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封装概述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ba24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a.png)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指将裸露的半导体芯片封装在适当的封装材料中,以保护芯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提供适当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接口,以便于与其他电路元件进行连接和集成。
封装技术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而且对于整个电子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电气连接。
芯片封装后,通过引脚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
这些引脚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靠的连接性,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和电流的稳定传输。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包括直插式封装(DIP)、表面贴装封装(SMT)以及无引脚封装(WLP)等。
这些封装技术通过适当的引脚设计和接触材料的选择,实现了与外部电路的可靠连接。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
半导体芯片通常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坏。
封装技术通过将芯片封装在坚固的封装材料中,如塑料、陶瓷或金属等,能够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防止芯片受到机械应力、湿度、温度和化学物质等的侵害。
此外,封装材料还能够防止芯片受到灰尘、杂质和电磁干扰等的影响,确保芯片的稳定运行。
第三,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性能。
在半导体器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会导致器件温度过高,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在封装过程中,需要考虑适当的散热设计,如引入散热片、散热胶等。
这些散热元件能够提高器件的散热效率,保持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还能够提供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封装材料的选择和封装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屏蔽和抑制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减少器件对外界电磁信号的敏感性,保证器件的正常工作。
同时,封装技术还能够提供适当的电磁波导路径,以便于器件内部电磁信号的传输和隔离,确保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电磁兼容性。
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能够提供良好的电气连接、机械保护、散热性能和电磁兼容性,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半导体等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介绍
![半导体等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2b6abc608a1284ac8504367.png)
封装(encapsulation)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属性的读和修改的访问级别.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就是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其中数据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
封装的目的是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是要通过外部接口,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封装在网络编程里面的意思当应用程序用TCP传送数据时,数据被送入协议栈中,然后逐个通过每一层直到被当作一串比特流送入网络,其中每一层对收到的数据都要增加一些首部。
封装的大致原则1把尽可能多的东西藏起来.对外提供简捷的接口.2把所有的属性藏起来.例如,在抽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时钟的数据和功能封装起来,构成一个时钟类。
按c++的语法,时钟类的声明如下:class Clock{public: //共有成员,外部接口void SetTime(int NewHint NewMint NewS);void ShowTime();private: //私有成员,外部无法访问int HourMinuteSecond;}可以看到通过封装使一部分成员充当类与外部的接口,而将其他的成员隐蔽起来,这样就达到了对成员访问权限的合理控制,使不同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进而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简化程序的编写工作。
电子封装,就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它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436c0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6.png)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一、引言半导体封装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在外部环境中,保护芯片并提供电气和机械连接。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封装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从早期的无封装时代开始,逐步介绍半导体封装的发展史。
二、无封装时代早期的半导体器件并没有封装,裸露的芯片容易受到机械和环境的损害,限制了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范围。
在这个时期,半导体器件通常是通过手工焊接或插入到电路板上进行连接。
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引入故障,限制了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线性DIP封装20世纪60年代,线性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半导体封装的第一个重要进步。
线性DIP封装是一种直插式封装,芯片的引脚通过两排直线排列在封装体的两侧。
这种封装方式使得半导体器件可以通过插入到插座或焊接到电路板上进行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四、表面贴装技术20世纪80年代,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出现,半导体封装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表面贴装技术将芯片引脚焊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取代了传统的插入或焊接方式。
这种封装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小了封装体积,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
表面贴装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五、BGA封装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是一种球网阵列封装技术,它在1995年左右开始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领域。
BGA封装将芯片引脚通过焊球连接到封装底部的焊盘上,提供了更多的连接点和更好的电气性能。
BGA封装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良好的散热性能,适用于高性能和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
六、CSP封装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是一种芯片级封装技术,它在21世纪初开始流行。
CSP封装将芯片封装在与芯片相同大小的封装体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CSP封装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领域,满足了对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
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介绍
![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e7067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png)
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介绍一、概述半导体芯片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半导体封装制程是将芯片进行外层包装,从而保护芯片、方便焊接、测试等工作的过程。
比较常见的半导体封装方式有芯片贴装式、铅框式、无铅框式等。
本文将从半导体封装的制程入手,为大家介绍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
二、半导体封装制程1. 粘结半导体封装的第一步是将芯片粘结到支撑贴片(Leadframe)上面。
支撑贴片是一种晶粒尺寸相对较大、但还不到电路板级别的导体片。
常用的粘接剂有黄胶、银胶等,其使用在制程时会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能够黏合贴片和芯片。
2. 线缆连接芯片被粘接到支撑贴片上方后,需要进行内部连线。
通常使用铜线作为内部连线,常用的连线方式有金线焊接和铜线焊接。
它们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装要求和芯片使用情况。
3. 包封装在连线之后,开始进行半导体封装的最后一步–包封装。
包封装是将芯片包封闭在一起,以进一步保护它。
常用的封装方式有QFP、BGA、SOIC、CHIP 贴片等。
三、半导体封装设备介绍1. 芯片粘结设备芯片粘结设备是半导体封装的第一步。
常用的芯片粘结设备包括黄胶粘合机、银胶粘合机、重合机等。
不同类型的设备适用于不同封装要求的芯片。
2. 线缆连接设备目前,铜线焊接机处于主流位置。
与金线焊接机相比,铜线焊接机具有成本更低、可靠度更高的优点。
因此,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的芯片封装要求。
3. 包封装设备包封装设备是半导体封装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设备有 QFP 封装机、CHIP 贴片封装机等。
它们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封装要求,使芯片更加可靠。
四、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涉及到了许多知识点。
本文从制程和设备两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了半导体封装制程及其设备。
不同的封装方式和设备对于产品的品质、成本以及生产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半导体封装制程和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产品达到最佳性能和质量要求。
半导体封装结构
![半导体封装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2ba3d8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9.png)
半导体封装结构1 半导体封装结构的概述半导体封装是将芯片(Die)封装成电路器件,形成针对不同用途的外形封装,以达到保护、连接、散热等功能。
半导体封装结构是半导体器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芯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半导体封装结构的类型、功能与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2 半导体封装结构的类型半导体封装结构类型的选择需要考虑芯片尺寸、封装的环境、连接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常见的半导体封装结构有以下几种:2.1 对顶式封装对顶式封装又称裸片封装,是最简单的封装形式,芯片直接焊接于封装底座的引脚上。
这种封装结构可以加强散热和透气性,并且适合用于低功率、小尺寸的设备。
2.2 QFN封装QFN(Quad Flat No-lead)封装是一种无引脚的表面贴装封装,是近年来工业界中趋向于使用的封装结构类型。
相比传统的TQFP、LQFP封装,QFN封装不仅可以减小器件体积,还可以提高热性能。
此外,QFN的焊盘形状是内凹呈裂口,可以提高焊接可靠性。
因此,QFN 封装在大功率LED灯、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3 BGA封装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是一种球阵列封装,具有高集成度、小型化、高可靠性等特点。
BGA焊盘的引脚数量较多,可以使芯片间互联更加灵活,该封装结构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显示芯片等。
2.4 SIP封装SIP(System in Package)封装是一种将多个单独的芯片组合在一起并采用一种封装形式的封装结构。
SIP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较高的设计灵活性,多个芯片之间可以通过直接焊接、过孔、线路等方式进行连接。
SIP封装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领域。
3 半导体封装结构功能与特点半导体封装结构对芯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非常大,其具有以下几种特点:3.1 保护芯片半导体芯片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电磁干扰、温度变化、湿度等,而封装结构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护和隔绝作用,保护芯片不受这些影响。
半导体技术论文
![半导体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1bb9fcbd64783e08122b8b.png)
半导体技术论文[摘要]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一种将芯片用绝缘的塑料、陶瓷、金属材料外壳打包的技术。
封装技术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一种将芯片用绝缘的塑料、陶瓷、金属材料外壳打包的技术。
以大功率晶体三极管为例,实际看到的体积和外观并不是真正的三极管内核的大小和面貌,而是三极管芯片经过封装后的产品。
封装技术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
封装也可以说是指安装半导体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芯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建立连接。
因此,对于大功率器件产品而言,封装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形式,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三类。
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
总体说来,半导体封装经历了三次重大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它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阵封装的出现,满足了市场对高引脚的需求,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等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面积减到最小。
高级封装实现封装面积最小化。
一、封装材料封装的基材有陶瓷、金属和塑料三种。
从数量上看,塑料封装占绝大部分,半导体塑料封装用的材料是环氧塑封料,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后发扬光大于日本,现在我国是快速掘起的世界环氧塑封料制造大国。
半导体封装技术
![半导体封装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ee942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a.png)
半导体封装技术1半导体封装技术半导体封装技术是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中的一种,主要用来将半导体器件封装到有机绝缘材料上,以提高封装器件的功能、保护性和可靠性。
其也被称为半导体封装,是电子元器件装配工艺的重要环节。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封装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已广泛应用到电子产品的生产、集成电路的封装、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
由于半导体封装技术提供了有关电路连接、数据交互、功耗分配和保护等服务,因此半导体封装技术对现代电子装配工厂至关重要。
1.1工艺流程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基板预处理、半导体器件的清洁、表面处理、焊接和布线等,可以按照不同的封装形式来实现,常见的有针脚封装、贴片、圆鼓封装形式。
针脚封装通常用于大型内存芯片,它会将芯片连接到电路板上。
贴片封装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BGA(抛锭球栅封装)和LGA(椭圆针栅封装)等。
圆鼓封装则可以将两个电路封装在一起,如IC晶片封装。
1.2优点半导体封装技术具有许多优点:(1)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功能。
通过将器件与基板连接,减少因腐蚀引起的故障,提高器件的功能和可靠性。
(2)保护电路板的环境。
采用封装技术,可有效防止杂质、水汽、湿度等对芯片的破坏和电路板的污染。
(3)简化设计和安装过程。
器件封装后,无需进行安装,可以直接实现电子设备产品的生产,简化设计和安装过程。
1.3缺点半导体封装也有一定的缺点,其主要是可行的封装尺寸较小,不能封装大型元器件,也存在封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另外,随着封装密度的增加,半导体封装技术是否能够满足绝缘、耐用和耐温等要求,也是存在挑战的地方。
半导体封装技术为电子装配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可完成的、简单的解决方案,目前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投资回报。
led封装技术概述
![led封装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8171f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e.png)
led封装技术概述LED封装技术概述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在照明、显示、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LED封装技术是将LED芯片与外部电路连接并封装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增强亮度和方便使用。
本文将对LED封装技术进行概述。
一、LED封装的分类LED封装可以根据外壳形状、尺寸、颜色、亮度等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LED封装类型有以下几种:1. 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是最早的LED封装形式,外形为长方体,有两排引脚,适用于低亮度、低分辨率的显示屏、指示灯等场合。
2. SMD(Surface Mount Device)封装:是目前最常用的LED封装形式,外形为长方形,有四个引脚,可以通过贴片技术直接焊接在PCB板上,适用于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显示屏、照明等场合。
3. COB(Chip on Board)封装:是将多个LED芯片直接粘贴在同一块基板上,再用封装胶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适用于高亮度、高功率的照明场合。
4. 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是将LED芯片直接封装在一个非常小的外壳中,尺寸与芯片相当,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和更小的尺寸,适用于手机、手表等小型电子产品。
二、LED封装的工艺流程LED封装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备基板:根据封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板材料,进行切割、打孔、镀铜等工艺处理,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基板。
2. 焊接引脚:将LED芯片和外部电路连接的引脚焊接在基板上,通常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
3. 封装胶:将LED芯片和引脚用封装胶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保护芯片、增强亮度和方便使用。
4. 切割分离:将封装好的LED基板切割成单个的LED芯片,通常采用激光切割或机械切割。
5. 测试质检:对封装好的LED芯片进行测试和质检,确保其符合要求的亮度、颜色、电性能等指标。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与封测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与封测](https://img.taocdn.com/s3/m/b194833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c.png)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与封测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子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使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最佳性能,半导体器件需要经过封装与封测的过程。
封装是指将半导体芯片进行保护和封装,以便能够与外部电路连接并提供必要的功能。
封装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封装还能提供电气连接、散热、机械支撑和防静电等功能。
在封装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芯片的封装类型。
常见的封装类型包括单片封装(SOP)、双片封装(DIP)、多片封装(QFP)等。
不同的封装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需要根据芯片的性能要求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封装。
封装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芯片的引脚连接。
引脚的连接需要通过焊接技术来实现。
常用的焊接技术有表面贴装技术(SMT)和插装技术(THT)。
在SMT中,芯片的引脚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和焊膏来实现连接。
而在THT中,引脚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打孔并插入引脚或插脚来实现连接。
不同的焊接技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封测是指在封装完成后对芯片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封测的目的是确保芯片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性能。
封测主要包括参数测试、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参数测试是对芯片的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
通过参数测试可以了解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其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功能测试是对芯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不同的芯片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需要根据设计文档和规范来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
可靠性测试是对芯片在各种应用环境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了解芯片在不同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下的可靠性性能,以及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封测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来进行测试。
常见的测试设备有参数分析仪、波形发生器、数字电源等。
这些测试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并辅助工程师进行问题分析和故障排除。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dcc432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2.png)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封装技术,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更好的散热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小的尺寸等优势,正逐渐成为半导体封装的主流技术。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封装、芯片级封装和集成封装等。
其中,三维封装是一种将多个芯片通过堆叠或倒装的方式进行封装的技术。
它可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减小封装体积,同时还能缩短信号传输路径,提高芯片性能。
芯片级封装则是将封装过程直接应用到芯片制造中,实现芯片级封装的同时还能减小尺寸,提高性能。
而集成封装是将多个芯片和其他元器件集成到同一个封装中,实现多功能的集成电路。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相比于传统封装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第三代封装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传统封装技术由于封装空间有限,导致芯片的集成度受限。
而第三代封装技术通过堆叠、倒装等方式,可以将多个芯片集成到同一个封装中,大大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其次,第三代封装技术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
由于半导体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封装技术往往无法有效散热,导致器件温度过高,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而第三代封装技术通过使用导热材料、散热片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性能,降低芯片温度,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再次,第三代封装技术可以实现更小的尺寸。
传统封装技术由于封装工艺的限制,无法实现器件尺寸的进一步缩小。
而第三代封装技术通过采用新的封装材料、封装工艺等手段,可以实现器件尺寸的进一步缩小,使得整个封装更加紧凑,适应了电子产品小型化的需求。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材料和工艺的支持。
新型的封装材料,如有机封装材料、导热材料等,可以满足第三代封装技术对材料的要求。
而先进的封装工艺,如3D打印、微电子加工等,可以实现更精细的封装结构和更复杂的封装工艺,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和性能。
尽管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技术在集成度、散热性能、尺寸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4189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是将半导体光电器件通过封装技术进行保护和连接,从而实现其正常工作和应用的过程。
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半导体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其封装工艺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旨在概述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明确文章的目的。
第二部分将解释什么是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并探讨其重要性及作用以及封装工艺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将详细说明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的主要步骤和流程,并给出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与技术要点,还包括常见的封装工艺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第四部分将对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市场现状和趋势进行概述,并比较与评价国内外相关技术,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和论证结果,给出对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发展的建议,并提供读者启示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解释其定义与重要性,并说明该工艺的步骤、操作技巧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同时,通过概述市场现状和趋势以及对比国内外技术,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和展望。
2. 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解释:2.1 什么是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是将制造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在保护壳体中进行封装和组装的过程。
通过封装,可以保护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并提供连接外部电路所需的引脚接口,以便实现器件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的联接。
2.2 封装工艺的重要性及作用:封装工艺在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封装能够提供对光学元素、半导体芯片等关键部分的保护,降低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温度、气候、振动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半导体几种封装及应用范围
![半导体几种封装及应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676448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8.png)
半导体几种封装及应用范围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形式是指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在封装材料中,以提供电气连接和保护芯片的外部结构。
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不同的封装形式,主要根据器件的类型、尺寸、功率和应用需求等来选择。
目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封装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 DIP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封装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封装形式,其引脚排列成两行,中间有一定间距,适用于大多数集成电路、逻辑器件和传感器等。
DIP封装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手动焊接,但体积较大,不适合高集成度和高密度的应用。
2. 焊盘封装(QFP)焊盘封装是现代集成电路器件最常见的一种封装形式,其引脚布置成矩形,边缘有焊盘用于焊接。
QFP封装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存储器、FPGA等,具有密度高、功耗低、带宽大、易于自动焊接等优点。
3. 表面贴装封装(SMT)表面贴装封装是目前半导体器件最常用的一种封装形式,尤其适用于小尺寸、高集成度和高频率的应用。
SMT封装将芯片焊接在PCB表面,通过焊接球或焊锡膏与PCB的焊盘连接。
SMT封装包括BGA(Ball Grid Array)、CSP(Chip Scale Package)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无线通信等领域。
4. 射频封装(RF)射频封装主要针对射频器件的特殊性需求,如天线、射频放大器等。
射频封装要求引脚的长度和布线特性具有低损耗、高速度和低串扰的特点,常见的射频封装形式包括QFN、MSOP等。
5. 高功率封装(Power)高功率封装适用于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等高功率应用,主要解决散热、这样设计和电气特性的问题。
常见的高功率封装形式包括TO封装、DPAK封装、SOT 封装等。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形式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为塑封、金属封装、陶瓷封装等多个不同的材料类型。
此外,封装形式还可以根据引脚的连接方式、数量和排列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半导体封装的常用术语
![半导体封装的常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c8e344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8.png)
半导体封装的常用术语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半导体封装是电子器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将芯片封装到外部环境中,以保护芯片免受机械和环境的损害,并提供与外部系统的连接。
封装是实现芯片与外界互联的关键技术,它起着桥梁的作用,将微小而脆弱的芯片封装成成品,使之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不同类型的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常见的半导体封装技术包括裸片封装、芯片级封装、模块级封装等。
每种封装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半导体封装中常用的术语。
这些术语涉及到封装材料、封装结构、封装工艺等方面,对于理解和应用半导体封装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详细解释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常用的术语,并对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半导体封装是半导体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芯片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半导体封装的常用术语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半导体封装术语参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半导体封装技术,推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发展。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各个术语的含义和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构成和布局,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把握和导航。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会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介绍半导体封装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发读者的兴趣。
接下来,文章结构部分会具体介绍三个小节: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会进一步阐述本文对半导体封装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封装技术的重要性。
半导体器件封装三种方法
![半导体器件封装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14f5c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4.png)
半导体器件封装三种方法半导体器件封装三种1. 塑料封装•塑料封装是最常见,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封装方法之一。
•使用塑料材料制成封装壳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塑料封装适用于大部分低功率的半导体器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等。
•操作简便,适合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
2. 硅胶封装•硅胶封装是一种环保、耐高温的封装方式。
•利用硅胶材料对半导体器件进行密封,提供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硅胶封装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半导体器件,如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
•尽管硅胶封装的成本较高,但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一些特殊应用场景的首选。
•球栅阵列封装(BGA)是高密度封装的一种重要方式。
•使用多个焊球连接半导体芯片和印刷电路板,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高密度集成。
•BGA封装适用于大功率、高频率的半导体器件,如处理器、FPGA 等。
•BGA封装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提供更多的引脚数量和更好的热管理能力,但焊接技术要求较高。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封装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封装方式,可以确保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焊盘封装•焊盘封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的封装方式。
•焊盘封装使用金属焊盘连接半导体器件和电路板,提供稳定的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
•焊盘封装适用于中功率的半导体器件,如功放器件、运算放大器等。
•焊盘封装具有较好的热性能和可靠性,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封装方式。
•敞开式封装是一种非常规的封装方式。
•将半导体器件放置在散热片上,通过散热片将器件散热至空气中。
•敞开式封装适用于大功率、高温度的半导体器件,如功率变换器、电源模块等。
•敞开式封装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但需要进行有效的散热设计和绝缘处理。
综上所述,塑料封装、硅胶封装、球栅阵列封装、焊盘封装和敞开式封装是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封装方式。
每种封装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封装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并保证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100bf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8.png)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1. Dual Inline Package (DIP)双列直插封装:DIP封装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封装形式之一、它具有两个平行的插座,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路板上,对于较大功率的应用有很好的散热性能。
由于体积较大,在高密度集成电路领域不常使用。
2. Quad Flat Package (QFP) 四边平封装:QFP封装采用均匀排列的焊盘,可有效降低封装尺寸和空间占用。
其较大的引脚数量适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并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QFP封装在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3. Ball Grid Array (BGA) 球型网格阵列封装:BGA封装是一种引脚排列在封装底部的封装形式。
它采用球形焊盘与电路板焊接,具有高密度和较低电感的优势,适用于高速和高频应用。
BGA封装在计算机芯片、射频模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SOIC) 小外延集成电路封装:SOIC封装采用了较小的引脚封装,使得器件更紧凑且易于安装在电路板上。
它适用于低电压和低功耗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和传感器等。
SOIC封装在汽车和工业控制领域中广泛应用。
5. Chip Scale Package (CSP) 芯片尺寸封装:CSP封装是一种小型、轻型的封装形式,尺寸与芯片大致相当。
它具有较低的高频电感和电容,适用于高频应用和移动设备。
CSP封装通常由裸露芯片、覆盖层和引脚组成,是目前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前沿技术。
6. System in Package (SiP) 系统封装:SiP是一种将多个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中的封装形式。
它可以集成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从而提供更高的集成度和功能。
SiP封装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
除了上述常见的半导体封装形式,还有多层封装、系统级封装、立方封装等封装形式也在发展中。
这些封装形式都旨在提供更高的集成度、更好的散热性能和更小的尺寸,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87417a20029bd64783e2ca3.png)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摘要: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型式,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这些都是前人根据当时的组装技术和市场需求而研制的。
总体说来,它大概有三次重大的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正封装的出现,它不但满足了市场高引脚的需求,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晶片级封装、系统封装、芯片级封装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减到最小。
每一种封装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即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而所用的封装材料,封装设备,封装技术根据其需要而有所不同。
驱动半导体封装形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其价格和性能。
关键词:半导体;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晶片级封装中图分类号:TN305.9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4507(2005)05-0014-081 半导体器件封装概述电子产品是由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印刷线路板、导线、整机框架、外壳及显示等部分组成,其中集成电路是用来处理和控制信号,分立器件通常是信号放大,印刷线路板和导线是用来连接信号,整机框架外壳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显示部分是作为与人沟通的接口。
所以说半导体器件是电子产品的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工业有“工业之米"的美称。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自行研制和生产了第一台计算机,其占用面积大约为100 m2以上,现在的便携式计算机只有书包大小,而将来的计算机可能只与钢笔一样大小或更小。
计算机体积的这种迅速缩小而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就是半导体科技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其功劳主要归结于:(1)半导体芯片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和晶圆制造(Wafer fabrication)中光刻精度的提高,使得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而尺寸反而更小;(2)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线路板上集成电路的密集度,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大幅度地降低。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27c4a2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2.png)
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则是保障其性能稳定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就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类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类型主要有三种:晶体管式、二极管式和模块式。
其中,晶体管式封装主要适用于低压、低功率的应用场合;二极管式封装适用于高压、低电流的应用场合;模块式封装则适用于高压、大电流的应用场合。
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主要由芯片、引线、封装材料和外壳组成。
1.芯片芯片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核心部件,其主要材料有硅、碳化硅、氮化硅等。
芯片的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晶体生长、切割、抛光、掺杂等工艺。
2.引线引线是连接芯片和外部电路的重要部分。
目前常用的引线主要有铜线、铝线、金线等。
引线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压接等。
3.封装材料封装材料是保护芯片和引线的重要保障。
常用的封装材料有环氧树脂、硅胶、聚酰亚胺等。
封装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其导热性、电绝缘性、机械强度等因素。
4.外壳外壳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外部保护结构,主要有金属外壳、陶瓷外壳等。
外壳的选择需考虑其散热性、机械强度等因素。
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技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技术主要包括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和模块级封装等。
1.晶圆级封装晶圆级封装是将多个芯片封装在一个晶圆上,然后进行切割和分离。
该封装方式具有封装密度高、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芯片间的热阻较大,散热效果不佳,因此适用于低功率、低压的应用场合。
2.芯片级封装芯片级封装是将单个芯片封装在一个小型封装体内,可有效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散热性能。
常见的芯片级封装方式有TO封装、SMD 封装、BGA封装等。
3.模块级封装模块级封装是将多个芯片封装在一个大型封装体内,可实现高功率、高压的应用需求。
常见的模块级封装方式有IGBT模块、MOSFET 模块、整流模块等。
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电子封装的工程的六个阶段
![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电子封装的工程的六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379b0d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d.png)
(Finish Goods)入库所组成。
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分为前道和后道工序,晶圆制造和测试被称为前道(Front End)工序,而芯片的封装、测试及成品入库则被称为后道(Back End)工序,前道和后道一般在不同的工厂分开处理。
前道工序是从整块硅圆片入手经多次重复的制膜、氧化、扩散,包括照相制版和光刻等工序,制成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元件及电极等,开发材料的电子功能,以实现所要求的元器件特性。
后道工序是从由硅圆片分切好的一个一个的芯片入手,进行装片、固定、键合联接、塑料灌封、引出接线端子、按印检查等工序,完成作为器件、部件的封装体,以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并便于与外电路联接。
1.半导体制造工艺和流程1.1晶圆制造晶圆制造主要是在晶圆上制作电路与镶嵌电子元件(如电晶体、电容、逻辑闸等),是所需技术最复杂且资金投入最多的过程。
以微处理器为例,其所需处理步骤可达数百道,而且所需加工机器先进且昂贵。
虽然详细的处理程序是随着产品种类和使用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其基本处理步骤通常是晶圆先经过适当的清洗之后,接着进行氧化及沉积处理,最后进行微影、蚀刻及离子植入等反复步骤,最终完成晶圆上电路的加工与制作。
1.2 晶圆测试晶圆经过划片工艺后,表面上会形成一道一道小格,每个小格就是一个晶片或晶粒(Die),即一个独立的集成电路。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晶圆上制作的晶片具有相同的规格,但是也有可能在同一个晶圆上制作规格等级不同的晶片。
晶圆测试要完成两个工作:一是对每一个晶片进行验收测试,通过针测仪器(Probe)检测每个晶片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晶片会被标上记号,以便在切割晶圆的时候将不合格晶片筛选出来;二是对每个晶片进行电气特性(如功率等)检测和分组,并作相应的区分标记。
1.3 芯片封装首先,将切割好的晶片用胶水贴装到框架衬垫(Substrate)上;其次,利用超细的金属导线或者导电性树脂将晶片的接合焊盘连接到框架衬垫的引脚,使晶片与外部电路相连,构成特定规格的集成电路芯片(Bin);最后对独立的芯片用塑料外壳加以封装保护,以保护芯片元件免受外力损坏。
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aaad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0.png)
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是指对单个的半导体器件进行封装,以便在电路中使用。
而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则是用于标识和描述这些封装形式的一种规范。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成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解释和说明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
文章首先会介绍什么是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并阐述其目的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列举常见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示例,从实际案例中深入探讨这些规则的应用。
然后,本文还将概述国际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区别,并提供国内外常用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总览。
最后,我们将讨论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解释其含义和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概述。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的理解,同时引起相关行业和领域内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最后,我们也将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建议,以促进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标准化、统一化发展。
2. 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解释说明2.1 什么是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指的是定义半导体器件外部封装形式和结构的规则和标准。
由于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在表面封装形式上有所差异,因此需要一套统一的命名规则来对这些器件进行分类和标识。
2.2 命名规则的目的和重要性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命名规则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工程师、制造商和用户理解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器件。
通过使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确保行业内人员能够准确地对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器件进行描述、比较和选择。
此外,命名规则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操作风险。
当有大量不同型号或者品牌的半导体器件需要被组装或替换时,使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使得相关工作更加简便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半导体器件封装概述电子产品是由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印刷线路板、导线、整机框架、外壳及显示等部分组成,其中集成电路是用来处理和控制信号,分立器件通常是信号放大,印刷线路板和导线是用来连接信号,整机框架外壳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显示部分是作为与人沟通的接口。
所以说半导体器件是电子产品的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工业有“工业之米"的美称。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自行研制和生产了第一台计算机,其占用面积大约为100 m2以上,现在的便携式计算机只有书包大小,而将来的计算机可能只与钢笔一样大小或更小。
计算机体积的这种迅速缩小而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就是半导体科技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其功劳主要归结于:(1)半导体芯片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和晶圆制造(Wafer fabrication)中光刻精度的提高,使得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而尺寸反而更小;(2)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线路板上集成电路的密集度,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大幅度地降低。
半导体组装技术(Assembly technology)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它的封装型式(Package)不断发展。
通常所指的组装(Assembly)可定义为:利用膜技术及微细连接技术将半导体芯片(Chip)和框架(Leadframe)或基板(Sulbstrate)或塑料薄片(Film)或印刷线路板中的导体部分连接以便引出接线引脚,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技术。
它具有电路连接,物理支撑和保护,外场屏蔽,应力缓冲,散热,尺寸过度和标准化的作用。
从三极管时代的插入式封装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表面贴装式封装,发展到现在的模块封装,系统封装等等,前人已经研究出很多封装形式,每一种新封装形式都有可能要用到新材料,新工艺或新设备。
驱动半导体封装形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其价格和性能。
电子市场的最终客户可分为3类:家庭用户、工业用户和国家用户。
家庭用户最大的特点是价格便宜而性能要求不高;国家用户要求高性能而价格通常是普通用户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主要用在军事和航天等方面;工业用户通常是价格和性能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低价格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这样材料用得越少越好,一次性产出越大越好。
高性能要求产品寿命长,能耐高低温及高湿度等恶劣环境。
半导体生产厂家时时刻刻都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当然也有其它的因素如环保要求和专利问题迫使他们改变封装型式。
2 封装的作用封装(Package)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封装也可以说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芯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和规格通用功能的作用。
封装的主要作用有:(1)物理保护。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保护芯片表面以及连接引线等,使相当柔嫩的芯片在电气或热物理等方面免受外力损害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封装使芯片的热膨胀系数与框架或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这样就能缓解由于热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应力以及由于芯片发热而产生的应力,从而可防止芯片损坏失效。
基于散热的要求,封装越薄越好,当芯片功耗大于2W时,在封装上需要增加散热片或热沉片,以增强其散热冷却功能;5~1OW 时必须采取强制冷却手段。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2)电气连接。
封装的尺寸调整(间距变换)功能可由芯片的极细引线间距,调整到实装基板的尺寸间距,从而便于实装操作。
例如从以亚微米(目前已达到0.1 3μm以下)为特征尺寸的芯片,到以10μm为单位的芯片焊点,再到以100μm为单位的外部引脚,最后剑以毫米为单位的印刷电路板,都是通过封装米实现的。
封装在这里起着由小到大、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的变换作用,从而可使操作费用及材料费用降低,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特别是通过实现布线长度和阻抗配比尽可能地降低连接电阻,寄生电容和电感来保证正确的信号波形和传输速度。
(3)标准规格化。
规格通用功能是指封装的尺寸、形状、引脚数量、间距、长度等有标准规格,既便于加工,又便于与印刷电路板相配合,相关的生产线及生产设备都具有通用性。
这对于封装用户、电路板厂家、半导体厂家都很方便,而且便于标准化。
相比之下,裸芯片实装及倒装目前尚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由于组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和制造,对于很多集成电路产品而言,组装技术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3 封装的分类半导体(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其芯片的封装已经历了好几代的变迁,从DIP、SOP、QFP、PGA、BGA 到MC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包括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于1,适用频率越来越高,耐温性能越来越好,引脚数增多,引脚间距减小,重量减小,可靠性提高,使用更加方便等等。
封装(Package)可谓种类繁多,而且每一种封装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即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当然其所用的封装材料、封装设备、封装技术根据其需要而有所不同。
3.1 根据材料分类根据所用的材料来划分半导体器件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陶瓷封装、金属一陶瓷封装和塑料封装。
3.1.1 金属封装金属封装始于三极管封装,后慢慢地应用于直插式扁平式封装,基本上乃是金属-玻璃组装工艺。
由于该种封装尺寸严格、精度高、金属零件便于大量生产,故其价格低、性能优良、封装工艺容易灵活,被广泛应用于晶体管和混合集成电路如振荡器、放大器、鉴频器、交直流转换器、滤颇器、继电器等等产品上,现在及将来许多微型封装及多芯片模块(MCM)也采用此金属封装。
金属封装的种类有光电器件封装包括带光窗型、带透镜型和带光纤型;分妒器件封装包括A型、B型和C型;混合电路封装包括双列直插型和扁平型;特殊器件封装包括矩正型、多层多窗型和无磁材料型。
3.1.2 陶瓷封装早期的半导体封装多以陶瓷封装为主,伴随着半导体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和高速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价格的降低,陶瓷封装部分地被塑料封装代替,但陶瓷封装的许多用途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集成电路组件工作频率的提高,信号传送速度的加快和芯片功耗的增加,需要选择低电阻率的布线导体材料,低介电常数,高导电率的绝缘材料等。
陶瓷封装的种类有DIP和SIP;对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包括PGA,PLCC,QFP和BGA。
3.1.3 金属一陶瓷封装它是以传统多层陶瓷工艺为基础,以金属和陶瓷材料为框架而发展起来的。
最大特征是高频特性好而噪音低而被用于微波功率器件,如微波毫米波二极管、微波低噪声三极管、微波毫米波功率三极管。
正因如此,它对封装体积大的电参数如有线电感、引线电阻、输出电容、特性阻抗等要求苛刻,故其成品率比较低;同时它必须很好地解决多层陶瓷和金属材料的不同膨胀系数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其可靠性。
金属一陶瓷封装的种类有分立器件封装包括同轴型和带线型;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封装包括载体型、多层陶瓷型和金属框架一陶瓷绝缘型。
3.1.4 塑料封装塑料封装由于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并适于大批量生产,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自诞生起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封装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目前塑料封装在全世界范围内占集成电路市场的95%以上。
在消费类电路和器件基本上是塑料封装的天下;在工业类电路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其封装形式种类也是最多。
塑料封装的种类有分立器件封装,包括A型和F型;集成电路封装包括SOP、DIP、QFP和BGA等。
3.2 根据密封性分类按封装密封性方式可分为气密性封装和树脂封装两类。
他们的目的都是将晶体与外部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隔绝,起保护和电气绝缘作用;同时还可实现向外散热及缓和应力。
其中气密性封装可靠性较高,但价格也高,目前由于封装技术及材料的改进,树脂封占绝对优势,只是在有些特殊领域,尤其是国家级用户中,气密性封装是必不可少的。
气密性封装所用到的外壳可以是金属、陶瓷玻璃,而其中气体可以是真空、氮气及惰性气体。
3.3 根据外形、尺寸、结构分类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
3.3.1 插入式封装引脚插入式封装(Through-Hole Mount)。
此封装形式有引脚出来,并将引脚直接插入印刷电路板(PWB)中,再由浸锡法进行波峰焊接,以实现电路连接和机械固定。
由于引脚直径和间距都不能太细,故印刷电路板上的通孔直径,间距乃至布线都不能太细,而且它只用到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从而难以实现高密度封装。
它又可分为引脚在一端的封装(Single ended),引脚在两端的封装(Double ended)禾口弓I胜9矩正封装(Pin Grid Array)。
引脚在一端的封装(Single ended)又可分为三极管封装和单列直插式封装(Single In-line Package)。
引脚在两端的封装(Double ended)又可分为双列直插式封装,Z形双列直插式封装和收缩型双列直插式封装等。
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 In-line Package)。
它是20世纪70年代的封装形式,首先是陶瓷多层板作载体的封装问世,后来Motorola和Fairchild开发出塑料封装。
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
DIP封装的芯片有两排引脚,分布于两侧,且成直线平行布置,引脚直径和间距为2.54 mm(100 mil),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此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管脚。
此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3)除其外形尺寸及引脚数之外,并无其它特殊要求,但由于引脚直径和间距都不能太细,故:PWB上通孔直径、间距以及布线间距都不能太细,故此种PKG难以实现高密度封装,且每年都在衰退。
Z形双列直插式封装(ZIP:Zigzag In-line Package)与DIP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只是引脚呈Z状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引脚的数量,而引脚的间距仍为2.54 mm。
陶瓷Z形双列直插式封装CZIP(Ceramic Zag-Zag Package)它与ZIP外形一样,只是用陶瓷材料封装。
收缩型双列直插式封装(SKDIP:Shrink Dual In-line Package)形状与DIP相同,但引脚中心距为1.778 mm(70 mil)小于DIP(2.54mm),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材料有陶瓷和塑料两种。
引脚矩正封装(Pin Grid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