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学课件ppt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701d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7.png)
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幼儿园 资源,提高办园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 展。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原则包括
目标明确、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以人为本、依法治园。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包括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教学计划
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组织
注重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组织形式,使幼儿 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评估、反思等方式,对幼儿园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情 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保育工作要求
幼儿园保育工作应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和 学习发展。在实施保育工作时,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性 别、性格、兴趣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保育计划,提供针对 性的保育服务。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保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 一日生活,做好生活常规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加强安全教育 等。
内容
幼儿园家长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幼儿园教育理念、分享幼儿在 园表现、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园 内活动、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面。
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和影响
关系
幼儿园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社区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幼儿园需要依托社 区开展各项活动,而社区也需要幼儿园的参与和配合。
影响
幼儿园对社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教育资源,提高社 区居民的素质;二是为社区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三是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为社区注入活力。
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幼儿园 资源,提高办园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 展。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原则包括
目标明确、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以人为本、依法治园。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包括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教学计划
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组织
注重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组织形式,使幼儿 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评估、反思等方式,对幼儿园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情 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保育工作要求
幼儿园保育工作应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和 学习发展。在实施保育工作时,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性 别、性格、兴趣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保育计划,提供针对 性的保育服务。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保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 一日生活,做好生活常规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加强安全教育 等。
内容
幼儿园家长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幼儿园教育理念、分享幼儿在 园表现、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园 内活动、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面。
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和影响
关系
幼儿园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社区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幼儿园需要依托社 区开展各项活动,而社区也需要幼儿园的参与和配合。
影响
幼儿园对社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教育资源,提高社 区居民的素质;二是为社区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三是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为社区注入活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精品PPT课件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08e34cfab069dc51220119.png)
导向 激励 调控
评价
课堂教学的目标
引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
能使学生在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 要掌握的目标上,学习有了明确方向
课堂教学的目标
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的目标
调控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由于深知自己的教学方法的正 确性而增强操作力度,就是正反馈 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 结果更接近于教学目标,这是负反馈
解决问题,培养人际交流技巧, 改变态度。
对话策略
注意事项: 规模与构成,内聚力,组内的领导 方式。
确定主题: 问题、事实、现成的结论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对教学活动主导、 控制欲,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取向
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教学环境设计
富有教育 意义
实用、安全 整体、独特
积极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课堂氛围营造
尊重学生的需要 接纳学生文化 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功能 注重人格陶冶,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顾及低学习成就的学生,关注个别差 异,使每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机会 和满足感。
课堂教学的目标
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 系统性 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应适应教学实际需要而 不断动态变化 案例《蒲公英的种子》
课堂教学的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行为目标陈述方式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式 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c1758770bf78a6429544e.png)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1b509cd910ef12d2af9e76e.png)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 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
统。 • 正式组织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
愿;良好的沟通 •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
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组织的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存在明确的分工 2. 形成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 正式选拔,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4. 正式任命 5. “专职的”管理人员 6. 行政人员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7. 严格的规则、纪律、程序 8. 以理性准则处理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
• 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 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要点: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1. 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 定额
2.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环境的标准化 3.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追随 者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 图)等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13)首创精神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ppt课件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24baec8bd63186bdebbc0e.png)
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的过程; 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
事办好; 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管理就是领导; 强调管理的本质:管理就是协调。
9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 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 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载体----组织。 目的----目标、效率 对象----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本质----协调,资源运用,系列活动 环境——内外环境条件约束
10
管理与领导(对象、关键任务) 区别:(1)领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管理
的其他职能则不属于领导。(2)领导与管 理的范畴既有包含的关系,又有相互区别 的部分。(3)领导的对象是人,而管理涉 及的范围比领导要广泛得多。(4)领导活 动重点在于做出决策,确定奋斗目标和方 向,管理重点在于保证领导确定的目标的 实现。
1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幼儿园管理的基
本理论和主要实务工作内容,熟悉幼儿园 组织与管理的原理、原则、方式,掌握幼 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 管理思维、意识,以及在幼儿园组织与管 理中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材
2
四、知识体系 绪论 第一章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概述 第二章 幼儿园管理的体制 第三章 幼儿园管理过程 第四章 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管理 第五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六章 幼儿园总务工作的管理 第七章 幼儿园幼儿园安全工作 第八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 第九章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与团队 第十章 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 第十一章 幼儿园工作评价
控制的过程; 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
事办好; 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管理就是领导; 强调管理的本质:管理就是协调。
9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 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 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载体----组织。 目的----目标、效率 对象----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本质----协调,资源运用,系列活动 环境——内外环境条件约束
10
管理与领导(对象、关键任务) 区别:(1)领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管理
的其他职能则不属于领导。(2)领导与管 理的范畴既有包含的关系,又有相互区别 的部分。(3)领导的对象是人,而管理涉 及的范围比领导要广泛得多。(4)领导活 动重点在于做出决策,确定奋斗目标和方 向,管理重点在于保证领导确定的目标的 实现。
1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幼儿园管理的基
本理论和主要实务工作内容,熟悉幼儿园 组织与管理的原理、原则、方式,掌握幼 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 管理思维、意识,以及在幼儿园组织与管 理中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材
2
四、知识体系 绪论 第一章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概述 第二章 幼儿园管理的体制 第三章 幼儿园管理过程 第四章 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管理 第五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第六章 幼儿园总务工作的管理 第七章 幼儿园幼儿园安全工作 第八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 第九章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与团队 第十章 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 第十一章 幼儿园工作评价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全套176页PPT课件)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全套176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dcb721360cba1aa911daa7.png)
第二節 幼稚園管理過程概述
一、管理過程的含義及“戴明環”理論概述 (一)管理過程的含義 管理過程主要是指為實現組織的預期目標,
管理者引導組織成員按計畫進行的共同活動的步 驟與程式以及與之相應的觀念與行為相互之間的 聯繫和運作方式。 從管理過程的不同性質來看,管理過程包括決策 管理過程、目標管理過程、計畫管理過程、控制 管理過程等具體的工作過程
•
一個完整的計畫還應包括控制標準和考核指標的制定,也就是要告訴實
施計畫的部門或人員,做成什麼樣,達到什麼標準才算是完成了計畫。
•
二、幼稚園計畫的分類
按不同標準分類的計畫類型
分類標準
類型
反映的時間長短 職能空間 計畫制定者的層次 計畫內容的詳盡程度 程式化程度
(二)組織職能
幼稚園管理中的組織職能是指幼稚園管理者為 實現組織目標而建立與協調組織結構的工作過程。
組織職能有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目標設置機構、配備人員、規定許可權、 賦予職責,建立一個統一的組織系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是按實現目標的計畫進程,合理地組織人力、 物力和財力,並保證他們在數量和品質上相互匹 配,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幼稚園管理的資源性要素除了人、財、物 三個基本要素外,還有時間和資訊兩個要素。
幼稚園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幼稚園行政管理。包括幼稚園管理的基本狀態和實務工作,即幼 稚園的行政組織與管理制度、工作目標與行政計畫等管理職能活動, 以及幼稚園的環境創設、衛生保健、經費運轉等有關總務後勤工作。
產生時期
主要代表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韋伯的理論行政管理
20世紀20-60年代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172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17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c3ff97355270722192ef79a.png)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理论联系实际法 3、系统方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 古代管理实践偏重于宏观行政组织管理
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法——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SWOT分析法
优势
劣势
(1)员工有工作动力 (2)产 品有知名度 (3)良好的企业声 誉 (4)现代生产技术等
(1)士气低落、动力不足 (2 )装备落后 (3)缺乏质量控制 ,导致较多浪费以及消费者对不 合格产品的投管理信息系统不完 善 (4)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限 制了产品创新
分类——高、中、低 ——综合、专业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工作多、完成好、下属满意 成功的管理者——晋升快 有效的管理者——有效率 成功的管理者——有效果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 学习型组织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人本 跨文化 参与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环境概述
组织环境的概念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 条件因素的集合。
2、理论联系实际法 3、系统方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 古代管理实践偏重于宏观行政组织管理
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法——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SWOT分析法
优势
劣势
(1)员工有工作动力 (2)产 品有知名度 (3)良好的企业声 誉 (4)现代生产技术等
(1)士气低落、动力不足 (2 )装备落后 (3)缺乏质量控制 ,导致较多浪费以及消费者对不 合格产品的投管理信息系统不完 善 (4)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限 制了产品创新
分类——高、中、低 ——综合、专业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工作多、完成好、下属满意 成功的管理者——晋升快 有效的管理者——有效率 成功的管理者——有效果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 学习型组织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人本 跨文化 参与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环境概述
组织环境的概念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 条件因素的集合。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PPT课件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383c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4.png)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二级护理
标准:
精神疾病缓解期,生活自理,轻度痴呆
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 (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遵医嘱患者饮食。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 (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三级护理
标准:
精神疾病缓解期,躯体症状缓解,生活自理
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 (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遵医嘱患者饮食。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 (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相关制度&管理
(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全,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效果,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坚守工作岗位。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小结
S UMMARY
1 开放式管理 2 封闭式管理 3 精神科分级护理 4 病房相关制度&护理常规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开放式管理
A 开放式管理目的&适应类型 B 开放式管理类型 C 开放式管理实施方法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目的: 锻炼和培养稳定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适应类型: 神经症,病情稳定、配合治疗的患者。 开放式管理类型: 半开放式管理 & 全开放式管理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一级护理
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反应
会议组织与管理培训课件(PPT 81张)
![会议组织与管理培训课件(PPT 81张)](https://img.taocdn.com/s3/m/ccb16b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5、 确定会议所需用品和设备 (1).必备用品是指各类会议都需要的用品和设备,包括文具、桌椅、茶具、扩音设备、照明设备、空调设备、投影和音像设备等。 (2)特殊用品是指一些特殊类型的会议,例如谈判会议、庆典会议、展览会议等所需的特殊用品和设备。
6、建立会议组织机构 会务组、宣传组、秘书组、文件组、 接待组、保卫组。 7、确定与会人员名单 出席会议和列席会议的有关人员。应根据会议的性质、议题、任务来确定与会人员。 8、确定会议地点 要根据会议的规模、规格和内容等要求来确定。有时也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
12、准备会议文件资料 主要有议程表和日程表、会场座位分区表和主席台及会场座次表、主题报告、领导讲话稿、其他发言材料、开幕词和闭幕词、其他会议材料等。 13、安排食住行 ⑴会议饮食管理本着“卫生第一、保证营养、适合口味、方便节约”的原则,做好伙食预算和伙食搭配与烹调工作. ⑵会议住宿安排,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定标准,尽可能地满足与会人员住宿上的要求。 ⑶安排好会议用车,为会议提供完备的交通服务。
二、文书工作 1、会议文书的起草; 2、会议文书编写; 3、会议文书印发及管理。 三、生活管理工作 1、与会人员的食宿管理; 2、会议的财务管理; 3、会议的交通保障; 4、会议的文化活动; 5、与会人员的医疗保健。 四、安全保卫工作 1、会议的保密工作; 2、会议的警卫工作; 3、会场内外的安全保卫工作。
② 中型会议室。 “而”字型、半圆型、课堂型。 ③ 大型会议室。 礼堂型、众星拱月型。 (3)会场的布置 ① 主席台 主席台的布置一是对称;二是要简化。 主席台的座次一般是职务最高的居第一排正中,然后先左后右,由前至后的顺序依次排列。 ② 场内其他人员的座次安排 横排法。竖排法。左右排列法。
2、确定会议名称 会议名称一般由“单位+内容+类型”构成,应根据会议的议题或主题来确定。 3、确定会议规模与规格 确定会议规模与规格的依据是会议的内容或主题。同时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 会议的规模有大型、中型、小型。 会议的规格有高档次、中档次和低档次。 4、确定会议时间、会期 会议的最佳时间,要考虑主要领导是否 能出席,确定会期的长短应与会议内容紧密联系。
6、建立会议组织机构 会务组、宣传组、秘书组、文件组、 接待组、保卫组。 7、确定与会人员名单 出席会议和列席会议的有关人员。应根据会议的性质、议题、任务来确定与会人员。 8、确定会议地点 要根据会议的规模、规格和内容等要求来确定。有时也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
12、准备会议文件资料 主要有议程表和日程表、会场座位分区表和主席台及会场座次表、主题报告、领导讲话稿、其他发言材料、开幕词和闭幕词、其他会议材料等。 13、安排食住行 ⑴会议饮食管理本着“卫生第一、保证营养、适合口味、方便节约”的原则,做好伙食预算和伙食搭配与烹调工作. ⑵会议住宿安排,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定标准,尽可能地满足与会人员住宿上的要求。 ⑶安排好会议用车,为会议提供完备的交通服务。
二、文书工作 1、会议文书的起草; 2、会议文书编写; 3、会议文书印发及管理。 三、生活管理工作 1、与会人员的食宿管理; 2、会议的财务管理; 3、会议的交通保障; 4、会议的文化活动; 5、与会人员的医疗保健。 四、安全保卫工作 1、会议的保密工作; 2、会议的警卫工作; 3、会场内外的安全保卫工作。
② 中型会议室。 “而”字型、半圆型、课堂型。 ③ 大型会议室。 礼堂型、众星拱月型。 (3)会场的布置 ① 主席台 主席台的布置一是对称;二是要简化。 主席台的座次一般是职务最高的居第一排正中,然后先左后右,由前至后的顺序依次排列。 ② 场内其他人员的座次安排 横排法。竖排法。左右排列法。
2、确定会议名称 会议名称一般由“单位+内容+类型”构成,应根据会议的议题或主题来确定。 3、确定会议规模与规格 确定会议规模与规格的依据是会议的内容或主题。同时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 会议的规模有大型、中型、小型。 会议的规格有高档次、中档次和低档次。 4、确定会议时间、会期 会议的最佳时间,要考虑主要领导是否 能出席,确定会期的长短应与会议内容紧密联系。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ppt课件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8c4d7f910ef12d2af9e795.png)
❖ 火是从北面烧过来的,老猎人让大家站在空地的 南端,自己跑到空地的北端,并把草堆搬到北边 去。望着渐渐靠近的大火,游客中有人恐慌地问: “老猎人,火再烧过来怎么办?”“别急,我自 有办法。”一会儿,大火快烧近时,老猎人才拿 了一束很干的草点燃起来,堆在游客北面的草立 刻熊熊地烧着了,竟然逆着风迎着大火方向烧去, 这两股火立刻打起架来,火势居然慢慢小了,而 留给游客的空间越来越大。两股大火斗了一阵子, 终于“精疲力竭”,慢慢地熄灭了下来。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 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 管理者 ❖ 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 管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管理名言
❖ 管理的三种任务: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 管理员工和工作。
❖
——彼得 ·杜拉克
本章点睛
❖ 1992年,28岁的硕士研究生杨本伦主动放弃了国家人 事部的工作,回到家乡山东省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任 支部书记,成为我国首位“硕士村官”。当时,全村 2500口人,人均不到一亩薄岭地,没有农副业项目, 80%的村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掌握组织与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 ❖ 2.掌握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 3.理解管理的特征、管理对象和管理环
境。 ❖ 4.理解管理者角色、任务、管理学的内
容。 ❖ 5.了解管理者的分类、管理学的特点及
研究方法、管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 1.培养对管理的认知与感悟能力。 ❖ 2.通过管理活动,提升管理者素质。 ❖ 3.运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对管理定义的总结
❖ 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的管理者,包括上层、中 层和基层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 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 资源等;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 理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进行的,若环境变 化,管理的方法也应该相机而动;管理主体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种职能, 进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组织及其成功经验 丐帮组织和其管理 学生社团组织及其管理
11
三、企业:一种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
–那些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 (包括特质产品或非特质的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 济单位。
•企业的任务:
–从外部来看首先是要满足社会需要,从内部来看是获取 利润。
•企业的活动:
21
二、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学的科学性既是管理活动科学化逻辑基础, 也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
22
三、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 管理学作为一门横向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组织和协 调人类活动为对象。
•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对人 类协调活动进行了自己解释,就成为了管理学的重要 知识来源。
14
二、管理的内容
• (一)横向分析 • 横向分析是从管理涉及的方面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 • 1.业务管理:
– 业务管理是任何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 2.人事管理。
– 人事管理在组织活动的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3.财务管理。
– 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会在财务上得到反映。财务管理是从资金 运动的角度来计划和控制组织的业务活动,并评估和分析其 合理性。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资金筹措的管理;② 资金使用的管理。
(一)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就是努力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 组织的既定目标,它要求用正确的方法做正 确的事。
问题思考:
• 是一个正确,还是两个正确? • 如何实现两个正确?
18
(二)人本原则: • 人本原则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 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
如何“依靠人的管理”? 怎样才是“为了人的管理”
• 从社会科学来看,管理学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 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成果;
• 从自然科学来看,管理学与数学、统计学、信息学、 工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科学营养。
23
四、系统论的方法及其启示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 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3
第二节 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
• 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 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
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 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 管理的主体是具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
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 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15
(二)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考察组织管理的内容。 计划: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研
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组织是实现计划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设
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 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
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的管理活动过程。
通过海尔的砸冰箱的故事,谈谈对管理效益原则的认识? 如何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海尔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4
第一节 组织要素及其整合
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协调人类活动,以提高稀缺 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人类福利的科学。
一、组织及其要素 定义: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
行动的集体。 组织要素: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
5
为什么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组织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指明组织内各种活动的方向 协调组织各项活动,解决矛盾和冲突。 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组成成员的士气。
问题思考:
物理学定律:熵增原理+合力原理 经济学定律:分工原理
7
二、组织要素的整合
(一)要素内部的整合
组织成员的整合 组织目标的整合 组织活动的整合 组织资源的整合
系统的观点可以对管理活动提供许多启示。具有指导 意义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24
延伸阅读
丹尼斯 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0年
W. H. 纽曼,C. E. 萨默.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 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
(二)要素之间的整合
活动与环境的整合 目标与活动的整合 活动与人的整合
思考题: 海尔是如何进行要素整合的?
9
管理是对组织的各种要素整合。它既包括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组织活动和组织资源等要素内部的整合; 也包括了活动与环境、目标与活动以及活动与人的要 素之间的整合。
10
举例分析:
19
(三)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 时管理
20
第三节 管理的科学化与方法论
• 一、管理科学化 • 所谓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是指,管理者在其实践过程中
应当按照客观的规律来办事,依据科学思维方法进行 决策,有效提高组织活动效率。 • 管理研究的科学化则是指对于管理问题的探索要采用 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管理问题提出,知识的获取 和管理知识体系的科学性。
–企业为完成基本任务而必须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了三个 环节,资源筹措、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
12
视频教学:认识企业
公司的力量(第一集,公司,公司!)
在人类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世界市场逐渐展露全貌,跨 越血缘、地缘,凝聚个体之力的公司随之诞生。
公司,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组织创新,是功,是过? 公司的力量怎样改变了世界?
16
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 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 和监督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 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管理。
创新:创新是将激发和引导组织从旧的稳态跃迁 到新稳态。日常管理目标是维持稳态效率,而创 新管理目标是创造变化效率。
17
三、管理的原则
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 变权,乃得为贤。 ――孟子《诗经.载驰》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一个企业在一个竞 争的经济中唯一能够拥有的有效的优势。 ――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
2
案例讨论
挥大锤的企业家(见书P20-21)
讨论题:
张瑞敏的大锤挥动了哪些组织要素,大锤是如何砸出组织 要素的整合来的?
11
三、企业:一种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
–那些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 (包括特质产品或非特质的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 济单位。
•企业的任务:
–从外部来看首先是要满足社会需要,从内部来看是获取 利润。
•企业的活动:
21
二、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学的科学性既是管理活动科学化逻辑基础, 也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
22
三、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 管理学作为一门横向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组织和协 调人类活动为对象。
•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对人 类协调活动进行了自己解释,就成为了管理学的重要 知识来源。
14
二、管理的内容
• (一)横向分析 • 横向分析是从管理涉及的方面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 • 1.业务管理:
– 业务管理是任何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 2.人事管理。
– 人事管理在组织活动的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3.财务管理。
– 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会在财务上得到反映。财务管理是从资金 运动的角度来计划和控制组织的业务活动,并评估和分析其 合理性。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资金筹措的管理;② 资金使用的管理。
(一)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就是努力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 组织的既定目标,它要求用正确的方法做正 确的事。
问题思考:
• 是一个正确,还是两个正确? • 如何实现两个正确?
18
(二)人本原则: • 人本原则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 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
如何“依靠人的管理”? 怎样才是“为了人的管理”
• 从社会科学来看,管理学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 为科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成果;
• 从自然科学来看,管理学与数学、统计学、信息学、 工业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科学营养。
23
四、系统论的方法及其启示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 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3
第二节 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
• 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 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
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 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 管理的主体是具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
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 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15
(二)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考察组织管理的内容。 计划: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研
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组织是实现计划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设
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 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
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的管理活动过程。
通过海尔的砸冰箱的故事,谈谈对管理效益原则的认识? 如何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海尔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4
第一节 组织要素及其整合
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协调人类活动,以提高稀缺 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人类福利的科学。
一、组织及其要素 定义: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
行动的集体。 组织要素: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
5
为什么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组织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指明组织内各种活动的方向 协调组织各项活动,解决矛盾和冲突。 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组成成员的士气。
问题思考:
物理学定律:熵增原理+合力原理 经济学定律:分工原理
7
二、组织要素的整合
(一)要素内部的整合
组织成员的整合 组织目标的整合 组织活动的整合 组织资源的整合
系统的观点可以对管理活动提供许多启示。具有指导 意义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24
延伸阅读
丹尼斯 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0年
W. H. 纽曼,C. E. 萨默.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 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
(二)要素之间的整合
活动与环境的整合 目标与活动的整合 活动与人的整合
思考题: 海尔是如何进行要素整合的?
9
管理是对组织的各种要素整合。它既包括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组织活动和组织资源等要素内部的整合; 也包括了活动与环境、目标与活动以及活动与人的要 素之间的整合。
10
举例分析:
19
(三)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 时管理
20
第三节 管理的科学化与方法论
• 一、管理科学化 • 所谓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是指,管理者在其实践过程中
应当按照客观的规律来办事,依据科学思维方法进行 决策,有效提高组织活动效率。 • 管理研究的科学化则是指对于管理问题的探索要采用 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管理问题提出,知识的获取 和管理知识体系的科学性。
–企业为完成基本任务而必须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了三个 环节,资源筹措、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
12
视频教学:认识企业
公司的力量(第一集,公司,公司!)
在人类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世界市场逐渐展露全貌,跨 越血缘、地缘,凝聚个体之力的公司随之诞生。
公司,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组织创新,是功,是过? 公司的力量怎样改变了世界?
16
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 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 和监督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 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管理。
创新:创新是将激发和引导组织从旧的稳态跃迁 到新稳态。日常管理目标是维持稳态效率,而创 新管理目标是创造变化效率。
17
三、管理的原则
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 变权,乃得为贤。 ――孟子《诗经.载驰》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一个企业在一个竞 争的经济中唯一能够拥有的有效的优势。 ――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
2
案例讨论
挥大锤的企业家(见书P20-21)
讨论题:
张瑞敏的大锤挥动了哪些组织要素,大锤是如何砸出组织 要素的整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