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2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2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什么是2型糖尿病?定义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血糖。

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发病机制在2型糖尿病中,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遗传、肥胖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可影响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根据WHO数据,全球约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

谁会得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肥胖人士、缺乏运动者及家族有糖尿病史者风险较高。

年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45岁以上的人群。

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及吸烟饮酒等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其他因素某些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同样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何时诊断2型糖尿病?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体检。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确诊。

HbA1c≥6.5%也是常用的诊断指标。

筛查建议45岁以上的成年人每3年应进行一次血糖筛查。

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应更频繁筛查。

如何管理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选择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

注重餐前和餐后的血糖监测。

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可能需要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以调整治疗方案。

为什么要重视2型糖尿病?并发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可导致心脏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及早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生活质量良好的管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心理健康同样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

社会影响糖尿病的高发对社会医疗系统造成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促进预防和治疗。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病史汇报ppt课件.ppt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病史汇报ppt课件.ppt
3、适应证: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体育锻炼无显效。 与胰岛素合用。
4、禁忌证: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 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妊娠以及大手术等应 激情况。
5、不良反应:低血糖;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 白细胞减少、 皮肤瘙痒、皮疹等
我院现有品种
通用名
格列美脲 格列喹酮 格列齐特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 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受累组织:视网膜、肾、神经、心肌
慢性并发症(二)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病程10年以上,是1型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3种病理类型: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高度特异性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无特异性, 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 渗出性病变:无特异性 糖尿病肾病分期:5期。 诊断:AE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2.曲格列酮:1997年FDA批准 2000年3月FDA停用(肝毒性作用)
3.罗格列酮:(文迪雅,Avandia), 1999年FDA批准
4.吡格列酮:(艾汀,Actos) 1999年FDA批准
我院现有品种
通用名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商品名(进口) 商品名(国产)
文迪雅
-太--罗-
-----
-瑞--彤-
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不足 三、其它特殊类型--原因明确
MODY,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四、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较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参与发病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4个阶段 危险因素: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和中心性
肥胖 1、异常易感性:多基因疾病,遗传异质性。 2、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的功能缺陷。 3、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 4、临床糖尿病

2型糖尿病总结范文精选

2型糖尿病总结范文精选

2型糖尿病总结范文精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主导地位。

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也给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对2型糖尿病的深入认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也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异常有关。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胰岛素抵抗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特征,它与肥胖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

此外,2型糖尿病还容易合并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眼部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治疗方法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干预和营养指导。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旨在调节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生活干预主要包括控制体重、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血糖控制。

营养指导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四、预防与健康教育预防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一环,通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社会大众应该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率。

结语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家庭产生了重大影响。

了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历史变迁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历史变迁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是FDA唯一批准用 于降糖的药物,机制尚不明确,与激素水平无 关。
改造后的胰岛素
–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得谷胰岛素作用时间更久, 血糖控制相似,夜间低血糖更少 – 吸入性胰岛素是胰岛素历史上一个大变革,但 由于导致肺癌风险增加而终止 – 智能胰岛素,降糖作用是依赖于葡萄糖周围环 境。升高的血糖和糖基化的胰岛素和植物凝集 素竞争性结合,因此释放出胰岛素,如果血糖 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 肠道分泌肽类: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样多肽(GIP),前者同 时作用于α、β细胞 – 胆道系统:持续向十二指肠输注胆汁酸,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水平增加,呈剂 量依赖性,FGF19具有胰岛素样的作用 – 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功能的改变可能和2型糖尿 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通过肾脏发挥作用的药物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和坎格列净增加尿葡萄糖排泄量,有 效地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体重和血压,但是 生殖器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了5倍,40%感染 发生在下尿道,同时可引起血清LDL-C和HDLC胆固醇水平轻度升高,有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药物
基因、环境和2型糖尿病
– 基因遗传性:不同种族糖尿病发生率不同
全基因组研究发现至少50个基因位点和2型糖尿病相关。
– 环境:糖尿病发病率在近几十年快速增长
能量摄入增加、消耗减少 碳水化合物刺激下,胰腺β细胞的应答能力下降 孕期宫内环境异常可以引起后天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β细胞数量下降和α细胞功能障碍
2型糖尿病的治疗
1 2 3 4
通过胃肠道发挥作用的药物
通过肾脏发挥作用的药物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ppt课件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ppt课件

胰岛素释放试验举例(王益华)
检验结果 空腹 餐后1小时 餐后2小时 餐后3小时
血糖mmol/L 结果 参考值
5.9 3.9-6.0 13.3 7.6-10.2 15.2 6.7-8.1 11.40 4.6-6.1
胰岛素mIU/L 结果 参考值
19.2 6.8-21.8 70.2 20.5-108.9 97.4 10.0-91.6 73.2 6.8-25.7
➢ 两个峰时: 5:00-7:00 16:00-18:00
➢ 两个谷时: 11:00-14:00 23:00-2:00
诺和 灵N
胰岛素泵
第一时相分泌






第二时相分泌



泌 特 点
分 泌 ( 纵


两餐间胰岛素恢复基线
) 基值
水平
高葡萄糖水平 第1相
第2相
0~5 分钟 时间
正常胰腺 ❖ 正常状态下,胰腺分泌胰岛素的量随着血糖水平的变化而增减。
血糖mmol/L 结果 参考值
胰岛素mIU/L 结果 参考值
空腹 餐后1小时 餐后2小时 餐后3小时
5.9 3.9-6.0 10.2 7.6-10.2 8.9 6.7-8.1 7.7 4.6-6.1
19.2 6.8-21.8 98.3 20.5-108.9 108.5 10.0-91.6 110.3 6.8-25.7
胰岛素释放试验举例(王义政)
检验结果
血糖mmol/L 结果 参考值
空腹 餐后1小时
8.3 3.9-6.0 18.00 7.6-10.2
胰岛素mIU/L 结果 参考值
5.20 6.8-21.8 7.80 20.5-108.9

2型糖尿病的疾病查房

2型糖尿病的疾病查房

低血糖状态
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 汁等,以缓解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
在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控制总能量摄入, 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叶酸、钙、 铁等营养素的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肾病
在肾功能受损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低蛋白 食物为主,如瘦肉、鱼、蛋类等,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
和肌肉柔韧性。
个性化运动处方编写原则
01 针对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符 合其运动能力和需求的运动处 方。
02 循序渐进原则
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 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 然剧烈运动。
03 全面性原则
运动类型应多样化,包括有氧 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 等,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0 安全性原则 4在运动过程中加强监护,确保
康复训练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方向
效果评价
通过定期的身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测 试、肌肉力量与耐力评估等指标评价康
复训练效果。
持续改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 化训练方案,提高训练效果和质量。
反馈调整
根据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运动处 方和康复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 的认识和依从性,促进康复训练的顺 利进行。
03
针对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 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 理干预方案。
可行性原则
确保干预措施在患者的生 活环境中切实可行,便于 实施。
持续性原则
心理干预应是一个持续的 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优 化方案。
家属参与在心理干预中的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 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di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人体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FFA)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分泌受损和糖尿病血管病变。

由此可见,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怪圈。

胰岛素抵抗可以先于糖尿病发生,在其作用下,疾病早期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以保持正常糖耐量。

当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减少或二者共同出现时,疾病逐渐向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进展,血糖开始升高。

高血糖和高FFA共同导致ROS大量生成和氧化应激,也激活应激敏感信号途径,从而又加重胰岛素抵抗,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持续进展与恶化。

体外研究显示,ROS 和氧化应激可引起多种丝氨酸激酶激活的级联反应。

最近的抗氧化剂改善血糖控制试验也证实,ROS和氧化应激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β细胞也是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β 细胞内抗氧化酶水平较低,故对ROS较为敏感。

ROS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还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间接抑制β细胞功能。

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分泌高峰延迟,血糖波动加剧,因而难以控制餐后血糖的迅速上升,对细胞造成更为显著的损害。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 4.6亿。

作为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国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书》,旨在为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防治指南。

1. 糖尿病基础知识1.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1.2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有关。

1.3 糖尿病临床表现糖尿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血管、肾脏等多系统并发症。

2. 2型糖尿病诊断与评估2.1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

2.2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肾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下肢血管病变)。

评估方法包括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心脏超声等)和临床症状。

3. 2型糖尿病治疗与管理3.1 糖尿病治疗目标糖尿病治疗目标包括: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3.2 糖尿病治疗策略糖尿病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3.2.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2.2 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胰岛素治疗。

3.2.3 并发症防治并发症防治包括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肾脏、心脏功能检查)。

3.3 糖尿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包括患者自我管理、医生指导和管理以及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内科学课件)

糖尿病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内科学课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是被打死的 胰岛细胞是累死的
孙思邈--《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版权申明:课件中图片、视频资料均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使用。

肠促胰素↑
GLP-1:主要生物作用包括刺激 β细胞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合成 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2型(糖四尿)肠病道发菌病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不同,其 中益生菌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正常。
2型糖尿病自然史
β细胞可代偿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失代偿
IGR和糖尿病 调整生活方式 口服药物
β细胞进行性↓
加 用 胰 岛 素 ,β细胞功能衰竭
不依赖
依赖胰岛素
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自然史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鉴别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自身免疫 胰岛素抵抗 胰岛病理
胰岛素水平
1型糖尿病 HLA为主效基因 感染 90% 较少 残存10%β细胞
低,绝对不足
2型糖尿病 强于1型
不良生活方式 未发现 特性
残存30%β细胞, β细胞功能缺陷 早期高,释放延 迟,晚期低
血浆葡萄糖
15
10
胰岛素应答反应
80
肠促胰素
60
效应
40
5 20
0
0
–10 –5
60
120
时间 (分)
180
–10 –5
60
120
180
时间 (分)
口服葡萄糖负荷
静脉输注葡萄糖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三)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肠促胰素分泌缺陷 肠促胰素: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

2024版全文: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手册目录1. 引言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3. 病因和发病机制4. 症状和诊断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7. 饮食建议8. 运动和体育活动9. 药物治疗10. 心理支持和健康管理11. 结语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中国二型糖尿病的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指导。

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造成了重大负担。

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和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和并发症的发展。

2.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它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 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这些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发展。

4. 症状和诊断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视力模糊等。

诊断二型糖尿病需要进行血糖测试和其他相关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水平测定等。

5. 预防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性预防是控制二型糖尿病的关键。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体检也能帮助早期发现并控制二型糖尿病。

6.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7. 饮食建议饮食对于控制二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总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此外,定期进食、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也是重要的饮食原则。

8. 运动和体育活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代谢。

二型糖尿病与一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二型糖尿病与一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二型糖尿病与一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虽然都属于糖尿病的范畴,但是它们在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下将详细介绍二者的区别。

一、病因1. 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主要病因是胰岛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完全丧失。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发病率较低。

2. 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主要病因是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病,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发病机制1. 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失,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完全丧失。

患者通常需要注射外源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

2. 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的升高。

初期可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改善,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

三、治疗方法1. 一型糖尿病:由于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丧失,因此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通常通过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饮食调节以及参与适当的运动。

2. 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的治疗首要目标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选择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饮食的健康并保持适当的体重。

此外,适量的运动对控制血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和管理疾病都非常重要。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糖尿病史或肥胖状况,应该及时接受体检和检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一、概述糖尿病(DM) 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有关,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感染、多次妊娠和分娩、都市生活方式如应激、体力活动减少、饮食改变等都可成为Ⅱ型糖尿病的诱因。

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

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三、临床表现Ⅱ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较多病人体型肥胖,起病缓慢,病情较轻。

(一)症状本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1.多尿由于血糖浓度增高,大量葡萄糖从肾脏排出致尿渗透压增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大量水分随糖排出形成多尿。

2.多饮因多尿失水而出现口渴多饮。

3.多食葡萄糖是体内能量及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胰岛素不足,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自尿中丢失,病人常感饥饿,从而导致食欲亢进、易饥多食。

4.消瘦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耗增多,加之失水,致体重减轻、乏力和消瘦。

(二)并发症1.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2.糖尿病性肾病变3.眼病变4.神经病变5.感染四、辅助检查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每日4次尿糖定性测定和24小时尿糖定量常用作疗效判断的指标。

2.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空腹血糖≥7.8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于可疑糖尿病患者的检查。

方法是在检查前3天,保持较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至少禁食10小时后,将葡萄糖75g加温水300ml溶解,于清晨空腹服下,服糖前及服糖后0.5、1、2、3小时分别抽血,同时留取尿标本一个送检。

2型糖尿病课件

2型糖尿病课件
纤维的摄入。
少食多餐
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有 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和 高盐的食物,如糖果、蛋糕、
油炸食品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加身体代谢率。
力量训练
通过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作用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增加身体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 。
运动强度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 和频率方案。同时,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 ,避免运动损伤。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干预
风险评估因素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 控制情况,吸烟史,家族 史等。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 施,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 的发病风险。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新型治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
一些新型治疗技术,如胰岛素泵、干细胞 移植等,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改善胰岛素 抵抗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型糖尿病可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其中肥胖型 患者占比较大。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1. 糖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血管硬化和内膜增厚。

高血糖还会增加血小
板黏附和聚集,促进血栓形成,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糖化终产物的积累:高血糖情况下,糖化终产物(AGEs)的生成增加。

AGEs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并通过激活先导物质的生成和促进血管收缩,改变血管的弹性和
扩张性。

AGEs还可以通过与其受体(RAGE)结合,刺激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 炎性反应和免疫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种低度慢性炎症状态,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不全有关。

炎症反应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渗透
性增加,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糖尿病还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使得机体对抗
感染和炎症反应能力降低,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

4. 肥胖和高血脂: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肥胖和高脂血症,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自由脂肪酸和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炎症的程度。

高脂血症则会使血管内膜发生
损伤,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糖代谢紊乱、糖化终产物积累、炎性反应和免疫紊乱以及肥胖和高血脂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
管理应综合考虑这些机制,通过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减少炎症反应和糖化终产物的生成,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目前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主要与肥胖和脂肪组织激素的异常分泌有关。

脂肪组织激素如瘦素、肝素和肠基质提供因子等,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

此外,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也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研究发现,许多慢性炎症相关因子如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

自身免疫反应也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身抗体对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分子如胰岛素受体和糖尿病相关抗原-2等也有贡献。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如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或减少胰岛素抵抗。

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

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通过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调节免疫反应等方式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2型糖尿病,如通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粪菌移植等方式。

这一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可能会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另外,细胞治疗也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领域。

细胞治疗是指通过植入能够分泌胰岛素的干细胞或胰岛素产生细胞来补充胰岛素缺乏。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胰岛细胞和胰岛样群体移植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控制。

这一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方法。

总的来说,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外,肠道菌群调节和细胞治疗等新方法也显示出潜力。

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

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

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提高对早发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西医结合的糖尿病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诊治专家共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早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专家们一致认为,肥胖、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

二、早期诊断与筛查早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专家们建议在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超重和肥胖人群、家族史阳性人群以及老年人等。

血糖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三、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是早发2型糖尿病管理的核心。

专家们强调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合并症的存在与否进行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这些都可以对病情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支持则是通过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首先,血糖控制是最基本的措施,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脏、眼部、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评估,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此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的诊治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过程

二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过程

二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过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高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异常。

它严重影响着全球人口的健康,并导致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已经有4.36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引起,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不足所引起,多数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等)和遗传因素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此外,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当人体暴露在长期高糖高脂环境下时,胰岛素抵抗会逐渐发展,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降低。

胰腺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的分泌能力将逐渐下降,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最终发展成2型糖尿病。

另外,胰岛素的抵抗还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更多的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这种胰岛素抵抗和游离脂肪酸的过量会对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产生不利影响,促进2型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涉及到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不足和胰岛素作用异常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理解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的文章将详细探讨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其发病机制,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入的了解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开始,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

同时,我们将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的启示。

最后,我们将对未来研究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的方向进行展望。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分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分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分析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主要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一型糖尿病的成因1.遗传因素一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则其子女或兄弟姐妹患一型糖尿病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遗传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遗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都可能诱发一型糖尿病。

此外,婴儿期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断奶等也可能增加一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3.自身免疫因素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目前认为,自身免疫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二型糖尿病的成因1.遗传因素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二型糖尿病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家族史是二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二型糖尿病,则其子女或兄弟姐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2.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二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3.肥胖肥胖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脂肪组织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长期肥胖还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4.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显示,家族史和基因突变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存在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如TCF7L2、PPARG、KCNJ11等,与二型糖尿病的易感性相关。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的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明显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脂肪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进一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3.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长期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刺激会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β细胞受到葡萄糖自相增敏效应的调节,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抑制血糖的升高。

然而,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无法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导致血糖水平无法有效地得到调节。

4.部分胰岛β细胞细胞凋亡:在二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胰岛β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炎症因子、高脂肪、高血糖等因素都会引起胰岛细胞内的应激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

这加速了血糖的升高。

5.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以导致低级慢性炎症的产生。

慢性炎症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和应激激活来削弱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增加胰岛细胞凋亡的风险。

此外,炎症还可以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

6.脂肪激素的紊乱: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激素的代谢和分泌也出现了紊乱。

例如,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和瘦素可以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而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这些脂肪激素的水平通常偏低。

这也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展。

总结起来,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β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以及脂肪激素的紊乱等都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及糖尿病药物治疗摘要: 2型糖尿病(T2D)是目前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 2型糖尿病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疾病,在外围组织中胰岛素抵抗性存在差异,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破坏也存在差异,这两种异常存在交互作用。

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治疗药物也由此研究。

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将其治疗药物大致分为六类: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新型降糖药物和传统中药。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药物胰岛素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药治疗1.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及其发展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DM 2)病理机制仍然有很多未知,有必要使用动物模型来完成不适合于在人身上进行的实验,DM 2的异质性也因研究动物模型的多样性得到体现。

DM 2模型靠随机或诱导发病的机制不同来分类,而且两种动物模型是不同的,类似模型尽力模仿人类疾病,而内在模型倾向于解决疾病的特殊问题。

关于使用哪种动物模型来做特定实验是靠多种因子来决定的,理想情况下,实验应当在几种不同模型中完成[1]。

1)2型糖尿病β细胞发育起始失败的表观遗传机制子宫内生长障碍(IUGR)可能与成年后的2型糖尿病有关。

异常的子宫内的代谢环境通过永久性地修饰易感细胞的基因表达来影响胎儿发育,基因表达改变在出生后一直存在,这说明了一种可见的遗传机制对转录起了改变作用。

子宫胎盘的不足与IUGR胎儿和幼年兔子大脑和肝脏基因组DNA的低甲基化和高乙酰化有关系。

这些发现与常常伴随胎儿发生障碍的锌缺失有关。

IUGR兔子研究也说明不正常的宫内环境会诱导关键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这些基因参与调节β细胞的发育,并且关系到染色质重塑到转录的抑制。

怀孕的兔子每日蛋白限制会引起胎儿生长阻滞,与子代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R)和PPARγ基因的低甲基化有关。

现在认为这些表观遗传改变导致GR和PPARγ基因表达上升,未来研究将集中在阐明导致子代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2]。

2)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对胰腺星状细胞有激活和增殖效果,是2型糖尿病胰岛特异性纤维化的可能机制2型糖尿病胰岛的纤维化是进展型β细胞丢失和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

与胰腺星状细胞(PSC)激活和增殖相关的胰岛限制性纤维化的机制还没有探索透彻,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提供的胰岛特异性环境对培养的兔子PSC的激活和增殖是否有叠加效果。

研究人员分别和同时用葡萄糖和胰岛素激活和增殖细胞,两种刺激都能启动PSC增殖和ERK 1/2磷酸化,并且可以叠加使用。

用MEK抑制子U 0126阻滞ERK信号可以抑制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的ERK 1/2磷酸化和PSC增殖,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ERK 1/2磷酸化也可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因此,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是两个关键有丝分裂因子,可以激活和增殖PSCs[3]。

3)广州中国妇女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和血清脂浓度存在关联雌激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中可能十分重要。

雌激素受体α基因(ESR 1)存在许多多态性,包括XbaI和PvuⅡ限制性酶多态性,它们可能涉及发病机理。

为了确定ERX基因多态性是否与2型糖尿病和血清脂水平相关联,研究人员将299个2型糖尿病人同341个健康广州人进行比较,对照人群是51~70岁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妇女。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PvuⅡ有显著差异,XbaI则没有。

但是分为男性和女性时,女性PvuⅡ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则没有。

Pvu Ⅱ变异体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效果与年龄成正比。

而且,在健康妇女中PvuⅡ基因型与血中葡萄糖和血清脂浓度存在关联。

结果表明ESR 1的PvuⅡ多态性提高了中国广州妇女对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ESR 1变异体也许还影响血清脂代谢,这可能是联系ESR 1与2型糖尿病的一种机制[4]。

2.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治疗药物也由此着手研究。

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将其治疗药物大致分为六类: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新型降糖药物和传统中药。

1)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降糖激素,能够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

胰岛素在胃内会被消化酶及胃酸破坏,从而失去活性,因此,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注射液【5】。

胰岛素按照化学结构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2)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相关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若单纯采用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类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6]。

因此,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等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①双胍类: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包括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丁二胍等。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葡萄糖生成,增加葡糖糖摄取和利用,从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最终使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降低血糖。

②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主要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罗格列酮为高选择性的PPAR-γ强效激动剂,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同时具有降低血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作用,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持久;吡格列酮可以减少肝脏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肝组织中葡萄糖的输出。

3)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传统的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主要包括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

①磺酰脲类药物是应用最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品种繁多,目前已有三代。

第一代已基本被淘汰,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常用的药物有格列美脲和格列吡嗪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

②非磺酰脲类:此类药物也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来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控制餐后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血糖。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葡萄糖的重要来源之一为碳水化合物,α- 葡萄糖苷酶的主要作用是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阻断该过程,从而能够控制餐后血糖,使血糖缓慢变化,保持在一个平稳水平。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7]。

5)新型降糖药物除了传统的降糖药物以外,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近年又陆续开发出了一些新型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DPP-IV)抑制剂两类[8]。

GLP-1 类似物在糖摄取时能够发挥促胰岛素作用,也能预防不适当的高血糖发生;同时,可以减少肝脏内的葡萄糖排出,抑制胃排空,从而增加饱腹感,起到降低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的目的[9]。

DPP-IV 抑制剂无低血糖等副作用,同时能够通过抑制内源性GLP-1水平的升高起到增加胰岛素分泌的作用[10]。

6)传统中药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许多中药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并且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消渴丸、生芪降糖颗粒、糖脉康等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1]。

3.结束语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尚未找到能治愈糖尿病的药物。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诸多药物不良反应。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药物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Arias-Diaz J, Balibrea J. Animal models in glucose in tolerance and type- 2 diabetes[J]. Nutr Hosp, 2007 Mar-Apr, 22(2):160- 8.[2]Simmons RA.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beta;-Cell Failure in Type ⅡDiabetes [M] . The Tole of Epigenetic Mechanisms Pediatr Res,2007 Mar 15. [Epub ahead of print].[3]Hong OK , Lee SH ,Rhee M, etal . Hyperglycemia and hyperinsu-Linemia have additive effects on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islet-specific fibrosi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 Cell Biochem, 2007 Jan 9. [Epub ahead of print].[4]Huang Q , Wang TH ,Lu WS ,etal. Estrogen Recept or alphagene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ype I diabetes me llitus and the serum lipid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women in Guangzhou[J]. Chin Me dJ (Eng1), 2006 Nov 5, 119(21):1794- 801. [5]马爱霞,周丽丽,李洪超.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药房,2014, 25(2):97-103.[6]张二红,黎小妍,徐芬,等.二甲双胍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中山大学学报,2014, 35(6):839-843.[7]田维荣,戴飞龙,晏马成,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药学实践杂志,2002, 20(3):137-139.[8]贺星,田红,徐颂,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 24(3):129-133.[9]宋智慧,王璐,纪立伟,等.GLP-1 类似物在 2 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13, 22(5):542-555.[10]张瑞雪.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西他列汀 / 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中国新药杂志,2012, 21(16):1833-1839.[11]张荻,王旭.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概述.中医杂志,2011, 52(11):976-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