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重点知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从工程地质角度,工程分三类:1、将工程岩土作为地基利用的工程;2、边坡岩土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3、地下硐室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
研究对象: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圈组成】
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的一种,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应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
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内力作用:遍及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等;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能力来源: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人类的所有工程都建造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人类工程活动会使得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正反两方面】研究内容:1、工程岩土的性质2、各种动力作用3、岩土的应力-应变、破坏、力学模型等;4、对原有地质环境的改造5、进行工程地质区划6、科学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7、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地质学分析;研究地质体、地质现象、自然地质历史形成演化。地质基础工作。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数学力学分析法—定量分析计算、评价
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地质分析为基础—地质模型—数学模型(理论经验公式等)—代入有关参数进行计算。
3、模型与模拟实验法—仿实体演绎
模型实验:如渗流、斜坡、地基渗透变形、洞室稳定等方面都可以进行。
4、工程地质类比法—经验借鉴、对比
基础是相似性(地质条件与建筑工作方法)
第一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地壳(qiào),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海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壳结构【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
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
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2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的界面叫层面,通常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年龄
古老。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石质化”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生存、活动的痕迹-----化石,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被称作是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是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等过程发生运移﹑聚集而形成。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所谓自然产出是指地球中的矿物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实验室已经能够制造出某些矿物晶体(但制造出来的不属于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
人们根据物理性质来识别矿物,如1颜色﹑2光泽【光学性质】﹑3硬度﹑4解理﹑5比重和6磁性、导电性、密度等都是矿物肉眼鉴定的重要标志。
【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岩石圈-地质环境】地球上现有的一切工程都是修建在地壳表层,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地质环境又影响工程建筑物安全、造价;
第二章地层与构造
岩层: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叫岩层。地质学上叫做地层。
构造:地层在遭受各种应力作用后所留下的变形和破坏痕迹【变形的叫褶皱,破坏的叫断裂】。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岩层在地壳中空间方位)。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向斜处适合建水库。因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受力集中于中心。所以,同一平面上各点受力不均匀,不宜修建铁路、隧道等工程。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背斜因岩体向上拱起,有支
撑作用,且不易渗水。所以适合在下方挖隧道。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
节理: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的最重要构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
①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叫正断层。②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叫逆断层。
褶皱--向斜和背斜;断裂--节理和断层。
地层是组成工程地质环境的基本材料。构造使得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化。了解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和研究该地区的地层和构造。
地层、构造的产状对工程地质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实际中对一个地区的构造的了解十分困难。
地层和构造的产状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测量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