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题目及报告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样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f30431e87101f69e3195e8.png)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王婧、龚丹、宋毅编写题目:航空订票管理系统学期:秋班号:学号:姓名:成绩: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年月一、实训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注:正文为宋体,五号字,为单倍行距)(一)课程设计目的(不少于字).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几种典型数据结构,以及程序设计语言(语言),自行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应用系统。
.通过课程设计,自己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写实验报告等环节,进一步掌握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并深刻理解典型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能力。
具体的有:()熟练掌握链表存储结构及其建立过程和常用操作;()熟练掌握队列的建立过程和常用操作;()学会自己调试程序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巧。
(二)题目要求(不少于字).每条航线所涉及的信息有:终点站名、航班号、飞机号、飞机周日(星期几)、乘员定额、余票量、订定票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订票量、舱位等级,或)以及等候替补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和所需数量)。
.系统能实现的操作和功能如下:()查询航线:根据客户提出的终点站名输出如下信息:航班号、飞机号、星期几飞行和余票额;()承办订票业务: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航班号、订票数额)查询该航班票额情况,若有余票,则为客户办理订票手续,输出座位号;若已满员或余票量少余订票额,则需重新询问客户要求。
若需要,可登记排队候补;()承办退票业务:根据客户提出的情况(日期、航班号),为客户办理退票手续,然后查询该航班是否有人排队候补,首先询问排在第一的客户,若所退票额能满足他的要求,则为他办理订票手续,否则依次询问其它排队候补的客户。
二、实训环境配置系统三、设计正文.需求分析。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报告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33145e33d4b14e8424684d.png)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指导老师:雷艳春班级: 110703学号: 110703113学生:科完成时间: 2013年6月20日目录一、题目 (3)二、目的 (3)三、设计容及要求 (3)四、设计要点 (3)五、附表 (4)六、建筑说明 (4)一)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4 二)、1 建筑设计思路 5 2、建筑方案的选择 5 三)建筑平面设计 6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6 1.1面积和人数的确定 7 1.2普通教室形状 71.3普通教室平面尺寸82.厕所的设计要求 83.使用房间的门窗 9四)交通联系部分 104.1水平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走道104.2垂直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楼梯114.3交通枢纽空间的平面设计---门厅12五)建筑剖面设计 12六)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13七)建筑构造设计 15 八)国家标准及参考文献 17《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某小学教学楼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目的:a、通过该次设计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b、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的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变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了解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个工种之间的责任及协调关系,为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我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求:应严格按照导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
先经过老师讲课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答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加上封面装订成册。
三、设计容及要求1、完成该楼的初步设计(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
总面积允许在5%围调整2、规定绘制的建筑部分图纸为:1)各层平面图比例1:100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面排水图,各层平面图应该标注三道尺寸线,标明定位轴线,房间名称、剖面线及详图引符号等。
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报告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1808f3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4.png)
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任务和过程;2. 掌握常见的数据挖掘算法,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3. 了解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在数据挖掘中的作用;4. 掌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据挖掘软件(如WEKA、Python等)进行数据挖掘实验;2. 能够独立完成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等数据挖掘流程;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并调整参数优化模型;4. 能够撰写数据挖掘报告,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挖掘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伦理素养,尊重数据隐私,遵循数据挖掘道德规范;4.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数据伦理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数据挖掘定义、任务、过程;2. 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归一化;3. 特征工程: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特征变换;4. 常见数据挖掘算法:分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聚类(K均值、层次聚类等)、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等);5. 数据挖掘软件应用:WEKA、Python等;6. 模型评估与优化:交叉验证、评估指标(准确率、召回率等)、参数调优;7.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具体问题,如商品推荐、客户分群等;8. 数据挖掘报告撰写:报告结构、数据分析与解释。
水污染课程设计
![水污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86619e6294dd88d0d26bce.png)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二学期)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13学生姓名:刘超轩指导教师:王淑勤设计周数:1周成绩:日期:2019年6 月20 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利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技能;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介绍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步骤与设计内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企业污水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
然后由学生从给出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个,设计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画出设计图。
3.要求3-7人选择一个题目和有关参数,并进行计算,因各人选择参数不同,故设计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
要求设计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严禁抄袭、拷贝他人成果,对于雷同结果,两人均降低1~2档设计成绩。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写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应装订成册,但应分两部分编写。
它一般由封面、目录、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计算书、附件、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1. 封面应包括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名称,学院及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与指导教师姓名.编写日期等。
2. 设计说明书由工程概述和设计概要两部分组成。
工程概述主要是对设计依据、设计资料、工程现状与背景、工程概况的说明。
设计概要主要是对设计指导思想的阐述、方案确定的论证和对主要设计成果的说明。
3.设计计算书主要设计内容的设计计算,包括计算过程与计算简图。
4.附件包括设计题目及其他的设计依据文件。
三、进度计划本课程设计为分散进行,在讲课过程中布置题目,于课程结束后答辩并提交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题目1. 某造纸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某造纸厂废水流量 73000 m3/d,主要污染物为COD 1153 mg/L, BOD5 308 mg/L,SS 125 mg/L,pH 11。
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课程设计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e074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0.png)
课程设计报告范文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名称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践,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课程相关的核心概念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我们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实施。
3、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一)任务描述我们的课程设计任务是开发一个具体的系统名称系统,该系统需要具备列举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等功能。
(二)要求1、系统的功能要完整,能够满足设计任务书中提出的各项需求。
2、系统的界面要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3、系统的代码要规范、清晰,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课程设计报告要详细、准确,能够清晰地阐述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
三、课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设计(一)方案选择在课程设计的初期,我们对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
经过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了具体的方案名称方案,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该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扩展性。
2、我们对该方案所涉及的技术和工具比较熟悉,能够降低开发的难度和风险。
3、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开源代码比较丰富,便于我们学习和参考。
(二)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了具体的架构模式,如 B/S 架构、C/S 架构等架构,分为列举系统的主要模块,如前端模块、后端模块、数据库模块等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通过描述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
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中包含了列举主要的数据库表和字段等表,通过描述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表之间的关联。
3、界面设计系统的界面设计遵循了简洁美观、操作方便的原则。
java课程设计报告-java课程设计
![java课程设计报告-java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8bbce3c850ad02de8041d6.png)
Java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文本编辑器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日期:年月日目录一、综合设计的目的与要求⋯⋯⋯⋯⋯⋯⋯⋯⋯⋯⋯⋯⋯⋯3二、综合设计正文⋯⋯⋯⋯⋯⋯⋯⋯⋯⋯⋯⋯⋯⋯⋯⋯⋯⋯⋯31. 系统分析⋯⋯⋯⋯⋯⋯⋯⋯⋯⋯⋯⋯⋯⋯⋯⋯⋯⋯⋯⋯⋯⋯31.1系统开发背景、开发范围、建设目标与必要性开发⋯⋯⋯⋯⋯⋯⋯⋯31.2需求分析⋯⋯⋯⋯⋯⋯⋯⋯⋯⋯⋯⋯⋯⋯⋯⋯⋯⋯⋯⋯⋯⋯32.系统设计⋯⋯⋯⋯⋯⋯⋯⋯⋯⋯⋯⋯⋯⋯⋯⋯⋯⋯⋯⋯⋯⋯⋯⋯32.1功能设计⋯⋯⋯⋯⋯⋯⋯⋯⋯⋯⋯⋯⋯⋯⋯⋯⋯⋯⋯⋯⋯⋯32.2系统运行环境与开发工具⋯⋯⋯⋯⋯⋯⋯⋯⋯⋯⋯⋯⋯⋯⋯⋯⋯43 . 系统实施⋯⋯⋯⋯⋯⋯⋯⋯⋯⋯⋯⋯⋯⋯⋯⋯⋯⋯⋯⋯⋯⋯⋯4 3.1 源程序⋯⋯⋯⋯⋯⋯⋯⋯⋯⋯⋯⋯⋯⋯⋯⋯⋯⋯⋯⋯⋯⋯⋯43.2 .系统测试及部分截图⋯⋯⋯⋯⋯⋯⋯⋯⋯⋯⋯⋯⋯⋯⋯⋯⋯⋯12三、综合设计总结或结论⋯⋯⋯⋯⋯⋯⋯⋯⋯⋯⋯⋯⋯⋯⋯⋯⋯13四、参考文献⋯⋯⋯⋯⋯⋯⋯⋯⋯⋯⋯⋯⋯⋯⋯⋯⋯⋯⋯⋯⋯⋯⋯13《文本编辑器》一、综合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在学生能够较熟练使用java 程序设计语言进行软件代码的编写,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项目分析的能力,加深对相关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的练习。
二、综合设计正文1系统分析1.1系统开发背景、开发范围、建设目标与必要性随着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对文本编辑操作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记事本是简单便捷的文本编辑器,可实现对文本编辑操作的基本功能。
1.2需求分析程序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简单 GUI 设计和程序功能设计。
通过 GUI 设计实现图形用户界面,提供图形菜单,方便用户操作。
使用Java 语言编写一个能够对输入文字进行操作,具有合理的界面,能够在界面中实现右键快捷方式,对文档内容进行编辑操作,并且能够顺利退出的程序。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停车场管理系统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停车场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c2e151803d8ce2f006623c4.png)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停车场管理专业班级:软件四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目录一、题目及要求 (2)二、题目分析 (3)三、数据结构说明 (4)四、各函数算法分析 (5)(1)主函数 (5)(2)车辆到达函数 (7)(3)车辆离开函数 (8)(4)列表显示函数 (10)五、程序测试 (14)(1)测试信息对错误的处理 (14)(2)列表显示 (15)(3)同时输出等待的提示作息 (16)(4)计算它们的应交费用 (17)六、课程设计感悟与收获 (18)七、源代码 (19)八、参考文献 (25)一、题目及要求[要求]设有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停车场,它只有一个大门可以供车辆进出。
车辆按到达停车场时间的早晚依次从停车场最里面向大门口停放(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放在停车场的最里面)。
如果停车场已放满n辆车,则后来的车辆只能在停车场大门外的便道上等待,一旦停车场内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国就进入停车场。
停车场内如有某辆车要走,在它之后进来的车都必须退出停车场为它让路,待其开出停车场后,这些车辆再依原来的次序进场。
每辆车在离开停车场时,都应根据它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交费。
如果停留在便道上的车未进停车场就要离去,允许其离去,不收停车费,并且其他在便道上等待的车辆的次序不变。
编制一程序模拟停车场管理。
[提示]汽车的模拟输入信息格式可以是:(到达/离去,汽车牌照号码,到达/离去时刻)。
例如:(’A’,1,5)表示1号牌照车在5这个时刻到达,而(’D’,5,20)表示5号牌照车在20这个时刻离去,整个程序可以在输入信息为(’E’,0,0)时结束。
基本要求:要求程序输出每辆车到达后的停车位置(停车场或便道上),以及某辆车离开停车场时应交的费用和它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
根据题目要求,停车场可以用一个长度为n的堆栈来模拟。
由于停车场内如有某辆车要开走,在它之后进来的车都必须先退出停车场为它让路,待其开出停车场后,这些车辆再依原来的次序进场。
数电课程实验报告——数字钟的设计
![数电课程实验报告——数字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9f7233ddccda38366baf15.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数字钟班级学号:1407080701221 1407080701216 1407080701218学生:志强企海清指导教师:周玲时间:2016.6.15-2016.6.1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数字钟的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其中时为24进制,分秒为60进制。
2. 其他功能扩展:(1)设计一个电路实现时分秒校准功能。
(2)闹钟功能,可按设定的时间闹时。
(3)设计一个电路实现整点报时功能等。
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输出750Hz 音频信号,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频持续1s,在1000Hz荧屏结束时刻为整点。
二、设计方案:数字电子钟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
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然后经过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
秒计数器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规律计数。
计数器的输出分别经译码器送显示器显示。
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校时、校分。
三、芯片选定及各单元功能电路说明:实验器材及主要器件(1)CC4511 6片(2)74LS90 5片(3)74LS92 2片(4)74LS191 1片(5)74LS00 5片(6)74LS04 3片(7)74LS74 1片(8)74LS2O 2片(9)555集成芯片1片(10)共阴七段显示器6片(11)电阻、电容、导线等若干①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
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则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有了机械振动,就会在相应的垂直面上产生电场,从而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止时,才达到最后稳定。
这用压电谐振的频率即为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写法要求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写法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6f9a7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d.png)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写法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原理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XX学科产生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2.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课程设计报告10篇
![课程设计报告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315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e.png)
课程设计报告10篇课程设计报告1一、设计目的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做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所用设备TDN—CM++实验教学系台,PC微机一台,排线若干三、设计思想1、确定搭建一台8位模型机,指令系统系统有10条,涉及输入,输出,加,减,自增,自减,与,传送,跳转,停机等指令。
2、根据所要设计的指令,确定各种信息的传送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送所需的微指令。
3、根据数据通路,确定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
4、根据执行流程,确定好机器指令之后,确定相对应的微指令地址,需要多条微指令来完成的机器指令,要准确无误的确定每条微指令的后续地址。
5、设计好指令后,将指令加载,检测该指令是否可以达到预计功能。
四、设计总结经过了三天的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搭档的默契配合下终于完成了硬件课程实验,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线,对于已经做过微机实验的我们,器件箱并不陌生,但也熟知连线的重要性,连每根线都必须十分细心,因为每根都影响着整个设备的运行。
于是,我跟我的搭档分工合作,她读图我连线,为了避免连错,我每根线都以红线为起始位,保持规律性,这样也方便出错后检查。
在我俩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连线操作,后来测试时却发现数据显示一直不变,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数据线少插了一根。
还好就这么一根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连线这块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了,降低了效率,所以说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连线正确后,接下来就是编写微指令了,由于对指令的格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了解指令格式和工作流程上花费了些时间。
编写的指令有两种,一个是操作码,一个是微指令。
操作码格式比较简单,相比而言微指令格式比较复杂,共24位,为了便于理解,在编写微指令的时候我都按各部分的含义将24位划分成了几个部分,也便于修改。
在编写指令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写的指令都是时最常用的基本指令,我们都很清楚每条指令的含义,但是把它们转换成微指令还是比较复杂的。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7f1b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e.png)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填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进行问题分析。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X(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XXX(具体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合作,但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具体知识点1)- 章节二:XXX(具体知识点2)- 章节三:XXX(具体知识点3)2. 实践活动:- 活动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的实践活动)- 活动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的实践活动)3. 案例分析:- 案例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的案例)- 案例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的案例)- 案例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的案例)4. 小组讨论与分享:- 讨论主题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 讨论主题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 讨论主题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学习章节一,开展实践活动一,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二周:学习章节二,开展实践活动二,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三周:学习章节三,开展实践活动三,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周:总结复习,小组分享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评估。
课程设计报告(24秒篮球倒计时)
![课程设计报告(24秒篮球倒计时)](https://img.taocdn.com/s3/m/21ccb7617fd5360cba1adb78.png)
14
3. 按键消抖电路
由于实际中的按键在按下和弹起时会产生很高频率的抖动脉冲,该脉冲会影 响电路的性能,出现按键按一次电路跳动多次的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消抖来消除 这种影响,消抖的方法很多,这里采用 RC 充放电电路和斯密特触发器进行消抖, 电路图见图 6。当按键 A 按下时,电容 C1 两端的电压不会突变,所以需要等一 段放电时间,才能降到斯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斯密特触发器才会发生反转, 而此时按键按下产生的电路抖动已经消除。同理当按键弹起时也能消除抖动。
12
图 3 方案二电路图
方案选择 两方案的秒脉冲发生部分都是有 555 多谐振荡电路组成,基本无多大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计数部分,方案一采用加计数器,方案二采用减计数器。由电路结 构来看,方案一用到了异或门和七个非门,较方案二复杂的多。在功能实现方面, 方案二满足设计要求。方案一在接通电源时若将置数键置于计数位置,74LS161 将从 0000 开始加计数对应反码 1111 无法显示,而方案二不会出现该问题。综合 分析,采用方案二。
19
进行焊接:先焊电容和电阻等较小、较矮的器件,再焊芯片插座和排针等较 大、较高的器件。焊接时才发现实验室现有的自复位按钮和之前 PCB 上的自复 位按钮的封装并不完全一样,最后将现有的自复位按钮插脚弄弯后进行强耦合。 除了不是很美观外并不影响性能。
全部焊好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存在漏焊虚焊等情况。 装配 检查完毕后将芯片和数码管按照原理图和 PCB 稳当的插在对应位置,此时 应当注意芯片的引脚要和 PCB 上的相对应。具体办法为看芯片和 PCB 上芯片的 小“U”槽对应。 待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检查一遍有无安装错误和安装松动等,如有及时改正。 待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进行硬件测试。 调试 测试时,为防止直接短路烧毁电源和引发火灾等情况,应先用万用表欧姆档 放在电源接头端测试一下输入电阻,如果输入电阻很小的话不能接通电源防止短 路。如果输入电阻很大,再接通电源进行测试。该设计中焊接装配完成后测试输 入电阻很大,接近断路状态。 通入额定电源,查看现象。该设计中最开始接通电源后,只有高位数码管显 示 2,低位不显示。将数码管拆下换过位置后低位正常显示 4,高位不显示。最 后确定为其中一只数码管坏了或用错了,经用万用表测试后发现这只数码管是共 阳的,最后查证为商家发错货了,最后换成两只共阴的数码管,接通电源后两只 数码管均正常显示,显示值为 24。证明硬件电路并无重大错误。 点击开始按钮,电路开始进行倒计时,而且按键按下和弹起时并无闪烁和跳 变情况,说明消抖电路如期正常工作。但是倒计时频率很快,说明电路还有问题。 电路中涉及到频率的就只有 555 定时器组成的时钟源,说明时钟源处有问题。而 一般影响频率的就是电阻和电容,经过排查,发现一个电阻焊错了,一个 47k 欧 姆的电阻焊成了 200 欧姆的电阻。拆下重新焊接后解决了该问题,倒计时周期约 为 1S。测试暂停、继续、复位功能均能达到要求。 至此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基本完结。最后的硬件电路能很好的实现设计要求。 实物图如图 12 所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1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1](https://img.taocdn.com/s3/m/c5ab8f264b35eefdc8d33378.png)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一、课程设计要求:1.根据每道题的人数选定题目。
2.分析设计要求,给出解决方案,建立必要的数据结构,然后设计总体流程(包括界面)、详细设计必要的算法,并最终显示结果。
基于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都可以,用何种编程语言都有可以。
3.提交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要求、设计思想流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数据结构、程序清单、运行结果、设计心得、参考资料等。
4.严禁抄袭,复制设计内容,查出后相关同学设计成绩以零分处理。
5.所提交源程序应是能够运行通过的完整程序。
6.课程设计参考评分标准:设计思想说明(10分);数据结构的说明(6分);各模块的算法流程图(10分);程序清单:注意加注释(包含关键字、方法、变量等),在每个模块前加注释;(共70分,其中书面源程序占35分,实验的检查结果、程序的运行情况占35分)体会,总结及体会建议(4分)。
二、设计题目1.Windows多线程控制台程序(1人)目的:学习和掌握如何编写Windows多线程控制台程序。
通过编写程序,加深对进程和线程关系的理解,掌握多线程程序的执行和编写技巧。
设计要求:写一个单进程多线程的Windows控制台程序,该程序在一个进程内建立N个线程来执行指定的任务。
N由命令行传递给系统。
Win32控制台程序中,主函数的格式如:Void main(int argc,char *argv[]),可以获取命令行参数。
通过VC++“工程/设置”的C/C++属性页设置应用程序为“MTD”多线程。
利用win32 API CreateThread()来生成线程。
2.睡眠理发师问题(2人)目的:了解信号量机制,了解并掌握进程同步和互斥机制,熟悉信号量的操作函数,利用信号量实现对共享资源的控制。
设计要求:(1)编写程序实现理发师与顾客进程的同步。
问题描述:这是一种经典的IPC问题,理发店有一位理发师,一把理发椅和n把用来等候理发的椅子。
如果没有顾客,则理发师在理发椅上睡觉,顾客理来时,如理发师闲则理发,否则如有空椅则坐等,没有空椅则离开,编写程序实现理发师和顾客程序,实现进程控制,要求不能出现竞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1)](https://img.taocdn.com/s3/m/2cc550ff49649b6648d74775.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格式要求及须知:(1)使用信息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
打印后递送到信息楼各指导老师的信箱中或办公室中。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来自互联网,该组重做。
题目:题目1 应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设计要求为校园网络中心设计和建立服务器群,能够提供:DNS,DHCP,WEB,FTP服务器。
要求网络中的普通用户使用动态IP地址,在WEB服务器上设置两个不同的站点,使用户可用不同的名字访问不同的站点,而且用户可以使用网内的FTP服务器进行内部网络的文件上传、下载。
FTP、Web服务器能够通过域名访问。
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 解释每个服务器的相关工作原理;(2) 给出各个服务器的功能说明;(3) 列出每个服务器的IP地址及域名规划;(4) 每个服务器给出配置的结果测试;(5) 给出每个服务器的综合验证结果。
题目2 一个简单企业网的设计与实现1、设计要求某企业有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设计部、生产部5个部门,每个部门配置8台计算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c8beda26925c52dc5bf01.png)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一、任务分析1.设计题目: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2.设计内容与要求:将CA6140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
要求该车床具有切削螺纹的功能,纵向和横向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
系统分辨率纵向:0.01mm,横向:0.005mm。
设计参数如下:最大加工直径:在床面上400mm在床鞍上210mm最大加工长度:1000mm快进速度纵向 2.4m/min横行 1.2m/min最大切削进给速度纵向0.5m/min横行0.25m/min代码制ISO脉冲分配方式逐点比较法输入方式增量值、绝对值通用控制坐标数 2最小指令值纵向0.01mm/pulse横行0.005mm/pulse刀具补偿量0~99.99mm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量纵向0.15mm横行0.075mm自动升降速性能有二、总体方案设计接到数控装置的设计任务以后,必须首先拟定总体方案,绘制系统总体框图,才能决定各种设计参数和结构,然后再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进行设计计算。
现以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例,分析总体方案的拟定的内容和应该考虑的问题。
机床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应包括以下内容: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的结构及传动方式的确定,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的选择、设计等。
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要求提出系统总体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最后确定总体方案。
1.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对于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在考虑总体设计方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机床的改造应尽可能少,以降低成本。
1)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连续(轮廓)控制系统。
由于要求CA6140车床加工复杂轮廓零件,所以本微机数控(MNC)系统采用连续控制系统。
2)伺服进给系统的选择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有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之分。
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闭环控制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机床精度,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各种误差、传动间隙及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fc03cfdd36a32d72758137.png)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电子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频率计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任务要求1、根本要求:设计一个3位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式频率计,其频率测量范围在1MHz内。
量程分别为10kHz,100kHz和1MHz三档,即最大读数分别为和999kHz。
这里要求量程可以自动转换,详细要求如下:1〕、当读数大于999时,频率计处于超量程状态,此时显示器发出溢出指示〔最高位显示F,其余各位不显示数字〕,下一次测量时,量程自动增大一档。
2〕、当读数小于099时,频率计处于欠量程状态,下一次测量时,量程自动减小一档。
3〕、采用记忆显示方式,即计数过程中不显示数据,待计数过程完毕以后,显示测频结果,并将此显示结果保持到下一次计数完毕,显示时间不小于1s。
4〕、小数点位置随量程变更自动移位。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根本功能和附加功能〕根本功能:显示待测频率,LED灯显示小数点,显示待测频率的量程。
附加功能:实现量程自由变化,通过拨码开关控制待测频率大小。
2、系统设计方案说明1、分频模块:由于测频时不同量程档需要不同的时基信号,分频模块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通过试验箱给定的50MHZ的频率通过分频变成0.5HZ,即1秒钟得计数时间,通过1秒钟的记数时间里待测频率上升沿的数量实现频率测定,待测频率通过分频,多路器等实现各频率的测定2 计数模块:想要实现频率的测定,其实就是在1秒钟的计数时间里对待测频率信号上升沿进展计数,所以计数模块是不可缺少的,本计数器需输出指示超量程和欠量程状态的信号。
3 量程控制模块:对待测频率的量程进展判断,确定量程以后,根据不同的量程,在试验箱上显示,我们的设计是4个量程〔1,2,3量程和超量程〕。
:4 BCD译码模块:用到实验箱SOPC上的6个静态共阳数码管中的后三个数码管,并且试验箱内部有译码器,只需要输入4位数就可以在数码管上显示。
三、各模块程序如下:1、分频模块程序:1〕百分频模块程序:module plj(clk,dingshi);input clk;output dingshi;reg [40:0] counter;reg dingshi;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 (counter==49) //计数时钟上升沿数量,100次时钟周期begin //输出一周期信号,得到100分频信号。
课程设计报告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6c448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e.png)
课程设计报告规范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的状态与变化”的核心概念,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1.能描述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
2.能解释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3.能运用物质状态与变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1.运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物质状态转化实验。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状态变化的信息。
3.利用数学知识处理与物质状态变化相关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感,使其在探索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第三章“物质的状态与变化”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转化。
2.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实际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解析。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解物质状态变化原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物质状态与变化的基本原理。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状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及结果。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三章内容。
2.实验器材:用于开展物质状态转化实验。
3.多媒体资料:包括课件、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4.互联网资源:用于搜集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状态变化的信息。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48bd4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3.png)
机械与车辆学院课程设计题目: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时间:成绩: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职称:《单片机课程设计》考查评分表、出勤率:□全勤□缺勤较少□缺勤较多□全缺(20%) 2、进度:□较快□正常□较慢□没有按时完成布局焊接:□合理(20%) □错误较多□较合理□原则性错误□基本合理1、程序编写框架:□合理□较合理□基本合理(20%) (10%) (15%) (15%)□原则性错误□基本正确□错漏较多系统调试结果:□实现□基本实现□不能实现1、硬件设计:2、软件设计:3、联调结果:4、过程体味:□合理□合理□正确□属实□较合理□较合理□较正确□较属实□基本合理□基本合理□基本正确□基本属实□不合理□不合理□错漏较多□不属实□思路清晰,内容正确□思路基本清晰,内容基本正确指导教师:吴明友 2022 年 1 月 3 日□错误较多2、程序编写过程:□正确□较正确□思路较清晰,内容较正确□思路较混乱,内容错漏较多一、课程设计性质和目的 (4)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4)1、硬件设计 (4)2、软件设计 (5)3 、功能要求: (5)三、课程设计的进度及安排 (5)四、设计所需设备及材料 (6)五、设计思路及原理分析 (7)六、流程图及程序编写 (7)(1)根据功能要求画出控制程序流程图。
(8)(2)根据控制程序流程图编写C51 程序 (8)七、调试运行 (10)1 、软件测试: (10)2、硬件测试: (11)八、结果及分析 (12)九、心得体味 (13)十、参考文献 (14)十一、致谢 (14)十二、附录 (15)【1】整流器protel 防真原理图: (15)【2】数字时钟 (16)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与实验结束后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
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水位检测、机电故障检测、处理和报警等功能,实现超高、低警戒水位报警,超高警戒水位处理。
介绍电路接口原理图,给出相应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和汇编程序,并用Proteus 软件仿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及报告要求一、多功能流水灯1、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彩灯流水控制电路,其主要部分实现定时功能,即在预定的时间到来时,如何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彩灯的流向、间歇等,可通过利用中规模集成电路中可逆计数器和译码器来实现正、逆流水功能,利用组合电路实现自控、手控、流向控制等功能。
2、设计原理及方案:见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二、汽车尾灯控制电路1、功能要求假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三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要求是: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左转弯时左侧三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2、设计原理及方案:见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三、多路抢答器1、基本要求:利用数字电路设计一多路抢答器,要求允许多路参加,并具有锁定功能,用LED实现最先抢答的队号码,系统设置外部清除键,按动清除键,LED显示器自动清零灭灯。
2、设计原理及方案:见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四、篮球竞赛30S计时器1、基本要求1)具有显示30S计时功能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功能3)在直接清零时,要求数码显示器灭灯4)计时器为30S递减计时,计时间隔为1S5)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主要参考元器〗:NE555(1),74ls161(1),74LSl92(2)五、电子节拍器1、基本要求要求本节拍器具有声光显示功能:设有2/4,3/4,4/4三档节拍转换开关,音响有强弱之分。
节拍速度连续可调。
2、参考原理框图〖主要参考元器件〗555:CD4017,8050,LM386六、LED猜盘游戏1、基本要求:系统有10个(或18个)LED组成轮盘,开始前,先猜测某个LED,然后按下按钮,LED高速旋转,速度逐渐减缓,最后停下已猜中未赢。
2、参考原理:系统由电压控制器(包括自激振荡器+2分频电路)、触发器、加\减控制、分频器组成。
〖主要参考元器件〗555,74LS73,74LS193,74LS154,74LS00七、数字记步器1、基本要求:采用4位数字显示步数,传感器采用水银开关,主人走一步的时候,开关闭合一次2、参考原理:本系统的原理和计数器相同、但是要注意开关的抖动以及信号的整形问题。
〖主要参考元器件〗74LS390,74LS247,74LS08八、设计一个循环节拍分配电路—简易交通灯电路。
基本要求:(1)、3个输出端分别表示红、绿、黄三灯,交通灯亮的顺序是红、黄、绿、红、黄、绿单向循环点亮。
(2)、输出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3)、三种灯亮的时间是红、绿灯每次亮l0s,黄灯每次亮5s;提高要求:(1)、有3个输出端分别表示红、绿、黄三灯,交通灯亮的顺序是红、黄、绿、黄、红依次循环点亮。
(双向循环)(2)、具有手动控制功能,能使某种颜色的灯亮时间为定值;九、光电式报警器1、任务:设计并制作光电式报警器2、基本要求A、采用双光路结构,当任一光路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间歇式声光报警。
B、采用LED显示被遮栏的路数,无报警显0,l路显1,2路显2,同时遮挡显3。
C、采用5V供电。
十、数字式定时开关〖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定时开关,此开关采用BCD 拨盘预置开关时间,其最大定时时间为9秒,计数时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并通过一位LED 数码管显示。
此开关预置时间以后通过另一按钮控制并进行倒计时,当时间显示为0时,开关发出开关信号,输出端呈现高电平,开关处于开态,再按按钮时,倒计时又开始。
计时时间到驱动扬声器报警。
〖提高要求〗 l)输出部分加远距离(100m)继电器进行控制2)延长定时时间3)探讨提高定时精度的方法〖参考原理框图〗〖主要参考元器〗:CC4511,CC14522,CD4060 十一、投弹游戏机〖基本要求〗10个LED 顺序点亮(移动速度可变),如果能够在点亮的同时将小球投中目标,则发出1000Hz 庆贺声〖参考原理、框图〗系统由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十进制计数器、RS 触发电路、音频振荡器,喇叭驱动电路 〖主要参考元器件〗555,CD4017,CD4001十二、简易电子琴〖基本要求〗产生e 调8个音阶的振荡频率,它分别由1、2、3、4、5、6、7、0号数字键控制。
其频率分别为:1:261.6、2:293.6、3:329.6、4:349.2、5:392.0、6:440.0、7:439.9、0:523〖提高要求〗1)循环播放,每个1S2)利用集成功放放大该信号,驱动扬声器3)设计一声调调节电路,改变生成声音的频率〖参考原理框图〗〖主要参考元器〗74LS148,74LS138,74S04,74LS00,LM386二十、四花样彩灯控制器〖基本要求〗设计一四花样自动切换的彩灯控制器,要求实现(1) 彩灯一亮一灭,从左向右移动(2) 彩灯两亮两灭,从左向右移动(3) 四亮四灭,从左向右移动(4) 从1~8从左到右逐次点亮,然后逐次熄灭(5) 四种花样自动变换。
〖参考原理框图〗〖主要参考元器〗555,74LS93,74LS74,74LS153,74LS164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
通过写报告: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约150字)关键词(3~5个)(3)设计内容及要求。
(4)简单论述关于本次设计课题牵涉的技术的过去(5)比较选定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6)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7)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8)组装调试的内容。
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9)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10)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
(11)列出参考文献。
(12)收获、体会。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要求一、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安排1. 摘要2. 目录3. 前言/引言4.正文5. 结论6. 参考文献7. 附录二、摘要1. 要求: 完整、准确、简练。
2. 包含内容:(1) 所进行设计或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等。
即: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工作?(2) 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
即:做了什么工作?(3) 结论及其价值或意义3. 关键字(Key Words): 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4.注意:(1) 摘要应用第三人称书写;(2) 不得引用他人的著作;(3) 摘要应排除本学科已成常识的内容;(4)同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字。
三、前言(序言、绪论、引言、导言)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2.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四、正文正文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包括所进行设计或研究的整体内容。
主要包括:1. 设计要求:(基本要求,提高要求)2.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 电路设计;(包括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等内容)4. 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不只是前面实验结果部分已作出的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应概括出整个设计工作的结论性意见或认识。
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准确。
此外结论部分有时可以包括作者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及改进意见等。
注意: (1) 不要以第一人称(我)来书写;(2) 不要对在设计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进行讨论。
六、参考文献本部分列出撰写论文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章、书本及其它文献。
1. 书写格式:序号→主要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卷号(期号)→页码。
2. 举例:[1] 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2] A.P.Goutzoulis and D.R.Pap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cousto-optic device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94(按时间顺序)3. 注意:(1) 作者或责任者不明时,注明“佚名”。
(2) 序号应与文内引用注释号相同。
七、附录附录应包含一些课题相关的补充材料,如:硬件原理总图,元件清单,程序清单‥‥‥等等。
附录也需序号和名称,如:附录1:电路原理总图… …八、有关论文中插图、表格、公式和单位等问题1. 插图(1) 插图要工整、清晰、明了;即: 插图要有自明性(2) 图号,图名,座标名,标距,单位,注释齐全。
(3) 电气符号需符合国标或国际标准。
2. 表格(1) 表格要有标号、表名,且写在表格正上方。
(2) 表内不得用“同上”,“同下”,“同左”,“同右”,“//”等。
(3) 注释说明应齐全,写在表下。
插图、表格不得用铅笔或园珠笔绘制。
3. 公式(1) 公式应单独成行;(2) 公式应有公式号,必要时可加上式中符号的注释。
4. 插图、表、公式的引用(1) 在正文中需按插图号、表号、公式号来进行引用;(2) 插图和表必须在正文中被引用。
5. 单位(1) 论文中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
如:电流— kA, A, m A, ì A, nA, pA ;电压—kV, V, mV, ì V电阻—GÙ, M Ù, k Ù, m Ù, ì Ù频率— GHz,MHz,kHz,Hz时间— s,ms,ìs,ns……(要注意单位符号的大小写)(2) 有单位的数值必须标上相应的单位。
九、排版、装订格式问题1. 章节安排前言1 xx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xx第一章 xxxxxxxxxxxxxx1.1 xxxxxxxxxxxxx1.1.1 xxxxxxxxxxxxx 1.1.2 xxxxxxxxxxxxx……1.2 xxxxxxxxxxxxxxx1.2.1 xxxxxxxxxxxxx……1.3 xxxxxxxxxxxxxxx……第二章 xxxxxxxxxxxxxx2.1 xxxxxxxxxxxxx2.1.1 xxxxxxxxxxxxx2.1.2 xxxxxxxxxxxxx……2.2 xxxxxxxxxxxxxxx2.2.1 xxxxxxxxxxxxx……第N章……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说明: 插图号、表号、公式号按章排序,如“图3.1”,“表4-1”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