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光纤传像束
光纤传像束原理及其应用
![光纤传像束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dbf2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f.png)
光纤传感器根据光纤的干涉效应、光强变化等现象,感知被测量信息的变化, 并将其传输至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常见的光纤传感器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光强 型光纤传感器、荧光光纤传感器等。
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1、石油化工领域
在石油化工领域,光纤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监测油井温度、压力等参数。由 于光纤传感器具有抗高温、高压、化学腐蚀等特点,因此能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 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中光的传播特性来感知和传输被测量的信 息。光的传播特性包括光的强度、波长、相位等,这些特性都可以受到外界环境 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位移等的测量。
光纤的基本结构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其中心是纤芯,外围是包层。光在光纤 中传播时,由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光会在纤芯和包层之间反射,这种反 射现象称为全反射。全反射使得光在光纤中不断反射,向前传播,因此光纤可以 传送光信号。
在离散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contingency current graph(CG)model。 该模型通过将系统中所有可能的故障事件表示为节点,并用有向边表示故障之间 的依赖关系,来构建一个故障图。在这个图中,节点表示故障事件,边表示故障 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这个图,可以找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提高系统的韧性。
五、总结
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类型,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高精度、快响应速度和易于集成等优点使得光纤传感器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其他 传感器的有力竞争者。尽管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如抗干扰能力和信号 衰减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 决。可以预见,未来光纤传感器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智能化、小 型化、高精度监测技术的发展。
光纤合束实验报告(3篇)
![光纤合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8e91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合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光纤合束器的类型及其应用。
3. 学习光纤合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光纤对接、光纤耦合等。
4.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合束的性能,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光纤合束是指将两根或多根光纤的端面进行精确对接,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实现光信号的合成与传输。
光纤合束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光纤端面处理:为了实现良好的光耦合,需要对光纤端面进行精确切割、抛光和清洁处理。
2. 光纤对接:通过精确对接两根光纤的端面,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3. 光纤耦合:利用光纤耦合器将多根光纤连接在一起,实现光信号的合成与传输。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合束仪2. 光纤切割器3. 光纤抛光机4. 光纤清洁器5. 光纤耦合器6. 光纤跳线7. 光功率计8. 光纤9. 实验平台四、实验步骤1. 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器将两根光纤切割成所需长度,确保切割面垂直于光纤轴线。
2. 光纤抛光:使用光纤抛光机对切割后的光纤端面进行抛光处理,使端面平整、光滑。
3. 光纤清洁:使用光纤清洁器清洁抛光后的光纤端面,去除尘埃和油污。
4. 光纤对接:将两根光纤端面进行精确对接,确保对接紧密、无间隙。
5. 光纤耦合:使用光纤耦合器将多根光纤连接在一起,实现光信号的合成与传输。
6. 性能测试:使用光功率计测试光纤合束后的光功率,验证合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端面处理:通过实验发现,光纤端面处理对合束性能影响较大。
端面平整、光滑的光纤合束性能较好,而端面不平整、有油污的光纤合束性能较差。
2. 光纤对接:光纤对接的精度对合束性能影响较大。
对接紧密、无间隙的光纤合束性能较好,而对接不紧密、有间隙的光纤合束性能较差。
3. 光纤耦合:光纤耦合器的性能对合束性能影响较大。
耦合性能良好的光纤耦合器能实现光信号的合成与传输,而耦合性能较差的光纤耦合器会导致光信号损耗较大。
4. 性能测试:通过实验发现,光纤合束后的光功率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说明光纤合束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一、光纤通信演示实验
![实验一、光纤通信演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808074a852458fb770b56e4.png)
实验一光纤通信演示实验光纤通信以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正在成为当今通讯的主流。
本套系统将通信网络完整的演示为传输平台、接入平台、监控平台、管理平台。
通过本系统可实现视频、语音、数据在统一的光平台上传播。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目的了解光通信中各种信号的传输,熟悉光通信原理,掌握光通信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仪器:1. H10M0-120单频光端机一对2. 智能PCM局端、远端各一3. 用户交换机一台4. VT600视频编、解码器两对5. E1/10Basee-T适配器一对6. 电源一对7. 监视器(电视机)25寸、29寸各一台8. 工业摄像机一部9. 计算机10. 1.3μm单模光纤10m11. 室内全方位云台一套三、实验原理:本套系统将通信网络完整的演示为传输平台、接入平台、监控平台、管理平台。
通过本系统可将视频、语音、数据在传输平台上自由传送与通信,语音传输应用的是智能PCM;传输平台选用120单频光端机;监控应用层以VT600视频编解码器为核心,实现视频的传输;数字传输通过E1/10Basee-T适配器来完成。
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传输平台、语音传输、监控、数据传输的实现。
(一)传输平台传输平台由一对H10M0-120单频光端机、电源和10m长的1.3μm单模光纤组成。
120单频光端机是光电一体跳群光纤传输设备,采用全数字处理跳群系统专用集成电路。
包含减小抖动技术、数字锁相和时钟提取技术、抗干扰的2M接口技术等。
具有RS232、RS485和V.35等辅助数据通道、公务通道。
可实现集中监控。
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等突出特点。
机箱厚度仅为4.5厘米,整机重约4公斤。
设备外观图见图2所示。
图1实验系统图图2 H10M0-120型光传输设备立体图H10M0-120型光传输设备的内部结构可由图3表示:H10M0-120型光端机的核心部分为其跳群单元,由HMX3101专用集成电路实现。
一种高分辨率大信息量光纤传像束的制造工艺试验
![一种高分辨率大信息量光纤传像束的制造工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a8cc3c0b4c2e3f572763c4.png)
关键 词:高分辨率;大信息量 ;光纤传像束;复丝;单丝 ;E A K 纤维
Ex e i n f a u a trn y eo g i ewi pr me t n f cu i gaT p f ma eGu d t oM I h Hih Re ou i n a dL r eI f r t nCo tn g s lto n a g o mai n e t n o
ZHA NG e y n, XU i g a Zh n ua M n qu n, Li i S , UN i W AN G ng l Le , Ro
( a j gCh n u S in e&T c n lg o Ld a j g 2 1 ) N ni u h i c c n e e h o yC . t ,N n n 1 0 o i 0 2
F —
使大信息量光纤传像束提 高分辨率 。
技 术 开 发
ga s ls
1 问题 的提 出
目前制造 光纤传像柬 的主要方法有 两种 :酸溶
法和层叠法 。
2 确定制造工艺方案
提 高光纤传像束 的分辨率 ,首要任务是控制 光 纤直径 。采用 复丝法 拉制光纤复丝 ,其 中的单丝直 径可以很 小,其工 艺流程如 图1 所示 。层叠法 是制造 大截面传像束 的有效方法之一 ,将图1 拉制的复丝作 为层叠法 的一个作业单元 ,通过图2 的工艺流程制成 传像束 。
0 前 言
光纤传 像束是 由数千根 到一百 多万根 具有 良好 波导结构 的光纤紧密有序地 相干排列而成 ,光纤丝 量达 5 0万 以上的光纤传像束俗称大信息量光纤传 像
束。大信息量 光纤传像束 具有 体积小 、质量 轻、可 在 任意弯 曲状 态下传像 ,使用 自由度大 、无源 抗干
微型光纤传像束内窥镜的物镜设计
![微型光纤传像束内窥镜的物镜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68f3c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f.png)
微型光纤传像束内窥镜的物镜设计朱晓冬;叶兵;李凯;马伟东【摘要】根据微型纤维软镜小尺寸、大视场的要求,分析其设计准则,采用“负-正”型反远距物镜作为初始结构,确定其为像方远心光学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仿真软件的不断优化,最终设计出了一个工作波段在0.48 μm~0.65 μm,焦距为0.37 mm,全视场90°,相对孔径为1∶4的微型光纤传像束内窥镜物镜.该物镜由4片透镜组成,包括1片负透镜、1片正透镜和1片双胶合透镜.设计结果表明:镜头总长3.89 mm,最大横截面直径0.95 mm,满足像方远心光学系统的初始设计要求,在奈奎斯特空间频率77 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MTF)近似为0.7,接近衍射极限,并且具有小尺寸、大视场、像质优良、结构合理、像面光照强度均匀等特点,符合微型纤维式内窥镜的使用条件.%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size and large field of view(FOV) for subminiature fiber soft endoscope,the fundamental design criteria was analyzed,the retrofocus objective with a \"negative-positive\" form was utilized as the initial structure,and the telecentric optical system in image space was determined for this design.Throug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with Zemax optical design software,a designed subminiature endoscope objective lens sample was fabricated finally,with operationwavelength,focal length,FOV and relative aperture of 0.48 μm~0.65μm,0.37 mm,90° and 1:4,respectively.The optical system is compo sed of 4 pieces of lenses,including two single lenses and one cemented doublet.The result shows that its total length is 3.89 mm and maximum cross sectional diameter is 0.95 mm,which can satisfy the initi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image telecentric structure.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value of the lens is approximately 0.7 at Nyquist spatial frequency of 77 lp/ mm,near the diffraction limit.Furthermore,the designed lens has the peculiarity of wide FOV,short focal length,fine quality ofimaging,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uniform illumination at image plane.It is suitable for the subminiature fiber endoscope demand.【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5页(P418-422)【关键词】应用光学;像方远心;光纤传像束;物镜;极限分辨率【作者】朱晓冬;叶兵;李凯;马伟东【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1;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航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53引言内窥镜技术随着科学的进步在不断地提升,在工业制造、机械加工、电力电子、土木建筑等一系列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医疗领域,内窥镜成为日常诊疗和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光纤图像传输实验
![光纤图像传输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207eb2e5901020207409cd4.png)
光纤图像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基带模拟信号的传输特性。
2、脉冲频率调制传输方法二、实验原理基带模拟信号直接光强度调制传输是模拟光纤传输最基本的传输技术。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基带电视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便宜的特点。
传输质量可以满足不同指标的要求,适用于较短距离的电视传输,在广播电视与工业电视传输中有着广泛地应用。
这种设备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是因为LED 的入纤光功率虽不如激光器的高,但它是非相干光源,对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位(DP)的校正比用激光器(LD)作为光源来得容易,而且光源驱动电路也比较简单。
另外,在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中,它也不存在模式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问题。
因此,LED 是这种系统中常用的光源。
图 1 示出了一个系统的基本组成方框。
在我国采用的PAL 制电视信号中,彩色信号是调制在频率为 4.43MHz 的色副载波上,而色副载波又是叠加在亮度信号上的。
色副载波的幅度决定着彩色信号的饱和度,其相位决定了色调。
由于亮度信号的变化在传输中可能引起色副载波的幅度和相位失真,在电视信号中被称作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位(DP)失真。
在传输系统中,发光二极管的非线性是引起DG、DP 失真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阻抗特性、注入电流、内部量子效率、辐射复合率的温度特性以及调制带宽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一般发光二极管在不采用任何校正措施的情况下,系统可引起10~15%左右的DG 变化和1~3 度的DP 变化,这对于高指标传输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需要加入校正电路用以消除这种影响。
校正发光二极管的非线性的方法很多,如反馈法、相移调制法、前馈法和准前馈法等。
但上述这些方法对校正电路或光器件的要求都很高,采用这些方法会使设备原本简单便宜的系统反而变得比较复杂,设备成本也因此而有所提高。
因此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预失真(预校正)法比较实用。
所谓预失真法是用普通二极管的非线性在发送端使信号预先失真,用以抵消发光二极管的非线性失真。
光纤传像束原理及现象
![光纤传像束原理及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bc6ed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6.png)
光纤传像束是通过多个玻璃或塑料纤维束联合传输光信号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医学、通信和工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光纤传像束的基本原理及现象:原理:1.全反射原理:光纤传像束基于光的全反射现象。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完全在光密介质内部反射。
2.多个光纤捆绑:光纤传像束通常由数百甚至数千根非常细小的光纤捆绑在一起。
每根光纤充当信号的传输通道。
3.图案编排:在捆绑过程中,光纤的排列和编排是按照要传输的图像或信号进行设计的。
这样可以确保在传输过程中,捆绑的光纤可以正确地将原始图像的各个部分传输到相应的位置。
现象:1.灵活性:光纤传像束非常灵活,可以弯曲和弯折而不影响信号传输。
这使得它在一些需要穿越曲线和弯道的应用中非常实用,例如内窥镜。
2.集束效应:捆绑在一起的多个光纤在一端聚集,形成一个集束。
这个集束可以通过一个小的端口或接口插入到需要传输图像或信号的设备中。
3.保真度:光纤传像束的设计和制造可以实现较高的图像保真度。
每根光纤的位置和方向都精确控制,以确保信号的精准传输。
4.分辨率:光纤传像束的分辨率取决于光纤的直径和排列密度。
更小直径和更高密度的光纤捆绑通常会带来更高的分辨率。
5.透明度:光纤通常是透明的,因此它们可以传输可见光范围内的图像,也可以用于红外和紫外光的传输,具有较宽的波长范围。
总的来说,光纤传像束通过利用全反射原理和光纤的灵活性,实现了在弯曲和弯折的情况下对光信号的高效传输,从而在医学、工业和通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纤束传像技术
![光纤束传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1d717027284b73f2425044.png)
光纤束传像技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光纤传像方法异于其他传像方法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列举了光纤传像在医学、工业、军事领域成功应用的例子,又介绍了光纤传像束的传像原理,并详细列举了光纤传像束的光学性能参数,分析影响传像质量的原因。
之后结合主题重点介绍了光纤传像的一个应用——医用纤维内窥镜的功能和结构。
最后,介绍了目前传像光纤的两种制作方法——层叠法和酸溶法。
关键词:光纤;传像;纤维内窥镜Technology of optical fiber image transmissio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 China)Abstract:In this artical,we first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optic image transmission differ from other methods,combining which,listed some successful cases in medical,industry and military field.And we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fibre optic image transmission.Then catering to the class theme we focused on the medical endoscope.At last,two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imaging optical fiber are presented.Key words:fiber optic, image transmission, fibrescope1光纤传像束的特点光纤传像束是一种可任意弯曲的传输图像的无源器件。
光纤传像束
![光纤传像束](https://img.taocdn.com/s3/m/d8ee59d676eeaeaad1f3301d.png)
传像束简介在认识光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的传播。
光是直线传播的,但当光线照射到某一物质上时便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我们常会见到玻璃和镜子“反光”就是指光的反射;一半插入水杯中的直棍看起来不再是直的是光的折射造成的假象。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各种物体,那都是光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如果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某些物质中传播,这里所说的某些物质,在光学的术语中叫做介质或媒质。
玻璃、石英、空气、水、透明塑料等等都可以传播光线,它们都是传播光的介质。
不同的介质密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知道,水的密度要比空气大很多。
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的物质(如玻璃和石英),它们的密度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又分“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发生折射,好像是光线拐弯儿啦。
即使是同一物质,也会因某些环境条件而产生密度不同,如某处的空气热(密度低),某处的空气冷(密度高),光线在穿越冷热空气时也会发生折射(我们熟知的海市蜃楼就是因这种情况而发生的)。
照到介质表面上的光叫入射光,经过介质折射的光叫折射光。
入射光、折射光和介质的界面(两种介质相接的地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这就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两个角度随着入射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角度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光就不能再射入另一个介质中了,于是就会产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了解了光的传播,我们再来认识光纤。
简单的光纤可以就是一根玻璃丝,根据不同要求,它可以做得非常细,一般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通常很多光纤都会在表面加(涂)上一层别的物质,叫包层或涂敷层。
这一层物质可以作为光疏媒质起折射作用,有的还可以增强光纤的柔软性使其可以随意弯曲。
没有涂敷层的光纤就叫裸纤。
裸纤也可以传播光信号(这时光纤和空气就成了两种不的介质)。
根据不同需要,人们在玻璃或石英中可以加入其他化学元素,可以利用多种复杂工艺使细细光纤的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基于光纤束传像系统的设计与加工研究
![基于光纤束传像系统的设计与加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0281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b.png)
基于光纤束传像系统的设计与加工研究何晓杰 卜鑫链 王春明 汪枫林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靖江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泰州 214500摘要:针对传统的传像系统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的光纤束传像系统。
利用ZEMAX光学仿真软件,设计出了一个工作波段为可见光,全视场80°,焦距为5 mm的监控物镜。
该物镜各视场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值在空间频率36 lp/mm处大于0.8,点列图最大弥散斑均方根半径(RMS radius)为3.031 μm,接近衍射极限,因此具有较高成像质量。
采用加工的物镜、选型转接镜及光纤束等核心器件,搭建了传像系统。
通过测试光纤束图像传输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性能,采用高斯低通滤波结合DCT同态滤波算法有效去除图像的像素,获得了高质量的信息传输效果。
关键词:光纤束 物镜 传像系统 电磁干扰中图分类号:TN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061-04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Processing of the Image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Fiber BundlesHE Xiaojie BU Xinlian WANG Chunming WANG FenglinJingji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2145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susceptible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 fiber bundle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used i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ZEMAX opt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is used, a monitoring objective with an operating band of visible light, a full field of view of 80° and a focal length of 5mm is designed. The optical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value of each field of view of the objective is greater than 0.8 at the spatial frequency of 36lp/mm, and the maxi‐mum root mean square (RMS) radius of the diffuse spot in the point plot is 3.031 μ m, which approaches the dif‐fraction limit, so it has high imaging quality. The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built by the core components such as processed objective lenses, selected adapter lenses and fiber bundles. By testing the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fiber bundle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Gaussian low-pass is used to effectively remove the pixels of the imag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CT homomorphic filtering algorithm, and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obtained.Key Words: Fiber bundle; Objective lens;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光纤束是由光纤制备的一种传像器件,可以由多组分玻璃光纤、硫系玻璃光纤等不同类型光纤制备而成,具有纤细柔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等领域。
新编[小学教育]光纤实验讲义
![新编[小学教育]光纤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a9de9ffb9f3f90f76c61bc2.png)
目录实验一光纤基本实验 (1)实验二多模光纤NA测量和光纤传输损耗测量 (5)实验三光纤分束器、衰减器及隔离器参数测量 (9)实验四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 (13)实验五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19)实验六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和电话语音光纤传输 (24)实验七时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28)实验八图像光纤传输与系统眼图抖动实验 (39)实验九计算机自环光纤通讯实验 (45)实验十图像、声音单/双光纤传输实验 (48)实验十一光纤活动连接器、光波分复用器 (50)实验十二多路数据+1路图像单/双光纤传输实验 (58)实验十三光纤传感器设计与应用实验 (69)实验十四光纤线路接口码型HDB3编译码实验 (73)附录A THKEGC-2型实验箱接口定义 (79)附录B ZY12OFCom23BH1开关、电位器功能说明 (82)实验一光纤基本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的基本结构;2、通过具体演示,使实验者对光纤光学有基本的认识,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3、学习光纤端口处理方法及焊接过程;4、学习光纤与光源耦合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察光纤基模远场分布;2、观察多模光纤输出的近场与远场图案;3、观察光纤输出功率与光纤弯曲的关系;4、学习光纤端面的制备,光纤的焊接及光纤与光源的耦合。
三、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1台光纤实验系统SGQ-3/SGQ-41台SGN-1光功率计 1台光纤切割刀 1套光纤熔接机TYPE-39 1台633nm单模、多模光纤 1米普通通信光纤跳线 3米手持式光源 1台手持式光功率计 1台四、实验原理光纤的基本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套层,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其传输特性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形式、光纤的芯径及光波的波长密切相关。
模场分布属于光纤的本值特征,与外界激励条件无关。
光纤的输出近场是光纤输出端面光功率沿光纤半径r的分布,如果光纤中各导模的损耗相同,又无模式耦合,则输出近场与光纤输入端面光功率分布相同。
高分辨率光纤传像束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最综普通
![高分辨率光纤传像束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最综普通](https://img.taocdn.com/s3/m/6be97e3f376baf1ffc4fad28.png)
高分辨率光纤传像束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周德春1,于凤霞1,谭芳2(1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2长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摘要本文从酸溶法光纤传像束所需原料的配方确定开始,合理设计了纤芯玻璃、包层玻璃和酸溶玻璃三种材料之间物化性能的匹配性。
这三种玻璃材料的物化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备的高分辨率光纤传像束的成像质量,这是本研究课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开展酸的浓度、温度、酸的种类以及酸溶时间等量化关系研究,确定了最适合光纤传像束酸溶的一系列工艺参数,这对于降低传像束的断丝率,提高光纤传像束的成像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性能测试和理论分析,确定了诸多提高传像束光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为光纤传像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光纤传像束;酸溶法;分辨率;性能测试中图分类号TH703文献标识码 A doi:Preparation and Optical Performance Study of HighResolution Optical Fiber Image BundleZhou Dechun1Yu Fengxia 1Tan Fang 2〔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Jilin 130022,China2 College of science, 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2,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determined three kinds of raw materials: fiber-core glass、cladding glass、acid-leaching glass and designed the match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se materials,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 the imaging quality of bundle. It is the key research topic.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the temperature, the type and the resolution time of acid are studied to determine a series of suitable technical parameters, which are crucial to decrease the broken rate and improve imaging quality of image bundl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performance tests and theoretic analyses, many effective methods are identified to improv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image bundle, which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wider application.Key-Words Optical fiber image bundle;acid-leaching method;high resolution;performance test1 引言在现有技术中,光纤传像束的制作技术主要有层叠法和酸溶法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光纤传像束
光纤一般是指由透明介质构成,直径与长度之
比小于1:1 000的细丝。
光线从光纤的一端入射,沿着光纤传播,最后从另一端出射。
单条光纤只能传光,不能成像(如图1所示)。
如果将许多光纤固定在一起,构成光纤束,就可以将具有一定面积的像面通过每根光纤,逐点地将像由光纤束的一端传至另一端。
根据光纤传输光线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由均匀透明介质构成,光线在光纤内部通过表面的全反射和直线传播进行传输.称为全反射光纤或阶梯型光纤:另一类光纤由非均匀介质构成,中心折射率高,边缘折射率低,光线在光纤内部沿着曲线传播,称为梯度折射率光纤。
这两类光纤传播光线的方式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同。
传像光纤主要由全反射光纤构成。
全反射光纤的性质最简单的全反射光纤是由均匀透明介质构成的圆柱形细丝,称为单质光纤,如图2所示。
光纤传像束的原理用于传像束的光纤必须有很好的外包层。
用传像束传像有许多特殊的优点,如长度和空间无严格限制,具有很大的数值孔径,没有像差。
它的缺点是:光纤束中的少数光纤可能被折断,使输出像面上出现盲点:输入输出端的排列形状可能有变形,引起像的变形;只存在一对共轭面,而且景深很小;分辨率受光纤直径的限制。
如果要使图像传送得更清晰,就要尽可能选用直径较小的光纤,因为光纤越细,在一定的传像束上就能容纳进更多的光束,这样就能传送更多的像元。
显然,像元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实验二昆特管
现象
实验中课观察到在昆特管中液体出现“喷泉”现象,即驻波的波腹处,空气振动剧烈,形成环形飞溅的煤油浪花,波节处液体静止不动。
实验原理
驻波是由振幅、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迭加而成的;由扬声器发出的入射声波在管内的另一端发生反射,波长与管长满足一定的条件,反射波与入射声波叠加就形成驻波。
在昆特管中驻波的波腹处,空气振动剧烈,气压小,从而吸起该处的煤油,使得波腹处的煤油飞溅,环液体振动最激烈;而在驻波的波节处,驻波能量极小,且两侧波腹处的空气向此聚集,气压大,将此处煤油下压,使得煤油只能向两侧(波腹位置)流动,液体基本静止不动。
最终两者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了在实验中看到的“喷泉”现象。
相邻两波腹(或两波节)间距离为半个波长,反射端由于半波损失,波腹与波节间的距离为1/4波长。
演示实验三辉光球
现象
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
它的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用手指轻触玻璃球的表面时,球内产生彩色的辉光。
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原理
玻璃球内充有某种气体,通常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气体中总会存在一些离子和电子,球内点击接高频高压电源时,在电场作用下,离子运动加速,碰撞空气分子产生新电离,同时出现正负离子复合,而产生辉光。
玻璃球内所充的气体不同,球内压强不同(即不同的真空度),所产生的辉光颜色不同。
这其实是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
,所以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北极光就是一种辉光,它是位于海平面以上800-1000公里的高空的气体,由于受到外界空间高速粒子的轰击,而发出的冷辉光所形成的极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