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燃烧过程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T T Tc dT T Tc
Q
Q2 Q1Q2’Q2’’ Q2’’’• 初始温度为T0'3 时,
• Q1>Q2
• 这种工况下,尽管可
以发生自燃着火,但
C
所对应初始条件却并
非自然着火的临界条
T01T02 T03TC T03’ T
件。
初始温度的增加有利于自燃着火的发生
• 加强系统的散热,即
Q
Q1 Q2 Q2’ Q2’’ 增大 K' ,将使原有自
Q散
K
exp
E RT
Q放 K 'T T0
Q
Q放 Q散
T01T1
T
• 点1之前,Q1>Q2 ,系统被 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Q
Q2
Q1
• 点1处Q1=Q2,过程稳定下来; • 点1后, Q2>Q1 ,系统受
到冷却重新回到1点
1
低温稳定点
• 点1处温度不高,不能自动 加速到自然着火。例:处于 储存期的燃料。
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和两个交点均不能发生自燃
Q
Q2 Q1 Q2’Q2’’
2
C
T01T02 T03 TC
T
• C点处Q1=Q2; • C点左边, Q1>Q2 ; • C点右边, Q1>Q2 ; • C点为热自然着火发生
的临界点,称为着火 点,TC称为着火温度。
着火临界条件: Q1=Q2;
dQ1
dQ2
T01T1 T1’
T
反应放热量与系统散热量之间发生平衡 不是 热自 燃着火的充分条件
Q
Q2 Q1 Q2’ • 1-2之间Q2>Q1,1点过
2
高温不稳定点
渡到2点必须有外界热量 加入
1 1
T01T02
T2’’ T2T2’ T
• 2点,Q1=Q2, • 当过程稍向左,系统被
冷却到1点
• 稍向右百度文库系统能着火
内,才能着火燃烧,这一范围称为着火浓度范围或着火极限 (爆炸极限)。
影响因素:
混合物温度↑,着火浓度范围↑ 气体燃料组成:着火浓度范围随燃料组成
变化而变化
4.4.3 固态炭的燃烧 4.4.3.1 固态碳的燃烧机理
反应机理一 C + O2 = CO2 (一次反应) CO2 + C = 2CO (二次反应)
低温时,化学反应速度系数小,
Vc
m
CO2' 1 1
k d
Vc
mk
C' O2
此时燃烧速度决定于化学反应速度系数k,燃烧 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与气流速度无关:动 力燃烧区
温度较高时,化学反应速度系数>>扩散速度系数,
Vc
m
d
C' O2
此时燃烧速度决定于扩散能力,燃烧速度与气
流速度有关:扩散燃烧区
4.4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概念
燃烧:燃料中的可燃物与空气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 大量的热量并伴随有强烈的发光现象。
可燃物质组成:可燃气体、固定碳 燃烧条件:燃料、空气、着火温度
4.4.1 着火温度
燃烧过程两个阶段:“着火”及“燃烧” 着火温度 着火、燃烧过程: 热源——燃料局部被加热、引燃——传热给周围的燃 料——温度升高到着火温度——周围燃料持续燃烧 影响着火温度的因素:燃料性质、散热条件
• E、回火与脱火
几种可燃气体组成的可燃气体,其最大法向火焰传播速度
wn, f
Xi Ci
wi
Xi
Ci

发生炉煤气的温度为50℃,其体积百分组成(%)为:
CO
H2 CH4 CO2
N2 O2
30.6 13.2 4.0 3.4
48.6 0.2
求管径为50mm时该煤气燃烧时的最大法向火焰传播
速度
解:
1 1
k d
C' O2
1
K
总的燃烧速度 系数
燃烧速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燃烧的炭 量表示(Vc),而炭的消耗量与氧的消耗量之比决定 于燃烧产物中CO及CO2的数量。
Vc m V
Vc
m
CO2' 1 1
k d
m取值在0.375~0.75内变化
当燃烧产物中只有CO时,m=0.75 当燃烧产物中只有CO2时,m=0.375
wi
Xi
64 1.25 27.6 4.83 8.4 0.67
45
38.5
9.8
64 27.6 8.4
1.94m / s
Ci
45 38.5 9.8
考虑惰性气体
w'n, f wn, f 1 0.01N2 0.012CO2
0.92m / s
煤气温度为50℃时的传播速度:
wt n, f
4.4.4.1 氢的燃烧
链锁反应过程 (产生三个刺激物H原子) H
O+H2
H2O
H +O2
OH+H2
H2
OH+H2
H2O H
H
H
总反应 H+3H2+O2→2H2O+3H
4.4.4.2 一氧化碳的燃烧
H和OH为链锁刺激物
连锁反应过程
H + O2
O + CO OH +CO
CO2
CO2 H
总反应 2CO+O2 +H→2C2O+H
氢气和水气所产生的刺激物H、OH可加速一 氧化碳的燃烧
3.3.4.3 气态烃的燃烧
CH4的连锁反应过程
O
CH4 + O
CH4O + O2
CH4O2
H2O HCHO + O2
HCOOH O
总反应:O活性原子为链锁反应的刺激物
H2O CO + O CO2
O+ CH4+2O2 →2 H2O +CO2+O 气体燃烧特点:
w'n, f
273
t
2
273
1.29m / s
管径为50mm时火焰传播速度:
wd n, f mw'n, f 查图4 - 7,得m 1.3,则 wd n, f 1.31.29 1.68m / s
• 可燃气体的含量与火焰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 A、H2的火焰传播速度比甲烷(CH4)、乙烷(C2H6)大的很多, 因H2的导温系数远大于后者;
• B、存在着火焰传播的极限值; • C、空气过剩系数α接近于1而略小于1时,速度最大; • D、提高气体混合物的温度、增加燃烧管的尺寸、减少燃烧的热
损失,均能使邻近的可燃气体较快地达到着火温度而燃烧,从而 提高火焰传播的速度。
然着火条件被破坏。
• 例如:易燃、易爆物 品仓库加强通风
K'
T01
T
改变散热条件
Q
Q1’ Q1’Q1
• 提高系统的压力,或
Q2 者浓度,将有利于发
生自然着火;
P
• 例如:柴油机气缸内
预混可燃气高压下自
然着火。
T
影响临界着火条件因素
化学动力学因素:燃料性质、混气成分、环境温度 流体力学因素:气流速度、燃烧室结构尺寸
按连锁反应进行——混合并加热到着火温度之后,要经过
—— 一定的感应期,才能迅速燃烧
延迟着火现象
3.3.5 火焰传播速度
概念 火焰传播——燃烧焰面不断向未燃气体移动的现象称为
火焰的传播(扩散)现象 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焰面向未燃气体移动的速度ωf或:
单位时间内,在火焰单位面积上所烧掉的气体体积。 获得稳定火焰的条件:流速与火焰传播速度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 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混合物的组成、温度、压力、 水分及燃烧管道的尺寸等
C的燃烧过程:
氧向碳表 面扩散
——
碳与氧反 应的化学
——
反应产物 向外扩散
4.4.3.2 固态碳的燃烧速度
炭的燃烧时氧化过程与扩散过程的结合,其燃 烧速度与化学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有关。
化学反应速度
Vg k CO2
扩散速度
Vd d (CO' 2 CO2 )
平衡时
Vg Vd V
V
C' O2
反应机理二 2C + O2 = 2CO (一次反应) 2CO + O2 = 2CO2 (二次反应)
反应机理三:
xC +(1/2)yO2 = CxOy
CxOy CxOy + O2
= mCO + nCO2
m、n与温度有关
900~1200℃: 4C +3O2 = 2CO + 2CO2
1450℃以上: 3C +2O2 =2CO + CO2
发生炉煤气的可燃物含量为: 30.6+13.2+4.0=47.8%
可燃物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CO:30.6÷47.8=64% H2 : 13.2÷47.8=27.6% CH4:4÷47.8=8.4% 不考虑惰性气体,煤气温度在0℃时,在25.4mm管中 的最大法向火焰传播速度ωn,f
wn, f
Xi Ci
各种燃料的着火过程有所不同
液体燃料: 加热时,由闪点燃点着火点 要想稳定燃烧,t >着火点
固体燃料:受热后,先析出挥发分,然后在 一定温度下挥发分先燃着,固定碳(即焦炭) 后燃着。Vdaf着火点
气体燃料:着火温度取决于燃料的组成、触 媒、加热条件等。
4.4.2 着火浓度范围 概念: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体积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碳的氧化 反应速度
空气燃烧产 物扩散速度
碳粒的 形状
燃料与空气 的混合程度
表面温度<800℃, 为动力燃烧
表面温度>1000℃时, 为扩散燃烧
4.4.4 可燃气体的燃烧
可燃气体的燃烧按链锁反应的方式进行的。 H、O、OH等为连锁反应刺激物,是反应进行
的必要条件 生成连锁刺激物的反应如下: • H2→2H • O2→2O • H+O2→OH+O • O+H2→OH+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