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如下⑴:
(1) 池子直径(或者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大于 6; (2) 池径不宜小于16m ;
(3)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m ;
(4) 一般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
(5) 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 20m )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 停留时间2.5~3h;
(7) 表面负荷:0.6~1.5m 3
/ (m 2
• h )。
4.5.3设计计算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如下⑴: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Q
nq
式中:
Q —设计日平均流量 m 3/h ;
n —池数(个),本设计设置2座沉淀池;
q —表面负荷,m 3
/(m 2
• h),本设计取 1.5 m 3
/(m 2
• h)
(2)池子直径
采用周边传动吸泥机,为了符合型号规格,取直径为
D =37m ,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第11册P592查知(D> 20,采用周 边传
动的刮泥机),选取周边传动吸泥机ZBG-37,其性能参数如下表8示:
表8 ZBG-35性能参数
规格
池 周边 电机 压缩 生产厂
nq
3333.3 2 1.5 2
=1111.1m
二 37.62m
D
4 1111.1
JI
实际负荷
(4)沉淀区有效水深
h 2 二 qt
式中:
h 2 —沉淀区有效水深,m ;
t —沉淀时间,1.5~4.0h ;取 3.0h
h 2 = q t =1 . 6
3.0m
4.8m
(5)
校核径深比h 2 土"7
,在 er 内,符合要求 (6)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Q 3333.3 3 3
V' t 3m = 4999.95m
n 2
(7) 沉淀区的容积
SNT
2
(3)实际水面面积
二D 2
2
= 1074.67
二 37
4Q 2 n 二 D
4 3333.3
3, /
2
m / (m
2 u 37
2
・h) = 1.6m
2
h)
1000n
式中:
S —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般为0.3~0.8,取S二0.8 L/(人・d)N —设计当量人口数,N =25万
T —两次清除污泥像个时间,d;取T =2h
n —沉淀池座数,n = 2
4
V=d 丿.8 25 10£.3m
1 00r0 1 00 0
2 2
(8)污泥斗的容积
设口 = 2m, r2 =1m, a = 60,则
■Q
h s =(「1 -「2)tana —(2 -1) tan60 二 1.73m,取 1.7m。
nhc 2 2 n x 1 7 2 2 3
V1-(r1r1r2r2) (222 1 12)=12.68m3
3 3
(9)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设坡度i =0.05
h4=(R-r) i= (18.5-2) 0.05= 0.83m,取0.8m
nh4 2 2 n x 0.8 2 2 3 V2- (R2Rr^ r1) (18.5218.5 2 22) = 320.9m3
3 3
(10)污泥总容积
3 3
V V2=12.68 282 =333.58m3> 12.68m
(11)沉淀池总高度
H = h1 h2 h3 h4 h5
式中:
h1 —沉淀池超高,m,为0.5m;
h3—池中心与池边落差,m,为0.5m;
h5 —沉淀池泥斗高度,m,为1.7m
H =0.5 4.8 0.5 0.8 1.7 = 8.3m
(12)沉淀池池边高H
H =h+h 2+h 3
贝U: H' =h+h 2+h 3=0.5+4.8+0.5=5.8m
4.5.5进出水设计
(1)进水管的计算
式中:
1 3 丄Q max ――进水管设计最大流量,0.61m 3/s ; 2
V --- 进水管水流速度,取为 1.2 m/s ;
D i
(2)二沉池集配水井设计
二沉池的采用配水井进行配水,分别往两座沉淀池均匀进水 ①配水井中心管径
式中:
v 1 —中心管内污水流速, m/s , w _0.6m/s ,取0.6m/s ;
②配水井的直径
式中:
v 2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 m/s , v 2 = 0.2 ~ 0.4m/s ,取 0.2m/s ;
Q max —集配水井的设计流量,m 3/s, Q max =1.219 m 3/s
D i =
\
4
2
Q max
Q max —集配水井的设计流量,
3 3
m /s, Q max = 1.219 m /s
D i = 4Q
max
4 1
-219^1.6m 二 0.6
D 2
4Q max 2
D
1
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