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说明 SZ-02
一、概述
设计依据
1)怀化市经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根据设计方现场踏勘资料;
3)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等。
设计范围及内容
1)设计范围:本次经开区舞阳大道道路工程设计南起鸭嘴岩大桥,北止花背路,设计总里程。因鸭嘴岩大桥的修建,满足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原舞阳大道的施工范围预留300米进行对接。本次起点和原舞阳大道设计起点重合,为了与原舞阳大道设计和鸭嘴岩大桥纵坡及平面对接,所有工程数量表只考虑300米的工程量。
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强、弱电入地、燃气、路灯、交通工程、绿化等。
工程概况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鸭嘴岩大桥,北止花背路,道路平面采用规划线形,路幅红线宽度60m。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经开区舞阳大道道路工程定位为城市主干路,路幅宽度60m,设计车速60km/h。
二、工程地质
地形地貌
根据线路工程地质调查,线路所经区域的地形地貌为舞水河Ⅰ级阶地地貌。地面高程一般在,地形平坦、开阔,相对高差小,现状为农田。
地层岩性
根据线路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沿线路分布的地层主要为有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其描述如下:
第四系(Q)①粉质粘土:
由冲洪积和残坡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丘坡上,褐黄色、棕红色,稍湿,硬至可塑状,厚度在。但随地形变化,其厚度变化较大。在冲沟部位,其厚度在2-3m,湿至饱和,可至硬塑状。而在丘坡部位,其厚度在。
②含淤泥质粉质粘土
主要分布于道路沿线的水塘中和水田表层,由地表水长期浸泡而形成。呈黑褐色、灰褐色,饱和,软塑状,表层呈流塑状。厚度在。
③砂土:
主要分布于舞水河Ⅰ级阶地部位。呈褐色至褐黄色,湿至饱和,稍密,含少量卵石。层厚1-2m。
④砂卵石:
主要分布于舞水河Ⅰ级阶地部位,呈褐色,饱和,中密。层厚在3-6m,具二元结构。
区域地质构造
拟建线路位于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大地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隆起带中的次级坳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区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雪峰运动和燕山运动最为强烈。依据构造线方向、结构面性质和组合关系,分为以压性为主的北东向构造、以压扭性为主的北北东向构造、以张扭性为主的北东东向构造和以北东向为主的二次纵张断裂等。对线路影响较大的为北东东向构造,其中新晃—怀化大断裂从线路一带通过。该断裂走向北70°-75°,断裂线稍作缓波状弯曲。控制了新晃、芷江一带小型断陷盆地分布。破碎带宽数十至三百余米,糜棱岩化带宽数米至十余米,岩层常挤压直立或扭裂呈透镜状,片理化现象普遍,并见有水平擦痕和大量次生小型旋扭构造。该断裂由一系列断层组成,线路北面的F1断裂为其中的一条。根据调查,该断层走向100-110°,倾向南西,倾角约54°。破碎带宽度在2-3m,具压扭性。
根据调查,沿线白垩系上统第一岩组岩层产状为290-310°∠20-35°。但受风化作用和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岩石风化带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了以下三组:190-230°∠70-75°、310-330°∠80-85°、90-120°∠65-75°,裂面较平直,节理裂隙密度一般在4-5条/m2,延伸长度一般在30-50cm。由于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泥质细砂岩,故节理裂隙多被泥质物全充填—半充填。而在下第三系下岩组地层中,以泥岩为主,抗风化能力差,在地表基岩出露较小,其节理裂隙不甚明显。
该工程所地在区域新构造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持续的间歇性上升作用燕山运动之后,白垩系末至第四系初,区内处于间歇性上升运动,形成了四级夷平面。第四系以来,地壳运动仍为大面积的间歇性上升。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线路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多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为℃(1981、8、24),最低气温为℃(1978、1、12);历年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为(1992年),最小降雨量(2001年);12月至翌年1月降雨量最小,从2月份起降雨量渐增,4~8月份为雨季,降水量最大,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0%以上,月最大降水量为(1983、5),日最大降水量为(1971、5、18),小时最大降雨量为53mm (1971、5、18、19-20),历年平均雨日162-169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450h,多年平均蒸发量,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0-83%;年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夏季多西南风;有霜期年平均80-90天。
线路附近主要地表水系为舞水。舞水流域位于湘西、黔东地区,地处北纬26°51′—27°40′,东经107°30′—110°10′之间。舞水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境内,自西南向东流经瓮安、黄平、施秉、镇远、玉屏,于新晃进入湖南,再经芷江、怀化等地,于黔城汇入沅水,流域面积10334km2,干流全长444km,干流平均坡降‰。芷江以下河道平均坡降‰。根据芷江水文站观测,芷江县城河段多年平均流量为s,多年平均来水量为亿m3。舞水流域4-9月份为汛期,洪水一般发生在4-9月份,以5-7月份出现机会最多。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舞水河上修建有多座水电站,上游建有蟒塘电站和和平电站,以下河段建有网塘电站和长泥坪电站。由于各电站蓄水发电,库水位较稳定,水位变化不大。线路附近河段为和平电站库首河段。和平电站正常蓄水位为,最高洪水位为。根据设计方案,道路高于电站最高洪水位,洪水对道路无影响。
按地下水赋存介质划分,勘察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①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勘察区内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赋存在冲洪积砂土和砂卵石层中。勘察区属丘陵地貌和河流阶地地貌,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在不同的部位其含水性差异大。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丘坡上,受地形和岩性的影响,土层厚度小,含水性、透水性差。而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层主要分布于河床中和阶地上,其含、透水性好,地下水量中等至丰富。
②基岩裂隙水
勘察区内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泥质砂岩和下第三系下岩组泥岩。其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但多为粘土全充填至半充填,含水性一般较差,水量较贫乏。微风化至未风化部份岩石完整,含水性差,水量贫乏。
勘察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和河水补给。勘察区为河流阶地地貌和丘陵地貌。在河流Ⅰ级阶地部位,地形平缓,地表水迳流速度慢,有利于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地表河水与地下水联系紧密。在干旱季节,地下水补给河流,在洪水季节,河水位上涨,河水补给地下水。特别是在线路终点部位,其东面为和平电站库区,蓄水后水位高,接近于附近地面,为该路段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故在该路段地下水较丰富。
在丘陵部位,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迳流受地形控制,一般从高处向低处迳流,在坡脚以渗流或泉的形式排出地表。
道路沿线大部份地段地下水水量、水位随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季节性变化强烈。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勘察区内地下水多为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水温一般为16~18℃。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和HCO3—Ca型为主,矿化度为~L,pH值~。属弱酸至弱碱性、极软、低矿化淡水。
勘察区的地下水对地下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和地下钢铁构件有弱腐蚀性。勘察区的主要含水层为处于河流阶地部位的冲洪积砂土、砂卵石层,为强含、透水层。地下水与地表水体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水位受大气降雨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综合评定,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地震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地质调查,勘察区内未见活动性断裂构造发育和新构造运动迹象,也未有历史地震记录。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勘察区中硬场地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对应于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不良工程地质路段
道路沿线丘坡平缓,河流阶地平坦、开阔,冲沟为地形平缓的宽谷,地表水系较发育,在丘坡和丘陵冲沟部位多分布农田,以水田为主,水塘也较多。受地表积水的影响,粉质粘土层长期受地表水浸泡而软化而形成软土。其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并含少量淤泥质,表层呈褐色,下部呈棕黄色、紫红色,厚度在,一般小于。建议清除,并进行换填滤水性较好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