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温室白粉虱防治技巧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06
目录
• 温室白粉虱的危害 • 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 温室白粉虱的监测与诊断 •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 案例分析与应用
01
温室白粉虱的危害
对作物生长的危害
01
02
03
叶片退绿
白粉虱大量繁殖,吸取植 物汁液,叶片退绿,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设施农业中的白粉虱问题较为常见,由 于设施内部环境较为封闭,容易造成白 粉虱的大量繁殖和传播。
3. 化学防治:使用针对白粉虱的专用杀 虫剂,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产品以 避免产生抗药性。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寄生蜂等,以 减少白粉虱的数量。
防治技巧
1. 定期检查:对设施内部定期进行检查 ,发现白粉虱及时采取措施。
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04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避免与白粉虱发生严重的作物轮作,如番茄、辣 椒等。
清除残株
在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和杂草,减 少虫源。
培育无虫苗
在育苗时,采取网室隔离或用无虫苗进行移栽, 防止白粉虱侵入。
物理防治
1 2
黄板诱杀
在温室设置黄板,吸引白粉虱成虫并粘住,减少 虫口密度。
案例三:南方温室水果的白粉虱防治技巧
在南方,温室水果种 植是当地农民的重要 产业,白粉虱对温室 水果的生长和品质造 成很大影响。
防治技巧
1. 物理防治:使用黄 色板诱杀白粉虱成虫 ,减少其繁殖和传播 。
2. 生物防治:引入天 敌如寄生蜂等,以减 少白粉虱的数量。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一、白粉虱的危害特点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5、药荆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每株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威400一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
能杀死卵、若虫、成虫,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
一般5一7天1次,连喷2一3次。
②选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连喷3一4次。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是什么白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别称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下面店铺整理了白粉虱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白粉虱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
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
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白粉虱的危害特征白粉虱为害葡萄、苹果和柿等果树,还为害西红柿、莴苣等多种蔬菜和泡桐等林木树种,为庭院葡萄、花卉、蔬菜及绿化林木的重要害虫,尤其葡萄和泡桐发生量很大,为害也很严重。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的害虫。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
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
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
花卉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花卉白粉虱的防治方法花卉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花卉栽培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它会在花卉的叶片上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阻碍,甚至严重的会导致花卉的死亡。
为了有效地防治花卉白粉虱,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接下来就是一些详细的防治方法的介绍。
一、花卉白粉虱的生活习性花卉白粉虱是一种口器退化的小型昆虫,成虫大小在1-2mm 左右,身体呈卵圆形。
其在花卉上的生活与繁殖特点主要表现为:1.喜好生长在柔嫩的叶子和幼芽上,厌恶阳光直射,多在阴暗或半阴暗的环境下活动;2.卵期短,孵化后成为幼虫,幼虫从发育到成虫只需要10 天左右,繁殖力较强;3.吸食叶汁,导致白粉虱繁殖过度会给花卉带来严重的危害,严重时会导致花卉的死亡。
二、如何预防花卉白粉虱1.选购健康无害虫的花卉在选购花卉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害虫的危害,如果发现有花卉叶片上有迹象,就不要购买了。
2.注意花卉生长环境花卉生长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水能积聚,因为花卉白粉虱的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使土壤和花卉的叶子干燥能有利于预防花卉白粉虱的滋生。
3.合理施肥合适的肥料可以让花卉长得更好,但不要过量,过高的氮肥会刺激花卉的生长,也会刺激花卉白粉虱的滋生。
4.定期检查花卉检查花卉叶片是否有白粉虱的危害,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如果病虫害被忽视了,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而难以控制。
三、花卉白粉虱的防治方法1.手工摘除手工除虫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可以用尖口钳或手拉式微喷器将白粉虱清除掉。
2.物理防治成虫和幼虫均怕高温和低温,通过热力处理(利用阳光照射等)或用冷醋喷洒叶子(或者是冷水喷洒)可以有效的控制白粉虱的扩散。
3.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防治方法,但副作用也较大,使用时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总之,花卉白粉虱的防治工作需要从预防和综合防治方面加强,面临这一害虫的蔓延,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以免给花卉的生长造成持久性的危害。
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大棚白粉虱为温室害虫,主要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等100多种蔬菜和花卉。
该病的发生,常常导致作物叶片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大棚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生活习性大棚白粉虱在北方温室内繁殖为害,无滞育和休眠现象。
繁殖适温为18~21℃,发育历期:18℃31.5天,24℃24.7天,27℃22.8天。
各虫态发育历期:24℃卵期7天,一龄5天,二龄2天,三龄3天,伪蛹8天。
在温室生产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
成虫羽化后1—3天交配产卵。
平均每雌产卵142.5粒。
也可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寄生植物打顶以前,成虫随植株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
因此,各虫态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成虫、新产绿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
卵以卵柄?钠?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
据观察,大棚白粉虱可通过风口近距离随季节气温变化往返迁移。
冬季在温室作物上繁殖为害,春季通过温室通风或菜苗进入露地,深秋少量成虫经风口飞回温室。
种群数量由春到秋持续发展,夏季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秋季达数量高峰。
冬季温室持续生产瓜果类喜温蔬菜,春末夏初即形成为害高峰。
由于北方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白粉虱周年发生,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清除虫源和培育无虫苗非常重要。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据此进行诱集防治。
主要天敌近20种。
草蛉类为最主要捕食性天敌,其次是微小花蝽和东亚小花蝽。
寄生性天敌主要有中棒蚜小棒和丽蚜小蜂。
主要寄生菌为玫瑰色拟青霉和蜡蚧轮枝菌。
发生规律大棚白粉虱在东北不能在露地越冬,但可以在温室内继续繁殖危害。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白粉虱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开始陆续向保护地、温室内栽培作物迁移,秋末进入迁移盛期。
白粉虱为害状况及防治技术
白粉虱为害状况及防治技术1 为害状况白粉虱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番茄、辣椒、茄子、刀豆、豇豆、豌豆及野生蔬菜如蒲公英等。
1.1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趋嫩性、趋黄性,喜爱群聚于寄主植物幼嫩反面,随着植株的生长而不断追食顶部嫩叶并在上面产卵。
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使被害植株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导致温室蔬菜减产或绝产。
1.3传播病毒病。
由于白粉虱活动的密集性,还会引发病毒病的传播。
该虫发生程度与种植的作物有关,在黄瓜、菜豆上种群密度极大,而在油菜、菠菜、韭菜上种群数量难以进展。
由于该虫生殖力强,生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形体小易于隐蔽,给防治造成很大难度。
2 发生规律2.2 卵。
长0.22 -0.26 mm,最宽处0.06-0.09 mm,卵有柄,柄长0.03 mm。
初产时淡黄色,后渐变紫黑色,产下的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2.3 若虫。
椭圆形,扁平,长0.52 mm,体缘及体背有数十根长短不一的蜡刺,两根尾须长。
其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开头固定在叶片反面为害作物。
2.4 蛹。
椭圆形,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亮,体长0.7-0.8 mm,体厚0.18 mm,体背有蜡丝5对-8对,体背有10对蜡翅。
3 防治方法白粉虱在春季和初夏由温室传播集中至露地蔬菜,秋季和初冬则返回温室越冬。
针对其迁入和迁出虫源地的两个重要环节,采纳以农业防治为根底,合理使用农药,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削减农药用量,增加防治效果。
3.1 农业措施防治。
3.1.1 重发生区提倡温室冬春茬栽培芹菜、韭菜、韭黄、油菜等耐低温而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适当削减黄瓜、番茄种植。
3.1.3 温室、大棚四周避开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白粉虱发生严峻的蔬菜,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削减虫源。
3.1.4 避开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以免为白粉虱的大发生供应环境条件。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白粉虱也叫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现在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白粉虱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许多作物上的主要害虫,由于白粉虱具有迁飞的特性,很难彻底防治。
那么白粉虱都有哪些为害特点?该如何消灭?一、白粉虱的为害特点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
此外它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作物叶片和果实,从而导致霉菌寄生,既影响蔬菜的产量又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消灭方法1、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70%噻虫嗪种衣剂拌种,或用20%呋虫胺悬浮剂拌种,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均可有效防治苗期白粉虱的为害,一般有效期可达80天以上。
2、根源处隔离:植物栽种的时候,可以把幼苗用杀菌灵先进行喷洒,然后再进行栽种。
3、药液浇灌:如果没有拌种,当幼苗长至2叶一心时,可结合苗床灌水,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浇灌苗床,也可以防治白粉虱,有效期可达60天以上。
4、*壤处理:播种前,可用5%吡虫啉颗粒剂或2%噻虫嗪颗粒剂穴施或条施,进行*壤处理,直播的作物也可以药种同播,也有防治白粉虱的作用,有效期可达90天左右。
5、坐水移栽:移栽时,可用20%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液,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或70%噻虫嗪种衣剂3000倍液等药剂浇灌,做药水定植,既可以补充定植水,又可以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90天以上。
6、片剂穴施:定植时,可以用5%吡虫啉片剂进行穴施,每株1-2片左右,然后封*,可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80-90天。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7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白粉虱的高发期,除了以上的消灭方法外,很多农户也会使用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呋虫胺等杀虫药剂,希望以上方法对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温室蔬菜白粉虱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大棚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白粉虱又名小白蛾。
由于白粉虱具有迁飞性和繁殖力强的特点,在防治中,往往有一定难度。
白粉虱除直接危害植株外,还可传播植物病毒,间接造成危害。
通过近两年的观察与实践,我们初步掌握了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生活习性:成虫具有趋嫩、趋光、趋黄色习性,随着植株生长而向顶端幼嫩部分扩散产卵,使不同虫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高度分布:自一而下为新生的绿卵和成虫、即将孵化的黑色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伪蛹c卵多散产于叶背。
若虫通过喙刺吸植株汁液,2龄以后足和触角退化,直至伪蛹再羽化为成虫。
发生规律:在北方保护地和露地栽培条件下,白粉虱每年发生6~11代,世代重叠严重,存活率高,生育力较强,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1C,在温室内完成l代需30天左右c各虫态在北方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存活,但可在冬季生产的温室内继续繁衍。
翌春随幼苗移栽而迁飞到温室以外,成为拱棚和露地菜的初始虫源。
防治措施:对白粉虱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以下防治方法5~7天1次,应连续不间断防治,使不断孵化的成虫来不及产卵即被杀灭,这样才能杜绝虫源,避免危害。
1.杜绝虫源。
温室或大棚作物在定植前,必须把所有的枯枝病口十清理干净,深埋或烧毁。
然后用杀虫剂选晴天中午喷1000倍的氧化乐果杀灭卵和若虫,再用80%的敌敌畏l50克,水14千克,锯末40千克,拌匀撒入地面,闷棚,彻底杀死成虫。
如高温闷棚1O天左右,棚内各虫态粉虱可全部杀死。
另外,定植苗畦应选远离菜地的地方,培育无虫苗,有虫或卵的幼苗应弃掉,或经药液浸苗将虫卵杀死后再选用,这是控制白粉虱虫源的关键环节。
2.诱杀成虫。
根据白粉虱趋黄色的习性,在白粉虱发生初期,用黄板涂上机油后置于温室内,高出植株,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若发现零星白粉虱时,每株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5头,共释放3~4次,间隔期lO天左右,寄生率可达75%以上,控制效果良好。
白粉虱 为害方式
白粉虱为害方式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植物的嫩叶背面,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从而对植物造成伤害。
白粉虱的为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吸食植物汁液:白粉虱通过刺吸式口器直接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营养流失,生长受阻。
特别是在嫩叶上,由于嫩叶的汁液较为丰富,更容易成为白粉虱的取食目标。
2. 分泌蜜露引发病害:白粉虱在取食的同时会分泌大量蜜露,这些蜜露覆盖在植物表面,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煤污病等病害,进一步加重对植物的损害。
3.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会大量聚集在植物叶片背面,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传播病毒:白粉虱在取食过程中可能会传播一些植物病毒,如黄化曲叶病毒等,从而对植物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为了有效防治白粉虱,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加强农业管理,注意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也有助于减轻白粉虱的为害。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危害及其严重,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绿叶类植物,要想高效率防治白粉虱,必须充分了解白粉虱的活动规律及习性,然后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生活习性:1、越冬期: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中旬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气温偏高,白粉虱由大棚转向露地危害繁殖。
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再次进入大棚危害。
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大棚菜区经销商有金9银10一说)10月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露地烟粉虱纷纷向大棚转移或死亡,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结束。
2、温度: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
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2~30℃繁殖最适温度18~21 ℃;17℃以下停止活动(不代表死亡)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可以忍耐45 ℃高温,也可以在5℃低温下存活一段时间,能够在北方的温室大棚中越冬,能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多在温暖、干旱的春、秋季节爆发。
3、产卵:雌成虫产卵200-300粒左右。
群体以40倍不等的速度繁殖。
每年发生6~11代每代30天左右;具有趋嫩性,趋黄性。
分布:顶上中下一、防治策略:1、以防为主;2、治早,治了。
3、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4、防虫网。
二、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放置草蛉、丽蚜小蜂等白粉虱天敌等进行捕杀草蛉卵2、物理防治:黄板诱杀3、化学防治:①轮换交替用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②杀虫杀卵结合:配合吡丙醚、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部分作物禁用)等③速效与持效期结合:吡蚜酮+杀螟丹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粉虱捕匠④化学制剂与生物制剂结合:吡蚜酮+粉虱捕匠;烯啶虫胺+粉虱捕匠,噻虫嗪+粉虱捕匠。
也可用藻酸丙二醇酯+粉虱捕匠产品:粉虱捕匠,生物制剂,杀虫杀卵。
一串红白粉虱防治
汇报人:2023-12-07•引言•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目•防治实践与效果•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作物与白粉虱的危害品质受损有效防治白粉虱可保障一串红等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防治白粉虱的必要性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控制害虫繁殖02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01020304成虫卵若虫蛹食物繁殖移动030201生活习性繁殖传播繁殖与传播03白粉虱的防治方法合理安排作物布局01培育“无虫苗”02增加通风透光03黄板诱杀利用白粉虱的趋黄性,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灯光诱杀利用白粉虱的趋光性,在灯光下放置捕虫网,诱杀成虫。
天敌控制生物农药在封闭的温室或大棚中使用烟雾剂熏蒸,可有效防治白粉虱。
喷雾防治使用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白粉虱。
烟雾剂防治化学防治VS04防治实践与效果使用黄色粘虫板释放寄生蜂药剂防治实际防治情况在蔬菜和花卉上使用黄色粘虫板,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可达60%-70%。
黄色粘虫板释放寄生蜂药剂防治通过连续释放丽蚜小蜂,可将白粉虱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喷洒杀虫剂后,白粉虱的数量可明显减少,但需要注意药剂的合理使用和轮换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防治效果评估问题白粉虱的卵和幼虫常常隐藏在叶片背面,不易被发现,增加了防治难度。
要点一要点二对策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白粉虱卵和幼虫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使用药剂进行喷雾或使用黄色粘虫板等。
防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05结论与展望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防治成果总结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不足与展望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一串红白粉虱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一串红白粉虱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强综合防治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未来农业生产的建议WATCHING。
对付白粉虱的最佳方法
对付白粉虱的最佳方法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寄生在植物上吸取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植物凋零、死亡。
为了对付白粉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常用的天敌包括蚜虫寄生蜂、瓢虫和捕食性蝗虫等。
这些天敌可以吃食白粉虱,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
在引入天敌之前,需要对害虫和天敌进行充分了解,并确保天敌无害于农作物和其他生物。
2. 混种和轮作混种和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管理方法,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白粉虱往往对特定植物种类特别有兴趣,因此通过混种和轮作可以打乱害虫的寄生环境,降低它们对特定植物的侵害。
此外,混种和轮作也有助于增加作物的多样性,提高整体抗性和生态平衡。
3. 温度和湿度控制白粉虱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
因此,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对付白粉虱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温室或大棚的通风和加湿系统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残枝败叶,保持植物整洁,有助于降低白粉虱的滋生和繁殖。
4. 物理控制方法物理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粉虱的危害。
例如,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受害植物的叶片,将白粉虱冲落。
此外,还可以利用粘性板或人工黏胶陷阱捕捉害虫。
这些方法虽然无法完全根除白粉虱,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数量。
5.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白粉虱防治方法。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和化学合成类农药等。
使用化学农药应谨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对付白粉虱的方法中,单一的措施往往效果有限,同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是最佳实践。
此外,定期巡视和监测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白粉虱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及早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害虫的扩散和严重危害植物。
总的来说,对付白粉虱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混种和轮作、温度和湿度控制、物理控制方法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用农药杀白粉虱的方法
不用农药杀白粉虱的方法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植物害虫,它会给叶片带来明显的伤害,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不使用农药的方法来控制和杀死白粉虱。
1. 手动清除:使用棉签或细长的画笔蘸取酒精,然后轻轻拭去叶片上的白粉虱。
重点清理叶背面和叶脉附近,因为白粉虱喜欢躲藏在这些区域。
2. 高压水枪: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叶片,将白粉虱冲落。
这种方法对于白粉虱较为有效,但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操作。
3. 自制洗涤剂溶液:混合一些温水和少量洗洁精或香皂,并将其喷洒在受到白粉虱侵害的植物上。
洗洁精或香皂中的物质可以破坏白粉虱的外壳,导致其窒息死亡。
4. 生物控制:引入一些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来帮助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这些天敌会吃掉白粉虱,从而减少它们的繁殖。
5. 环境调节:白粉虱偏爱干燥和炎热的环境,利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植物区域的湿度,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白粉虱的滋生和生存。
这些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并结合多种手段才能达到控制白粉虱的效果。
使用这些无农药的方法,能够更加环保和安全地保护植物,同时避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白粉虱群众俗称“小白蛾子”,目前我们当地主要生物型种群为烟粉虱,为便于大多数人理解,还是习惯称为白粉虱。
一、白粉虱的危害主要以三种方式为害作物。
成虫和若虫直接吸食植物汁液,造成作物减产。
分泌蜜露,潮湿时产生大量霉菌,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并污染果实。
白粉虱是100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毒媒介,传播的植物病毒,对作物危害性更大。
二、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白粉虱生活周期有卵期、若虫期、和成虫期。
白粉虱作物一种小型昆虫,不具备长距离迁飞能力,多数扩散迁飞距离在2-3公里内,少数也可达到7公里以上,因此距离越冬虫源地越近,种群数量越大,危害越重。
三、白粉虱在当地发生消长规律白粉虱在我们当地露地不能越冬,只能在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场所越冬。
白粉虱必须每年一度的经历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越冬场所→大田扩散→田间繁殖积累→暴发→温室或温暖场所为害或越冬。
根据多年的调查观察,白粉虱在当地5、6月份初现成虫,5至6月份为白粉虱缓慢增长期,7月份虫量开始剧增,8月份至9月上为发生为害高峰期,9月中至10月份虫口数量减退,直到11月上旬,迁移到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场所继续为害或度过冬季。
四、白粉虱难防的原因分析1.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
目前对白粉虱各个虫态均有理想防效的药剂又几乎不存在,所以打药后种群数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群众的感觉就是打不败的小白蛾子。
2.寄主广泛且具有一定的扩散迁飞习性。
白粉虱的寄主十分广泛,据统计有400多种。
当地作物除玉米、高粱等不喜食外,大田作物寄主有棉花、辣椒、花生、黄瓜、茄子、西红柿、西葫芦、白菜、萝卜、多种豆类等,其他经济作物如花卉、葡萄、向日葵等,以及许多阔叶杂草等都是白粉虱的寄主。
寄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
同时白粉虱又具有一定的迁飞能力,可以在不同寄主间,保护地和露地间进行种群迁移,防治的时候难以面面俱到,统防统治十分困难。
3.白粉虱自身的抗药特性。
白粉虱的种类与防治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白粉虱进行基因改造,降低其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控 制其种群数量。
生物防治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 制白粉虱的数量。
综合防治策略的优化
农业防治
推广种植抗虫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合 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白粉虱 的寄主植物。
传播疾病
白粉虱可以携带多种病菌,传播 给其他植物和动物,引发各种疾 病。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引发过敏反应
白粉虱的分泌物和尸体碎片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哮喘、 鼻炎等。
传播疾病
白粉虱可以携带病毒和细菌,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
03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降低白粉虱种群 数量的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6-3.2毫米,淡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欧洲白粉虱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欧洲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6-3.2毫米,淡黄色,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02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温室内的各 种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
南美白粉虱
01
02
03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 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1.4毫米,翅 展2.5-3.6毫米,淡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农 作物和蔬菜等。
最简单消灭白粉虱方法
最简单消灭白粉虱方法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它们会给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地消灭白粉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简单方法:1. 机械控制:首先,使用剪刀或手套将受害叶片上的白粉虱剪掉,然后将其放入容器中淹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农作物,但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劳动力。
2. 高压水枪:将高压水枪对准受害植物的叶片,用高压水流冲击白粉虱。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驱赶害虫,但需要注意水流的力道,以免对植物造成损伤。
3.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生物来控制白粉虱的繁殖,例如瓢虫和寄生蜂。
瓢虫被认为是天然的天敌,它们以白粉虱为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寄生蜂则会寄生在白粉虱体内,破坏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4. 物理防治:使用遮阳网或农用无纺布等物理隔离材料,将植物覆盖起来,防止白粉虱的进入和传播。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通风和排水问题。
5. 化学防治:当上述方法无法控制白粉虱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专门针对白粉虱的农药,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防止对作物和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6. 轮作: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减少白粉虱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使用不同的作物轮流种植,可以打破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积蓄和传播,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7. 营养管理:加强作物的营养管理,使作物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适当施肥、调整土壤pH值和优化灌溉水质,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方法并非单一适用于所有情况,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综合使用。
消灭白粉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关注,同时也需要农民和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白粉虱怎么彻底消灭?用对方法,一招搞定!
⽩粉虱怎么彻底消灭?⽤对⽅法,⼀招搞定!⽩粉虱俗称⼩⽩蛾,是⼀种常见的害⾍。
该⾍具有寄主范围⼴,防治难的特点。
因此,农户们必须了解掌握⽩粉虱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防治该⾍害。
下⾯为⼤家详细介绍了⽩粉虱的习性、为害症状、发⽣规律及防治⽅法,供⼤家参考。
⼀、习性⽩粉虱卵以卵柄从从⽓孔插⼊叶⽚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平平衡,极不易脱落,若⾍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当⼝器插⼊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的技能,开始营固着⽣活。
据有关资料介绍,⽩粉虱发育历期:18℃为31.5天;24℃时为24.7天;27℃时为22.8天。
各⾍态发育历期,在24℃时,卵期7天,1龄5天,2龄2天,3龄3天,伪蛹8天。
粉虱繁殖的适温为18~21℃,在⽣产温室条件下,约⼀个⽉完成1代。
⼆、为害状及规律⽩粉虱的成⾍和幼⾍吸取植物汁液,被害叶⽚褪绿,变黄,萎蔫,甚⾄枯死。
此外它的成⾍、幼⾍能分泌⼤量的蜜露,污染作物叶⽚和果实,从⽽导致霉菌寄⽣,既影响蔬菜的品质和⾷⽤卫⽣⼜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源,通过温室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使⽩粉虱迁⼊露地,因此,⽩粉虱的蔓延,⼈为因素起着重要作⽤。
⽩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秋持续发展,夏季的⾼温多⾬抑制作⽤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到⾼峰,集中为害⽠类。
三、防治⽅法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法。
⾸先在播种或移苗前,要彻底清除棚内及周边的杂草和残株败叶。
棚地结合药物薰杀进⾏耕翻,把成⾍、若⾍、卵全部消灭⼲净。
其⼆,针对⽩粉虱喜温暖和对某些作物不愿取⾷,可以先种芹菜、蒜黄等,下茬再种植黄⽠、茄⼦、西红柿、油菜等。
2、⽣物防治在保护地内释放草蛉或丽蚜⼩蜂对⽩粉虱有很好的控制作⽤;国外利⽤粉虱座壳胞菌防治温室⽩粉虱效果也很好,;但是⽬前这两项技术在我国蔬菜⽣产中还未⼤⾯积应⽤,有条件地区不妨试着采⽤。
3、药剂防治⽬前,⽣产中期可选⽤强内吸性药剂如阿克泰2500倍喷雾;苗期可⽤该药剂灌跟,持效期可达15天,效果很好。
白粉虱的发病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
白粉虱的发病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要想彻底解决白粉虱危害,一方面需要坚持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千万不可等到虫害发生后再临时抱佛脚,另一方面通过物理、生物、药物等多方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效果才更加理想,再一方面广大农民朋友不论在防治任何病虫害工作上,一定要了解透它发病危害的特性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防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目的。
一、白粉虱的发病规律1、白粉虱对绝大部分作物都有危害(能够寄生300多种植物存活),尤其对各类蔬菜危害最大,不论是保护地、温室大棚,还是露地种植地,它都容易发病危害,发病适宜温度一般在28-30度,由于温室大棚的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温室大棚受虫害最为严重。
2、白粉虱能够世代重叠危害,在棚室内一年发生10多代,其繁殖代数根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生育繁殖速度越快:18-20左右的环境下一代需要30天左右,24-25度的环境下一代需要25天左右,而在27度的环境下一代仅需22天左右。
3、白粉虱种群基数十分庞大,而且雌虫产量数目比较惊人,一只雌虫一次产卵100粒左右,一生总共产卵数高达3500多粒,1代后的种群数量就可增长100多倍,十代繁殖下来,其白粉虱数目直接成几何指数翻倍增长,数量高的十分可怕!别看白粉虱个头小,但任何作物都禁不住它超高数量的危害。
4、白粉虱具有很强的趋嫩性,它在作物植株体上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成虫和若虫一般喜欢群居寄生在作物叶片的背面,从植株顶部嫩叶到最下部,分层依次为淡黄色虫卵、黑色虫卵、初龄若虫、中老龄若虫、虫蛹。
了解这一点,大家在用不同药物防治不同时期的白粉虱时,就能有更好的针对性防治。
5、白粉虱虽然常年繁殖生长(特别是温室大棚),但它有两个明显的繁殖高峰期。
一个在春季温室内4月中旬到5月下旬间,另一个是秋季棚室、露地的7月下旬到9月下旬间,其中保温棚室能够延续到11月底。
这一点对找准白粉虱防治关键期十分重要。
二、白粉虱的危害性白粉虱的危害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吸食汁液危害——叶面背部的若虫和成虫,通过自身生长的刺吸式口器刺入作物植株组织内,通过连续吸取叶片汁液、植株内的碳水化物、向作物注射毒素等发生危害(若虫三天内就可以活动危害),使植株吸收和光合作用降低、叶片发生退绿变淡、果实变黑、黄花焉萎,受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整株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粉虱危害及其严重,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绿叶类植物,要想高效率防治白粉虱,必须充分了解白粉虱的活动规律及习性,然后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生活习性:
1、越冬期: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中旬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气温偏高,白粉虱由大棚转向露地危害繁殖。
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再次进入大棚危害。
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大棚菜区经销商有金9银10一说)10月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露地烟粉虱纷纷向大棚转移或死亡,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结束。
2、温度: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
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2~30℃繁殖最适温度18~21 ℃;17℃以下停止活动(不代表死亡)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可以忍耐45 ℃高温,也可以在5℃低温下存活一段时间,能够在北方的温室大棚中越冬,能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多在温暖、干旱的春、秋季节爆发。
3、产卵:雌成虫产卵200-300粒左右。
群体以40倍不等的速度繁殖。
每年发生6~11代每代30天左右;具有趋嫩性,趋黄性。
分布:顶上中下
一、防治策略:
1、以防为主;
2、治早,治了。
3、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
4、防虫网。
二、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放置草蛉、丽蚜小蜂等白粉虱天敌等进行捕杀
草蛉卵
2、物理防治:黄板诱杀
3、化学防治:
①轮换交替用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
②杀虫杀卵结合:配合吡丙醚、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部分作物禁用)等
③速效与持效期结合:吡蚜酮+杀螟丹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粉虱捕匠
④化学制剂与生物制剂结合:吡蚜酮+粉虱捕匠;烯啶虫胺+粉虱捕匠,噻虫嗪+粉虱捕匠。
也可用藻酸丙二醇酯+粉虱捕匠
产品:粉虱捕匠,生物制剂,杀虫杀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