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结构(课堂PPT)
政治生活PPT课件(必修2总体介绍) 人教课标版
![政治生活PPT课件(必修2总体介绍)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c83a42804d2b160b4ec0fb.png)
行)》为依据,跟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基本目标。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3.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 验)》为依据,体现本课程的时 代性、基础性。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一)指导思想 4.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标准(实验)》为依据,贯彻 有关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三)基本框架特点 2.根据政治生活主题安排教学内容。 以往的教材 本教材
学科概念 理论逻辑
国家—政府—公民— 政党—国际社会
生活实践
公民的政治生活—政 府—国家—政党—国 际社会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三)基本框架特点 3.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体系。
小 大
近
具体 公民的 政治生活 为人民服 务的政府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1.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 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
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 和课程目标
(二)编写思路 2.根据公民政治生活内容,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 若干主题,分单元进行编写。
(1)教材是对学生现实政治生活内容的
3、课程目标:
(5)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择;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
3、课程目标:
(6)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 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3、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政治生活的特点、内 容、主要作用,认识参与政治生活的 重要意义,树立有序政治参与的态度。
政治必修2每课知识结构
![政治必修2每课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11ae0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d.png)
党的相关知识总结
有 1、地位: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关 2、性质:两个先锋队性质(略)
中 国 共
3、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方式:依法执政
产 5、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党 6、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的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政府如何做……(措施类)
(1) 政府的职能:保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 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政府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树立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3)坚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4)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5)政府提高公信力,打造权威政府。
材料,从政府的七个知识点中调用与材料要求相对应
的知识点,具体分析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完整准确调用知识点是提高得分率的关键点。
2021/11/14
15
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包 括两个方面。 第一,政府为什么要承担某一职责,一般从政府有
哪些职能、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应依 法行政,以及政府承担某一职责的具体意义方面来 回答。
基 础 知
7、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8、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识 9、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
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2021/11/14
21
党的相关知识总结
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关
主。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应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框架26页PPT
![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框架2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bc413bd4d8d15abf234e7c.png)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孔子
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框架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高一政治必修2课件ppt课件ppt课件ppt
![高一政治必修2课件ppt课件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c5f0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7.png)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明确公民的政治义务是履行义务的前提。
详细描述
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责任。这些义务主要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服兵役等。明确这些义务的种类和定义,有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结词
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具体实例,如某公民参与选举的过程、某公民发表言论引发社会关注等,深入分析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民主选举与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选举选出代表或公职人员,代表选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
实例一
实例二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民主选举的定义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是民主选举的两种主要方式。直接选举是指选民直接投票选出代表或公职人员,而间接选举则是指选民通过选举代表来选出其他代表或公职人员。
民主选举的方式
民主管理的定义
民主管理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法律与生活知识归纳课件(共59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知识归纳课件(共59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1779c5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0.png)
2.民法典规定物权的基本原则 (1)物权法定原则 (2)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3.所有权的取得 (1) 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 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2)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 请续展。
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 1.要约的构成条件 (1)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如:数量、质量、价格等); (2)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约束; (3)须由特定的要约人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2.有效承诺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3)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作出。
8. 怎样维护? (1)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2)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9.关于主观题的答题
(1)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 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 疾的,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 亡赔偿金。
9.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1)有违约行为 ;(2)有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无免责事由 10.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2)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 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1.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 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 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民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与每 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 3.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高一必修二政治ppt课件ppt课件ppt
![高一必修二政治ppt课件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cefd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6.png)
案例三
某位公民因涉嫌违法被公安机关调查,最终被判刑。这体 现了公民的政治义务中遵守法律的义务。
案例四
某位公民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提 供情报,维护了国家安全和荣誉。这体现了公民的政治义 务中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04
民主集中制原则及其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民主集中制的定义与特点
高一必修二政治ppt 课件ppt课件
目 录
•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关系 •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民主集中制原则及其在国家政治
生活中的体现
01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关 系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
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 公共权力来维护、改善和调整社会关 系的活动,包括政治制度、政府组织 、政治权利、政党活动等。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它既体现民主又要求集 中,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在民主集中制中,民
主和集中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输入 标题
民主性
在民主集中制中,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权 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民主集中制 的定义
集中性
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和集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的,二者缺一不可。
统一性
在民主集中制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有效地集中各 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
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 会依法行使职权,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与共。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基本职能。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结构图新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结构图新](https://img.taocdn.com/s3/m/601d39cb680203d8cf2f2439.png)
《政治生活》知识结构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要遵循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4)?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1)?履行职能: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2)?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为人民服务宗旨。
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行政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5)?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行政务公开。
6)?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国体决定政体)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或最重要特点)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a3915e0740be1e650e9afa.png)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①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 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选举方式
国家性质
选民文化水平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 况相适应。
局 限 性
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
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适
用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采用 范 (例如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围
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 下采用。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 (1)从选民角度看: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正式候选者
正式候选者
选民
选民代表 选民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在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范围
直接选举范围
国家事务方面: 县及县以下的人 大代表的选举;
社会事务方面: 城市居民委员会 和农村村民委员 会的选举等。
国 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市 区(县) 镇(乡、街道)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选举方式的分类
选民 角度
直接 选举
间接 选举
候选人 角度
等额 选举
差额 选举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直接选举
从选民的角度看
间接选举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图共45页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图共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951bcee376baf1ffd4fad71.png)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 活知识结构图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完整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0cc7fd402768e9950e7386d.png)
《政治生活》知识结构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一、关于公民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 公民依法享有 权利,履行 的义务• 3)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 公民要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 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本质国家W 属性、类型r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 主专政、特点斗保基 1真实性T障础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L人民利益日益得到充分实现为什么:地位、作用 I 怎么样:新时代的内容政治权利r 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彳(基本内容)选举权的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I 监督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主要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 (重要内容),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方式:优缺点、适用范围 采用选举方式的依据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r方式•意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村、居委会的性质及自治内容 意义 内容渠道 意义 要求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参与(要求)r 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的政治参与我国国体特点Q(广泛性(多数) 人民民主:敌人专政(少数)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 政府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行政机性质一、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广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政治职能)职能J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 职'冃匕 < 仓如如井厶十\、/rWl/Z*县砧百口台匕/rWlz 百口台匕、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 I ④提供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公共服务)作用管理服务工作基本原则「宗旨: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我国’ 政府为什么一,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①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https://img.taocdn.com/s3/m/05effd6948d7c1c708a1459f.png)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1、将《政治生活》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整合。
2、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本知识结构围绕“国家”展开,最后再还原为课本知识体系。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的阶级进行的工具。
B国家的属性阶级性: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B社会性:服务于国家的阶级性。
A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地位: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含义: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
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
B117〖国家制度——国家制度的一般知识〗国家制度的一般知识总说: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B国体含义:国体就是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判断标准:决定国家的性质。
历史类型:根据的不同,国家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迄今为止的最高类型)。
政体含义:即,是国家政权的。
B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政体能够巩固国体。
政体则会危害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如英美之别);国体不变,政体可能会变(如法国之变)。
原因:政体除了由国体决定以外,还受到地理环境、阶级力量对比、传统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体类型民主民主的含义:是指在内,按照的原则和的原则来管理国家事务的。
B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具有鲜明的,民主总是属于的。
B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从国体意义上讲,民主是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从政体意义上讲,民主与专制相对立。
民主的类型资本主义民主:目前比较完备和成熟,但其国家性质决定它终究不可能体现人民的利益。
B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性质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民主程度有待自我完善。
B民主的形式直接民主: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作主的国 家
公
我国公民 的权利和 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
原则和主要内容
民 的 政 治 2.我国公 生 民的政治 活 参与
我国公民 政治参与 的途径和 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
13
第二单元考点知识网络:
国家 性质
决定 反映
决定 决定
为人民
服务的
职能 作用
政府 行使
权力
政府 性质 决定
宗旨原则
四大职能 有 管理服务 利
于
政 府 权
依法行政
威
接受监督
建设
服务型 政府
•人本政府 •透明政府 •法治政府 •责任政府 •高效政14府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国体 决定
国家性质
意义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6
3.我国政 府是人民 的政府
我国政府 的职能与 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 国 政 府 的 宗 旨 和 政 府 工 作的 基本原则
7
4.我国政 府受人民 的监督
政府权力 的行使与 监督
政府的权 威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
第 二 3.我国政 单 府是人民 元 的政府
我国政府 的职能与 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 基本原则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政
4.我国政 府受人民 的监督
府
政府权力 的行使与 监督
政府的权 威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
基本内容 政治权利和义务
公民 的
途径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政治 基本原则 三个原则 生活 基本要求 有序参与
12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主题:从改善民生、完善服务提出对政府的要求 重点:政府性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依法
行政水平——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树立政府 权威 关键词:民生政府、服务型政府
治
制 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15
人民民主 专政
发展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与义务、原则、方式
政府:职能、责任、依法行政、接受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意义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8
9
第三单元考点知识(16个Ⅲ级考点)
第
三
单 5.我国的
元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发
展 社 会
6.我国的 政党制度
原则和主要内容
4
2.我国公 民的政治
参与
我国公民 政治参与 的途径和 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
治的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 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5
第二单元考点知识(3个Ⅱ级考点9个Ⅲ级考点)
决定性因素 当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代
①时代的主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10
第四单元考点知识(4个Ⅱ级考点12个Ⅲ级考点)
第 四 8.走近国 单 际社会 元
国际社会 的成员
处理国际 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当 代 国 9.维护世 际 界和平, 社 促进共同 会 发展
政体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基 本 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思 想 政 治②
政治生活 知识结构
1
第一 单元
第二 单元
第三 单元
第四 单元
2
第一单元考点知识 (3个Ⅱ级考点14个Ⅲ级考点)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第
我国的国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一 1.生活在 单 人民当家
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经济发展 的基本趋 势
我国独立 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 策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的主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
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1
第一单元考点知识网络:
原因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 广泛真实
主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 7.我国的民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主 族区域自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政 治
制度及宗教 政策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直接民主的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课本P83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根本保证、本质核心、基本方略)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6
1.国际社会的成员
①主权国家 ②国际组织 ③联合国
第二单元考点知识
2.处理国际关系的 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治的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
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3
1.生活在 人民当家 作主的国 家
我国的国 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我国公民 的权利和 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