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_第十一章_内分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第11章内分泌系统PPT课件

正常状态
允许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
激素作用机制的实质是激素诱发细胞内信号 转导过程。一般来说,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 过受体介导的,不同化学结构及特性的激素分别 与细胞膜受体或者细胞内受体结合,并通过不同 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引起靶细胞发生生物学效应 ,这至少需要经过三个环节(如右图)。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 激素作用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充分认 识到激素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神经细胞分泌的化学信使(激素)进 入血液,通过血流到达靶细胞起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五)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尽管激素种类繁多,作用复杂,但在对其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的机制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2、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4、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靶细胞受体 识别激素并与激素结合
激素受体 复合物的信号转导
转导信号引起 靶细胞生物学效应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2、类固醇(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和盐皮质激素以及性
腺分泌的性激素,胆固醇衍生物1,25-二羟胆钙化醇等。
3、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总称为前列腺素 ,结构上都是含20个碳原子的不
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细胞三烯等。
上一页 下一页
(四)激素的作用方式
1、内(远距)分泌( telecrine )
1、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内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只选择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 作用的特异性。
激素的特异性也有强弱之分,有些激素的特异性 很强(促甲状腺激素);有些激素没有特定的靶细 胞(生长激素等)。
动物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11.3 下丘脑与垂体
一、垂体结构 (Fig)
二、神经垂体 储存和释放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的部位,
本身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
– 抗利尿激素(ADH)或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 催产素 (oxytocin, OT):促进乳腺排乳和刺激子宫收缩。 合成部位: ADH在下丘脑的视上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合成; 催产素主要是在下丘脑的室旁核中合成。 神经分泌系统 (图11-6)
四、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GH)
1、结构:GH是单链蛋白质。 2、作用:促进物质代谢与生长发育。 ①生长素与甲状腺素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
侏儒症(dwarfism)、巨人症(gigantism)、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
生长素并不是直接刺激细胞生长,而是作用于肝,诱导肝产 生生长介素(somatomedins,SM)或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SM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 处,再作用于细胞,促进生长。
1. 对代谢的作用
(1)产热效应
使肝、肾、心脏、胰腺、骨骼肌等组织的氧耗量增加,产 热量增加。
主要原因:增强了细胞膜上钠钾泵的活动。
(2)促进葡萄糖和脂类的分解代谢。
(3)蛋白质代谢 正常生理剂量甲状腺素:促进蛋白质合成; 大剂量:蛋白质分解加速,尿氮增加,导致蛋白质的净分解
代谢。
2.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
2、散在于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腺
3、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下丘脑存在兼有 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
二、激素(hormone)
《动物生理学内分泌》课件

06
CHAPTER
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前景
总结词
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种关系在维持机体健康和应对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和防御能力。同时,免疫系统也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介质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激素水平。这种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在维持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作用。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负责调节动物体内的代谢、生长和发育过程。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
调节代谢
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从而影响动物的总体生长和发育。
生长激素还能调节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以适应生长发育的需要。
03
02
01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垂体腺的分泌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和调节,是内分泌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垂体腺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通过分泌多种激素来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
甲状腺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主要负责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来影响动物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等过程。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受到垂体腺的控制和调节,是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
攻击行为是动物在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资源时所表现出的行为。
攻击行为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激素是睾酮和皮质醇。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能够促进动物的攻击性和竞争性行为。皮质醇则是一种应激激素,在动物面临压力或紧张时分泌,可以影响攻击行为的程度和反应。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内分泌系统ppt课件共87页文档

下丘脑
下丘脑
下 丘 脑 垂 体
垂 体 门 脉
束
N垂体
腺垂体
(二)下丘脑调节肽
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弓状核、 正中隆起等)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前7 种分别控制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二、腺垂体激素
腺垂体激素有:生长素、催乳素、促黑(色素细胞)激 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通过酶偶联受体信号介导模式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
3.生长激素的分泌调节
血糖降低 氨基酸↓ 慢波睡眠 应激刺激
甲状腺素 雌激素 雄激素
下丘脑
GHRH
GHRIH
cAMP/Ca2+
rolaction PRL)
1.PRL的作用 催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和维持 成熟的乳腺泌乳;调节月经周期。
②男性:PRL能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加强 LH促进睾酮的合成。
(三)促黑激素
MSH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四)促甲状腺素
TSH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素;促进甲 状腺细胞的生长发育,腺体增大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并合成、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六)促卵泡激素(FSH)
当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后,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复合 物,然后进入核内→生物效应。
2.受体的调节 指对受体的数量及与受体的亲和力的调控和影响。
当一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 亲和力与数量增加→上调。
当一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 亲和力与数量减少→下调。
(二)含氮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动物生理学课件:第11章内分泌

第十一章 内分泌(endocrine)
内分泌系统是动物机体内所有分泌腺和散在的内
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机体的腺体 按其不同组织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凡分泌物从腺体经
导管流至皮肤表面或某些体腔中的这类腺体称为有管 腺或外分泌腺,如汗腺和各种消化腺等;凡没有导
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由腺细胞经出胞作用直接透入血 液(组织液)或淋巴,从而传布至局部或全身的这种
2.甾体类激素作用的机理—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分子小,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进入 细胞之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故把 此种作用机制称为二步作用原理,或称为基因表达学说。 第一步是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 物,导致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激素—胞浆受体复 合物获得进入细胞核内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细胞核内。 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 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 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称 为激素(hormone)。
•神经激素(neurohormone) •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 •外激素(phermone)
2.典型激素的特点
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只对特定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②只调节细胞内生理反应的速度,不能发动新的反应; ③表现高效性,微量激素就能起显著反应; ④分泌速率不均一,常表现间断性或周期性分泌; ⑤通过代谢在肝脏或靶组织内失活,不断从体内消失。
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上通过垂体门脉有血管联系;在功 能上,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性多肽由垂体门脉输送到腺垂体, 实现对腺垂体各激素分泌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是动物机体内所有分泌腺和散在的内
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机体的腺体 按其不同组织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凡分泌物从腺体经
导管流至皮肤表面或某些体腔中的这类腺体称为有管 腺或外分泌腺,如汗腺和各种消化腺等;凡没有导
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由腺细胞经出胞作用直接透入血 液(组织液)或淋巴,从而传布至局部或全身的这种
2.甾体类激素作用的机理—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分子小,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进入 细胞之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故把 此种作用机制称为二步作用原理,或称为基因表达学说。 第一步是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 物,导致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激素—胞浆受体复 合物获得进入细胞核内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细胞核内。 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 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 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称 为激素(hormone)。
•神经激素(neurohormone) •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 •外激素(phermone)
2.典型激素的特点
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只对特定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②只调节细胞内生理反应的速度,不能发动新的反应; ③表现高效性,微量激素就能起显著反应; ④分泌速率不均一,常表现间断性或周期性分泌; ⑤通过代谢在肝脏或靶组织内失活,不断从体内消失。
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上通过垂体门脉有血管联系;在功 能上,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性多肽由垂体门脉输送到腺垂体, 实现对腺垂体各激素分泌的调节。
动物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激素调节课件PPT

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 种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应激、免疫反应等,这些因素 通过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来调节动 物的能量代谢。
它能够促进糖原分解和脂肪酸氧化, 提高血糖水平,同时抑制蛋白质合成 和脂肪分解,对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 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调节以及自身 反馈机制共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 动,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
肾上腺的激素调节
01
02
03
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包括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皮质醇等。
调节功能
肾上腺激素对机体的应激 反应、代谢和免疫等具有 重要作用。
作用机制
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 丘脑-垂体的调控,同时自 身也具有一定的反馈调节 机制。
激素的分泌
激素合成后,通过内分泌细胞的轴突或胞吐作用分泌到血液 中,进而运输到靶组织发挥作用。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
激素的传递方式
血液传递
激素通过血液的循环系统向全身 传递信息,作用于靶组织。激素 在血液中的浓度和变化可以影响 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间传递
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
长发育。
肾上腺
肾上腺分为髓质和皮质 两部分,髓质分泌肾上 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 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等,调节机 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源自010203
04
蛋白质类激素
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调 节机体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 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
《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四节 肾上腺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 位于外周部,分泌类固醇激素,对维持机 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肾上腺髓质 位于中央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在机
体应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由三层上皮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 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肾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aldosterone)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蛋白质分解加速,骨骼肌 蛋白大量分解,肌肉收缩无力,消瘦乏力。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但组织 间隙的粘蛋白增多,可结合大量正离子和水分子,引 起皮下组织水潴留,产生粘液性水肿。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作用 T3 、T4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
成熟的作用(尤其对脑和长骨)。在胚胎期至出生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成年人的神经系统已分化健全,甲状腺激素主 要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甲状腺功能亢 进患者,易激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烦燥不安、 喜怒无常、多语、失眠、肌纤维震颤,严重时可 发生惊厥。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出现记忆力减退,行 动迟缓,表情淡漠,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降低的表现。
上
腺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cortisol)
皮 质 网状带:性激素(少量的雄性激素和微量的雌
二醇,亦可分泌少量糖皮质激素) 这三类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统称为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
1、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①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Ⅰ. 糖异生增强,促进蛋白质分解,生成 大量氨基酸进入肝,同时还能提高肝内有关糖异生酶 的活性,使氨基酸转变为糖。
甲状腺上皮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腺泡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 吞入细胞内,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离出T3和T4, 释放入血,MIT和DIT在脱碘酶作用下而脱碘,脱下的碘供重 新合成甲状腺素。
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内分泌pptx

其他内分泌腺及激素简介
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 上腺素等激素,参与应 激反应、调节心血管功
能等
胰腺
除了分泌消化酶外,还 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 素等激素,参与血糖调
节
前列腺
分泌前列腺素等激素, 参与生殖、免疫等生理
过程
卵巢和睾丸
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 、孕激素、雄激素等, 参与生殖和性别特征维
持等生理过程
肾上腺髓质结构与功能
髓质结构
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分 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 上腺素细胞。
分泌激素
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 肾上腺素,均为儿茶酚胺 类激素。
调节机制
受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 统的调节,应激反应时分 泌增多。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生理作用
心血管系统
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 出量增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改善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
呆小症。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03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旁腺结构与功能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 左右叶背面,通常有 上下两对。
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 素共同调节体内钙、 磷代谢平衡。
甲状旁腺的主要功能 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PTH)和降钙素( CT)。
甲状旁腺激素生理作用
调节血钙水平
胰岛结构特点
胰岛内细胞排列紧密,通过血管、 神经等相互连接,形成内分泌调节 网络。
胰岛功能
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 节体内血糖水平。
胰岛素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胰岛素生理作用
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 糖水平。
胰岛素分泌调节
受血糖浓度、神经调节和激素调 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保持动态 平衡。
第十一章 内分泌(生理学)PPT课件

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调控DNA转录
生成新mRNA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下丘脑 与垂体 联系
下丘脑 下丘脑
神经垂束 (垂体后叶) 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前叶)
下丘脑促垂体区 肽能神经元分泌 的肽类激素,其 主要作用是调节 腺垂体的活动, 称为下丘脑调节 肽。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肽能神经元 : 能分泌肽类激素的 神经元
卵巢、胎盘
消化道、脑
心房
松果体 胸腺 各种组织 肾
睾酮
T
类固醇
抑制素(卵巢也可产生)
糖蛋白
雌二醇
E2
类固醇
雌三醇
E3
类固醇
孕酮
P
类固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糖蛋白
胃泌素
★ 十七肽
胆襄收缩素—促胰酶素 CCK-PZ ★ 三十三肽
促胰液素
★ 二十七肽
心房钠尿肽
ANP
二十一肽
二十三肽
褪黑素
MT
胺类
胸腺激素
肽类
前列腺素
PG
脂肪酸衍生物
1,25,二羟维生素D3 1,25-(OH)2-VD3 固醇类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 信息传递作用:
仅起信使作用
(二) 作用相对特异性:
只选择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
(三)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四)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协同: 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
2. 拮抗: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
上调 (增量调节):
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 使该受体或 另一种受体的亲合力或数量增加
下调 (减量调节): 与上述相反
意义:
动物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激素调节

3. 释放 甲状腺受到促甲状腺素(TSH)刺激后,滤泡上皮细胞通过 胞饮将连接T4、T3的甲状腺球蛋白胶质小滴吞入胞内,在蛋 白水解酶的作用下释放T4或T3 ,进入血液。 4. 运输 • 结合型甲状腺激素:绝大多数与血浆中的甲状腺素结合蛋 白结合。结合型无生物活性。 • 游离型甲状腺激素不足1%,具备激素活性,与结合型维持 动态平衡。 5. 代谢:甲状腺激素降解的主要途径是脱碘。脱碘在脱碘酶作 用下进行。
二、肾上腺皮质:分泌类固醇激素 1、肾上腺皮质分为三层: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图) 2、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主要为醛固酮
3、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主要为皮质醇、皮质酮 –增强糖异生 –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代谢 –调节水盐代谢 –在应激反应中作用
4、网状带分泌性激素,如雌二醇
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下丘脑调节肽有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usregulatorypeptidehrp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thyrotropinreleasing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4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10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rowthhormonereleasinghormone多肽4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ih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催乳素释放因子结构不清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结构不清促黑激素释放因子结构不清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结构不清六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靶腺体形成一个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多种反馈调节
• 儿茶酚胺类激素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兴奋性;
–对心血管作用:心跳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 升高,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全身血液重新分配; –对呼吸作用:呼吸加强加快; –对代谢作用: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 •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 :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紧急动员的过程。 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 作用于嗜铬细胞上的N型受体,引起 肾上腺素(E)与去甲 肾上腺素(NE)的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使机体处于反应机敏、高度警觉的状态下。
二、肾上腺皮质:分泌类固醇激素 1、肾上腺皮质分为三层: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图) 2、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主要为醛固酮
3、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主要为皮质醇、皮质酮 –增强糖异生 –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代谢 –调节水盐代谢 –在应激反应中作用
4、网状带分泌性激素,如雌二醇
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下丘脑调节肽有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usregulatorypeptidehrp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thyrotropinreleasing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4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10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rowthhormonereleasinghormone多肽4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ih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催乳素释放因子结构不清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结构不清促黑激素释放因子结构不清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结构不清六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靶腺体形成一个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多种反馈调节
• 儿茶酚胺类激素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兴奋性;
–对心血管作用:心跳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 升高,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全身血液重新分配; –对呼吸作用:呼吸加强加快; –对代谢作用: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 •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 :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紧急动员的过程。 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 作用于嗜铬细胞上的N型受体,引起 肾上腺素(E)与去甲 肾上腺素(NE)的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使机体处于反应机敏、高度警觉的状态下。
动物生理学内分泌系统PPT

三、神经垂体激素
调节渗透压、血容量和血压 血管加压素 学习、记忆和性行为 神经垂体激素 催产效应
催产素 排乳效应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 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
甲状腺结构特点: 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神 经支配; 甲状腺由腺泡组成;腺 泡壁是一层立方上皮细 胞,腺泡腔中充满上皮 细胞的胶质分泌物,主 要是甲状腺球蛋白。
三、1,25-二羟维生素D3
1,25-二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肾脏经羟化修饰后的产物, 它能够促够钙磷吸收和骨钙动员,从而升高血钙、血磷水平 。 (一)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用 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对骨的作用 促进骨质溶解,促进骨的生成和钙化 ——表现为骨的代谢和更新加快。 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
二、降钙素
降钙素是由哺乳动物甲状腺内部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 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腮后体分泌的多肽,含32个氨基酸残基。 (一)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CT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其作用与PTH相反。 对骨的作用 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增加成骨过程,抑制 骨钙的吸 收,导致骨组织钙。磷沉积增加、释放 减少。 对肾的作用 减少肾小管对钙、磷、钠及氯等离子的重吸收。 对小肠的作用 间接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
(2)调节新陈代谢
(3)维持生长和发育 (4)调节生殖过程
二、激素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
体激素、胰岛素、 含氮类激素 状腺素等,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主要由下丘脑调节肽、腺垂
甲状旁腺激素和消化道激素等。 胺类激素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甲
素,包括
多为氨基酸的衍生物。 脂类激素 脂类激素指以脂质为原料合成的激
动物生理学11-内分泌

22
膜表面受体的类型 23
激素信号与靶细胞反应的关系
每一种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对信 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细胞的固有 特征有关
相同的信号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如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 降低心肌收缩频率,引起唾腺细胞分泌
不同信号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 能促进肝糖原降解而升高血糖。
生长发育效应:是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 要因素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调 节其兴奋性
54
55
缺碘引起甲 状腺肿大的
机理
56
甲状腺素分 泌的调节
57
第四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58
甲状旁腺
59
60
1,25(OH)2D3的作用
刺激小肠主动吸收钙 促进小肠上皮吸收钙所必须的钙结合蛋白的
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 小剂量孕酮可刺激排卵、高水平的孕酮则可抑制发情和排卵 在畜牧实践中,用于诱导同期发情 兽医临床中治疗因黄体机能失调引起的可惯性流产
84
三、性腺肽类激素
抑制素(inhibin) 激动素(activin) 卵泡抑素(follistatin)
85
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86
糖皮质激素 分泌的调节
75
髓质激素的作用:
兴奋心脏和缩血管作用,使血压升高 加深呼吸,使支气管舒张以增大肺通气量 加速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提高 使胃肠道平滑肌舒张,但使竖毛肌和睫状肌
收缩,导致动物毛发竖立、瞳孔放大
76
第七节 生殖激素
一、睾丸分泌的激素
性激素的结构
77
睾酮的转化
78
谢有什么调节作用? 6. 血液中Ca2+和葡萄糖浓度是如何维持相对稳态的? 7. 肾上腺可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8.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重要差别?
膜表面受体的类型 23
激素信号与靶细胞反应的关系
每一种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对信 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细胞的固有 特征有关
相同的信号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如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 降低心肌收缩频率,引起唾腺细胞分泌
不同信号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 能促进肝糖原降解而升高血糖。
生长发育效应:是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 要因素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调 节其兴奋性
54
55
缺碘引起甲 状腺肿大的
机理
56
甲状腺素分 泌的调节
57
第四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58
甲状旁腺
59
60
1,25(OH)2D3的作用
刺激小肠主动吸收钙 促进小肠上皮吸收钙所必须的钙结合蛋白的
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 小剂量孕酮可刺激排卵、高水平的孕酮则可抑制发情和排卵 在畜牧实践中,用于诱导同期发情 兽医临床中治疗因黄体机能失调引起的可惯性流产
84
三、性腺肽类激素
抑制素(inhibin) 激动素(activin) 卵泡抑素(follistatin)
85
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86
糖皮质激素 分泌的调节
75
髓质激素的作用:
兴奋心脏和缩血管作用,使血压升高 加深呼吸,使支气管舒张以增大肺通气量 加速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提高 使胃肠道平滑肌舒张,但使竖毛肌和睫状肌
收缩,导致动物毛发竖立、瞳孔放大
76
第七节 生殖激素
一、睾丸分泌的激素
性激素的结构
77
睾酮的转化
78
谢有什么调节作用? 6. 血液中Ca2+和葡萄糖浓度是如何维持相对稳态的? 7. 肾上腺可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8.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重要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指散在分布于某些器官 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组织间隙 (液)扩散至邻近的靶细胞,以发挥其调节作用。例如胰 岛中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方式发挥其对于邻 近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B细胞(分泌胰岛素) 的抑制性调节作用。此外,前列腺素等也被称为局部激 素。
上一页 下一页
3、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激素的调节作用和允许作用 (2)激素的信息传递和信息扩大作用 (3)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激素作用的特异性和高效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激素的生理作用(图)
(1)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例如 生长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 素和胰岛素参与糖代谢的调节;胃泌素、促 胰液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对消化管运动 和消化腺分泌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④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 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⑥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脑垂体
(一)神经垂体
1、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1)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或抗利尿激 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2)催产素(oxytocin,OXT)
(3)受血液中代谢产物浓度的调节 例如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血钙浓度对 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下丘脑与脑垂体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
(一)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位置:下丘脑位于前脑基底部
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图1,2) 1、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是一个整体。神经垂体仅仅 是贮存和释放下丘脑所分泌的激素的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激素(hormones)
激素新定义的特点是,更强调激素传递信息的作用, 而较少注重激素的传递方式。
激素的新定义虽含义更加广泛,但较易在概念上引起 混乱,如把神经递质也作为激素之一,故一直未得到公 认。
神经激素(neurohormone):是指由某些神经元 所分泌或由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们经体 液(而不是突触间隙)循环于全身,从而对靶组织或靶 细胞发挥其调节作用。例如,下丘脑某些神经元分泌到 腺垂体的调节性多肽;神经垂体释放的加压素和催产素, 以及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2)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成分,维持内环 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例如,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水盐代谢的调节;降 钙素,甲状旁腺素对血钙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3)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 能。例如,生长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等的作 用。
(4)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和适应能 力。例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急 (emergency)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 质系统在应激(stress)中所发挥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激素作用的机理
(1)含氮类激素作用的机理(第二信使学说) (图1、2)
(2)甾体类激素作用的机理(基因表达学说) (图)
(3)含氮类激素和甾体类激素作用机理的比 较(图)
上一页 下一页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
(1)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 例如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和甲状腺等。
(2)受神经系统的间接控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 分泌受腺垂体促激素的调节,而后者又受下丘脑 相应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的控制。
性外激素(pheromone):指某一个体释放到外界的特 殊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远距离传布(如经空气、水等), 为同种动物的另一个体所感受,并使之产生相应的特殊反 应(例如引起性行为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激素分泌的方式(图1、2)
(1)远距分泌(telecrine):大多数激素经血液 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 分泌。
(2)旁分泌(paracrine):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 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3)自分泌(autocrine):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 素通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 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4)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体内某些 神经细胞,除具有一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传导神经 冲动等)外,还兼有分泌激素的特征,即它们能够把神 经冲动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息,这种方式称为神 经—内分泌,亦简称神经分泌。
( 3 ) 促 黑 激 素 ( melanophore stimulating hormone,MSH)
( 4 )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 thyroid-stimulating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adrenoe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二)激素(hormones)
经典激素的概念:激素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 分泌的传递调节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类物质随血 液循环于全身,并诱导靶器官或靶细胞产生特殊的生 理效应。 修改后的激素定义:激素是由某些特殊化的细胞(内 分泌细胞,某些神经细胞等)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它 们可以从一组细胞传递到另一组细胞,或从一个细胞 的这一部分传递到同一细胞的另一部分,以发挥其调 节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2、与腺垂体的关系
腺垂体本身是独立的内分泌腺体,可以分泌激素, 但受下丘脑所分泌的调节性多肽的控制和影响。
(1)下丘脑的调性多肽(HRP)
①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素释放抑制 激素(GHIH); ②催乳素释放激素(PRH)和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PIH); ③促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素(MRH)和促黑素细 胞抑制激素(MIH);
2、神经垂体机能的调节 (1)升压素释放的调节 (2)催产素释放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腺垂体
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1)生长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2)催乳素(prolactin,PRL)
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指散在分布于某些器官 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组织间隙 (液)扩散至邻近的靶细胞,以发挥其调节作用。例如胰 岛中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方式发挥其对于邻 近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B细胞(分泌胰岛素) 的抑制性调节作用。此外,前列腺素等也被称为局部激 素。
上一页 下一页
3、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激素的调节作用和允许作用 (2)激素的信息传递和信息扩大作用 (3)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激素作用的特异性和高效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激素的生理作用(图)
(1)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例如 生长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 素和胰岛素参与糖代谢的调节;胃泌素、促 胰液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对消化管运动 和消化腺分泌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④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 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⑥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脑垂体
(一)神经垂体
1、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1)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或抗利尿激 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2)催产素(oxytocin,OXT)
(3)受血液中代谢产物浓度的调节 例如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血钙浓度对 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下丘脑与脑垂体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
(一)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位置:下丘脑位于前脑基底部
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图1,2) 1、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是一个整体。神经垂体仅仅 是贮存和释放下丘脑所分泌的激素的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激素(hormones)
激素新定义的特点是,更强调激素传递信息的作用, 而较少注重激素的传递方式。
激素的新定义虽含义更加广泛,但较易在概念上引起 混乱,如把神经递质也作为激素之一,故一直未得到公 认。
神经激素(neurohormone):是指由某些神经元 所分泌或由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们经体 液(而不是突触间隙)循环于全身,从而对靶组织或靶 细胞发挥其调节作用。例如,下丘脑某些神经元分泌到 腺垂体的调节性多肽;神经垂体释放的加压素和催产素, 以及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2)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成分,维持内环 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例如,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水盐代谢的调节;降 钙素,甲状旁腺素对血钙的调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3)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 能。例如,生长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等的作 用。
(4)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和适应能 力。例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急 (emergency)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 质系统在应激(stress)中所发挥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激素作用的机理
(1)含氮类激素作用的机理(第二信使学说) (图1、2)
(2)甾体类激素作用的机理(基因表达学说) (图)
(3)含氮类激素和甾体类激素作用机理的比 较(图)
上一页 下一页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
(1)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 例如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和甲状腺等。
(2)受神经系统的间接控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 分泌受腺垂体促激素的调节,而后者又受下丘脑 相应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的控制。
性外激素(pheromone):指某一个体释放到外界的特 殊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远距离传布(如经空气、水等), 为同种动物的另一个体所感受,并使之产生相应的特殊反 应(例如引起性行为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激素分泌的方式(图1、2)
(1)远距分泌(telecrine):大多数激素经血液 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 分泌。
(2)旁分泌(paracrine):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 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3)自分泌(autocrine):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 素通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 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4)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体内某些 神经细胞,除具有一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传导神经 冲动等)外,还兼有分泌激素的特征,即它们能够把神 经冲动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息,这种方式称为神 经—内分泌,亦简称神经分泌。
( 3 ) 促 黑 激 素 ( melanophore stimulating hormone,MSH)
( 4 )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 thyroid-stimulating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adrenoe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二)激素(hormones)
经典激素的概念:激素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 分泌的传递调节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类物质随血 液循环于全身,并诱导靶器官或靶细胞产生特殊的生 理效应。 修改后的激素定义:激素是由某些特殊化的细胞(内 分泌细胞,某些神经细胞等)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它 们可以从一组细胞传递到另一组细胞,或从一个细胞 的这一部分传递到同一细胞的另一部分,以发挥其调 节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2、与腺垂体的关系
腺垂体本身是独立的内分泌腺体,可以分泌激素, 但受下丘脑所分泌的调节性多肽的控制和影响。
(1)下丘脑的调性多肽(HRP)
①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素释放抑制 激素(GHIH); ②催乳素释放激素(PRH)和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PIH); ③促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素(MRH)和促黑素细 胞抑制激素(MIH);
2、神经垂体机能的调节 (1)升压素释放的调节 (2)催产素释放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腺垂体
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1)生长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2)催乳素(prolactin,P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