

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你必须首先认识和理解什么是问题的原因,按照威尔逊等人(1993)的说法,根源是对破坏状态或问题的最根本理由。如果没有认清问题的最基本原因,仅仅是描述了症状,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识别和排除故障的根源是最最重要的(Dew,1991;Sproull,2001)。根源分析是采用结构化方法识别(causal factors)原因的方法,为识别和解决问题提供强大的帮助。帮助团体和个人识别问题的根源最好工具是著名的根源分析法。

目的

在理论上出现了三种根源分析方法作为通用的标准用于识别故障根源。它们是原因-效果图(CED),相互关系图(ID)和趋势实体树(CRT),关于这些方法并不缺少可查阅的资源。文献中为了说明其结构和使用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建议和指导。文献里还为每一个方法证明了其过程和做出的改进。而且,文献中相当详细的为每种方法提供了有趣的实例,以便于初学者能讯速的学习和应用。总之,文献证实了三种根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实际上,这三种方法在允许的精度、效率和质量范围内具有找到故障根源的能力。 (Anderson & Fagerhaug, 2000; Arcaro,1997; Brown, 1994; Brassard, 1996;Brassard & Ritter, 1994; Cox &Spencer, 1998; Dettmer; 1997; Lepore& Cohen, 1999; Moran et al., 1990;Robson, 1993; Scheinkopf, 1999;Smith, 2000)

例如,Ishikawa (1982)提出原因效果图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分解潜在故障原因到更详细的类别,便于组织,便于与有助于识别故障根源的因素发生联系。相比之下,Mizuno (1979/1988)支持相互关系图作为一种工具量化因素间的关系,从而把潜在故障问题或驱动进行分类。最后,Goldratt (1994)支持采用CRT去发现人们不愿看到的后果间的相互逻辑关系链,从而发现核心原因的识别。

对于这些方法,一个基本问题是: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几乎没有相关信息进行互相比较。感觉上方法之间差不多。然而,在理论上每一个方法是完整的,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在解决问题上,一个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理论上尚没有关于这三种方法间的相互比较。实际上,仅有两篇论文对它们进行了定性的比较。Fredendall et al.(2002)利用先前发表的关于CED和CRT的单独实例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而Pasquarella et al. (1997)采用一组测试后的设计,得到定性的结果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从量化的角度比较CED、ID和CRT。几乎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论文旨在

解决这些不足。

本文的目的是从因果关系、因素间关系、可用性和参与性等方面比较独立变量:CED、ID、CRT 间的区别。第一个相关的变量是方法找到故障根源的能力,以及原因间的相互依赖性。第二个相关变量是发现因素和因素种类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原因,效果或两者都是。第三个相关变量是工具的可用性包括产生的结果是否符合逻辑,高效和易读。第四个相关变量是在建设性讨论和对话中的结果的共享性。另外,论文的第二个重点是确定了构建每种工具需要的平均过程次数、在过程中或过程之后参与人员提出的问题或阐述的类型以及各方法产生的结果性质。

研究范围、假设和局限性

论文的研究范围是限定在CED、ID、CRT 这三种分析方法,而参与者是真实应用方法的小组。论文的局限性是建立在统计需求的一般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同时文中还给出了反应方法功效的试验结果。当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试途去控制明显的不相关的变量时,参与者、单位的文化特征,政策和社会风气不在分析和控制的范围内。

本文假设:(a)根源分析方法能发现根源过程,(b)根源的识别会比症状的识别产生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c)原因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识别是很重要的。另外,这些方法中的专家经验、倾向和先验知识或者其中的不足认为是随机分布于参与群组中,并没有影响对结果的理解。同样,案例中的想定认为具有相等的复杂性。

方法

具体明确的设计方法是:在三个层次里内部客观的单个因素重复的进行衡量。独立的变量见表1。 表1 重复的测量设计模型

1T 1M 2T 2M 3T 3M 1

CED 1,1O CRT 2,1O ID 3,1O 2

ID 1,2O CED 2,2O CRT 3,2O 3 CRT 1,3O ID 2,3O CED 3,3O

其中T 代表了处理的方法,M 代表了衡量标准,每组的观察值用表示。这样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参与者的判断相对的方式比较三种方法。这种情形的对比,每个参与者为自己的控制权充分利用独立团体的力量(Girden,1992)。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只需要极少的参与者,减少了人员的可变性,降低了出错的O

条件和出现类型Ⅰ错误的可能性。缺点是减少了自由的程度(Anderson,2001;Gliner&Morgan,2000;Gravetter&Wallnau,1992;Stevens,1999)。

衡量方法和手段

在试验之前,三种方法的收益者被认为是一种工具、过程和程序。他们在得到通知的情况下去回答参与者提出的工具、目标、目的、方法或用法等问题。收益者不提供问题情境的有关信息。还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指导他们,当小组在构造方法或管理他们的过程中有困难时去干涉处理过程。收益者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控制各组之间可能的扩散。

为保持一致性,每一个处理包有类似地方法构建步骤形式和图形案例。各个组也接受构建方法的同样的保障。相互依赖的变量采用十二个问题自我回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衡量。

步骤

参与者和收益者随机的被分配到三个组的任一个。研究人员同时提供关于试验、问题情景和原料的通知。允许5分钟的时间给参与者回顾他们各自的情境和指令,紧接着是十分钟的提问阶段。然后参与者要求去分析和找到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收益者通过使用获得帮助。在处理的过程中,参与者完成自报告文件。这样的过程一直重复到所有的组把三个随机问题应用完三种分析方法。每一个后来的处理七天进行一次管理。

可靠性和有效性

内容的有效性由一组研究此方向的研究生们对此充分的肯定。在42个参与者中,Cronbach 的α得到0.82。相互依赖的变量采用试探性的主成份分析法得到的结果也是合适的。

内在有效性的危机是它的成熟性和传达的效果。其他的危机包括参与者潜在的偏见,统计回归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外部的影响,干涉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还有一种危机就是参与者由于疲劳、厌倦或受时间限制而导致的“磨损”。

对于外部有效性,最有意义的危机是被选样本的代表性,由于是社会生态学的成员,与定性的研究有关。其设置和内容适合典型的教育环境。因此,通常假设是建立在领域内经验设计和理想状态相似性判断的基础上(Anderson,2001)。从纯粹的实验角度看,认为外部有效性偏低,但是从典型的设计角度看,外部有效性高(Snow,1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