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格局与图书馆的管理思考

合集下载

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及思考

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及思考

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及思考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中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在科技技术的推动下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这样的形势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

我国图书馆经历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智慧化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对“标准化”的不同见解随着实践而再次表现出来争议性。

需要通过标准研究,统一、规范智慧图书馆建设。

本文从智慧图书馆建设结构、技术、服务、数据和评价等五个方面,详细谈论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标准规范内容,为智慧图书馆建设、运营和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规范引言当前,智慧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智慧社会也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广义“智慧化”包含的范围很广,涵盖智慧感知、移动互联、数据数字化等,公共图书馆历经多年的发展,在资源整理、文献借还等方面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其外在形式也从传统图书馆演变成为智能图书馆,为当下图书馆智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借助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智慧发展模式和服务路径,构建更加全面、便捷、即时的知识服务体系,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利用水平,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1、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SmartLibrary)于2003年首次被提出,泛指不受空间限制且能够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在我国尚处于理论发展阶段,当前学者较统一的认识是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新型信息交互方式的枢纽,其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重塑了传统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式,智慧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在信息交互的清晰度、灵活性与反应速度上均有明显提升。

智慧图书馆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强调将现代技术、读者服务、馆员队伍与流程管理融合成一个整体,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载体,以精准高效为特征,在多个维度推进读者服务实现质变。

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源自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也是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的功 能作用 。 做好 图书馆工作具有历史性 的责任 。 那么 我们要怎样来加强 图书馆建设呢?
1更新思想观念, . 转变服务模式 要做好 图书馆管理工作 , 没有一整套 科学 、 先进的管理 理念和系统专业的管理
书馆这个 知识宝库进 行知识 的再生产再 创造, 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这三种 人才并不是天 生具备 、 与身俱来的, 因此,
等,使图书馆的服务进入办公室和家庭, 形 成藏书 借阅、 咨询一 体化 的服务模式 。 综上所述, 如何提高 自身的服务管理 水平 ,不断满足 读者 日益 增长 的文 化需 求, 实现可持续 发展 , 图书馆 必须认 真 是 对待和积 极研 究的问题 。 图书馆要争取更 大的生存 与发展空 间, 须适应时代发展的 要求 , 强化 自身建设 。这就需要一支高素 质的馆 员团队 ,建 立优质服 务的激励 机 制, 建书香人 和的和谐 环境 , 创 以此来提 升图书馆 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 。◆
应 当使 图书馆成 为构建和谐 社会 的重要 基地 。 加强图书馆建设还是 图书馆本身发
展需要和职能所在 , 图书馆应适应社会 发 展而 不断变化其服 务方式 ,开拓服 务领 域 , 求 进一 步 的发 展 。 以 2 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 面对 信息 资源 、 息技术 、 信 信息服 务
关 于 图 书 馆 建 设 的 探 索 与 思 考
口杜 雯
( 贵州省大方县图书馆 , 贵州 5 10 ) 5 0 6
摘 要 : 书馆建设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 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和必要补充 , 当 图 提 是 今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 加强 图书馆建设 , 必须要 更新思 想观念 , 转变服务模式 , 图书馆人 才队伍建设 , 强化 构建和谐的管理模 式, 办出图书馆的个性特 色。 关键 词: 图书馆 建设 探 索 思考

对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对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12 坚持 以人 为 本 的设 计原 则 .
人性化的高校 图书馆建筑应 当是 以学生 、教师的
基 本 生 理 、心 理 、行 为 和 文 化 特 质 为 出 发 点 的建 筑 ,
是 师生学 习场景的塑造 。它渗入 了校园文化的多元 因
素 ,能 够 有效 缓 解 外 界对 学 生 学 习 的 干 扰 ,还 能够 为 学 生 的学 习 活 动提 供 物质 、精 神 上 的 帮 助 ,使 师生 学
习的 自主性在这里得到充分 的发挥 。很好地体 现以人 为本 的理念 ,首先是确立服务优先原则 。为读者提供
尽 可 能 好 的 服 务是 新 馆设 计 和 建 设 的 主 要 出发 点 ,人
馆构建 的平等平台上得到消减 ,在公物使用 、环境保 持 、书刊保护 、秩序控制等方面完全达 到了当初 的设 计预想 。据一次较完全的统计 ,文化 、娱乐 、阅读量
三 大类 型 图 书馆 事 业
图书馆 理论 与 实践
LI RARY 下HEO RY B AND PRAETI பைடு நூலகம்E
●贺 霞 (东 电 业 术 院图 馆 广 55 ) 广 机 职 技 学 书 , 州 11 o5
对高校新校 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 关键词]新 馆建设 ;高校 图书馆 ;人
… 一 一 … . . . …
- l ^
三类 图馆业 大 型书事
二 ●
未进行磁条保护 。我馆 7 的管理经验和统计数据说 年 明 ,大学生素质是 比较高的。将建筑教育功 能融人 图 书馆文化 ,突破传统图书馆文化 的观念 ,是建设 现化
馆 工作人 员 的合理 化建议 ,而造 成 的建筑 缺 陷都要 追究

理上实行全开架布局,融借 、阅、咨询 、讨论 、信息传

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功能思考——以北华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为视角

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功能思考——以北华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为视角

[ 中图分类号]G 5 [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50 ( 0 1 0 0 2 0 0 9— 11 2 1 )4— 15— 4
【 稿 日期 ] 0 1 o 收 2 1 一 4—1 0
[ 作者简介 ]苏丽 , 北华大学 图书馆研 究馆 员。( 吉林
12 1 ) 3 03
近年来 , 校园规划已纳人大学发展的系统规划。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 其建筑
使用 者 的角度 , 去考虑 新馆 的使 用功 能 ; 在新 馆设 计 时 , 虑 新馆 的实 用性 、 瞻 性 。为此 , 要 考 前 图书 馆方 面在 前期 做 了大量 的调研 、 考察 工作 , 广泛 听取 各方 意见 , 重点走 访 国 内新 建 的兄弟馆 , 门听取 在建造 专 过程 中 的经验 和教训 , 结合 我馆 实 际 , 出 了总体设 计方 案 的指导思 想 。 提 1 “ 者第 一 , .读 服务 至 上” 宗 旨 , 为 实施 开放 式服务
设 计 日益得 到重视 。那 么设 计建 造一个 什 么样 的图 书馆 , 功能 和设计 怎样 有机 地结 合 , 能减少 建成 其 才 后 的遗 憾 , 图 书馆更 具有 实用性 , 于 完美 , 使 更趋 是一 个 亟应 关 注 的课 题 。笔者 试 以北 华 大学 东 校 区 图
书馆建 筑设 计为 例 , 讨大 学 图书馆建 筑设 计功 能 的科 学取 向。 探 北 华大 学东 校 区图书馆 于 2 0 0 6年 8月建 成 ,1月投入 使用 。从 设计 到建 成投 入使 用 , 时近 4年 1 历
大 学 图 书 馆 建 筑设 计功 能思 考
— —
以北 华 大 学 东校 区 图书馆 为 视 角
苏 丽

浅谈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浅谈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风 采、联系读者 与知识的 “ 桥梁 ”建筑 ,亦是如此 。一座造 型优美 的图书馆建筑 所能产生 的精神 力量是巨大的 ,她 能使
读 者感受到 书籍、知识力量 的召唤 ,使 读者愿意到 图书馆 来
接受知识的洗礼。
化 、更加开放和更加 人性化 的趋势。 我 国 目前关于 图书馆 建筑设计研 究非常之 多,如今 年高
况 下 .本 文 试 图 通 过 以 沈 阳 建 筑 大 学校 园景 观 设 计 竞 赛 “ 重 城 市 中 心 区 内规 模 宏 大 的 工 业 集 中地 ,拥 有 几 百 座 大 中型 和
塑 刚 强 ” 设 计 为 例 。探 讨 如 何 将 工 业废 旧 物 品 引入 校 园 景 观 超 大 型 工 厂 , 有 “ 方 鲁 尔 区 ” 之 称 。 有 3 0 “ 中 国 的 东 0个 新
其次 ,图 书馆 室内流线要合理 ,使读者 能够最快 的到达
[】孙淑 华. 高校 图 书馆 建筑与人 文 关怀 .科技 情报 开 3
发与 经济 ,2 0 . 095
自己所要到达 的空 间区域 ,各个空 间尺度 、色彩 要适宜 ,人
们在 阅览空间能够感觉 到安静 ,在交流空 间能够 感受到亲切 等等 。
代 的变迁 ,塑造 理想的校 园环境 ,以及如何兴建 一栋理想 的
统建筑风格 为主 ,并且 主楼的大屋顶采 用琉璃 瓦仿 古屋面 , 从 而实现了与原有校 园建筑风 格的完美和谐统 一。在一些新
大 学图书馆建筑 ,这是一个从事 图书馆事业者 共同面临 的课 题 。 ”笔者拟从 以下角度提 出关 于高校 图书馆 建筑 设计 的一
摘 要 : 沈 阳 的 工 业 遗 产 记 载 着 沈 阳 辉 煌 的 工 业 文 化 历

图书馆建设标准

图书馆建设标准

图书馆建设标准图书馆是学校和社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学习和思考的场所。

因此,图书馆的建设标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获取的效率。

下面,我将就图书馆建设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首先,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当合理,充分考虑读者的学习需求和舒适性。

阅览区域应当宽敞明亮,座位宜多不宜少,以满足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同时,应当设置独立的自习室和小组学习区,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此外,还应当设置多功能活动室,用于举办讲座、展览、讨论等活动,丰富读者的学习体验。

其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品种应当丰富多样,覆盖各个学科和领域。

除了纸质图书外,还应当配备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同时,图书馆还应当定期更新图书,淘汰陈旧的图书,保持藏书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再次,图书馆的设施和设备应当完善,以提升读者的学习体验。

应当配置充足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方便读者获取信息和资料。

同时,还应当配备舒适的座椅、桌子、照明设备等,保障读者的学习舒适度。

此外,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当建立健全的借阅制度和管理规范,保障图书的有序借阅和归还。

同时,还应当提供专业的图书咨询和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学习和阅读中的问题。

另外,还应当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丰富读者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图书馆的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读者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获取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丰富藏书品种,完善设施设备,健全管理服务,以打造一个宜学宜居的图书馆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图书馆建设标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设计思路探讨――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设计为例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设计思路探讨――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设计为例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设计思路探讨――以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设计为例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标志性建筑时代标记设计理念建筑语言论文摘要:在介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校园文化理念、建筑语言符号、功能合理布局和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标志性建筑。

建筑,具有时代标志性,它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

换言之,它显示着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它总是以它独有的语言和形式,反映着整个时代的面貌。

建筑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意大利人布鲁诺・赛维在论述建筑艺术的时代特征时说:古埃及的金字塔体现了“敬畏的时代”,古希腊神庙体现了“优美的时代”,古罗马的斗兽场体现了“武力与豪华的时代”,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体现了“渴慕的时代”。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文明,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极为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

图书馆作为特定的文化建筑,在历史的发展中也进行着一系列的演变: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手工到现代化。

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有着不断的冲击,对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更是有着巨大的推动。

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愈来愈高。

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建造怎样的新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建造适应时代历史发展需求的现代图书馆,已成为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研究命题。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3所国立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位于太原理工大学迎泽校区中心部位,东面为新建的多学科教学实验巾心(5层),西面为教学楼(5层),南面为学校中心花园式广场,北面为学校篮球场,四周为校园道路,东、西、南道路宽6m,北侧道路宽4m,建筑用地范围内拆除原图书馆前部(图书馆前大厅阅览部分)5528m:,后部(计算机中心)2803m2,保留中部书库3774m。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作者:吴妙夫张晨江依婷王军飞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21年第04期摘要:阅读空间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

文章基于阅读空间研究现状,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浙江省主题图书馆、城市书房、名人图书馆和地方文献空间、文旅融合主题空间四种典型空间的建设实践,展现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现状,并对“十四五”期间阅读空间建设提出思考建议:找准定位,坚持包容性均衡化实施策略;完善政策,探索社会合作长效建设机制;技术革新,打造数智赋能的服务提升路径。

关键词:阅读空间;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化合作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1.0066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和“书香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以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创办的公共阅读空间逐渐兴起,成为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为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动力。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阅读空间建设是应对外部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打破服务瓶颈、拓展阵地服务、保障群众权益和营造书香氛围的积极策略。

“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理念、信息技术环境等都将处于巨大变革中。

公共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推动阅读空间不断转型升级,实现空间与服务相融合,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发展概况1.1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内涵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概念衍生自公共阅读空间。

一般认为,公共阅读空间是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创办,以文献资料为主要载体向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开放空间和场所,包括图书馆、独立书店、社区书屋等能够进行阅读交往的空间实体[1]。

不同于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以追求经济效益、团体利益为主要目的,政府资助、支持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始终遵循平等、开放、共享理念,以保障群众享有基础、规范的阅读服务成为公共阅读空间中最具公益性的重要部分。

从整体布局看图书馆的建造和布置

从整体布局看图书馆的建造和布置
维普资讯

图书馆建筑 ・
从 整体 布局看 图书馆 的建造 和布置
李 敏 (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河南 4 05 ) 502
作用,即图书馆的藏书整体布局只能依据已经建好 的建筑而规划布置。所以,在图书馆建设中,图书 馆建筑布局是很重要的 。 1 、选址要结合 图书馆 自身的特 性 而操作 。图
书馆应建在地势 高 ,防 潮 ,采光 好 ,周 边无 噪音 、 无污染 ,幽静的绿色环保地段 。一般还要 根据 图书
现在不少小城镇和社区为了普及公众文化,中 专 和中小学为 了达标 , 都纷纷组建 图书馆 ,这些图 书馆 的馆舍大部分是 由仓库 、教室或者 办公楼 改造 而成 : 一些大型的综合性 图书馆从 2 O世纪 9 O年代 起 ,由 “ 闭架管理”模式 向 “ 开架管理”模式转 变 ,图书馆把原有 闭架 书库 的 门 一开 即为 开架 借 阅;此外 ,学科专业一体化典藏也在轰轰 烈烈地展 开,要把图书馆所有印刷型藏书都实行开架制,按 文献内容的学科门类划分,不分文种和出版物类型 体化存放,即藏借阅、书刊报等多元类型管理 的角度 出发 ,在
图书馆占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 ,创作出合理化的设 计,避免大型商场 、 宾馆等公共场所具有的商业色 彩。同时在使用 功能 、 结构 、楼体层 高 、 建材 上还 要有一个宏观 的认 识 ,体 现在 建 筑 上 的就 是 同层

很不理想,用地偏小 ,图书馆往往成为高楼大厦。 云南 省某 大型公共 图书馆 的 主楼层 高达 2 层 ,图 1 书馆工作人员在高层眺望都产生眩晕,读者的感觉 该如何?河南某一高职学校,多年来图书馆就是两 间办公室,一间为加工管理,一问为书库兼阅览; 如今为了评估和达标 ,突击购买大量 的图书 ,馆舍 终于扩大到办公楼的一个楼层,但该办公楼房间各 自 独立,每间面积仅为 2 一 0I,窗户狭小,阴 O 3 f I 冷潮湿。一些中小学图书馆 ( 室)的馆舍甚至就 是原 来的教室 ,这样的馆舍 ,藏 书整体布局难 以发 挥对读者的吸引力。另外,一些图书馆随着文献数 量的激增 ,以及文献载体形态、读者需求和服务方 室 、书库和办公点的数量与位置 以及它们之 间的联 面多样化 的发展 , 行改 、扩建馆舍。扩建不 同于 进 系与协调等。室 内布局也是图书 馆藏书 的 “ 软 新建 , 没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要充分考虑老馆 各 件” 但是以每一本书刊为基本单位。其任务是在 与新馆 的相互衔接 , 馆的藏书点和服务点不能重 , 某个藏书点或服务点内为每一本书刊或每一部分书 复设 置 , 让读者 出入方便 ,索取资料快捷 ,不能人 刊确 立一个最好 的位 置 ,既要 考虑 到读 者 的方便 , 为地 给读者利用文献增加一些不必要 的麻烦 。 也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 。其 中,整体布局 2 、建筑设计要符合 整 体格 局的要 求 。建 筑物 状况是衡量一个图书馆藏书布局体系是否科学 、合 本身 的使 用功能始 终是第一位的 ,图书馆建筑格局 理的尺度和指标,它既受制于图书馆的建筑,又决 的使用功能是由 整体布局体现的。所以,在设计馆 定着建筑格局和室内布置。 舍时 , 既要兼顾审美功能,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 从整体布局谈 图书馆建造 其使用功能 。现代 图书馆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重要特 图书馆的建筑 在很大程度上 是根据藏书整 体布 点 已远非传统模式 图书馆那样 固定不变 ,图书馆实 局的要求而设计 的 ,图书馆建筑 布局的指导思想也 现借 阅一 体化与管理 方式的 自动化 、社会职能 的扩 应该是藏书整体布局的指导思想。但是一旦建筑格 大化 , 将不再以藏书为中心,而是以读者为中心, 局 固定 了,就成为一个在总体上无法 改变的客观事 服务手段 、方式 呈 现 出与 传统 图书馆 最 明显 的 区 实, 从而对图书馆藏书 的整 体分布产 生客观的制约 别。所以,要充分体现新时期的新特色, 设计者要

论图书馆的室内设计

论图书馆的室内设计

公 共 图 书馆 应 按 书 目的 不 同针 对 不 同 的 读 者 对 象
分 设 不 同 的 阅 览 区 。除 按 照 典 型 布 局 的 排 列 书 架 及 密 排 阅 览 桌 , 以 打 破 千 篇 一 律 的 呆 板 布 局 , 当 采 用 一 些 可 适
变 化 , 足 新 的 服 务 方式 和 管 理 方 式 , 求 图 书馆 建 筑 满 要
受 它们 所 制 约 。 在 我 国 ,殷 商 时 期 专 门用 以存 放 甲骨 文 献 的窑 穴 , 被 认 为是 中 国 图书 馆 、 案馆 的萌 芽 。 档
出入 口部 分 。 包括 出 入 口、 物 、 存 出入 口的 控 制 台 、 门 卫 管理 等 。入 口处 要 求 与 其 他 部 分 联 系 方 便 , 便 于 并
了收 藏 和 保 护 这 些 载 体 的 专 门 建 筑物 —— 图书 馆 。
二 、 能分 区分 为 以下 几 个 部 分 : 功
作 为收 集 、 整理 和保 存 文 献 资料 并 向 读 者 提 供 利 用 的科 学 、 化 、 育 的 机 构 , 人 类社 会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段 文 教 是 的文明产物 , 为一定社会 的政治 、 济 、 化服 务 , 它 经 文 并
及 室 内 设 计 既 满 足 目 前 的 实 际 需 要 , 要 考 虑 未 来 发 展 又
非 标 设 备 和 精 巧 的 家 具 , 活 多 样 地 布 置 一 些 独 立 的 阅 灵
览 环 境 , 专 家 、 授 使 用 的 专 业 阅 览 室 ; 年 儿 童 阅 览 供 教 少
的 可 能 性 , 要 重 视 图 书 馆 引 进 新 技 术 后 对 图书 馆 设 计 更 的新需求。

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狮语堂”为例

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狮语堂”为例

图书管理Books management第 166 页2021/2 (上) 总第356期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狮语堂”为例文/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 崔紫媛【摘要】近年来,以系列活动为支撑,以服务读者为目标的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备受关注。

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读者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养成的支持。

本文围绕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色空间“狮语堂”四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从五个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效利用场地,打造特色空间 ;培育专业团队,构筑推广体系;联动校园内外,创新活动形式;围绕校园文化,提升综合素养;加强空间体验感,提升志愿者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狮语堂一、高效利用场地,打造特色空间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是否合理,能否适应读者需求,是助推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空间建设关系到读者阅读体验,空间内涵的打造也影响着图书馆的文化引领功能。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更智能、优质的服务,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因地制宜,打造馆内特色空间。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图书馆场地使用年限已久,空间较小,设施陈旧,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2016年4月,在不改变图书馆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图书馆打造了一处融师生才艺交流、文化创意、读书自习和课程服务为一体的特色空间——狮语堂。

狮语堂以“共享、交流、创新、服务”为宗旨,具有文化交流、创新创业两大功能。

狮语堂场地的打造和维护均由校内师生自主完成,是读者发挥创意和想象的自由文化空间,为各类小型沙龙、读书分享会、小型展览、小型讲座、学术讨论、阅读文会等提供空间服务。

作为馆内特色空间,狮语堂每学期提供书法、绘画、陶艺、手工剪纸等固定免费课程,同时参与图书馆的相关阅读推广活动。

二、培育专业团队,构筑推广体系高校图书馆因为读者群体的单一性和特殊性,在特色空间的运营管理中具有人员优势。

关于深化图书馆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关于深化图书馆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关矛深化图书馆 改革与建 设的思考
文◎ 戚艳华 ( 圳 图书馆图书部 深 广东深圳 )
摘要 :本 文通 过对 图书馆 建设 的思考 和 先 要 严 把 进 人 关 ,要 保 证 专 业 人 才 得 到 合 理 会 生 活 各 个 领 域 的快 速 发 展 。 由于 目前 图 书 管 理工作 未 能有效 引入 竞争机 制 ,从而 导致 分析 ,找 出新 形 势下 图书馆发展 面临的 问题 使 用 , 非 专 业 人 才 决 不 能 进 人 图 书 馆 工 作 : 与矛盾 ,并对 图书馆 建设 提 出建议 。认 为图 其 次要通 过各 种渠道 加 强现有 图书 馆工 作人 了图书馆 改 革走人 了 困境 。现 在 ,要深化 图 书馆 改革要 以转 变观 念 为先导 ,尊 重经 济规 员 的业 务进修 ,尽快 提 高现有 工作 人员 的业 书馆 改革 ,就 必须 引入 竞争机 制 ,使 图书管 理 人 员 、 资 金 、 资 源 产 生 合 理 流 动 , 从 而 形 律和 图书馆 自身规律 ,使 图书馆 改革不 断深 务 素 质 。 成 一 种 多 层 次 、 各 具 特 色 的 图 书 馆 格 局 , 使 入 。 13 . 改革 分配制度 ,建 立内部激励机 制。 要 按 照 劳 动 部 、 教 育 部 的 有 关 要 求 实 行 全 员 图书 馆 事业 自身 的 发 展 充 满 活 力 。 关 键 词 : 图 书馆 ; 改革 ; 建 设 3 、读者服务层面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不 断 完 聘任 制 ,竞争 上 岗,达 到减 员增效 ,多 劳多 图 书 馆 在 不 断 变 革 中 保 持 和 焕 发 它 的 善 ,我 国 社 会 的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生 活 也 发 得 ,促 进 竞 争 ,提 高 服 务 的 目的 。

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一点看法

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一点看法



1 6一 1


图书馆纵横 fffl
杨 丽 娟
关于 高校 图书馆建筑 的一 点看 法
( 江 师 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学 图书馆 , 江 金 华 3 10 ) 浙 浙 20 4
摘 要 : 四个方面分析 了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应符合 2 世纪图书馆建筑特点, 从 1 即以人为本、 术先进 、 技 多元思维和开放灵活。使其既渲
染 出书 院 清新 高雅 的 气 氛 , 又能 体 现 出 简洁 , 高效 , 用这 一信 息 时代 精神 。 适
关键 词 : 图书 馆 建 筑 ; 时代 气 息 ; 化 文
图书馆建筑的外部景观环境 ,对建筑整体 近些年来 , 随着经 济的腾 飞 , 科学技术的 距离柱 网结构 ; 大开问 , 框架结构 ; 内墙不承重; 发展 , 使读者的需求、 阅读方式 、 信息交流方式 各种用房同高度; 间统~荷载 。 统一柱面 、 形象影响最 大。绿 色景观 四季变幻的姿态、 房 即“ 颜 及图书馆服务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 与此相应 , 统一荷载 、 一层高” 统 。统一柱面可使图书馆根 色、气味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 图书馆建筑的造型 、 布局、 能都比以往有较大 据发展 需要 和功能要求 实行相对任意分割 , 功 不 象 , 而建筑也 因环境更具持久 的生命。 绿色景观 的飞跃。笔者认为新图书馆建筑在规划 和设计 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 在空间和时问维度上 的变化,不仅为建筑创造 统一荷载 , 打破了书库和其他部门之间的 了绚 丽多变 的空间环境 ,而且架起 了人与 自然 上应既渲染 出书院清新高雅 的气氛 ,又能体现 制约 ; 出简洁 , , 高教 适用这一信息时代精神。 明显界限; 统二层高可使 图书馆采光效果好 , 空 交流 的桥梁。 如, 浙江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西 l弘扬 民族文 化 , 展现 时代气息 , 蕴涵地 气流通新鲜 , 读者来往便利 , 布局安排合理 , 水 安交通大学等院校 的图书馆在周 围都设有绿 化 平运输畅通无阻 , 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 。 带 、 坛 , 有 花 在门前设 有喷水 池, 在大庭 院设有假 域特色 , 体现文化内涵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 , 图书馆建 “ 三统一” 的结构设计 , 在标准化设施的布设和 山、 配有小 品; 山市图书馆 、 佛 湖南大学图书馆 筑是校园中最重要 的建筑之一。 她的外观形象 、 使用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日北京农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 了美丽的楼顶花园。我们北 , 建筑内涵 、 文化气息都体现着整个学校的风貌 , 业大学图书馆每层阅览室的面积有 10 60平方 方有很多具有鲜 明季节特色的植物和景观 , 如 是学校 的标志性建筑 。 在呼唤民族文化 、 人文精 米左右, 书、 藏 阅览 、 外借 、 目 书 检索 、 咨询、 情报 松树、 乔木、 灌木等 , 一年 四季, 绿、 、 色 红、 黄 白, 所 景观 神的时代 ,图书馆有义不容辞 的责任去宣传民 服务 、 计算机终端等均集中于一个大空间, 既方 彩变化很丰富 。 以新馆 的规划设计原则 : 族文化 ,图书馆建筑应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深 便了读者, 节省了工 作人员, 我国图书馆大 营造 以自然为主 , 又 是 不求名贵, 但求典雅 。 每个时代 的图书馆有 自己的功能 ,1 纪 2世 厚的文化底蕴 , 与当地的 自 然景观 , 人文景观融 平 面开架格 局的成功范例 。H 为一体。如 , 0 年新建 的贵州 图书馆新馆由 2 4 0 3高技术性和智能性 图书馆建筑特点是 以人为本 、 技术先进、 多元思 l 层塔楼和 5 2 层裙楼组成 , 体现 了浓郁的地域 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应用引起 了图书馆 布 维和开放灵活。为此我们的图书馆建筑在空 间 建 环境设计、 文化气息等方 面都 文化 ; 新疆喀什地区图书馆 , 颇具伊斯兰建筑风 局和面积分 配的变化,数字化技术正使信 息容 布局 、 筑内涵 、 格。 量与存贮上 的物理空间之 间的关 系趋 向模糊 。 应体现时代气息, 贴近校园生活 , 使之成为高校 图书馆建筑不仅需要体现出科技的发展 , 装备结构化综合布线 系统是数字化技术带 给图 知识交流、 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中心。 还 需要 能展示 图书馆信 息环境 中新形象 的建 书馆建筑 的最大变化。图书馆建筑设计者必须 参 考 文 献 高校 图书馆 建筑与管理考察点评f.图 J 】 筑 。建筑与设计在新 的信息时代将创造新颖独 在建筑时布好线槽,以满足以计算机 网络及通 … 刘媛. 特的建筑效果 ,使人们从建筑外观上就能感受 信为支点的工作服务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是 书馆 工 作与 研 究 ,0 5 3:5 — 9 20 ,() 8 5 . 2 E / L. t / w p/ 到其所表现的文化 内涵 ,其形象应具有突出的 建设智能图书馆建筑 的有效保证。综合布线使 【】王 志 刚 .图 书馆 建 筑 fBO ] ht:w w. 标志性 。如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图书馆, 在外 各系统统一布线 , 标准规范。 各种设备 的插头只 ci c m ta h r/b i n m /n 3 t z o / c es i, b a en 3 . m. d. e lq/ h 形上象一册巨大 的展开的图书,背靠葱翠 的山 要插入标准的插座 内, 就可以发挥各处的功能 , f】 敏 .现 代 高校 图 书馆 建 筑 设 计 的基 本 思路 3张 丘, 两个巨大的“ 书页” 由一个 2 3级的台阶连 用一次布线就 完成连接馆舍 内所有各系统 的设 『.科技 情报 开 发 与 经济 ,20 ,( : 2 7 . 6 J 1 0 4 5 7 — 3 ) 接 , 达 山顶 视 为 “ 山有 路 勤 为 径 ”登 上 山顶 备 。 直 书 , 各系统配线都采用相同配件组成配线系统 。 []夏 国 栋 . 0世 纪 9 4 2 O年代 中 国图 书馆 建 筑概 阶梯平台 , “ 从 书脊” 中缝” 的“ 向南极 目远眺 , 近 增加设备的相容性 ,免去了不同设备需要不 同 览【 .中 国 图书 馆 学报 ,20 ,()6 — 0 J 1 0 1 5: 6 7 . 处是形如风 帆的珠海校区南大门 ,远处是无边 的配线 , 不同零部件的烦恼。 n 深圳南山图书 [】 莉,张 莉 .现代 信 息 环境 下 图 书馆 建筑 设 , 5周 无际的湛蓝色大海 , 喻意“ 学海无涯苦作舟”浙 馆 的智能布线系统包括电话 、 。 电脑、 保安监控 、 计 【.情 报 杂 志,2 0 ,() 9 2 . J 1 0 1 8:1— 0 江理工大学图书馆 ,宁波万里学 院图书馆前是 广播等多个方面, 与基建同时进行设计 , 根据业 作者简介: 杨 ̄ (9 1) 本科。 16 ~, 女, 馆员。 个广场 , 广场上建有喷泉 , 花坛 , 象征 了知识 务 局的需要 ,预 留了5 0多个信息接 口。经 0 如 泉 涌 。… 使用 , 十分方便与灵活。 笔者认为新建的地学馆 ( 吉林 大学朝 阳校 图书馆 的智能性不仅体现在综合布线 上 , 区图书馆) 可以建成 地球型的 , 通过光学效应 , 而且 还 应 注重 功 能 的 智 能 。 比如 : 内 的感应 装 室 使其外观上好似“ 地球” 在旋转 。地球的经线作 置能够随时测 量出天气的温度 、 湿度和风力等; 为支柱, 内部 成 方 形 , 圆 内 方 , 少 建 筑 物 中 遇刮 风 下雨 门窗 会 自动关 闭 等 。 外 减 的柱 体 。 于北 方 气 候 寒 冷 的缘 故 , 由 其建 筑 强 调 4 合环 境 效应 综 的是 阳光 , 阳光 能 提 供 更 高 的舒 适 度 , 时 , 同 又 图书馆这类文化建筑应 是体现建筑文化最 能塑造出一个建筑的阴影 、 轮廓 , 即建筑学上常 佳切人点, 小能过分强调单一的技术化环境 , 应 说 的“ 阳光是真正刻画建筑特色的把式” 。 多关注地域 的、 环境的、 历史的以及文化心理等 2 灵 活 性 和 前 瞻性 层面上的因素。以人为本 , 注重功能, 兼顾未来 吉 代埃及 的图书馆通 常设 在神庙或 皇宫 发展 与环境保护与 自然和谐。图书馆不仅仅是 里; 古希腊 、 罗马时期的 图书馆建筑 , 以石料 是 个机器堆秋起来的硬建筑 ,未来的图书馆将 为主材料 ;9世纪 中期以后 逐渐形 成固定功 能 不仅满足人们的『读需求,而且可满足人们的 l 列 建筑模式 ;O世纪美 国建 筑师 A. 麦克唐纳根 信息需求 、 2 s . 教育需求和娱乐需求。比如 : 书馆 据 读 者接 近 藏 书 的 没想 ,提 出模 数 式 建筑 没 汁 高度 一般在 4层 ~5层 为宜 , 一 方便读者活动; 书 思想 , 后 , 数式 书 馆 的建 筑 校 式 在欧 美 逐 架有高 、 此 模 有低 , 拿写非常方便 ; 阅览室 内设有休 渐普 及 并 基本 取 代 了 定 功 能 模 式 。 息问 ;设 置残 疾 人 、病 人 轮椅 坡 道 及 专 用J『 !所 l ! J 模数式设计或称模数化 系统 , 大 皮等 等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
1. 分析使用情况:首先,图书管理员需要分析图书馆的使用情况,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以便合理调整图书馆的藏书分类和布局。

2. 更新图书馆藏书:定期清点图书目录,剔除过时和损坏的图书,增添新的热门书籍,确保馆藏的新鲜性和多样性。

3. 提升图书馆服务:引入数字化资源,建设电子阅览室和自助借阅系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便利性。

4. 优化空间布局:根据实际需求,重新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立阅览区、学习区、专题展示区等,提高读者体验和利用效率。

5. 推广活动举办: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增加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以上方式,图书管理员可以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升读者体验,使图书馆成为学习、阅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增长,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我们精心设计了这座全新的图书馆。

二、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打造一个舒适、便捷、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与交流空间。

1、开放性图书馆应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让读者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各个区域,轻松获取所需的资源。

2、人性化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提供舒适的座椅、充足的照明、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营造一个温馨宜人的环境。

3、智能化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智能检索、电子阅读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4、多功能性除了传统的借阅区,还设置了研讨室、多媒体室、休息区、咖啡吧等多样化的空间,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

三、建筑布局1、入口与大堂图书馆的入口宽敞明亮,设有咨询台和电子显示屏,为读者提供指引和信息服务。

大堂采用高挑空的设计,营造出开阔大气的氛围。

2、借阅区根据图书的分类,设置了多个借阅区,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标识和导航。

书架的高度适中,方便读者取阅。

3、阅览区分为普通阅览区和个人阅览区。

普通阅览区配备舒适的桌椅,供读者集中学习和阅读;个人阅览区则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读者独处的需求。

4、多媒体区配备了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多媒体资源,供读者进行电子阅读、观看视频和开展在线学习。

5、研讨室提供不同规模的研讨室,可用于小组讨论、学术交流和会议等活动。

研讨室内配备了投影仪、白板等设备。

6、休息区设置在各个楼层的角落,提供沙发、茶几和饮水机,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能够放松身心。

7、儿童区专门为儿童设计了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区域,配备了适合儿童身高的书架和桌椅,以及儿童读物和玩具。

四、室内设计1、色彩整体采用柔和、温暖的色彩,如米白色、淡蓝色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儿童区则使用活泼鲜艳的色彩,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图书馆建设分析

图书馆建设分析
配,争取达到最佳使用效 率。(k=70%以上)
5,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建筑应以自然采光与通风
为主。并要积极发展光电转化技术。
6,内外交通顺畅,步行距离短,无障碍设计落实。
7,建筑形式服从功能内容,建筑形态宜典雅大方、
讲文化,不盲目追求刺激眼球;
8, 突出和谐、人本的思想,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如:
要尊守规范,要按法规办事。
1,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观念上要重视,实践中要认真学习、落实。现在执行的是《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
2,《强制性条文》具有法律效应,必须尊守,不
可作违规设计。如图书馆的出入口在设计中安排
较多,除使用功能要求外,还有防火疏散要求, 事关人身安全,不得随意改变。
其中:图书馆36770平米;文化活动场4210平米技术服务与运作支持10860万平米;国际信息研究院3500平米;市会议中心30840平米。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主要功能内容:
1,主图书馆 2,青年图书馆 3,盲人图书馆
4,天文馆 5,手稿陈列馆 6,文物博物馆
? 模数式图书馆的概念:是以模数式设计原则进行设计的图书馆,故简称之为模数式图书馆。
? 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卷281页》
? 模数式图书馆的优点是: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性与可变性。是现代图书馆的特征。模数式图书馆的名称是与国际统一的,台湾称模量式图书馆,内涵是完全一样的。
(2)模数:根据我国人体活动尺寸与图书馆家具布置,总结出建筑结构最小模数为125cm或150cm,据这特点形成的结构框架体系,在八十年代初,提出7。5米的柱网为最佳柱网。
它像一艘书籍的大船,载着人类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建筑的外观是红色的,意在与周边的高直式建筑相协调。

图书馆建筑:方便读者与管理,节省人力与费用

图书馆建筑:方便读者与管理,节省人力与费用
活 动 提 供 适 当 的空 间环 境 。
图 书 馆 建 筑 的使 用 活 动 有 3大 要 素 : () 人 —— 读 者 、 馆 员 。 读 者 是 图 书 馆 的 使 用 主 体 , 1 是 图 书馆 的 真 正 主 人 ;馆 员 是 服 务 者 ,是 文 献 信 息 资 源 的 组织 者 ,是 各 项 交 流 活 动 的 组 织 者 ,也 是 建 筑 的 使 用 者 与
进 入 新 世 纪 , 中 国大 地 上 建 起 了 数 百 座 新 图 书 馆 ,风 格各 异 ,功 能 布局 及 运 营 情 况 差 别 极 大 。 一 些 有 影 响 的 图 书馆 建 筑 标 准 很 高 ,运 营 成 本 也 极 高 ,正 在 规 划 设 计 建 设 中的 图 书 馆 也 不 乏 有 步 它 们 后 尘 者 。 由 于 对 图 书 馆 建 筑 要 求 的 重 点 所 在 很 不 相 同 ,故 造 成 使 用 效 果 与 管 理 成 本 的 悬 殊 。据 笔 者 多 年来 对 图 书 馆 建 筑 的 设 计 与 运 行 使 用 情 况 的 观察 ,方 便 读 者 、便 于 管 理 、节 省 人 力 、节 约 费 用 ,这 些 是 图 书 馆 建 筑 使 用 中的 基 本 要 求 ,在 规 划 设 计 时 务 求 达 到 。
2o o 9年 1 月 2
图 书 馆 论 坛
L b a y T iu e i rr rb n
De . 2 0 c 0 9 V0 . 9 N . 12 o 6
第 2 9卷 第 6期
图书馆建筑: 方便读者与管理, 节省人力与费用
李 明 华
( 州 图 书馆 , 浙 江 杭 州 3 0 1 ) 杭 10 3
交流环境 。
建 造 馆 舍 的 目 的在 于 使 用 。现 代 图 书 馆 建 筑 应 全 面 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图书馆 的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图书馆的管理。数字化 图书馆的建设 已经来临 ,我们从唐 宋以前 的宫廷藏书建
筑、明代 皇家藏 书建筑 、清代 皇家藏书建筑、私人藏书楼及现代 图书馆 的藏书建筑格局来 比较现在 的高校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 格
局。因而深入、系统地研 究图书馆建筑功能 、空间的组成及 空间布局结构 的变化和发展 ;归纳、总结高校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
总之,藏 书的建筑设计 格局 通风 ,并且分 门别类 的把不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 首要 考虑 的就 是图书馆 的管理 。数字 化图 同的文 史典籍放置在不 同的位置。建筑的材料 主要是石 头、
书馆 的建设 已经来 临,我们从唐宋 以前的宫廷 藏书建筑 、明 木 材 、烧 制土砖等 ,楼层 也大致为 1-2层,藏 书建 筑粗 犷实
大型水缸储水 以防火 ;为防虫蛀书,异香可杀虫 。
① 姊 国书史》

显著 特点是屋檐很 短,窗 户设 的很高,这种设计使 室 内的采 并创立 了开架式服务方式。南昌大学及省 内高校已经把 图书
光和通风效果极佳 。
馆建设成为借、阅、藏 、咨询一体化的馆藏。开放性的要求主
1.3清代皇家藏书与藏书建筑
图书馆 的建筑设计 是藏书和 图书文献更 好地利用 空间
唐宋时期,由于 印刷术的 出现,文 史典 籍得到 了空前 的
而设计的 。如果偏 离了这一 目的。那何谈图书馆建筑设计 昵? 发展和繁荣,皇宫内的藏书建筑也就随之出现了。唐 代建置
而事实上高校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的样式是各种各样 的,笔者 了“集贤书院 ,并以经、史 、子 、集四库分贮藏 书。宋代初年,
应 明代北京皇宫建造 的第 二处贮存 经史子集的地方就
专门内置藏书处所,宫廷 内藏书始于汉 。由于 武帝 重视 文史 是 。石室金匮”黄史。它座落在今东华 f-J#l,东 南的南池子一
典籍 ,征集来 的文献堆积如 山,并把这些征集来 的文献分 别 带 。建筑 为两进院,总面积大 2000余平方米 ,外院为长方形,
编撰 图书,并下诏访求民间遗书,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巩 固 变的框架,采用 了大开间 无间隔、三统一 (统一层高 ,统一网
其政权 。
柱 、统一载荷)的设计理念。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建筑强调实用
乾隆皇帝在 妁四库全 书》的编修工作开始,就想到 了藏书 上 的灵活性,它不仅要满足当前 图书馆功能使用的需要 ,同
要 体现在读者对 馆藏 文献有直 观性,能 自由阅读 。 (2)实用
清代 已处 封建社会 的末 端,在 中原 大地 的统治 时间有 性 。现代 图书馆 的馆藏 目的不再是藏,而是利用。目前省内高
267年,出现过 “康 乾盛世”,而在 文化 的传承上有 着 巨大的 校及省 公共 图书馆 的一线 藏书和二 线藏书及特藏 图书都 可
和方法。通过这 些研究,把从 中得到的启发、经验运用于实践,图书馆建筑设计格局真正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为中国高等教育
事业 的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图书馆 ;建 筑设计 ;功能;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792-(2010)4-0183-03
好,宽广 而格局设计不合理 ,存在各种 各样 的问题 。图书馆的 楼一。我们从历史文献记载和 留下来的古迹可以看出当时 的
建筑是否要建 设完了再 来分 割设计其 空间,答案是否定的。 藏书建筑主要是 以楼阁居多,石头木材运用频繁 。
事实上图书馆 的建筑设计 与图书馆 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贡献 。有 清一 代共 “著书 18059部,167050卷 ”,为 中国瑰丽 以面对 读者,并全部开放,供读者使用,现代 图书馆已经走向
文化遗产 的保存和 流传作 出了非常灵活性和高效性 。现代建筑设计 思想
清在接管 了明代皇宫 内府秘籍的基础上,组织 文人学者 已经突破 了传统的 图书馆建筑 内部功 能和使 用要求 固定不
Thinkin9 of Libarary’S Archi tecturaI Design Pattern and Management
龙建新 李 琳
Long Jianxin Li Lin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1) (Nanchang University,Jiangxi Nanchang 330031)
用武力夺 得 了政权 ,改 国号为永 乐,迁都 北京 ,建 文渊 阁藏
1.I明以前历代宫廷藏书与藏书建筑
书。文渊阁的建造格局与现存 清内阁大库及 明代藏书建筑皇
关于 明以前的古代 藏书的建筑 设计格局 学者萧领第在 史制度相吻合。
帮 清两 代皇 家藏 书与藏 书建筑 中已有 论述 。中国古 代宫廷
走访 了江西省 内各高校及江西省市公共 图书馆,并参考了国 除了沿袭唐代的藏书风格外,又设立 了“史馆 ”、昭文馆;神 宗
内外的建筑设计样式,更觉得建筑事实上应为利用而存在 。 时还在密阁设立 了“崇文 院,并 陆续建立 了龙 图、天章 、显谟 、
而省 内其建筑或多或少的有些华而不实,高大而利用空间不 徽宗 、敷文等六阁,以及太清楼、玉宸 殿、四门殿 等多处藏 书
藏入禁 中延阁、广 内、密室等地 。与历 史上的各个时期一样, 进入皇史三座门为内院,院内北为正殿,建在高大的石台基
防火防盗防虫蛀 ,是为第一要务 。载典就必须坚 固,坚壁 以防 上,以汉 白玉石护栏,面阔九间,黄琉璃 瓦庑殿 顶,拱券式无
盗;古代为防火烧文史典籍,但凡典库都修建有水池,或放有 梁建筑门两重。正殿东西有配殿各五楹,均无廊。整个建筑的
代皇家藏 书建筑 、清图代书皇馆家的藏建书筑建设筑计、格私局人与藏图书书楼馆及的现管代理图思 考 用 。
书馆 的藏书建筑格 局来对 比高校南 昌大学 图书馆 的建 筑设
1.2明代皇 家藏书与藏书建筑
计 格 局 。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北京,他 的第四个儿子朱棣
1 古 代 藏 书 的 建 筑 设 计 格 局 与 管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