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师气血津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58e2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2.png)
生成
来源于先天——— 肾中之精气
元气
(1)生成:
充养
充养与后天——— 脾胃水谷之气
通过
通行
(2)分布:藏于肾(命门)
三焦
全身
3、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最新版整理ppt
18
(二)宗气
1、含义: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由自然之清气和水谷之精
华而化的气。
2、生成与分布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1)生成:
主疏泄——气行血行 肝 主藏血——调节血量
最新版整理ppt
25
四、血的生理功能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二、神智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濡养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毛发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智活动正常
最新版整理ppt
26
血的功能 失调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脉液等,控制其分泌、
排泄,防止体液的丢失。
固摄精液,使之疏泄适度。
固摄脏腑、经络之气,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位置的恒定和功能的正最新常版整)理ppt
14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化作用
1、含义:自然界六气的变化。
人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即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
的各种的变化。
2、作用:
(二)津液的输布 由脾、肺、肾、心、肝、三焦等综合作用而完成。
津液输布
脾运化津液——脾气散精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肾主水液——蒸腾气化 肝主疏泄——气行水行 三焦决渎——水液通道 心主血脉——津化血液、行于脉中
《气血津液》课件
![《气血津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b9a2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6.png)
失调的原因
• 营养不良 • 压力过大 • 生活方式不健康 • 疾病影响
失调的症状
疲劳感
总是疲惫不堪,情绪低落, 常感疲乏。
失眠
苦恼于失眠、入睡困难、 浅睡等问题。
食欲下降
很少享受食物,难以吸收 养分。
抵抗力下降
既容易感冒,又容易重感冒。
体力不支
即使是平常轻易的活动也感到累,缺乏耐力。
2
调节影响内分泌的荷尔蒙和维生素分
泌,维持身体的机能和健康。
3
提供能量来源
4
通过呼吸、饮食、代谢,生成能量, 维持身体的各种机能和生命活动。
保持正常生理机能
保持人体内体液和代谢平衡,维持身 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促进新陈代谢
帮助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减少 浪费,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如何调节平衡?
餐食调理
营养均衡,多样化饮食, 遵循食疗调理原则,调节饮 食结构, 改善体质。
药膳疗法
中医药膳调理,滋阴补阳, 活血化瘀, 调节内脏机能,提高免疫力, 达到身体平衡和健康的目的。
中药调理
疫机能,
达到身体平衡和健康的目的。
气功调理
通过气功的调理,改善气,调节身体健康的平衡, 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平衡身体机能。
《气血津液》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气血津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通 过餐食、药膳、中药和气功调理,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气血津液是什么?
气
人体内的动力、能量
津液
人体组织和细胞间的液体
血
经络中的液体
精气
人体内真气的最高形态
气的种类
1
元气
生命基本能量,先天之气
催乳师培训课件-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催乳师培训课件-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04f7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a.png)
10/16/2024
新生儿抚触图解
(3)按摩上下肢
下肢: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到踝部轻轻挤捏, 然后按摩脚后跟至脚趾。
10/16/2024
一 催乳师岗位概述
(4)按摩背部、臀部 婴儿俯卧位,头侧向一边,双手背部轻轻按 摩脊柱两边肌肉,然后从颈部向臂部迂回运动 。
(4)按摩背部、臀部
天池穴位于乳头外1 寸第四肋间隙中。主 治乳少、腑下肿、胁 肋痛、乳腺炎等症。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云门穴位于胸前正中 线旁开6寸,锁骨下 窝凹陷处,经按摩主 治咳嗽ˎ哮喘。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中府穴位于胸前正中 线旁开6寸第一肋间骨 中,经按摩可主治胸 痛ˎ咳嗽。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渊液穴,举臂,在侧 胸部,当腋中线上, 腋下3寸,第四肋间 隙中,手臂的腋窝处 。
(5)抚触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 在掌心,先轻轻抚触,随后逐渐增加压力, 以便婴儿适应。。
一 催乳师的职业素质
树立现代服务市场理念
1.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2.客户满意的理念 3.亲情服务的理念 4.超值服务的理念 5.智能服务的理念 6.绿色服务的理念
职业道德
一守催制乳度师的讲职信誉业素质尽职责
食疗法:木瓜鱼尾汤 麻油鸡汤
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护理
二 气针血虚对弱不型同缺症乳是状指的在乳生产房过护程理中产妇出血
过多,或平时身体虚弱,导致产后乳汁甚少 或乳汁多天不下。表现为乳房柔软不胀,面 色苍黄,皮肤干燥,神疲乏力,头晕耳鸣, 心悸气短,腰酸腿软。
按摩的穴位:膻中、乳中、乳根、天池、渊 液、膺窗、神封、云门、中府、曲池、合谷 、少泽、百会、风池 、足三里 、神阙(剖腹 不按)。
(5)抚触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 在掌心,先轻轻抚触,随后逐渐增加压力, 以便婴儿适应。。
新生儿抚触图解
(3)按摩上下肢
下肢: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到踝部轻轻挤捏, 然后按摩脚后跟至脚趾。
10/16/2024
一 催乳师岗位概述
(4)按摩背部、臀部 婴儿俯卧位,头侧向一边,双手背部轻轻按 摩脊柱两边肌肉,然后从颈部向臂部迂回运动 。
(4)按摩背部、臀部
天池穴位于乳头外1 寸第四肋间隙中。主 治乳少、腑下肿、胁 肋痛、乳腺炎等症。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云门穴位于胸前正中 线旁开6寸,锁骨下 窝凹陷处,经按摩主 治咳嗽ˎ哮喘。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中府穴位于胸前正中 线旁开6寸第一肋间骨 中,经按摩可主治胸 痛ˎ咳嗽。
产褥期乳房护理穴位
渊液穴,举臂,在侧 胸部,当腋中线上, 腋下3寸,第四肋间 隙中,手臂的腋窝处 。
(5)抚触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 在掌心,先轻轻抚触,随后逐渐增加压力, 以便婴儿适应。。
一 催乳师的职业素质
树立现代服务市场理念
1.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2.客户满意的理念 3.亲情服务的理念 4.超值服务的理念 5.智能服务的理念 6.绿色服务的理念
职业道德
一守催制乳度师的讲职信誉业素质尽职责
食疗法:木瓜鱼尾汤 麻油鸡汤
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护理
二 气针血虚对弱不型同缺症乳是状指的在乳生产房过护程理中产妇出血
过多,或平时身体虚弱,导致产后乳汁甚少 或乳汁多天不下。表现为乳房柔软不胀,面 色苍黄,皮肤干燥,神疲乏力,头晕耳鸣, 心悸气短,腰酸腿软。
按摩的穴位:膻中、乳中、乳根、天池、渊 液、膺窗、神封、云门、中府、曲池、合谷 、少泽、百会、风池 、足三里 、神阙(剖腹 不按)。
(5)抚触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 在掌心,先轻轻抚触,随后逐渐增加压力, 以便婴儿适应。。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全解课件
![中医药学概论气血津液全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20ca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2.png)
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
② 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第30页,共49页。
脉管
气 推动
脉管
血液的循行 血
固摄 气
第31页,共49页。
三、血液的循行
“血为气
血瘀
第32页,共49页。
四、血的生理功能
1 营养滋润
➢ 滋润濡养
➢ 化生血液
➢ 排泄废物 ➢ 调节阴阳,运载全身之气
第42页,共49页。
津液的病理---津液失常
1. 津液亏损不足
2.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湿浊困阻 痰饮凝聚
水液贮留
第43页,共49页。
气血津液的关系
核心内容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44页,共49页。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
第48页,共49页。
作业题
• 1.从中医学角度简述津液代谢全过程。 • 2.谈谈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第49页,共49页。
第21页,共49页。
(三)营气 nutrient-qi
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与血同行脉中
营血
营气、血
相对于卫气
阴
营阴
第22页,共49页。
(三)营气 nutrient-qi
(1)生成
脾 水谷精气—最有营养的精华化生
(2)分布: 出中焦,经肺的宣发行于脉内,
随血液运行,循行于全身上下内外各部
(3)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
3. 血液化生过程
(1) 主导途径: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而为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6fe2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b.png)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23
二、血
• (一)血的概念 • (二)血的生成 • (三)血的功能 • (四)血的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24
1、血的概念
• 血——循行于脉管中的红色的液 态样物质;
•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
• 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25
• (1)心主血脉,是血行的动力。血液能 正常地在脉管中沿一定方向循行,主要 靠心气的推动作用。
•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与宗气的生成有 密切的关系,宗气的功能之一是贯心脉 以行血气。
• (3)脾主统血,脾气统摄血液,使之不 致溢于脉外。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30
• (4)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 节血量的功能。
• 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腺的排泄,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不足----玉屏风散:黄芪、白术、 防风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15
3、气的运动
• “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 虽有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归 纳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升、 降、出、入 。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16
气机调畅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 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 人体处于生理状态。
• 脉管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 府”;
• 血液不能在脉管内循行而溢出脉外 时,称“离经之血”;
• 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 “瘀血”已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26
2、血的生成
• 血----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途径 是水谷精微化血。
• 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作用上输于 肺,并与吸入之清气相合,通过心肺的 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气血津液学说ppt课件
![气血津液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b1d2356c175f0e7cd13765.png)
6
二、气的生成
动物体内气的生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禀 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它藏之于 肾,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为动物体生长发育 和生殖的根本,是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即后天之气。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入,在 肺内不断地同体内之气进行交换,实现吐故纳新, 参与动物体气的生成;水谷精微之气,由脾胃所 运化,输布于全身,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是维 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17
(一) 元气根源于 ,包括元阴、元阳(即肾 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它由先天 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 地发挥其作用。如《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 原始物质及其生化的原动力。它赖三焦通达周身,使脏腑 组织器官得到激发与推动,以发挥其功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长发育。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要根源于元气的资 助。因而元气充,则脏腑盛,身体健康少病。反之,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动 物就体弱多病,治疗时宜培补元气,以固根本。
元气
肾
18
(二) 宗气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它形成 于肺,聚于胸中,有助肺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以行营血的作用。如《灵枢· 邪客篇》说:“故宗 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焉。”呼吸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 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充盛,则 机体有关生理活动正常;若宗气不足,则呼吸少 气,心气虚弱,甚至引起血脉凝滞等病变。故 《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1
二、气的生成
动物体内气的生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禀 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它藏之于 肾,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为动物体生长发育 和生殖的根本,是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即后天之气。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入,在 肺内不断地同体内之气进行交换,实现吐故纳新, 参与动物体气的生成;水谷精微之气,由脾胃所 运化,输布于全身,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是维 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17
(一) 元气根源于 ,包括元阴、元阳(即肾 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它由先天 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 地发挥其作用。如《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 原始物质及其生化的原动力。它赖三焦通达周身,使脏腑 组织器官得到激发与推动,以发挥其功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长发育。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要根源于元气的资 助。因而元气充,则脏腑盛,身体健康少病。反之,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动 物就体弱多病,治疗时宜培补元气,以固根本。
元气
肾
18
(二) 宗气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它形成 于肺,聚于胸中,有助肺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以行营血的作用。如《灵枢· 邪客篇》说:“故宗 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焉。”呼吸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 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充盛,则 机体有关生理活动正常;若宗气不足,则呼吸少 气,心气虚弱,甚至引起血脉凝滞等病变。故 《灵枢· 刺节真邪论》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1
中医基础——气血津液PPT课件
![中医基础——气血津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de05fd240c844769eaeeef.png)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布散于肌表——滋养肌肤皮毛。 流注孔窍——滋养和保护孔窍。 滋养濡润 灌注脏腑——滋养内脏。 渗入骨髓——充养骨髓、脑髓、脊髓。 功 流注关节——润滑关节,以利屈伸。 能 充养血液: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血液浓度和滑利血脉的作用。 调节阴阳:津液代谢随机体内在的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而变化,能调节机体阴阳动态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通过尿汗等途径,排除代谢废物,保证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运载全身之气:气无形,以津液为载体,依附津液而运行全身。
推 推 动 动 与 作 调 用 控 作 用
调 控 作 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含义:指人体阳气有通过气化产生热量,温暖机体、消除寒冷的作用 温 煦 作 温 用 煦 与 凉 润 作 用 凉 润 作 用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生理意义 保证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二 生 者 命 虚寒性病变: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等症 病理表现 活 “气不足便是寒” 对 温煦不及 脏腑的生理活动减弱 立 动 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 统 正 含义:指人体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作用 一 常 维 进 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持 行 生理意义 维持脏腑功能活动正常 使精、血、津液有序地代谢 脏腑功能虚性亢奋 病理表现:凉润不及 精血津液代谢加快 发生虚热性病变 低热、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等 利于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输布和排泄 温煦太过:多因气行郁闭,壅实化火→发热——“气有余便是火”
(二)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 肾 藏 精
自然界之清气 肺 主 呼 吸
水谷之精气 脾 胃 运 化
人体之气
营气
肾为生气之根 先天 之精 卫气
元气
后天 之精
谷 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宗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eb8f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e.png)
(示病例)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升
痰浊壅滞
降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升
痰浊壅滞
降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拜!再见!
·
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主要包括
先天之精,生殖之精,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 狭义之精——专指藏于肾中的生殖之精。
精的生成、作用
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形成人体之精。 精的作用: 繁衍生殖——肾精产生天癸主生殖。 生长发育——精是主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生髓化血——生髓:肾精是生髓的物质基础。化血: 水谷之精化血、肾精生髓化血。 濡养作用——濡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理活 动。
精气血津液
主讲:卢荣华
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生命之 本源。 2· 生殖之精——原于肾精,主生殖以繁衍后代。 3· 水谷之精——水谷精微所化生,维持生命活动。 4· 脏腑之精——分藏于五脏六腑之精,维持脏腑功 能活动。
件。 气机调畅——脏腑活动功能正常。 气机不调——脏腑功能活动障碍而生病。 气运动停止——生命终止。
气失常表现
气滞、气郁——气阻滞于局部或郁而不散。
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脱——气外出运动太过,大量外脱而不能
内守。 气闭——气出入运动受阻,不能外达而郁闭 于内。
·
津能生气——津液的滋润濡养,使脾、胃、
肺、肾等脏腑功能活动旺盛,有助于人体之 气的化生。 津能载气——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气依附 于津液运行,不致漂浮散失。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都为液态物
质,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 滋生,相互转化,故称为“津血同源”。
血对气的作用
血为气之母:
血能生气——血为气的生成和作用发挥起着
濡养作用——血足则气旺、血虚则气虚。 血能载气——气存与血中,依附血的运载到 达全身而不致散失,血虚则气散(气随血 脱)、血瘀则气滞(气行受阻)。
气与津、液的关系
1· 气能生津——脾胃脏腑之气充盛则津液化
生充足、气虚则津液生成不足。 气能行津——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和排 泄的动力(气行则水行)、气虚则水饮内停。 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能防止津液无故 流失,控制汗、尿排泄、气虚固摄减弱可发 生多尿多汗等证。
是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素问》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
养。”
津、液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性状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
肌肉、孔窍之中。作用:滋润。 液——性状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 脏腑、脑髓之中。作用:濡养
津、液的作用
1· 滋润濡养——是液态物质,含有大量的水
气的作用
《医方考· 气门》曰:“气化则物生,气变则物易, 气盛则物壮,气弱则物衰,气正则物和,气乱则物 病,气绝则物死。” 推动——激发和推动的作用。 温煦——产生热量,温煦机体的作用。 防御——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 固摄——对体内的液态等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 制的作用。 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营养——气是富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
气
《素问· 宝命全行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天地和气,命之曰人。” 先天之气——肾的生殖作用:将父母生殖之 精结合成为先天之精气。 后天之气——脾胃运化作用:吸收水谷之精 气。肺司呼吸作用:吸入自然之清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
气的分类
先天之气——父母之精气——元气(肾中)
后天之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生成: 宗气——胸中 营气——脉中 卫气——脉外
血
血的生成:
水谷之精化血——在脾、胃、心、肺等脏腑
作用下完成。 肾精化血——肝、肾、两脏作用下完成。
血的运行、作用
心脏:
离心是心脏——经脉——络脉——孙脉。 向心是孙脉——络脉——经脉——心脏。 血的作用: 营养滋润全身。
分和营养物质,故有滋润濡养作用。 2· 化生血液——津液经过孙脉渗入脉中,化 生血液,循行全身,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是生成血液的动力——气旺
则血足、气虚则血虚。 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 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能摄血——气的固摄作用使血行脉管之中 而不溢出脉外——气虚不能摄血,则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