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此外,长期以来资源能源的高强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l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等单位在2007年底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1 112徐慧娟刘娜 何云 王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在剖析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2008年和2009年又分两批公布了44个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区)。

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走进公众的视线,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资源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一般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62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62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考点62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1.(2009 年高考北京卷,39)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的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

该组织的成立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

(1)指出该组织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并说明布局的理由。

(2)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

【答案】(1)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

钢铁企业是原料指向型企业、因此靠近铁矿石的产地。

(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

【解析】由图中城市位置德国杜伊斯堡离煤矿近,法国梅斯离铁矿区位近,有利于就近获得燃料和原料。

煤、铁矿石运量大,需要选择运量大,价格低的运输方式。

密 西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条件、各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2.(26 分)(2009 年高考天津卷)读区域图(图 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降水量(mm )气温(℃)25 200 2015015 改造传统工业,引进高新产业;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科技; 发展金融、保险业等无烟经济;西35°N 比aN河100 50 01 3 5 7 9 1110 5 0月份莱绿化工业区。

茵降水量(mm )气温(℃)25 20020 鲁 尔 河开发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美化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防洪,发展航运甲海拔高度(m)2000 1000 500150 100 50 01 3 5 7 9 11图 815 10 5 0月份海拔高度(m)K1000 500河乙51°N(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 原则;两 区域开发 治理措施 中也有一 些共同之 处,请提 炼、概括出 两 方 面:、。

(9 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 a 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7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7

板书设计
(条件)兴
振兴 (措施)

(原因) 衰落
鲁尔区
借鉴 (经验)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论文报告题目: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鲁尔区改造的分析,探讨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鲁尔区的历史背景、改造计划、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以及环境保护,剖析其改造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此外,本文还列举五个案例,对鲁尔区改造的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鲁尔区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德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20世纪初,该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工业占据了德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枯竭,工业部门逐渐衰落,鲁尔区也由此陷入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德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更新。

第二部分:改造计划德国政府在改造鲁尔区时,采用了多项措施。

首先是重工业转型,即将传统的钢铁、煤炭、化工等产业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其次是城市更新项目,包括住宅和商业区的改造以及公共设施的升级。

第三是环境保护,即开展环保工作,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鲁尔区在重工业转型中十分成功,今天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

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为整个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该地区依托自身优势,还建设了多个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落户。

第四部分:城市更新鲁尔区的城市更新非常成功,十分注重民生、环保和文化建设,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对市容市貌进行了全面改善,公共设施得到了升级,街区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更加合理,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齐头并进。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鲁尔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努力,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环保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清理土壤、整治污水、限制工业排放、推广绿色能源等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张柏辉 20132501076(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的典范,结构转型之前的特征是,产业结构单一,技术结构简单,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鲁尔工业区通过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培植有竞争力的新兴替代产业拉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难题,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煤钢结构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些列有爆发力的新产业体系,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对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鲁尔区;产业结构转型;区域政策举世闻名的鲁尔区位于从意大利北部延伸到英国的欧洲工业大动脉的中东部地区,在德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同西欧其他的重要工业区相比,它同东欧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随着欧洲进一步加大的东扩力度,它的重要性则会更加突出。

因此,德国政府一直着力在促进鲁尔区的经济转型,致力于使其从消耗资源为主的重工业主导型转变为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一、鲁尔区转型前经济结构鲁尔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便是以煤、钢、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作为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以及重型机械制造基地,长期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动机”,而其在转型之前的经济结构有如下三个特点:1、产业结构单一鲁尔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质量好、品种全,鲁尔区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炭资源产业。

同时,鲁尔区不仅拥有占德国西部总量70%,更是积极利用欧洲煤钢共同体,长期以低廉价格进口优质钢材。

进而利用短短30年的时间便建立起的典型的重型化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具有强烈的资源依赖性。

2、技术含量低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结构转型前的鲁尔区的产业模式主要是采掘业、钢铁工业,由于技术需求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成本高、质量差、附加值低。

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题。

【1】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一样,如,日本九州岛尤其是北九州电子工业发展迅速,有“硅岛”之称,由此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①模式;意大利中部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而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②模式;德国鲁尔区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发展传统工业而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③模式。

【2】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⑤产业升级投入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厂,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优势地位逐渐丧失但没完全丧失。

当地交通完善、体系健全完全满足交通运输需求。

但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该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不存在,在这种状况下,该地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提高了成本。

且区域经济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科技与人才不足。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注意比较分析;掌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并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2.关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的工业中心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有()A.武汉—钢铁基地和水力发电工业B.重庆和宜昌-火箭发射和钢铁基地C.攀枝花和六盘水—钢铁和煤炭工业D.上海、南京和杭州—有色金属工业【答案】C【解析】武汉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而不是水力发电工业基地,A项错误;重庆不是我国的航天发射基地,B项错误;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为著名煤炭基地,煤炭工业较集中,C项正确;沪宁杭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不利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作者:————————————————————————————————日期: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 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 13级规划姓名: 王妍学号: 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刘晓霞时间: 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内,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发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呼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转 变 战略 . 过 几 十 年 的努 力取 得 了 显 著 成 经 绩 , 鲁 尔 区 经 济 得 以 持 续 发 展 。 鲁 尔 区 的 使 成 功 对振 兴 东北 的 一 个 最 重 要 启 示 是 , 从 应 整 个 东北地 区的 经 济 繁 荣 的 角 度 出 发 , 定 制
振 兴 东北 老 工 业 基 地 长 远 发 展 规 划 , 泛 全 广 面地 考 虑 东北 老 工 业 基 地 的 综 合 整 治 、 兴 振
间的空 间地 带相 互连接 , 而且 更具 有重要 的 生态 学 意 义。 目前 全 区共 有 绿 地 面 积 约 7 0 0公 顷 , 均每 个居 民 10平 方 米 。 废 弃 50 平 3
的矸 石 山被 培 土 植 树 铺 草 . 井 塌 陷 区被 开 矿 辟 成 湖 泊 疗 养 地 。 昔 日 浓 烟 滚 滚 、 尘 满 地 黑
向发 展 。
设立了联邦地 区发展规 划委 员会和执行委 员 会, 负责 项 目审批 和 财政 资助等 事 宜。鉴 于 鲁 尔 工 业 区 的 特 殊 经 济 形 势 , 尔 区 经 济 结 鲁 构调 整 一直 是 北 威 州政 府 工 作 的 最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州政 府 主抓 结 构 调 整 工 作 的 部 门是 州
经 济部 , 责 制 定具 体 的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政 策 负
和规 划 。 2 全 面 制 定 地 区 发 展 、 合 整 治 与 振 兴 综
及 经 济 结 构 转 变措 施 , 从 政 策 上 给 予 必 要 并
的保证。
鲁 尔 区的 环 境 问题 在 经 济 结 构 转 变 过 程 中得到根本 治理 , 今在 这 个地 区 已有 自然 如
而 2 0 业, 0 7 %工 作在 第三 产业 。根据 德 国 l 《 世界 日报》 的调 查, 国 5 0个 大型企业 中, 德 0 有4 8个在鲁 尔区, 中 2 其 8个为工 业企业 ,0 2 个为 贸 易和 服 务 业 企 业 。 鲁 尔 区 正朝 着 一 个 既有强 大传 统工 业作基础 、 又有 日渐壮 大的 新兴 产 业 为 增 长 点 的 多部 门的 综 合 工 业 区方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摘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同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为我们改造、建设老工业基地服务。

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鲁尔区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发展情况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是北威州5个区之一,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得,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

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二战后德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

目标仍是把它建成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鲁尔区产煤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

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

鲁尔区集中了炼钢、轧钢、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器设备制造厂等。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

由于技术的发展。

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才减少,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也开始收缩。

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

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

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3。

70年代末期,鲁尔区已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 。

二、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1、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论文: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经验及启示

论文: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经验及启示

浅谈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经验及启示摘要: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政府的治理是密切相关的。

在德国鲁尔区治理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各级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和路径。

为了改变鲁尔区高耗能的老路,德国政府明确政策导向、设立专业机构、重视科技的成果转化、建设基础设施、加大了环保力度。

而且通过培植新兴产业,拉动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鲁尔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区域经济;政府治理;新兴替代产业;借鉴一、鲁尔工业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一)政府治理的行为方式1、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建立多种相关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政府已经意识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了“新企业投资项目”,“欧洲复兴计划”等项目,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增强中小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鲁尔区的中小企业实力增强,数量也明显增多。

2、政府财政补贴。

德邦州政府为了缩小各地区的差异,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

在整治初期,联邦政府通过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辅助想重新焕发传统工业的竞争力,但投入高的结果却是鲁尔区仍在不断的衰弱。

于是,政府又进一步的调整对传统工业的资助方法,减少了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资助,将资助对象转向环保、废弃场等项目,把废物重新回收再利用,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扶持新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创造新的岗位,让更多德国人民有工作。

3、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国鲁尔区在复兴的过程中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新兴学科,加强对建设地区的创新和研究,建立了一个贯穿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域内的经济和研究两个中心联系起来,不断加快研究创新的脚步,将当地高等院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和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发布时间:2010-02-07 作者:阅读次数:13次来源:振兴东北网责任编辑:刘磊【字号大中小】为借鉴德国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根据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计划,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组织部分资源型城市赴德国开展培训。

代表团与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北威州经济与能源部等政府部门就转型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波鸿大学、莱比锡大学等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实地考察了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园区、赫尔腾工业园区等转型项目。

德国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对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鲁尔区是指“鲁尔区城市联盟”,总面积4435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

鲁尔地区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曾经为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乃至“德国经济奇迹”的创造发挥过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以煤钢为主导的重型工业逐步衰落,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流,陷入结构性危机之中。

面对危机,德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转型,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较为成功的完成了对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实现了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煤钢工业基地迈向现代欧洲文化之都的转变。

一、鲁尔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联邦、州和市分工明确而又协同配合。

联邦政府、州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鲁尔区结构调整是政府做出的政治决策,也在各级政府和各经济主体之间达成共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坚持。

二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有财政补贴、投资降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

在促进就业方面,有对吸纳就业项目的投资补贴、建立培训机构、对个人创业的政策支持等。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论文标题:1.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2. 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策略与路径3. 鲁尔区经济升级转型的路径与措施4. 鲁尔区绿色发展与环保治理的实践案例分析5. 鲁尔区产业升级与人才引进的成功实践一、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其曾经的经济建设主要以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工业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转型,鲁尔区开始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

然而,在长期的努力下,鲁尔区的经济陆续实现了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开放,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鲁尔区的经济转型 largely来自其高度开放、硬件配套设施完善、人员素质高等因素,其确立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实践表明,开放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尤为重要,通过外部资源和企业等支持优势,增加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升级一直以来,鲁尔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大量高技术人才,将传统的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

3. 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兴起鲁尔区适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脱胎换骨式地升级,并不断提升其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4. 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引领鲁尔区的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大多数都进行绿色转型,采取环保治理措施,并为生态系统保护的环境建设和保护投入大力。

植物绿地覆盖面积增大,高速公路、桥梁等从功能性、建筑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将“生态环保”融入到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5. 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鲁尔区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储备和智力资本积累,搭建了一批“国际型人才高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

有 竞 争 能 力 的新 产 品 , 同时 通 过 引进 新 技 术 使 产 品 升 级 换
代 。如 多特 蒙 德 引进 投 资 达 3 0 5 o亿 马 克 的 德 国最 先 进 的 连 续 退 火 炉 。通 过产 品 、 术 结构 的 调整 , 有 了一 系 列 产 技 拥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
一 u
百 多年 历 史 的 钢 铁 公 司 M n ema n t k r a n s n s u t ,在 经 济 结 r u
构 的变革 中, 保 留一部分 有市场 前景的管 道工业 , 余 只 其
部 分 出售 。现 在其 业 务 重 点 是 电 信 业 , 外 还 扩 展 了 汽 车 此

提 供 资 金援 助 ; 是 降 低 投 资 税 、 用 补 贴 和 价 格 手 段 支 二 运
持 煤 炭 工 业 的 发 展 ; 是 由政 府 向在 鲁 尔地 区 新 建 和 迁 入 三 的 企 业 提 供 低息 贷 款 和就 业 赠 款 。 2收 缩 、 造 传 统 行 业 , . 改 多元 化 经 营 企 业
占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1 3以上 , 区人 口 占全 市 人 口 5 .%。 / 矿 97
煤 炭 工 业 和钢 铁 工业 一 直 是 鲁 尔 经 济 的 两 大 支 柱 , 这
两 个 部 门 陷 入 危 机 将 威 胁 鲁 尔 区 的生 存 。鲁 尔 区 对 煤 炭 、 钢 铁 等 传统 支 柱 产 业 进 行 了全 面 技 术 更 新 , 如在 东 鲁 尔 例 区开发研制 , 并在 竖井 设 备 中 采 用 的 最 新 现 代 矿 山 开 采技 术在 烟煤 生 产 方 面取 得 领 先 地 位 。第 二 台制 煤 气 实 验设 备 的 投 产 。 该地 区煤 炭 转 换 工 艺 上 了一 个 新 台 阶 , 改 善 使 是 东 鲁 尔 区 产 品 结 构 的 重要 手 段 之 一 。 O年代 中 期在 钢 铁 工 7 业不景 气的情 况下 , 铁企业 调整产 品结构 , 钢 积极 开 发 具

难点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难点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难点20 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鲁尔工业区做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其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又振兴的过程.研究其发展历程.特别是其综合整治经验,对我国工业特别是国企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难点磁场1.明代淞江地区棉花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2000年山西卷A.为棉花主产区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转向纺织业生产2.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图20—11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标志之一.A.生产关系优越性B.生产力发展水平C.生产技术水平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2你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3.读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1请写出图中A、B、C、D的含义.2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减少, 扩大,积极发展和工业.●案例探究[案例]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完成下列要求.1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A.公元前16世纪左右B.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C.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D.公元1世纪初~公元3世纪初2图20—3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A.大同煤矿B.阳泉煤矿C.晋城煤矿D.平朔煤矿3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煤矿,设备最先进的图20—3是煤矿.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5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2000年山西卷命题意图:该题以山西的煤炭工业为例,考查其传统工业的基础知识,并联系鲁尔工业区的调整,为其结构的调整出谋划策.知识依托:中国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分布,德国鲁尔区的结构调整的措施.错解分析:第5问调整经济结构,学生得分明显不理想,主要原因未据题意“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要围绕煤炭发展,但更要突出提高煤的经济效益.解题方法与技巧:德国鲁尔工业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有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和学习,但更为重要的学习是它怎样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综合整治的.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工业改造发展要学习的,材料来自课外,但方法、答案仍要结合教材和中国实际分析获得,只要这样把握,就不会仅仅抓住某一个工业区改革调整而无所适从.答案:1C2见图20—4图20—43大同平朔4万家寨5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锦囊妙计关于鲁尔工业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掌握:1.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鲁尔区传统五大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早期主要来自近邻法国的洛林铁矿,以后则主要通过鹿特丹港从世界其他各地调入.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充沛的水源和煤炭资源,则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从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内部联系可以看出,煤炭工业是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经济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这是导致鲁尔区50年代后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2.鲁尔区传统工业整治和带来的效益●歼灭难点训练1.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A.本地生产B.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2.下列河流中,为鲁尔区重要运输线的是A.多瑙河B.莱茵河C.泰晤士河D.塞纳河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煤炭工业B.石油工业C.钢铁工业D.汽车工业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钢铁过剩的主要原因是A.钢产量越来越大B.钢铁越来越不重要了C.钢材消耗量减少D.钢产品的回收利用日益增多5.综合治理的鲁尔区,调整了工业布局,其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在其西部,主要原因是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D.有利于国防,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6.下列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炭、钢铁两大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B.新建的企业涉及电子、汽车、石化等多个工业部门C.新建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D.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7.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C.水陆交通便利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8.读“德国鲁尔区图”图20—5,回答下列问题.图20—5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图20—6.图20—6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型工业和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3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工业,发展工业和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条经验.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体积较大,不便运输,为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许多棉纺织工业采取了近原料地布局,再按当时历史条件,答案应是A.答案:A2.解析:由上海市1990~200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可明显看出其主要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必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答案:1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B2第一,促进市场发育,扩大社会分工.第二,开辟新的就业门路.第三,有利于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第四,对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作用.3.解析:鲁尔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域的一个典型代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图表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形成、工业部门的能力以及对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方面的措施的理解.第一,鲁尔区发展工业最优势的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虽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铁矿产区较近;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附近有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埃姆河等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水源充沛且水陆交通便利;靠近西欧工业区,有广泛的消费市场.第二,鲁尔区在其优势条件基础上发展了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学五大工业.第三,由于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导致传统工业部门生产萎缩;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加上工业高度集中带来许多社会、环境问题.因此本世纪60年代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对传统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两大部门工业数量减少,扩大了企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科技,拓展交通、美化环境.答案:1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捷的水陆交通二者可互换C.钢铁工业 D.机械工业二者可互换 2数量规模新兴工业第三产业科技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发展传统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可从离它较近的法国东北部铁矿区输入铁矿石.答案:D2.解析:鲁尔工业区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例如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道是鲁尔区的重要运输线.答案:B3.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工业经济开始衰退,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答案:AC4.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随后,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答案:A5.解析:鲁尔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答案:C6.解析:针对50年代工业衰退的各种原因,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减少煤炭钢铁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但扩大其规模,新建电子、汽车等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答案:BD7.解析:A项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煤炭资源缺乏.B项鲁尔区不是鱼米之乡,农业发达.C项两地区都水陆交通便利.D项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不能成为其区域优势.答案:C8.解析:该题通过具体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特点和综合整治过程,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针对与此类似的我国传统工业提出改造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从左向右至上而下依次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2资金密集资源密集3煤炭钢铁新兴第三辽中南。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20 世纪50 年代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们振兴东北,重振中国重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鲁尔工业区的基本情况介绍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内,面积4432.79 平方公里,人口540 万,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具有悠久的工业史,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 世纪50—60 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呈现出空前繁荣,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

有12 座工业城市、12,000 个工厂和600 多个矿井。

矿山地下交通线总长6,800 公里。

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采掘量占联邦德国总采掘量的80%,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3。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由于以煤、钢为主单一经济结构受到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60 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围绕着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了区域全面整治与更新。

二、鲁尔工业区的整治规划与措施(一)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德国在鲁尔工业区改造振兴中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等。

有效保证各项整治政策的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

1920 年,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现在简称KVR),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

这个权力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有利于其决策顺利贯彻落实。

1960 年该机构提出了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担负起全面规划,决定整治措施并组织实施的重任。

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工业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

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且予以正式公布。

这是联邦德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辟所依据的原理是()A.开发区劳动力充足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近C.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D.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2.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A.电风扇厂B.机床厂C.手表厂D.化工厂3.下列哪些城市是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A.天津B.成都C.石家庄D.克拉玛依4.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分厂B.上海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5.读下图甲及图乙,完成问题。

【1】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A.投入—产出关系B.地域(空间)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2】从图乙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A.食品厂——木材厂B.汽车厂——化纤厂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D.钢铁厂——纺织厂【3】图乙表示()A.工业的集聚B.工业的分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4】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的目的是()A.寻找最优区位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的广泛使用B.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C.煤炭资源的枯竭D.市场的萎缩7.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A.便于产品出口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8.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宝山钢铁工业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共同因素是()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9.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有()A.多分布在大城市B.以重工业为主C.资本高度集中D.以中小企业为主10.以下工业部门属高技术部门的是()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C.遗传工程、飞机制造工业D.航天工业、汽车工业11.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A.由集中走向分散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D.继续走向集中12.美国“硅谷”与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南部等高技术工业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A.科技力量强B.环境优美C.军事订货多而稳定D.高速交通方便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13级规划姓名:王妍学号: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晓霞时间: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开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开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开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兴旺的“金三角〞: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照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2.2、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90%。

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
摘要: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

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由此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
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冶金、化工和能源基地,建国以来,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老的夕阳产业,加之长期过度的开发使得能源基地资源枯竭,大批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失业,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如何重振东北工业的雄风,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是摆在东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我们从鲁尔工业区建设经验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以促进东北工业的发展。

一、鲁尔区的发展
鲁尔区正是经历了兴——衰——兴的周期过程。

其经济衰落,归根到底是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

(一)鲁尔区衰落的表现
资源递减与产业经济增长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滞后相抵触;失业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稳定相矛盾等。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成为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重整经济的措施
制定规划,统一整治。

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在转型改造的同时,注意保持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当资源枯竭以后,当地政府不是简单地拆毁工厂,回填煤矿,而是政府投资,将工厂和矿山改造成为风格独特的工业博物馆,变成旅游资源,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线,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减少了拆迁所带来的工业垃
圾的污染,而且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的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产业结构调整。

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在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鲁尔工业区还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调整工业布局。

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不排斥外国企业参与区域内的竞争,加速了产业的优化组合。

拓展和完善交通网。

鲁尔工业区在转型之初就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他们在这里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减少运输成本,使得投资商们在此投资可以获得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平均利润率,极大地刺激了投资商们的投资热情。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所有资源枯竭城市和地区在转产改造的同时都面临下岗工人二次就业的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培训是必需的。

为促进技术转化,区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还设立了多家“技术转化中心”,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些做法都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积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量、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等,真正实现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二、鲁尔区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
(一)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首先应该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整体优势。

从产业结构上看,改革应该从大中型国有企业入手。

首先,要适当收缩国有企业的投资面,进一步将优质国有资本集中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其次,要创造条件,使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一样,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第三,国有资本应尽快从负担沉重、资不抵债、预期效益差、无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中坚决退出,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从产品结构上看,东北应该优先发展那些经济效益好、有发展潜质的产业,
如传统产业中的汽车工业,大型成套设备加工业,组合机床制造业等。

从企业组织结构上看,东北老工业区的企业组织结构特点是: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改革的办法是通过调整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大企业可以将零部件和部分业务外包,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促进企业分工的细化,以此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从所有制结构上看,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比例失调,国有工业比重经过20余年的改革仍然居高不下。

改革的办法是国退民进,“退二进三”,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竞争,优胜劣汰。

从空间布局上看,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国际上,东北三省毗邻日本、南韩、北朝鲜、蒙古和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结成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经济上可以互补,技术上可以互相支持,资源上可以相互利用,产品上可以相互流通;在国内,东北地区的西侧是京津唐和辽阔的华北地区,南面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无可比拟。

向外,可以走出国门发展与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朝鲜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对内,可以积极吸引其他地区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加之东北地区本身的自然资源已十分丰富,产业结构日趋完整,农、轻、重都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二)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使东北老工业区尽快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潮流中去。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金三角地带,区位经济优势十分明显。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加之中央再给予东北地区特殊的经济政策,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三)集中优势力量,发挥老工业基地的特长,把东北建成大型成套设备生产中心。

(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东北建设成为中国的高新技术绿色产业园区。

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一样,经过几十年的资源开发(而没有环境修复和建设),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资源枯竭城市的老矿区环境修复工作亟待进行。

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山脉和小兴安岭林区号称中国“绿色的肺”,经过几十年的过量开采,大片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东北地区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省
伊春市已无木可采,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五)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力争把东北老工业区建成经济效益高、生产成本低的最佳投资场所,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来东北投资。

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要重视投资者的成本效益分析,正确引导投资者的投资取向。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是经济效益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把生产力的优势、资源的优势、区位的优势转化成为资本的优势,我们将无法吸引投资者。

要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外投资者之所以选择此地投资而不选择彼地投资,除了因为在此地投资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外,还因为在此地投资可以获得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为了吸引外商外资,政府应该加强城市公共经济的管理和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采取灵活的方针和政策,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加快东北老工业区的建设步伐。

继续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为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振兴东北经济首先就要发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为此各级政府应该重新研究、审核和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和策略,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

东北地区的发展就是要发挥大城市的聚集效益。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带的作用。

三、总结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将促进东北老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并启发其他老工业基地改革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