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中
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③交流各人想象的画面。
拓展活动
①交流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诗句。
②召开“祖国山河美”古诗朗诵会。
资料提供者:。
三年级古诗三首17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原文及翻译:
1.《望天门山》唐·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1.《望洞庭》唐·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以上是三首诗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您。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人教版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歌。
()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尝试创作一首古诗。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诗歌的音乐性和意境。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4.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入思考,如:“诗人为何要赞美天门山和西湖?”“你认为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古诗进行解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理解《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理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
3.学会欣赏古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运用其中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讲授新知
1.逐句解析《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讲解生字词和意境。
2.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天门山、长江、西湖等,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描绘技巧。
3.讲解古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如平仄、押韵等,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4.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3.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在困境中寻找美好,体验生活的美好。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知识点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是那两首呢?下面是收集好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芜湖市北郊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宏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盘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那么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那么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
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苏轼与西湖“苏堤”
苏轼在杭州做官期间,带领老百姓治理西湖。消息很快 传开了,逃离家乡的百姓,听说此事后,都纷纷回乡参与治 理西湖,进展也很快。可遇到了困难:西湖四周的沙石淤泥 可放到岸边或近处,可湖心的淤泥沙石,又放到哪里呢?苏 东坡倍感焦急。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如果在西湖东西两岸 的中部,利用淤泥沙石,垒筑成一道长长的湖堤,不就解决 了问题了吗?同时,也解决了东西两岸百姓来往不便的问题。 湖堤上亦可栽种花草树木等。这样,所有的问题不是就迎刃 而解了吗?他立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商量,大家都非常赞 同。通过百姓们的努力奋战,西湖的治理工作圆满结束,西 湖湖堤也顺利筑成。可湖堤取个什么名字好呢?百姓们为了 永久纪念他,便将西湖湖堤取名为“苏堤”。从此,人们便 一直称这湖堤为“苏堤”。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 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斷
開
1.回旋。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
liàn yàn
kōnɡ ménɡ
潋 滟 淡 妆
xiānɡ yí
空
蒙
dàn zhuānɡ nónɡ mǒ
浓 抹
相
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①晴方好, 山色空蒙②雨亦奇③ 。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 ,
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 ④西子:即西施,春秋时
同学们,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
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的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小学语文第九册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扩展阅读(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词语注释
题:书写。 西林:指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缘:因为。
词语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 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 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PPT课件
统领全诗
望天门山
读了诗题,我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 诗人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17 古诗三首
从前两句你感受到长江的什么气势?
17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指东西两山之间 被水隔开。
开掘,开通。 诗意:浩荡的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
江把天门山从中劈 开,一分为二。
即长江。长江中下
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
所以叫楚江。
17 古诗三首
17 古诗三首
17 古诗三首
品析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一想:“两岸青山”怎样 相对“出”?
这句诗是站在行驶的小船上 来描写两岸的青山,生动地写出 了青山迎面而来的动态美。
17 古诗三首
全班齐读,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组交流:你觉得李白看到 这幅美景可能会做些什么?
17 古诗三首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边读边感受洞庭湖的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朗读指导
这两句话语气要舒缓, 读出洞庭湖的宁静。
17 古诗三首
看到这么美的洞庭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真想把这枚 青螺握在手 中呀!
17 古诗三首
默写指导(课后第一题)
古诗书写的格式 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 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 第三行开始每行写一句古诗,标点符号占 一格,每行的左右两边空格要大体一致。
17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一幅什么画面?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仿佛看到一幅洞庭湖 湖光秋月相互映衬的画面。
遥望洞庭山水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能够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1.默写《望天门山》。
2.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非常著名的古诗,请同学们看课题,一首是《望天门山》,一首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2.教师出示《望天门山》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
二、学习《望天门山》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望天门山》,并指名几个学生分别朗读整首诗。
2.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教师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诗句的学习。
3.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6.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
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本文是关于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
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一课时课件
作业:1,课后生字 每个工整的写一排,并 组词。 2,在组长那 背诵这首诗。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李 白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
后人誉为“诗仙”。
诗圣? 杜甫! 诗鬼? 李贺! 诗魔?白居易!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置作业一: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哪 些字、词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chú
zhì
cǐ
qīng shān
gū fān
楚
至此
青山
孤帆
把它们放回诗中你还能读准确吗?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置作业2:读了这首诗有没有你觉 得好的读诗方法?小组交流交流!
注意:用“我觉得读诗好的方法 是……请同学们跟我读……”
会背,可不一定会写!你会写了 吗?
拿出草稿本试试!
除了今天这首《望天 门山》,你还知道李白 其它的诗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置作业3:读了这首诗你感受最深 是哪个地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注意:用“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是……由此我想到了……”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问题:既然楚江波涛汹涌,能 冲断天门,为什么它不是直向前奔 腾而去,却说“至此回”呢?这句 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 分析: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 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 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③一种形状。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晴天西湖
雨天西湖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雨 亦 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 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的美。 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 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 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zhuānɡ
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天门中断楚江开: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流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向东流去碧 绿的江水,经过两山之间狭窄 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 涛汹涌的奇观。
碧水东流至此回: 向东流去的碧绿江水,经过两山
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 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师:把这句连起来读,感受楚江的波涛汹涌和天门山的奇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 适逢天气由晴转雨,诗人便饱览了两种 截然不同的风光。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他与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 学名世,世称“三苏”,他家三 口人都被评为唐宋八大家。苏轼 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 府 》等。
1.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涂县 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的叫东凉山两山隔 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 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PPT幻灯片。
2.收集李白、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望天门山》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你会哪几首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大家对诗作者李白有哪些了解呢?3. 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二、学习生字,品读古诗。
(一)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齐声朗读古诗。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3.检查交流,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2)教师强调字音:“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一一妆”。
“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教师强调字形:“断” “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
“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
“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
(4)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二)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3.反馈自学情况,讲解古诗意境。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解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而去。 向东流去的碧绿江水,经过两山之间 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 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 方飘荡而来。
1. 了解诗人明题意。 2. 解词连句知大意。 3. 展开想象悟诗意。 4. 朗读背诵抒真情。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
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即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 博望 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和称。两山对峙,象一 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得名。
问题:既然楚江波涛汹涌,能冲断天门,为什么它不是 直向前奔腾而去,却说“至此回”呢?这句话突出描写的 是谁的力量?
分析: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 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险。
把这句连起来读,感受楚江的波涛汹涌和天门山的奇险。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饮湖上初晴后雨
2.解词连句知大意。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雾气迷茫的样子。 方好:正好。 亦: 也。 欲: 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合适。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版语文三上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第21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掌握古诗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字,会写4个生字,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讲授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法指导:在读中思索,在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因为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就浩如烟海。
据我了解,最近你们又收集了不少古诗,愿意与大家分享分享吗?同学们收集的古诗真不可少,看来你们非常善于积累。
XXX先生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啊,研究古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老师利用工作闲暇也收集了一些古诗名句,想与你们分享分享,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XXX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XXX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XXX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XXX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XXX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XXX】自己读读。
读完了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同学们,读完这些古诗名句,长江在你们眼里是怎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首与长江有关的古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XXX所作。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⑸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总是很适宜,十分自然。
【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荣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衬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如果,想要 西子:西施。 淡妆:淡雅的装束 浓抹:浓艳的打扮。 相宜:适宜。
西施的图片
西施
六、明诗意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 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 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 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 照人。
七、入诗境,悟诗情
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楚江水的汹涌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而去。
碧水东流至回
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 险 东流的碧绿的江水,经过两山之间狭
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 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诗意:
两岸青山相对出
既写出了天门山的姿态 又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感
1、苏轼为何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 丽动人呢?
2、诵读诗句,体会情感,感受 意境
知诗人 解诗题
学法“引 路”
读诗词
理诗句
背诗篇 入诗境,悟诗情 明诗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后作业:
你想和苏轼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
收 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
小的收获的!
同学们,再见!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 /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 / / /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 /
认识新朋友
duàn
chǔ
断
裂
gū
清楚
fān
孤单
一帆风顺
青山
红日 孤帆 碧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中断:从中间断开。 • 至此回:①回(回旋)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 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②“回”为江水随着山势顺势而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作“诗 仙”。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 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 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李白大半 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 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 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 渴望解放的情怀。
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理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方:(B)
A 正直 B 正当;恰好 C 一种形状
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
返回
山色空濛雨亦(yì )奇
亦:也眼帘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 飘荡而来。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 开,碧绿的江水奔腾 东流,到这儿突然转 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 的地方悠悠驶来。
诗歌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天门山雄奇壮美景色的描 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川 的热爱和赞美。
三、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 酒游览,适逢天气晴转雨,诗人 便饱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四、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认识生字
liàn yàn
zhuān g
潋
滟
妆
yí
nóng
yì
浓
亦
结语
•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 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 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 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
热闹的西湖
二、知诗人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 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诗 人 ,“唐宋八大家” 之一。