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的画法

合集下载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1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1


j° k° l°

Fy H
g'
2

1 g'
利用迹点和灭点确定直线的 全线透视,然后借助视线的 水平投影求作直线段的透视 画法,称为建筑师法。
bp
f
s N A°

F

a° n
L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四)用建筑师法求矩 形平面的透视(1)
第九章 建筑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fx
bp
dp
fy
n
Fx
Fy

B° N
D° A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x
d
b 1
g
c
4
e
3
2
fx
bp 1p
2p
3p 4p
fy
cp n

E° G°
Fx
Fy
B° 1°
d° 2°
g° e°A°3°4°C°


a
n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九章 建筑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三)纪念碑的二点透视
c m
d e
b
fx
n
mp
cp
bp a ep
fy
N1

B° D°
Fx
c° M°
用建筑师法求矩形 平面的透视(2)
第九章 建筑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fx
bp
dp
fy
Fx
Fy
C° B°
D° A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九章 建筑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用建筑师法作建筑形体透视图

第三节 平面立体的透视图画法

第三节 平面立体的透视图画法

第三节平面立体的透视图画法平面立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因此绘制平面立体的透视,就可归结为绘制构成立体的各表面的透视,而立体的各表面又是由直线段围成,所以说平面立体的透视,实质上是绘制立体上的主要线一.一点透视若物体上有两个主向与画面平行,我们即可用一点透视法画出其透视图。

图 10-24 台阶的一点透视图图10-24所示的台阶,它的前端面在画面上,其X方向的线段为画面和基面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中没有灭点;Z方向的线段为基面垂直线,也平行于画面,在透视图中也没有灭点;画图时,以OX线为基准,按实形画出台阶端面的形状,然后由各角点向s,(Y向直线的灭点)引直线即为y向诸棱线的全透视,再用视线法定出棱线AB的两端点A0、B0。

由于台图。

若前端面不再画面上,如图10-25所示,可将台阶的诸棱线延长至与画面相交,在画面上画出台阶端面的实形,用视线法确定AB棱的两端点A0、B0,在利用前后端面均与画面平行图10-26为另一形体的一点透视图,作图过程如同上例。

将形体正前面置于画面上,画出正前面的透视(实形),然后将各角点与心点连接,得到Y向诸线段的全透视。

在基线上,s,D等于视点到画面的距离得距点D。

用距点法定出10、20、30,作出形体上相应线段的透视,完成形体的透视图。

图 10-25 前端面不在画面上的台阶一点透视图 10-26 建筑形体一点透视由上述作图过程可知,竖直棱线AB、CD长度相同且与画面平行、等距,其透视长度A0B0与C0D0长度也相同。

画面上的直线A10B10和C10D10分别为AB、CD的实长,虽然三角形定的透视长度A0B0与C0D0相等。

利用这一特性,在作透视图时,可将画面上的真高线平移到任何适当的位置,以便作图。

二.两点透视当物体上X、Y两个主向不与画面平行时,则物体上各个立面与画面不平行而成一定角度,因而所画出的透视图称为成角透视。

又因为X、Y方向的直线在透视中都具有灭点,故又称图 10-27 视线法画房屋的两点的透视图作两点透视时,通常采用视线法或量点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1透视图基本画法
1.1 直线迹点法(全线相交法) 1.2 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1.3 量点法和 距点法
先画立体的基(面)透视(基础平面的透视图)
后画立体的体透视图
平面的 透视作 图
1.1全 线相交 法
1.2
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3、降低或升高基面作图
直线迹点法(全线相交法) 方法: 1、作出主 向灭点。 2、延长主 向线至画面 作出其的迹 点。 3、利用真 高线作体的 透视。
视线迹点法:
第一步: 作基透视
(建筑平面图 的透视) 两点透视
第二步:利用真高线作体的透视
量点法
量点的概念:辅助直线的灭点(M)。 辅助直线:一组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例题1:平面图的透视 画面与墙面的偏角为30°-60°
例题2:建筑形 体的透视(1/3)
画面与墙面的偏 角为30°-60°
见下页

例题2:建筑形体(2/3)
例2:建筑形体(3/3)
例题3: 建筑形体的透 视(1/3) 画面与墙面的 偏角为45° 见下页 ↓
例题3: 建筑形 体的透 视 (2/3)
例题3:建筑形体的透视(3/3)
距点法(量点法的特殊情况)
例题4:建筑形体的透视
第四次作业
04
1、幅面:A3横式 2、内容(任选2题) 教材(建筑阴影与透视图学)P118,P167 习题集P125(8-8),P127(8-11)(8-12) 3、要求: 用全线相交法,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F1
F2
F1
F2
三点透视是由于产品的表面与地面倾斜形成的。产品倾斜面的平行线组的消失点不在视平线上。
三点透视的画面也是倾斜的。三组平行线分别消失于三个灭点。


(3)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法(平行透视) 例题1. 设长方体:长×高×宽=40×20×30cm,放在视点下方,视高60cm,物体正面在画面上,左边中点偏离30cm,画面离视点80cm,求透视图。
03
视点:观察点。
04
基线: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05
视平面:过视点的水平面。
06
视距: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07
视高:视点到基面的距离。
08
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的连线。
2、透视图常用术语:
透视图和轴侧图一样,都是单面投影,但二者有很大区别:轴侧图是用平行投影原理,物体上平行的线条在轴侧图上仍然平行;而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原理,物体上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上不一定平行。等长的线段有近长远短的特点。平行线组在远处消失于一点。
大型物体(建筑物)
在物体下部
向内靠近
中型产品,视平线应放在物体高度内偏上位置,俩灭点稍向内靠近,且在画面之外。
大型物体,视平线在物体下部,两灭点向内靠拢,体现雄伟壮观形象。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每改变一个角度,其透视形象也随着改变。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慢,该面越宽。
水平线的灭点落在视平线上。 根据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以及观察者与物体的角度不同,透视图可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3、透视投影的规律
一点透视 当物体的主要面或主要轮廓线平行于画面时,只有与画面垂直的那一组平行线的透视有灭点(就在心点),灭点必在视平线上。如图:

04透视图的基本画法及视点

04透视图的基本画法及视点

F2 Mx Fx=S Fx ※由此可得到求作斜
s g
由量点Mx作直线,与h-h的夹角为 a,此直线与通 线灭点的具体方法:过Fx的铅垂线相交,交点F1就是斜线AB的灭点。
二、用斜线灭点作透视图的实例
例:求作双坡房屋的透视图
p
h-h
d
c b a c′
b a
d′
b′
a′
g-g
s
p
作图步骤:
1、用建筑师法或量点法求 出房屋的透视平面图。
a
b
g
d
c
sg
g
a 1 A B
60
b 2
g
D
s′
z
h
D
h
g
dp sg
ap 1
bp
z1
g
2
§4-2
一、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量点 和分量点的概念
1、量点、分量点、量线
量点法——建筑透视图 h 画法之二
g
P
M
Bp Ap T B
F
h
F
h
A1
B1
g
P
B
A g T
M Bp Ap
h
g
S
p
A
B1 A1
s
G
T m A1
§4-4 网格法——建筑透视图画法之三
一、网格法的概念 二、网格法画透视图实例 已知建筑物的平、立面图,用网格法完成其透视(放大 一倍画出) 作图步骤: (1)把建筑平面置于特定的网格中。 (2)用降下基面画网格透视。 (3)利用网格透视画建筑平面的透视。 (4)回升基面,确定高度,完成外形轮廓的透视。 (5) 用定比分割画门、窗及墙面划格线……等细部。 (6) 墨线加深,作出配景,完成全图。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课件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课件
SketchUp
SketchUp是一款直观易用的3D建模软件,也常用于透视 图的绘制。其内置的渲染和视角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生 成高质量的透视图像。
Adobe Illustrator
作为一款专业的矢量绘图软件,Adobe Illustrator也支持 透视图的绘制。它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和精确的测量功 能,满足绘制者的各种需求。
03
透视图的应用
景观设计中的透视图应用
场景表现
透视图能够直观地展现景观设计 的场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 、建筑等各个要素,使观察者更
好地理解和感受设计意图。
空间感表现
透视图通过线条和阴影的运用,能 够准确地表达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感 和层次感,有助于观察者对空间进 行感知和把握。
设计评估
透视图可以作为评估景观设计效果 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和分析透视 图,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 进,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图应用
01 02
建筑外观表现
透视图能够真实地展现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设计风格,包括建筑的立面、 屋顶、门窗、装饰等细节,使观察者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的特点和亮点 。
室内空间表现
透视图可以表达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包括房间的大小、高度、 采光、家具摆放等,有助于观察者对室内环境进行感知和评价。
透视图的分类
01
02
03
一点透视
也称为平行透视,在这种 透视中,所有平行的线条 在远方汇聚于一个消失点 。
两点透视
也称为成角透视,在这种 透视中,平行的线条在两 个方向上汇聚于两个消失 点。
三点透视
也称为倾斜透视或鸟瞰透 视,用于表现高大建筑物 或场景的仰视或俯视效果 。
透视图的基本元素

透视图的画法

透视图的画法
• 1)画最前面的垂直线A-B。 • 2)作有角度、深度的外型线A-C、A-D,此线为透视线,延长有消 失点。 • 3)A-B按照立面上的格子,分成等分1、2、3、4、5格。 • 4)A-B的高度,由建筑物的高度判断,定H.L.线,AD交点做V2 消失点记号,AC消失V1在纸外。 • 5) AB上各点连接 V2,完成右侧透视线。 • 6)画出接近V1(出纸外)的垂直线E-F。和A-B同法等分E-F,等 分各点与V2相连。 • 7)E和 V2连接得G点,画垂线G-H,并记出6、7、8、9、10和V2连 接在G-H上的交点,再连接A-B上1、2、3、4、5各点,即完成V1方 向的透视线。 • 8)利用分割和增殖方法画完透视格子及细小部分。 • 9)熟练此方法后,可直接画窗格、柱子线条(图33、34、35)。
2.视距: 建筑物与画面的位置不变,视高已定,在室内一点透视图中 ,当视距近时,画面小;当视距远时 ,画面大。在立方体的两点透视中, 当视距近时,消失点Vx、 Vy距离较 小;当视距远时,Vx’、Vy’距离大。 即视距越近,立方体的两垂直面缩 短越多,透视角度越陡。 建筑物与视点的位置不变,视高已定, 若视距近(En和P.P.的距离),则 两消失点的间距亦小,透视图形小; 若视距远(En和P’.P’.的距离), 则两消失点的间距大,透视图形大, 两图形相似(图12、13、14)。
1.视角: 在画透视图时,人的视野可假设为以视点E为顶 点圆锥体,它和画面垂直相交,其交线是以C.V .为圆心的圆,圆锥பைடு நூலகம்角的水平,垂直角为60° ,这是正常视野作的图,不会失真。在平面图上 ,在视角为60°范围以内 的立方体,球体的透视形 象真实,在此范围以外的 立方体,球体失真变形 (图10、11)。
室内透视
• • • • •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透视图课件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透视图课件
评 价 贯 穿 始 终














三、透视图
根据视觉原理,物体离我们越远,看上去就越小。
按照这种规律绘出来的图就叫透视图,它是一 种最具真实感的立体图。
⒈ 透视图的种类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可将透视图分为 一点透视图、二点透视图、三点透视图
一点透视图可以常用来制作室内设计效果图
思考
• 我们学会了二点透视图的画法,那么大家再来 思考一下长方体的一点透视图,三点透视图该 怎么画呢?(学生动手画,交流)
• 我们能把我们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用二点 透视图表达出来吗?
(不能?能?为什么? 学生思考圆柱体的透视图如何来绘制呢?)
小结 拓展
概念:按照视觉中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绘制的立体图
在设计中,两点透视图常用于画产品设计果图三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建筑物的效果图(尤其是高大建筑)
⒉ 透视图的画法
长方体两点透视图画法:
画透视图的简单步骤是: 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透视投影规律:
1.等高直线:近视点高,远视点低。即近高远低 2.等距直线:近视点距宽,远视点窄。即近宽远窄 3.等体积几何体:体积即近大远小 4.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组必交与一点
类型
一点透视图 二点透视图 三点透视图
掌握它们的特点及画法
用途:了解各种透视图的用途

透视的画法总结

透视的画法总结

用交线法求线段的透视
在H面上过A点任 如图所示,已知H面上直线AB的画面迹 点、灭点及透视方向NF,确定A、B两点的 作一辅助线AA1与画 透视A°、B° 面相交,则辅助线 AA1的灭点为F1,因 此AA1 的透视方向为 A1F1。A点是AB与AA1 的交点,故NF、A1 F1的交点即为A点的 透视A°。 同理,可作出B 点的透视B°。过B 点所作的辅助线, 可取与AA1平行,则 可利用同一灭点F1 作图。
真高线及辅助线灭点的位置与K的方向有关。
6.2.3 集中真高线
在绘制建筑形体透视图时,一般是首 先画出建筑形体的基透视,然后求出各点 的透视高度,依次连线完成透视图的绘制。 若在量取高度时,每一点均取一条真高线, 则所取的真高线数量太多,不利于作图。 此时,可采用集中真高线量取建筑形体各 轮廓线的透视高度。
分析: AB为正 垂线,所 以灭点就 是主点s′。
作图步骤: 1.求出AB的全透视。 2.连接sa 、 sb分别交ox轴于a1、b1点。 基面位于画面的上方
3.分别过a1、b1作竖直线交Fn′于A°、B°,则A°B°即为所求。
6.3.2 交线法
两直线交点的透视,必为两直线透视的交点。
如图所示,AB、CD两线段 交于K点,在画面V上的透视 A°B°、C°D°相交于K°点, 则K°必定为K点的透视。 由此 ,若空间一点为某 两线段的交点,要求该空间 点的透视,可以先求出两线 段的透视,则它们透视的交 点即为空间点的透视。
集中真高线
如图所示,A、B两点等高,A1a1是A点的真高线。
若把B点平移到AA1上 的B1点处,则b平移到 aa1上b1处
根据直线上点的透视 性质,B1°在FA1上、 b1°在Fa1上,则 B1°b1°为 B1的透视 高度。 由于BB1平行于基线, 所以B° B1°、 b° b1°也平行于基线。 因此可在A点的真高线A1a1上量取B点的真高,返回即可 求出B点的透视高度B°b°。

《透视图画法》课件

《透视图画法》课件
《透视图画法》PPT课件
简介
探索透视图画法,介绍其概念、作用,以及本课件内容的总结。
透视原理
1
基本透视法
深入了解基本透视原理,如单点和两点透视法。
2
中心投影法
学习如何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更真实的透视图。
3
平行投影法
了解平行投影法,
透视坐标系的建立
学习如何建立透视坐标系,确 保透视图的准确性。
透视线的绘制
掌握绘制透视线的技巧,使透 视图更具立体感。
透视图的投影部分
了解透视图的投影原理,绘制 透视图的投影部分。
基本图形的绘制
1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透视图绘制
掌握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透视图的技巧和方法。
2 圆形和椭圆的透视图绘制
学习如何绘制圆形和椭圆的透视图,使其具有立体感。
3 右棱柱、右圆柱、右圆锥和右棱锥的透视图绘制
探索绘制右棱柱、右圆柱、右圆锥和右棱锥的透视图的技巧。
高级应用
多点透视法
学习利用多点透视法创造出更复 杂的透视效果。
空间环境的透视处理
探索如何运用透视处理技巧绘制 逼真的城市景观。
透视图的应用案例
欣赏一些以透视图为基础的独特 艺术案例,启发你的创作灵感。
总结
强调透视图画法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分享经验和技巧总结。
参考资料
推荐相关书籍和参考网站,帮助进一步学习透视图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高光的画法
高光是受光最充分的地方,因而最亮,高光的面积虽然很 小,但在画面上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绘画中是一个 不容忽视的因素。
十九、透视中的退晕
二十、阴影部分的退晕
二十一、重点、焦点和虚实
人的视野犹如一个扁圆的锥体,靠近中心部分看得清晰, 愈靠外愈模糊。由于这个道理,当我们看建筑物时,眼睛 所正对着的地方看得最清晰,对比也最强烈。 这在建筑绘画 中称之为焦点, 而焦点正是整 个画面的重心。
如视平线水 平等分建筑, 就适当调整 视高。
六、合理选用透视类型
一点透视
适用于横向场面宽广、能显示纵向深度的建筑物、建筑群 体或室内空间。但视中心不宜布置在画面正中。
能表现主要立面正确的比例关系。 图为南京机场候机厅,横宽较大,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停
机坪及远山。
二点透视 即成角透视,为通
作图要求:
a. A4铅画纸(平面图1:40); b. 绘制铅笔底稿后,上墨线; c. 墨线透视图要有细节,不能
太简单,可以参考一些杂志
书籍等。
十四、成角透视画法
简单形体的成交透视画法:
十五、成角透视实例
十六、透视阴影的画法
透视阴影求起来十分麻烦,在建筑绘画实际工作中,一般都 是根据原理与经验用徒手的方法来画出透视的近似阴影。
相关尺寸: 椅子:坐高500、
背高850。 沙发:坐高400、
扶手高600、靠背 高850。 桌子:桌面高750。 其他高度根据画面 自定。
M点离主点的距离不能过短,否则空间物体 画不完整。
课后作业:
1.按步骤临摹上示实例,并完成最终钢笔透 视图。
2.找资料后,绘制一个30㎡的室内平面布置 图,并按透视原理绘制一幅平行透视图。
下图,修改后增 加了真实感,虽 然前景的人物车 辆较大,广场空 间感较强。如近 景较大,在画面 位置上不宜居中, 且表现也不宜变 化过多,形象也 不必求完整。
八、徒手画透视的方法
用等腰线画等距离的透视画法
先画第一根灯杆,两端连灭点,再从灯杆中心连 灭点,根据需要画第二根灯杆。接着从第一根的 顶端通过第二根与中腰线相交的点引一直线,与 下面灭线的交点就是第三杆的位置。
二十二、画面的构图问题
二十三、铅笔技法的基本练习
铅笔是作画的基本工具之一。由于它可以表现出深、浅、 粗、细等不同类别的线条以及由这些线条所组成的面,因 而建筑设计工作人员也经常用它来作为草图、推敲研究设 计方案和表现各种建筑形象。
二十四、用钢笔画线条及明暗的练习
用不同方法表现同一对象的实例 用同一方法表现不同对象的实例
如建筑体积的两个面与画面的 夹角大小接近,则透视轮廓线 两个方向的斜度一致,对接近 于方形平面的建筑来说,透视 图特别显得呆板。
1、2为常用的透视角 度,主次分明。
3忌用。体积的两个面 与画面的夹角相等, 主次不明确。
4、5夹角较大,能突 出画面深远的空间感, 或表现建筑物的雄伟 感。主要面的前部要 留足够空间。适用于 建筑群,如街景(见 下图)。
1.室内空间 2.空透的建筑物
特例二:
如对象为非单体 积建筑,或有明 显的凸出物者, 选用S2的位置, 有时更能增进透 视图的体积感。
1.透视平缓,缺乏 体积感。
2.透视显著,体积 感较强。
五、视高的选择
通常按一般 人的眼睛到 地面的高度 来作视高, 约1.6米。透 视图真实感 较强。
常的透视类型,效 果较真是自然。
三点透视 三度空间表现力很
强,适用于表现高 层建筑,对鸟瞰尤 其适合。 右图为广州宾馆, 竖向高度感较突出。
七、配景的大小尺寸
上图,建筑物的人物车辆有如鸟瞰图,汽车近乎玩具模型, 画面效果使过分夸大了建筑物的尺度,建筑物前的广场地 坪也似乎向前向下倾斜。
绘制对角线后,过中点作垂线 根据点a确定a’
课堂练习1
视点位置的选择应保证 透视图有一定的体积感。
视点位置的选择应保证 至少看到一个体积的两 个面。
如果建筑物与画面关系 不变,可将视点左右移 动来获得体积感。
特例一:
一灭点在建筑体 积内(S1),在 两种情况下反而 有利于表现空间 感。
平的边墙在踏步上落影的画法
斜的边墙在踏步上落影的画法
十七、透视图中的分面
在建筑绘画中,除了利用光影来表现建筑物的形体变化外, 还要正确地区分出因受光情况不同而产生的最亮面、次亮面、 暗面。这样才能充分地表现出建筑物的体面转折和空间关系。
(左:立方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右:圆柱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四、视点的选择
S1的视距过近,在透视 的高度和宽度上都超过 了正常视角,矩形平面 的高体积在透视图上形 成锐角,圆顶盖似乎歪 斜。
S2的视角正常,无失真 现象。
实例
确定三线(画面线、视平线、地面线) 绘制三视图 平面物体的一点与画面线相交
选择适当的视点S
过S点作线段oc和od的平行线,与视平线的 交点V1、V2就是灭点。
透视图的画法
专业绘画(二)
一、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形成示意图
三种透视情况
二、画面位置的选择
为作图方便,一般总是 使画面与建筑平面的一 个角点接触,由此推求 透视高度。
此法适用于以小平面求 大透视图。
三、视角的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使建筑物主要 面与画面夹角较小,透视现象 平缓,有利于得出建筑物实际 的尺寸概念,且使建筑体积的 主次面分明。
பைடு நூலகம்
用等腰线画等距离的 透视画法
把高度6等分,并分别 与灭点相连,这些线 与对角线相交处即为 分开间线。侧立面的 中点可通过对角线的 交点求出。
按照确定的开间,把 细节填进去,可画出 透视图的全部。
用徒手画复杂建筑形体的透视方法:复杂的形体 是由简单的形体组合而成的,只要掌握了要领, 就可以以此类推地画出任何形体的建筑透视。
课后作业
1. 线条练习(A4白纸数张,每种线 条分别绘制在 4.5×4cm的格内) : (1) 六种铅笔基本线条练习。 (2) 五种钢笔线条练习。 (3) 钢笔线条组成色调的练习。 (4) 用不同方法表现同一对象和用同一方法表 现不同对象的练习。
2.实例练习(A4白纸,画面尺寸不小于16×12cm)。
本周三下午4点之前交
下节课(周三)准备工具如下:
1. 已裱在画板上的A2铅画纸(周二中午 12:30到教室学习裱纸)。
2. 已打印好的临摹图片。 3. 直尺、铅笔HB或H、橡皮、胶带等绘图
工具。 4. 报纸或其他纸张,用来遮盖画板。
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 点的距离与画者至 主点的距离相等, 凡与画面成45度角 的直线,一定消失 于距点。
十一、平行透视的画法
以正方体为例: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 一定消失于距点。
十二、平行透视画法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画法
多角形物体透视画法
十三、平行透视实例
九、圆的透视方法
1.用外切正方形来确定圆的透视(八点法): 确定点后,用徒手连接
立面圆形的绘制方法:
2.从不同角度看圆的透视:
3.圆柱体透视画法:
4.圆的透视实际运用列举:
课堂练习2: 根据已知内容作“圆拱门的透视图”
十、名词解释
主点:又称主点,十视点正对(垂直)于视 平线上的一个点,它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