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通用版)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三篇)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cbeb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1.png)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目前,危险点分析预控正在公司系统积极地推广应用,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就如何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开展好这项工作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1把握重点重点在哪儿?重点在班组。
我们强调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强调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分层控制,但我们更要强调,安全工作的重点在班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也不例外。
从宣传发动到培训学习,从危险点(源)的查找到在具体工作中的督促实施、考核讲评,大量的工作都要落实在班组。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要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担子来。
首先要带头接受危险点分析预控这种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其次要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能够结合本班实际有效开展,第三要加强督促和管理,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的实效。
班组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应充分利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的丰富经验,把危险点分析预控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每周安全活动要对下一周的工作任务进行危险点分析、查找,制订预控措施,并结合《安规》学习,使班组成员人人清楚危险点所在,人人明确控制措施的要点。
同时,还必须将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纳入上周工作回顾,进行讲评和考核,修订、完善具有本班工作实际和特点的危险点数据库。
危险点预控卡在现场施工作业中的执行要与开工会(录音)制度、安全互保、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相结合,认真落实各项预控措施,实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有关职能科室和工区(公司)要加强对班组的指导、督促,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在班组开展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成效。
2克服难点难点是什么?难点是在具体工作中危险点预控卡上的危险点的确定。
尽管各专业、各班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险点数据库,尽管在每一项工作前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工作负责人在实际填写和执行危险点预控卡时,总还是难以落笔。
为什么呢?因为既怕多写,又怕少写;既担心少写一条、漏了一项,而万一事故恰恰就在那个环节上发生,又担心多写,面面俱到,使现场作业人员搞不清楚哪些是必须控制的真正危险点,控制措施得不到落实,使危险点预控流于形式。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327c2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2.png)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危险点预控是指在进行工程或生产过程中,对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提前识别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和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第一部分:危险点预控方法1. 建立危险点识别机制a. 设立专门的危险点预控小组,负责危险点的识别和分析。
b. 制定标准化的危险点识别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c. 定期组织危险点识别培训,提高员工的危险点识别和分析能力。
2. 进行危险点识别和分析a.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点排查,包括设备、材料、作业过程等方面。
b. 采用多种方法,如现场观察、访谈、检测等,全面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点。
c. 对危险点进行分级,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性和可能性。
3. 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a. 根据危险点的等级和性质,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b. 采用层级控制的原则,即首先考虑工程控制措施,然后再考虑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c. 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确保其能够有效预控危险点。
4. 实施危险点预控措施a.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措施的执行时间、责任人和要求。
b. 定期开展危险点预控行动,包括培训、检查和监测等,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c. 配备所需的资源和设备,保障危险点预控措施的实施。
第二部分:危险点预控要点范本1. 设备危险点预控要点a.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b. 对设备进行标识和警示,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c. 设立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d. 建立设备运行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2. 物质危险点预控要点a. 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明确其危害性和防护要求。
b. 建立物质储存和处置规程,确保其安全和环保性。
c. 对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泄漏和浓度超标等问题。
d. 充分培训员工,提高其对危险物质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3篇)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7f82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3.png)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一、引言危险点是指在某一场景或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位置、设备、物质或行为。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避免潜在风险,进行危险点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危险点分析1.定义危险点:危险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设备故障:例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b) 人为疏忽:例如操作失误、未采取相关安全措施等;c) 环境因素: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d) 潜在危险物质:例如易燃、腐蚀等物质;e) 不安全行为:例如违规操作、无证上岗等。
2.危险点分析步骤:a) 识别危险点:根据场景或过程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元素进行识别;b) 评估风险等级:对每个危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发生概率等;c) 制定预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d) 实施控制措施:落实预控措施,并确保执行到位;e) 监督检查:定期对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f) 修订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控措施进行修订和改进。
三、危险点预控管理规定1.责任分工:明确危险点预控管理的责任分工,包括负责人、监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制度和流程:建立危险点预控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明确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3.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危险点的认识和预控能力,使员工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意识和技能。
4.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根据危险点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例如安装警示标识、避免接触危险物质等。
5.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突发情况时的行动方针和步骤,包括紧急撤离、救援等。
6.监测和检查:建立监测和检查机制,定期对危险点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7.事故记录和分析:建立事故记录和分析的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8.持续改进:危险点预控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修订和改进预控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风险。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5ca6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d.png)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危险点,比如高空、深水、机械设备等。
这些危险点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实施非常必要。
本文将就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危险点分析的基本流程1.确定危险点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先确定哪些地方会存在危险点。
比如工厂里高处作业台、电缆渠、化学品库等。
2.确定危险点的特点和类型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危险点的特点和类型。
这些特点和类型包括:高度、温度、压力、危险性等。
比如,高处作业台的特点是高度,化学品库的特点是危险性。
3.评估风险在了解危险点的特点和类型之后,我们需要对危险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风险的要素包括:危害的可能性、影响的范围、发生的频率。
评估完风险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某个危险点的风险大小,以及为什么需要预控。
4.实施控制措施最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管理控制、工程控制和人身防护措施。
比如,在高处作业台上进行工作时,可以使用安全带固定身体,但在防护措施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避免高处作业。
二、危险点预控工作实施的具体办法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每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标准等,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2.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危险点、危险品、安全措施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防止危险点发生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4.设立危险源警示标志在危险点附近,我们需要设置危险源警示标志,提醒人们留意危险点,并告知人们如何防范。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三篇)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19183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8.png)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1. 总则1.1 本规定是为了规范企业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工作,确保员工、设施和财产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1.2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外包人员。
1.3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工作,发现危险点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预控。
1.4 各部门负责人要负责本部门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预案,并组织实施。
2. 危险点分析2.1 危险点是指可能导致事故、损失或危害的地点、设备、工艺或行为。
2.2 在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危险点的种类、特点以及分析方法。
2.3 危险点分析要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包括对设施、材料、人员、工艺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
2.4 危险点分析要考虑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评估其风险等级。
2.5 危险点分析结果要及时记录和汇总,形成危险点清单,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3. 预控管理3.1 预控管理是指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3.2 各部门负责人要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和预案,并组织实施。
3.3 预控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3.4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设施、更新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和装置等措施。
3.5 管理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等措施。
3.6 人员培训包括危险点的宣传教育、事故应急演练和设备操作培训等方面。
4. 监督检查4.1 公司要建立健全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4.2 监督检查要对各部门的危险点分析工作、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4.3 监督检查应由独立的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
4.4 监督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并进行记录。
5. 教育培训5.1 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
5.2 新员工入职前要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5548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9.png)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危险点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些危险点很容易引发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危险点分析1.物理危险物理危险主要是指由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
需要分析相关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物理危险,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2.化学危险化学危险主要是指各种化学品的使用可能导致的伤害和污染,如有毒气体泄露、剧毒物质接触等。
对于涉及化学品的工作场所,需要详细评估和分析潜在的化学危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生物危险生物危险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微生物和生物制品,如病菌、疫苗等。
在医疗、实验室和食品加工等领域,需要进行生物危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工作中可能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职业疲劳等。
人为因素危险点的分析需要考虑员工的培训、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预控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点的认识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培训员工正确使用设备、紧急逃生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2.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修复或替换。
3.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针对各种危险点,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安全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监测风险、收集事故数据、及时报告事故等。
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预测和研判危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危险点预防措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范本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d7b4d6584254b35effd342c.png)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9714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
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
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
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2篇)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53fe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范本危险点预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它帮助组织和企业识别潜在的危险点,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本文将介绍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管理工具。
一、全面分析和评估在开展危险点预控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以确定潜在的危险点和可能的风险。
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1 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的安全性、环境条件等。
1.2 组织和管理方面:包括员工数量、员工技能水平、管理能力等。
1.3 工作流程和操作过程:包括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步骤和安全规程等。
1.4 物质和设备:包括各类物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存储方式等。
1.5 外部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气候变化、市场竞争等。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潜在的危险点和可能的风险。
二、制定预防措施在确定了潜在的危险点和可能的风险之后,接下来需要制定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的制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 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培训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安全操作流程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2.2 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时对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操作流程、使用设备的规定、个人防护措施等。
2.4 风险控制措施:对潜在的危险点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如隔离危险区域、使用防护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
2.5 安全纠错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纠错机制,包括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故障处理程序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上述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和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和组织的安全。
三、监督和检查在实施预防措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落地。
监督和检查的要点如下:3.1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
风电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三篇)
![风电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5e26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d.png)
风电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风电场是利用风能发电的重要装置,它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优势,在我国的能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风电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点,可能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
为此,制定一个有效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对于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危险点分析1. 高空作业风险:在风电场中,高空作业是非常常见的,针对安装、检修、维护等工作需要进行高空作业。
然而,由于风电机组通常位于较高的高度,高空作业风险较高,可能导致人员失足摔落、绳索断裂等意外情况发生。
2. 风电机组维护风险: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这需要工作人员接触到机组内部的运行设备,存在电气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
3. 风电机组火灾风险:由于机组内部存在高温、高压等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会引发爆炸、燃烧等严重后果。
4. 风电机组风叶失速风险:风电机组的风叶在运行时可能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发生失速,这将导致风叶摇摆、碰撞,进而引发意外事故。
二、控制措施1. 安全培训:为所有从事风电场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高空作业安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设施和装备:在风电场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绳索、安全带等,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同时,检测和保养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风电场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确保风电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火灾监控和预防:采取必要的火灾监控设备,如火灾探测器、灭火器等,进行火灾的监测和预防。
同时,定期进行火灾演习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实施,提高处理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
5. 故障检测和预警:安装故障检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风电机组的问题和异常,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6. 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任务,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和保障。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版本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c8d45d03d8ce2f006623a5.png)
文件编号:RHD-QB-K498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版本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
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
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
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条: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时间、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动作可能引发的危险点。
也就是对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制定预防措施,通过措施的落实,能够从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有效地控制危险点,消除危险源。
只有提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事故的预测、预控,实现安定的施工生产局面。
第四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公司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使全司职工认识到施工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做到提前预防、超前控制。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模版(四篇)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f539f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e.png)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危险点分析第二条危险点是指可能给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的地点、设施、设备或工作行为。
第三条在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应当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
第四条危险点分析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生产活动的特点和过程;(二)可能出现的工作事故类型和后果;(三)现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四)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安全意识。
第五条危险点分析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险点的名称和具体位置;(二)危险点的性质和特点;(三)危险点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和后果;(四)危险点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五)危险点的风险等级评估;(六)危险点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预控管理第六条预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危险点进行事前预防和控制。
第七条预控管理应当根据危险点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预控管理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一)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二)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三)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四)监督检查和纠正措施;(五)应急处理和应对措施。
第九条预控管理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二)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四)发挥员工的主动作用;(五)加强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管理责任第十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危险点管理部门,负责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危险点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以下方面:(一)组织实施危险点分析;(二)制定和完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的规定;(三)监督检查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的实施情况;(四)培训和教育员工。
第十二条企业的领导人应当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十三条员工是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应当按照规定参与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员工有权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提出建议并报告。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的实施情况应当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2020年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2020年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d87d0427d3240c8547ef0a.png)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年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0年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
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
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
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条: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时间、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动作可能引发的危险点。
也就是对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制定预防措施,通过措施的落实,能够从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有效地控制危险点,消除危险源。
只有提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事故的预测、预控,实现安定的施工生产局面。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示范文本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0fbe89b8f67c1cfbd6b843.png)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
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
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
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条: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时间、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动作可能引发的危险点。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管理办法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45b6801f69e3143329488.png)
xxxx公司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2018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任何生产工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因素,凡进行运行、维护、检修、试验工作必须进行危险点分析。
外来人员参与现场工作时,发电企业必须事先做好危险点分析与交代工作,并要求在控制措施的签字栏签字。
第三条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旨在不断提高员工对作业风险的认识,认真分析可能危及人身、设备不安全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员工在作业全过程中的人身和发电设备安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第五条xx公司的工作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xx公司有关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规章制度;(二)指导xx公司系统发电企业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组织推广先进的危险辨识方法和手段;(三)规范xx公司系统各企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管理。
第六条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的工作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 公司的有关办法;制定公司自身的有关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规章制度;(二)监督指导所管理和所属发电企业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规范管理;(三)对所管理和所属发电企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考核。
第七条发电企业的工作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 公司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本企业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二)落实本企业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责任制;(三)规范管理本企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抓好过程控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和工作票、操作票及现场作业指导书有机结合,指导现场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执行情况要随两票一起统计合格率,并进行分析、考核;(四)组织工程技术和安全监督人员,编制本企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手册》,按专业编制成册,下发班组。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办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7975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6.png)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办法引言危险点是指能够对人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危险点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应用方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的基本概念危险点危险点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对员工、生产设备、产品、环境等造成潜在危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导致危险点产生的具体原因或条件,如机械设备故障、电气设备故障、化学物品泄漏等。
危险等级根据危险程度将危险点分为不同等级,一般分为特别重大危险、重大危险、较大危险、一般危险等级。
根据等级的高低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点分析危险点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和危险等级。
利用分析结果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危险点的风险程度。
危险点预控危险点预控是指通过引进技术、采用管理措施等手段,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危险源的产生,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危险点分析预控管理流程识别危险点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物料、场所、人员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危险点。
确定危险点的原因和危险等级对每个危险点进行分析,找出其潜在的危险源,确定危险点的危险等级。
制定危险点管理措施针对不同危险等级的危险点,制定相应的危险点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实施计划。
落实危险点管理措施将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检查评估和不断改进对危险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危险点分析预控方法事件树法事件树法将危险点所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作为叶子,依据事件发展逻辑建立事件树。
通过对事件发展的不同路线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最终可能出现的事件发展路线和概率,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生产设备组件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确定失效可能对设备和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预防和控制措施更加有效。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9f831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d.png)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1. 简介危险点分析预控是在工作环境中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实施办法,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2. 危险点分析预控步骤1.确定工作任务和危险点:首先,对工作任务进行明确的定义,并识别与该任务相关的所有可能的危险点。
这些危险点可能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等。
2.评估危险点的严重性:对于每个已识别的危险点,评估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威胁程度。
可以使用比较法、风险矩阵等工具进行评估,将危险点进行分级。
3.制定应对策略:基于危险点的严重性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改进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改变工作流程等。
4.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应对策略,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危险点对员工的威胁。
确保所有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监控其有效性。
5.培训和知识普及: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以增强他们对危险点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如会议、宣传材料等)推广危险点分析预控的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6.定期评估和改进: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的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
3. 工作责任分配为了确保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角色分配。
1.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危险点分析预控的工作指导方针和政策文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定期组织会议和培训等。
2.危险点分析预控小组:由安全、环保、质量等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危险点的识别、评估、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3.员工:负责配合危险点分析预控小组的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和措施,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 监管和检查机制为确保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和检查机制。
1.内部监督机制:各相关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范文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8495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b.png)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规定,以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点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点,我们能够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二、危险点识别1. 工作场所我们将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探查和评估,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等。
发现存在的危险点后,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2. 材料和物品我们将对使用的材料和物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或其他有危险性的物品,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储存和处理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工作过程我们将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探索潜在的危险点。
这包括对不安全的工作方法、潜在的事故风险、人员疲劳等方面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三、危险点评估1. 危险程度评估我们将对识别出的危险点进行程度评估,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高风险的危险点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中风险的危险点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复,低风险的危险点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
2. 风险影响评估我们将对各个危险点的风险影响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产中断等方面。
通过对风险影响的评估,我们能够确定应该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四、危险点控制1. 采用可行的控制措施我们将根据不同危险点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物理控制(如安装护栏、标记危险区域)、工程控制(如改进设备和工艺)、行政控制(如员工培训和安全规章制度)等。
2.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我们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行动计划,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进行有效的处置。
3. 培训和教育我们将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习将帮助员工有效地处理和应对各类危险情况,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d8f0f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2.png)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1. 引言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潜在危险点的识别、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概率,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档旨在介绍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实施办法,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2.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基本原则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应根据以下基本原则进行:2.1.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是危险点分析预控的核心思想。
通过识别潜在的危险点,并在危险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风险。
2.2. 综合施策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采取系统性的措施。
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作业规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预控。
2.3. 逐级负责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应实行逐级负责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于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确保预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3.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步骤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包括以下步骤:3.1. 危险点识别根据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识别。
包括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人为因素等。
3.2. 危险点分析对识别出的危险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考虑危险的性质、强度、频率、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通过分析确定危险点的等级和风险。
3.3. 危险点评估根据危险性和风险等级,对危险点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作为制定预控措施的依据。
3.4. 预控措施制定根据危险点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
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
3.5. 预控措施实施将预控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预控措施,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3.6. 效果评价和改进对预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不断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4.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关键措施为确保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有效实施,以下是几项关键措施:4.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危险点分析预控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查。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d296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a.png)
不安全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方法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技术进步和各种便利条件,但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和风险。
事故和灾祸发生的频率不降反升,所以对于不安全点的分析预控工作显得尤为紧要。
下面本文将从不安全点的定义、不安全点分析的步骤、不安全点预控措施的订立和不安全点管理的实施等方面来讨论如何预控各类不安全点。
二、不安全点的定义不安全点,即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可能对生命财产造成不安全的场所、设施或活动。
例如,不安全化学品生产、储运、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任何一处环境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建筑施工现场、高空、深水等特别环境,重要交通路段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商业广场、医院、高射标靶、迎宾广场等都是常见的不安全点。
三、不安全点分析的步骤不安全点分析是系统地分析不安全因素,从而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讲,不安全点分析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不安全物质或过程,并划分不安全区域;2.确定不安全性质以及不安全的可能影响;3.确定可能显现的事故形式,包括不安全源是否会放大、扩散等情况;4.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物质或活动;5.评估不安全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6.确定掌控或削减不安全的措施,并确定该措施的有效性;7.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确定相应的准备措施。
四、不安全点预控措施的订立不安全点的预控措施是为了降低事故的风险发生率和缓解其发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而设立的。
订立不安全点预控措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环境风险因素。
这包括分析存在的不安全物质或过程、介质、危害形式和后果等,依据分析结果建立不安全点的风险因素图。
2.确定需要实行的防备措施。
依据不安全点的风险因素图,选择可行的、成本低的防备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更改设备、调整物体位置、使用改进的操作规程、配备检测仪器等。
3.实现防备措施。
执行防备措施的计划的时候,可以应用如下的方法:订立明确的行动计划,培育良好的防备文化,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落实有效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0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
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
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
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
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条: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时间、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动作可能引发的危险点。
也就是对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制定预防措施,通过措施的落实,能够从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有效地控制危险点,消除危险源。
只有提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事故的预测、预控,实现安定的施工生产局面。
第四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公司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使全司职工认识到施工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做到提前预防、超前控制。
找出工作中的危险点,彻底控制和化解危险点,达到杜绝各类事故,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目的。
特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第二章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方法
第五条:对职工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宣传、教育。
通过岗位职责教育、各专业的《安规》教育,以及学习、讨论本专业、本岗位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汇编。
使职工清楚的认识到危险点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和危险点的可控性及作业中的危险点可能造成的危害及事故后果。
提高对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认识和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从而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
第六条: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最终化解危险点是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目的。
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工作要充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思路。
从各项作业的初始阶段入手查找危险点,管因素、管过程,以尊重客观规律发展的科学态度,把实践作为检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标准。
第七条:各专业结合本岗位施工生产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参照公司《危险源调查表及清单》。
查找本岗位操作过程的危险点,针对工作特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工作环境、设备状况、
气象条件等,对照《安规》制定控制措施。
填写《危险点预控卡》,形成标准化作业。
第八条:《危险点预控卡》不能替代现有的《安全工作票》。
两者在施工生产中有共同的目的,但在控制过程中有不同的职责。
《危险点预控卡》与《安全工作票》的根本区别在于《安全工作票》是以施工工序为单位,是对施工生产的工序过程进行控制。
《危险点预控卡》是从作业初、作业中、作业后分别化解动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点,是细化过程的控制。
第九条:《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依据是各专业的《安规》、《作业指导书》、各工程的《补充作业指导书》及《特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等有效文件。
第十条:每项工作在作业前由操作者辩识和填写《危险点预控卡》。
送电线路工程:作业点负责人每点一卡。
变电工程:单人独立作业每人一卡。
群体作业,作业点负责人每点一卡。
土建工程:随作业项目及地点、环境、人员的变化填写(即:每个分项作业填写一卡。
地点、环境、人员发生变化另外填写《危险点预控卡》)。
《危险点预控卡》填写后,由施工队长或工地安全专责审查补充完善,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向施工人员分别宣讲交底。
施工人员完全清楚危险点存在方面和控制措施,在《危险点预控卡》上签字确认,并认真执行。
第十一条:作业过程中,全体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要求,检查所有找出的危险点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预控措施的正确性。
安全监护人在工作中随时督促检查每个作业人员执行《危险点预控卡》的工作情况,及时纠正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中的不安全状况。
第十二条:施工队每周的安全活动日要分析总结一周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实施状况。
第十三条:各单位每月在安全生产会议前,收集汇总各项目部、施工队(车间)《危险点预控卡》。
检查、分析、总结推广好的经验,
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第十四条:为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真正起到防止事故的目的,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力度。
通过检查督促各分公司、项目部正确执行落实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情况。
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第十五条:施工队、作业班《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要有针对性,并使整个工作过程人员、设备、管理、环境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三章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中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同时履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职责。
第十七条:施工队长负责督促、审核、补充、完善作业班组所填写的《危险点预控卡》,负责操作者和施工人员的交底及认可签字。
召开各工序施工前的危险点分析会和班后的危险点预控总结会。
第十八条:作业人员负责危险点预控措施的正确落实。
做到谁控制谁负责。
第十九条: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的检
查和督导工作,收集各项目部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要求
第二十条:按标准化作业《危险点预控卡》格式填写见(附件一内容)。
第二十一条:按作业的实际内容找准危险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五章考核
第二十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推行阶段本着从严考核的原则,把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深入的推行下去。
第二十三条:《危险点预控卡》与《安全工作票》同等考核,对不认真执行者,依照《反违章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是在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的,是《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和完善。
实际应用中必须建立在
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前提下。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的未尽事宜参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安全监察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