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美术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藏在名画里的猫》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藏在名画里的猫》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c341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1.png)
大班绘本美术《藏在名画里的猫》内容来源英国梅雷迪思•胡珀创作的绘本《藏在名画里的猫》讲述了猫画家菲莉西玛在名画中填画各种猫咪形象的故事,以独特的方式向小读者展现了来自伦敦国家美术馆、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的传世名画。
奇思妙想的故事极富儿童情趣,对世界名画的欣赏就在故事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
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我们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折服、所震撼。
作者能根据画面上的人物特点添画上不同姿态的猫,而且形象与画面是那么的吻合,这种适合幼儿特点的欣赏途径对我们的美术欣赏教学来说颇有借鉴意义。
所以根据绘本故事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借助故事情境让幼儿在积极的观察思考中提高对名画的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情景大胆表现不同形态的猫咪形象,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2.能关注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表情,判断其不同的心理状态,能有兴趣的欣赏名画。
活动重难点能关注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表情,判断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活动难点能根据画面情景表现出不同形态的猫咪形象。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绘本《藏在名画里的猫》幻灯片。
(2)三幅名画《收割季节中的一餐》、《侍女》、《蒙娜丽莎的微笑》(3)油画棒、牛皮纸和白纸、剪刀、固体胶。
2.经验准备:(1)幼儿有过画猫的经验(2)欣赏过绘本前半部分。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回忆故事引导幼儿回忆绘本《藏在名画里的猫》中猫画家菲莉西玛做了什么事情。
二、提供背景,创作不同形态的猫1.欣赏名画,引发想象同时出示三幅名画《收割季节中的一餐》《侍女》《蒙娜丽莎的微笑》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天才画家菲莉西玛,你喜欢在哪一幅上画一只猫呢?它在干什么?启发幼儿模仿猫的各种姿态。
2.创作形象,尝试摆放提供牛皮纸和白纸,指导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上的情景和人物,跟根据自己选择的名画情景来设计猫不同的造型。
如站着,趴着,仰头,低头等,能符合画面需要。
幼儿画好后把形象剪下来,以名画作为背景,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40篇
![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0adbe14a7302768f9939ec.png)
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40篇《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40篇!(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蚂蚁和西瓜》含反思设计意图: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
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
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https://img.taocdn.com/s3/m/917004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8.png)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绘本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绘本的阅读可以激发孩子对于艺术、文学、情感等方面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提高他们的手工艺术能力,我们设计了一次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
一、活动目的1. 培养孩子对绘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2. 提高孩子的手工艺术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长颈鹿不会跳舞》绘本;2. 海报纸、颜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3. 活动前的故事导入环节。
三、活动过程1. 故事导入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先给孩子们讲述《长颈鹿不会跳舞》这个故事。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让孩子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长颈鹿吉吉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2. 绘本欣赏让孩子们一起欣赏《长颈鹿不会跳舞》这本绘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致地解读,让孩子们对故事情节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3. 美术创作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让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
可以让他们画长颈鹿和其他动物的画面,也可以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根据故事中的场景制作三维作品等等。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们在发挥想象的也能够学到一些美术知识和技巧。
4. 展示分享在美术创作结束后,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台前进行展示和分享。
也可以让他们在班级里相互欣赏和交流,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活动评价1. 孩子们的表现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参与情况和作品表现,可以对他们的手工艺术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发现孩子们在美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2.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可以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活动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活动的效果等等,从中总结经验,为将来的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效果通过这次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这个绘本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的手工艺术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大班绘本美术课程设计
![大班绘本美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970a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0.png)
大班绘本美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绘本美术的学习,让大班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绘本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绘画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创作方法和实践等。
具体安排如下:1.绘本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绘本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阴影等)和色彩理论(如色彩搭配、色彩情感表达等)。
3.创作方法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创作方法(如水彩画、蜡笔、剪纸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绘本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和创作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绘本作品,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创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大班学生的绘本美术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指导。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美术理论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收集绘本美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和分析优秀作品。
4.实验设备:准备绘画所需的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2024年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1206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5.png)
2024年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主要围绕第七章节“奇妙的色彩世界”展开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学习调色技巧,运用不同颜色表现下雨天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颜色的基本知识,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颜色表现情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的调配及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颜色知识,运用色彩表现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画纸、画笔、调色板、水彩颜料、抹布、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不同场景的下雨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颜色。
2. 讲解颜色知识(10分钟)(1)介绍三原色及间色概念,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
(2)现场演示调色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调色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绘本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运用的颜色及其表达的情感。
(2)以一幅下雨天的作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颜色表现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下雨天的场景,运用所学颜色知识进行创作。
5.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颜色知识:三原色、间色2. 调色技巧:基本调色方法3. 创作主题:下雨天的色彩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下雨天”为主题,运用所学颜色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颜色的搭配和情感表达,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颜色知识,但部分学生在调色技巧上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彩铅、水粉等,提高色彩表现力。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5b848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4.png)
《我爸爸》教案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 出绘本主题。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我爸爸”的勇敢、聪明 和爱心。
《我爸爸》教案
3. 情感表达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对父 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引 导幼儿说出“我爱爸爸 ”。
4. 拓展活动
教师组织亲子互动游戏 ,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 更加了解自己的父亲, 能够勇敢地表达对父亲 的爱和感激之情,同时 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理解爱 的含义。
教学内容
通过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感受爱 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
持续学习与改进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注教育动态,以适应幼儿教育 的变化和发展,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
05
绘本教案实例分享
《小蓝和小黄》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帮 助幼儿理解色彩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
通过绘本《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色彩 的变化和意义。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绘本选择与教学目标 • 绘本内容解析 •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绘本教案实例分享
01
绘本选择与教学目标
绘本选择标准
01
02
03
适合年龄
选择适合幼儿园大班孩子 年龄段的绘本,内容应符 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
多样性
教学过程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https://img.taocdn.com/s3/m/cadbd6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0.png)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长颈鹿不会跳舞》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讲述了一个长颈鹿因为自己的舞姿不够优雅而感到自卑,最终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找到了自信和勇气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也能激发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在这个绘本的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来感受和表达这个故事所传达的积极正面的思想。
以下是一个关于《长颈鹿不会跳舞》的绘本美术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让孩子们了解和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正能量和积极思想。
2. 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对自己的自信和勇气,以及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活动准备:1. 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2. 画纸、彩色笔、颜料、毛笔等绘画用品3. 手工制作材料,如剪纸、彩纸、胶水等4. 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活动步骤:1. 介绍故事背景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一下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的故事背景,让他们对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 集体阅读绘本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集体阅读,让他们跟随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表现来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3. 自我表达绘画在阅读完绘本之后,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来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自己的自信和勇气,也可以表达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4. 制作手工除了绘画,老师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手工制作的材料,让他们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关于长颈鹿和其他动物的主题手工,如剪纸、折纸等。
5. 展示和分享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邀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通过展示和分享,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所传达的积极正面的思想。
通过这样的绘本美术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来感受到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思想,还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强自信和勇气,培养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的意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正在落叶的树》3篇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正在落叶的树》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f276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3.png)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正在落叶的树》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正在落叶的树》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感知和表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细致入微和绘画技巧。
3. 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教具准备:1. 《正在落叶的树》的图片或绘本。
2. 绘画纸和画笔。
3. 绘画颜料和颜色盘。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阅读绘本《正在落叶的树》,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2. 指导绘画:向学生介绍绘画主题并提供一些示范。
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树的轮廓和枝干,然后再着色树叶。
3. 学生绘画: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自由绘制自己的作品。
老师可以逐个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4. 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绘画主题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反思在这节美术课中,学生通过绘画《正在落叶的树》的作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1. 引入活动:我使用了图片和绘本来引入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导入主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前了解绘画主题,为后面的绘画准备做好铺垫。
2. 指导绘画:我在示范绘画的时候,重点放在树的轮廓和枝干的描绘上。
我希望学生能够绘制出一个有结构和层次感的树。
同时,我讲解了如何选择适当的颜色和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学生绘画: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我逐个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有的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不太熟悉,我会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描绘树的轮廓和绘制树叶。
同时,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
4. 展示和分享:在课堂最后,我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绘画主题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绘画主题,并从彼此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总的来说,这节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精品教案
![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850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d.png)
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绘本《七彩下雨天》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奇妙的色彩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色彩的魅力;学习运用不同颜色表现情感;通过绘画创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运用色彩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不同颜色表现情感。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色彩的魅力;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七彩下雨天课件、故事挂图、绘画材料(水彩、画纸等)。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七彩下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见过这样的雨吗?这场雨和平时下的雨有什么不同?”2. 故事讲解(5分钟)挂图配合讲解《七彩下雨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色彩与情感的联系。
3. 例题讲解(3分钟)出示一张画作,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如:用红色表示开心、蓝色表示难过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用彩笔在画纸上表现自己的情感。
5. 绘画创作(10分钟)播放轻音乐,让幼儿根据所学的色彩情感知识,自由创作一幅画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发现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七彩下雨天。
要求:运用所学色彩情感知识,自由发挥,创作一幅画作。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色彩,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如: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观察天空、花草树木等,了解不同季节、时间的色彩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颜色表现情感。
《美丽的菊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和孩子一起亲手制作菊花绘本,成为创意小画家
![《美丽的菊花》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和孩子一起亲手制作菊花绘本,成为创意小画家](https://img.taocdn.com/s3/m/0713e1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6.png)
本教案是为大班幼儿设计的,通过亲手制作菊花绘本,帮助幼儿发挥创意天分,增强他们的手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菊花。
2.让孩子练习用不同颜色的纸片制作菊花图案,提高他们的手工能力。
3.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意天赋,让他们自由创作菊花图案,成为创意小画家。
4.培养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讲解菊花的各种品种和特征,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菊花。
2.给孩子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教授制作菊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菊花图案。
3.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天赋,让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菊花图案。
4.教授剪纸技巧,让孩子可以把自己的菊花图案做成精美的卡片和书签。
5.在课程结束时,让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然后进行集体评价和分享,让孩子相互学习和鉴赏。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介绍菊花的品种和特征,让孩子认识和了解菊花。
2.给孩子提供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教授制作菊花图案的方法。
3.先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菊花图案,让他们用提供的纸片自己制作。
4.给孩子一些纸片和自由创作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天赋,做出自己的菊花作品。
5.教授剪纸技巧,让孩子可以把自己的菊花图案做成精美的卡片和书签。
6.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菊花图案做成绘本。
7.课程结束时,让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然后进行集体评价和分享,让孩子相互学习和鉴赏。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孩子制作菊花图案的过程和成果,以了解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意天赋。
2.评估孩子制作的菊花绘本的质量。
3.通过孩子展示作品和集体分享,评估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用纸片制作菊花图案,并且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天赋,成为了小小的创意画家。
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剪纸技巧,并把自己的作品做成了卡片和书签,用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这次课程让孩子不仅学到了手工技能,也提高了他们的美感和艺术鉴赏能力,是一次完美的课程体验。
幼儿园大班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教案范文三篇
![幼儿园大班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266b9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a.png)
幼儿园大班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教案范文三篇幼儿园大班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教案范文一活动目的:1、将左右画面作比较,理解体会小树生长和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以。
2、跟读全文。
活动准备:一本大书、与幼儿人数一致的图画书活动过程:1、出示封面,引发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谁还记得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小树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人类长大又是怎么一回事?2、教师领读,幼儿跟读,完整阅读图画书。
3、语言游戏:反着说。
——教师复述图画书上的语言,请幼儿将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进行交换。
例如,正着说:种子从泥土里吸收养料,就好像小朋友在吃饭。
反着说:小朋友在吃饭,就好象种子从泥土里吸收养料。
幼儿园大班绘本《长大是怎么一回事》教案范文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阅读图书,要求幼儿能根据画面讲述图片内容。
2、了解人类及自然界中常见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电子书活动过程:一、分段阅读1、教师出示电子书生命圈一页,请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并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师: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出示电子书封面。
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吧?有谁认识题目上的字?(长大是怎么一回事)长大是怎么一回事呢?你觉得这本书说的是谁长大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晓明叔叔给小朋友写的非常有趣的故事吧。
小结:这本书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植物的成长过程,一个是人类的成长过程。
二、完整欣赏欣赏阅读。
1、师播放电子书,幼儿进行完整的阅读绘本。
2、小朋友来说说你看到的植物、人物它们生长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3、分析植物的树枝过程图4:种子要再什么地方才可以生长?(泥土里)图6:种子需要什么才能长大?(养料、阳光、水)图8:种子长大会慢慢的长出叶子。
图10:长出了叶子变成了一颗小树。
图12、14:小树开花了会怎么样?(花会变成果实)图16、18:果实成熟了会会慢慢的掉下来,然后被小动物吃掉,变成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https://img.taocdn.com/s3/m/51cf40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6.png)
大班绘本美术活动:长颈鹿不会跳舞《长颈鹿不会跳舞》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个长颈鹿的成长故事。
下面是关于这本绘本的活动安排。
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绘本欣赏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
2. 准备颜料、画笔、纸张等美术用具。
3. 准备音乐,如《长颈鹿之舞》等。
活动过程:1. 引入绘本(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鼓励他们猜测故事情节,并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长颈鹿为什么不会跳舞?”“你们希望长颈鹿最后能跳舞吗?”等。
2. 阅读绘本(15分钟):教师朗读绘本,并辅以适当的表情和语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绘制长颈鹿(20分钟):孩子们用画笔和颜料来绘制长颈鹿的形象。
教师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些长颈鹿的图片,并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4. 创作舞蹈动作(20分钟):孩子们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自己的想象,创作长颈鹿的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节奏舞动。
5. 连接绘本与舞蹈(15分钟):孩子们根据自己绘制的长颈鹿形象和创作的舞蹈动作,展示出一个小短剧。
可以请一位孩子扮演长颈鹿,其他孩子扮演支持角色,如树、草地等。
6. 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孩子们都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舞蹈动作,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师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和赞美。
总结: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总结《长颈鹿不会跳舞》这本绘本所传递的教育意义,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尝试和创造。
教师也可以鼓励孩子们继续阅读绘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班美术《鸟窝》教案_大班《鸟窝》教案优秀4篇
![大班美术《鸟窝》教案_大班《鸟窝》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acf1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7.png)
大班美术《鸟窝》教案_大班《鸟窝》教案优秀4篇大班《鸟窝》教案篇一故事《鸟窝里的树》是爱的教育图画书・童话系列中的一个。
它讲了在一个鸟窝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它每天都在往上长,这样长下去会把鸟窝撑破的,螳螂先生看见了,它提议把小树苗砍掉,可鸟太太却不让这样做,因为它觉得小树苗长的非常好,要是把它砍掉它会死的。
蚱蜢先生看见便说不然你们搬家吧,可鸟太太和鸟先生不愿离开它们辛辛苦苦筑的窝。
小树苗一个劲地往长,眼看就要把鸟窝撑破了,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好办法,它们决定给小树苗搬个家,小树苗被大家种在了泥土里。
从那以后鸟先生精心的照顾小树苗。
小树苗茁壮的成长着,鸟太太的小宝宝们也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钻出了蛋壳。
小鸟们长大了,小树也长大了,它们快快乐乐的在这棵大树上生活着。
它把孩子们引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发掘、体会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这个童话故事构思巧妙,使图画书在温暖、关爱的基调上又微微透出一丝幽默。
孩子们可以从快乐、温馨的故事中体会到关爱的奇迹、相伴的温馨、奉献的快乐、宽容的力量,是一套很好的情感教育图画书。
《爱的教育图画书》启示孩子学会有目的地生活,这也是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期望。
1、帮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体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关爱之情。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故事中的关爱情感并引发孩子情感迁移,培养幼儿学会关爱。
故事多媒体、音乐CD、已有过表演“小鸟和大树”的经验。
1、导入故事。
师:你见过树吗?在哪见过?鸟窝里长出了小树,有点奇怪吧。
今天,崔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就叫《鸟窝里的树》,我们一起来听。
(简单的导入,利用故事有趣的名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好奇心。
)2、讨论,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优秀5篇)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7495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5.png)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优秀5篇)小班绘本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能力目标:在领会亲子之间情感的基础上能大方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有妈妈关爱的幸福,初步懂得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点]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有妈妈关爱的幸福。
[活动难点]在领会亲子之间情感的基础上能大方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亲子阅读的初步经验。
2、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你妈妈想你啦》,绘本画面课件;喷嚏声和“小动物的话”录音3、家长准备:课前沟通,达成默契。
(1)能基本完整熟悉绘本的内容,对孩子的理解情况有一定的估计;(2)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启发孩子理解绘本的相关内容,不包办代替;(3)鼓励孩子积极思维、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不随便责怪。
[活动过程]一、借助声效,引起兴趣1、师(播放喷嚏声):听,这是什么声音?2、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打喷嚏时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学一学平时打喷嚏的样子)3、师:今天我们也来读一本跟打喷嚏有关的故事,好吗?二、分段阅读,理解内容(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绘本(p1-p8)的故事情节,进入情景表演1、师(视频展示绘本第1页至第2页):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你们看,小老鼠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树叶和小蚂蚁都飞起来啦!)2、师(视频展示绘本第3页至第4页):小老鼠打完喷嚏后谁来了?3、师:猜猜小兔子会小老鼠说什么呢?4、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子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小兔子的话”)5、师幼一起学说小兔子的话“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6、师(视频展示第5页至第6页):小兔子也怎么了?你们看,小兔子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种子都吹飞啦!)7、师(视频展示第7页至第8页):小兔子打完喷嚏谁来了?8、师:猜猜小刺猬又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小刺猬的话”,再播放录音“小刺猬的话”)9、师:我们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老师扮演小兔子,请一位幼儿扮演小刺猬)(二)亲子阅读,情景表演1、师:接下来小刺猬也怎么啦?小朋友,你和妈妈一起把绘本翻读下去,也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中鼓励孩子说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感受妈妈对他或她的爱。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漏》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98c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c.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漏》的基本情节,感知故事中老虎和蛇的有趣互动。
2. 学习绘本中的绘画技巧,尝试自己动手绘制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漏》的阅读与讨论2. 老虎和蛇的绘画技巧学习3. 绘画实践:绘制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4.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准备1. 绘本《漏》若干份,每人一份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投影仪、投影屏幕4. 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老虎和蛇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绘本封面,激发兴趣。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3. 绘画技巧学习:教师展示老虎和蛇的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4. 绘画实践:幼儿根据所学绘画技巧,自主选择绘制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绘画作品,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了解。
2. 组织绘画比赛:在班级内组织一次绘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竞争意识。
3. 参观美术展览:组织幼儿参观美术展览,启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安全: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使用绘画材料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尊重幼儿的个性: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创意,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过分批评。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绘画实践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大班绘本美术教案
![大班绘本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239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c.png)
大班绘本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绘本,针对大班幼儿进行美术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学习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绘本中的颜色搭配和构图技巧。
教材章节为绘本阅读与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培养审美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绘画表达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绘本中美术元素的注意。
2. 观察与讨论: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画面,讨论颜色搭配、构图等美术元素。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并讲解颜色搭配方法。
b. 幼儿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美术教学2. 内容:a. 绘本中的美术元素:颜色、构图等b.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搭配c. 创作主题:表达爱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你对家人的爱。
2. 答案:幼儿作品,以绘画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b. 环境创设: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营造艺术氛围。
c. 活动拓展: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画展等,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引导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引导1. 颜色:绘本中的颜色搭配如何表达情感,如温暖的色调代表爱意。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漏》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4d7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9.png)
幼儿园大班绘本美术《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漏》中的画面,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漏》的阅读与讨论2. 绘画材料的使用与创作3.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漏》若干份,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阅读。
2. 准备绘画材料,如水彩笔、彩纸、剪刀等。
3. 准备展示用的白板或黑板,以及彩泥、贴纸等装饰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漏》中的画面,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3.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绘本中的画面,进行美术创作。
4.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5. 创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6.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作品,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听取幼儿的语言表达,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绘本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创作展示,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校合作。
3. 开展绘本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绘本主题的故事,拓宽幼儿的视野。
七、教学资源1. 准备与绘本《漏》相关的美术素材,如图片、视频等,供幼儿参考和借鉴。
2. 收集其他有趣的绘本,丰富幼儿的阅读材料。
3.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绘本作者的背景信息,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绘本美术教案3篇篇一: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浅谈如何运用绘本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丰富多彩的媒材中,儿童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入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给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
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等特点。
将绘本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能生成出怎样的风景呢?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个动态的生长过程,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活动让这一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让孩子们带给我们难以预料的精彩。
一、精心解读,选择适宜的绘本经过实践运用,我们感觉运用于幼儿园美术创造活动的绘本应具备以下的特点:1能吸引与打动人的绘本。
如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所用的绘本图案简单,文字不多,简洁明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快乐的情绪。
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说的那样: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的图画书。
作者先画完,然后再填上文字,她认为:图画书的画要足以带给孩子快乐,只要孩子觉得画好玩就行。
绘本要能打动孩子、打动老师,运用在教学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富于想象的绘本。
运用在美术活动中的绘本应该是富于想象的。
又如大班绘本美术活动“小脚丫”,绘本简单的画面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描绘的故事新鲜有趣,平和亲切,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
以一双小朋友的小脚丫为原型变成了拱形桥、树林、房子??绘本图画中出色的创意和联想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绘画出一幅幅有趣的作品。
3能挖掘出美术元素的绘本。
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角度考虑,绘本要具有美术教育价值。
绘本中多元的美术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利用,但也要注意取舍。
“我的连衣裙”中兔子的形象简单可爱,线条明快,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幻图案的万花筒,情节在不断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也很期盼这样的重复。
这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如在中班,教学活动重点就锁定在其中的一个美术元素“重复”上:小兔子走进花园,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的不断重复;走进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滴和线条的不断重复等等,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欣赏氛围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绘画的方式为小兔子设计有一种或几种重复图案的花布。
二、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这样的模式:根据绘本所隐含的美术元素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注意取舍(完整运用绘本,还是根据需要节选)——幼儿阅读,理解绘本(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师幼共同分析绘本中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绘本中所蕴含的美术元素)→提升理解(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幼儿对绘本中的美术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与感知)→创造与表现(以美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表达与创造)。
以下通过三个案例来具体介绍开展绘本美术活动的方法与策略:视觉要素的重复——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超过两次,它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的相同,还有色彩、大小、方向、肌理等方面的相同。
我们巧妙地运用《我的连衣裙》这一绘本,让孩子们迁移经验,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与创作具有重复图案的连衣裙。
案例分析: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小鸟裙等等,就是一些图案的重复。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重复,又选择一些简洁的、具有卡通图案的花布让幼儿欣赏,花色与绘本的情节也能够协调起来,如胡萝卜、雪花、昆虫图案等,以此来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过程中重点分析小兔子的连衣裙:小鸟花样的连衣裙是图案向一个方向一排排的重复,小雨花样的裙子是雨滴和线条按一个方向的重复,星星和云朵的裙子是散点状的重复,草籽裙是一排排的重复。
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复可以是大小、方向、色彩等的重复。
随后,孩子们自己想象:小兔还会到什么地方?裙子上又会有什么图案的重复?在孩子们操作过程中,老师再给予孩子一些帮助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其中,作品也是千变万化。
豌豆射手、鱼儿、月亮和星星、花儿与蝴蝶??在裙子上快乐地重复着。
作品表现形式:用小兔子的模板套在自己设计的花布上,这也是一种好玩的方式,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地设计不同的花布为小兔子试穿。
借形想象的升华——大班美术活动“小脚丫”“借形想象”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
其核心就是通过愉悦的艺术游戏挖掘孩子的艺术天分,通过严密的思维引领激发孩子创造想象。
《小脚丫》这一绘本正是为孩子们借形想象拓展了思路,留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案例分析:找准定位,把握绘本美术教学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我们将核心目标定位在:以整齐排列的十个脚趾头为原形大胆想象十只小脚丫的变化,体验想象绘画的乐趣。
先以绘本的封面引出活动,让孩子们想象小脚丫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有趣:栅栏、小树、小山、房子??他们的一些想法竟然与绘本中的内容不谋而合。
接着完整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中小脚丫的不断变化,从中发现此次借形想象要遵循的规律:事物从小到大,从矮到高,再从高到矮,从大到小的排列。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在变化时周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让孩子了解环境随着脚丫的变化而变。
最后再让幼儿进行借“小脚丫”这样的形想象绘画,小脚丫还会变成什么?作品表现形式:以最简单的线描画的方式进行想象绘画,孩子们在考虑好自己所画的内容后选择相应颜色的纸进行创作。
面部彩绘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大班美术活动“变色龙”面部彩绘是人体彩绘的一种,是运用色彩在人的身体、四肢上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一般很少尝试,绘本《变色龙》的出现启发了我们开展这样的彩绘活动,孩子们被绘本中那些彩绘过的动物而吸引,并在自己的装扮彩绘中体验快乐。
案例分析:绘本《变色龙卡罗》故事很长,根据需要我们只节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故事主要讲述了:变色龙卡罗为森林里的动物们画上了美丽的图案,看到动物们变了样,它也变得快乐起来。
活动的核心目标定位在能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图案组合进行脸部装饰,感受脸部彩绘的快乐。
从动物身上剪裁下来的各种美丽图案,让幼儿重点欣赏。
孩子们尝试将各种图案给合起来,用可以涂抹在脸上的油彩来为同伴装扮,这种不同于平时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有力的释放。
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
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
美丽的绘本给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心灵花园的奇妙世界。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只是活动的痕迹,而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是老师的根本追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
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外貌,这些精美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想象与创意为儿童的美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帮助孩子们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篇二:大班美术教案《多彩的雨天》一、活动目标:⒈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呈现的色彩、布局之美。
⒉运用图画踏印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雨天多彩的每。
二、活动准备:调好的黑色与白色的颜料、每人一只大排笔、调好的各种颜色的颜料盘每组一个、每种颜色里放一个棉球、每人一张画纸、每组一条湿抹布、每组一个小水桶、画好的雨天背景图一幅、课件三、活动过程:⒈问题导入(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幼A:不喜欢,不能出去玩幼B:喜欢,可以给车洗澡幼C:喜欢,会溅出水花(评析:幼儿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⒉)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那你们观察过雨天的天空吗?是什么样的?幼A:黑黑的,马上要下大雨了幼B:有的灰色的有的黑色的灰色黑色有变化的天空⒉尝试用黑色、白色和水画出雨天的天空(⒈)老师这里有黑色和白色的颜料,请你们用它们画出雨天灰蒙蒙的感觉。
有时间规定的哦!5分钟的时间。
(评析:规定了幼儿的尝试时间,这样既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效率,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⒉)幼儿尝试,教师巡回帮助(动脑筋想想看灰色怎么变呢?)(⒊)你是怎么画出雨天的?用了什么方法幼A:用黑色的和白色的加在一起,弄点水就变出灰色了。
幼B:先涂点黑色,再涂点白色多加一些水也可以让颜色变淡的哦(⒋)灰蒙蒙的雨天让你的心情怎么样?(⒌)幼儿:不开心⒊欣赏绘本,感受画面的美(⒈)听!(播放音乐)像什么?幼儿:像下雨了。
(播放课件)(⒉)小黄是谁?幼儿:一把雨伞。
为什么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原来是雨伞把雨天变得漂亮的。
你能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吗?幼儿:五颜六色(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出了五颜六色还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老师来告诉你们,还可以用色彩缤纷来说哦!(幼儿学说色彩缤纷)(评析:这里先请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教师在给孩子们一个新的词,增加了孩子们的词汇量,但是两个问题之间又问了一个“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将两个递进的问题分开来了,可以将这个问题提前放在让孩子们用好听的词来形容的前面更好)(⒋)有了这么多色彩的雨天,难怪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
(⒌)(出示绘本中的4副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幼儿A:我喜欢这幅。
师:为什么?幼儿A:这里有很多很多的伞。
师:满满的很漂亮。
你在哪里也见到过这样类似的样子?幼儿A:花园里。
师:你喜欢这里的什么颜色?师:这上面的伞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么多雨伞,有的都被挡起来了。
满满的、丰富就是一种美。
篇三:大班绘本活动目标:1、在欣赏、猜测、讲诉的活动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鴃舌的心愿。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诉自己长大后的心愿,并能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
准备:《长大以后做什么》PPT、纸、水彩笔、背景音乐过程:1、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护士、医生)(2)、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看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请认字的小朋友大声说出来《长大以后做什么》。
(3)、(观察封面一)大胆想想它是关于什么的故事?男(女)小朋友2、欣赏、猜测、讲诉的活动,感受他们长大的心愿。
(播放二):(1)、看,他们在干什么?(在草地上玩耍、睡觉、看花······)(2)、女孩发现了谁?一朵美丽的蒲公英(3)、我们一起来猜猜蒲公英长大想做什么?(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种子微风轻轻一吹,飞向远方落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播放三):(1)、原来这朵美丽的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一只大狮子。
(2)为什么蒲公英想做一只大狮子?(会保护自己不受欺负、会帮助小动物·······)有着又浓又密的金色鬃毛,那种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