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版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一)(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③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2.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任意一个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5.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诗歌或名言,请写出一句。
【答案】1.当权,掌管推辞比等到2.示例一: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示例二: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3.①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4.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学习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5.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你现在当权管理事务。
当,当权,掌管。
(2)句意: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辞,推辞。
(3)句意: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若,比。
(4)句意: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
及,等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计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肃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命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觉轻蒙,或说肃曰:“吕将罕功名日显,不可以做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谐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②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①顾:探望,拜访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见.往事耳()(4)肃意尚轻.蒙()(5)以备不虞()(6)肃于是越席就.之()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答:(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答:4.下列关于文言句中称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B.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卿”在这里指朋友之间的爱称。
C.陈康肃公善射。
——“公”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在这里是对别人的鄙视,不尊敬。
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解析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考点解读】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B 级。
这个考点是江苏省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一定会考查。
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
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
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
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钦州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钦州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5分)1. (11分) (2020高二下·沧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
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
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
”往往偶语,欲有去就。
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
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
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
后承问进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高祖甚然之。
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
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
谋泄,上穷治其事。
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除名为民。
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
贲上表曰:“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
”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
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
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
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
后数年,转齐州刺史。
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
坐是除名为民。
后从幸洛阳,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
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
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
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
”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
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
上大怒。
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
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
”上曰:“然。
”遂废于家。
是岁卒,年五十四。
(节选自《隋书·卢贲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B .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C .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D .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黄钟”是古代打击乐器,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多为庙堂所用。
崇左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崇左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93分)1.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
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
”文帝曰:“善。
”乃止不拜啬夫。
拜为中大夫。
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释之治问。
曰:“闻跸① ,匿桥下。
久,以为行过。
”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
”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唯陛下察之。
”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注释】①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娴熟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筛选概括【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来宾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给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三门峡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三门峡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1分)1. (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②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
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
”故曰:观过知仁。
(《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③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1)孔子为什么三次提到“女安”?(2)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即可,孔子觉得“予之不仁也”子路“期而不除”孔子亦“非之”结合材料,简述孔子这样评价的原因。
2. (16分)(2020·威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
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
稍长,宏远端亮有祖风。
英宗登极,拜中书左丞相。
先时,近侍传旨以姓名赴中书铨注者六七百员,选曹为之壅滞。
拜住奏阁之,注授一依选格次第,吏无容奸。
刑曹事有情可矜者宽恕之,贪暴不法必不少容。
帝常谕左右曰:“汝辈慎之,苟陷国法,我虽曲赦,拜住不汝恕也。
”延佑间,朔漠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婢。
拜住以兴王根本之地,其民宜加赈恤,请立宗仁卫总之,命县官赎置卫中,以遂生养。
拜住每以学校政化大源,似缓实急,而主者不务尽心,遂致废弛。
请令内外官议拯治之。
有言佛教可治天下者,帝问之,对曰:“清净寂灭,自治可也。
专题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选自《告子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题目是文章的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明显。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通过这些)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地增加他的才干。
⑷人恒过,然后能改;【答案】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⑸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答案】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和外部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处于忧愁和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另举一两个事例证明上述观点。
【答案】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观点。
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遭辱,他卧薪尝胆,亲自到田间和农民一起劳动,他的妻子也自己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
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过以后,生活骄奢淫逸,妄自尊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国灭。
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举一两个例子具体分析。
【答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运用排比,气势磅礴、义正辞严的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也把大丈夫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西宁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西宁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96分)1. (16分)(2019·虹口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复鲁絮非书(节选)(清)姚鼐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
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________。
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
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
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鸪之鸣而入寥廓。
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① ,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
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
”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
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
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
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②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
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
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③不失法;吐辞雅驯④ ,不芜而已。
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
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
先生以为然乎?【注】①绌(chù):通“黜”,退。
②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巩。
③廉肉:《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原文译文(参考《教材解读》) 段落(层)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有利于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够取胜。
包围并且进攻它,一定得到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的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被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国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第一层: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第二层:从攻、守两个方面具体论证中心论点,进一步阐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三层:深入论述“得道”,即“得人和”者“战必胜”。
【结构图示】(阅读借鉴)【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临沂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临沂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91分)1. (14分) (2019高三上·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
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
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
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
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
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
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
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
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
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
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
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
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
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
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
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
临沂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临沂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4分)1. (15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褒蝉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非常之观观:观察B . 盖音谬也谬:错误C . 夫夷以近夷:平坦D .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独:唯独,只有(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 ①险以远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 . ①然力足以至焉②于是余有叹焉C .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 . ①其孰能讥之乎②而余亦悔其随之(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A . 有泉侧出B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 . 常在于险远(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 . 非常之观B . 于是余有叹焉C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 . 褒之庐冢也(5)对第三段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专题10 文言文常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解析版)
专题10 文言文常见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一、文言文阅读(2020·四平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
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
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
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
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
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
”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
”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
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
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
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
”众乃服。
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
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归满....。
二年夏,移疾城,四方来学者益众。
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
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
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云南省芒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云南省芒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7分)1. (20分) (2019高三上·建平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孙晟,高密人。
笃学善文辞,尤工诗。
少举进士,如洛阳。
时进士类修边幅,尚名检。
晟豪举跌宕,不蹈绳墨,遂弃去,渡河,客赵、魏间。
②庄宗建号,以豆卢革为相。
革雅知晟,辟为判官,迁著作佐郎。
天成中,复为朱守殷判官。
守殷伏诛,晟亡命至正阳。
未及渡,追骑奄至,疑其状伟异,睨之。
晟不顾,坐淮岸扪弊衣啮虱,追者乃舍之。
渡淮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延与语,晟佯喑不对。
授馆累日,忽谒汉淮南王安庙。
金先使人伏神座下,悉闻其所祷,送诣金陵。
时烈祖辅吴,四方豪杰多至,晟口吃,造次不能道寒暄,坐定,辩论风生,上下今古,听者忘倦。
烈祖酷爱之,使出教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
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
烈祖受禅,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
③元宗立,累迁左仆射,与冯延巳并相。
每鄙延巳,侮诮之,卒先罢。
保大十四年,周师侵淮南,围寿州,分兵破滁州,擒皇甫晖,江左大震。
以晟为司空,使周奉表,请得内附。
晟见延巳曰:“此行当属公,然晟若辞,是负先帝也。
”既行,中夜叹息,语其副礼部尚书王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终不忍负永陵一抔土耳。
”已而周人以楼车载晟于寿州城下,使招刘仁赡。
仁赡望见晟,戎服拜城上,晟遥语之曰:“君受国恩,不可开门纳寇!”周主诘之,晟曰:“晟为唐大臣,岂可教节度使外叛?”于是遣崇质归而留晟。
④会暑雨班师,晟从至大梁,馆都亭驿。
遇朝会,使班东省官,后每召见,必饮以醇酒,问江南事,晟但言:“寡君实无二心。
”周将张永德与李重进不相能,倡言重进反。
金陵闻之,以为有间可乘,遣蜡丸书招重进。
重进上其书,多反间之言,由是发怒。
时钟谟亦奉使在馆,俱召见责让,晟正色请死无挠辞。
又问江南虚实,终不肯对。
专题10:文言文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二、解释划线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恼怒)
4.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得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7.传不习乎(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四、课文分析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 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 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 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5.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 点拨:聪明有才学。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 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 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 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高考典例】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答案】D【解析】【精准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对文言进行正确断句的能力。
命题者从文本中【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正确断句。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采用的是文言文阅读常规题型。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本题可根据句意断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案】C【解析】【精准分析】A项的“陵寝”出现在文本中“陵寝皆在邑境”一语,此外还有“知陵台令”一语也有所涉及。
由此可知此详解说正确。
B项的“株连”出现在文本中“命释其株连者”一句,根据前文所讲范纯礼的宽容,可推断此项解说正确。
C项对“尹”的解说找不出错误,但后面所举之“令尹”的例子则和学过的课文《屈原列传》相关内容不合,在课文中,“令尹”是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于是可知此项解说错误。
D项的“御名”出现在文本中“诜诬其辄斥御名”一语,既然因为“辄斥御名”而罢官,便不难知道此项解说的正确性。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延续了近年高考命题风格,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
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此题所选词语是课内及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并且选项只要求选出一个错项,难度不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
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
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
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答案】D【解析】【精准分析】此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和分【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文言文阅读传统题型。
这类题目的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
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
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
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答案】(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靠,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解析】【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属于文言文阅读传统题型。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如此题中,文言实词“务”就是个多义词,应译为“致力”;而“村野”应译为“粗鄙”,切不要只照字面将其翻译为“乡村野外”。
【2019高考展望】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预计仍会遵循从正史选材的命题思路。
从题型来看,文言文阅读仍会保持稳定,且难度适中,不会有偏题怪题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与2018年文言文阅读选文皆出自《宋史》,延续了以往从《宋史》《明史》中选材的命题思维,这就提醒考生备考中《宋史》《明史》仍是关注的重点,但也不能只局限于这两部史书,还应扩大关注面,增加阅读量。
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
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
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
”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贡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
回到朝廷,任命纯礼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到遂州任职。
沪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以静应对,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
百姓画他的图像挂在家中,像敬神一样敬他,称为“范仲淹”。
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责罚。
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
库吏偷丝太多当判死罪,纯礼说:“因为乱糟糟的丝杀了他,我不忍心。
”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
被任命为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即位,(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知府。
前一任开封知府用严苛的法令来治理百姓,纯礼说:“宽严互补,是圣人的教诲。
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因此一切以宽缓的态度来处理。
皇帝直接下诰命令审讯亨泽村村民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到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见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桶匠抓住。
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村野愚人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违背陛下爱惜生灵的仁慈,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
”皇帝说:“(这样做)用什么告诫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用刑罚,足够作为典范了。
”徽宗听从了他的话。
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
”王诜发怒。
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颖昌府知府、崇福宫提举。
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
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2、【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