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合集下载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是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们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因素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解析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

首先,政治原因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苏联的后期,政府腐败、官僚主义和领导层的低效管理导致了政权的信誉下降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苏联的中央集权体制使得政府无法迅速响应社会变革和民众需求,导致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疏离。

此外,苏联的政治体制也缺乏民主和透明度,人民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权力的不满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其次,经济原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资源。

然而,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竞争力使得苏联的经济难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经济的全球化,苏联的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其严重的弊端。

此外,苏联的经济体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了供应不足和经济稳定性的问题。

这些经济问题对苏联的国内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次,社会原因也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苏联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和政治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稳定性。

苏联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间的矛盾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苏联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也面临着严重的透支和负担问题,导致了人民对社会保障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国际因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之一、冷战期间,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

苏联在冷战中扩张的举措也导致了国内外压力的增加。

此外,苏联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东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削弱了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控制力。

而苏联领导人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决策也加速了苏联的衰落。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环境的外部因素。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问题、社会变革和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都对苏联和苏共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不可逆转的结果。

苏联共产党垮台启示

苏联共产党垮台启示

十几年来,中国依旧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勇 往直前,所谓前车之鉴,研究苏联衰败的原 因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 意义。
苏联解体的悲剧给我们的启示
• 第一,必须正确评价党的历史和党的领 袖的历史地位。联系苏共对待斯大林态度 的教训来思考,深深感到我们党对待党的 历史和党的领袖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
T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ND
苏联共产党垮台 启示
•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 林宫上空降落,帝俄时代的白蓝红三色旗 冉冉升起。至此,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 国家苏联正式宣告解体,伴随着苏联的解 体,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了剧变, 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苏联解体的原因
• 首先,苏共垮台、苏联亡国乃是其制度性缺陷 导致的。 • 其次,封建主义的危害。 第三,苏共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没有让人民 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 第四,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上逐渐堕入了教条 主义。 • 第五,苏共没有始终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持 党的先进性,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 • 第六,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 第二,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永 远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 第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把经济搞上去,让人民 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惠。
• 第四,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加强和改进党 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 性。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始终抓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丌放松, 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有效地保持了党 员队伍的先进性,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 斗力,应当继续坚持下去。 • 第五,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各 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 力。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

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

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

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

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

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

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的重要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事件的解读,历史学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苏联解体是有其原因的,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基于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常常引发效率低下、大量浪费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资源浪费。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通常会过度生产某些产品,而缺乏市场需求,导致过剩,造成浪费。

2.缺乏激励。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无需为利润而努力,而是被要求完成政府设置的生产任务。

这导致企业无动力提高效率和创新。

3.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断向自身输送资源和资金,而不是支持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苏联经济整体效率低下,这最终促使了国家的解体。

二、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腐败。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一切”的政治模式。

然而,这种集权模式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大量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导致政治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对政府和体制的信心降低,进而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2.民族矛盾。

苏联境内有很多地区拥有不同的民族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常常引起另外一个民族的抗议。

如在苏联最后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就剧增。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联邦解体。

3.执政党内部纷争。

执政党(苏共)内部存在强烈的不同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派和赫鲁晓夫派。

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

尽管卡拉马伊宁等一些人很努力地想要稳定局势,但最终还是无法回避苏联解体这一结局。

三、社会原因苏联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1.文化压抑。

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过政治审查,不符合主义宣传的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如此严格的限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认同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苏联 解体 详解

苏联 解体 详解

苏联解体详解摘要:1.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2.苏联解体的过程3.苏联解体的影响正文:苏联解体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过程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解。

一、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苏联(俄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国内革命,最终在1922 年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然而,在二战后,苏联逐渐走向了军备竞赛和冷战,导致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济问题:长期的军备竞赛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导致苏联国内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民生、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苏联的整体发展。

2.政治问题: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治体制。

这种体制使得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政治生活缺乏活力,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低。

同时,权力腐败现象严重,政治体制逐渐失去了民心。

3.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政治稳定的隐患。

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各个民族纷纷要求独立或自治,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即“新思维”。

这一改革旨在解决苏联的经济、政治问题,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

然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2.1989 年,东欧剧变。

在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民主改革浪潮涌动,共产主义政权纷纷垮台。

这使得苏联的盟友国家纷纷倒戈,对苏联形成了巨大压力。

3.1991 年8 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一些苏联共产党强硬派试图通过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政府,但政变仅持续了三天就宣告失败。

这次事件使得苏联政治体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从此,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冷战的胜利方美国和北约的胜利,并且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得体会: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最新)

心得体会: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最新)

心得体会: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最新)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有内部的、外部的,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等等。

但最为直接、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推行了一条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

这条路线最终瓦解了党,同时毁灭了苏联。

戈尔巴乔夫推行这条错误路线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

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歪曲、否定苏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而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造成了党内外的思想混乱,同时为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股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在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中起到了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催化剂的作用。

一最初遭到否定的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历史。

因为如果不算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一共不到三年的短暂执政时期的话,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前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只有否定这段历史,才能显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毫无成就可言。

当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主要是在他执政的后期,苏联党和国家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体制改革半途而废,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意识日益僵化,领导干部腐败和严重脱离群众,以及对外扩张和大国沙文主义。

这些问题都是应当认真总结的。

但是,这一时期苏联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团漆黑。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前期的业绩应该说是很不错的。

他上台以后,很快对赫鲁晓夫时期的草率改革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取消“工业党”、“农业党”,恢复统一的党的组织,同时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被公认为苏联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改革,其结果使得1966—197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加达7.4%,五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50%,而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终于赶上了生产资料增长的速度。

对斯大林的评价也基本上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也批判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失误包括“大清洗”运动,并且继续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李慎明关于苏联及苏共解体的原因,各种观点杂陈纷争。

我们认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定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

从本质上说,由于每个社会各个方面的人士所处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他们会对同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根本利益有着完全不同的群体存在的社会里,对显而易见的最基础性的社会问题,常常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对立看法。

在人民大众看来完全是复辟和剧变的事件,也会被另一些人称作“革命”或“获得自由”。

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特别是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对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的结论,总会有不同的陈述甚至激烈的争论,不要企求也决不会完全一致。

但是,是不是没有完全的统一定论,就不存在一个真理性的正确的结论呢﹖不会的,那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相对论和折中主义在历史的长河里是站不住脚跟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世界上所有真正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世界上所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包括党员学者始终不变的价值观。

因此,我们只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而不能站在其他立场特别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相对立的立场上来研究。

如果站在其他立场特别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相对立的立场上来研究,就不可能得出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结论来。

对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根本原因的不同解读,本质上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的研究立场。

从一定意义上讲,国际国内资本对前苏联伪历史的撰写与出版发行都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2010年4月,笔者第四次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社会大学校长茹科夫进行交谈,他说:“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如雨后春笋,成万上千。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红色的苏联国旗,在苍茫暮色中悄然降下。

这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已经终结从此不复存在了。

苏联的演变、解体是多种因素相互促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课题。

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原因1.政治因素。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造成了党政不分,缺乏民主,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及权力过于集中等弊端给苏联的政局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而长期改革不力也最终败坏了苏联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经济因素。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不发达国家里高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它在执政时期经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并未探索出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

这导致苏联经济建设一直没有搞好,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提高,导致人民对苏共产生信任危机,动摇了苏共执政的合法地位。

3.民族因素。

斯大林执政后长期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如不切实际地推行的“一体化”、“民族融合”等政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4.领袖人物的个人因素。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政治信仰的丧失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一个深层原因。

政治信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和苏共失去了政治信仰。

纵览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历史,起初,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们不仅击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

但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在积聚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一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政治信仰体系不断瓦解,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开始失去信任,对苏共失去信心。

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促使了民众政治信仰的丧失: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对政治信仰构成了直接威胁。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李慎明1991年8月2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消息:一是‚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二是‚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

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圆屋顶上苏联国旗悄然落下,苏联自此成为‚过去时‛。

转眼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即将走过2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此时节,思考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何在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各种观点杂陈纷争,目前有一种观点仍颇有影响力,即认为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果真如此?回答之前,不妨深入分析这个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第一,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笼统地称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根本性的区别。

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管方向的,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在方向确定以后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是解决‚如何为﹑怎么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上是符合苏联国情的,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但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还没有经验,再加上斯大林某些理论观点和个人作风等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二战‛结束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对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法制不健全,甚至出现个人迷信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不是根本的、必然的、直接的原因。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出版作者:边文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厦倾覆坍塌。

20年后的今天,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中共党内一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人士认为:“尽管苏联剧变原因种种,但起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其蜕化变质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路线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路线。

”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

3月1日,作为中共智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发布会,来自中央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官员和专家学者与会发言。

这部47万余字的专著,是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慎明先生主持的“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这个课题的前期成果是2006年制作完成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教育参考片。

该参考片及其解说词曾在海内外引起广泛注意和反响。

俄罗斯出版了研究该片解说词的专著,越南《人民报》摘要刊登了该片的解说词。

《居安思危》一书由绪论和八个章节组成,全面分析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绪论指出,尽管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原因种种,但主要的,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

苏联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所谓的“斯大林模式”,而在于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最终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居安思危》的出版得到中共党内一些理论思想界人士的积极评价,被认为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苏共亡党的精品力作”,“反映了著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战略意识”。

“书中涉及的问题和揭示的历史教训,值得各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正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思考。

这正是这本书的主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刊根据与会者发言纪要,在此摘要发表。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姓名:专业:班级:学号:2010年10月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摘要:苏联解体是20 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苏共腐败日益严重、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及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和其他国家影响等因素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原因体制矛盾苏联解体是20 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它不仅在苏联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达到世界第二,使西方国家寝食不安的强大联盟,一夜之间,却突然垮台,令人不解。

然而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对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

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虽然经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二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者,要求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统一的党,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首先,这种体制是高度集中而又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归中央,中央以行政命令和统一计划管理经济,指挥生产。

企业没有自主权,实行单一公有制。

排斥商品、价值和市场经济,不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试谈苏共败亡原因

试谈苏共败亡原因

试谈苏共败亡原因回顾苏联解体的历程,不难看出苏联解体是伴随着苏共执政地位的逐步丧失而发生的必然结果,而导致苏共败亡的内因主要是特权和腐败。

从特权来看,由于特权阶层窃取了国家政权,苏共因此而灭亡;从腐败来看,由于腐败使苏共不得人心,丧失执政基础而跨台。

特权和腐败都是苏共体制缺陷的产物,因此体制问题更具根本性。

标签:苏共败亡;特权阶层;腐败;体制问题江泽民指出:“苏联经过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发生了剧变的悲剧,最后解体、垮台了,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和教训需要全面深刻地加以总结。

”①研究苏联为什么解体,首先要搞清楚苏共为什么垮台。

因为苏共是苏联的领导核心,苏共的命运决定着苏联的命运。

回顾苏联解体的历程,不难看出苏联解体是伴随着苏共执政地位的逐步丧失而发生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像苏共演变这么重大的问题是内因和外因、近因和远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因更具决定性,导致苏共败亡的内因主要是特权和腐败。

一、特权阶层是苏共的掘墓人列宁时期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非常廉洁、清明的政党。

不仅列宁本人廉洁清明,其他苏联党政官员也是如此。

如在1918年内战时期,当时的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很难吃饱,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就因为饥饿而晕到在人民委员会的会议上,而他拥有调拨粮食的权力。

列宁晚年,出于需要,专家、红军军官、党政官员开始享受一些优待,诸如专家有较高的工资,干部在房租、旅行等方面享受各种减免优待,其子女享有免费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先权。

当时这一做法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照顾政策,还不具有特权的性质。

斯大林时期苏共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特权制度,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权。

30年代初期开始,专供少数人使用的内部食堂、商店、医院和休养所在国家机构中逐步建立起来。

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1934年,苏联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距是30倍。

而到了1953年,苏联部长级的工资是11000卢布到14000卢布,而最低工资为250卢布,相差44倍至56倍。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是苏联剧变中两个关键性概念,兩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者侧重于政权性质的改变,而后者则侧重于地缘政治的改变,不可混为一谈。

通过研究“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于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探究可以转变一个思路——既从事件的总体性上把握,又从这两个概念本身分别来挖掘原因。

苏联剧变是诸多因素“历史合力”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只有“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长期得不到纠正”具有“根源性”、“必然性”、“基础性”等特征。

苏联剧变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综合分析苏联剧变的历史因素,可以得到对于我国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标签: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苏联剧变;根本原因;启示1991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当西方世界的人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时,莫斯科却异常寒冷。

晚上7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色苏联国旗在纷飞的大雪中悄然落下,具有69年之久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

苏联解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宣告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冷战”就此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苏联剧变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不可否认,它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作为对历史的反动,它大大延缓了历史的进程。

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剧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共产主义必然失败和灭亡。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布热津斯基甚至断言:“到下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将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它将作为20世纪最反常的政治与理性畸形物载入史册。

”〔1〕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灭亡,它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起来。

”〔2〕因此,研究苏联剧变的原因问题,及时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非常重要而又现实的意义。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的解体有国内与国外的原因、党内党外的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的原因、政治思想文化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各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从苏联领导集团和特权阶层看苏联解体的原因苏共领导集团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列宁为核心,这个时期领导集团的成员们都具有强烈的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个时期以斯大林为核心,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崇尚个人主义,消弱以及否定了领导集团的作用,但是他为共产主义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而第三个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淡薄的赫鲁晓夫为核心,他在告诫人们不要冒进的同时自己又将冒进思想推向极端,脱离当时苏联国情的将20年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目标。

他极端的否定了斯大林对于苏联巨大的贡献,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尚的同时又自己又在大搞个人崇尚。

他的盲目开垦土地、工业改组以及将强行分割党组织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削弱了党对人民的领导。

这些极端的措施已经逐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可以说这个时期已经为苏共垮台、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祸根。

第四个时期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他结束了赫鲁晓夫时期那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纠正了苏共领导集团以一个人的思想为主的作风,推行了新经济体制改革,他是较有争议的一位领导人,有人说他缺乏理论知识,因循守旧。

满足现状,但是也有人认为恰是他的行事稳重使他领导的时期社会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经济也达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领导人在思想和行动上更为保守和僵化,他们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贪图享乐,阿谀奉承的风气滋长。

特权阶层逐步形成,他遵循的“干部队伍的稳定是成功的保障”。

最终发展到特殊干部的职务终身制。

正是在他干部政策的指导下苏共领导层的组成人员几乎长期原封不变,连任率大幅增加。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终身任职的老化的干部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领导层缺乏活力,并形成了特权阶层的核心力量。

正是这种领导干部终身制,是特权阶层队伍不断扩大。

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

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

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摘要]20 世纪90 年代发生的苏联剧变, 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影响当今世界格局、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

世界各国持不同政治立场、学术观点的人们, 都在关注和思考这场给世界造成强烈震撼、给历史造成深远影响的事件。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全面深入地探讨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才能正确总结20 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认清当今世界局势和未来走向, 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苏联;解体;原因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关于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本人认为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既要看到内因;也要看到外因;既要看到政治因素;也要看到理论、思想、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作用的结果。

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共在政治原则方向上对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背叛。

众所周知, 苏联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加快“改革”的过程中, 发生了出乎人们意料的历史性悲剧: 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被解散, 拥有2200 多万平方公里辽阔领土、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帝国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被肢解了。

这一剧变就连做梦都在企盼颠覆社会主义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也没有预料到。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严肃认真的思考。

综观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 不难发现: 苏联解体是同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紧密相关的,苏联解体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所谓改革“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和纲领产生、泛滥和破产的过程。

在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和方针。

无论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还是苏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都并不必然导致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与教训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与教训

摘要从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打着“改革”的旗号,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包括倡导所谓“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全盘私有化等方针,以及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苏联亡党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也是苏联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与教训——全国党建研究会考察团赴俄罗斯、古巴考察报告(节选)苏共之所以垮台,并导致苏联解体,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因是主要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现实是主要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是主要的;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政治是主要的。

总之,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

多数俄共人士认为,这个演变从赫鲁晓夫开始,一直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经历了30多年。

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思考,综合俄共人士的看法,给我们留下印象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苏共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及其领导人俄共人士认为,苏共不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过去的领导人,是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苏共的打击最大,既否定了斯大林个人,也否定了党的历史,否定了列宁主义,其消极影响存在了几十年。

赫鲁晓夫虽然也曾讲过肯定斯大林的话,但那恰恰是他两面派嘴脸的暴露。

赫鲁晓夫去世后葬在莫斯科新处女公墓,立了一块黑白分明的墓碑。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搞得更甚,直至全盘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过程,苏共自己否定自己,引起人民对苏共的不满和不信任,同时也给国际敌对势力将苏共“妖魔化”提供了“根据”。

有的俄共人士谈到,过去曾有人宣传斯大林杀了2000万人,现在的许多研究证明,在斯大林执政的30年内,由于各种原因被杀的不超过200万人(有的说几十万人)。

俄罗斯的现实,使人们包括一些曾经跟着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人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启示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启示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启示本文导读: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和平演变,二是戈尔巴乔夫的背叛。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这两个原因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最浅层次的。

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

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嘛。

毛泽东早就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在苏联解体的问题上,过多追究个人责任的做法并不可取。

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革命失败的教训时,也特别批驳了“领袖出卖”论。

苏联到戈尔巴乔夫手里已经积重难返。

二战中,苏联与英美是同盟国成员,是盟友,这对斯大林的心理产生过强烈冲击。

战争的一个最重要结果,是为苏联这个封闭的社会打开了窗口。

几百万苏联红军打出国境,来到欧洲,大开眼界。

我在俄国档案中看到许多普通战士的家书,有人说:匈牙利一个普通居民家里竟然有抽水马桶!有人说:捷克斯洛伐克的老百姓家里挂了个壁毯,这在原来俄国贵族家才有呀!更有意思的是,战功卓著的朱可夫元帅被斯大林撤职,真实原因当然是功高盖主,但档案中反映出来的罪名竟然是从占领区往家里运送红木家具。

与外部世界接触以后,苏联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自认为代表着人类前途的社会主义的现状还不如资本主义?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究竟在哪?党内领导层出现了一种要求变革的倾向。

在俄国档案里有一个材料,是1947年2月起草的苏共十九大党纲,提倡加大对农业和轻工业投资,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许多方面与后来的二十大报告十分相似。

赫鲁晓夫求变为何不深入,并很快被抛弃赫鲁晓夫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他的目标有些朦胧,总体还是不错的,只是缺乏保障的措施。

公开批判斯大林是他没有政治智慧的表现。

1958年以后中苏分歧加剧并逐渐公开化,中国提出反对修正主义的口号对赫鲁晓夫是一种压力。

腹背受敌、内外交困,赫鲁晓夫下台是迟早的事。

他的变革不深入,当然还有党内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

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

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党内的阴谋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
1992年苏联解体,当天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发表讲话:“这是民主和自由的胜利!在最近几个月,我和你们(美国民众)一起目睹了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之一——集权主义专制的苏联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转变和苏联人民的解放。

……..这是民主和自由的胜利!这是我们的价值观念道义力量的胜利!”前总统尼克松在遗著也曾写到①:“我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了西方世界战胜了共产主义。

……俄罗斯并未在冷战中失败,失败的是共产主义……给苏联致命一击的是莫斯科的民主力量,使他们挫败了1991年8月的政变,接着又在12月埋葬了苏联。

……他们同我们一道在苏联的心脏——俄罗斯——打败了苏联共产主义。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西方分析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是“民主”光芒的彰显。

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民就会废除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苏联解体真的是苏联广大民众抛弃共产主义信仰而做出的自我选择吗?苏联解体绝不是苏联民众的自我选择。

查阅资料可知②,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了全苏人民公决,决定是否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其中,赞成保留的票数占76.4%,反对的占21.7%。

但有格鲁吉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和爱沙尼亚拒绝公投。

如果把这几个国家视为反对保留,也因为都是小国的原因不足以撼动投票结果。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苏联大多数民众是不希望联盟解体的。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普通民众关注现实更胜于关注所谓的“意识形态”。

毕竟,意识形态上不能当饭吃的。

民众更在乎社会的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苏联解体后,四方民主又带来了什么?俄罗斯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年到1945年期间仅下降22%。

同期工业生产减少了64.5%,农业生产减少了60.4%。

卢布贬值,物价飞涨五千多倍。

从1992年起,俄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

1990年全苏寿命69.2岁。

2001年为65.3岁,几乎下降了4岁。

甚至一些地区男性人均寿命下降了10岁!2005年,普京做国情咨文:“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是一场悲剧。

”可见,苏联解体从始至终都不是普通民众希望看到的,1更不要说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了。

完全是西方政客的一厢情愿。

在我看来,社会主义体制不是苏联解体的原因,造成苏联解体悲剧在于苏联的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

美国学者大卫科茨在《自上而下的革命》③一书中写道:“90年代初苏联经济出现的问
①《超越和平》(美)尼克松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1
②《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解读苏联解体》李慎明人民出版社2007
③《自上而下的革命》(美)大卫科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题,根本不在于体制内容,而是人为破坏的结果。

”而这里的“有人”就是指当年苏联决策部门的高官和国内的一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组建的精英联盟,我们可以称之为特权阶层。

这个特权阶层大约有十万人左右,他们占据着苏联党政军的重要位置,他们往往是苏联内外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和最高执行者。

可以说,他们“把持”着苏联。

那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人为什么要一手毁掉前辈创立的苏联,灭亡自己的党呢?这就要从60年代年说起。

从1966年勃列日涅夫主政,前后近20年苏共高层开始产生这一阶层,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一方面,特权阶层腐败问题严重。

他们一方面教条地重复马列主义理论,一面利用职权疯狂地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思想上逐渐表现为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马列主义信仰开始淡化。

另一方面,因为苏共党内民主建设迟缓,特权阶层的权力几乎不受约束,国家的大政方针越来越被少数几个甚至是一个精英垄断。

戈尔巴乔夫时代,特权阶层开始更多的考虑怎样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特权长期占有,并且传给后代。

长期不受监管地支配国家财富已经是他们认为国家资源可以任他们摆布。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挂在嘴边的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罩在身上的共产党人的光环已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有必要把原来的特权改头换面了。

而资本主义是他们既得利益合法化的最合适工具。

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这时候,苏共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苏共不再代表广大的民众,而是代表了他们,为他们敛财而存在。

让这些人决定苏共的命运怎么行?于是,当在苏联和苏共处在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他们便撕下假面具,公然推动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俄罗斯全盘西化的道路。

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次调查①,对象是掌握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

分析指出: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2.3%的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而76.7%的人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

可见,无所谓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只要能为这些特权阶层利益服务的阶层,他们都举双手赞成。

在这里,他们先是利用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信任聚敛钱财,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再利用苏联后期社会上的混乱局面侵吞国家资产,满足个人利益,至于联盟的分合、制度的改变、民众的疾苦都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戈尔巴乔夫辞职当天承诺保证联盟主权的完整,国家的统一。

没过多久苏联就解体了。

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了。

于是,按照计划,他们利用手中无限大的权力捞取个人私利,借经济混乱把国家财产局为机遇。

他们中有的大搞圈钱交易,获取出口优惠和配额,出口原2材料和军火。

有的在证券期货市场中获取暴利,兴办银行等金融机构,后来不少人变成了新的金融寡头。

据统计,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
①《苏共高层意识形态分析》第76页
大部分人是原来的党政干部。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除了金字塔塔尖上的几个人物有所变化,大批干部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显贵。

他们占了新总统周围高官总数的75%,新政党领袖中的57.1%,新政府官员中的74.3%。

正为一位西方记者所说:“苏共是唯一在自己的葬礼上发财的政党。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我不能抛弃原则》①。

信中尖锐的指出社会上涌动的“反思历史潮流”实为全盘西化的逆流。

信同时指出当前刊物的一些文章使人们思想混乱,是在给社会主义制度抹黑。

这封信立即在苏联引发了轩然大波,激发起民众热烈的讨论。

与此同时,苏共中央政治局接连两天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目的就是制止和反击这股“反对改革的势力”。

会后,时任苏共第一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撤下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的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利加乔夫,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主义有着“深仇大恨”的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

雅科夫列夫何许人也?他在代表作《一杯苦酒》中说“马克思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十月革命践踏了通往民主的运动。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退回去!”那么他是怎样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实用主义的伦理。

在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它依据的是清醒的、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

”就是这样一个旗帜鲜明的反马克思主义者竟能主管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不能不说是旷古奇闻!③
苏联解体不是民众基于意识形态的自我选择,而是苏共党内的特权阶层一手导演的。

3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由党的精英集团和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竟能不顾广大苏联人民的反对而把国家推向资本主义道路呢?苏联时代,广大人民确实在生活上得到很多好处,但在政治上是比较被动的,缺乏必要的政治权利。

这样,当特权阶层决定抛弃共产主义信仰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时,广大人民群众不能采取有小额地址错事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再有少数经营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旦老一辈的革命家过世,很难组织继任者利用党赋予的绝对权力反过来摧毁党,埋葬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一、有必要进行党内民主化改革。

真正是大多数忠于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参政议政,进入权力核心。

限制个别领导人的权力,防止出现权力膨胀现象。

强化党内民主气氛,坚决抵制个人崇拜,做到人人有话说,人人敢说话,说话敢负责。

完善监督机制,分散权力,相互制约。

重要的是,要坚决打击
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投机政客。

二、加强对党员的择选工作。

一定要挑选“又红
①《苏维埃俄罗斯报》1988年3月13日第9版
②《一杯苦酒》雅科夫列夫页346
③DVD教育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解说词
又专”人才进入党的决策和执行部门。

党内生活要多样化,决不能让党员背死书,认死理,要充分理解马列主义原理,使他们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

最后,清华北大学子更要做到“又红又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