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借
白居易
“原上草”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顽强抗争,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发出对自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规律不可抗拒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的感叹。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 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 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 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 增强艺术感染力。
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⑥落灯花:旧 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 亮的小花。
烘托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
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烘托”也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 衬,是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 倒东南倾”,用高大的天台山衬托更雄伟的 天姥山,烘云托月,是正衬。杜甫《绝句二 首(其二)》中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一联,以碧衬白,以青衬红,是反衬。运用 正衬和反衬,都能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 突出。
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 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 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 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 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 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 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 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 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 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一、抒情手法
直
登幽州台歌
接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抒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怆苍凉意境,这 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 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 下”。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 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 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借古讽今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 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 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二 表现手法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 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望庐山瀑布》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小时不识月,呼 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 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 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 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 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 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渲染
渲染其实一般指通过描写景物来 营造某种氛围,比如描写西风吹过来 渲染悲凉凄清的秋意啊之类的。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黄梅时节: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 段时期,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灯花:灯芯燃 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
烘托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 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分析: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 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
白描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虚实结合
实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 物,虚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 而体会到的环境氛围,作者的 思想感情等,也就是作品的余 韵、余味。例如《沁园春 雪》
塞上听吹笛
高适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 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 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 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 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 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 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 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 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种和协、温暖、 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卧”字的 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 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一、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二、表现手法: 想象、象征、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
比喻(比兴) 夸张 借代 四、行文结构:过渡 铺垫(伏笔) 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