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地理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https://img.taocdn.com/s3/m/98431a6f76a20029bc642d7a.png)
海洋资 源开发 利用的 类型
海洋化学资源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海洋矿产资源利用
海盐生产 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石油资源 锰结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练习
1.我国在渤海石油开发中,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
其主要原因是( C)
A.有利于渤海石油出口 B.渤海是公海 C.海底油气开采难度大,投资高,风险大 D.海底油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2、海盐生产方法
(1)电渗析法 (2)冷 冻 法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成本较大,产量低
(3)盐 田 法 特点: 受环境影响大,成本低、产量大
影响 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 ③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④海水盐度
3、我国主要盐场分布 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阅读P58材料“锰结核---躺在海底的宝藏”
海底矿产资源
拖网获取 锰结核矿
大洋锰结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
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滨海----砂矿
1、类型及分布
大陆架---油气资源
波斯湾、几内亚湾、
深海---锰结核
北海、马拉开波湖、
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滨海----砂矿
1、类型及分布
大陆架---油气资源
波斯湾、几内亚湾、
深海---锰结核
北海、马拉开波湖、
世界 墨西哥湾、加利福尼
亚湾
分布:
2、海底石油分布及开发
中国 渤海、东海、南海等
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课时22海洋与人类
![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课时22海洋与人类](https://img.taocdn.com/s3/m/e2262f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2.png)
课时22海洋与人类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概念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种类约有20万种,主要有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可以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2.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3.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①运输空间: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
②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③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
思考海洋空间利用难度大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应对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主要影响方式: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
2.主要影响地区:海岸带。
3.产生的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和海洋污染两个方面。
4.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思考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①人口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巨大。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但陆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人类不得不到海洋中去获取资源。
②现代技术的应用。
例如,人类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进入海洋,通过食物链富集,辐射整个海洋环境,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79b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0.png)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3.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难点:1. 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的理解和记忆。
2. 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际案例。
4.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引导学生理解分布规律。
3. 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作业布置】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海洋资源保护的小论文。
3. 调查当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4. 地图学习: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a08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d.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洋资源的概况1. 海洋资源的种类2. 海洋资源的特点第二课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不足第三课时:海洋资源的保护1. 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 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第四课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以舟山群岛为例1. 舟山群岛的海洋资源特点3. 舟山群岛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舟山群岛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种类、特点、开发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环保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2. 参考资料:舟山群岛相关资料、海洋资源保护法规、可持续发展案例等。
3. 教学多媒体:PPT、地图、视频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海洋资源的概况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 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资源等。
3. 分析海洋资源的特点,如总量丰富、不可再生性、区域分布差异等。
1. 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如渔业、海洋工程、海上运输等。
2. 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不足,如资源优势、技术水平、环境保护等。
中图版地理选修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3aa00b4daa58da0114aa5.png)
中图版地理选修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相关素材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海洋能(ocean energy)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
潮汐能和潮流能源自月球、太阳和其他星球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源自太阳辐射。
海水温差能是一种热能。
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水形成温度差,可产生热交换。
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热交换水量成正比。
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都是机械能。
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
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
在河口水域还存在海水盐差能(又称海水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产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能量成正比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8km^2,其中陆地表面积为1.49×10^8km^2占29%;海洋面积达3.61×10^8km^2,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9km^3。
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像在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
海洋能有三个显著特点,1.蕴藏量大,并且可以再生不绝。
2.能流的分布不均、密度低。
3.能量多变、不稳定。
具体地说海洋能具有如下特点: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
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d9acd2ede2bd960591c67704.png)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资源”的教材分析本节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最后还提醒学生我国海洋资源还远没有开发出来,使学生意识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
教材在选学材料中介绍了我国之所以在近海发展渔场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紧接着教材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海水养殖业。
如果说,海洋捕捞是人类纯粹地利用自然条件的话,那么海水养殖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间接利用,因为这其中加入了人类在技术、设备、人力和时间等的投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式,教材专门给了几幅图片,扫清了理解的障碍。
第三部分海洋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海盐生产及盐场的分布。
教材介绍了海盐生产的过去和现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海盐开发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第四部分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其中的“想一想”活动为学生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推测将来的结果。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教学海洋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教学海洋资源的形成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89a2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9.png)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教学海洋资源的形成与利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海洋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了解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征;2.掌握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海洋资源形成的基本过程和规律;2.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征;3.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海洋资源吗?你们知道海洋资源有哪些种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如何了解海洋资源的形成和利用。
2.讲授(70分钟)(1)海洋资源形成的基本过程和规律(20分钟)1)海洋地形的形成;2)海水的化学变化;3)海洋生物的生长和演化;4)海洋沉积物的形成。
(2)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征(20分钟)1)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2)生物资源:海鲜、海带、珊瑚、海藻等;3)能源资源:风能、潮汐能、海浪能等。
(3)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20分钟)1)研究和开发;2)利用和保护;3)合理利用并兼顾生态环境。
(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10分钟)1)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2)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3)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
3.实验(30分钟)(1)以海洋生物为例,对海洋资源的富集分布进行实验观察,了解海洋资源的形成和特征。
(2)学生通过模拟地质构造、化学变化、生物演化等过程,了解海洋资源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分类和特征、利用方式和方法、开发和保护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实验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海洋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意义,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790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7.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难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我国海洋资源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及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案例,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田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述上节课学到的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介绍渔业、海洋工程、海洋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案例,如青岛海洋科技园、舟山群岛新区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三、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篇
![高一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3e21a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2.png)
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篇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938cb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1.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以《地理选修2》中的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教学内容,通过讲解海洋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海洋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类;2.学习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惜海洋资源;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帮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特点、分类、开发利用现状;2.激发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珍惜意识;3.引导学生批判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究。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海洋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的分布,涵盖面积、深度等特征,展现海洋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引出课题;•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开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题,介绍和深入探讨海洋资源的特点、分类和开发现状。
2. 学习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了解海洋水力、物理、化学、生物特点;•分类介绍海洋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3. 介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总体介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阐述其发展状况、优势和劣势;•进一步详细讲解海洋石油、海洋捕捞、海洋工程、海洋旅游和海洋环保等领域。
4.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珍惜海洋资源•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宣传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高学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强调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5. 引导学生批判思考,分析问题•展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如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引导学生探究并思考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设计相关小组活动。
6.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收获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激励学生思考、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8ca02e9e700abb68a882fb00.png)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46d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5.png)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资料;(2)制定调查问卷;(3)准备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分组准备调查问卷;(3)思考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海洋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2)提问:“你们知道海洋资源有哪些吗?”引导学生回答。
2. 教学新课(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3. 学生活动(1)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知程度;(2)分组讨论,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资源。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和保护海洋资源。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否准确描述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能否熟练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能否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调查问卷的完成情况;(2)讨论活动的参与程度及成果;(3)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是否有海洋资源保护意识;(2)是否关心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3)是否珍惜和节约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88c94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2)运用实例分析,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3)进行海洋资源利用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2)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
2. 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2)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海洋资源的魅力;(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海洋资源?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4. 实例分析:(1)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例;(3)全班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5. 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2. 调查身边的海陆资源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程度;4. 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六、教学内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1. 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分布;(2)掌握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3)了解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ff3ad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c.png)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海域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主要海洋区域。
(2)提问:同学们对我国海洋资源有什么了解?请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2.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特点(1)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化学资源等。
(2)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分布特点。
(3)讨论:为什么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具有这些特点?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讲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包括渔业、旅游业、海洋能源开发等。
(2)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3)讨论:如何合理开发我国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4.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1)讲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
(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讨论:如何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四、教学反思1.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点。
2.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程度。
2.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教材(人教版)。
2.教学辅助材料:我国海域分布图、海洋资源分布图、相关案例资料等。
3.教学工具:PPT、投影仪等。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0c061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7.png)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2.掌握各类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3.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影响。
4.提高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各类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白板、黑板、彩色粉笔。
3.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海洋资源》。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海洋资源?为什么海洋资源很重要?第二步:学习海洋资源的分类与特点(15分钟)1.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海洋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利资源等)。
2.根据演示文稿的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各类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步:了解各类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20分钟)1.准备海洋资源分布的地图,以及对应的文字说明。
2.分发地图给学生,并解释地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
3.学生根据地图和文字说明回答问题,了解各类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第四步: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影响(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问题。
3.鼓励学生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2.总结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3.强调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六、课堂实施效果评价1.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4.学生对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和态度。
七、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海洋资源的情况。
2.组织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鼓励学生进行海洋资源保护主题的作文、小组讨论等活动。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4dc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2.png)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观念。
3. 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海盐资源等。
2.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渔业、海洋运输、海底矿产开采、海水利用等。
3. 海洋资源的保护: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和利用方法、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保护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海洋资源为例,分析其开发和利用过程。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海洋资源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各种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
4. 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现实生活中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案例。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差异,了解国际海洋资源的竞争状况。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企业或场所,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
2. 问答环节:设置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147a2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7.png)
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
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
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
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
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
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
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
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人类与海洋地理初中教案
![人类与海洋地理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da1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5.png)
人类与海洋地理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
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生:不是8月26日。
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承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的眼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地球。
海洋有着广阔的领域和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更有必要认识海洋、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
二、自主学习(一)海洋资源的种类1. 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药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2. 海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海滨砂矿、海底矿产等;3. 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等;4. 海洋化学资源:海水淡化、海水提取溴、碘等元素。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海洋捕捞:掌握合适的捕捞时间和地点,保护渔业资源;2. 海洋养殖:海水鱼类、贝类、藻类的养殖技术;3. 海洋能源的开发: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4.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提取海水中的溴、碘等元素。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2. 海洋污染:陆地污染源、海上污染源、油轮泄漏等;3.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实施渔业资源配额管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等。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6e7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f.png)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中国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情况。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海洋资源。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方式。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海洋能源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海洋资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中国海洋资源的总量和利用情况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和保护状况3.3 教学方法通过地图和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保护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海洋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海洋资源的管理机构和政策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管理机构和政策。
第五章: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5.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1.讲述:开发海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提问:你所了解的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哪些类型?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
1.讲解: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四类。
其中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
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种类多,数量大。
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化学物质平均为3750吨,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海水中的食盐可供人类消耗数亿年;海水中蕴藏的钾盐总量相当于陆地上钾盐探明储量的数十万倍。
目前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食盐、镁、溴、
碘等。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性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为了节省资金投入,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可以考虑综合开发和利用。
在这方面,陆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做的比较突出。
海水还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但需要解决海水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
2.读图:课本《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渔》图
3.提问:看图说明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
4.讲解: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
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了,但那时只是捕捞和采集海产品。
随着海洋捕捞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随着人类对海洋水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远海的各个海域。
同时,通过近海人工养殖各种海产品,并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要,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读图:课本《深海锰结核》图
6.讲解:近海大陆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深海盆中,还广泛分布着多金属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它们是解决陆地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是实现未来人类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
7.讲解:海洋能源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现状。
海洋能源资源主要有海浪、潮汐和洋流等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是清洁的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是,这些能源密度很小,开发利用时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
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
1.读图:《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景观图
2.讲解:海底大陆架的地理环境特点,形成世界大渔场的条件(多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多集中在温带海区),世界主要渔业生产国的渔业生产发展状况(主要是中国和日本)。
〖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
1.讲解: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不同于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特点。
2.读图:《海上钻井平台》景观图
讲解: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海底石油钻探、开采和运输过程,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探究活动
1.参观化工厂:有些化工厂是以海盐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如天津市的某些化工厂就是这样的。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以海盐为原料能生产哪些化工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的哪些需要。
2.社会调查: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生物制药厂参观调查,了解海洋生物在医药工业方面的利用情况;或由学生自己分组到市内各大药店进行调查,了解哪些药品的成分中有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人体具有哪些医疗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