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特殊知识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归纳一、语文部分1. 字词这部分的字词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哦。

像“破绽(zhàn)”这个词,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读错呢。

“绽”在这里是裂开的意思,它的出处呀,就在好多文学作品里用来形容衣物破了或者事情露出马脚啦。

它的近义词可以是“漏洞”,反义词嘛,“严密”就挺合适的。

咱们可以造个句:他的谎言有很多破绽,很容易被看穿。

还有“家禽”这个词,读音是“jiā qín”,就是家里养的禽类呀,像鸡、鸭、鹅之类的。

解释就是人类为了获取肉、蛋、羽毛等而驯养的鸟类动物。

造句:我家的家禽都养得肥肥壮壮的。

2. 古诗词牧童这首诗可有趣了。

作者吕岩呢,是唐代的一位道士。

这首诗的原文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呢,“铺”就是铺开的意思,“弄”在这里是逗弄、玩弄的意思,是说牧童吹着笛子,笛声和晚风相互逗弄着。

翻译过来就是: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的笛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月亮。

赏析这首诗的时候,你能感觉到那种田园生活的自在和悠闲,一个小牧童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吃饱了就惬意地躺着,多让人羡慕的生活呀。

3. 句子课本里有很多好句子呢。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远处看,他的身材高大而硬朗,仿佛是用钢铁铸就的一般。

”这句子把人形容得像树一样挺拔,特别生动形象。

还有“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个句子把严监生临死前的那种吝啬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数学部分1.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不能马虎。

比如说0.5×0.3,咱们先按照整数乘法来算,5×3 = 15,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结果就是0.15。

这里面有个小窍门哦,如果一个因数大于1,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大;如果一个因数小于1,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4知识点易错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它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二、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或轴)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钟表中指针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3、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了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的线段和对应的角度相等。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4、旋转90°的方法(1)找出原图行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行关键点或线段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3)在所垂线上量出或数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到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4)顺次连接所找到的对应点,即可得到原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5、时钟上包含12大格,60小格,时钟上相邻两数字间即为一大格,一大格为30°;每一大格又平均分为了五个小格,一小格为6°三、平移1、定义:指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找出各个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

◆习题:1、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精华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精华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5、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奇数偶数的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2)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3)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质数×质数=合数(4)除2外所有的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100以内质数表: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立方体)的特征面棱顶点长方体①有6个面;②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③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①有12条棱;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特殊情况下有8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正方体①有6个面;②6个面完全相同;③每个面是正方形。

①有12条棱;②12条棱全部相等。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易考点归类总结期末复习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易考点归类总结期末复习用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耘(yún) 稚(zhì) 漪(yī) 倭(wō) 逛(guàng) 篝(gōu) 旖(yǐ) 旎(nǐ) 顷(qǐng) 玷(diàn) 秉(bǐng) 眷(juàn)(2)难写的字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供{g òng (供职)g ōng (供求) 横{ℎéng (横线)ℎèng (蛮横)晃{ℎu ǎng (明晃晃)ℎu àng (摇晃) 壳{k é(蚌壳)qi ào (地壳)燕{y ān (燕园)y àn (燕子) 斗{d ǒu (斗胆)d òu (斗争)分{f èn (分外)f ēn (分别)折{zℎé(折节)sℎé(折本)zℎē(折腾)2.词(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水瓢 阴凉 冷艳 幽芳 郑重 宝贵 眷恋圆滚滚 明晃晃 孤零零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美妙绝伦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颇负盛名 万里长城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2)近义词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圆滚滚~圆溜溜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大概~大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徘徊~踌躇 气派~气势 澄澈~清澈闪耀~闪烁 幽芳~幽香 玷污~侮辱稀罕~稀奇 郑重~慎重 秉性~性格眷恋~依恋(3)反义词昼➝夜晓➝晚寒➝暖新鲜➝陈腐承认➝否认自由➝禁锢黑暗➝光明阴凉➝燥热不可胜数➝屈指可数广阔➝狭窄夸大➝缩小平凡➝出众冰凉➝火热爱惜➝糟蹋训斥➝赞扬清白➝污浊秀气➝粗笨衰老➝年轻(4)词语归类①量词一个大花园一朵花一个小毛球一个果园一棵樱桃树一顶大草帽一个黄瓜一只大蜻蜓一朵倭瓜花一个绿蚂蚱一条腿一只白蝴蝶一个月亮一轮明月一颗泪珠一幅墨梅图一枝画梅一只金鸡一块手绢一颗心②修饰词圆而粗的柱子风光旖旎的莱蒙湖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高山心爱的小月亮冰凉的泪珠慈祥的外祖父最宝贵的画雪白的细亚麻布血色的梅花眷恋祖国的心长长地叹一口气早早地起了床郑重地递给③动词摘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点起篝火刮去污迹④特殊词语ABB式词语: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孤零零凉飕飕类似的词语:响当当气冲冲乱哄哄空荡荡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整整齐齐类似的词语:忙忙碌碌平平安安干干净净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描写景色的词语:山高月小三潭印月顶天立地烟波浩渺晶莹澄澈风光旖旎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美妙绝伦茂林修竹绿水环流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类似的词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万紫千红湖光山色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五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一、语文。

1. 古诗词。

-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这里描绘了乡村里男女老少都很勤劳的画面呢。

白天大人出去耕田除草,晚上妇女们还要搓麻线,小孩子们虽然不懂耕种织布,却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种瓜,超有趣的田园生活写照。

-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讲的是一个小孩子早晨起来,把金属盆里冻的冰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过树林,结果不小心冰碎了,那声音就像玻璃碎在地上,感觉这个小孩又可爱又有点小冒失呢。

-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你看,池塘边草长得很茂盛,水都满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倒映在水里,一个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不成调的笛子就回家了,那画面特别悠闲自在。

2. 课文内容。

-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高超,在河道里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而且速度还很快。

小艇还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呢,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不管是商人做生意,还是妇女小孩去做什么事,都得靠小艇。

3. 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 就是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这就提醒我们要做个重道义的人,不能只想着利益哦。

- 有同情心是仁的开端,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同情别人的遭遇。

- 干多了坏事,必然会自己倒霉的,可不能做坏事呀。

二、数学。

1. 因数与倍数。

-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比如说6÷2 = 3,我们就说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 2、3、5的倍数特征也很重要哦。

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5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5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听写和默写:5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字词和句子,学生需要通过听写和默写的方式来巩固记忆和使用。

2.阅读理解: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

3.作文: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一些写作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诗歌欣赏: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优秀的古诗词,学生需要通过欣赏和理解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数学1.数的认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数学教材来认识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概念。

2.四则运算: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运算规则和方法。

3.分数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会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以及分数和整数的转换。

4.图形的认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数学教材来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5.数据的分析: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英语1.词汇和句型: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英语教材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常用句型。

2.听力训练:下册的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听力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3.口语表达:学生需要通过下册的英语教材来学习和练习口语表达,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4.阅读理解:下册的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

5.写作训练:英语教材中也包含了一些写作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科学1.动物和植物: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地球与宇宙: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行星运动等。

3.物质与能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认识物质和能量,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4.自然现象与科学: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了解它们的科学原理和解释。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S=2(ah+bh)贴墙纸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²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如果a×b=c(a、b、c都不为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数与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1、2、3…..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1、2、3…..相乘,所得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注:一个数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2、3、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数都是2、5的倍数.。

同时是2、3、5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的数,(2)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或个位上是、2、4、6、8的数),最小的偶数是。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或个位上是1、3、5、7、9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质数和合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除外)可分为:质数、1、合数三类质数:一个数,假如只要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如许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预习复习资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预习复习资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预习复习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以下是一些难读的字:耘、稚、漪、倭、逛、篝、旖、旎、顷、玷、秉、眷。

2)难写的字以下是一些难写的字:昼、耘、晓、拔、割、承、逛。

3)多音字以下是一些多音字:供、恒、晃、燕、斗、分。

2.词1)必须掌握的词以下是一些必须掌握的词:折节、折本、折腾、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锄头、承认、水瓢、阴凉、冷艳、幽芳、郑重、宝贵、眷恋、圆滚滚、明晃晃、孤零零、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顶天立地、恍然大悟、乐此不疲、清光四溢、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良辰美景、能书善画、颇负盛名、万里长城、风欺雪压、低头折节。

2)近义词以下是一些近义词:四时、四季、童孙、儿童、信口、随口、漂亮、美丽、瞎闹、胡闹、闪烁、闪耀、存心、故意、随意、任意、圆滚滚、圆溜溜、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大概、大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盼望、渴望、威风、威严、徘徊、踌躇、气派、气势、澄澈、清澈、幽芳、幽香、玷污、侮辱、稀罕、稀奇、郑重、慎重、秉性、性格、眷恋、依恋。

3)反义词以下是一些反义词:昼➝夜、晓➝晚、寒➝暖、新鲜➝陈腐、承认➝否认、自由➝禁锢、黑暗➝光明、阴凉➝燥热、不可胜数➝屈指可数、广阔➝狭窄、夸大➝缩小、平凡➝出众、冰凉➝火热、爱惜➝糟蹋、训斥➝赞扬、清白➝污浊、秀气➝粗笨、衰老➝年轻。

4)词语归类以下是一些词语归类:量词、修饰词。

雪白的XXX上绣着鲜艳的梅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早早地起床,郑重地将东西递给对方。

动词如摘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点起篝火、刮去污迹等,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孤零零、凉飕飕、响当当、气冲冲、乱哄哄、空荡荡等XXX、AABB、ABAC式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特征。

描写景色的词语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顶天立地、烟波浩渺、晶莹澄澈、风光旖旎、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美妙绝伦、茂林修竹、绿水环流、XXX远溢、宿鸟幽鸣、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万紫千红、湖光山色、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等,为读者呈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的重点知识点
梳理
一、整数的认识和比较
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整数的大小比较
二、加减法计算
1. 两个整数的加法计算
2. 两个整数的减法计算
3. 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乘法计算
1. 正整数的乘法计算
2. 负整数的乘法计算
3.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四、除法计算
1. 正整数的除法计算
2. 负整数的除法计算
五、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1.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数的加法计算
4. 分数的减法计算
5. 分数的乘法计算
6. 分数的除法计算
六、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1.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小数的大小比较
3. 小数的加法计算
4. 小数的减法计算
5. 小数的乘法计算
6. 小数的除法计算
七、单位换算
1. 长度的单位换算
2. 重量的单位换算
3. 容量的单位换算
八、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1. 点、线、线段、直线、直角的认识
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及判断
3. 图形的组成和拼凑
九、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1.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2. 数据的图表表示
3.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
十、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1. 日期的读写
2. 时间的读写与计算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的重点知识点的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期间认真复习,做好各类练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最后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五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整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第一单元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1.课文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我国的植树节:3月12日。

3.植树造林的好处:①净化空气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气温④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的公益用语:①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②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2暖流1.暖流:江主席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使大家心中充满温暖的感觉。

2.《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

他和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我背过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这首词中的千古留传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4.评价江主席: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关心青年学生。

3只拣儿童多处行1.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寄小读者》《春水》《繁星》2.解释带点的字①解:儿童不解(jiě)春何在:懂,明白;使出浑身解(xiè)数:本领,手段;押解(jiè):押送犯人或财物。

②成千盈百:满。

3.形容人多的成语:座无隙地、座无虚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4.用“魔术匣子”比喻颐和园。

用“小天使”比喻孩子,这样写出了孩子们很多,很可爱。

表达了冰心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5.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大海棠树,这样写突出了花开得多、密、美,使人感受到海棠树的生机勃勃和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6.作者写儿童为什么还要写海棠花?答:这是借花喻人的手法,写花是为了写儿童,对花的赞美就是对儿童的赞美,因为儿童和花儿一样的烂漫,一样的生机勃勃。

4早1.《早》一课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对蜡梅花的赞美,鲁迅的桌上早字的来历。

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有: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重点知识语文人教版一、字词部分1. 课本中的生字词可都是重点呢。

像“毯”这个字,读音是tǎn,它出自课文草原,解释就是厚实有毛绒的成片织品。

造句的话,“那绿色的草地像一块巨大的毛毯。

”近义词是“毡子”,反义词嘛,暂时想不到特别合适的呢。

2. “裳”在“衣裳”这个词里读轻声shang,在古文中有时读cháng,它的出处就很多啦,在古诗词和古代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解释就是衣服。

可以这样造句“她穿上了美丽的衣裳去参加舞会。

”近义词“衣服”,反义词就比较难想啦,勉强可以说“赤膊”。

二、古诗词部分1. 牧童这首诗,作者是吕岩。

诗的原文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它的出处就是古代的诗集啦。

注释呢,“铺”是铺开的意思,“弄”在这里是逗弄的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传来断断续续的牧童吹笛的声音。

牧童放牧回来吃饱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看明月。

赏析这首诗的话,它生动地描写了牧童自在的生活,画面感很强,从视觉和听觉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草原牧童图。

2.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

原文“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出处是杨万里的诗集。

注释里“篙”是撑船用的竹竿,“棹”是船桨。

翻译就是,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呢。

这首诗体现了小孩子的聪明伶俐,诗人通过描写小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童真童趣。

三、重点课文部分1. 白杨这篇课文呢,主要是通过对白杨的描写,来表达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

课文里对白杨外形的描写很细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五年级下册总复习重要考点(最完整)

五年级下册总复习重要考点(最完整)

五年级下册总复习重要考点(最完整)五年级下册总复重要考点语文课文阅读理解- 打井、打井旁听蛙的叫声、明晃晃的金子、秋天的黄河、水底铁球等细节的理解;- 文章主题、中心思想的把握;- 句子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分析。

作文写作技巧- 字词的用法辨析,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词语;- 语句结构的多样化,如使用状语、从句、插入语等;-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古诗词默写- 完整默写所学古诗词;- 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数学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的运算应用;- 口算和自动化计算的灵活运用。

空间与几何-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与性质;- 体积的计算。

分数和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 分数和小数加减运算。

英语单词拼写- 掌握单词的拼写和发音;- 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句型转换- 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之间的转换;- 同义句和反义句的转换。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理解短文的主题、细节和逻辑关系。

历史朝代和发明- 各个朝代的时间和历史记载;- 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和贡献。

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对于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

地理地貌与气候- 了解地球不同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地理位置- 了解国内外一些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掌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

科学物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

磁和电- 磁力和电力的产生和作用;- 使用磁和电的一些注意事项。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总结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总复的重要考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复中理清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效果。

---总字数:842字。

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3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3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3篇)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1.众数的意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2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如何能轻松学好数学学好小学数学认真听课很重要小学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在小学数学课上选择做笔记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在小学数学课上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住老师的思维,学好老师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要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老师,对于这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跟住老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就会逐渐转换成自己解题的思路。

小学生学习数学要会独立思考小学是数学开窍的阶段,在解题上小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一部分每课知识要点《草原》1.内容中心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抓住描写草原的景词: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草原的人:热情,好客2.注意读音蒙(měng)古包好(hào)客同行(xíng) 似(sì)乎3. 重点句子(1)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为绿毯,把羊群比成大花,让读者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风光。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将草原比喻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草原辽阔碧绿,草原人热情好客,举目皆是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丝绸之路》1.内容中心课文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注意读音薄(bó)礼4.重点句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的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这句话明了中心。

数学五年级下册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归纳

数学五年级下册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归纳

数学五年级下册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分数和小数的互换1.1 知识点- 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 学会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

- 学会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1.2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换的规律和方法。

- 理解分数值与小数值之间的等价关系。

第二章:简易方程2.1 知识点- 认识简易方程的概念。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 理解等式的性质。

2.2 重点难点- 掌握方程的解法和技巧。

- 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的性质。

第三章:几何图形的认识3.1 知识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

- 学会用尺子和圆规画简单几何图形。

-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3.2 重点难点- 掌握几何图形的画法和技巧。

- 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计量单位4.1 知识点- 认识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基本计量单位。

- 学会进行单位换算。

- 理解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2 重点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 理解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5.1 知识点- 学会使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

- 学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5.2 重点难点- 掌握统计图表的画法和解读。

- 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数学五年级下册各章节重点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4.因数和倍数:如果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5.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9.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0.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2.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

14.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5.长方体的特征:①长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⑥有8个顶点。

1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7.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8.正方体的特征:①正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⑥有8个顶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全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

小偏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感谢您的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3、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5、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7、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8、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都相等。

9、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10、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1、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1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或V=a31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15、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16、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7、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基本知识重点知识特殊知识轴对称和旋转1一,基本知识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折痕对折过去,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对称轴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对称点。

2,顺时针旋转向右,逆时针旋转向左。

3,作轴对称图形重在描对称点,对称轴用虚线。

作旋转图形必须作框线上的线段。

二,重点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 长方形,2条,对边中点的连线。

2,正方形,4条,对边中点的连线,对角线。

3,等边三角形,3条,三边上的高。

4,等腰三角形,1条,底边上的高。

5,等腰梯形,1条,两底中点的连线。

6,凌形,2条,对角线。

7,圆,无数条,直径所做的直线。

因数与倍数一,基本知识1,如果ab=c,那么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

2,研究因数倍数时一般不考虑0,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

3, 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

4,,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

5,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偶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

7,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1,3,5,7,9。

8,如果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9,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如果一个数a既是质数又是b的因数,那么a就是b的质因数。

11,分解质因数用质数(2,5,3,7、、、、、、)去除,直到商是质数止,把所有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

12,如果一个数的所有小因数之和等于它的最大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

(6,28,496)13,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利用乘法进行分解,乘式中的每一个数都是他的因数。

二,重点知识1,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自然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也可分为(质数、合数、1)。

4,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3的倍数:各位数字相加,再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

和为3,6,9,就是3的倍数,反之则不是3的倍数。

5,填出适合3的倍数的数字:先把已知数字相加(1),和为1,4,7的填2,5,8。

(2),和为2,5,8的填1,4,7。

(3),和为3,6,9的填0,3,6,9。

(首位不填0)6,2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2,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一位数是8,两位数98。

7,5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5,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两位数95。

8,3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3,两位数是12,。

最大的,一位数是9,两位数是99。

9,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三,特殊知识1,0是最小的自然数,0是最小的偶数。

2,最小的奇数是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任何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3,最小的质数是2。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只有2。

4,既是奇数又是质数,最小的是3。

5,最小的,合数是4。

6,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最小的是9。

7,同时是2和3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6,两位数是12,三位数是102。

最大的两位数是96,三位数是996。

8,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10。

9,同时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数是15,三位数是105,四位数是1005。

最大的两位数是75,三位数是975,四位数,9975。

10,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的数是30,三位数是120,四位数是1020,最大的两位数是90,三位数是990,四位数,9990。

11,奇数之和、差是偶数,之积是奇数。

12,偶数之和、差、积都是偶数。

13,奇偶数之和、差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14,如果n表示任意一个自然数,那么2n表示偶数,(2n+1)表示奇数。

15,已知n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求这几个自然数:(1)n是奇数,中间的一个数=和÷n,然后递加或递减1。

(2)n 是偶数,和÷n=b,(b+0.5)和(b-0.5)是中间的两个数,然后递加或递减1。

16,已知n个连续奇数或偶数的和,求这几个奇数或偶数:(1)n是奇数,中间的一个数=和÷n,然后递加或递减2。

(2)n 是偶数,和÷n=b,(b+1)和(b-1)是中间的两个数,然后递加或递减2。

17,如果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依次是a,b,c,d、、、、、、那么这个自然数表示为:1000a+100b+10c+d、、、、、、(数字乘以数位再相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基本知识1,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它也叫立方体。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点, (1)长方体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2)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为三组:每组是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的四条棱,既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点:(1)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2)正方体有12条棱,且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5,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6,物体改变形状时,它的体积不变,表面积要变。

, 7,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算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

8,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它的:长、宽、高。

9,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

10,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3,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和毫升(ml)1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二,重点知识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3,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宽×高+高×长)s=2(ab+bh+ha)4,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5,长方体的棱长和=4(a+b+h)6,正方体的棱长和=12a三,特殊知识,1,长方体或正方体,每和拢一次,减少两个面的面积,每分开一次,增加俩个面的面积。

2,表面积相等的俩个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

3,表面积相等的俩个正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4,体积相等的俩个长方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5,体积相等的俩个正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6,把一个长方体切成最大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选长,宽,高中最短的一条,一般是高。

7,已知长度扩大a 倍,求长度扩大a 倍,增加(a-1)倍;求面积扩大a 2倍,增加(a 2-1)倍;求体积扩大a 3倍,增加(a 3-1)倍。

8, 已知长度缩小a 1,求长度缩小a 1,减少(1-a 1);求面积缩小a 21,减少(1-a 21);求体积缩小a 31,减少(1-a 31)。

已知长度增加a 倍,求长度扩大(a+1)倍,增加a 倍;求面积扩大)1(2+a 倍,增加〖)1(2+a —1〗倍;求体积扩大)1(3+a 倍,增加〖)1(3+a —1〗倍。

9,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切断长增加左右两个面,切断宽增加前后两个面,切断高增加上下两个面。

10,把一个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正方体的4个面的面积。

1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正方体的10个面的面积。

12,用铁丝做长方体或正方体时,铁丝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和。

13,用木板做正方体时,先要找到能锯多少块再除以6,找能锯多少块要用 木板的长和宽去除以正方体的棱长,再把所得的整数商相乘。

14,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分成若干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一般用大体积除 以小体积。

但是当长,宽,高中任一个不能整分正方体的棱长时,就要用长,宽,高分别除以棱长,再把所得的整数商相乘。

15,几个长方体的棱长和相等时,长,宽,高的数量越接近,表面积和体积 就越大。

16,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中间挖去一小块,表面积增加4个侧面,若是在一角挖去一小块,不挖穿,表面积不变,挖穿则表面积减少挖去的两底面。

17,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横截面积×长。

18,把一个大正方体分成8个相同的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大正方体的41,所有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就是大正方体表面积的2倍。

分数的意义一 ,基本知识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的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

(2)单位 “1” 和它的数量是不同的。

单位 “1” 指那个整体,数量指整体有多少。

(3)分数必须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或等分。

4, 分数的单位:(1),任何一个分数a b 的单位都是它的分母分之一,即(a1) (2)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等。

(3),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的单位反而越小。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7,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8,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分子比较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更大。

(2),分母比较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更小。

(3),通分比较法:可以通分母也可以通分子成相同的数,再用分子,分母比较法进行比较。

(4),乘积比较法:(比较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大积中的分子所在的原分数更大。

9,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化分数成为小数,再按小数比较法进行比较, 也可以化小数为分数,再按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10,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 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 约分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去除以它们的公因数(2、5、3、7、、、、、、),直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为止。

(3) 约分的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11,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 通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 通分的方法:(1),先找出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2),公分母÷各自的分母×分子=新分子1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