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报酬率与风险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 名词解释

风险管理 名词解释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风险原理风险: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时期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因素:也称风险隐患,是指足以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的条件,也包括风险事故发生后导致损失扩大的条件。

物质风险因素:指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道德风险因素:指由于个人的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损失结果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

心理风险因素: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

风险事故:指可能引起生命或财产损失的偶然事件。

损失:指经济价值意外的减少或灭失。

损失概率: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损失幅度:是指损失的严重程度,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次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的数值。

基本风险:指影响整个社会或社会主要部门的风险。

特定风险:指后果涉及特定的人或相关部门的风险。

纯粹风险: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静态风险:指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

动态风险:指由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财产风险:指导致一切有形与无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责任风险: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付的经济赔偿责任风险。

人身风险: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管理概述整合性风险管理:是融合各类学科的管理方法。

它也是融合财务性风险与危害性风险于一炉的管理理念。

危机管理:指企业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员工训练等活动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设计或选择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处理方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第三章风险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风险主体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方面风险的过程。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课堂实训+案例分析(2014年修订版)-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课堂实训+案例分析(2014年修订版)-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一定数量
的资金在若干期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价值之
和,通常用FV (future value)表示。(第N终期值末点 的价值)
计算终值的方向 012 34
5 6…n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 定数量的资金,按照规定的利率折算成现在的价 值,现值通常用PV (present value)表示。已 知终值和利率求现值的过程叫做贴现。(第0期 或第一期初的价值)
PVA APViI,nF PA Vi,m IF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方法三:先计算出期普通年金的终值(m+n点 的价值),然后再将其折合成第1期期初的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PV A A FVi,InF PA V i,m InF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4. 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perpetual annuity)是指无限期连续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V A (A 1i) 1A (1i) 2...A (1i) (n 1 )A (1i) n A 1(1ii) nA PVi,nIFA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3)年偿债基金和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 年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
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 形成的存款准备金。年偿债基金的计算实质上是 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的一个应用,即已知年金 终值、利率和期数,求年金A。年偿债基金的计 算公式为:
第二节 风险与报酬
(二)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按风险的性质划分,风险可分 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operation risk)是指由市场销售、生 产成本、生产技术、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是企业全部资本中债务 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第三章 风险报酬

第三章 风险报酬

期望报酬率 标准差 标准离差率
C 12% 8.6% 0.72%
五、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一)证券组合的风险 1、可分散风险 • 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一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 性。 • 一般讲只要投资多样化,这种风险是可以被分 散的;而且,随着证券种类的增加该风险也将 逐渐减少,并最终降为零。此时,组合投资的 风险只剩下不可分散风险了。 • 但应强调的是,只有负相关的证券进行组合才 能降低可分散风险,而正相关的证券进行组合 不能降低可分散风险。
习题、案例与讨论
小组讨论方案:请全班同学分头搜集国库券与股 票的报酬率,计算相关风险,讨论风险与报酬 率的关系。
• 思考题: • 谈谈你对风险的认识?如何度量风险?
一、概念 利息率是公司理财中一项重要的概念,是财务决策的 基本依据。 利息率是衡量资金增值量的基本单位,从资金流通角 度看,利息率使特定时期运用资金这一资源的交易 价格,资金在资金市场上的交易,是以利率为价格 标准的。 分类: 二、分类: 按利率之间的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按债权人取得的报酬情况,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按借款在贷款期限内是否调整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 率 按利率变动和市场的关系,分为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
思考
1、资料显示,某地区可能蕴藏丰富的石油,某公 司准备参与石油开采,但划分的开采区里有储藏 量多少不清楚,请问,该公司面临何种决策?如 何才能作出决策? 2、A方案的期望报酬率高于B方案,有何意义?A 方案的风险小于B方案的风险. 3、如果两个方案的期望报酬率相同,则两个方案 的风险一定相同吗? 4、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小 5、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6、投资国库券是一种无风险投资。
思考:
K0+IP=? DP+LP+MP=?

财务管理复习题(客观题)带答案版

财务管理复习题(客观题)带答案版

第一章 总 论一、单选1.我国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我国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D D )A A.总产值最大化.总产值最大化.总产值最大化 B. B. B. 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C C C.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D. D. D.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2.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A A )A A.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 B. B. B. 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C C C.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 D. D. D. 债务与债权关系债务与债权关系债务与债权关系3.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D D )A .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 B. B. B. 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C C C.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 D D D.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4.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C C )A A.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B B B.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C C C.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D D D.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5.企业同其债务人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同其债务人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B B )A A.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B B B.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C C C.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投资与受资关系D D D.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6.下列不属于财务管理经济环境的是(.下列不属于财务管理经济环境的是(D D )A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B B B.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C C C.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经济政策D D D.企业组织法规.企业组织法规.企业组织法规二、多选 1.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ABCD ABCD ABCD))A A.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B B B.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C C C.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D D.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E E E.企业管理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管理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管理引起的财务活动2.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ABCDE ABCDE ABCDE))A A.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B B B.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C C.企业同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企业同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企业同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D D D.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E E E.企业同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同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体现出以下优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体现出以下优点(ABC ABC ABC))。

第5章 风险与报酬(参考答案)

第5章 风险与报酬(参考答案)

第五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因为期望值不同,衡量风险应该使用离散系数:甲的离散系数=300/1000 =0.3,乙的离散系数=330/1200=0.275,所以乙方案的风险较小。

2.【答案】D【解析】相关系数越大,风险分散效果越小,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效果越大。

相关系数为1时,不能分散任何风险,当相关系数为-1时,可以充分分散掉非系统风险。

3.【答案】A【解析】如果A、B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则表明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彼此为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组合的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4.【答案】B【解析】资本利得预期收益率=[(12000-10000)×50%+(13000-10000)×30%+(9000-10000)×20%]÷10000=17%,所以,资产的预期收益率=17%。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证券市场线含义。

证券市场线能够清晰地反映个别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必要报酬率)与其所承担的系统风险β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6.【答案】C【解析】当β=1时,该股票的市场风险等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7.【答案】A【解析】组合中的证券种类越多风险越小,若组合中包括全部股票,则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8.【答案】C【解析】期望值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期望值不同,所以反映预期收益不同,因此选C;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不能根据标准差来比较风险大小,应依据离散系数大小衡量风险,所以B、D不对。

9.【答案】A【解析】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

10.【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 i=R f+β×(R M-R f)=4%+1.5×(8%-4%)=10%。

11.【答案】A【解析】个别资产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相关系数×该资产的标准差×市场的标准差=0.5×0.2×0.4=0.04。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 风险: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2.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3. 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4. 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5. 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6. 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三、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1. 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2. 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A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B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3. 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四、试述风险管理的作用.1. 对企业的贡献A 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B 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 直接贡献:降低费用b 间接贡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贡献i.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ii. 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iii. 在决策从事某种业务时,如果能对其纯粹风险进行正确的处理,那末其业务经营会变得更为明智与有效.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一、试述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一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它可以分为: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经济合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实现.2. 安全系数目标:是指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底线:企业不是独立与社会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经营行为、每一份合同都加以合法性的审视.4. 社会公众责任目标:当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他的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二损后目标:损后目标从最低的生存目标到最高的持续增长的目标,风险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1. 生存目标:当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只要生存下去就能有恢复发展的希望.因此,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2. 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的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3. 获得能力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不会低于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受益的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5. 发展的目标: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企业只有不断地开拓新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6. 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保护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因而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试述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用于小型企业.在小型企业中,一般可设置少数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厂长或经理是风险管理总负责人,全权处理企业各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是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能力,对领导的素质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二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制要求企业除主管领导人之外,同时还在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专门设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有负责拟定有关风险管理的计划,从事风险管理控制处理,在职权范围内,可向下级下达命令.这种情况由于使用里专业的人才,可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秩序紊乱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企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建立起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其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这种组织形态中,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的,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它对下级无命令权,只是进行指导和监督.领导层由于由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较为正确的进行风险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是一种企业普遍接受的形势.四、试述风险管理的效绩评定标准:一结果定向标准:年产量10万吨二行为定向标准:每天工作11个小时五、试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掌握着许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风险分析资料,帮助风险经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分配风险管理成本,帮助风险经理监督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部门自身也会产生值得注意的风险.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部门,它筹集、投放、分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需要财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相互合作.三购销部门:购销部门常会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损失控制时,需要购销部门的合作,以便分析识别损失原因,从而使损失降至最小.四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指导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常会使生产或劳务工人孟授予工作相关的损害,风险管理人员应帮助生产人员识别风险,指导他们如何防止、避免风险或为他们消除风险.五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帮助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处理企业的某些风险.六、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风险管理计划书能将风险管理目标和要求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风险管理计划书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可以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协调企业各分支机构,对风险暴露单位的风险级别评定,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风险识别是风险衡量的基础,也是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因此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二、如何理解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一感知风险:即了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二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两个阶段,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三、为什么说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所谓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中,而要研究经济单位这样一个完整系统所具有的全部风险.所谓持续性,是因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风险的制和量都在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若非连续的工作,实难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要有组织、有制度.四、简述下列几种分析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保单对照法、事故分析法.一流程图分析法:将一个特殊活动过程连续生动地描述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后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二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关系,来识别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一种分析方法.三保单对照法: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与企业已拥有的保单,加以对照比较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四事故分析法:是对可能以其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五、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独使用: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单位的性质、性质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三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六、感知风险有哪些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标准调查表保单调查表、保单对照表、资产-损失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风险有哪些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第四章企业风险分析一、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那几种:一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二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二、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一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二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三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四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三、财产损失的原因:一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二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三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四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五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六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四、财产损失的形式:一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二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三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四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五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五、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一财产直接损失评估: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二财产间接损失评估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六、财产间接损失评估:一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二额外费用增加: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七、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一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二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三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四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八、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二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三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四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九、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一死亡:二疾病:三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1. 人为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四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第五章风险控制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一风险避免二损失控制三非保险转移-控制型四隔离二、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三、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一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二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四、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成本. 二在找出风险控制的效益. 三适用预期值和贴现值进行分析.五、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二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四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六、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七、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一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在设置一份经济单位艘游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二分割和复制的特点: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八、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一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 风险的财产转移2. 风险的财务转移二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分包、约定免责.九、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一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二损失控制的分类: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第六章风险的财务处理一、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一优点: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二缺点: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起一些问题.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二、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一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二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

第四章 风险与报酬

第四章 风险与报酬
参考答案:A
3.虽然项目存在风险,但投资者依然愿意投资是因为( ) 。 A.可以获得报酬 B.可以获得风险报酬率 C.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D.可以获得利润
参考答案:B
4.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风险主要指( A.生产经营风险 B.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C.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率的可能性 D.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 参考答案:C
V B EB B1 6.1 .5 1% % 210 % 05.2 3% 2 VC EC C1 6.2 .5 2% % 210 % 04.7 9% 6
15
第一节 风险
结论:
比较项目风险大小时,当期望值相等时,用标准差来衡
量,标准差越小,风险越小,反之亦然; 当期望值不相等时,则用标准离差率来衡量,标准离差
(5.16%,19.84%)
22
第一节 风险
五、对风险的态度
23
第二节 风险与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风险和报酬的关系
判断题: 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理,某人冒了高风险,必然
取得高收益。( )
24
第二节 风险与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风险报酬、必要报酬率与预期报酬率
(一)风险报酬
率越小,风险越小。
期望报酬率
A
12.5%
B
11.5%
C
12.5%
决策标准:
标准离差 10.87% 6.12% 6.22%
标准离差率
53.22% 49.76%
单个方案——标准离差(率)<可接受的最高限值,项目可行;
多个方案——标准离差(率)最小为最优。
16
第一节 风险
(四)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 预期值±X•标准离差
置信概率(P)—— 相应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相关附件第四节风险和报酬

(风险管理)相关附件第四节风险和报酬

第四节 风险和报酬一、风险的概念1风险是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还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

2 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以后,人们认识到投资多样化可以降低风险。

当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多样化到一定程度后,特殊风险可以被忽略,而只关心系统风险。

因此,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以后,风险是指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既不是指单个资产的收益变动性,也不是指投资组合的全部风险。

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出现以后,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投资风险被定义为资产对投资组合风险的贡献,或者说是指该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

衡量这种相关性的指标被称为β系数。

4.与收益有关的风险才是财务管理中所说的风险。

5.在使用风险概念的时候,不要混淆投资对象本身固有的风险和投资人需要承担的风险。

投资对象的风险具有客观性,但投资人是否去冒风险以及冒多大的风险,是主观决定的。

二、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1 概率: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2 概率分布: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3 预期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叫做随机变量的预期值 (财务管理中的预期值其实就是以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报酬率) 预期值(K )=)(1i Ni i K P ⋅∑=4 离散程度(方差和标准差)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1)方差 (略,因为财管更常用的是标准差)(2)标准差公式一、 总体标准差=NK K Ni i ∑=-12)( 公式二、 样本标准差=1)(12--∑=n K Kn i i式中:n 表示样本容量(个数),n-1称为自由度。

公式三、:标准差(σ)=∑=⨯-ni i iP K K12)((在已经知道每个变量值概率i P 的情况下)(3)变化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的比,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离散程度。

变化系数=均值标准差=Kσ(在预期报酬率相同的情况下,可用标准差来衡量风险,;但当预期值不同的时候,只能用变化系数衡量风险)三、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并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故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报酬率与风险课件

报酬率与风险课件
报酬率的计算
报酬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计算 公式为:报酬率 = 收益/投资本金。
报酬率的分类
固定报酬率
固定报酬率是指投资者按照事先约定 的利率或收益率获得固定的收益。例 如:债券、存款等。
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因承担额外风 险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例如:股票、 基金等。
报酬率的影响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
03
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反映投资组合的风险
补偿水平。
投资组合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投资组合的风险测量
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通过计算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 等指标,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
反映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整体的波动性, 贝塔系数越高,表示投资组合波动性越大。
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
投资组合的调整与优化
投资组合的构建方法
定性和定量方法,如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
投资组合的报酬率计算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计算
01
投资组合的总收益除以投资组合的资产总额,可按日、月、年
等不同时间周期计算。
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02
对多个时间周期的投资组合收益率进行平均,以反映投资组合
的长期平均收益水平。
投资组合的风险溢价
应用领域
无套利定价模型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的定价。同时,无 套利定价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和回报率,以及制定投资策略等。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这些假设为模型的推导和计算 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 些限制。
例如,市场有效性假设可能不 适用于所有市场情况,投资者 理性假设也难以完全满足。

第三章风险报酬率的评估

第三章风险报酬率的评估

第三章 投资风险报酬率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达到风险与报酬的优化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着重介绍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评估。

假设有需要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A 和B ,项目A 是没有风险的,投资A 项目可获得报酬是100万元;项目B 存在着无法规避的风险,并且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分别为50%,成功后的报酬是200万元,而失败的结果是损失20万元。

你选择哪个项目?这涉及风险和报酬。

一、 风险报酬率风险是指人们事先能够肯定采取某种行为所有可能的后果,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状况。

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

前述B 项目投资者承担了50%风险的同时,他必然要求获得一定的风险补偿,这部分补偿就是获得200万元的风险报酬。

通常情况下风险越高,相应所需获得的风险报酬率也就越高,在财务管理中,风险报酬通常采用相对数,即风险报酬率来加以计量。

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率,即风险报酬与原投资额的比率。

风险报酬率是投资项目报酬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投资报酬率就是时间价值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

二、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评估单项投资风险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实施后,将会出现各种投资结果的概率。

换句话说,某一项投资方案实施后,能否如期回收投资以及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在事前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是单项投资的风险。

因承担单项投资风险而获得的风险报酬率就称为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

除无风险投资项目(国库券投资)外,其他所有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都可能不同于实际获得的报酬率。

对于有风险的投资项目来说,其实际报酬率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对风险进行衡量:(1)期望报酬率;(2)标准离差。

(一)期望报酬率期望值是随机变量的均值。

案例一风险报酬的确认

案例一风险报酬的确认

[案例一]风险报酬的确认
——苹果公司风险报酬的计量
(一)基本案情
苹果公司现持有太平洋保险股份2000万元和高新实业股份1000万元。

两种股份的预期报酬率及概率分布见图表2—5
图表2—5 两种股份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
┏━━━━━┳━━━━━━━━━━━┳━━━━━━━━━━━┓
┃┃太平洋保险股份┃高新实业股份┃
┃经济情况┃┃┃
┃┣━━━━━┳━━━━━╋━━━━━┳━━━━━┫
┃┃报酬率┃概率┃报酬率┃概率┃
┣━━━━━╋━━━━━╋━━━━━╋━━━━━╋━━━━━┫
┃衰退┃20% ┃0.20 ┃0 ┃0.20 ┃
┃正常┃30% ┃0.60 ┃30% ┃0.60 ┃
┃繁荣┃40% ┃0.20 ┃60% ┃0.20 ┃
┗━━━━━┻━━━━━┻━━━━━┻━━━━━┻━━━━━┛
经专家测定太平洋保险股份的风险报酬系数为6%,高新实业股份的风险报酬系数为8%。

(二)分析要点及要求
l计算两种股份的期望报酬率并计量两者风险的大小?
2计算两种股份的风险报酬率及风险报酬?
(三)问题探讨
l试对两种股份的风险与收益进行评判。

2阐释风险管理的目的。

3研讨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理论

风险理论

证券组合的β系数公式如下:
n
p xi i i 1
xi—证券组合中第i种股票所占的比重; βi—第i种股票的β系数。
总结:
1)证券投资的风险由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 险两部分构成。
2)可分散风险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消除。可分 散风险随证券组合中证券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3)不可分散风险不能通过证券组合来消除,但 可以通过考察β系数来了解风险的大小。
风险投资,不仅可以得到无风险报酬率, 还可能获得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上述计算风险报酬和必要报酬的通式并不 意味着风险与报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并不是风险越大获得的实际报酬一定就会 越高,而是说明进行高风险投资,应有更高的 投资报酬来补偿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否则, 就不应该进行风险性投资
(二)证券组合投资风险报酬的计算 证券组合投资:投资者同时把资金投放于
多种证券,称为证券组合投资。 (1)证券组合风险报酬的性质 1)证券组合的风险 按照是否可以分散,证券组合的风险分为可分
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两种。 其中可分散风险又称非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特别
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个别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 能性;可以通过持有证券的多样化来抵消。
4.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
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 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
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 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准 备等
而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 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 损失的可能性;则不可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即 使投资者持有的是收益水平及变动情况相当分散的 证券组合,也将遭受这种风险。

2020年注册会计师风险的含义、单项投资的风险和报酬、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1)知识

2020年注册会计师风险的含义、单项投资的风险和报酬、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1)知识

【解析】根据⎺K=×项目A期望报酬率预期值:0.2×15%+0.6×10%+0.2×0=9%项目B期望报酬率预期值:0.3×20%+0.4×15%+0.3×(-10%)=9%项目A期望报酬率的标准差:σ==4.9%项目B期望报酬率的标准差:==12.61%项目A的变异系数=4.9%/9%=0.544项目B的变异系数=12.61%/9%=1.4由于两个项目的期望报酬率预期值相同,可以直接根据标准差就判断风险高低,即项目B风险高。

如果两个项目的期望报酬率预期值不同,则需要按照变异系数判断风险高低。

三、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一)证券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各种证券期望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r p=其中:r 是第j种证券的期望报酬率;A 是第j种证券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m是组合中的证券种类总数。

【结论及拓展】1.证券组合期望报酬率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单项证券各自的期望报酬率及所占比重;2.资金全部投资于最高期望报酬率的资产,可获得最高组合收益率;3.资金全部投资于最低期望报酬率的资产,只能获得最低组合收益率。

【手写板】【结论及拓展】1.证券组合期望报酬率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单项证券各自的期望报酬率及所占比重;2.资金全部投资于最高期望报酬率的资产,可获得最高组合收益率;3.资金全部投资于最低期望报酬率的资产,只能获得最低组合收益率。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计量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组合内的各证券的风险,还取决于各个证券之间的关系。

1.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标准差σp=其中:m是组合内证券种类总数;A j是第j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A k是第k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σjk是第j种证券与第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资产评估中风险报酬率系数调整方法

资产评估中风险报酬率系数调整方法

资产评估中风险报酬率系数调整方法一、风险报酬率系数调整的重要性。

咱得先明白为啥要调整这个风险报酬率系数哈。

你想啊,在资产评估的时候,风险可是个绕不开的因素。

不同的资产,面临的风险那可不一样。

比如说,投资股票和存银行,那风险能一样吗?股票市场波动大,风险高,所以投资者要求的回报也高;存银行就相对安全,风险低,回报也就低一些。

这风险报酬率系数就是用来衡量这种风险和回报关系的。

要是不调整好这个系数,那评估出来的资产价值可能就会偏差老大了,不是高估就是低估,这可不行呀。

二、影响风险报酬率系数的因素。

那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风险报酬率系数呢?这里面的门道还不少呢。

1. 市场风险。

市场就像个大舞台,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比如说经济形势,要是经济繁荣,大家都有钱,企业赚钱也容易,那资产的风险相对就低,风险报酬率系数可能就小点;要是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资产的风险就高了,系数就得往上调。

还有行业竞争也很重要,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面临的压力大,风险就高,系数也得跟着变。

2. 资产自身特点。

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脾气。

像无形资产,比如说专利、商标这些,它们的价值不太好确定,未来的收益也不太稳定,风险就比较大,风险报酬率系数一般就会高一些;而像房产、设备这些有形资产,相对来说价值比较稳定,风险就小一点,系数也就低一些。

3. 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就像一艘船,经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资产的命运。

如果企业管理有方,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那资产的风险就低;要是企业管理混乱,负债累累,那资产的风险可就高了,风险报酬率系数肯定得调整。

三、风险报酬率系数调整的方法。

知道了影响因素,那具体怎么调整这个系数呢?这里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哦。

1. 风险累加法。

这就像是搭积木,把各种风险因素带来的风险报酬率一点点加起来。

比如说,先考虑市场风险带来的风险报酬率,再加上行业风险、企业自身风险等等。

比如说,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是5%,某个行业的风险比市场平均高2%,企业自身因为管理问题又有3%的额外风险,那这个资产的风险报酬率系数可能就是5% + 2% + 3% = 1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債券與股票之評價 12 第貳篇 評價基礎篇Ch. 6 報酬率與風險 - 習題解答與提示一、選擇題 [單選] ☑1 2 3 4 5 6 7 CDAECDC二、簡答題1.❶ 「必要報酬率 (Required Return)」及「實際報酬率 (Realized Return)」:「必要報酬率」是指投資人在承擔風險下所預期的報酬率,財務上常利用「資本資產評價模式 (The CAPM)」來計算;「實際報酬率」則是真正的投資結果。

❷ 「投機 (Speculation)」及「套利 (Arbitrage)」:「投機」是指利用市場商品價格的波動賺取價差,投機者必須承擔風險。

「套利」是指在不出資本、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而獲利。

❸ 報酬率的「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及「貝他 (Beta)」:「標準差」代表證券報酬率的歷史波動性,並未表達與市場的關連性;而「貝他」則是衡量證券報酬率與市場報酬率間的關連性。

2. 「資本資產評價模式 (CAPM)」與「證券市場線 (SML)」之意義與差異「資本資產評價模式 (CAPM)」係評估投資人承擔風險下的期望報酬率,「證券市場線 (SML)」是表達「資本資產評價模式 (CAPM)」的結果:E (k j ) = k f + (E (k m ) - k f ).βj ,應用「證券市場線 (SML)」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無法觀察到大眾的期望報酬率,另外,所謂的市場報酬率 E (k m ) 在定義上是所有資產的報酬率,但實際上卻難以估計。

因此,通常就直接利用實際值來代替期望值:k j = k f + (k m - k f ).βj 。

第六章 報酬率與風險 33. 證券市場線 (SML) 之變動❶ 投資人對證券風險的厭惡程度升高:證券的貝他值愈大,投資人所要求的報酬率就愈高,「證券市場線 (SML)」的變動如下圖所示:❷ 市場預期高通貨膨脹即將來臨:無風險利率的衡量值升高,可視為「證券市場線」平行移動,「證券市場線 (SML)」的變動如下圖所示:❸ 整體產業生產力升高:「證券市場線(SML)」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向左上方移動;第二則是不產生變動,而是證券的實際報酬率與風險不落在「證券市場線」上,而落在左上方。

如下圖所示:4 第貳篇 評價基礎篇三、計算題1. 證券組合報酬率之計算利用下表 (EXCEL) 來表達本題報酬率之計算:景氣機率A B C A B C ABC$42$40$45權數0.330.310.35優0.1$65$52$60報酬率54.76%30.00%33.33% 3.94%佳0.460485042.86%20.00%11.11%9.76%平0.34641469.52% 2.50% 2.22% 1.42%劣0.2353245-16.67%-20.00%0.00%-2.36%均數7.32%2.44%2.99%12.76%變異數0.96%均數 = 12.76% ,變異數 = 95.68% 。

2. 債券之報酬率債券價格: V B = ∑t =12Ni c /2‧F(1+YTM /2)t+F(1+YTM /2)2N,2000 年初: V B = ∑t =18$40 (1.035)t + $1,000(1.035)8 = $274.96 + 759.41 = $1,034.37。

報酬率: k =$80 + 34.37$1,000 = 11.44%。

3. 證券組合之標準差風險s p 2= w f 2‧s f 2 + w g 2‧s g 2+ 2 w f ‧w g ‧r fg ‧s f ‧s g= (0.5)2‧(36%) + (0.5)2‧(40.96%) + 2‧(0.5)‧(0.5)‧(0.4)‧(60%)‧(64%) = 9% + 10.24% + 7.68% = 26.92%,s p= 26.92% = 51.9%。

第六章報酬率與風險 5 4. 證券組合貝他值βp = ∑i=1nwi.βi =$50,000 $300,000⨯2.1 +$100,000$300,000⨯1.15 +$90,000$300,000⨯1.05 +$60,000$300,000⨯0.9 = 0.35 + 0.383 + 0.315 + 0.18= 1.228。

5. 資本資產評價模式「貝他」之計算E(ka) = kf+ (E(km) -kf).βa⇨ 6.2% + (E(k m) - 6.2%).1.5 = 18.2%⇨E(km) = 14.2%;E(kb) = kf+ (E(km) -kf).βb⇨ 6.2% + (14.2% - 6.2%).βb = 16.6%⇨βb= 1.3。

四、問答與申論題1. 企業事件所產生之風險類別事件風險基本個別營運財務☞消費者控告V汽車公司有暴衝問題✓☞台灣籐傢俱業於民國七○年代末期因東南亞國家禁止原木出口而遭遇困難✓☑☞台灣正×公司1996 年因期貨交易而發生嚴重財務危機✓☞台灣東×五金公司1998 年因企業主挪用公司定期存單而發生嚴重財務危機✓☞美國大陸航空公司負債比率相當高,1990 年因波斯灣戰爭油價高漲而宣告破產✓☑註:表中「☑」是由總體環境所衍生出的風險。

6 第貳篇評價基礎篇上列事件中,台灣籐傢俱業無法取得原料,以及美國大陸航空遭遇油價上漲,面臨經濟環境變化,屬於「基本風險」。

而台灣籐傢俱業因原料問題而無法順利生產,為產業完全仰賴進口,具有「營業風險」;大陸航空則因舉債過高、無法因應總體環境的變化而宣告破產,屬於「財務風險」。

2. 以標準差作為證券報酬率之「風險」☞報酬率「標準差」所代表的是連續性風險,並未考慮到證券與市場的關連性。

例如計算某一段時間內T股票報酬率的「標準差」相當大,結論可能是T股的風險相當高;但事實上,如果是該段期間內股市受到政治或總體經濟的影響而大幅波動,T股票隨大盤變動(貝他考慮了共變數),並不見得有高風險。

☞報酬率「標準差」無法表達股價"跳動" 時的真正意義,而這又可分為總體與個體的"跳動"。

就總體而言,例如股市發生崩盤,U公司的營運正常,但股價隨大盤下跌,過一陣子股價有又漲回原先之水準,對於像U公司的企業而言,報酬率的「標準差」相當大,但體質仍佳、相對風險並不高。

另外,就個體而言,例如V公司近期密集發生一些事件:宣佈新投資案、更換高級主管、與其他公司合資等,股價大幅上漲,其實公司的風險可能下降、未來看好,但V公司報酬率的「標準差」卻相當大。

3. 證券組合風險分散與企業多角化利用「證券組合」來分散風險的前題是資產(證券) 可分割,亦即可以買賣相當小的單位。

企業「多角化」通常代表公司從事實體投資,例如興建廠房生產實體產品,這一類的投資所需的金額頗高,即使與其他企業合資,也無法將資產作細部分割;因此,除非資金雄厚的集團,一般企業只能從事少數的投資,如果所從事的行業(如高科技事業) 風險高,不但未降低公司的風險,反有有提升的效果。

第七章 資本成本 7Ch. 7 資本成本 - 習題解答與提示一、選擇題 [單選] ☑1 2 3 4 5 DBCAB二、簡答題1.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之定義與特性❶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WACC)」之意義:「資本成本」是公司某段期間內,資金提供者所期望的報酬率,估計方式如下:WACC = w d k d (1-t ) + w p k p + w s k s ,其中 w d 、w p 、w s 分別為負債、特別股、普通股的比重,k d 、k p 、k s 分別為負債、特別股、普通股的「資本成本」,t 為所得稅平均稅率。

❷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WACC)」之特性:在 WACC = w d k d (1-t ) + w s k s中,除了公司本身調整資本結構會使 w d 與 w s 變動外,k d 會隨市場利率變動,k s 隨股市行情與公司營運狀變動。

若以「資本資產評價模式 (CAPM)」 (E (k s ) = k f + (E (k m ) - k f ).βj ) 來估計 k s ,模式中的 β 值與k m (市場報酬率) 隨時間變動,代表 k s 也隨時間與經濟狀況而波動。

2. 總體經濟與個別事件環境與資本成本事 件資本成本總☞ 利率水準大幅上升↑ 體 ☞ 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額 ↓ 經☞ 流通在外債券價格大幅上揚 ↓ 濟 ☞ 股市行情持續上漲↓8 第參篇 長期投資管理篇3. 權益成本之模式❶ 風險溢酬 (Risk Premium):k s = 債券殖利率 + 風險溢酬 = YTM + RP ,一般是以主觀方式來決定「風險酬溢」。

❷ 戈登模式 (The Gordon Model):k s = D 1P 0+ g ,D 1 為公司所發放的股利,P 0為股價,g 為成長率。

❸ 市場模式 (The Market Model):k jt = αj + βj k mt + εjt ,k jt 為公司 j 於時間 t的報酬率,k mt 為市場報酬率。

❹ 套利評價理論 (The APT):E (k j ) = k f + λ1‧b j1 + λ2‧b j2 + … + λk ‧b jk ,其中 E (‧) 為數學期望值,k j 為資產 j 的報酬率,k f 為無風險報酬率,λi 為影響資產報酬率的共同經濟因素 i 的「風險溢酬」,b ji 為資產 j 對第 i 個經濟因素的敏感度 (i = 1, 2, ..., k ),εj 為資產 j 報酬率的隨機誤差 (Random Error)。

❺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式:k j - k f = αj + βj1(k m - k f ) + βj2(SMB ) + βj3(HML ) + εj ,其中 k j 為公司 j 的權益報酬率,k f 為無風險利率,k m 為市場報酬率。

SMB : 「小減大 (Small Minus Big, SMB)」,為小公司平均報酬率扣除大公司平均報酬率之差額。

HML : 「高減低 (High Minus Low, HML)」,為高「淨值/市價比 (Book-to-Market Ratio, BM Ratio)」公司平均報酬率扣除低「淨值/市價比」公司平均報酬率的差額。

❻ Fama-French 市價折現法:IV 0 = ∑t =1TX t - I t(1 + k v )t + ∑t =1TFS t - FBV t (1 + k v )t + TV T(1 + k v )T ,其中 IV 0: 公司期初 (時間 0) 的市價總值,第七章資本成本 9X t:時間t的折舊與利息前盈餘(稅後現金流量),I t:時間t的投資金額(淨投資加折舊金額),FS t:時間t出售公司(部門) 之收入,FBV t:時間t買入公司(部門) 之支出,TV T:公司期末(時間T) 的市價總值,k v:市價折現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