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做阅读题的流程1.看题目,试图确定文章体裁和中心思想。

2.看文章篇幅,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细读文章,确定文章体裁,粗糙把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看问题,判断问题属于第二部分中几类考点的哪一类,回想该类考点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4.应用第三部分的解题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做阅读试题时,如果揣摩到出题者要考查你哪方面的知识,做起题来就顺利许多。

出题者要考查你的知识点称为考点。

二.小学阅读考点分为七大类:1.基础知识:包括拼音、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2.分段分层:包括给文章分段落,给自然段分层次。

3.归纳概括:包括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以及其他指定要求的概括。

4.信息查索:指从文章中查找出指定的内容,比如画出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

找出文中或某段中找出反义词或近义词。

另外,通过关键信息将问题的答案在文章中定位(多见于说明文)也属于信息查索范围。

5、几种答题时易混淆的答题概念表达方法:包括句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寓情于景、以小见大等)叙事方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引用)6、语境分析:结合文章,理解某-句话的意思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某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及作用。

7、主观题:写自己的感想,想象和主张。

三.阅读的基本方法1.怎样给文章分段?给文章分段一般有五种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按时间的变化分(找时间词)按地点的转移分(找地点变化的词)按事物的类别分按文章的结构分(总分总、分总、总分)2.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先要读懂文章,然后按照这几种方法概括层意归纳法(将段落中各层意思连成句子),摘句归纳法(找中心句、过渡句),提问归纳法(对内容提问)。

3.怎样给段落划分层次?按连贯关系分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一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范本模板】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范本模板】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整理版)记叙文阅读一、文体知识: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2)环境描写的作用(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

2020小升初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与答题技巧

2020小升初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与答题技巧

2020小升初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与答题技巧小升初语文的学习总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律,不管是在作文题还是解答题还是趣味题等,他们都有自己的考点要求,所以遵循他的考点,就不会错过!小编整理了2020小升初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与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小升初语文万能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精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精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A、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作用: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注意:①字数大致相同;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第三部分:段、篇词语一、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二、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引起下文D、渲染气氛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人教版2023小升初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人教版2023小升初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A、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作用: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注意:①字数大致相同;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3段、篇词语一、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二、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引起下文D、渲染气氛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公式及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公式及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公式及技巧文章体裁:散文、说明文、小说、寓言、童话、书信、诗歌等等写作顺序:时间、空间、地点转移、事情发展等人物描写手法:外貌、心理活动、神态、动作、语言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引用、夸张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等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您、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等)(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A--开篇点题;B--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C--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或过渡3、文末:A--点明中心、总结全文;B--照应开头、升华主题等;(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公式:1、比喻、拟人:采用了XXX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了XXX的特点。

2、排比、反复、反问:使句子更有气势、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

排比可加上使内容更具体。

(三)分析个别字词的答题格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XXX的过程。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X的特点。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可能、大约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XXX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会使意思发生改变或产生歧义,与事实不符。

(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公式:1.写事的记叙文:什么人(主人公)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状物的说明文:描写了XXX的哪些特点?(五)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突出了人物的XXX性格特点或XXX品质。

(六)环境描写(场面、天气、景物等)的作用: 1.文章开头: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2.文中:A--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感情或心理活动变化;B—烘托出人物的XXX品质;(七)同时描写几个对象(人物或事物)的作用:反衬或对比,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的XXX品质或性格特点;或突出主要事物的XXX的特点。

(八)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及公式:写人记叙文:通过记叙XXX的事例,体现了该人物的XXX性格特点或XXX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该人物的热爱或赞美之情;写事记叙文:通过记叙XXX的事例,得到了XXX的启示或道理。

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1

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1

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经典题型答题模板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经典题型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模板一、修辞手法赏析题比喻: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体现了……感情。

拟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抒发了……的情感排比: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加强了语气,着重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若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二、文章的详略详写:贴合文章中心略写: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详略结合的好处:突出文章中心,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三、标题的作用1、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兴趣2、揭示或呼应文章主要内容3、点明文章中心,突出主题4、贯穿全文的线索5、抒发作者的情感四、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作用:生动形象地塑造了XX人XX的形象,突出了XX人XX的特点,反映了XX人XX的性格/品质/思想,抒发了XX的情感。

五、段落的作用1、开头:开篇点题,总领XX下文;渲染气氛;埋下XX的伏笔;为下文XX作辅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中间:承上启下;总领XX的下文;总结XX上文;为下文作XX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结尾:总结全文,点明XX中心;深化XX主题;照应开头/标题,首尾呼应;抒发XX 的情感六、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了……的情节;体现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对主要的情节起衬托作用。

七、写人记事文章中的“为什么”题型口诀:因为所以是格式,人物身上找要点,中心思想作总结。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从古代到现在,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不仅通过语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小偏整理了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参考借鉴。

2020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

生动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比作(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用代,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

(word完整版)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模板.docx

(word完整版)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模板.docx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模板(一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 (叙文章 ),置念 (小 ),下文作;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下文;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 (叙文章文章);照开 (文、叙文章文、小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 (2) 合句子境。

1、比、人:生形象;答格式:生形象地写出了+象 +特性。

2、排比:有气、加气、一气呵成等;答格式:了+象 +特性3;:引起者注意和思考;答格式:引起者+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加气等;4、比:了⋯⋯突出了⋯⋯5、反复:了⋯⋯加气(三 )句子含的解答:的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或短用了比、比、借代、象征等表方法。

答,把它所指的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中某个成另一个行 ? 什么 ?:不行。

因准确生具体地写出了⋯⋯形容:不行。

因生形象地描写了⋯⋯副 (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

因准确地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表范等),了后就成⋯⋯,与事不符。

(五 )一句中某两三个的序能否? 什么 ?不能。

因:(1)与人事物的 (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象到本)律不一致。

(2)与上文是一一的关系(3)些是关系,相扣,不能互。

(六 )段意的概括1.叙文章:回答清楚(什么、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 (+地点 )+ 人 +事。

2.明文章:回答清楚明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明 (介 )+明象 +明内容 (特点 )3.文章:回答清楚的是什么,作者点怎。

.格式:用什么方法明了(了 )+点(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歌中占有重要位置表手法如用典、烘托、渲染、、比、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静合、虚合、委婉含蓄、比手法、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排比、偶、比、借代、比、、反、反复等。

分析歌言常用的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7大答题技巧

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7大答题技巧

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7大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主要题型解题方法✍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六下小升初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复习

2020年部编版语文六下小升初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复习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 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 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 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 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 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 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2、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 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 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020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外阅读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2020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外阅读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2020年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外阅读练习题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外阅读练习题一:拐弯处的回头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qiāo qiào)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yíní),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地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piāo piǎo) 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shùn shà)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⑴阅读短文,你读懂了什么呢?⑵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A.弟弟B.同学C."我"D.爸爸⑶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打上"√"。

⑷给第三自然段空缺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约而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升初语文高频知识点课外阅读练习题一答案⑴以前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母爱最伟大。

小升初阅读答题模板

小升初阅读答题模板

阅读答题模板一、古诗词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1.【品味字词】常见问法:(1)这句诗中的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2)这个字/词能否改为另一个字/词?为什么?(3)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词?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该字/词在句中是……的意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描绘出……的景象),起到了……的作用(或:突出了……的主旨,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等)。

2.【赏析名句】常见问法:(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表达作用?(2)这句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什么?(3)这句诗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分析原因。

★答题模式:这句诗描写了……的情景,语言平实/华丽(或: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如…… (诗句中的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蕴含了…… 的哲理)。

3.【描绘画面】常见问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题模式:找出全部景物;加修饰语;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将画面描绘出来;注意语言流畅生动。

4.【理解思想内容,分析主旨/情感】常见问法:(1)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古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营造了……的情景/氛围(或: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1.【内容理解及概括】常见问法:(1)概括全文/段落的主要内容。

(2)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模式:本文/本段主要记叙/描写了……(谁+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表现/抒发了……品质/情感。

2.【重点字词的理解】常见问法:(1)分析重点字词的含义/指代的内容。

(2)分析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写出字词的本义,指出其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所指代的内容(或:突出其在句中的作用)。

3.【重点句子的赏析】常见问法:(1)从修辞/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2)结合语境,说说句子的含义/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模板(20200614095809)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模板(20200614095809)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模板(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语文阅读解题步骤点拨: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套路
题型一: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题型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题型七:选择正确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题型八:选择恰当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题型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题型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题型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题型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
……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
……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
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
也……
7.因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